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39800000018

第18章 神奇的人参果

——贞观十四年——

经过了四圣试禅心,唐僧师徒继续西行。这一天他们走到万寿山。在留宿五庄观的期间,清风、明月打了两枚人参果给唐僧,而他却把人参果当做婴儿。人参果不能久放,两个道童将果吃掉,不料却猪八戒发现了,他撺掇孙悟空去偷人参果。这才引出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又推倒果树闯下滔天大祸。后来孙悟空海外仙岛求医树仙方,最终请来了观音菩萨,救活了人参果树。唐僧师徒得以继续西天取经。

人参果树乃天地灵根,世间只此一株。它结的果子,人吃了可以活四万七千年。

以前我们曾说过,神仙都有寿命的限制。他们要想长生不死,必须得吃王母的蟠桃。

那问题来了?

人吃了人参果能活四万七千年,那吃蟠桃能活多少年呢?

我认为吃蟠桃能活360年。因为王母一年开一次蟠桃会。

书中写人参果闻一闻都能活360年,就是暗示人吃蟠桃增加的寿命。

我们还说过,道祖的金丹也有增寿的功效。

西游记中记载的金丹,有起死回生的还魂丹,能使人成仙的九转金丹。金丹也有增寿的功效,要不然道教怎么拉拢众仙与玉帝抗衡呢?

那人吃金丹能活多少年呢?

金丹与蟠桃的功效差不了多少。

人参果的功效比蟠桃金丹都强。它的增寿功效是无与伦比的。但它的弱点是数量少,满足不了太多神仙的需要。

......

读者们会有疑问?

长生不老的食材不是还有唐僧肉吗?

吃唐僧肉能不能长生不老还不好说?

按理说,吃唐僧肉的传闻应该是假的。应该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估计是从道教传播出来的,目的是让天下的妖精都来吃唐僧。道教的做法存属于借刀杀人。

但还有一种可能?

这个传闻是玉帝放出来的,目的是拿唐僧当诱饵,引诱敌对势力出手。。

这样一想,这个传闻应该不是真的。

但作者将传闻放在五庄观之后,这就出现一个问题。

按西游记谜团的风格看,这样的写法,暗示这个传闻是真的。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是因为他吃过人参果的缘故。

可四个人都吃过人参果,那为什么传闻只针对唐僧?

我估计唐僧是凡人,只有凡人吃了人参果,血肉里才有可能存在药效,吃其血肉才有长生不老的功效。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要不然传闻也不会五庄观之后才出现。作者将传闻安排在五庄观下一回,肯定是有这样的意图的。

所以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五庄观之前,吃唐僧肉不能长生不老。自从唐僧吃了人参果后,吃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了。

当然!

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传闻,的确有阴谋散布的成分。所以说这一结论真不好下。

……

人参果的功效比蟠桃大的多。那它对三界的影响也会很大吗?

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就是人参果树只有一棵。人参果的数量稀少,一万年才结30个。

只有像玉帝、王母、道祖、天尊才有缘能吃到。一般神仙别说吃了,见都见不到。这也是人参果没几个人知道的原因。

原文——

《行者道:“什么宝贝?”八戒笑道:“说与你,你不曾见;拿与你,你不认得。”行者道:“这呆子笑话我老孙。老孙五百年前,因访仙道时,也曾云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儿不曾见?”八戒道:“哥啊,人参果你曾见么?”行者惊道:“这个真不曾见。但只常闻得人说,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极能延寿。如今那里有得?”》

……

那会不会有个别的妖精来偷一两个吃呢?

那更不可能了。

先不说镇元子的神通本领让人忌惮。就是他结交的天尊也不会放过偷果之人。所以说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

人参果形似婴儿。

原文——

《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行者欢喜不尽,暗自夸称道:“好东西呀!果然罕见,果然罕见!”》

作者为什么要把人参果写成婴儿形状?

