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9800000003

第3章

元始天尊時靜處閑居,偃息雲宮黃房之內,七寶幃中。熙夷養素,空碧練真,耽咀洞慧,俯研生神,理微太混,嘯朗九天。上章言權立時處,顯示容儀。

此經直從天地萬化原頭說起,所以不立序分。蓋元始即自然之本體,而此章即自然之炁結自然之章,成自然之音,非由演說故也。然無序分,則此經又何自而傳,故至此方序出教之因,以示後學。夫上聖濟物之心,雖無時而不然,然亦必待感而後應,所以靜處偃息,自適怡然。神王啟請,則應而不藏。自時靜處至七寶幛中,乃權立時處,存其體也。自是而下,則因體以顯用也。熙者,和也。夷者,平也。養素,則抱純素之道也。空者,如太虛也。碧者,玄之義也。則是遊心於虛,合炁於玄,以練其真也。耽咀洞慧,則嚌味道真也。俯研生神,則研詠生神之章也。理微太混者,謂其理無形聲之可即,故日微也。然於至無之中,萬善畢具,混然一致,故曰太混也。嘯朗九天者,流響於九天之上,宣暢其和心以達于天地而及乎萬物也。

是時飛天大聖無極神王,玉輔上宰、四協侍晨,清齋建節,侍在側焉。憑瓊顏而妙感,仰靈眸而開衿,竊神章而踴躍,餐天音而蒙生,敢乘機而悟會,冒靈盻而披心。上章言神王應機,將陳己問。

飛天大聖無極神王者,如《度人經》中所載十方飛天神王是也。謂之飛天,言其述之無滯也。謂之大聖,備眾德而不居也。無極則極其尊之稱也,神王則是以主宰而言也。玉輔上宰者,金闕有四天帝,謂之輔臣也。制斷宣揚,謂之宰。四協侍晨,一作宸。如世之前凝後丞,左輔右弼者。協,謂和也。此皆元始至尊近臣之號也。當其虛心以將啟問,故日清齋也。建節乃神王所持,以召眾神之節也。自憑瓊顏而妙感,至冒靈盻而披心,乃神王於侍側,感天尊俯研嘯朗之餘,心生踴躍,所以乘其感發之機,而悟其因緣慶會,冒靈眸之顧盻,而披其宿心,此正神王潔己以進之時也。

於是飛天大聖無極神王,前進作禮,稽首而言,上白天尊:賤臣幸會,得仰侍靈軒。不以短狹,叨擢冥津,重悟凝玄,位登神王。總御生死,領括天仙,賞監七覺,遠覽遐方,雍觀上宰,對司侍晨。上章言整儀啟問,自述己職。

此一節皆神王致詞於至尊之前也。且云不以才德之短狹見棄,而蒙洗濯於玄津之中,頓悟凝寂重玄之道,獲登神王之位,總御生死之錄,領括天仙之職。至於賞監七覺,則是舉察學仙者之行也。七覺者,按《太上八素真經》云:識神生知是其一也,知而能見是其二也,見而能從是其三也,從而能習是其四也,習而能堅是其五也,堅而能成是其六也,成而不居是其七也。七覺七階,由乎一覺,覺有深淺,次第為七,此其義也。遠覽遐方,謂其智明周於萬物。雍觀上宰,對司侍晨,是指上文玉輔上宰、四協侍宸而言也。雍者,和也。所謂雍觀者,猶二人相視,莫逆於心之意,則是志同而顏悅也。對司則是職同而位並也。蓋當時輔弼同德,各有憂憫劫運,弘道善救之心,而神王以此自任啟請也。賞監,一本作掌監。

