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6700000033

第33章 后宫往事——美丽女人的幸与不幸(2)

··元帝正担心边疆生出是非,希图暂时羁縻匈奴,省得劳民伤财,多动干戈,当下慨然允诺。等得呼韩邪退出,元帝回到后宫,却又踌躇起来,他一个人暗想前代曾有和亲故事,都是私取宗室子女充作公主,出嫁单于。历朝以来,从没一次败露。现在呼韩邪亲自来长安,随从人等耳目众多,况且呼韩邪已经投降,今非昔比,若仍照从前的办法,必然露出破绽;但若以真的公主遣嫁蛮荒之地,于心不忍。元帝不禁愁眉不展。

··当时冯昭仪在旁,她对汉元帝说:“后宫宫人上万,十之八九从未见过陛下一面。陛下平时要幸宫人,都是按图索骥,看见图画上面哪个美貌,就选哪个前来侍寝。这样拣取,就是陛下圣寿万年,也幸不完许多宫人。如今不妨选一个姿色平常的宫女即可。”原来元帝即位后,嫌后宫女子年长色衰,就下令挑选天下美女入宫,并让画工为她们摹画形貌,以便他每晚看图择其美者召幸。元帝便命人把后宫美人图皆取至面前。元帝见了许多图画,哪有工夫细审,随便选定了姿色较陋的一个,命有司代办妆奁。

·到了第二天,元帝特意在金銮殿上,设席宴请呼韩邪。酒至半酣,便命将公主召出,以便与呼韩邪单于同赴客邸完婚。只见一群宫女拥出一位美人,袅袅婷婷地轻移莲步,走近御座之前辞行。元帝不瞧犹可,瞧了一眼,直把他惊得魂飞天外。原来此人真是一位绝代佳人。但见她云鬟拥翠,娇如杨柳迎风;粉颊喷红,艳似荷花映日;两道黛眉,浅颦微蹙,似乎有含着嗔怨的模样,仿如空谷幽兰,直令后宫粉黛失颜色。

…元帝当下如丢了魂魄,忍不住轻轻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何时入宫?”她柳腰轻折,缓启珠喉,犹如呖呖莺声地奏道:“臣女王嫱,小字昭君,入宫已有三年了。”元帝听了暗想该女入宫多年,为何并未见过?可惜如此美貌,反让与外夷享受,本想把王嫱留下,另换一人赐与呼韩邪。回顾呼韩邪坐在殿上,只把一双眼睛尽管望着王嫱,不肯转动。元帝又恐失信外夷,且被臣民谤以好色的訾议。没办法只好镇定心神,嘱咐数语,闭着眼睛,将手一挥道:“这是朕负美人,你只好出塞去了!”呼韩邪看见元帝恍惚的神情,还以为骨肉远别而难舍,慌忙出座,向元帝跪奏道:“臣蒙陛下圣恩,竟将彩凤随鸦,请陛下放心,臣定会对公主优礼相待,子子孙孙,臣服天朝,决不再有贰心。”元帝听呼韩邪这番说话,仅把他的头连连点着,吩咐护送公主至客邸成婚,目送她起身出去,拂袖入宫。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神韵。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

也许有很多人还会对这段历史提出这样的疑问,“昭君出塞”时汉匈双方的实力已经不同于以往了。那“昭君出塞”还能算是“和亲”吗?那时的汉朝还有必要派女子去“和亲”·

匈奴一直是汉政权的一块心病。开国之初,刘邦亲征匈奴,结果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差一点做了俘虏,史称“白登之围”。脱围后,刘邦只好和亲匈奴,以“宗室女翁主”嫁给单于为阏氏,并和冒顿单于结为兄弟,开了和亲的先河。汉文帝时,“复遣宗人女翁主为单于阏氏”。汉景帝时,“遣翁主如故约”。如此和亲模式,都是汉朝不得已的妥协行为,以求换取短暂的安宁。

可是,“昭君出塞”时已是汉强匈弱,根本没有和汉朝作对的资本和能力,而且此后匈奴再也没有对中原地区构成过重大威胁。因此,王昭君的这次和亲与其说是“和亲”,倒不如说是“赏亲”——有“战”才有“和”,如今呼韩邪单于甚至以自身作抵押(单于亲身入朝,就含有拿自己当人质的意味在内),谈何“战”、“和”?既失去了“和”的前提,“和亲”之说当然就无法成立。事实上,“昭君出塞”根本就不是“和亲”!

