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4900000023

第23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6)

有一种文学理论说,苦难的童年记忆往往可以成为作家们的写作题材,同时也是个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我不以为然,我宁可没有这种记忆,更不认为这是什么宝贵的精神财富。难道,芸芸众生老百姓受苦受难是好玩的事情吗?《悲惨世界》的确是世界文学名著,而“悲惨世界”肯定是童年的不幸和人类的耻辱。

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悲惨世界”更是全体中国人的耻辱,期盼这种耻辱永远不要重现。但同时我也认为,“消灭座山雕”就足够了,永远放弃“血债要用血来偿”的理念和誓言吧,冤冤相报何时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倘若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地搞下去,那还有个完吗?

四 乱世英雄起四方

1970年,大唱重新填词的十首革命歌曲的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忽然就兴起了大唱革命样板戏的热潮,广播里,十首革命歌曲渐渐销声匿迹了,除了《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和“语录歌”之外,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样板戏的旋律。广播里反复地不厌其烦地播出的现代京剧的旋律深深烙印在所有中国人的脑子里,成了那个年代的历史背景音乐。

曾经被管制在牛棚里接受改造的人们,对样板戏的音乐旋律形成了条件反射。十多年后样板戏重出江湖,被当作红色经典再次粉墨登场的时候,有不少人撰文,对样板戏的重新上演提出强烈的质疑。对于他们来说,听到样板戏旋律的感觉,就像犹太人听到希特勒的坦克部队开着扩音器,一边播放着瓦格纳的交响乐,一边在犹太人居住区大开杀戒的感觉一样令人毛骨悚然。美军在越南的黑鹰直升机驾驶员也喜欢放着瓦格纳的交响曲发射火箭,据说,犹太人和越南人一听到瓦格纳的交响乐就头疼。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也说,他一听到样板戏的旋律就心惊肉跳,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

样板戏对于有着不同遭遇的人们也就有着不同的意义。

对于我来说,样板戏的年代简直就是与我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时代密不可分的一个时期,而这段经历对我究竟有什么意义,到现在我也难以认定,无法准确评价。毕竟,我从16岁到26岁的十年里,从事的工作就是表演样板戏和后来出现的几个现代戏。这十年的经历,毫无疑问给我的一生带来巨大的难以估量的影响。我现在坐在文联副主席的这把椅子上这个事实,很难说不是由于学演样板戏的经历造成的。青少年时期唱样板戏,就像定下了一个调门,我这一生不能不就着这个调门唱人生的这出大戏了。