方當乘機應會,履九太陽,洞理陰符,撫掌兆民。大運將期,數終甲申,洪流蕩穢,凶灾彌天。三官鼓筆,料別種人,考算功過,善惡當分。上章言乘時興愍,宣任濟善。

神王既在近臣之位,有可啟請之機,又值將終之會,當乘此機應此會,以弘道度人為己任也。履者,遇也。九者,陽之極也。太陽者,《正法經》云:天運九千九百周為陽蝕,地轉九千三百度為陰勃。陽極則氣窮於太陰,陰勃則炁極於太陽。故陰否則蝕,陽激則勃,謂之大劫。大劫交則天地翻覆,河海涌决,人淪山沒,金玉化消,六合冥一,白尸漂於無涯,孤爽悲於洪波。又云:五帝料簡於善惡,當此之時,萬惡絕種,鬼魔滅跡,八荒四極,萬不遺一。自非高上三天所不能禳,自無青籙白簡所不能脫也。履九太陽,則是遇此太陽之炁,窮於太陰,乃陽蝕之時也。洞理陰符者,洞則通也,符則陰籍,謂通理陰數之籍,而撫掌於兆民也。大運將期,數終甲申者,乃劫會之交,將及其時。按《正法經》云:承唐之後,數四十六丁亥,前後中間、甲申之年,乃小劫之會也。又按《三洞上清境無量經》云:陽九之數一千八百年,遇甲為大陽九。百六之數一千六百年,遇申為大百六。陽九不遇甲,百六不遇申,不為灾矣。則甲申乃灾劫之會也。蓋陽極則生陰,故為大水。所謂洪流蕩穢,凶灾彌天。三官鼓筆,料別種人,考算功過,善惡當分者,如《正法經》之言是也。

自赤明以來,至上皇元年,依元陽玉匱,受度者 應平聲,當也。下同。二十四萬人。

按《七籤》劫運篇云:九天丈人於開皇時算定天元,校推劫運,白簡青籙,得道人名,記皇民譜錄。數極唐堯,是為小劫一交,其中損益有二十四萬人,應為得道者是也。元陽乃紫微之官,玉匱即藏受度者名籍之櫝也。

開皇以後,數至甲申,諸天選序,仙曹空廢,官僚不充,遊散 上聲,猶員外之職也。 職司,皆應選人。

按五劫次序以配五行,則開皇屬水。云開皇以後,數至甲申,此則抵洪流蕩穢之期也。

依元陽玉曆,當於三代,更料有心積善建功,為三界所舉,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十萬人,以充其任。又當別舉一十二萬人,以充儲官。 上章明三代選人,以充仙任。

玉曆者,紀劫運仙曹之書也。《龜山元錄》云:天尊結元洞之炁,為玉曆之書。《天篆度人經· 元洞玉曆章》云:元始天尊命天真皇人,以玉曆紀元洞混化之初,劫運流復之本,諸天分境,結元洞正陽之炁為玉曆,以紀天真天民劫運功積升退之道,明九聖九品之階是也。三代者,即赤明以來,上皇元年,開皇以後是也。儲者,副貳之官也。

如此之例,或以宿名玄圖,

《三元玉檢經》云:明玄圖於上館,理五符於胎尊,方可名載玄圖。玄圖者,即玄都之圖錄也。宿名者,謂刻名於未生之前也。

或以骨像合仙,

如正一天師眉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腦,玉枕峰起,垂手過膝。又如魏華存之五藏紫絡,鳳骨龍姿等是也。

或以滅度,因緣轉輪;

謂仙品未充,運應滅度,蛻形而去,計日而得更生者也。因者,所作之因。緣者,所會之緣。謂以因緣轉輪而證果,如《上清飛行九晨玉經》云:北極星,天之太常,主昇進,下領學者之身,凡功勤得道,轉輪階級,悉總之焉。

或以篤好三寶,善功徹天;

三寶有三。本經天寶、靈寶、神寶,分為玄元始三炁,降於人為三田,曰精、曰炁、曰神,此內三寶也。教有道寶、經寶、師寶。三寶,太上三尊也。經寶,三洞四輔真經也。師寶,十方得道眾聖及經籍度三師。此外三寶也,皆學道之士所當篤好。又《內祕真藏經》云:責性寂滅,塵累無染,戒行不虧,是名法寶。嗔性不起,不憤外塵,定無生轉,是名師寶。癡性無取,無惱無患,慧通無礙,是名道寶。此三寶非內非外,非聲非色,謂之篤好則寶之深而體之至也。夫如是,則一真澄湛,善莫大焉。

或供養師寶,為三官所稱;

