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4900000011

第11章 印度语言

一、主要语系与语种

印度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与种族和民族的入侵、混合、同化和分解的过程密切相关,并具有同样的复杂性。

作为一个多语言国家,根据英国著名语言学家乔治·阿布拉汗·格里尔森1928年在《印度语言概观》一书中所作的统计,印度有179种语言和544种方言。在1961年人口普查中,印度有1652种语言被登记作为母语。这里既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官方语言,也包括数目繁多的方言土语,既包括各种种姓和部族的语言,也包括外来的语言,既包括上亿人使用的语言,也包括只有几千人、甚至几百人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彼此间在发音、词汇、语法结构、书写方式等基本要素方而,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人口普查中,由于对语言缺乏严格的科学的定义,又过分强调调查对象的主观意向,对各种语言没有进行归纳和系统化,致使语言种类过于繁多,漫无头绪,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忽视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按照科学的分类,我们可以理出印度语言的历史的、种族的和宗教的脉络。尼赫鲁早在1936年就说过:“所谓印度有几百种语言的说法,是我们的批评家们的一个特別喜爱的题目,而他们往往对任何一种语言几乎毫无所知。事实上印度在语言上是异常缜密的,只是由于缺乏普及教育,许多方言才不断得到发展。”后来他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再一次强调了这个看法。他说:“那种据说印度有五百种或更多的语言,那种反来复去的说法,只是语言学家们心中虚构出来的东西。户籍调查员把它当作独立的语言而予以登记的有方言中的每种变化和阿萨密一孟加拉与缅甸交界地方的山区中每一种土语,其实有的不过是几百人或几千人所说的话而已。”

关于印度语言的分类,大英百科全书认为,从广义上说,可以分为四个语系,即达罗毗荼语系、印度一伊朗语系(雅利安语系)、南亚语系和汉藏语系。苏联南亚语言学家克鲁耶夫根据1961年人口普查材料,把使用人口一百万以上的印度种二十四基本语言分成三大类,即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和印欧语系。可能由于聚居于东北部地区属于汉藏语系各民族(部族)人数较少,他没有对汉藏语系进行详细的论述。

南亚语系本来是史前时期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定居的民族使用的语言体系。在古代印度,南亚语系曾在广大地区通行,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雅利安人进入以后,原来的南亚语系各民族与之混合,大部分改说雅利安语。南亚语系在印度逐渐衰落,只有一些部族把这一语系的基本要素保留下来。另外,据研究,印度的许多地名,来源于南亚语系。南亚语系的蒙达语族(亦称科尔语族)主要流行于印度东部和中部部分地区,说这种语言的有科尔人、蒙达人、比尔人、桑塔尔人、科尔库人、卡里亚人、霍人、布米吉人、比罗尔人和科尔瓦人;萨瓦拉语族和伽达巴语族通行于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部分地区;孟一高棉语族则通行于东北部一些部族,如卡西人、贾因提亚人等。目前使用南亚语系各种语言的人口有八百多万,占印度总人口的1.3%。

达罗毗荼语系也是印度次大陆最古老的主要语言之一,据研究与高加索语言和苏米尔语言有联系,曾与南亚语系并存,通行于中部、西部和北部广大地区。后来,达罗毗荼人被雅利安人征服,偏居于南部地区,达罗毗荼语通行的地区随之缩小了。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近代。目前,达罗毗荼语系覆盖的主要范围是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喀拉拉、卡纳塔克和安得拉四个邦,约占印度总面积的22%。属于这一语系的主要语言有泰米尔语、马拉雅拉姆语、卡纳达语和泰卢固语。此外,在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和奥里萨邦部分地区通行的贡德语,在比哈尔邦、中央邦和西孟加拉邦一些地区通行的奥朗语(库鲁克语),以及库伊语(坎德语)、帕尔吉一科拉尼尔语等,也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据估计使用达罗毗荼语的人口约占印度总人口的25%。

