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7400000003

第3章 2、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学习《邓小平文选》中关于文艺工作论述的一点体会

“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邓小平同志这一号召,指明了文艺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和提高作品质量所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揭示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内容相当丰富,立场观点十分鲜明,政策界限严格而具体,是加深理解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的一把金钥匙。

革命文艺是革命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文艺的作用有不同的表述。在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战争岁月里,毛泽东同志科学而生动地称文艺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并用“齿轮和螺丝钉”,形象而恰当地昭示出文艺工作在整个一部革命战争机器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艺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文艺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所具有的其他部门起不到的特殊作用,高屋建瓴地指出:文艺应该“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他又把文艺作品形象地比喻为“精神食粮”,要求“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对于文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性,通常只是作为文艺本身的特点去认识它的;而对于文艺是通过艺术形象感染人、教育人,它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往往估量不透、理解不深。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明确地强调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把文艺工作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前所未有的范围来看待,是有极其深远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的。

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来认识,公开地把文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武器,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新发展。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完整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路线和纲领。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我国的文艺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文艺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所谓“黑线专政”,完全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蔑革命文艺、禁锢优秀作品、残害文艺工作者的信口雌黄,是妄图篡改毛泽东文艺思想而打出的一面黑旗。“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迫害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踏“百花齐放”方针,实行法西斯专政,就是以割裂和歪曲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为其主要手段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进行了包括文艺路线在内的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本来面目。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从分析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形势入手,提出全党全国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伟大的战略方针。这样,也就把文艺的发展很自然地融会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洪流之中,与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身就要求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事业有更普遍地迅速地发展,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同样,在思想建设方面,也要使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于是,从这个大局的需要出发,提出文艺应当“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贡献”,“不论是对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上述这些文艺新见解的提出,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理论武器,同时,也把党和时代的神圣重托交付给了广大文艺工作者。

从社会主义文艺本身发展需要来看,只有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文艺才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天地。由于我们的文艺是属于人民的,所以,文艺创作的主要对象,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由于我们文艺描写的重点应着眼于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造者,所以努力表现时代新人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广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就成为新时期优秀文艺作品的基本命题;由于我们的文艺需要再现生活,反映人的社会本质,所以,它必须集中表现时代前进要求的历史发展的趋势,并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所以,更需要有多样生活习俗的熏陶,文化传统的教养,艺术爱好的满足和各种娱乐及其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建设两个文明的崇高事业中,社会主义文艺,有表现不完的主题,挖掘不尽的题材,讴歌不绝的英雄,路子必将越走越广阔。

从当前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来检查,是否以奉献最佳精神食粮为使命,是鉴别作者目的性是否纯正的显著标志。作品的优劣,文艺社会效果的好坏,群众自有公论,战士也有自己选美的标准,就是:“鼓励的还是泄气的”。凡属以共产主义思想去鼓舞人、教育人,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增强人们的革命意志和献身“四化”建设的文艺作品,战士必然欢迎;军事文学中曾出现过的那种通篇轻化、淡化、软化、女化的倾向,或者为了追名逐利,“一切向钱看”,把一些胡编乱造的作品塞给读者,以质次价高的演出应付观众的恶劣作风,是深为广大革命战士唾弃和不屑一顾的。是生产“精神食粮”,还是制造“精神污染”的问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不能容忍的地步。因此,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一段明确要求:“一切严肃的、爱国的、革命的作家和艺术家,绝不能把自己的作品和表演当做牟取名利的手段。思想文化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对作品的效果不负责任的倾向,是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不相容的,必须继续批评这种倾向。”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战斗号召的再一次强调和具体要求。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早已明确回答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自从毛泽东同志提出文艺应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正确方针后,我国的无产阶级文艺事业便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政治战线、军事路线和经济建设的伟大胜利相伴随,文学艺术事业日益出现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大批人民作家、人民艺术家的涌现,大批表现工农兵优秀文艺作品的问世;广大艺术工作者在与工农兵相结合道路上取得的进步;这些都是在文艺为人民大众方针指引下取得的。可是,在“文化大革命”年月里,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和破坏,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和方针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从五四以来的我国各个时期的人民文艺工作者都遭到了空前的劫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破除了长期为害的“左”的精神枷锁。通过文艺战线的拨乱反正,使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方针得到全面系统的解释和完整准确的理解,使人们的思想重新转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上。这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大收获。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军内外极少数文艺工作者中间,却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不正常的状态,其中就包括有对毛泽东同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针正确性的动摇和怀疑。那些盲目地推崇外国的“洋作品”,无节制地“自我表现”和低级庸俗灰色文艺作品的出现,理所应当地遭到全国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于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便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队伍本身建设的一项根本问题重新提了出来。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文艺工作者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作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的正确论断,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这两个方面,对文艺工作和文艺队伍的建设,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严格要求。

