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4900000087

第87章 修成正果(3)

我无事可干如坐针毡不免胡思乱想。看看手表,知道火炬起跑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脑海中出现了中山桥将军柱广场活动现场的景象,却生怕仪式提前开始“冒了场”。昨天夜里在北京,我才终于搞清楚了《与圣火同行》直播节目的准确开始时间是早晨8∶00,急忙给兰州打电话,提醒务必改变原定7∶55分开始行动的计划,必须将活动开始时间向后推迟5分钟,以便北京圣火使者在省市首长陪同下走过铁桥大红地毯的镜头能够被播放出去,否则,不是瞎忙了吗?而我们反反复复地斟酌修改活动方案,上上下下地请示汇报讨论研究,辛辛苦苦地组织现场操持演练,总导演和有关的同志们费尽了心思,几乎蜕了一层皮,折腾了一个“六够”,不就是为了这一刻的精彩和辉煌吗。

心念一动,掏出手机,想给今天仪式的总导演,把握着仪式开始时间和活动程序的市文化局中东副局长打个电话。然而此刻,他作为活动现场的“总提调”,肯定忙得不亦乐乎,哪里有时间接听电话呢。何况此时的现场鼓乐喧天,也不一定能够听得见电话铃声。

信号弹即将升起,冲锋号就要吹响,现在说什么都不免添乱,也显得有些多余了。转念一想,便给他发了一个短信:“预祝成功握手岳”。

那一刻,我神思恍惚飞回了兰州,对“战斗中结下的友情”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了一层。

2008年2月22日这天是个星期五,昨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看电视连续剧《亮剑》看到深夜,而且还喝了两杯,睡得迟了些。早上八点多,我仍然迷迷糊糊地沉浸在“晋西北铁三角”的梦境中,却被手机铃声吵醒。打开翻盖一听,却是市政府文教处高生军处长的声音“王秘书长说请岳主席出山,这个意思一定要说到……”通知我9点赶到政府三楼东会议室参加会议,说是研究有关奥运火炬的事情。

我一听就明白了,想必是关于撰写活动主持词的事情。这种任务又落到我的头上,倒也并不令我感到特别意外,其实在潜意识里,我早就在等着这个电话了。事情终于来了,急忙起身,匆匆擦了把脸,连早饭都没顾上吃,便赶往政府开会。

一进会议室,却吃了一惊,场面规模不小,参加会议的人坐了满满当当一屋子,几乎都是各方面的县处局级干部。因为迟到了不好意思,便溜边靠墙坐下,却听市政府王俊东副秘书长说,岳主席坐到前面来,只得蹭在会议桌旁听讲。

原以为不过是在分管市长和宣传部领导主持下,经常操办大型活动的几位熟人老朋友凑在一起聊一聊策划思路。聊完了弄出一张节目单或者活动流程表,我回来写几段主持词就得了,却不料是一个很正式的会议。会议进行了一阵子,我终于听明白了。奥运火炬传递的事情去年十月份进入筹备阶段,前两天初具规模给省上领导汇报,却未能交出一份令郝远副省长满意的答卷。主管火炬活动的郝副省长认为现在拿出的这个方案文不对题,必须推倒重来,要求兰州市政府另起炉灶,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精益求精。

高处长分发会议文件递给我一份材料,我看着看着不禁疑窦丛生,这言辞语句怎么似曾相识如此熟悉,好像失散多年的亲人相见令我心跳不已。看到第二页却看明白了,这不是我好几年前写下的一个大型活动开幕式的方案文本主持词嘛,怎么跟火炬传递弄到了一起。虽然在这个文本中,我也激情澎湃地写下“那个不眠之夜令人久久难忘,那个欢腾的场面令人永世神往”诸如此类的华丽诗句渲染会场氛围,然而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那次活动早已时过境迁,今天再来炒这盘子冷饭,确实不合时宜。我不禁无奈地暗自苦笑:即便是老岳的这篇陈词滥调谈不上什么知识产权保护,但招呼也不打一声,就随意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拿去交差,而且还改头换面修修补补弄成了这幅模样,也真是过于轻率了一点,怨不得省长不满意。要是让人以为这就是老岳三脚猫的武艺,产生了误会岂不坏了在下的名头,让洒家在江湖上可怎么混呢?虽然到现在,我也不清楚是哪位仁兄——这就不能再说了,说下去不免得罪这位劳而无功的仁兄,那就非我所愿。但清楚地记得,在会议总结讲话时,分管火炬传递筹备工作的周丽宁副市长言辞是很不客气的。