中国有句老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想我是入错了行。从我小时候的种种爱好的迹象来看,我喜欢过木匠,铁匠,电工,绘画,可以说是心灵手巧,无师自通,似乎做一个攻克技术难题的工程师或者是一个手艺人更合适一点,谁知造化弄人,稀里糊涂地成了一个文不像誊录生,武不像救火兵,文人不像文人,官员不像官员,专家不像专家的人民团体文化组织的头头脑脑负责人,万金油似的那儿都可以抹一下,抹到哪里都有一股子强烈的味道,这种味道在许多别的人看来,就是一种样板戏的味道,就是一种曾经当过演员的味道,使用也好,提拔也好,总离不开文化艺术这个圈子。现在不少人都认为我是兰州文艺界的顶级大腕资深专家,却没有人给我一个专业技术职称,既不是一级演员,也不是一级编剧,更不是一级作家,一级美术师,什么也不是,工作需要你,你就是万金油式的干部。那么,万金油是怎样炼成的呢。我想,这盒万金油就是从我跨入样板戏学习班那一年开始提炼的。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文革开始之前,毛泽东就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充斥舞台十分不满,有许多的批示和讲话,训斥文艺界的做法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是死人统治舞台。文革开始后又痛斥文化部是帝王将相部,卫生部是城市老爷部。毛泽东特别地希望戏剧能够反映现实的生活,在延安时期是如此,到了取得全国政权之后依然如此。虽然他老人家欣赏的是马连良,谭富英,闲暇时喜欢哼哼两句《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却特别地希望在舞台上看到反映现实生活的戏剧作品。其实从五十年代开始,文艺界就尝试着用戏曲的形式表现现实生活,表现工农兵的生活。到1964年全国现代戏调演观摩大会,出现了好几个后来被改编为样板戏的现代戏剧,比如,沪剧《芦荡火种》后来被移植为京剧并且改名为《沙家浜》,沪剧《革命自有后来人》被改成了京剧《红灯记》。毛泽东特别喜欢这种革命主题的创作作品,并且亲自观看这些剧目,有时候看得高兴了还上台接见演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文革开始后,江青这婆娘抓住了这一点,插手抓样板戏的排练修改,却把过去演出的作品都给封杀了。渐渐地,全国的剧团都不敢演出自己创作的作品了,动辄得咎的极左文艺政策使得人人噤若寒蝉,所有的戏剧电影都被打成了毒草禁止上演,于是大家都在学习演出移植样板戏,就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状况。大约是毛泽东对此有感觉,觉得不大合适,就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样板戏,要提高,要普及”。我至今认为毛泽东的这句话,是对全国只有八个剧目可以演出,舞台却一片萧条的状况不满意的一种情绪流露。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没有,毛主席说话从来不打官腔,也很少用什么书面的理论语言,常常讲着故事做个比喻开着玩笑说说历史典故就把大事给办了,毛主席的诗词里敢用“不须放屁”这样的词儿,其他人敢吗。但是,弦外之音却要听话的人自己去琢磨。江青这个老娘儿们真是有心计,抓住“要普及要提高”这句话大做文章,加强了对样板戏的统一调度,利用样板戏大做政治文章,全国的文艺界就成了她的势力范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各地的京剧团纷纷排演样板戏,地方戏曲团体则移植样板戏,以示对样板戏的拥护和对毛泽东的忠诚。

那时候,毛泽东的话语被尊为最高指示,要求传达不过夜。“要普及要提高”这两句话是什么时候发表的,已经记不得了,但是,1970年的夏天,兰州市组织了这么一个样板戏学习班,我就被抽调到这个学习班里来了。

1970年夏天,“样板戏要普及要提高”这句最高指示的影响被推向顶峰,文艺界无不奉为圣旨,全国掀起的学习演出热潮如火如荼,几乎所有的地方剧团都学演移植《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这几出戏。业余文艺爱好者就直接学演这些戏剧的片段,戏剧界叫做折子戏。业余宣传队里,有舞蹈基础的业余演员们就学演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里的片段,实力较强的就整出的跳,造就了许多的舞蹈家,后来不少曾经名噪一时的舞蹈家都是跳着喜儿和白毛女起步的。想象一下,那时候若有人在太空俯瞰地球,同一时间里这块雄鸡版图上大概有几万个喜儿在扎红头绳,几万个铁梅在高举红灯,就连日本的松山芭蕾舞团也在学演《白毛女》。真是空前绝后。

我们学校的宣传队实力很强,不仅合唱节目在当时的文艺活动中屡屡得到奖励,常常评为第一,就是舞蹈也屡屡独占鳌头,林燕燕、陈莉莉、张可强这些后来兰州舞蹈界的大腕都是当时我们学校宣传队的成员。林燕燕扮演的是《白毛女》里的白毛女,陈莉莉扮演的是喜儿,张可强化了装就是杨白劳。后来样板戏学习班成立,他们都被抽调到样板戏学习班舞蹈队做了演员,依然扮演这些角色。几十年后他们都成了著名的舞蹈家和舞蹈教育家。