首先,以前每次和亲,两汉书的记载都明确点出“和亲”二字,而且都是在匈奴的强大压力之下才进行的;而昭君此次出塞,所有的记载都是“赐单于”!明明白白只是呼韩邪单于自居为婿,撒娇般地求赏之后,汉元帝的一种即兴赏赐行为。

再者,以前每次和亲,都是以“宗室女翁主”、“宗人女翁主”嫁给单于为阏氏,而王昭君的身份仅仅是“待诏掖庭”(即尚未见过皇帝,《汉书·元帝纪》)、“后宫良家子”(《汉书·匈奴传》)、“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也就是说,此时王昭君仍然是一介平头百姓。和亲要求身份对等,而昭君以如此身份出塞,呼韩邪单于还乐得屁颠屁颠的,居然还封昭君为“宁胡阏氏”;“宁胡”二字,显然是汉元帝所赐,多么轻蔑的封号啊!可见这根本不是和亲,而是汉朝把匈奴当作属国的待遇。

再来说昭君到了匈奴以后的境况。昭君出塞到匈奴后,帮助匈奴人种植粮食,指导他们使用汉人的农业生产工具,逐渐发展了农业生产。因为农业有了发展,牲畜的饲料也就更有保障,促进了畜牧业的发达。在呼韩邪统治下,匈奴出现了人畜两旺的繁荣景象,王昭君得到了匈奴人的尊敬和爱戴。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匈奴的生活。

呼韩邪单于也很仰慕汉族的文化,十分尊重王昭君,夫妻两人感情很融洽。就在他们离开长安的第二年,王昭君生了一个儿子,名伊屠智牙师,长大后被封为右日逐王。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依匈奴习俗,王昭君再嫁给株累单于,又生下两个女儿。株累单于是呼韩邪与大阏氏所生之子。在王昭君的影响下,她的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汉匈通好关系。

王昭君是匈奴单于的妻子,地位跟汉朝的皇后差不多,出塞以后,不便再回汉朝了。因此,在晚年的时候,她就立下一个遗嘱,要求死后把她安葬在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外,坟墓要坐北朝南,使她能够遥望自己的故土。王昭君去世后,子女们依照她的遗愿,选了一块向阳的水草丰茂的山地,为她修建了坟墓。因为墓表草色青青,历代传称为“青冢”。现在昭君墓既是内蒙古旅游胜地,又是各民族团结的象征。我们在开篇提到的那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的就是昭君墓。

从此以后,匈奴与汉室长期和睦相处,汉匈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有所发展,边境安宁,有60多年没有发生战争,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对于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后人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宋代的郭正祥,赞她深明大义,和亲为国,“能为君王罢征战,甘心玉骨葬胡尘”;再如清代的郭润王,则为她请功,“琵琶一曲干戈销,论到边功是美人”。

杨贵妃:千古绝唱《长恨歌》

千百年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世人所极尽渲染,而且这其中还有大诗人李白与唐、杨二人的话题,更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不少色彩。白居易还专门为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写了长诗《长恨歌》。

唐玄宗是唐朝很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同时也是个很风流的皇帝。也许是应了“自古帝王皆好色”之说吧,唐玄宗妻妾成群,在所有的女人当中,玄宗独宠武惠妃,怎奈红颜薄命,武惠妃中途病逝,使得唐玄宗伤感不已。后经高力士和玉真公主的撮合,唐玄宗又瞄准了儿媳杨玉环。杨玉环初嫁寿王李瑁,李瑁是唐玄宗与武惠妃所生的儿子,子随母贵,因此寿王也深得玄宗的喜爱。

杨玉环嫁入寿王府一年,夫妻便随唐玄宗与武惠妃一行回到了长安,居住在寿王宅邸。最初的婚姻生活是甜蜜的。寿王非常宠爱这个年轻美丽的妻子,二人常常相拥在花园漫步,或并肩携手外出游玩。玉环喜爱乐舞,寿王便专门请王府中的著名乐工教习。这对年轻人朝则同出,夕则同寝,沉浸在浪漫的爱情世界之中。杨玉环的风姿与温婉不但赢得了寿王的百般欢宠,也得到了婆母武惠妃的格外关照。她常常被召入内苑与婆母做伴,时而受赠许多珍宝玉玩。武惠妃当时有中宫皇后之实,有她的庇护,虽然宫中皇储斗争十分尖锐,玉环与寿王却依然能沐浴在安适悠闲的小家庭生活中,既不愿去参与储君权位的争夺,也不愿过多地干涉宫廷政治,或许两人也曾密誓白头偕老、生死相携吧!