这个婴儿形态其实也是有谜团的。这个问题等到了相关的章节我们在细说。

……

孙悟空去东海寻找药方,海外神仙说过一段话。

原文——

《三老道:“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你怎么说他的能值甚紧?天下只有此种灵根!”》

三老的这一段话是有深意的:

(1)神仙们要想长生不死得靠自己修炼。

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需要勤修苦练才能长生不死。

(2)透露了镇元子的道得来的容易。

镇元子不用辛苦练功就能长生不死。原因就是因为他有这棵人参果树。人参果也叫万寿草还丹。道教的金丹也叫还丹,这人参果树就属于天然的金丹树。

三老们的一句,“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既显示出地界神仙们生存的艰难,又展示出镇元子在三界的超然的地位。他这个地仙之祖所依仗就是这人参果。

……

这一回作者还用诗词,展示玉帝王母拉拢三星老的过程。

原文——

《好猴王,急纵筋斗云,别了五庄观,径上东洋大海。在半空中,快如掣电,疾如流星,早到蓬莱仙境。按云头,仔细观看,真个好去处!有诗为证,诗曰:

大地仙乡列圣曹,蓬莱分合镇波涛。瑶台影蘸天心冷,巨阙光浮海面高。五色烟霞含玉籁,九霄星月射金鳌。西池王母常来此,奉祝三仙几次桃。》

诗中说王母曾来过蓬莱仙境,还为三星老送过几次蟠桃。安天大会的时候,寿星老曾为佛祖献过灵芝草;兰盆会的时候,三星老也曾给佛教献过诗。

从以上的情节我们能分析出,三星老应该是玉帝的人。

……

镇元子抓住唐僧不放,逼着孙悟空找仙方是有原因的。其实他早就知道观音菩萨有医树的本领。

我认为镇元子见过观音医树的过程。他逼着孙悟空去找仙方,就是想让他请观音菩萨出山。其实不光是镇元子知道观音菩萨会医树,就连海外三星也知道观音菩萨会医仙树。

原文——

《那行者见说无方,却就眉峰双锁,额蹙千痕。福星道:“大圣,此处无方,他处或有,怎么就生烦恼?”行者道:“无方别访,果然容易,就是游遍海角天涯,转透三十六天亦是小可。只是我那唐长老法严量窄,止与了我三日期限。》

福星说的“此处无方,他处或有,怎么就生烦恼?”这句话是暗示医树的方子肯定有。

......

这一回写出了观音菩萨医树的本领。她这一本领在三界中是独一无二的。

原文——

《菩萨道:“我这净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树灵苗。”行者道:“可曾经验过么?”菩萨道:“经验过的。”行者问:“有何经验?”菩萨道:“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行者笑道:“真造化了,真造化了!烘焦了的尚能医活,况此推倒的,有何难哉!”》

太上老君与观音菩萨打赌,为此输了一副紫金铃铛。

朱紫国原文——

《行者道:“贤甥,你那铃儿却是那里来的。”妖王老实,便就说道:“我这铃儿是——太清仙君道源深,八卦炉中久炼金。结就铃儿称至宝,老君留下到如今。行者笑道:“老孙的铃儿,也是那时来的。”妖王道:“怎生出处?”行者道:“我这铃儿是——道祖烧丹兜率宫,金铃抟炼在炉中。二三如六循环宝,我的雌来你的雄。”》

其实西游记的逻辑性是很强的。

唐僧师徒所经历的劫难都是有深意。五庄观这一回,作者写观音菩萨与太上老君打赌,朱紫国那一回就揭秘打赌的赌物。在事件上逻辑非常缜密、真是有因就有果。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与太上老君打赌?

她与太上老君打赌,是天庭第三次较量所衍生出来的事件。

玉帝与太上老君第三次交锋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孙悟空的出世。继而天庭出现第四次较量,“孙悟空大闹天宫”。在这第三次较量中,玉帝才欠下了观音菩萨一个大人情。

逻辑分析能力强的读者,可能猜到了天庭第三次较量的内容。

关于天庭第三次较量,我们以后在详细解读。观音菩萨还有很多内幕的,等到了相关章节我们在细说。

……

这一回我们还看到了镇元大仙的厉害。

孙悟空三人合力都打不过这位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乾坤袖与人种袋有一拼。他曾两次抓走孙悟空,可见有祖称号的人物并非浪得虚名。

镇元子逼着孙悟空去找药方,还许诺只要能救活仙树,就与孙悟空八拜为交结为兄弟。要我说,只要菩萨来将人参果树救活了。别说他结拜兄弟了,就是让他磕头他都愿意。因为没有那株人参果树,他地仙之祖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

这一回还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镇元子与唐僧是故人,清风明月打两枚人参果请唐僧吃。

原文——

《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那大仙临行,又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清风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大仙道:“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二童领命讫,那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

书中说镇元子与唐僧是故人。兰盆会上唐僧曾给他献过茶,所以唐僧路过时,要道童打两枚人参果吃他吃。

分给唐僧两枚人参果的情节正常吗?

