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4400000028

第28章 汪曾祺(3)

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别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修竹姗姗节子长,山中高树已经霜。

经霜竹子皆无语,小岛啾啾为底忙?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山下鸡鸣相应答,林间鸟语自高低。

芭蕉叶响知来雨,已觉清流涨小溪。

作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汪曾祺泰山片石(节选)泰山片石(节选)泰山很大泰即太,太的本字是大。段玉裁以为太是后起的俗宇,太字下面的一点是后人加上去的。金文、甲骨文的大字下面如果加上一点,也不成个样子,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是表示人体上的某个器官。

因此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感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的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适用。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自己?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记。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人、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的实际效果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于是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不灵验,为人所讥。

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泰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微小,我的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碧霞元君泰山牵动人的感情,是因为它关系到人的生死。人死后,魂魄都要到蒿里集中。汉代挽歌有《薤露》、《蒿里》两曲。或谓本是一曲,李延年裁之为二,《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大夫士庶。我看二曲词义,各成首尾,似本即二曲。《蒿里》词云:蒿里谁家地?聚集敛魂无贤愚。

鬼伯亦何相催迫,人命不得少踟蹰。

写得不知《薤露》感人,但如同说话,亦自悲切。十年前到泰山,就想到蒿山里去看看,因此路不顺,未果。蒿里才多大的地方,天下的鬼魂都聚集在那里,怎么装得下呢?也许鬼有形无质,挤一点不要紧。后来不知怎么又出来个丰都城。这就麻烦了,鬼们将无所适从,是上山东呢,还是到四川?我看,随便吧。

泰山神是管死的。这位神不知什么来头。或说他是金虹氏,或说是《封神榜》上的黄飞虎。道教的神多是随意瞎编出来的。编的时候也不查查档案,于是弄得乱七八糟。历代帝王对泰山神屡次加封,老百姓则称之为东岳大帝。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一座东岳庙。我们县的泰山庙离我家很近,我对这位大帝是很熟悉的(一张油白发亮的长圆脸,疏眉细眼,五绺胡须)。我小小年纪便知道大帝是黄飞虎,并且小小年纪就觉得这很滑稽。

中国人死了,变成鬼,要经过层层转关系,手续相当麻烦。先由本宅灶君报给土地,土地一纸“回文”,再到城隍那里“挂号”,最后转到东岳大帝那里听候发落。好人,登银桥。道教好人上天,要经过一道桥(这想象倒是颇美的),这桥就叫“升仙桥”。我是亲眼看见过的,是纸扎的。道士诵经后,桥即烧去。这个死掉的人升天是不是经过东岳大帝批准了,不知道。不过死者的家属要给道士一笔劳务费,我是知道的。坏人,下地狱。地狱设各种酷刑:上刀山、下油锅、锯人、磨人……这些都塑在东岳庙的两廊,叫做“七十二司”。听说泰山蒿里祠也有“司”,但不是七十二,而是七十五,是个单数,不知是何道理。据我的印象,人死了,登桥升天的很少,大部分都在地狱里受罪。人都不愿死,尤其不愿在七十二司里受酷刑一一七十二司是很恐怖的,我小时即不敢多看,因此,大家对东岳大帝都没什么好感,香,还是要烧的,因为怕他。而泰山香火最盛处,为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或说是泰山神的侍女、女儿,或说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又说是玉皇大帝的妹妹。道教诸神的谱系很乱,差一辈不算什么。又一说是东汉人石守道之女。这个说法不可取,这把元君的血统降低了,从贵族降成了平民。封之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的,是宋真宗。老百姓则称之为泰山娘娘,或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实际上取代了东岳大帝,成为泰山的主神。“礼岱者皆祷于泰山娘娘祠庙,而弗旅岳神久矣”。福格:《听雨全谈》泰安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车锡伦:《泰山女神的神话信仰与宗教》。。