《太霄琅書》曰:真仙登聖,非師不成。且人生而蒙,長而無師則愚,是道德實由師傳而後得。可不盡四事供養之儀,而肘行膝步,趨下風以服勤乎。學者果盡其道,則必為天地水三官所稱賞也。

或修齋奉戒,功德積感;

齊一其心曰齋。止過閑非曰戒。修則進修而不已。奉則稟承而不違。功者,勤行而見諸事業。德者,體道而自得於己。積之愈深,則可感神明,通天地矣。《抱朴子》曰:陰不積,則不足以感動神明也。

或施散財寶,建立道堂;

此謂立觀度人者。按《業報因緣經》曰:散施之法,一則內賊不起,二則外賊不生。內外安靜,眾禍消除。所以法有布施,破彼慳心,聖力冥通,隨力受報。然此猶涉於布施之相,若夫不住相之施,則不見能施之我,不見所施之物,不見所施之人,此其福德,亦不可以限量論矣。

或救卹窮乏,濟度天人;

所謂天人者,同稟於天而為人者也。《抱朴子》云:立功為上,除過次之。以救人危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是以上士處世大慈,平等兼濟為德。積此殊因,即登善果。

或為三師建功充足,天官有名。

三師者,度師、籍師、經師也。謂為世三師,宣揚道妙,立功不已,至于充足,則天官為書名矣。

考算簿錄,三官相應,皆逆註種名,上下有別,毫分無遺。 上章明隨因證果,詮次善等。

蜀註云:三元有三官,分為九官,總二十七府,百二十曹。左陽生官,右陰死官。左府青簿,書有功者。右府黑簿,書有罪者。若有罪中涉福,福中涉罪,不專於一曹也。所以竅實其事,有三年之考者,有九年之考者,有二十四年之考者,其功曹與三府相應不差,方行奏列,逆註種民之名。蓋無色界之上,有四種民天,乃洪灾不到之所,天地再開,則為民種,故日種民。逆註者,謂時未至而先註也。如《八素經》云:得其道者,皆青宮逆註於未生之前是也。逆字,如《易大傳》 知來者逆之逆。

又九幽之府,被東華青宮九龍符命,使拔九幽玉匱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滿足,應受開度者,取三十二萬人,以充甲申驅除之後,開大有之民。 上章明遷拔宿善,充太平民。

按九幽之府,即地官所治,乃拘治罪魂之所。今探擇及此,可見至仁之無外也。東華青宮,乃扶桑洞陽宮太乙救苦天尊之所治也。蓋緣甲申之劫,當行驅除,所以青宮預下九龍符命,闢九府之獄,揀擇其於玉匱中夙名有善功德之魂,恐其例歸驅除也。非惟拔之使免驅除,又將使之更生,為再開之劫,後聖太平之民也。《紫文上經》云:涉乎三灾而不傷。又曰:必觀更生於太平是矣。

當此之時,生死交會,善惡分判,得過者真為樂哉。

當此劫會之期,生死善惡之類,從而分別,得度此劫者,豈不樂哉。《正法經》 云:有得其文,與三炁齊具,經百六而無拘,履洪波而弗沉,將無羽而振翮,倚空霄而翱翔,奉迎聖君於上清宮,更受鍊於金門之精,皆此意也。

然三官相切,文墨紛紜,龍門受會,鳥母督仙,萬聖顯駕,晝夜無閑,功過平等,使生死無偏。此之昏鬧,亦臣之憂矣。 上章明應會料別,慮失平等。

三官者,天、地、水三官也。相切者,謂互相督切也。文墨紛紜者,言其參校互考生死善惡之籍,雜然其多也。龍門者,按《水經》,其地在河東皮氐音支縣,乃天下河源所會之地。是以甲申洪灾將至,故先於此會諸水神,定以劫期,然後激為洪流。當是時也,萬惡絕種,鬼魔滅逵,八荒四極,萬不遺一。惟有善人種民,合免洪灾者,即鳥母督促,飛仙之馭,迎上崑崙之墟。鳥母,乃水之侯神也。《五老禳大劫經》云:九河受對,洪灾激川,水母徘徊,鳥馬成莘。萬聖顯駕者,《正法經》云:聖君顯駕於明霞之館,五老料簡於善惡之籙,則是檢察探訪,日夜不停。有功則舉之,有過則黜之,務在平等,恐諸司考校之誤,乃至生死之或偏也。此之昏鬧,亦臣之憂矣者,雖在下而考校者有人,在上而監察者又有人,然猶恐善善者未彰,惡惡者未當,或有虧於公道。此實神王之所憂,蓋慎之至也。