不幸的是,武惠妃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暴病身亡。这使得唐玄宗伤感不已,他感到极度空虚,经高力士的提醒,他想起了儿媳杨玉环。

高力士最初留意杨玉环,是觉得杨玉环的许多地方都与逝去的武惠妃颇为相似。待说与唐玄宗后,玄宗也渐渐回想起几次相见的情景,杨玉环这个姿色冠绝当代的儿媳,曾经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初,杨玉环被册立为王妃时,玄宗以父皇的身份接受过小两口的叩拜,玄宗曾在婚诏中称赞她“含章秀出”。开元二十五年十月,玄宗与武惠妃率皇族驾幸骊山温泉,杨玉环恰好独自骑马出游,玄宗在高台上看见,便召她入暖阁共同进餐。这次小范围的觐见,似乎隐隐在玄宗心底留下点什么。是惆帐·是遗憾·或者是其他·那就难以描述了!总之,玉环在玄宗心中印象不菲,只是当时武惠妃恃宠在侧,使他无心他顾。至于在另外一些社交场合的见面则不可枚举,杨玉环的姿容仪态、风度举止都深深地烙在李隆基的心上,因此,一经高力士提出要杨玉环入宫,李隆基那枯槁的心一下子就复活了。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唐玄宗照例到骊山温泉宫行幸。第二天上午,玄宗便派御妹玉真公主前往寿王府邸,诏令寿王妃杨玉环前往骊山侍驾。毫无疑问,这道诏令意味着寿王夫妇爱情生涯的结束。自古君命难违,李瑁与杨玉环都十分清楚。自从武惠妃死后,寿王就被父皇逐渐冷落,这次诏令自己的妻子前去侍驾,显然是要公开将玉环夺走。夫妻五年恩爱一场,眼见妻离子散,自己却丝毫不敢违逆,如果抗旨不从,只能招惹杀身之祸。想到这些,寿王忍不住抱住玉环放声大哭。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寿王一筹莫展,或许这就是夫妻两人最后一次相拥相握,从此,虽近在咫尺,却无法相亲相爱。

杨玉环辞别寿王,随玉真公主来到华清宫。这一次,她陪侍李隆基度过了18个夜晚。李隆基内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兴高采烈地对高力士说:“朕得玉环,如获至宝,实是平生第一快事。”此次骊山相会,对于22岁的杨玉环和56岁的李隆基来说,各自的生活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大唐王朝开始上演一幕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尤其是那凄惨的悲剧结局,更为李杨之恋画上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句号。

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最初是受其容貌的吸引。杨玉环正值青春年华,更兼天生丽质,体态丰韵,举止娴雅,雍容华贵。确如白居易《长恨歌》所描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玉环除了有出众的容貌,还具有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是一位“善歌舞,通音律”的女子。这适可与多才多艺的玄宗相匹,结为艺术知音。唐玄宗的音乐才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他的父亲唐睿宗以喜音律而著名。玄宗自小在深宫中与乐工为伴,长大后“万知音律”。在作曲方面,他可以即事谱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比一般的乐工还要技高一筹。他会弹奏多种乐器,尤其精通羯鼓。羯鼓本是从西域传人中原,鼓声雄健,能给许多乐种伴奏。玄宗曾多次在宫廷宴会或小范围的欢娱场合亲自击鼓尽欢,成为当时宫廷音乐界的一大盛景。唐玄宗曾经研习印度佛曲《婆罗门曲》,加上自己的想像和感受,创作了《霓裳羽衣曲》,用以咏唱众仙女翩翩起舞的意境。唐玄宗将此曲交给杨玉环,命她依韵而舞。杨玉环稍加浏览,便心领神会,当即载歌载舞地表演起来。歌声婉转若凤鸣莺啼,舞姿翩跹如天女散花,使观者仿佛身临众仙齐舞,飘渺神奇的瑶池之会。她对乐曲领悟之深,表现力之强,令玄宗兴奋不已。玄宗亲自击鼓伴奏,两人都沉浸在灵犀贯通的音乐意境之中。杨玉环对《霓裳羽衣曲》的配舞,推动了盛唐舞蹈艺术的发展。她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吸收传统舞蹈表现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蹈的回旋动作,因而使整个舞蹈飘忽轻柔,绰约多姿,乐曲与舞姿的协调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白居易写诗形容道: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燃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据时云欲生。