泰山神是女神,为什么?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原始社会母性祟拜的远古隐秘心理的回归,想到母系社会,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不管活得多大,在深层心理中都封藏着不止一代人对母亲的记忆。母亲,意味着生。假如说东岳大帝是司死之神,那么,碧霞元君就是司生之神,是滋生繁衍之神。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是母亲神。人的一生,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之中,艰难辛苦,受尽委屈,特别需要得到母亲的抚慰。明万历八年,山东巡抚何起鸣登泰山,看到“四方以进香来谒无君者,辄号泣如赤子久离父母膝下者”。这里的“父”字可删。这种现象使这位巡抚大为震惊,“看出了群众这种感情背后隐藏着对冷酷现实的强烈否定”玉照:《行脚山东记》。。这位何巡抚是个有头脑、能看问题的人。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这种如醉如痴的半疯狂的感情,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碧霞元君当然被蒙上世俗宗教的唯利色彩,如各种人来许愿、求子。

车锡伦同志在他的《泰山女神的神话信仰与宗教》的最后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即对碧霞元君“净化”的问题。怎么“净化”?我们不能把碧霞元君祠翻造成巴黎圣母院那样的建筑,也不能请巴赫那样的作曲家来写像《圣母颂》一样的《碧霞元君颂》。但是好像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比如能组织一个道教音乐乐队,演奏优美的道教乐曲,调集一些有文化的炼师诵唱道经,使碧霞元君在意象上升华起来,更诗意化起来?任何名山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都有责任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我希望主管全国旅游的当局,能思索一下这个问题。

泰山石刻第一次看见经石峪字,是在昆明一个旧家,一副四言的集字对联,厚纸浓墨,是较早的拓本。百年老屋,光线晦暗,而字字神气俱足,不能忘。

经石峪在泰山中路的岔道上,这地方的地形很奇怪,在崇山峻岭之中,怎么会出现一片一亩大的基本平整的石坪呢?泰山石头为花岗岩,多为表色,而这片石坪的颜色是姜黄的。

四周都没有这样的石头,很奇怪。是一个什么人发现了这片石坪,并且想起在石坪上刻下一部《金刚经》呢?经字大径一尺半。摩崖大字,一般都是刻在直立的石崖上,这是刻在平铺的石坪上的,很少见。这样的字体,他处也极少见。

经石峪的时代,众说纷纭。说这是从隶书过渡到楷书之间的字体,则多数人异议。龚定庵有诗曰:北书无过金刚经,南书无过瘗鹤铭。

忽然二物相顾哑。

排闼一丈蛟龙青。

(龚集不在手边,此据记忆录出,或有错字。)他听说的“金刚经”即经石峪字。他以为经石峪与瘗鹤的时代差不多,是有见地的。经石峪保存较多隶书笔意,但无蚕头雁尾,笔圆而体稍扁,可以上接石门铭,但不似石门铭的放肆。有人说这是王羲之写的,似无据。王羲之书多以偏侧取势,经石峪不也。瘗鹤铬结体稍长,用笔瘦劲,秀气扑人,说这近似二王书,还有几分道理(我以为应早于王羲之),书法自晋唐以后,都贵瘦硬。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是一时风气。经石峪字颇肥重,但是骨在肉中,肥而不痴,笔笔送到,而不板滞。假如用一个字评经石峪字,曰:稳。这是一个心平而志坚的学佛的人所写的字。这不是废话,金刚经还能是不学佛的人写的?不,经字有佛性。

这样的字和泰山才相称。刻在他处,无此效果。十年前,我在经石峪呆了好大一会,觉得两天的疲劳,看了经石峪,也就值了。“经石峪”是“泰山”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