印欧语系(或称印度一伊朗语系、印度一雅利安语系)是随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而带来的语言体系。雅利安人不仅带来了新的民族成分,而且把欧洲语言向东推进了一大步,并形成了新的语系。公元前2000年前后,雅利安人占领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原有的达罗毗荼人和土著居民或者与之逐渐融合,或者被迫向南迁移,或者退避至深山密林。雅利安人逐渐成为德干高原以北广大地区的主要居民,印欧语系各种语言迅速发展起来,逐渐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交际工具。目前,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语言有梵语、印地语、盂加拉语、马拉地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比哈尔语、奥里雅语、拉贾斯坦语、旁遮普语、阿萨姆语、陀格拉语、克什米尔语、帕哈尔语、信德语、孔卡尼语、尼泊尔语等。这些语言覆盖的地区包括北方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喜马偕尔邦、比哈尔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约占印度总面积的75%。其中只有乌尔都语和孔卡尼语在南部安得拉邦和卡纳塔克邦某些地区使用。据估计,印度大约有72%的人口使用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各种语言。

汉藏语系是分布于东北部和北部许多民族(部族)的语言体系。据研究,这些民族(部族)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中期进入今印度地区,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他们主要分布在与缅甸、中国和孟加拉国交界的地区,包括那加邦、米佐拉姆邦、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特里普拉邦、阿萨姆邦和喜马偕尔邦部分地区及其他喜马拉雅山麓地区。其语言分泰语族和藏缅语族,方言有库基一钦语、那加一博多语、米基尔语、阿波尔一米里语、阿卡语、达夫拉语、曼尼普尔语(梅泰语)、尼瓦尔语、勒普查语等。米佐人、那加人、库基人、加洛人、阿波尔人、米里人、密斯米人、卡查里人、梅泰人等均属这一语系。这些民族(部族)经济落后,人数较少,合计约六百万,还不到印度总人口的1%。

鉴于印度语言种类复杂,数量繁多,又没有任何一种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的通用语言,印度政府确定印地语为国语,同时承认另外十四种语言作为有关邦的官方语言。这十四种语言就是阿萨姆语、孟加拉语、古吉拉特语、卡纳达语、克什米尔语、马拉雅拉姆语、马拉地语、奥里雅语、旁遮普语、信德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乌尔都语和梵语。

下面就上述十五种主要语言逐一作些简单介绍:

(一)印地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一支,和乌尔都语同属兴都斯坦语(印度斯坦语)。印地语以西部方言克里波利语为基础,另有卡瑙吉语、崩代利语、布拉吉巴萨语和阿瓦底语等方言。其文字使用天城体字母,自左而右书写。印地语深受梵语的影响,词汇多源自梵语,但梵语的屈折变化大多消失,而以后置词表示格的功能。名词只有阴性和阳性,没有中性。动词变化也只有现在时与未来时陈述式保留变化规则,其余结构均以分词为基础。印地语通行于印度中部和西北部,使用人口约一亿六千二百余万人(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9.67%,居第一位,其中50%在北方邦,17%在中央邦,16%在比哈尔邦,9%在旁遮普邦。

(二)孟加拉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东部语支,通行于西孟加拉邦和盂加拉国。孟加拉语是从摩羯提语演变来的,于15—16世纪臻于完善。和印度其他语言相比,孟加拉语更接近于梵语,其文字采用梵文天城体变体的民族字母,许多词汇直接来源于梵语。语言悦耳动听,语法复杂曲折。

名词和代词有4—6个格,表示有理性和无理性的人或物。动词单数只用于说话者所熟悉或所轻视的事物,第三人称则用于无理性的事物。在印度,计有4479万人使用这种语言(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8.17%,居第二位,其中87%居住于西孟加拉邦,6%居住于阿萨姆邦。盂加拉语是西孟加拉邦的官方语言。