大期既切,觸事闕替,恒 胡登切,常也。 恐一旦受罹公門。

謂大劫之期既已迫切,而是事及仙曹之屬,皆未免欠闕廢替,恐一旦受不及之譴於公門也。

伏聞天尊,造大慈之化,垂憐蒼生,開九天之奧,以濟兆民。明科有禁戒,非賤臣所可參聞。然大數有期,甲申垂終,運度促急,大法宜行。使有心者得於考算之中,聞於法音,開示於視聽,勸化於未悟者也。緣玆上陳,懼觸天顏,願見哀愍,賜所未聞。 上章乃開心自任,哀求法要。

造,設也。謂天尊設大慈之化,意在垂憐蒼生,當開出九天之祕奧,以濟兆民。神王欲請寶章,故先以此啟請天尊也。明科有禁戒,即經所謂四萬劫一行,及輕泄之戒是也。謂如禁戒,則非賤臣所可參聞。然灾劫之期既切,天尊慈憐眾生,必不忍問大法,即生神章也。謂當出神章,以行於世矣。有心,即有志於道而未聞大法者也。考算者,三官考算善惡也。謂神章既出,則庶使有志於道者,在於考算善惡未分之際,得聞法音,開示於視聽,勸化於未悟,皆可以度洪灾而為種民矣。既以開示其視聽,又使勸化其未悟,神王憂世之心,何如哉。古二仙之求人,甚於人之求仙,信矣。願見哀愍,乃神王願天尊哀愍其憂勤,而賜以前所未聞之法也。詳觀始末,蓋神王總御生死,領括天仙,賞監七覺,遠覽遐方。又曰:方當乘機應會,履九太陽,洞理陰符,撫掌兆民。則是舉仙曹度種民之職,皆屬於神王矣。然世之善人少而惡人多,故仙曹之職不充,種民之數未及,皆神王之憂也。所以再拜直前,冒禁啟請,豈非思溺由己,而獨以斯道自任也歟。自元始天尊時靜處至此,分九章。

於是天尊撫几高抗,凝神遐想,仰誦洞章,嘯詠琳琅。良久,忽然歎日:上範虛漠,理微大幽,道達重玄,炁冠神霄,至極難一禹,妙亦難超。 上章明天尊應機,讚道將授。

撫几高抗,凝神遐想者。乃天尊欲答而未答之容也。仰誦洞章者,仰首而誦空洞之玉章也。嘯詠琳琅者,和心宣暢而發之於聲,如美玉之韻,和而清徹也。如是玩味良久,復欺道法高妙,非可遽以一言而盡是。又欲使聽者了達聲塵,不逐語言教相也。上範虛漠者。範,法也。謂此章乃上法,而其本體則沖虛寂漠,大至於不可圍,如《度人經》所謂巍巍大範,德難可勝是也。理微太幽者,謂其理之微妙幽隱,精至於無倫也。道達重玄者,謂此道了達重玄,而不滯於有無也。炁冠神霄者,九霄以神霄為首,而玉章之炁,又為神霄之冠也。此蓋明本逵俱勝,理炁混融,體全用備,語默俱玄,實無形器聲臭之可即。此其理之至中至正,至妙至玄,不可以復加矣。故贊之日:至極難言,妙亦難超也。