我很希望有人能拓印一份经石峪字的全文(得用好多张纸拼起来),在北京陈列起来,即便专为它盖一个大房子,也不为过。

名山之中,石刻最多也最好,似为泰山。大观峰真是大观,那么多块摩崖大字,大都写得很好,这好像是摩崖大字大赛,哪一块都不寒碜。这块地场(这是山东话)也选得好。石岩壁立,上无遮盖,而石壁前有一片空地,看字的人可以在一个距离之外看,收其全貌,不必像壁虎似地趴在石壁上。其他各处的摩崖石碑的字也都写得不错。摩崖字多是真书体兼颜柳,是得这样,才压得住(蔡襄平日写行草,鼓山的大字题石却是真书。董其昌字甚飘逸,但写大字则用颜体)。看大字碑刻题名,很多都是山东巡抚。大概到山东来当巡抚,先得练好大字。

有些摩崖石刻,是当代人手笔。较之前人,不逮也,有的字甚至明显地也是用铅笔或圆珠笔写在纸上放大的。是乌可哉。

很奇怪,泰山上竟没有一块韩复榘写的碑。这位老兄在山东呆了那么久,为什么不想到泰山来留下一点字迹?看来他有点自知之明。韩复榘在他的任内曾大修过泰山一次,竣工后,电令泰山各处:“嗣后除奉令准刊外,无论何人不准题字、题词。”我准备投他一票。随便刻字,实在是糟蹋了泰山。

同类推荐
  • 十字坡

    十字坡

    诗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过程在各种专业的渗透中积累,并娴熟的升华,注定记录历史也成就历史。
  •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本套装共2册,分别为《玩儿》和《笑场》。脱口秀大会嘉宾于谦和李诞经典代表作。《玩儿》于谦;人称谦哥。相声界公认头号玩主;郭德纲认证捧哏巨匠;素以谦和内敛、大智若愚、随遇而安著称。在《玩儿》中,谦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从小到大粘鸟儿、养鸽子、摸鱼、熬鹰、驯马、吸猫的趣事,字里行间弥散着老北京独有的亲切、局气、厚道、风趣。谈到小动物时更是妙语连珠,一派赤子之心,喜悦溢于言表。于谦交往朋友;不分职业贵贱,只分共同爱好。“团长”、老六、三哥、九爷……一起玩的朋友中有现役军人、有工厂工人、有曲艺大腕、有无业游民,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因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几十年亦师亦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写到九爷、七哥等等京城大玩家时,江湖老手的那股子傲里夺尊的架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写到三哥这样的底层百姓,笔下又自然流淌出柔软、悲悯与同情。这是一本温厚的百姓故事。由小见大,由爱好见品行,由百姓烟火见世道人心,韵味十足,堪称佳品。《笑场》:《吐槽大会》总策划、总撰稿人李诞首部作品,收录了网络上脍炙人口的《扯经》系列、奇趣故事,以及李诞近年来的多篇随笔散文。看似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故事中蕴含引人反复玩味的道理。从不同角色的口中描绘出了一幅荒诞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
  • 毛泽东引古论事

    毛泽东引古论事

    本书根据毛泽东著作中引用诗文名句的情况,对相关诗文的出处进行阐释,并对毛泽东引用此诗文鉴古论今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进行剖析,使读者在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毛泽东深刻的唯物主义新历史观,领略伟人引古论今的独特语言艺术,在千古豪情中获得文化浸润与精神升华。
  • 梁晓声文集·散文5

    梁晓声文集·散文5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小说艺术探胜

    小说艺术探胜

    雷达文学评论集,对驰名全国的佳作和活跃于文坛的许多优秀作家,做了颇有见解的评价和深入的品评与研究。对创作中的艺术问题,给予有益的研究和分析。
热门推荐
  • 贴身神医

    贴身神医

    你只看到了我的淫贱,却没了解我的下线。你有你的道貌岸然,我有我的臭不要脸。你嘲笑我毒舌腹黑笑的没有底线,我鄙视你终日装逼一副口蜜腹剑。你可以轻视我来自乡村是一个苦逼凤凰男,我会用医术让你看到美女围着我转。泡妞,注定是艰难的道路,归根结底比的是谁更不要脸。但,那又怎样?我有逆天医术,妹子总会排成一线。我是贱种,我为《贴身神医》代言。
  • 巫神重生

