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16500000005

第5章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概述

对公共组织来说,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在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的基础之上,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人员或职位分门别类,设定等级,从而形成一定官职序列的基本管理制度。人员分类管理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人员配置、工资管理、绩效评估、人员培训与开发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对于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由于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地位,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分类管理的概念、原则、各国的分类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的概念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是指根据公共部门内公职人员的主体性质,如资历和学历,或根据工作职位的相关因素,如工作性质、责任轻重、资历条件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将人员或职位分门别类,设定等级,形成一定官职序列的基本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

由此可见,人员分类管理的对象是公共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或者工作职位,这便形成了两种典型的人员分类制度,一是以“人”为中心的品位分类,二是以“事”为中心的职位分类。同时,人员分类管理的依据是工作性质、责任轻重、资历条件及工作环境等因素,而这些相关因素是由工作分析、工作规范管理提供的,这就决定了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是人员分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是一个品位等级制历史悠久的国家,官秩制度可上溯到奴隶社会。早在战国时期,各国便普遍设立相、三公、六官,这种官秩结构几乎成为了后来历代政府的原型。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不断发展至清朝的九品中正制和七品制的官品制度,“品位”均是代表官员地位高低、权力大小、责任轻重的最为重要的标志。

进入近代,由于深受西方文官制度影响,旧政府在官吏管理制度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华民国”政府于1933年起,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考绩、惩戒、服务等一系列法案,建立了公务员制度,与此同时,把政府官员划分为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个分类序列,但这个分类框架仍主要依据人员身份、地位和品位来进行管理。

新中国的人事制度则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制度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而来的,它借鉴了苏联的组织人事管理制度,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干部人事制度最大的特点便是高度集中统一,把全体干部分为九大类,分别由中央及各级党委进行管理。官秩体制虽与过去有本质区别,但形式上仍大体沿用品位分类的方法,实行行政三十级制、二十七级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品位等级制,虽然分类简单,有利于培训和选拔通才,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供较多的升迁机会,但是由于忽视了对“事”的考察和分析,缺乏科学、规范、客观、系统的分类管理制度,导致了国家干部用一种模式管理,管理过程没有客观标准,外行管理内行等一系列弊端。由此,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推到前台。

二、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的原则

现实生活中,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公职人员分类制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或者说在选择人员分类制度时,应把握的原则又是什么?主要应考虑以下两个原则。

1.传统与文化原则

人员分类制度作为众多政治行政制度中的一项特殊安排,并非独立发挥作用。它不能脱离其他制度安排所构成的文化背景,必须与其他制度相契合而发挥作用。比如在美国流行的职位分类制度,就与美国式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文化特征相吻合,而英国的品位分类制度则与英国讲究个人身份、等级的文化相一致。从传统的角度看,每种制度都有它自身的历史渊源,制度的演进必然要受到路径依赖的制约。这就是说,以前选择的人员分类制度,决定了现在与将来可能的选择,如我国古代实行的按品论级的用人制度,或多或少的仍影响着今天的人员分类制度安排和选择。

2.组织要求原则

对于不同的公共部门,由于其组织目标、组织任务、组织手段的不同,需要的分类制度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在教育文化、研究单位等开放型组织中,实行品位分类能促进工作开展和效率提升;而在公用事业等经营服务性的公共部门中,职位分类更能促进效率的提高。具体来说,即使在流行职位分类的美国,依据1949年职位分类法的规定,也有22类机关及职位不适用职位分类,如军队、某些准军事组织(如警察及消防部门)、公共卫生服务部门等、外交部及大专院校等。通常谈到的“公共品”的生产提供组织,就是传统上适用品位制度的部门;水电、交通、电信等带有自然垄断性的公用事业部门,则适合职位分类制度。

三、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的作用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分类就没有管理。在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涉及的工作任务性质繁杂多样,要求各异,没有一定的分类就无法实现既定的人才管理和发展目标。对公共部门的人员进行有效分类,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实施管理,使国家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政策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管理的简明和高效,同时为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2.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是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前提