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文艺工作者中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文艺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文艺作品或表演艺术成果,要靠文艺工作者的劳动创造出来。因而,要创造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就必须首先造就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理解文艺工作者首先必须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呢?邓小平同志对这个问题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他说:“要教育人民,必须首先自己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这里,邓小平同志强调的两个“必须自己先”是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好好研究的。一是先受教育,二是先吸收营养。先受教育,这是精神生产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因为人总是要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进行能动活动的。没有马列主义理论指导,就不可能生产出社会主义的文艺珍品。先吸收营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崇高使命对文艺工作者的严格要求。因为文艺工作者只有首先使自己的灵魂变得更纯洁、更高尚,才有权力去雕塑和铸造一代新的美好的心灵;只有道德拨亮本身的“精神灯火”,才能比一般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生活和人民息息相关,同命运,共呼吸,才能创造出人民需要的精神食粮。所以说,不但人民需要艺术,而且艺术更需要人民。这就如同母亲固然需要孩子去照顾,而孩子没有母亲的抚育就不能成人的道理一样。邓小平同志用“人民是文艺和艺术工作者的母亲”这一科学而形象的比喻,对人民和艺术关系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概括,这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先生与学生关系”借代的进一步深化和发挥,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兴旺发达,更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如果说,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的依存关系,对培养更多的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那么,着重强调文艺事业对人民的依存关系,则必将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兴旺发达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指出“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原材料”。离开了人民的生活,文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邓小平同志为了进一步阐明文艺对人民的依存关系,强调指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者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这是从精神食粮生产的本身特点和规律中,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对那些自觉不自觉地“忘记、忽略或者割断”“血肉联系”的文艺工作者的严肃批评和诚恳规劝,是对我国新老文艺工作者的最大关怀和爱护。

由于文艺作品反映的生活要比人民的实际生活更典型、更强烈、更理想、更带有普遍性,所以,它就要求文艺工作者长期地、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惟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然后才有可能去进入创作过程。即便是进入创作过程以后,尽管这是一种有强烈个性色彩的特殊精神劳动,但任何作品问世所经历的创作准备、艺术构思、实际写作(或表演、操作)、修改润色等阶段,同样也离不开人民生活。邓小平同志把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原料来自人民生活的光辉思想进一步深化、具体化,强调指出文艺的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等,诸如此类比实际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更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也来自人民,来自火热的斗争生活,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并且科学地断言:这便是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反复体会这些论述的深刻含义,每个稍有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都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抱着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都应当为杜绝文艺界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清除“精神污染”而自觉战斗!

〔曾载《战斗文艺》1984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瓶子里的春天

    瓶子里的春天

    《瓶子里的春天》内容包括:月亮像月亮、落日下的画画人、我看见了蚂蚁、飞翔的翅膀、莲花盛开、生命的姿势、满天的星星都是我的、老人与花、碗里的太阳花、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萝卜花、与自己和解、爱与哀愁、她不是一棵树等等……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1)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本书编选范围广涉古外国文学史,但仍以近现代为主。近现代散文名著约占70%的比例。同时,考虑到文学的当下性和现时性意义,以及青年读者求新之需要,当代散文名著也占有适当比例。每部名著的编写体例分设六个栏目:即背景搜索、内容精要、精彩片段、名言佳句、阅读赏析和专家建议。其中背景搜索和内容精要对每部名著的写作背景及其总体概貌作简明扼要的介绍,精彩片段和阅读赏析将侧重介绍和分析其最具代表性的散文篇章,由面到点,点面结合,可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要。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 月寒录