(三)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据研究是由佛教和普那教带到南印度的普拉克里特词语与泰米尔语混合产生的,但受梵语影响较深,80%以上的词汇来自梵语。泰卢固语形成于公元5至7世纪,到11世纪已有文学作品问世。这种语言与卡纳达语关系较密切,两种文字相似,都采用天城体。有若干地区方言和社会方言(婆罗门方言,非婆罗门方言和贱民方言等),有文言和口语之分。泰卢固语有一组卷舌辅音,发音悦耳动听,有东方意大利语之称,以后缀表示人称、时态、数、格等语法范畴。泰卢固语是印度第三大语种,使用人数达4475万,也占全国总人口的8.17%,其中安得拉邦占82%,泰米尔纳德邦占9%,卡纳塔克邦占5%,是安得拉邦的官方语言。

(四)马拉地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据说是从普拉格利特语梵语化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语言,也受达罗毗荼语的一些影响,以浦那市的语言为标准语,有坎卡尼语、比尔比语等方言。形成年代尚待研究,有说在公元7至8世纪,有说9至11世纪,不过其文学于12世纪发展起来这点却是无疑的。同印地语一样,马拉地语各种“格”的变化大多消失,而用后置词的间接“格”的形式代替原来的屈折功能。文字上,印刷用天城体,手写也有用天城体草体莫迪体字母。马拉地语是印度较大的语种之一,使用人口约4225万(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7.71%,居第四位,其中91%居住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是该邦的官方语言。

(五)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泰米尔一库鲁克语族,名字可能渊源于史前时期的达米拉部族,在达罗毗荼语系渚语言中最为古老,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其文学作品已有二千三百年的历史。有地区方言和社会方言、文言和口语之分。其字母起源于古印度波罗米文。现代泰米尔语使用两种文字:格兰塔字母和瓦蒂卢图字母(呈圆形)。发音也很独特,和其他达罗毗荼语一样,有一组卷舌辅音。语法上以后缀表示人称、时态、数和格的范畴。泰米尔语是泰米尔纳德邦的官方语言,是印度主要语言之一,使用人口约3,769万(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6.88%,居第五位,其中93%聚居于泰米尔纳德邦,印度其他邦以及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国家也有不少人讲泰米尔语。

(六)乌尔都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与印迪语合称兴都斯坦语(印度斯坦语)。公元11世纪已有文献出现。文字多采用阿拉伯字母,自右而左书写。词汇有许多来自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名词只有主格和间接格两个格,变格词尾以后置词加于间接格构成。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国语。在印度,通用这种语言的人口有2861万(1971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22%,居住较分散,主要在北方邦、比哈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

(七)古吉拉特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是从高尔杰尔语演变来的,最皁文学作品出现于12世纪,采用草体梵文天城体字母书写。实用古吉拉特语中,梵语同汇较少,而在高雅的文学作品中,梵语词汇多达40%。语法复杂,变化繁多,名词有三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两种“数”和三个“格”(主格、间接格和施事一方位格)。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口约2588万(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4.72%,其中93%聚居在古吉拉特邦,其余居住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拉贾斯坦邦,是古吉拉特邦的官方语言。

(八)马拉雅拉姆语。属达罗毗茶语系,一般认为是从流行于南印度西部沿海地区的粗俗泰米尔语演变形成的,吸收大量泰米尔语、梵语、巴利语以及阿拉伯语、葡萄牙语、荷兰语、英语等词汇,公元5世纪,这种语言已见雏形,九世纪时其文字业已出现,13世纪时其文学作品已经问世。有多种地区方言和社会方言,也有文学语言与口语之分。和其他达罗毗荼语一样,有一套卷舌辅音,语法上以后缀的变化表示不同的时态、人称、数和格。书写字母原来是圆形的,后来受梵文的影响,形态发生了变化。字母比梵文天城体多,有些字母是别的语言所没有的。马拉雅拉姆语是喀拉拉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约2194万(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4%,其中94%聚居于该邦。这种语言本来是达罗毗荼语系四个主要语言中最年青最小的语种,但最近时期表现出更有活力、更迅速发展的趋向。

