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70100000041

第41章

我承认老头的话有理,也佩服老头刮地皮的韧劲,我发现在农村过了一辈子穷日子的老人都有这么一股韧劲,几个在生产队干活的老头,远比年轻人勤快,收工回家从不空手,不是捋一兜槐树叶子(喂兔子)就是捡一把柴火,碰上哪天没有槐树叶子可捋没有柴火可捡,就扛一块石头,有个老汉家里的猪圈鸡窝院墙就靠这样一块一块捡石头垒起的。

可果真让我也学这些韧劲十足的老汉,把我以后的生命像这样用在一筢一筢划拉几片烂树叶上,用在一块一块捡石头垒猪圈垒鸡窝上,那我可实在惨透了;如果中国人的韧劲都像这样用在一筢一筢刮地皮上,一块一块捡石头上,中国也算惨透了。

然而,我别无选择,我只能学会刮地皮,学会一筢一筢搂烂树叶子,学回低头走路,看见路上有个柴火棍或者有块石头就赶紧捡回家,农村日子都得这样过,即便我学富五车,雄心万丈,也得遵循这个运行法则。

不过,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我搂草的技术倒是一天比一天成熟,山山岭岭跑得多了,哪儿草多哪儿草少,哪儿搂草的人容易密集哪儿搂草的人稀少,也逐渐掌握以至烂熟于心,这就好比八九十年代人们下海经商,刚下海不谙经商之道,也不知去哪拉客户,一时晕头转向。时间长了,经商之道自会熟稔,客户也会越来越多。

我在以后几年成了村里妇女中的搂草能手,在一些人看似没有草的地方我能搂出草来,在别人找不到草的时候我能找到草,我会知道哪个地方的草多可大家还没注意到,我会直奔那里来个大获全胜。搂多了搬不回家,就等余福江放学来挑。因为我由不通到精通了搂草之术,由不熟稔周围的山山岭岭到“胸中自有丘壑”,母亲年年都能睡上热炕头。

那些年,一到秋天霜叶黄时,我挑着筐拿着筢能跑遍了方圆三四里地内的山山岭岭,我的全部生命价值,就是几筐烂草。

赵老师说得严重了,没有等到国家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还在“四人帮”掌权的1974年,我的命运就有了转机。1974年的春天,母亲被在辽中县工作的四哥接走,母亲走时女儿已经四岁多了,把她扔在家里或放在街上跟小孩一起玩可以了,我就到生产队干活,当时,像我这样结了婚的家庭妇女,一般都不愿意到生产队干活,因为到生产队干一天活,挣的钱不够磨鞋底子的损失,有那白出力的工夫,还不如攒着力气在家多养几只鸡鸭。可我不算那份细帐,我愿意到生产队干那出力不挣钱的活,在我的潜意识里,不管分值多少,能和劳动力一起在生产队种地打粮,也算没白活一回人,没白喘这口气,说得好听点也算体现了一点生存价值,为社会尽了一点力。而在当时,到生产队干活这条路,也是我不甘心沦为家庭妇女,不甘心成天只能跟鸡鸭猪狗打交道的唯一途径。

母亲走了大半年,我干了大半年活。这年秋天,全国在批林批孔后又忽然大学小靳庄,号召农民写诗,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节目,大队、公社,县里要组织汇演,评出优秀单位。上边的文件下来,县、社、大小队都立即行动起来。

要农民自编自演?谈何容易,演还能找到几个人马马乎乎对付,编,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些小队虽然有知青,但那些毕业于文革中的知青也就那么回事,真正能编节目的没有几个。

在各小队都为编文艺节目发愁的时候,庙前小队的队长赵永勤不知怎么忽然想到了我,也许是病急乱投医吧,赵永勤亲自到我家来求我给小队编几个节目,免得各小队到大队汇演时庙前小队被剃了光头。

对我来说,用个“求”字似乎不妥当,因为终于有人想到了早已被遗忘的我,就像要饭花子突然蒙受到皇上的青睐,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了。我鸡叨米似的连连点头答应,并马上动手。几天工夫,我编出了天津快板《计划生育好》,对口词《夸夸咱村新气象》,还有三句半、对口快板、表演唱什么的。总之,内容很跟得上形势,形式也是最时髦的,我看了几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表演,从形式到内容全是仿照他们的模式和套路。像对口词《夸夸咱村新气象》里写的:

……

看!

