登陆注册
30889200000008

第8章 求真务实的思想品格

张元济是上海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作为出版大家、文史巨擘,他的思想、品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求真务实,值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

一是改良社会振兴中华的宏大志向。张元济1867年10月出生于浙江海盐。他幼年入塾读书,从秀才、举人到贡士、进士。1892年6月,光绪皇帝在太和殿召见新科进士,授张元济等为翰林院庶吉士。至此,25岁的张元济完成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所要经历的所有重要考试,进入京城这个社会权力中心。当此之时,正是清王朝衰落,外患频仍的时代。张元济等一批年轻官员经常在陶然亭聚会,议论朝政,主张改革。他和几位志趣相投的友人结成健社,在此基础上又创办为年轻京官讲授新学的“通艺学堂”,卓有声誉。1898年6月16日,光绪召见张元济,询问通艺学堂事,兼及铁路、外交等问题,张元济一一作答。建铁路、开工厂、办外交,都是当时变法维新的紧要之事,其关键是培养新式人才,这也是张元济与光绪谈话的核心。在此之前,光绪曾广开言路,鼓励朝廷各部司员上书言事,张元济接连上奏,提出满汉通婚,除发辫,去跪拜等,这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的言行。他与当时一批具有匡时济世的青年士子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寄希望于光绪皇帝的变法维新。但戊戌变法终以失败告终。谭嗣同等六君子殉难,康有为、梁启超出逃,张元济也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据分析,张元济是维新派中的稳健和非主流人物。他清醒地认识到,“夫以数千年之古国,一旦欲效法欧、美,变易一切,诚非易事。”因此,他虽然拥护变法,但对康、梁脱离社会现实的激进做法是有保留的。政变前他曾劝康有为“到粤专办学堂,搜罗才智,讲求种种学术,俟风气大开,新进盈廷,人才蔚起,再图出山。则变法之事不难迎刃而解。”这可以看作是张元济的变法思想,即主张通过和平的、“勿伤和气”的方式,渐进式地改良社会。虽然不论何种改革社会的方略,都不能不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规定所限制,成败固难逆料,但张元济改良社会、振兴中华的志向和抱负是令人钦敬的。

二是昌明教育、启迪民智的求实作风。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张元济痛切地感到中国的变革缺乏社会基础。因此,他接受李鸿章的推荐,到上海进了盛宣怀创办的新式学校南洋公学任译书院主事。他在给盛宣怀等人的信中说:由于“今中国民智过卑”,对“国之危亡非所问,种之衰灭非所计”,兴办铁路,则谓有碍本地风水;废除书院,又说绝了寒士生路。在这样的情势下,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难以奏效。出路何在?他认为最要紧的是普及教育,使“民智大开”。在南洋公学任职三年后,张元济应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创办人夏瑞芳的邀请,到商务筹建编译所。入商务之初,他就与其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以后,他始终把商务看作重要的教育机构。商务办的讲习社、幼稚园、师范班、暑期班、励志夜校、同人子弟学校和函授学校等,遵循张元济关于面向社会,开启民智的教育理念,因而都办得很有社会影响。“昌明教育平生愿”,商务成为张元济实施宏愿的“良田”、基地。他在商务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比较突出的,一是出版新式教科书。这套“最新教科书”按学制、分学期、分科目编写,适应了近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张元济亲自参与编写的《国文教科书》,在内容上提倡爱国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摒弃了“三纲五常”、宣扬“忠君”的课文,适当引入外国政事和科学知识,以及民主、平等、博爱等新观念。书中还有用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印制的彩色插图。商务教科书以新颖的内容和形式,上乘的编辑质量,得到教育界的欢迎,长期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二是译介国外著作。他充分发挥商务的优势,大量出版翻译西方的学术和文艺著作,来开拓国人视野,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如严复翻译的《原富》等八种学术著作,林纾翻译的一百多种小说,都对中国社会尤其是思想文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由于张元济等商务同仁的努力,商务发展成兼有出版、印刷、发行三位一体的大型出版企业,成为我国近现代出版事业的基石,在普及教育、哺育造就中国新式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作为维新人士,张元济非常重视“西学”的介绍,但他从来没有将“西学”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而是主张两者结合。他认为中国人首先要学好中国文化。吸引国外学术新知,是为了“扫腐儒之陈说而振兴吾国民之精神”。他把编印古籍,“为古书续命”,看作是“事关国脉”的大事。早在1909年,张元济因编译工作需要,陆续购置图书,并在编译所三楼设立涵芬楼图书馆。涵芬楼所藏善本,不少就是从外国书商藏家的觊觎中争购来的。当时一些外国人凭借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大肆掠夺我国珍贵文物,包括秘笈典藏。为了收购陆氏所藏稀珍的近百部宋元版书籍,不使之流出国门,张元济与同仁商定,愿斥巨资买下这批书。但后来还是让日本人以更高价钱抢先买走。张元济在痛心之余,不得不亲赴日本商借摘抄和影印一部分回来,力求减少损失。他在写给好友的信中说:“吾辈生当斯世,他事无可为,惟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势失坠,此为应尽之责。”张元济主持影印古籍,广借国内外藏书,通过比较选取最佳底本。如《四部丛刊》所用底本,除涵芬楼已存的外,又借用国内外52家公私藏书,仅整部藏书即达277种,还不包括其他零篇散页。张元济对这部书的辑印,从版本选定、成本核算、到纸张采购、预约发行,都亲自过问,一丝不苟。《百衲本二十四史》是古籍中的煌煌巨著,共3301卷,分订820册,准备工作用了近10年时间,校勘由张元济一人承担,他为各书写了后跋和校记,有的一册即写了上千条校记。“书贵初刻”,张元济以丰富的学识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为许多古籍正本清源;“书贵流传”,《道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都是在张元济的大力推动下得以印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理想,在张元济身上体现为既开拓创新又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以其出色的工作和人格魅力,使商务成为各方面知识分子汇聚的中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镇。