    月寒录

    《月寒录》讲述古城漾漾,人随梦行。绕墙三匝仍是城。多少诗意此间萦,只怨西安太多情,细雨绵绵,窗外如岚。书生他乡无心闲。将酒移至无人处,饮到三更独自眠。秋已归来,看西山头上,渺渺一云烟。几经风雨,淡送子夜余寒。问询君子,今宵是否醉西园,浑不知、几杯残酒,饮罢不知何年!却笑秋风,从此一别岸上柳,独享清闲闲时又来镜前,已变朱颜。几愁不断,何人能解此连环。生怕花落花又落,不见去人谁还。
热门推荐
  • 黑圣礼

    黑圣礼

    一场社交聚会,一位神秘的男子,沙丽叶的生活在旦夕之间天翻地覆。她的身世带来了致命的威胁,她的过往交织着秘密与谎言,她的身边此刻危机四伏,一切仿佛真假难辨。传说中的魔灵现身人世,梦境与现实的边界渐渐模糊,黑暗的阴谋浮出水面……也许沙丽叶能够摆脱过去的阴影,化险为夷;但背叛与欺瞒也可能使她万劫不复。《火之灵五部曲》开篇之作《黑圣礼》,一段神秘、惊险而浪漫的奇异幻想。
  • GD竹马已上线

    GD竹马已上线

    哦,你的竹马是GD...什么!?你竹马是GD!哦,你青梅是小公主...什么!?你青梅是小公主!okkk,非看不可!
  • 透视之王

    透视之王

    秦风,一个穷屌丝,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英雄救美,却差点身死,意外获得透视之能,从此,美女、金钱随之而来!醒掌杀人权,醉卧美人膝,人生两大快事!
  • 英雄联盟之宇宙填补计划

    英雄联盟之宇宙填补计划

    来自异世界的英雄联盟客户端,一个中二复仇少年的心酸之路,到底在命运的抉择中,我们会有怎样的考验呢?
  • 重生之耀辉人生

    重生之耀辉人生

    重生之耀辉人生入天下。看叶斌重生后如何耀辉一世,系统。我有,范冰冰是我二奶,刘亦菲是我大奶,大S小S是我的忠实粉丝,刘德华跟我称兄道弟,孙艺洲私下叫我斌哥,这样的感觉真是太爽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职场健康课

    职场健康课

    本书包括养成健康饮食好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理的平衡、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等内容。
  • 异世之傲魂

    异世之傲魂

    百族争鸣的亚坤大陆从不缺乏天才强者在看似繁荣的平静背后一场惊天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大家小札系列)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大家小札系列)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自问世起,不绝对其解读和研究,本书就是最为经典的赏析作品之一。作者刘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全书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内容涉及对《水浒传》的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的分析评点等,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论,新见叠出,读来令人抚掌叫绝。是研究《水浒传》的绝佳参考资料,更是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增进见闻的妙品。
  • tfboys的四叶之约

    tfboys的四叶之约

    这个正在经作者无限的精分细化中……更文较慢请谅解……你们的评论和推荐票要毫不吝啬地砸过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篇甜文,写了关于TFBOYS的校园爱情,这是璟妍第一次发文,还请多多关照。郑重声明:故事纯属虚构,和明星本人无关。如有抄袭必究。
  • 王爷他碰瓷有瘾

    王爷他碰瓷有瘾

    一朝醒来,宮千虞穿成玛丽苏古代言情小说里的短命炮灰女,胸无大志的她只想闷声赚大钱,然后长命百岁,可惜不小心摊上傲娇小王爷。初遇时,她以为他不过是书里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龙套角色;后来,她发现他是腹黑男主角。小剧场:宮千虞包袱款款刚爬过比人高的围墙,跌的四脚朝天,一下秒就被人抓住领口提了起来,双脚悬空。某王爷:我今日身体又有些不适,你这个庸医没把我治好就要逃?宮千虞:呵呵,身体不适就在你家好好呆着,别每天带着侍卫堵着我家门口。她不过是想赚到万两黄金便走人,不想却是一入王府终身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