如果大家觉得正常,这就是惯性思维在作祟了。

要知道开园的时候,五庄观的四十八位神仙,一共才分吃了两枚人参果吃。而唐僧一个人就能分得两枚人参果。从众仙分吃人参果的情节看,人参果是相当珍贵的。

如此珍贵的人参果,镇元子一次就分给唐僧两个。

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镇元子为什么如此看重唐僧?难道只是因为唐僧给他献过茶?即便是换做如来佛祖亲至,镇元子也不可能如此的对待吧?

镇元子重视唐僧肯定另有原因。

那问题来了?

为什么镇元子如此的重视唐僧呢?

我认为唐僧的后台其实是玉帝。也就是说,金蝉子能当上佛祖的二弟子,也是玉帝的布置。

金蝉子转世唐僧取经,有点像官家子弟下基层锻炼镀金。等唐僧取经成功成佛后,天庭肯定有他的高位。镇元子如此隆重的对待唐僧,其实是像玉帝表达敬意。

......

我们看猪八戒在这一回的表现?

首先人参果是猪八戒发现的,偷人参果也是猪八戒怂恿的。而且偷果的事发也是猪八戒败露的。

猪八戒真是嘴馋?还是他想挑起事端?

原文——

(1)《那果子却也跷蹊,久放不得,若放多时即僵了,不中吃。二人到于房中,一家一个,坐在床边上,只情吃起。

噫!原来有这般事哩!他那道房,与那厨房紧紧的间壁,这边悄悄的言语,那边即便听见。八戒正在厨房里做饭,先前听见说取金击子,拿丹盘,他已在心;又听见他说唐僧不认得是人参果,即拿在房里自吃,口里忍不住流涎道:“怎得一个儿尝新!”自家身子又狼底,不能彀得动,只等行者来,与他计较。》

(2)《那呆子只管絮絮叨叨的唧哝,不期那两个道童复进房来取茶去献,只听得八戒还嚷什么“人参果吃得不快活,再得一个儿吃吃才好。”清风听见心疑道:“明月,你听那长嘴和尚讲人参果还要个吃吃。师父别时叮咛,教防他手下人罗唣,莫敢是他偷了我们宝贝么?”》

大家看到没有?

从道童拿金机子打人参果,猪八戒就已经知道了。道童给唐僧拿果子吃,到后来道童自己吃人参果,猪八戒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等偷吃人家宝贝人参果,他还在那絮絮叨叨的唧哝。很显然猪八戒是故意的,他的目的就是想挑起事端。

我们接着往下看。

自从海外三星来到五庄观,猪八戒不断的出言讽刺、动手调侃。连镇元大仙都说这个和尚,越发不尊重了。

原文——

(1)《镇元子正与唐僧师弟闲叙,闻报即降阶奉迎。那八戒见了寿星,近前扯住,笑道:“你这肉头老儿,许久不见,还是这般脱洒,帽儿也不带个来。”遂把自家一个僧帽,扑的套在他头上,扑着手呵呵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加冠进禄也!”那寿星将帽子掼了骂道:“你这个夯货,老大不知高低!”八戒道:“我不是夯货,你等真是奴才!”福星道:“你倒是个夯货,反敢骂人是奴才!”八戒又笑道:“既不是人家奴才,好道叫做添寿、添福、添禄?”》

(2)《正说处,八戒又跑进来,扯住福星,要讨果子吃。他去袖里乱摸,腰里乱吞,不住的揭他衣服搜检。三藏笑道:“那八戒是什么规矩!”八戒道:“不是没规矩,此叫做番番是福。”三藏又叱令出去。那呆子出门,瞅着福星,眼不转睛的发狠,福星道:“夯货!我那里恼了你来,你这等恨我?”八戒道:“不是恨你,这叫回头望福。”那呆子出得门来,只见一个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寻锺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夺过,跑上殿,拿着小磬儿,用手乱敲乱打,两头玩耍。大仙道:“这个和尚,越发不尊重了!”八戒笑道:“不是不尊重,这叫做四时吉庆。”》

猪八戒为什么要调侃三星老呢?

我认为在天庭的时候,猪八戒就这样磋磨三星老。

原因不外乎有这几条:

(1)海外的神仙地位比较低,神仙也讲究个高低贵贱。这些神仙到天上都是有求于人,他们自己都低声下气惯了。

(2)这些神仙到天上赴宴吃蟠桃,跟乡下穷亲戚来城里要钱、蹭饭差不多。而且吃完蟠桃,他们还得耍活宝,唱赞歌逗大家开心。所以像天蓬元帅这样的本地神仙,看到这些活宝就想磋磨一下。

(3)猪八戒如此胡闹是做给唐僧看的。猪八戒的意思是说,我老猪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咱不比那孙猴子差多少。在天庭时我就捉弄这些地界神仙。

猪八戒如此胡闹般的表现,是为下一回唐僧撵走猴头做的铺垫。

……

下一回孙悟空就要被唐僧撵走了。

在第一次撵猴事件中,猪八戒、沙僧都扮演着什么角色?