在学校的时候,我没有捞着上台表演样板戏的机会,主要是唱歌了。有一回在文化宫演出,喊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那句口号之后,嗓子就哑了。丁兆清先生让我喝了几口他带着的用“胖大海”泡的茶水,这“胖大海”是一种润嗓子的草药,音乐界都知道,而我那时候却不懂得这是什么灵丹妙药,但喝了之后效果特别的明显,嗓子很快就恢复了,坚持着把那一场演出进行完了。却没有料到第二天早晨起来嗓子又疼又哑,几乎说不出话来了,更别说唱歌了。丁先生一瞧,就明白了,这孩子“倒仓了”,也就是到了青春期变声了,就嘱咐我多喝水,少说话,好好睡觉。过了一些日子,嗓子似乎好了一点,勉强能唱几句了,但是,一唱嗓子就疼,搞得人一点脾气都没有,原来还能唱几段样板戏里的唱段,什么临行喝妈一碗酒,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之类的“里个隆”,现在不行了,嗓子不给劲,唱不了啦。这大约是1970年秋天的事情。我后来十分纳闷,我的青春期是如此的漫长,从1970年一直到1980年整整十年,我的嗓子一直是半音半哑的,说台词尚可,就是拔不上高音去,样板戏的那些唱段几乎全部都会唱,但是,没有办法按照原调演唱,一唱到高音就劈叉,让人惨不忍听。后来我离开了剧团,嗓子却好了,联欢会上我常常就着卡拉OK来一段“打虎上山”,或者“今日痛饮庆功酒”,往往也响遏行云,声镇四座,常常极其热烈的掌声就送了过来。但是,在我唱戏的那些岁月里却没有本钱,所以,没有能够成为“大角儿”,只能来个二路角色。所谓“本钱”,京剧行里把嗓子称为“本钱”,没有好嗓子就叫做没有本钱,好嗓子就称为本钱好。而变声,就比喻为把本钱从这个仓库里转移到另一个仓库里去,所以叫做“倒仓”,也就是把仓库倒腾一下的意思,这是我后来才搞明白的常识,但是在1970年的秋天,我对这些常识一无所知。

那年的夏天,学校开始分配学生工作了。从1966年文革开始到1970年,整整四年时间,所有的工厂几乎都没有正式地招收过学徒工,厂子里的学徒工已经断档了。1965年进厂当了三年学徒的工人都成了师傅,没有新的学徒打杂做下手,大概工人师傅们有了意见和牢骚,国家可能也意识到劳动力断档会出问题。工厂没有做工的人恐怕不行。所以,这年夏天,兰州市的一些工厂恢复了招收学徒工的政策。但是,年龄有要求,那就是只有出生在1954年5月31日之前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参加工作,分配到工厂去做学徒,而我恰恰出生在10月份,还差半岁,不够条件,就不能参加分配,被告知可能继续上高中,也可能下乡去插队。

7月的那些日子里,同学们一批批离开学校,走上了工作岗位,尽管今天看来,那些工作都是一些并不理想的工厂学徒工的活儿,要知道,我的大部分中学同学现在几乎都是提前下岗办理了“内退”手续的退休工人了,他们的厂子没有一个效益好的,也许当年不错,但现在几乎都倒闭了。

那一个月里,我是如此难言地羡慕被分配到工厂的同学,有的同学一去就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23.68元,穿着刚刚发的劳动布做的工作服到学校来耀武扬威,解决在学校时结下的“梁子”,带着工厂里的头、扳手、改锥、锉刀就在学校门口打一架,或者就请好朋友铁哥们下馆子撮一顿,也不过是红烧肉大米饭再打上二两128的散酒来一盒光荣牌的香烟。

好像是到了暑假的时候,学校又不上课了,得不到分配的消息,就在家里呆着,等候着开学上高中。有一段时间百无聊赖,半懂不懂地读一本影印线装木版印刷的《聊斋志异》,不断出现的繁体字和艰涩的文言文几乎不知所云,隐隐约约懂得点意思,似乎深不可测却培养了我的古文语感。