杨玉环成了玄宗晚年的舞乐知音,两人的爱情生活,几乎都伴随着歌舞展开。在轻歌曼舞中,这对忘年恋人不但找到了精神寄托,而且还吸收了外来文化,培养了音乐人材,推动了盛唐时期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七月,唐玄宗颁布诏令,册立韦照训的女儿韦氏为寿王妃,从而结束了白杨玉环入宫后寿王就一直没有正妻的局面。新王妃的册立,彻底断绝了寿王与杨玉环团聚的可能,为李隆基名正言顺地将杨玉环纳入后宫做了铺垫。

十天以后,经过精心安排,入宫五年一直身份不明的杨玉环正式接受了唐玄宗的诏命,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身着贵妃礼服,出现在为这一庆典而举办的盛大宫廷宴会上,显得更加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在耐心地等待了五年之后,玄宗煞费了许多苦心,竭力地掩盖着父夺子妻的丑闻,总算度过了最难堪的岁月。杨玉环也终于在没有过多舆论压力的情况下得以入主后宫,光明正大地与玄宗生活在一起,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打这时起,她的心中泛起对宫廷新生活的向往。

正在唐玄宗沉溺在“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恩爱之中的时候,安禄山在洛阳即位称帝,自称大燕皇帝。公元755年11月,爆发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的“安史之乱”。公元756年6月13日,即潼关失守的第四天拂晓,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姐妹(杨贵妃姐妹4人,她的3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奸相杨国忠、皇子皇孙、宫中近侍和几个大臣,打开城北禁苑的延秋门,在将军陈玄礼所率千名禁卫军的护送下,逃奔在去“四川避难”的路上。

次日,玄宗一行来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县西)。这时,早就恨透了杨氏兄妹的禁军士兵,见玄宗和杨国忠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不仅不率军抗击叛军,平定叛乱,反而弃城逃走,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在龙虎大将军陈玄礼的率领下,包围马嵬驿,杀死了罪大恶极的杨国忠及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喧和杨贵妃的3个姐姐,即韩、虢、秦三国夫人。并要求玄宗赐死杨贵妃,玄宗眼见大势不可逆转,只得含泪下令,一代艳妃香消玉殒。

齐后主:不爱江山爱美人

同类推荐
  • 少年上帝

    少年上帝

    他是人类的上帝!如何成为上帝?他是谁?本书将为你揭晓答案!
  • 原始人传说

    原始人传说

    王飞睁开眼,看到的是一个山洞,以及一个身穿兽皮、毛发旺盛的原始人,很快,他知道自己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了原始社会,没有火、没有盐、没有房、没有铁,有的只有一群对自己充满希望的原始人,那么,就让我当好这个原始社会的领路人吧!
  • 廉吏传奇

    廉吏传奇

    故事讲述的是元朝初期御史姚天福不畏权势,反奸除霸,查处贪官,断案如神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富有人情味的古代纪检官的形象。姚天福当上御史后第一次上朝就冒死弹劾了权顷一时的重臣阿合马,满朝震惊,结果是福还是祸呢?忽必烈授予小甘浦免死十次的金牌,姚天福为民除害又是如何处死他的?姚天福在办案中遭贪官追杀,又是如何躲过一刧?为了救民于水火,他冒死擅自开仓赈灾,抗旨缓役,后果如何呢?姚天福办案如神,智破双钉案,却被张冠李戴,事迹附会在包公狄仁杰的头上,讹传几百年,本书据史料给以澄清……
  • 汉末新政

    汉末新政

    穿越者一定要做皇位?收悍将揽精兵?要谋定天下?网罗天下美女?汉灵帝赞道:一片赤胆平北地,手中铜棍定江山。”陈战手握血铜平天棍,身佩邪剑胜邪,征北地,合董战草原。
  • 历史的魔咒

    历史的魔咒

    该书是一本通俗历史书籍,罗列了我国历史上相对统一的几个封建王朝,自秦始,上册为秦、汉、隋、唐,下册为宋、元、明、清。详细介绍了这几个朝代的兴亡更替,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重点介绍了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并试图挖掘一个朝代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热门推荐
  • 霸天煞星