人员分类制度与管理方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人员分类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的差别即是例证。因此,分类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本国的国情,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

3.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保障

无论是品位分类、职位分类,还是二者的混合分类,都有相应的分类标准,每等、每级的设置都有客观的评价依据,工作本身又有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这就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录用、考核、薪酬等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标准客观,这有助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程度的提高,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高效。

4.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机制

人员分类以现实的职位结构为基础,有其自身的逻辑构造。职位结构的分工原则和等级原则是任何社会组织维持自身结构稳定和发展、满足复杂功能需要的基础。公共部门人员通过分类管理,强化了横向的分工和纵向的等级,为公共部门人员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资源分配、信息传递、人员流动和功能发挥的基本模式,有助于公共部门人员管理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5.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为公共部门人员自我开发和职业管理设立了标杆,也为公共部门公平合理地评价公职人员提供了依据分类管理使人员的类别与等级有了明确的划分,公职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处的等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升迁途径和升迁目标。这一方面可以激励其圆满完成现任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其为将来升迁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做好知识、能力和技能上的准备,促进自我开发,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

四、各国公职人员分类制度的简介

各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人员分类制度。以下简单介绍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人员分类制度。

1.美国

美国是典型的实行职位分类的国家,职位分类可以说是美国在人员管理上的一项发明,职位分类制度在美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此,美国的职位分类状况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职位分类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早在1838年,美国参议院就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政府各部对所属办事人员按职责分类,以解决同工同酬的问题,此决议可视为职位分类的起源。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案》,即《联邦文官法》,该法案虽未直接涉及职位分类问题,但其推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将全部公务员划分为政务人员和事务人员两大类的做法,为职位分类提供了制度上的先决条件。

1896年,美国联邦文官委员会明确提出,应以公职人员的职务和责任作为职位分类的依据,并于1903年建议政府机关正式推行职位分类。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大都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调研。1920年,工资分类调整委员会向国会提交实行职位分类建议的报告,对第一个职位分类法的制定起了很大作用。

1923年,国会正式通过了美国第一个《职位分类法》,并成立了人事分类委员会,职位分类正式推行。《职位分类法》根据职责程度,将联邦政府各部及在华盛顿特区机构的职位分为五大类,44等,并划定工资范围。这五大类是:专门及科学职务类,次专业职务类,事务行政及财政职务类,保管职务类,低级事务及技工职务类。

1931年,政府又将原来的职位类别调整为七大类,81等,1633级。与1923年的分类相比,增加了调查及视察职务类、教育职务类与灯塔及仓库职务类,取消了低级事务及技工职务类。

在随后的三十年里,美国又陆续对原有的职位分类进行改进。1949年,国会修订《职位分类法》,将原来的七类合并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职位类,简称GS类,分18等,一类是技艺保管类,简称CPC类,分10等。16~18等为高级职等,由文官委员会直接办理,1~15等则由各部门自行办理。1954年,CPC类取消,其中一些职位并入GS类。据1958年对职位分类的调查,将职位分为23个职组和524个职系,1965年又分别改为22个职组与439个职系。

1949年修订后的《职位分类法》基本上被认为是成功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969年,国会一个专门委员会提交报告,指出有的等级划分不明确,造成了工作与等级不平衡的现象。据此,国会制定了《工作评价政策法》,成立了工作评价与报酬审核专门小组,着手建立一种更为精确化、合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工作评价和分级方法。到1976年,正式实施因素评价制度,适用于GS类1~15职等的公职人员,其中采用九项基本标准,如职位要求的知识、监督管理、指导方法等,来衡量这些职位,每一标准又按不同的水平加以说明,并配以不同分类,在此基础上再定出标准职位,确定职位等级。