最后,周副市长明确对我说“你就是总撰稿”。王秘书长则要求我在两天之内拿出一个策划方案,24日下午上会讨论。

市长一句话,重新起草活动方案总撰稿的任务便交给了我。有道是大战在即,李云龙为亲手砍下鬼子山崎的脑袋,冲着政委赵刚大光其火。这一次临阵换将火线受命,那老岳你也该勇挑重担当仁不让。“前边的部队”八次冲锋都奈何不了鬼子山崎,穿着黑皮夹克的八路军旅长放下望远镜叹口气便说“换人吧”。于是,“独立团”甩出三千六百颗手榴弹,下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弹雨”,就令鬼子山崎大队灰飞烟灭。李云龙把冲锋陷阵玩刀弄枪当作莫大的享受,老岳你玩文字不也常常乐在其中,每一次搞大型活动都按捺不住激情,往往兴高采烈自得其乐。火炬传递“总撰稿”的活儿交给你干,难道不是正中下怀,完全可说“恰合孤意”。这奥运火炬百年不遇,我不参与其中出把力气岂不遗憾终生。

其实,在潜意识里,从1990年10月11日写下电视专题片《我敲大鼓进北京》解说词的最后一句话——“咱们奥运会开幕式上见”的那时候算起,18年来,我一直就在期待着这一天。再说了,临危受命,市长点将,那是瞧得起你啊。所以,那天我并无故作谦虚的娇柔做作和虚假的婉拒推辞之言,而是欣然领命,翻身上马,整装正冠,找出我的“八路军军帽”戴上,立即“进入了状态”。

但是,我一算日子,只有不到两天时间。尽管当时我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一个策划构思的基本框架,但是,说出来是一回事儿,写成方案文本却是另一回事情。即便是计算机写作,也要一个打字的自然时间段啊。于是,在会议上,我阐述了所能想到的策划意见和基本思路,即兴而谈之后只提出一个要求“交稿时间能不能宽限到下周一”,却不行。原来郝远副省长要求星期一上午就要听兰州市的汇报。我的佛爷呀,您老人家早干什么去了。看来,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拼老命,拿出点看家的本领上火线了。再说了,周丽宁副市长女性特有的缜密和阳刚气质的严厉,你不是已经看见了吗。时间虽然紧张,却总算够用。要求宽限一天,不过是给自己留点退路,以便腾出点富余时间,对方案文本多下些精雕细刻的功夫。

会议一结束,我便和总导演中东进行了紧急磋商,进一步研究沟通了策划思路。我们在宣传文化领域共事多年,在一起合作搞大型文化活动也有十多年了,几乎每年都要在黄河边上操持十几场大型晚会开闭幕式。一般说来,他的任务是提出总导演构思,组织演出队伍并现场操作排练演出活动。我的事情则是撰写活动方案文本和主持词,相当于编撰“剧本”。与我一样,他也是刚刚参加这次火炬会议接受了任务,但他的思路是清晰的,提出的策划意见一针见血,具有完全准确的可操作性。奥运圣火即将点燃,祥云火炬就要来兰,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作为“总撰稿”,我与总导演赵中东同志又一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那天虽然只开了不到三个小时的会议,与中东聊了半个多钟头,但是,艺术创作这种活计,不是科学实验,需要一步步来,艺术构思的灵感往往如同爆炸一般,轰的一声,那些场景一下子就在脑海里涌现出来,总体的构思其实在转瞬间便完成了。艺术家特长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在想象中,我已经看见了那些活动场面,对构思一个庆典活动的策划文本来说,足够用了。脑子里有了形象的活动场景,我需要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使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将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用文字展现在文本中。这其实是个技术活儿,跟老铁匠打把刀子,好木匠做个板凳也差不了多少。而文本构思的规律和写作技巧对我来说,早已经不是问题。这种撰写策划方案文本的活儿我做得多了,在方案文本中使用公文写作的语言来描述活动程序,再搞一点优美的文字,渲染想象中的现场效果,弄出一个“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来,于我而言,虽然不是去皋兰山三台阁玩玩那样轻车熟路,却也并非让我登顶珠穆朗玛点燃火炬那样的天方夜谭。尽管在当时,我们的想法充其量也只是“仅供参考”的建议之一,但是,周副市长已经将“你就是总撰稿”这把尚方宝剑给了我,我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充分表达意见的话语权和主动权。那么,策划构思和方案文本得到决策领导的认可,从而拍板定案,一锤定音,我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匆匆吃了午饭直奔办公室急忙打开电脑就敲起键盘。这些年我做策划方案文本养成了一个习惯,从来不搜肠刮肚打腹稿,绞尽脑汁找话说,而是打开电脑先写下题目再说——“和谐之旅·北京奥运火炬境内接力传递兰州市活动方案”几行黑体字便跃上屏幕。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奥运火炬传递点火起跑仪式必须“隆重热烈”,晚间庆典活动也要“盛大精彩”,我们过去搞过的所有的文化活动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过去,我们虽然也搞得红火热闹,但那不过是自己家里的热闹。而奥运火炬,却是全中国和全世界万众瞩目的国际性大热闹。既然活动要隆重热烈、盛大精彩,那么文本也要搞得漂亮一点。于是,仔细研读了刚刚拿到手的北京奥组委下发的《火炬传递指导手册》,又翻开我珍藏的在全国仅仅发行了3000册的《90亚运在北京》这部资料汇编,迅速地浏览了一批资料,很快就举一反三地弄明白了“世界眼光,国家标准,地方特色”,这才是构思火炬传递活动的核心。那么,这种活动的策划构思,就应该“在世界视角的宏观关照下”,按照“西北领先,国内一流”的标准,突出体现“地方特色”。火炬传递虽然是体育范畴的活动,但是,点火起跑仪式和晚间庆典仪式,在本质上其实仍然是一种文化活动。你看奥运会本身,都是一场全世界的运动员和全中国的观众一起来玩的“Olympics Games”。那么,除了要遵守北京奥组委规定的一些必备程序,突出其“仪式感”和“典礼性”之外,在本质上,“火炬传递仪式”与举办一场大型主题晚会并闹一场“社火进城”究竟有多大的区别呢。与组织一个“马拉松”长跑活动,恐怕也没什么天壤之别吧。区别只是42.195公里的“马拉松”要从头跑到底,火炬传递每人不过200米。因而,策划思路的视角要广,标准要高,但是具体的操作,却要举重若轻,轻松“玩闹”。搞了二十几年大型活动的“Games”了,过去的经验完全可以借鉴。