政治队长赵永勤,

一马当先在前方。

他是战天斗地的带头人,

宝书四卷心中藏。

看!

贫下中农柯运奎

人老心红眼睛亮,

他是生产队的好管家,

阶级路线胸中装。

也有比较生活化的挺受观众欢迎的像天津快板《计划生育好》:

甲:小李结婚后,响应党号召,采取措施计划生育只要一个好,大人不受累,孩子素质高。生活轻松精神愉快活得多逍遥。白天去劳动,晚上上夜校,生产劳动政治学习一样也误不了。乡亲们背后提起都把拇指翘……

乙:再看那小赵,活得可真糟糕,婚后一气生了仨还想继续要,说什么光有儿子缺个小棉袄。

甲:早上一睁眼,家里就乱了套,几个孩子闹翻了天,鸡飞狗又跳。老大要穿衣,老二要尿尿,老三饿得敖敖哭,把尿盆打翻了。

乙:丈夫要出工,早饭还没做好,小赵忙得团团转眼泪往下掉。

几天以后,各小队到大队汇演,庙前小队大出了风头,我也大出了风头。我亲自表演的天津快板《计划生育好》和两个回乡中学生表演的《夸夸咱村新气象》被选送到公社和县里汇演。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家庭妇女也能走出家门干革命,体现家庭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分量,队长赵永勤叫我再讲个故事,那个时期时兴讲故事,讲故事是全民大学小靳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的小队编不出节目,就只好讲故事,讲毛主席家的六位烈士,讲孔老二怎么杀了少正卯,讲四川刘文彩的收租院……

我没选这些大家都讲滥了的故事,我选了鲁迅的小说《祝福》,我特别喜欢鲁迅的这篇小说,特别同情祥林嫂这个人物,我想我讲这个故事下边观众特别是家庭妇女一定爱听,一定会被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打动。结果果如我所料,我在讲这个悲惨的故事时台下边鸦雀无声,而在这之前别人讲孔老二少正卯之类,台下一片乱哄哄。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没有忘记观看台下观众的表情,结果不错,我看到下边无数双眼睛都亮晶晶地盯着我,听得很用心。

见观众听得用心,我讲得也就越发用心,在故事里还适当加入一些议论,加入我对小说的理解。如讲到祥林嫂沦为乞丐,见人就打听那世有没有地狱时,我议论道:死亡对于祥林嫂不是苦难生活的解脱,而是意味着下地狱受苦的开始。就这样,万恶的封建礼教把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逼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讲到这里,下边有人啜泣,不少妇女哭了。

后来,有个曾在文艺单位工作的下放干部评论我口才好,故事讲得生动感人时,旁边一个老头问:你知道她是谁吗?她是梁先生的闺女。

此话传到我的耳朵里,我觉得这是我这些年来第一次沾了父亲的光。

在双塔地区方圆几十里内,梁姓恐怕就我们一户人家,(我的二爷住在百里之外)所以在那个地区,问起父亲的本名也许有好多人不清楚,但提起梁先生,中年以上的人大部分都知道,我在上学路上或者到外屯办个什么事,经常会有素不相识的人问我姓什么,我说姓梁,他们就会说:我说呢,还真是梁先生的闺女,怪不得眉毛和眼睛长得那么像你爹。有时,他们还会当着我的面大夸说父亲真是个好人,心眼实在,不会奸不会坏。还有的说父亲教学教得特别好,凡是父亲讲课一听就会。也有的说父亲的日本话没人能比,跟衙门里的日本小官对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也是日本人。