因素评价制度使职位分类更为精确化和系统化,但另一方面,这一严密的分类也造成了职位僵化,缺少弹性,且分类办理程序庞杂,文椟主义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的发挥。因此,1978年10月,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对包括职位分类在内的人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就职位分类内容而言,该法涉及的主要是高级文官改革,如在联邦政府各机关中设置9200个高级行政职务,简称SES(senior executive system),GS类16~18职等高级文官及其他有关人员进入该系统。法案同时规定,GS类16~18职等高级文官的工资从整个文官工资体系中分离出来,实行“级别随人”的工资制度。此外,SES职务空缺后,凡符合条件者均可申请作为候选人。这些措施打破了职位分类尤其是高级文官管理中存在的僵化机制。

2.法国

法国是传统上实行品位分类的国家之一。法国公务员分类制度中有四个基本概念,即类别、职系、职等、职级。

(1)类别是从纵向上体现职位高低层次的区分。法国按照职位具有的工作性质和所需教育程度的不同,把公务员划分为A、B、C、D四类。A类公务员担任领导、计划、决策性的工作;B类公务员担任执行计划、实施决策的工作;C类公务员担任执行计划、实施决策的辅助性工作;D类公务员担任最简单性质的工作。

(2)职系是从横向上体现职位所归属专业系统的区分,法国按照公务员工作性质的不同,将其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分支系统,各分支系统的公务员属于一个职系。在法国国家公务员中有多个性质不同的职系。

(3)职等是指职系的公职等级。每一职系包括一个或若干个职等,例如行政类职系不仅属于A类,而且从低到高又划分为二等、一等、超等三个职等。当公务员进入一个职系时,他便被授予一个职等。

(4)职级,即在每个职等中又划分若干职级。通常用来表示公务员在某一职等中的年资及工资水平,职级一般按年资提升。

法国公务员的分类制度中,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预算约束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各职系的职位数量不能仅根据需要来确定,而必须根据财政预算来确定。二是职等与职位相分离的原则,即各个职等有若干个与之相称的职位,某一职等的公务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换职务,而保持职等不变。

3.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职位分类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早期阶段,加拿大的职位分类设计非常复杂和繁琐,职组划分很细。二战后,分类工作趋于简化。职位分类制度在加拿大公务员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是工资制度建立的基础,是工会同政府商讨工资的依据,还是设计培训课程的基准,是确定任职所需资格条件的标准。

加拿大的职位分类根据职类、职组、职级进行。职类是根据公务范围的划分而划分。公务分为六个范围:①操作性工作;②行政支持性工作;③技术性工作;④行政工作和外交工作;⑤科学工作和专业工作;⑥管理工作。与此相应,有六个方面的职类。每个职类又分为若干职组,总共有72个职组。与美国的职位分类不同的是,加拿大各个职组都有各自的职级,在法律上它们都是独立的、互不关联的。

同类推荐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私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实务必备

    私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实务必备

    本书介绍了私营公司企业文化存在的十大误区、私营公司企业文化必备环节、私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流程等内容。
  • 影响力提高手册

    影响力提高手册

    能力是成功中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培养杰出能力,才能成为时代强者、社会精英,成就亚马逊人生。本书揭示了影响力对人们工作、事业、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精当的实例和简明实用的理论,详细而具体地阐述了政治、经济、管理、行政、职场等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们提高其自身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们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全面提高影响力,有效应对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成就辉煌事业和美好人生提供了完备的实践指南。
  • 销售中的心理学

    销售中的心理学

    多拿订单,提高业绩可以说是每个销售人员的心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销售人员付出了辛苦,却收效甚微。其实,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就是攻心的过程。作为销售人员,不要畏惧客户,也不要担心自己搞不定,只要能把握客户的心理,与其结成心理同盟,那订单就是唾手可得的了。本书通过对概念的阐述和翔实案例的分析,旨在指导销售人员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心理素质,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看透客户的内心,更好地促进销售工作,实现成功销售。
  • 集团公司文化

    集团公司文化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研究顺应了当前企业重组兼并、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大潮。2004年4月,作者先后参加了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由山东省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部工会联合发起的企业文化经济论坛;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通过这两次会议,作者深切感受到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再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许多集团公司的要求,笔者于2004年2月出版了由中央电视台二套摄制、由中国科技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如何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系列光盘。
热门推荐
  • 绝世召唤人

