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88200000008

第8章 孩子爱哭闹——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最好时机(4)

2.倍加关心和爱护犟脾气的孩子

如果家有倔脾气的孩子,家长平时更要尽量争取时间多陪陪孩子,彼此谈心、交流思想感情。而且还要多从孩子身边的同龄人中找出榜样,启发孩子向他们学习。

3.家长不妨学点冷处理

对待倔犟时候的孩子,家长不要急于哄他,也不要大发脾气,更不能打孩子,而是暂时不理孩子,任其哭闹。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心平气和地告诉他,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还需让孩子明白,只要是无理要求,再闹你也不会答应他。

除此之外,为了赶走孩子心里“倔犟”这个恶魔,作为家长,一定要把“倔犟”这个词从自己的脑子里剔除,即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不再往性格的“犟”上联想,而是尽量从孩子心理动机去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这样既能克制住自己,化解自己与孩子的矛盾,又能树立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行为13:不让看动画片就哭闹——学会控制自己,而不是控制孩子

5岁的熙雯真是越长大,越让大人发愁了。

几个月大时,这个小家伙就开始迷恋上了电视,两三岁时,更是经常待在家里看动画片,哪儿都不想去,而且对其他游戏也不怎么感兴趣。

现如今,熙雯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可是,每天一回到家总会吵吵嚷嚷着要看动画片。即便她想看的节目还没有到播放时间,也会拉着大人的手,急切地敲着电脑键盘,非要在电脑上看不行。

熙雯爸妈都是忙碌的上班忙,多数时候是奶奶去幼儿园接她放学。这时,熙雯就会跟奶奶玩小聪明,小嘴甜甜地说:“奶奶,如果你让我看动画片,我就多吃几口饭。”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饭,奶奶自然也就顺着孩子了。时间久了,熙雯简直就是迷上了动画片,一集接着一集地看,奶奶都拿她没辙了。

可是,一旦爸爸回来,看到熙雯这么没有节制地看动画片,往往会“啪”的一下把电视机关掉。这种时候,熙雯就会“哇”的一声哭闹起来,身边的大人越劝她反倒哭得越厉害。看着眼前这个哭成了小泪人儿的孩子,爸爸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如果这时,妈妈下班回来看到这一幕,熙雯的哭闹反而会迅速升级,呜呜地乞求说:“妈妈,如果这次你让我看,我保证下次不会再要求了。”看着可怜兮兮的小女儿,妈妈只好退让了,无奈地说:“好吧,好吧,让你看,不过就这一次。”

读懂孩子的行为

很显然,在对待孩子看动画片这件事情上,大人们各有不同的方式。然而,无论是爸爸“****式”的方式,还是妈妈和奶奶“纵容式”的方式,对问题的解决都无济于事。也许,纵容孩子的家长,的确会先对孩子的要求说“不”,还会说些理由解释为什么不能看,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会投降。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只要孩子能达到目的,他们就不会停止哭闹,而且一定会有“下一次”的。

那么,作为父母,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应对这种事情呢?答案就是“相互尊重”的回应方式。这种回应方式要求我们的父母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忽略孩子的哭闹,该做什么继续做什么,孩子的任何哭闹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他们简简单单地说过“不行”之后,就不再深入地讨论为什么不能看那个节目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学会控制自己,而不是控制孩子。

除了忽略孩子的哭闹,父母还可以实施另一个策略,那就是直接告诉孩子,因为他为看动画片而哭闹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他都不能看动画片。事实上,当孩子经历了几次这种特别的后果之后,他们便会渐渐认识到:在跟父母谈论是否可以看动画片时,只要哭哭啼啼了,就会失去看动画片的机会。相信通过这种改变,孩子自然会慢慢放弃那些不合作的行为。

不过,父母在改变回应方式之前,也要认识到为什么动画片对孩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动画片具有画面鲜艳活泼、人物形象可爱生动、故事情节贴近生活、语言风趣稚气、背景音乐优美动听等特点,而且这些特点无疑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最容易牵动孩子的心。

另外,内容健康、质量好的动画片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好处。比如,孩子看动画片时,有说有笑,又唱又跳,非常开心快乐;有些动画片能帮助孩子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而且回答方式形象生动,孩子容易接受,印象也非常深刻;有些动画片蕴含一定寓意,孩子看时,如果大人在旁边给予正确引导,不仅能看得开心快乐,而且还能培养勇敢、善良、乐于助人、好学等品质。

由此看来,父母在改变自己的回应方式的同时,更应积极合理地引导孩子从动画片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和性格。

换种方式爱孩子

那么,面对因为不让看动画片就动辄哭闹的孩子,父母又该如何学会控制自己呢?