子既司帝位,受任神王,飛天翼於瓊闕,四宰輔於明輪,遐盻極覽,領綜無窮,雍和萬化,撫料蒼生。

自此一節及下文,皆元始獎諭,申明其職,併以告戒神王之語。帝位者,即金闕有四天帝,謂之輔臣是也。謂子雖任神王之職,而位則帝也。飛天翼於瓊闕者,言神王飛空御景,以翼贊於瓊闕也。《大洞玉經》註云:瓊闕乃太微之所館,天帝之玉宇也。四宰輔於明輪者,乃玉輔上宰、四協侍宸,同佐輔於明輪,蓋是時俱在啟請之列也。明輪者,按《大洞玉經》註:皇上四老真人,常乘明玉之輪。則明輪即玉車也。遐盻極覽,領綜無窮者,乃總御生死,領括天仙,必遠覽遐方,使無遺佚也。又當調理萬化,使之雍和得所,又撫料蒼生,而簡其善惡,使之分毫無失。此皆神王之任也。明輪,又按《七籤》三界寶籙云:崑崙山上按九炁,以為璇璣之輪也。

今大運啟期,三五告辰,百六應機,陽九激揚,洪泉鼓波,萬灾厲天。四宮選舉,以充種民,三代昏亂,善惡宜分。子當勞心兆庶,疲於三官,興廢之際,事須開能,今以相委,其勉之焉。

三五者,《三元品戒經》云:三元校戒地下五嶽,與一切神靈,同詣三元宮中,齋諸天地及兆民生死緣對宿根簿錄,上詣諸天。此亦告以劫會之辰也。又《正法經》云:大劫終則九天數盡,六天運窮則炁激於三五。三五相乘,其數十五,此合九六數也。九老陽,六老陰。故下云陽九百六也。告辰,乃告極之時也。只按本文,則三元五嶽之說亦通,互按他經,則九六之說為是。蜀註云:若以大衍之數考之,則十九年為一章,四章為一節,二十節為一紀,三紀為一元,每元四千五百六十年,數盡三元,是為一劫也。又梵元祖晨道君筆錄:天元運乘五劫,元洞以明祖炁,玉曆以紀天元,劫會五周,復歸其一。則所謂五劫者,配五行也。龍漢屬木,赤明屬火,上皇屬土,延康屬金,開皇屬水。今云大運啟期,三五告辰者,乃大劫已啟定期,而三元五行之數,皆告極於此時也。《鳳臺曲素上經》 云:大劫有終運,運交二象傾,龍門斷天河,三五反相征是也。百六應機,陽九激揚,洪泉鼓波,萬灾厲天者。按《靈寶天地運度經》云:夫天厄謂之陽九,地厄謂之百六。《正法經》云:陰否則蝕,陽激則勃。陰陽蝕勃,則天地改易。則是百六應陰之極,陽九乃陽之窮。應機激揚,則洪泉鼓波,而萬灾震天矣。四宮選舉,以充種民者,四宮如方諸青華之類。蜀註云:男則有童初、有蕭閒焉,女則有易遷、有含真焉。是為四宮。《真語》亦載此名。此皆選仙之司,故宜選舉其人,以充種民天之名數也。然三代錄籍所載,善惡混淆,尚昏暗而未明,錯亂而未整。當此之時,善惡之籍皆宜分判明白,庶可毫分無失矣。所以再三叮嚀,戒於神王,謂此所關甚重,子當勤心兆民,其疲勞又當過於三官,蓋任愈重而心愈勞也。興廢之際,事須開能者,謂當劫壞劫興之時,其事所係者大。又須開盡其能而為之,蓋少有纖毫自逸之心,則於事不能盡其力,皆為自欺也。今以相委,汝其勉之。此至尊勸勵之辭也。

寶書妙重,九天靈音,施於上聖,非鬼神所聞。明真有格,四萬劫一行。今冒禁相付,子祕之矣,慎勿輕傳。 上章乃天尊讚許,勉勤戒祕。

《三寶大有金書》,其理至妙,其禁至重,乃飛玄之炁三會成音,九天之上靈風鼓奏,自然音聲,故曰靈音。本施於上聖,非鬼神所可聞也。又明真之格,尚未當行,故曰冒禁相付。宜其祝之以祕重,而勿輕傳矣。謂勿輕傳者,非祕而不傳,使叉傳之於善人也。自於是天尊撫几至此,分二章,乃序分也。

登命九天司馬,侍仙玉郎,開紫陽玉笈,雲錦之囊,出《九天生神玉章》。四輔列位,五老監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一依俯仰明真具典,南向長跪,以付飛天無極神王。 上章乃言出命傳經,眾真具儀。 法事既畢,諸天復位。上章言授經既畢,歛儀反寂。