我也曾听人这样评价父亲,说父亲在教学当堂长期间最愿意为别人排忧解难,谁谁两家为争地边要打官司,父亲出面给说合好了,免去了打官司两败俱伤的损失;某某人的父亲去世,因为家穷,只能葬在日本小衙门后边的那片乱葬岗里,但住在小衙门里的日本人怕死人有味,不让入葬,那人急得没有办法,来求父亲,父亲就出面找日本人,跟日本人据理力争,最后日本人只好让步;某某人家小两口打架,小媳妇一气之下上吊死了,女方家里不让了,组织一伙人拿着棍棒镢头要去男方家拼他个你死我活,闹他个水净鹅飞,男方家里听到消息,急急找父亲给出面化解消灾,父亲出面经过一番交涉,作了一番工作,最后两家得到合理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谁谁……总之,类似的好事父亲做了不少,父亲的好人缘几乎是大家公认的,值得回味的是每次运动里带头整他的那些人也如是说。

我真不相信父亲当年会有那么大的能耐,我所看见的是土改后的父亲,困顿,委琐,感情脆弱,不愿在人多的场合露面。最早时候村里晚间开会,总叫母亲替他去。再不就叫十几岁的我去。后来运动紧了,父亲成为批斗对象,母亲和我顶替不了了,他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自己去承当了,而每去一次精神都经受一次创伤,直至后来得病。而听母亲和别人说起过去的父亲,简直能呼风唤雨,奇怪了。

但仔细再想想,也明白了:俗话说人敬有狗咬丑,父亲当年虽然只是个小学校长,但相比平头百姓,在地方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为了拉拢收买民心,连衙门里的日本小官有时还得礼让父亲几分,地方百姓能不敬仰?这样的人若出头办什么事情当然要比一般百姓容易多了,何况父亲也确实行事公道,处理什么事情都能让人接受。所以只要他出头,大部分人都会给面子,想来这些溢美之辞还是货真价实的。

父亲的日语过硬人所共知,在东北地区的日语大赛中曾经得过第一名,1978年,大连一所日语学校缺教师,曾慕名找父亲去当教员。可惜父亲早已作古。

收音机刚在东北面世的时候,东北地区举行过宣传收音机的童谣比赛,父亲以一个学生的名义写了一首童谣并获过东北地区一等奖。至今我还记得童谣中的几句:小匣小匣,你会说话,说得我和伙伴笑哈哈。小匣小匣,你会唱歌,唱得我心里真快活。小匣小匣,你会打鼓,打得我会笑不会哭。

今天看来,父亲的童谣只能算小儿科,但小时候我却对父亲崇拜极了,这就是任谁说破了嘴,我也不能和父亲划清界限的原因。现在,在“四人帮”横行时期,一个被“四人帮”打入另册的“阶级敌人”,竟因为女儿表演了几个节目,又恢复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声誉,我感到欣慰,也感到心酸。

那年秋天,庙前小队着实热闹了一阵,从庙前队的自编节目在公社又一炮打响后,庙前队就被树为全公社学小靳庄的先进集体,队长赵永勤也成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标兵。从此,不断有人来小队学习取经,公社也来开现场会,每来必有自编自演节目开路,我演天津快板都演腻了。公社一级自编节目调演完毕,又去县里参加汇演……那一年,庙前小队的分值降到历史上的最低水平,社员干一天活的收入,不够买一块肥皂(当时,一块肥皂四毛钱)。但队长赵永勤却从众多的小队长中脱颖而出,一跃而成为大队书记。我呢?也从一个被人遗忘了的家庭妇女变成了受人注目的对象。

1975年的2月底,大队的妇女主任来找我,说经大队研究,决定让我当大队的大嫂队长,负责全大队的计划生育工作。

大嫂队长是个新名词,是国家把计划生育列为专项工作而诞生的。大队的大嫂队长每年有三千工分的补助,尽管只是书记和大队长的一半,但毕竟有了正规收入。到大队工作,也算是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一个起点吧。更为诱人的是大队还答应以后送我去学习妇幼保健知识,学成后就是大队妇幼保健方面的赤脚医生,可以为全大队的妇女接生,上取环,普查治疗妇女病。

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好运,我半信半疑地接受了,心想这不过是赵永勤们一时心血来潮,也许干不了几天,有人一反映,就又把我拿掉,就像当年去果树队一样。

果然,我到大队干了不到一个月,大队门口就贴出了大字报,是一个对赵永勤不满的人所为,意思是赵永勤阶级立场有问题,重用四类分子子女。那年月,这一条是最好的杀手锏,用这一条整人最管用,大小队干部一听阶级立场就谈虎变色,唯恐沾腥丢了乌纱帽。

但那一次,大队的几个头头还是顶住了冷风,赵永勤说:现在有些人就怕天下不乱,自己不行还不让别人行。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有成分论,但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四类子女怎么了?四类子女还有入党的呢,中央领导有几个出身在贫下中农家庭?