    霸天煞星

    古来今往,龙永远是瑞兽中的老大,但是谁叫我天纵奇才每每突破时总会吸引数百条龙,看我如何颠覆三界!
  • 鬼面枭帝:兽妃,榻上来

    鬼面枭帝:兽妃,榻上来

    本该前途无限的内定接班人,一朝重生,沦落成废柴嫡女。废物?家族权势不要也罢,五行玄根满格装逼,妖孽天才开挂模式!怯懦?笑话!“把那少门主给我卖到逍遥苑去!”恶鬼?胎记一除摇身一变,玉面凌风。不知灼伤了多少人的双眼。男人?她冷眸一笑,看向身后。“主上,小奴等你千年只求圆房!”灵狐痴情,苦求负责。“放肆!本王的人岂是你能碰的!”鬼帝霸道相拥,将她揽入怀中。
  • 盗墓谜团

    盗墓谜团

    阎王叫你三更死,你活不到五更,但是天地却有一物可以让你活下去......
  • 巡仙谣

    巡仙谣

    羽扇纶巾的风流公子谈笑樯橹,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月台揽霞。憨态可掬的笑脸佛陀辣手摧花,出尘脱俗的白眉道人望断高崖。千年之际,英才辈出,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笑傲天下的仙门十雄,隐居世外的四方君子,肆意潇洒的散修六杰,虎视眈眈的魔门后秀……陆道仙表示压力很大。风华绝代的公子,一剑分天刺日。倾国倾城的美人,一舞颠倒众生。仙路茫茫,大道之下何巧为先?有人重生光环,逆天改命。有人穿越时空,奇运环身。小乡村里走出的伪小村姑,能否力抗群雄?圣者也有七情,修二代也有春天。
  • 好天气谁给题名

    好天气谁给题名

    本书是仙枝的散文集,收录了在《三三集刊》上发表的51篇散文。作者围绕日常生活的主题,写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人情世故。天真烂漫的笔触里,蕴涵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清新隽永的描摹下,藏不住对人性的见微知著。
  • 纪元1900

    纪元1900

    魔能在机械中流动,时间来到世界的转折点。魔力,血脉,信仰......一切都在此时登上时代的舞台,即将决出最后的胜者。
  • 这么爱,那么殇

    这么爱,那么殇

    路言兮,生于普通家庭,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生活平平淡淡,近27年的人生过得有些庸碌无为,没谈恋爱,心里却一直装着一个人。直到一个偶然错误的发生,她的人生似乎有些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莫名其妙卷入一场阴谋里,她是该退避三舍还是直面人生,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一个对的人不容易,她只是想把选择做成不会后悔的结局,为此,她付出了她的勇气和执着。叶城,因着一条捡回来的命,他一直被动地活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自由,心里的自由,人生选择的自由。等一切真正如他所愿,他才知道自己从未被抛弃过,他所以为的束缚,却是有人更痛苦地在替他承受,而这一次,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做的是什么。
  • 美食与宝藏

    美食与宝藏

    平凡厨师异能觉醒!情节前期有点快,金手指开发略微慢,需要您细细品~倒闭的饭店小厨师被神秘家族错认米其林大厨。参赛、看展、投资、鉴宝、智斗悍匪,游览名胜、秘境寻宝、对抗暗黑......靠厨艺引得美人怀抱,靠厨艺寻得厨神秘宝,靠厨艺斗争暗黑集团,靠厨艺走上璀璨巅峰。主角重度抠门患者,厨房强迫症达人,听到寻宝就走不动道病患,这是一段曲折、黎齐的美食之旅。又名:《平平无奇小厨师》、《你给我做饭我们还是好朋友》
  • 妙手小厨娘

    妙手小厨娘

    前世遭渣男哄骗蒙蔽,她在新婚之日逃走,却被卖入风尘之地。好在上天垂怜,令娇俏小厨娘一朝重生。做大厨、开酒楼、斗极品、虐渣男,走上致富不归路。山里汉化身忠犬将军,小厨娘独获恩宠。前世今生好似一场梦,梦醒又是一场轮回
  • 妖孽神帝在都市

    妖孽神帝在都市

    上界霄庭神王战陨,混合魔龙灵元的神魂转生地球,横行都市,再战苍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