商务为知识精英提供用武之地,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史专家和业务骨干。如今看到由商务出版的诸多版本优良、校勘精细的古籍,深为张元济保存国故、惠及后人的历史责任感和辉煌业绩而感佩。

四是贯穿一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是由“士”致“仕”,参与戊戌变法;还是从“仕”返“士”,投身出版事业,张元济忧国忧民的思想一以贯之,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

1932年“一·二八”事件,处在闸北区的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被日机轰炸夷为平地,张元济数十年辛勤搜集所得的几十万册书籍全部焚毁。张元济痛心疾首,但没有消沉。事变后,商务迅即成立以张元济为首的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办理善后事宜,几个月后即在上海各报刊登复业启事。

“七七”事变后,又将租界外工厂设备迁入租界内,利用日本暂时还没有与英美宣战的时机,在上海租界与香港坚持出版事业,称为“战时体制”。他在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信中说,“吾不信我中华民族终长此被人蹂践也!”抗战胜利后,张元济从国家民族前途考虑,呼吁和平,反对内战。

1948年9月,他在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会开幕式致词时,当着蒋介石的面说,“抗战胜利,我们以为这遭可以和平、可以好好改造我们的国家了,谁知又发生了不断的内战。”他指出,“这不是外御其侮,竟是兄弟阋于墙。”这义正辞严的讲话,引起很大震动和反响。

1949年,82岁高龄的张元济欣喜地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政协第一次全国会议。毛泽东主席在会议期间与张元济等民主人士同游天坛,在中南海寓所共进晚餐、亲切交谈。10月1日张元济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饱经内战外患,感喟太平盛世的到来,国庆之夜,他给毛主席写信,祝贺新中国成立,并赠送《林文忠公政书》一部,希望在毛主席领导下“发愤为雄,力图自强”。毛主席回信致谢。

1957年6月,张元济在病榻上写信给台湾的蒋介石,希望他效法五代时吴越王钱氏父子,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以国家统一大业为重。张元济去世前,有告别亲友七绝一首:“维新未遂平生志,解放功成又一天。报国有心奈无命,泉台仍盼好音传。”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张元济最后一个愿望。虽然生前未能见到,仍盼望死后能听到祖国统一的好消息。爱国老人的惓惓之意感人至深,永远激励后人。