搞清楚了这一点,一切问题,似乎在一瞬间就迎刃而解了。

我知道今晚要加班了,不能再跑回家去吃饭浪费时间,胡乱地吃了点事先准备的夜宵,坐在办公桌前继续敲击电脑键盘。

方案文本的“前言”部分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出现在屏幕上:

“公元2008年6月30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经过甘肃省会兰州市。

遵循《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组委会指导文件》精神,根据省、市有关方面要求,制定本方案。

北京奥组委定于3月24日在希腊奥林匹亚古遗址采集奥运火炬火种,将于8月8日在北京点燃开幕式主火炬。火炬接力传递到我市的时间恰值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第39天。可以预见:届时,北京奥运舆论宣传活动声势必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必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宣传高潮。届时,CCTV将向全球现场直播火炬传递兰州起跑仪式和晚间庆典活动;兰州电视台将从清晨7:30开始—晚间9:00全程直播火炬传递活动13.5个小时,兰州必将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方案的策划与实施,将在世界视角的宏观关照下进行。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竭尽全力呼应北京奥运倒计时第39天的国内外舆论宣传氛围,扩大我省、我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弘扬甘肃精神,塑造甘肃形象,全力打造省会兰州“黄河之都”、“水车之都”、“山水城市”、“黄河明珠”的良好城市形象,进一步提高甘肃、兰州的知名度。

本方案总体构思定位于“西北领先、国内一流”的标准,力图贯彻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同志提出的关于“在黄河岸边,以两山为背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展演活动,邀请国际演出团体、体育界人士到兰州来,举办国际赛事和演出,开启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把黄河两岸建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河段”,“打文化牌”,在百里黄河风情线做足做好文章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省会城市特点和兰州市城区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我省、我市人文特色风格,精心策划构思各项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在严格展开“组委会规定活动程序”的前提下,组织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庆祝活动,充分展示我省丰厚的文化底蕴,以期营造浓郁热烈的奥运火炬传递氛围。”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9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9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雨是花蕾,雪是花

    雨是花蕾,雪是花

    本书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的:一谁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二爱是一种修行,三纸上旧时光,四凡草皆敬畏,五书的温度,六善待微笑,七好心情是自己给的,八留一段风景做向往。
  • 反直觉思考

    反直觉思考

    为什么你制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最后却总是完不成?为什么我们明知概率极低,却依然喜欢买彩票?为什么每一个决定都符合逻辑,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结果?为什么“天才少年”非常努力,大多数都没有成功?为什么“专家”总被看成“砖家”,却依然是权威?为什么最聪明的人会犯一些最低级的错误?我们的所有思考都基于大脑的“默认设置”,使用的是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带软件”,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直觉思维,是我们所迷信的因果、逻辑、秩序,但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要想做决定、做选择的时候不犯错误,我们必须掌握反直觉的思考方法。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认识一个人很容易,见个面,通个话,或经人介绍握下手,通报姓名,打了声招呼,那就算认识了。有个性的,印象可能要深一些。表现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淡忘的可能也会很快。可若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或是走进他的内心,让他的睿智、聪慧、感知和你的思想一同碰撞,那就不太容易了。于是,有人总结出探入一个人内心的捷径:认识的,多交往,勤探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于言谈举止间捕捉他心灵深处的思想火花;没见过面的,就要读他的文字,从他的文字里,窥探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学识,修养,体会他的思想情感。我和杨涛的熟悉,就是属于后者,是通过她的文字,让我们心有感应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锦绣江山怎敌十里桃花