    巫神重生

    拥有上古巫脉的传承者,来到充满斗气与魔法的异界大陆,会发生什么?魔法的施放不再需要咒语(瞬发)!身体强悍到不死不灭(神体)!龙,不过是圈养的宠物而已!取个名字还叫白起!强悍的人生不需解释,注定造就一段惊世传奇。——————“上天既然赐予我强大的支点,若不能把人生翘的高高在上,辉煌灿烂,又有何面目苟活于穿越界。”——白起——————收藏、推荐,“性”福无边……
  • 化天破武

    化天破武

    小草惊呼道:“啊?!你竟然想杀我?!你真是太胆大妄为了,你难道不知道我是一只神兽吗?!你难道不知道杀一只神兽会遭到天谴的吗?!尤其是像我这种集天地日月之精华的、旷古烁今的堪称武道大陆一朵奇葩的超级神兽!啊!苍天啊!降下神雷劈死这个罪大恶极的暴徒吧!”张武:“少废话,你赶快施展主仆契约之阵跟我签订主仆契约吧!”这是一个武道大陆,尚武精神充斥着整个大陆,武道大陆的每一个男子都以成为一个强大的武者为目标。看一个山村的普通少年如何纵横着武道大陆,如何保护自己的家人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如何带着令人大跌眼镜的神兽去追寻那武道的极致!武道一途分为六大境界:武师、武灵、武仙、武圣、武帝、武神。每一个大境界又分为三个阶段:入武、识武、破武。而武师之下统称武者,武者分为九级,只有突破九级武者,踏入武师境界才能算是步入了武学殿堂。
  • 霸爱高冷:复仇女王难伺候

    霸爱高冷:复仇女王难伺候

    “我们在一起吧!”就这样夏末和腹黑校草在一起了。可看见闺蜜和他在床上,她怒了,更多的是伤心。“你的真实身份是皇族的长公主,而你家族的灭亡就是因为林氏!”她踏上了复仇之路,她在海岛中活了下来,她要慢慢折磨那对狗男女......
  • 轻回册

    轻回册

    这是一本轻短故事的合集,正所谓一花一世界,总会有你喜欢的那朵花,我自称为“潮式风格”,如果喜欢可追随一生,因为她一世都不会完结!除了其他短篇故事外,还包括了‘血雾里’‘少年’‘鬼话’三个系列的故事,具体章节请根据目录提示阅读,愿您有个好心情。
  • 叶某有龙

    叶某有龙

    华夏,希腊,北欧等各族神话的选择碰撞,星际时代无神论者的挑战和神论者的守护。
  • 大琴主

    大琴主

    指掀涛澜天下惊,抚筝百载,清涛吾名,挑弦一曲且与谁听,昂首万里,江山无人。神荒大陆,武道为尊,武者可以飞天遁地,翻江倒海,更有强者可以长生不死。一个得到霹雳布袋戏琴主御清绝传承的少年,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一步一步地踏上巅峰。
  • 诸天求生游戏

    诸天求生游戏

    3000年,全球永生实验进入另一阶段,诸天求生游戏应运而生,通过将玩家意识随机投影到各个由主脑拼接成的世界,进行玩家之间的对抗。李正,本来一个普通的大龄青年,却意外的脑袋里多了一些其他的记忆,这些副本居然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斗罗,斗破,故事由此展开。
  • 吞噬魔功

    吞噬魔功

    天生吞噬体质,对着灵魂和鲜血有着无限的渴望,然极尽克制。命运不公,一代天才侠客,终因情发狂,蜕化成狂魔。他们说,这是命,是上天安排你来灭世的。天,真能决定我的命运?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天。
  • 余世记

    余世记

    一位在一个小村庄的野孩子,被卷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他了解了一些十分恐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