赵永勤的这番话从理论到实践都能证明启用我是英明的正确的举措,是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正确举措。那年月有个流行说法:用你,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不用,也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政策在人的嘴上,毛主席的话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一次我算真正领教到了。

那时母亲已经从辽中县回来了,以前母亲反对我到生产队劳动,但这次对我到大队没说什么,母亲可能觉得生产队一个工日分那么三两毛钱,实在不值得让她带病为我操持家务。

打春以后,母亲的哮喘病就好多了,加上女儿大了,已离手离脚了,母亲照顾她,我不在时再做做饭还力所能及。后来我到县医院学习,一学三个月,家里全靠母亲照应。母亲做饭喂猪,照料外孙女,有时间还在菜园里忙活……在那一段时间里母亲充分显示了她在家里的重要地位,虽然活计比我在家时累,但累得很愉快,累得很充实。我不在时,母亲跟余福江的矛盾也减少了。所以我在外边高高兴兴地学习了三个月,学会了接生,上取环,人工流产,治疗简单的妇女疾病。

这一年可以说好事连台,余福江也从小学抽去了公社,当上了公社教育组的报道员,每天骑个破自行车穿梭于各大队所在的小学间,听课、采访,写报道,有几篇报道还登上了大连日报,其中一篇是面对农村民办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建议整顿民办教师队伍。后来民办教师果然开始搞整顿,有几个被整顿了的民办教师还怨恨过余福江,弄得我和余福江好一阵不安,仿佛亏欠了人家什么。其实整不整顿教师队伍是国家的事,就余福江那篇登在地方报纸上的一点小小建议算个什么。

不过,因为那几篇报道,余福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民办教师,那时民办教师还没实行转正,大家都说如果民办教师开始转正,余福江将是第一个端上铁饭碗的。然而,没等余福江在家乡端上铁饭碗吃皇粮,我却先他在异地他乡当上教师并转了正,还拿到了全家进城的准迁证。当我拿了准迁证回家乡办理全家户口时,余福江毫不迟疑地放弃了他在家乡创建的一系列优越条件,辞了工作跟我到山西重闯江湖。

母亲是我在1974年的年底从姐姐家接回来的。姐姐跟四哥两家相距不远,母亲在他们两家住了半年,大病了两场。我知道母亲在那儿一定住得不愉快,连老实懦弱的婆婆还不想放弃自己的核心位置,何况不甘寂寞的母亲?母亲中途插入哥哥姐姐家,无法插手管事,只能以客人的身份吃闲饭,这哪是母亲的性格所能适应的?我决定去接母亲回来。

同类推荐
  • 湘女萧萧

    湘女萧萧

    在沈从文的小说世界里,女性是最重要的艺术形象,而其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当数湘西女性。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有这样几种不同的性情或命运:一种是汲取了山水灵气、聪明伶俐、明洁质朴的美丽的湘西少女,因而构成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最温柔的核心”。《边城》里清灵如水的翠翠、《长河》里精明能干的夭夭皆属此类。在本章中,调皮伶俐的三三、九妹、《油坊》中的阿黑、《猎野猪的故事》中大胆勇敢的小时候的宋妈、《静》里安静忧郁的岳珉亦属此类。
  • 监狱局长

    监狱局长

    监狱局长冉寒春曾经是负责监管改造的常务副局长田望鹿的部属,自从晋升监狱局党委书记后,大刀阔斧陆续将田望鹿的门生换掉,由此,冉寒春和田望鹿之间产生裂痕。突然有一天,接到检举信的冉寒春下令调查金狐监狱副监狱长戴学习,而戴学习是田望鹿得意门生之一,冉寒春和田望鹿的矛盾升级。
  • 以民为天