登命九天司馬,乃栢成欻欽生也。及侍仙玉郎,乃典經之官,紫陽乃藏經之所也。玉笈者,以玉為笈筍也。雲錦,乃盛經之囊也。四輔列位者,即四協侍宸,定高下而列其位也。五老監真者,即玉清昊極元老、虛皇靈光始老、玄華寶天真老、露眇太靈祖老、婆鬱洪京仙老,總監眾真之數也。而中黃太一上帝,乃命以受經之時辰也。《九真明科中品》云:不·得不告盟而披寶文,所以高上玉帝則唱其受經之盟也。夫傳經之威儀品式,具載於明真之典,今皆一依其格也。蜀註云:三元官中俯仰之格,總二千四百條是也。南向者,乃授經者南向,而弟子北面也。長跪者,敬而授之也。傳經法事既畢,則諸天復其位矣。自登命九天司馬至此,分二章,乃流通分也。

天尊重告飛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三會成音,結成真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故太一試觀,攝生十方,領會洞虛,啟誓丹青。

此乃天尊復以前義告於神王,言此經尊祕者如此。故常令太一上帝試觀於人間,試之過,方啟誓而傳焉。試字或作戒觀。但《金玄羽章經》亦云:皆五老授圖,太一試觀。又《玉清隱書》云:帝君領括眾天,試觀十方。則試字為是矣。攝生十方領會洞虛者,總攝生炁於十方,而使有心者俱得神領意會於洞虛之道,乃可授經也。洞,乃通達也。虛,乃廓徹也。言道體之靈通虛徹,為眾妙之會歸也。太一乃萬神之宗,而又主試觀之職,其道然也。夫如是,則心空境空,理寂事寂,能虛能寂,萬理俱會,傳受之妙,執過於斯。所以古者傳經,必叉先對齋,謂師已齋,弟子亦齋,故日對齋,良由此也。苟或不然,則是緣心聽法,其法亦緣,無由悟入。是必如此,然後啟誓丹青。啟誓者,告盟也。丹青者,如諸科所載,飲丹水以代歃血,斷青絲以代割髮是也。

自無億劫因緣,宿名帝圖,不得參見。得盻篇目,九祖同仙。當採擇其人應

為仙者,七百年中清齋千日,齋金繒誓心,依盟以傳。慎之則享祚,漏之則禍

臻。享祚則福延九祖,德重山海。招禍則考流億劫,痛於毒湯,風刀相刑,可不慎之焉也。

謂此玉章得之者鈴度世,故非有億劫功德因緣,名在圖錄者,不得參見。得見之者,則九祖同仙矣。如《洞玄大有妙經》青童君日:凡有金骨玉髓,名參青宮,得有此文,祕而施行,與真同功。贖罪拔難,宿結咸解,九玄之祖,於是而欣,己身昇騰,上宴玉京也。當採擇其人應為仙者,七百年中清齋千日,齋金繒誓心,依盟以傳。此又戒神王當擇如是之人,依如是之科,而後流傳此經也。夫流通大教,乃上聖之本心,而所以重其禁戒者,直為輕泄漏慢者設耳。前真不云乎,遇人不傳祕天道,非人而傳泄天寶。蓋非祕此道也,實難乎其人。故《太霄琅書》云:遇賢便傳,不拘定數是也。然則所謂億劫因緣者,何如耶。蓋經中所謂篤好三寶之類也。有此善行則名入圖錄,乃兆受經之階也。所謂七百年中者,應傳經之限期也。亦必清齋千日,又當齋金帛以為信而後傳。如《太上素靈大有玉篇》 云:七百年內有其人,亦聽三傳是也。其科云齋上金三兩,紫紋百尺,青繒二十七尺,絲五兩,沉香一斤,丹一兩,詣師造齋,上誓九元北帝太靈萬真領仙玉司,以為盟信,誓約寶祕,奉行靈文,不得輕泄,宣露神真,愆盟負科,殃及九祖,皆此意也。自三寶至諸天復位,作六段,分二十八章。天尊重告至此一章,申贊祕重,後出章也。