预知后事如何?

请看《三打白骨精》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番茄与土豆

    番茄与土豆

    思想中的小火花与喷薄而出的灵感融为一体对于人生的见解与感悟在此刻汇聚番茄与土豆两个不同的个体却有着自己的阅历。
  • 鬼夫坏坏哒

    鬼夫坏坏哒

    在阳界从未谈过恋爱的女学生,在阴界终于秀尽了恩爱,爱恨离愁,酸甜苦辣,爱上鬼王是错是对!鬼王有些暴脾气,感觉就是坏坏哒,而且,(?_?)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她,该如何是好!本文作者脑洞老大了!!
  • 彪悍娘子嫁到

    彪悍娘子嫁到

    随性散漫的现代散打冠军重生到屠户家的小娘子身上,演绎强者恒强的传说。身处泥潭而从容转身;四面楚歌却力挽狂澜,尘埃落定后风华尽敛。彪悍的人生应该是惊艳一个时代!自荐新书《我穿成了极品婆婆》,清新脱俗,值得一看!
  • 文物与工艺(和谐教育丛书)

    文物与工艺(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傻王狂妃:倾城天启师

    傻王狂妃:倾城天启师

    身为堂堂王爷,君凤羽活到现在,只有三件后悔事。一是在初识娘子那会儿装得太过白痴,导致现在多了一个怎么也赶不走的妖兽情敌。二是帮着娘子统治了整个渊蓝大陆,导致娘子忙得十天半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三是没能早点和娘子生个小包子,娘子一强大起来,他能不能上床睡觉都要看娘子心情。每每一回想,某王爷都憋屈的想重来。……从初穿越时人人皆知的废物,到现在渊蓝大陆的最高统治者,夜语活到现在,同样也有一件后悔事,那就是当初竟然相信了身边这个腹黑还爱吃醋的某人是个白痴!君凤羽(伤心):“娘子,原来在你心里,为夫就是这样的人么?”夜语(不屑一撇):“哪凉快那呆着去!”
  • 忧郁女孩成长记

    忧郁女孩成长记

    她叫秦雨芳,16年成长经历,她经历了平常人经历的更多。有快乐有痛苦。
  • 无言问久后

    无言问久后

    【女扮男装】她做过许多错事,也曾亏欠过许多人。见过许多的人做过许多的事,却也因时间忘记了太多。司无言承诺过楚婳汐会护着她,到最后却护住了她的后人。司无言答应过会一直守在墨卿身旁,最后却眼睁睁的看着她死在自己的面前。她将自己保护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直到她遇到他,才明白了自己所不理解的一切不过是人人都很明白的事。而那个给了她启示的人却也消失在自己的身边...她本无心,又何来情?只是当这一切都发生了的时候,她后悔了。“阿言,这一次轮到我守护你了。”“殿下,我此生做错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和你做交易,另一件便是我不能再陪你”“我只要你好好的...活着。”“你可知,这才是对我最重的惩罚...”
  • 窃墓志

    窃墓志

    窃贼落网,吐出惊世言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靠偷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面对镜头,他的脸上是爽朗却暗含哀伤的笑。
  • 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本书围绕着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视角阐述了爱情、婚姻、培养和教育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以浅显易懂的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家庭角色的微妙关系,列举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生活范例,是一本可以帮你了解自己及家人,钟爱自己及家人,解决家庭各种矛盾的心理学参考书;适于心理医师及涉及家庭、婚姻、爱情等问题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
  • 平凡生活的味道

    平凡生活的味道

    故事简介:沈墨羽的人生很普通很平凡,即使是这样毫无波澜的人生她也觉得弥足珍贵。她享受着生活带给她的触动,品味着生活中的味道,感受着潜藏在细节中的爱。温馨提示:这是围绕着沈墨羽身边所发生的小故事,每章都是独立简短的小故事没有时间上的联系,可以单独观看。主要是亲情故事,会有友情,会不会有爱情暂时不确定无大纲无存稿,纯属放飞自我希望大家阅读愉快,文笔不好,无法接受请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