    绝世召唤人

    主角无意间发现一枚石头,石头进入他的脑海里......
  • 妖皇追妻:血主临天下

    妖皇追妻:血主临天下

    传说,墨大将军府最宠爱的嫡长女,又丑又瞎。据说,当今皇上最宠爱的无虞王爷,又傻又聋又哑。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皇突然想凑出一对绝世佳偶,于是..........
  • 光尘皇

    光尘皇

    英雄被埋葬在正义的坟墓中,静看岁月安好。问世间谁是英雄?王图霸业转头空,青山会老,白骨会枯,唯有英雄之心,与世长存。
  • 你是星河闪耀

    你是星河闪耀

    甜软懒散萝莉X清冷正经少年双学霸我的开朗与温柔皆悉数给你。一江宁回家发现家里多了个妹妹,还是那个自己在学校里的学渣同桌,正咬着糖,把他表哥不要了的高考模拟卷收好写掉。叶雨薇:都说了我不是学渣!二江宁每次不放心小姑娘自己一个人出去,总是当着哥哥的角色,操碎老父亲的心,可直到有一天他被美救英雄。叶雨薇:都说了他们干不过我!三江宁一直以为,小丫头这个懒散却骨子里都温柔的性子是原生家庭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小丫头站在原告席上,眉眼带笑却眼底冷漠的将亲生父亲送进了大牢。叶雨薇: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好。四江宁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把小丫头当成妹妹,直到那天看到她对另一个人张开双臂,全身心的不设防,他嫉妒得发狂,却无能为力。叶雨薇:他是我亲哥!ps:咕咕咕咕咕,职业鸽手
  • 断魂残雪

    断魂残雪

    硝烟已经息了,千闳的剑尚未入鞘;这样的结局,到底是如了谁的愿……
  • 彼岸寻卿

    彼岸寻卿

    子凌,我最幸福的事情是我在最美的时刻遇见你,也感谢上天让你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使吾知,有一人可使吾于举世为敌,当之为卿。短亭短,红尘辗,君把萧再叹。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君乃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中忆平生。君行之步皆衔枚,然于吾心留班驳。(不定时更新)
  • 做个好汉子

    做个好汉子

    陆涛如何以残破之身逆天改命,逍遥诸天万界,好汉子正当如此
  • 万古天神好甜奥

    万古天神好甜奥

    纵使再睡个五百年,在醒来遇见你的那一刻,滚滚红尘,瓢瓢弱水,亿万星辰,心中满满当当得,始终只有一个你罢了。我刚把一块枣花糕放上嘴巴,便看到上仙凑过的双眼,垂涎欲滴的问:“甜不甜?”我还未来得及回答,便感受到一股霸道的温热邻近脸庞,上仙不顾颜面张口抢走了我嵌在嘴边的半块枣花糕美滋滋道:“甜!”我瞧了一眼仙剑法会下呆若木鸡的众仙徒,清清嗓子道:“你好歹是个上仙,能不能给自己留点面子。”上仙意犹未尽道:“真的好甜奥!”
  • 何情恨

    何情恨

    她爱上了继母的皇弟,在凉朝的一往情深,北冥的处处伤害,她该何去何从…
  • 倾城萌后:废材三小姐

    倾城萌后:废材三小姐

    (全文完,推荐旧作:女尊天下:至尊王爷邪魅夫)“施主,老衲看你印堂发黑,必是不祥之兆,他日必将有血光之灾。”某女双手合十,一脸诚恳。一朝穿越,她成了独孤家的废物三小姐,穿越的第一天因为逃命误入了美男的浴池?!还没好好享受,就差点被美男咔擦了,某女表示很憋屈有木有?!第二次见面,他正在和一个男人接吻?某女捂住双眼,“你们继续,我不会告诉别人皇上你是短袖的!”某个月黑风高夜,某女拖着沉重的包袱,欲一脚踏出皇宫——“纤纤,要去哪呢?可要朕带路?”某女笑的谄媚,“皇上,你也觉得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