同类推荐
  • 北东园笔录

    北东园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Wood Beyond the World

    The Wood Beyond the Wor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ucker

    The Muc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温病指南

    温病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古对类

    时古对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爷请抱好醋坛

    王爷请抱好醋坛

    一次又一次意外,不过是某人蓄意已久,抽干鱼池里的水,调换王府里的侍卫,砍掉墙边的树,火烧她的房,忽悠她,掐她桃花,时不时来一桌全绿,名为这是世上最美味的东西,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王爷!你要孤独一生?”半夜在她屋外弹琴,这是人该干的事?脸呢?他脸上笑意不减,“你睡不着。”她怒踢一脚,“哪天我砸破你的醋坛!”他望着她怒气的身影,“余生,不过是想与你一起!”她,只属于他一个人。她,无情冷漠,从未想过会与他执手一生。他遇见她,是他一生最美的意外。
  • 帝王律

    帝王律

    什么功勋卓著,护国忠良,在他们看来,永远都是功高盖主,威胁皇位之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不甘做白白去死的走狗,我要成为这浩瀚历史的规则掌控者......
  • 全球修仙

    全球修仙

    2018年12月的某一天,就像被解除了神秘的禁锢,人们觉醒了各式各样的能力,小到喷火控水,大到御空飞行,仿佛上古神话重现。一个光影陆离的世界拉开了序幕。这一切,和上辈子的杨朔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一辈子,他带着仙府重生了!回到修仙纪元之前,修最好的功法,练最强的战法,泡最烈的女人……“嗯?你说什么?最烈的女人?你的意思是说我脾气不好咯?”“老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再也不敢装逼了……”
  • 华倾寒世

    华倾寒世

    相传东华国太子凶狠残忍,嗜血成性,弑母杀父为天下第一不孝不仁之人。而东华国威武将军风姿卓绝,战功赫赫,温和如玉却独独与其交好,相较琴棋,共做诗词,据宫女笑称两人真是有断袖之义。乱世中,东华太子不知所踪,而威国将军守身如玉10年未娶。10年间群雄争霸,有人夺了国有人成了家,有人在皇权之间角逐,有人在暗处私谋,有人变幻了倾世的容颜,有人在九重之巅凝望,她统一五国受万民敬仰,却无力控制那个人的箫声如咽,黄土白骨。
  • 灵犀绝

    灵犀绝

    以前总认为离别是为了再相逢,真到了此刻,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不舍,舍不得你、舍不得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唯盼来世再重逢,不,没有来世,连今生也只是个异数。再见,这次真的再也不见!
  • 一期一会的相遇

    一期一会的相遇

    十年之旅,爱情长跑,平平无奇的少年周一能否追到自己爱慕了数年的校花苏晚柠?甜蜜?意外?凭空又出现了一位气质清冷的孤傲女孩裴清霏,两人又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周一和苏晚柠最后又能否终成眷属?一切都是未知,然而眼前的所有片段却又都只是被拆开的数断回忆...周一是某出版社的编辑,一天在他审核来稿小说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让他感觉非常熟悉的笔名,可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他一边在脑海里追溯着这个名字的来源,一边在电脑屏幕前点开了那部小说,记忆也伴随着小说情节的进展慢慢的飘向那上课铃声再次响起的17岁......这就是青春的样子,一起期待吧!
  • 此子有毒

    此子有毒

    四大毒王,东邪,西毒,南圣,北害都是他的师父,毒霸、医神也只是他众多的称呼之一。
  • 参上猫咪少年

    参上猫咪少年

    第一次遇到这位穿着白色T恤的少年,妖异的重瞳看起来如同猫咪一般神秘诱人。都说猫咪少年是恋爱的毒药,她却偏偏不可自拔地陷了进去。黑夜里,你的重瞳牵引着我步步深渊。我却决然不后悔,只因爱你,便愿为你坠入地狱。
  • 爱情公寓之程序员

    爱情公寓之程序员

    一名爱粉(不是关谷家的调味精啊!是爱情公寓粉丝!)穿越到爱情公寓并获得程序员系统。(正文,请看详情)不喜欢看新人的请出门右拐再见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