同类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46年至1948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分化与转型,客观描写了民国大师与政治或即或离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去留问题时的非常抉择。生逢鼎革,山雨欲来风满楼,站在十字路口,胡适、老舍、沈从文、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张爱玲、林徽因、丁玲、张恨水、曹禺、赵树理、冯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为历史与时代所裹挟,以坚定的道义和担当、独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进行着一场影响个人命运甚至中国文化命运的抉择。国统区的文人,努力书写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觅寻,在与政党、政治的复杂关系中曲折地成长;而解放区的作家,兴奋地以丰富多彩的笔墨为解放战争留下真实生动的文学画卷。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中国文化界何去何从?“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士”,新时代的钟声正激荡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顿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出生到登上帝位,再到他的死,都是难解之谜。三百年大清历史,充满了让人匪夷所思、难分难解的谜团,本书详实的描述了雍正皇帝的曲折起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神秘皇帝的传奇人生。
  • 褒曼

    褒曼

    英格丽·褒曼,这位被众多影迷深深热爱着的,四十年代好莱坞的“第一夫人“1915年8月29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二岁丧母,十二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高中毕业考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1936年在瑞典主演的《插曲》引起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赛尔兹尼克的注意,邀请她到好莱坞拍了同名电影的美国版,引起轰动。于是塞尔兹尼克和她签订了七年的合同。
热门推荐
  • 邪帝追妻腹黑小神医

    邪帝追妻腹黑小神医

    她,冷白曦,24世纪神医,冷酷无情却救人于水火之中,一手银针出神入化;他,帝月沉,异界高手,嗜血残忍,却对她温柔似水百般宠溺。究竟鹿死谁手,敬请期待。
  • 幻灵:彼岸尽头

    幻灵:彼岸尽头

    这是个华丽的王度,从这个世界的降生,每一口呼吸,血液的每一次流动,都镌刻着华丽的色彩,比毁灭还要极致。
  • 异域仙缘

    异域仙缘

    晚10:30更新小小打工仔,漫漫修仙路。人妖两途,阻不断千年之恋。主角配角,正派反派,智商在线!惊心动魄,穿梭于虚实之间。
  • 穿越成萌萌哒的那些事

    穿越成萌萌哒的那些事

    (关于ag老师的破壳萌同人文)一位萌萌哒起床,疑惑地看着陌生的天花板。这是哪儿,难不成?我穿越了?还是宝可梦世界?那,先订个小目标吧——目标是成为宝可梦(相声)大师!ps破壳萌又为精灵宝可梦,神奇宝贝,口袋妖怪等(那个最近更新天数是指最后一章的更新天数,这里创了第二卷放番外放到最后一章所以才会这样,实际持续更新中)
  • 光荣神座

    光荣神座

    青年依靠游戏走上人生巅峰,和光怪陆离的游戏世界的故事。
  • 我变成了恒星

    我变成了恒星

    如果有些看官觉得前三章看着有些尬,可以看完第一章的系统设定,然后直接去看第四章,不影响阅读体验,后面我会对前三章进行修改,只是现在没有想好,很抱歉!整个太阳系在星际战争时被毁于一旦!地球被撕成碎片,一瞬间整个太阳系变成了一片死星系。十亿年后,一颗体表呈红色的恒星在太阳系中缓缓燃起。它开口说话了!此书又名《本源恒星》本书是修真文,不是科幻文,有些东西请勿用常识去套,不一样的世界,表现方式也不同,如果非要硬套和我杠,请您移步,我扛不起,谢谢!
  • 此去一路无风月

    此去一路无风月

    小哑巴冲出江湖前脚出来后脚就被抓去当了丫鬟逃出来了又被人当做男奴进行贩卖好不容易能逃出去了却又陷入了乞丐窝里摸爬滚打可怜小哑巴坚强冲冲冲!
  • 特工异能狂妃

    特工异能狂妃

    沧澜大陆以武为尊,云挽歌是人人皆知的废材,被自己的庶姐陷害致死,怀有异能的云婉儿得以重生。别人说她是废材?呵!那就看她如何手握神器亮瞎那些人的钛合金眼,紫阶满星扭转乾坤。废材逆袭文,欢迎入坑。
  • 人间唐侯

    人间唐侯

    问:“侯,何意?”答:“夫窃国者,侯也。”
  • 励志名言集锦

    励志名言集锦

    《励志名言集锦》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理想、工作、生活、成功、家庭、青春、爱情、幸福、性格、美德、才能、求实、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