那是8月的一天,已经好几天没有到学校去了,在家里百无聊赖地睡大觉。有人带话来,让我到学校去一趟。到校以后才发现学校宣传队的好几个同学都来了,大家互相打听着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消息灵通的报告说,要到文化宫去参加一个考试,省上举办了样板戏学习班,市上也要办一个,要从各个学校选一些人,组织一个样板戏学习班排演样板戏片段,再上东方红广场主席台露一手。大家闹哄了一阵儿,丁兆清先生和尹玲凤老师来了,向大家宣布了一个消息,明天上午九点钟到工人文化宫去集合,参加选拔。

第二天,我早早起来,收拾收拾就出发了。现在看起来,工人文化宫离我家不是很远,可那时候却因为没有车可坐,觉得十分遥远,又没有自行车可骑,只能走着去,沿着铁道一直向西,到了马家坡拐上公路,穿过解放门,过了雷坛河,就瞧见了文化宫高大的建筑,心里似乎十分地急切,怕误了时间。远远地瞧见丁先生站在文化宫的台阶上,胖乎乎的身子一起一伏喘着气在张望,瞧见我喊了一声到这里来,我就走进了文化宫的前厅。一瞧,满大厅都是人,都是像我一样的中学生,不少人都瞧着面熟,大多都是在过去的合唱活动中见到过的其他学校的学生们。有不少人都是各个学校的知名人士,所谓名人。比如“蕃瓜”“蛾蛾子”“疙瘩子”“大鸭子”“尕鸭子”“小炉匠”“冬瓜地”“裤带”“尖鼻子”“大眼贼”等等都来了,这些江湖上的名人个个聪明伶俐,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材匀称,文艺特长突出,却不知为了什么有这样一些不知所谓的绰号。

大家一群一群地交头接耳,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围在一起,成为一个圈子。各个学校的带队老师招呼着自己的学生。尹老师把我们招呼在一起,告诉说,大家不要紧张,活动活动,开开声。于是,学生们就伸胳膊踢腿,熟练着学到的舞蹈动作,有的就咪咪咪妈妈妈地喊开了嗓子练起了声。瞧见别的学校还有画了妆穿着演出服装拿着刀枪的,多是八路军、红军的造型。还有几个李铁梅、喜儿、白毛女之类的造型也在晃来晃去。我记不清我是什么造型了,反正那天没有化妆,也没有穿演出服装,就是平时的模样儿,像这样的模样不知道能不能被选上,心里还有点打鼓。丁先生鼓励说,不要紧张,就像平时参加演出那样就可以了。

后来才知道了内情,那天去参加选拔的学生们,早就有名单在考官的手里了。丁先生早就知道了结果,今天的选拔不过是个过场罢了。考官们是兰州市文工团的几位老师,但当时我并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走进大厅旁边的首长休息室,一圈沙发上坐满了人,其中一位念名字,念到谁,谁就到沙发中间空地上的地毯上表演节目,表演的都是革命歌曲和样板戏的选段“我家的表叔”“临行喝妈一碗酒”,或者跳一段舞蹈,舞蹈也千篇一律的《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草原英雄小姐妹》。完了就有个老师用尺子量一下身高,让劈个叉什么的。

记不清我那天是怎样经过这个考试程序的了,但是满大厅的学生等待考试的那个场面却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首长休息室里的绿色地毯和沙发上的一圈人腿像一个梦里的记忆,常常在脑海中恍恍惚惚地盘旋。

从这天起,我走上了一条虽然不是绝无仅有,却也并不多见的人生之路。

同类推荐
  • 爱情这件事(套装共3册)

    爱情这件事(套装共3册)