1.在孩子越是哭闹的时候,你越是要保持冷静,不要动摇。这时,你可以继续做你原本计划要做的任何事,比如烧饭。当然,你也可以说“哦,我得去加班干活了”,然后就走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会向你哭诉,而你一定要拒绝向孩子的要求妥协。也就是说,不要让情绪来左右你自己。

2.当你实施了策略之后,如果孩子的哭闹升级了,你需要用中立的态度来回应他。这里的中立态度并不意味着你要表现出消极的一面。相反,这是你主动决定的结果,什么也不说,因为你不需要做任何解释。孩子自己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正在体验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你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了。

请记住:每一次哭闹都是彼此受教育和成长的机会,不仅对孩子,对你也是一样。而抓住每一个机会实现成功的前提就是逐步提高你的自控能力。总之,你必须学着去控制自己,而不是想着去控制孩子。

难免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为吃饭而哭闹,大人该怎么办?

Q:每到吃饭时间,就是我家妮妮哭闹的时候,小家伙坐在桌边,哭闹着说不想吃饭,接着就会玩弄碗里的食物,试过几次用她最爱的甜食来贿赂,还能安宁一下。但是,下一次吃饭时间又会哭闹着不肯吃,真是愁坏了我们,不知该怎么办?

A:越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大人越是要扛得住,用坚定、友善和中立的态度去面对发脾气的孩子,让孩子明白你是不会妥协的。如果这时你放弃了,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贿赂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无形中告诉他们:“能让你的行为发生改变的唯一方法就是补偿你。要是没有好处,你就不会做正确的事情。”无疑,这会让孩子产生“父母在小瞧我”的想法,无形中削弱孩子的自信。

孩子遇到困难就哭,怎么办?

Q: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求助爸妈,不帮他就会大哭大闹,搞得大人特别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A:孩子遇到困难时,如果家长在身边,他们会本能地求助于家长,如果家长伸出援手,反而会剥夺孩子学习如何战胜困难的机会,久之,孩子便会养成遇到困难就求助或退缩的惰性。其实,家长最好适时鼓励或适当离开,让孩子独自面对困难,自己寻找战胜困难的办法。不过,“适当离开”要把握好度,家长要预测这个困难是不是经过孩子的努力可以克服。如果这个困难与孩子的实际能力相差太远,那么就有些过度了。

敏感爱哭的孩子,该如何对待?

Q:女儿从小就特别爱哭,摔倒了、膝盖上有个小口子要哭,玩的东西被抢走了也哭。现在已经3岁半了,碰到不顺心的事,她就一句话也不说,脾气还特急,稍不满意就拼命地哭。面对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对待呢?

A:有些孩子天生敏感爱哭,常为小事发脾气、抱怨,对新环境、陌生人很难适应。不过,对敏感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关心别人的情感、更能同情别人、有较好的观察力、能遵守规则。而且研究也发现,爱哭的孩子在情绪上和身体上比不爱哭的孩子要健康些。所以,不要把哭认为是坏事。其实,对于生来敏感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比如说,适时表扬孩子的成就和好行为;分散哭闹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把事情说出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随便给他贴“爱哭儿”的标签;站在孩子的立场,同情他的情绪反应。

孩子夜里哭闹不肯睡,这是为什么?

Q:我家宝宝今年3岁了,平时睡觉非常安稳,身体也非常健康。可是,最近一连几天,总爱晚上睡前哭闹,不知是什么原因。

A:小儿晚上哭闹不肯睡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与下面几种情况有关。日常生活突然发生变化,比如,换新床、换新保姆、爸妈出门远行或是有陌生人来访;不良的入睡习惯,比如,入睡前需要妈妈抱着、大人不停地拍打身子,而一旦夜间醒来,这些条件不具备了,就会哭闹不肯睡。此外,睡眠环境不好、皮肤不舒服、病症困扰也会使孩子不停地哭闹而睡不好觉。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哭闹不睡时,切忌不找原因而盲目地只是通过简单地抱、拍、哄来勉强使其入睡,时间久了,孩子便会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当然,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同类推荐
  • 敢于脆弱:所谓成长,就是在脆弱中不断重生

    敢于脆弱:所谓成长,就是在脆弱中不断重生

    你曾因自己的敏感和脆弱而苦恼吗?脆弱等于软弱吗?我们该如何化脆弱为优势,重塑自己的坚强人格?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吉娜维芙·阿弗里伊尔认为,脆弱是一座鲜为人知的宝库,为了创建自己的心理领地,我们需要不断经历脆弱。你的脆弱等于你的优势。一个一味否认脆弱、压抑脆弱、逃避脆弱的人,最终失去生命的活力,成为一个生硬而没有创造力的人。本书将带领我们了解脆弱的心理根源,剖析脆弱的阴暗面和光明面,提出“化脆弱为优势八步法”,教会我们如何超越脆弱,完成自我实现。使我们知道:脆弱,这个看似需要精心掩饰的缺陷,其实是我们的财富。所谓成长,就是在脆弱中不断重生。人性的力量,只有在脆弱中才能被点燃。
  • 人生戒律的活学活用