    以民为天

    2002年的春天来的似乎比往年来的早些,蒲城大地早早的回了春,原野上铺上了翠绿的地毯,黄河也早早的开了化,凌汛期似乎没有过就看到了滚滚的黄浪。大堤两岸,散发着诱人清香的麦田展示出一望无际绿色画布,大堤上的新柳婆娑起舞,让人看个不够。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天,也是让人们充满希望的春天。春天的早到,给人们带来了开春一年来最美好的希望。
  • 空港:云霄路上

    空港:云霄路上

    王泳觉得最近很倒霉:得罪了不该得罪的VIP,被分去不想去的部门。更倒霉的是,搬到新住所,发现新邻居正是当日投诉她的金卡旅客,秦希。 刚开始工作,她就犯了致命错误,同事胡昊替她瞒过上级,两人合作日渐紧密。某天加班后,胡昊送她回家,偶遇秦希。渐渐地,她对工作上手,只是胡昊跟秦希的过往交集还是个谜。此时,胡昊接到国家紧急撤侨任务,她被安排一同前往异国执行任务……对王泳来说,有三样东西最难以捉摸: 胡昊的内心,秦希的过往,自己的未来。
  • 白话聊斋(超值金版)

    白话聊斋(超值金版)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先生,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71岁才考得贡生。蒲松龄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创作出许多文学作品。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经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400余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剑与面容

    剑与面容

    烽烟四起,天下大乱。生而不凡却渴望平凡的他,如何把浑浊的江湖杀的明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元战纪之封神

    混元战纪之封神

    混元者,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元气之始也!混沌演化万物,万物兴兴向荣,终于因人的贪欲而引起的一场浩劫,打破了世间宁静,大陆各处纷争不断,最终导致许多物种灭绝,仙道教派落寞,仙法遗失·····纷争终不知其多少年,一代战神崛起,终于结束了这纷争的局面,建立了新的秩序。
  • 时光荏苒

    时光荏苒

    一本很好的现代言情!哈哈,新书之旅启程!赶紧支持
  • 诸天最强主角

    诸天最强主角

    陆清穿越白蛇传世界,成为了许仙。但他并没有去抱白素贞的大腿,转身加入了金山寺,拜法海为师。可以修仙,为什么还要搞人妖恋?然而,就在这时,轮回者降临了。陆清击杀轮回者,加入了主神空间的诸天主角队,凝聚主角光环,纵横诸天,掠夺气运,提升主角光环,成就诸天最强主角!主角光环LV3能力1降智:消耗气运,降低敌人智商,使其自取灭亡。2奇遇:消耗气运,激发奇遇,跳崖不死,奇遇连连3逢凶化吉:消耗气运,自动躲避危机升级主角光环,开发更多能力。
  • 重生格格塔之装备暴发户

    重生格格塔之装备暴发户

    魏零重生成了一个叫做米林的女孩。“美女,怎卖?”米林“300!”“可是……”米林“别可是了,算你熟客价250。”“隔壁才卖100!”米林“我比她漂亮!”“这装备跟你长相有啥关系?”米林“这我穿过呀!”“成交!”作者:10W不签,弃坑了。开新书《助手也要做漫画家》
  • 鲜红的爱恋

    鲜红的爱恋

    迟到一分的爱,在这六十秒的时间里,就可能发生种种改变。我们的爱因为这一分钟,变成了这样:当你喜欢的时候,我毫无知觉。当你爱我的时候,我开始喜欢了你。当你爱上别人的时候,我开始爱你了。
  • 妖道,要姑娘不?

    妖道,要姑娘不?

    五岁那年小乞挂了。五岁那年小乞又活了。没想她活过来之后,身上还多了三个活宝。这下惹老天爷不高兴了。小心眼的老天爷专门找了个人治她。小乞见之心想:他本领高强,可以为师。嗯,长得也不错,可以做相公。
  • 神级炸弹人

    神级炸弹人

    地雷战嘿地雷战,埋伏下神雷千百万,嘿埋伏神雷千百万!千里大草原展开了游击战,沟与沟坎与坎地雷连成片!野怪它敢来,炸的它魂飞魄也散;玩家他敢来,炸的他心惊胆也寒。草木皆兵,步步寒战,无论野怪玩家他全玩完!
  • 逆天大魔头

    逆天大魔头

    一滴灵血成就一代魔王,一个孤僻的少年一步一步走到了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