    《遇见你,我原谅了生活所有的刁难》本书的主人公诺拉是一个无法走出房间的女孩,过着孤独而焦虑的生活,直到那一天,她遇到了邻居男孩卢克……诺拉有旷野恐惧症及强迫症,焦虑几乎是她的代名词。新来的邻居卢克在了解了诺拉的一切后,温柔体贴地顾虑着她的情绪,用她能够接受的方式一点点靠近她,在经过无数次挣扎与各种意外后,诺拉渐渐接受了卢克的靠近,也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两个年轻人在相互扶持中完成了心灵的共同成长。《我的孤独,只剩爱你》一生之中,一辈子之内,只有这个人,这个时刻与众不同。“我要是喜欢一个女孩,我会试图了解她,也让她了解我,我不会隐瞒我的缺陷,也不会无视她的缺点,我不会放大她的优势,也不会夸大我的长处……”“我会当她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来看待,她性格中的天真和单纯我会花力气去维持,她不擅长应对的环境我会想办法替她改善……”“只要是我喜欢。”那时候的张旭冉根本没有听懂,后来却享受了半生这种“喜欢”。《愿所有的姑娘都能嫁给爱情》18个姑娘,18份让人悸动的爱情。有人鼓起勇气去赌命中注定,有人拒绝妥协选择理想和爱情;有人从青涩懵懂走过匆匆那年,有人约定来世再要相伴到终点,好的爱情就是懂你如我。它可以独一无二、轰轰烈烈,它也可以如田园般简单而美好。亲爱的姑娘,愿有人能陪你颠沛流离,相偎相依。谨以此书献给不愿将就的你。
  • Soul客文艺:生而为人

    Soul客文艺:生而为人

    《soul客文艺:生而为人》是“soul客文艺”系列的第三本。收录了蒋方舟、任晓雯、张发财、王小山、张宏杰、阿丁、阿乙、周洁茹、邵艺辉、风行水上等知名作家的文章,与他们一起探讨“生而为人”的意义所在。我辈尚未死亡,故而无法完全理解生之欢愉。生死两端里面的这段旅程,但凡在经历之余多些思考,便不免要触及到意义的些微求索。然而与上升的神性相比,人更多的是向地狱堕落的勇气。太宰治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据说是太宰治从别人那里打的小抄,许多年后,它又出现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面,用以说明人之耻辱来自宿命或者现实,甚至连生存都是种愧对他人的打扰。如果真的有洗脑专家就好了。一切思维和记忆,被机器洗得干干净净,仿佛擦拭后的卫生洁具,洁净如新。谎言闪着光泽,贩卖着虚假的希望。
  • 骊歌十二行

    骊歌十二行

    作为诗人,在时间的意义上,必须站在人类未来的巅峰俯视现在,为众人指明精神前行的方向,并且持久地慰藉人们的心灵。比如人们未来的家园建立于天蓝水清、鸟语花香、麦黄草绿的大地上,人们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海升平的日子,那么我们就要为这一目标而奋斗,并且抵制与其相悖的东西,不管经历多少挫折,哪怕是面对死亡也决不退却。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猛虎与蔷薇,前者阳刚,后者阴柔。阴阳两极,刚柔相摩,是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提笔写一个“人”,一撇一捺,左右均衡,人才可以在天地间站稳。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所感所思,文字精美,思绪淡然。其内容横跨中西两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古典融合现代的特色,可谓当代《枕草子》。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热门推荐
  • 忘川囚

    忘川囚

    月色踉跄,大雪遮蔽天地,思过崖内,一老一少端坐在玄冰之上,老人旁边横放一把竹叶色青翠长剑,薄如蝉翼,似乎轻轻一触便会折断,在冰面之上格外突兀。少年面容清秀,白雪映的脸上棱角分明,带出俊美刚毅的样子,丹凤眼眸深邃乌黑,旁边一支折断的柳枝随意放置,却久久没有融入雪水之中。罂粟花开忘川河现风霜戎世寥若繁尘
  • 沟通的语言艺术

    沟通的语言艺术

    包括交际、处世、礼貌、沟通、谈判、雄辩、演讲、写作、商务、领导等语言的表达艺术。本套书在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读性和启迪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语言表达素养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我是一个超级普通的吸血鬼