    锦绣江山怎敌十里桃花

    “这里是?”她偏头看着他,眼中满是疑惑不解。他微微一笑,并不言语,只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她今日穿的大红锦裙。他将披喜袍在身上,拉着她进入林子的亭子,跪了下来。“她今生今世便是我凌风辰的妻子,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她都是我凌风辰的妻子。我凌风辰宁负天下也不负她。誓言在此,天地为证。”她笑,也在他一旁跪了下来。“今生今世,永生永世,念溪都是他的人。愿与他携手共生,白首不离。誓言在此,天地为证。”十指相扣,便是一生。【本文一对一,无出轨,男女身心干净,不小白。】
  • 征战百方

    征战百方

    开局一个兵,村里100人,猪脚啊,一刀卒,不我不能死,觉醒抽卡包,一时抽一时爽,一直抽一直爽,最后强无敌。
  • 眼躺星河

    眼躺星河

    你问我什么是悲伤,我会告诉你,今生与你相遇。你问我什么是更悲伤,我会告诉你,今生与你无缘。你曾为我眼躺星河,最终为我星河殆尽。我愿成为你心中用不灭的月亮,带着你的思念,反劫不复。
  • 逆天网游行

    逆天网游行

    周天宇,孤儿,逆天者转世,本身是被世人冠之“逆天者”、“宇宙破坏神”等邪恶称呼的宇宙执法者。他身份可悲,宿命为终结宇宙而存在,创世神给予了破坏毁灭吞噬的欲望,每当旧的宇宙需要更替的时刻就会觉醒,毁灭宇宙;毁灭旧宇宙后进入再生的新宇宙休眠,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小领主

    星际小领主

    22世纪中叶成立百年的地球联邦在解决了远距离太空航行的瓶颈后不断向外扩张。随着领土的扩大,原本潜伏起来的内部矛盾慢慢凸显,不同的势力间的明争暗斗充斥着这个国度的每个方面。杨彦一个一心只想守着祖业混吃等死的小市民,可是《新地球居留法》打断了他的美好生活,为了保住祖业他不得不加入联邦军离开地球。但谁知看起来风光无限的联邦正处在崩溃的边缘,为了自己的利益杨彦不得不一次次披挂上阵击败敌人。在不断的战斗中,原本隐藏的野心开始萌动,于是他便开始了……
  • 都市修真医圣

    都市修真医圣

    道法通神、医法通鬼。一位本应为了生计而狼藉奔波的三流大学毕业生,却因为一次不经意间的出手救人,否极泰来、令他好人有好报的得到了传说中修真界高人的玄术与医道传承,开启了另一个崭新且光怪陆离的新世界!ps:本书书友qq群:144958878
  • 崩坏世界的介入者

    崩坏世界的介入者

    岁月悠悠一过五万年,自第一纪元末沉睡到属于逐火之蛾的第二纪元,云东华自终焉律者的封印之中悠悠醒转。五万余年,沧海桑田,过往的一切都已不复,回不去自己属于的世界,而自己的命运也紧紧地与这个世界紧密地连接了起来。云东华没有选择犹豫不决,如果这就是命运的话,他并不觉得是不可拒绝的。记忆之中残缺的信息,零零散散的细枝末节,再结合离开前已知的那些剧情,在这个人与崩坏不死不休的世界之中,云东华起先决定在第三纪元的2014年第三次崩坏之前蛰伏。可他不知道的是,作为这个世界之中为数不多的异数之一,自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之时,他也被迫成为了驱逐崩坏的选定者之一,注定无法避开这份无法改变的命运……
  • 赞美诗

    赞美诗

    当我重新回忆起那段时光,真的是百感交集,我其实没有那么崇高,我只是为了一份爱。是的,直到今天,我依然能够回忆起当年,我是如何为他牵肠挂肚,当后来我们不得不分别之际,我又是怎样的万念俱灰。现在,报纸、电视,一遍遍地报道我的传奇经历,我总是深感不安,作为一个历经战事的人,我深切理解当下缺乏一种怎样的精神。然而,他们,他们只看到了我的外在,他们怎么会知道我有过的那些百般纠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