    人生戒律的活学活用

    本书以马斯洛心理学理论为原理,介绍如何健康实现自我心理成长,启迪读者创造成功而美好的人生。
  • 只有心理医生知道

    只有心理医生知道

    好的心理咨询可以救人,但有毒的心理咨询却会使人坠入深渊。《只有心理医生知道》是哈佛心理学教授、美国家庭治疗方面权威专家玛丽·皮弗30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分享。她以书信的方式来总结自己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解和感悟,在咨询伦理、咨询原则、心理咨询与药物、咨询成败得失、行业压力、心理医生的身心自救、人际关系、原生家庭、婚姻幸福等方面都给出了真知灼见。本书既是给年轻心理医生的从业教科书,帮助其成为对大众真正有帮助的优秀从业者;而对大众而言,本书更是一本打开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神秘之门的钥匙,带大家去探究心理医生的坚守、禁忌、伦理、方法与底线,以及心理治疗的秘密,帮大家在扪心问诊之前真正了解心理咨询,了解自己所需,不受无谓的伤害。
  • 我的心理治疗之路

    我的心理治疗之路

    心理师是什么人?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普通人有何不同?如果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师,应该从哪里开始才能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作为个案经验丰富的心理师,如何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更上一层楼?这本《我的心理治疗之路》是中德班(心理学界“黄埔军校”)元老级心理专家们的从业自白书!这25位心理专家个个都是国内心理咨询的开拓者,他们深耕各个心理流派,培养一批批优秀咨询师和治疗师,为国内心理咨询实践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做出突出贡献。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催眠疗法、NLP、意象对话、女性心理咨询、移空技术、青少年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
  • 细节的力量:从细节中发现人生机遇

    细节的力量:从细节中发现人生机遇

    行走时昂首阔步,言谈举止会变得很有自信;与长辈交谈加上“您”字,姿态就变得十分尊敬;万丈高楼平地而起,起决定作用的是最不起眼的地基。小改变,大影响。这就是细节的力量!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从细节的角度出发,向读者揭破细节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支点作用,教导读者通过掌握细节发现人生中稍纵即逝的机遇。
热门推荐
  • 地狱归来的圣僧

    地狱归来的圣僧

    佛主:“长生,你杀气太重!”姜长生:“大胆佛主,灭世天龙,般若地藏,镇压......”地狱不空,我誓不成佛,这一世,姜长生站在尸山血海上得道成圣。
  • 完了我

    完了我

    男快穿女……日常到爆的文……毫无节奏可言……想啥写啥……请勿投资,很难签约……还想说啥来着?没了……
  • 潘多拉的玫瑰花

    潘多拉的玫瑰花

    "潘多拉宝盒的故事你听过么""我有一座房子,里面长满了会说话的玫瑰花,我的房子是一颗星球""潘多拉的星球"
  • 寻源之光

    寻源之光

    灵魂空间内见证了宇宙的奇迹,起死回生灵魂交换。带着相互的寄托,重生于未知的世界。在未知的世界中开始了生与死的闯荡,在闯荡过程之中也同样不断寻找着友情的真实、爱情的纯真、亲情的无暇。最终寻找那万物的起点—源,寻找到不一样的世界之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文娱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娱的正确打开方式

    传言说:横店水深,深不见底!“呵,是金子注定会发光!”江哲身怀地球无数影视宝藏,壮志踌躇地踏入横店。一年后...“小江,这个小李飞刀一点儿都不给劲儿啊!我听说那个枪斗术也是你写的?给我也整一个!”“江大师您真神了!八百里外一枪干掉敌人的指挥官!帅的一匹!看的我是热血沸腾!”怎么办...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华娱丨轻松
  • 年少于仙

    年少于仙

    咸鱼少年于人山,本是浑浑噩噩嗜酒如命混混,却在那一天,妹妹被神秘老人买走,又奇遇一神秘女,从此踏入修仙界,且看没有灵根的咸鱼少年一步步成长为天才少年于仙,踏入巅峰,把酒言欢!
  • 邪神变

    邪神变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当杀人,杀尽天下不平事,斩绝天下负情人!神之一字,当无情!心念通达便成神。
  • 今生来世缘

    今生来世缘

    今生的爱走远,来世的痛提前。我的出生,终究是一场悲剧,就像是这句歌词那样。
  • 大国民生

    大国民生

    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民生案例,集中向读者呈现了作者对民生改革的思考与谏言,其中不乏曾获高层批示的相关提案解密。本书深刻挖掘了影响中国经济的民生因子,通过拷问与还原时代变迁中的民生理性需求,痛击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假象、矛盾和民生弊病。书中提出“只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民生’观,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好诠释”,并构建了防范潜在民生危机的“大国民生战略”。本书文字虽朴实无华,但良心和真情在文字里流淌;道理浅显易懂,而人性和温暖却充满了字里行间。每一个文字都凝结着国是高参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