    我是一个超级普通的吸血鬼

    在15岁之前,我的生活一切都很日常,但初中毕业的那一天...没错,我变成了吸血鬼,一个超级普通的吸血鬼,在那时,我想尽一切办法想变回人类,可是......
  • 心理读本

    心理读本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针对青少年的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提出切实可行的心理疏导方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 总裁情未了

    总裁情未了

    发烫年代悲情出发,带着照片隐情插队。落魄赢得真情抚慰,返城并非忘情失信。未婚先孕殉情嫁人,为爱甘心痴情守望。人工受精偷情生子,打拼商海激情演绎。上学撞车亲情输血,亿万富豪乡情感恩……审视青春岁月的苦乐,仰视纯真年代的爱情。正视承诺守信的忠义,凝视城市乡村的对话。透视人物命运的悲喜,揭示身世背后的隐秘。窥视富豪家庭的隐秘,剖视人性本质的善恶。扫视商海潮涌的波澜,探视励志人生的梦想。
  • 仙纵诸天

    仙纵诸天

    20年前,星空虫族侵略地球,爆发长达两年的史诗级战争,史称“戍卫战争”。如今,第二次“戍卫战争”即将来临,地球进入大灾变时代,天地间降临玄秘能量。神话人物,史前遗迹,上古凶兽纷纷现世,人类迎来修真文明。张凌获得神秘“花神系统”,可以种出各种带有属性的花草,从此走上强者之路。在这末日灾变中,且看主角为人类杀出一条血路,踏上仙途,进入真实的宇宙,征战亿万星河......【Ps:交流群589849852】
  • 我的调皮拽妃

    我的调皮拽妃

    玉灵心被妹妹玉冰叫去酒吧喝酒,不小心走进了一个四面都是镜子的包厢,晕倒在里面,再次醒来竟然穿越了,还成了当朝太子妃,哇咔咔,好像威风一下,但是这个倾雪泪虽然美貌倾城,可性格刁蛮任性,得罪了太子最宠爱的侧妃美淑,遭到所有的侧妃和小妾诬陷,让本来就不喜欢她的太子变得讨厌她,连个宫女都敢欺负她,哼,她雨沫在现代可是黑白两道里的高手“蓝魅残羽”敢欺负她,没门。
  • 向左是爱

    向左是爱

    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里的忧郁症女生和一个阳光快乐的帅气英俊男的故事。“你知道黑暗里的光吗?当你被黑暗压抑的喘不过气的时候,你可能会害怕光,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如果我注定要失去,我宁愿从未拥有。”这是何倩曾经的想法。因为她是一个缺乏爱的人,孤独与悲凉伴随着她成了她的代名词。她喜欢光,却又不敢追逐光。当她遇见他,这束光就这么意外的、强势的、不容她拒绝的闯进她的世界,让她避无可避、退无可退。“你相信一见钟情吗?那么多的人和我擦肩而过,记忆就是一瞬间。可我第一眼看见她就像了解她。”别人眼中的何倩成绩好,安静,是个乖乖女(咳咳......当然个别情况例外)。他眼中的何倩不爱说话、孤独,有些时候还会很执着。有人问为什么会喜欢她?他想大概是因为第一眼看见她,她就是不同的。然后喜欢她,眼里心里只有她。
  • 绵羊女孩

    绵羊女孩

    我是叶黎珊。你们是怎么称呼我的?西城的公主?完美的女神?大小姐?对于这些夸张的称谓,我都只是付以一笑罢了。因为,我比你们眼中所看到的我要真实。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淘汰——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你们的第一个生日礼物是什么?一个可爱的小金锁片?或是……我得到的呢——则是一支全世界限量100支的Loiminchay黄花梨木金笔。这就是所谓的含着金钥匙出生吧。于是,很多人以为像我这样的女孩已经站到了竞争的顶端,不,不是的。这些只不过意味着我将比你们付出更多。
  • 被系统抛弃

    被系统抛弃

    曾经,人们以为只能仰视这个男人。直到那一天,人们失去了对他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