(九)卡纳达语。是达罗毗荼语系的一支,最早文献可追溯至公元5世纪,文学作品出现于9至10世纪,12至14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卡纳达语有许多地区方言,还有正式语言与非正式语言、文学语言与口头语言之分,不同种姓,如婆罗门、非婆罗门和贱民等,也各有自己的方言。卡纳达语的字母与葛兰达字体相近,语法结构与泰米尔语相似,以后缀的变化表示时态、人称、数和格,有些辅音发卷舌音。卡纳达语是卡纳塔克邦的官方语言,使用人口约2.171万(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3.96%,其中88%居住在该邦。

(十)奥里雅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东部语支,最早出现于14世纪,是从阿尔达摩羯陀普拉克里特语直接派生演变形成的,与阿萨姆语和孟加拉语关系密切,语法、句子结构和词汇颇似孟加拉语,同时又受泰卢固语和马拉地语的影响。书写形式采用类似孟加拉语的天城体变体,但字母却像泰卢固语一样是圆形的。奥里雅语语法把人和物分成有理性和无理性两类;与孟加拉语一样,以动词的复数形式表示对有理性的人的尊敬。奥里雅语使用人口计有1986万(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3.62%,其中92%聚居于奥里萨邦,是该邦的官方语言。

(十一)旁遮普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是由古代晓尔赛尼语发展而来的,词汇与西部印地语极相似。与其他语言不同,来自波斯语、阿拉伯语、梵语等的借词较少。旁遮普语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在印度,旁遮普语采用两种书写形式:一种是源于天城体的拉亨达字母;另一种是锡克教祖师安格德于16世纪中叶创造的果鲁穆奇字母,称师成体。巴基斯坦境内的旁遮普语则用阿拉伯字母书写。这种语言长期遭到压抑,直到近代才获得发展。从19世纪起,才出现旁遮普语著作。印度使用这种语言者有1645万(1971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其中80%在旁遮普邦,9%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4%在拉贾斯坦邦。旁遮普语是旁遮普邦的官方语言。

(十二)阿萨姆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东部语支,最早的文学作品出现于15世纪以前。与孟加拉语相近,其文字亦采用孟加拉文字母,同时又和比哈尔语、奥里雅语和马拉地语关系密切,但在语音、词汇和结构上也受到藏缅方言的影响。语法变化复杂曲折,以名词和代词的不同复数形式表示敬语和非敬语。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有896万(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1.63%,其中99%集中于阿萨姆邦,约占该邦人口的40%,是该邦的官方语言。

(十三)克什米尔语。属印欧语系达尔德语族,13世纪时已有克什米尔语著作出现。起源于达尔德语,吸收大量梵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普什图语和旁遮普语词汇。书写形式有波斯字母、萨拉达字母和梵文天城体字母等。印度境内使用这种语言的居民有244万人(197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0.44%,其中99%聚居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主要方言有基什特瓦尔语、波古里语和兰巴尼语。

(十四)信德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一支,是印度政府正式承认的官方语言之一,通行于西部的卡奇沼泽地带和卡提阿瓦半岛。其标准方言是维乔利语。同拉亨达语关系密切,许多词汇来源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书写形式较多样,有用梵文天城体字母,有用阿拉伯字母,也有用旁遮普语字母。印度使用信德语的人口约168万(1971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31%,其中43%居住于古吉拉特邦,24%在马哈拉施特拉邦,16%在拉贾斯坦邦,13%在中央邦。

(十五)梵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早在公元前18世纪即有吠陀梵语出现。公元前5世纪,梵语语法实现了规范化。此后至公元10世纪,古典梵语作为印度教徒的文学语言盛极一时。有丰富的文献,对印度语言、文学等有很大影响。目前仍有少数人用梵语进行文艺创作、学术交流和宗教庆典。梵语屈折变化繁复,有三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三种“数”(单数、双数和复数)和八个“格”(主格、宾格、工具格、与格、夺格、属格、位格和呼格动词有时态、语气、语态、数和人称的变化)。书写形式最初采用婆罗迷字母,在7世纪演变成天城体字母。字母共46个,其中元音13个,辅音33个。

二、国语问题

早在1918年,甘地就把语言问题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他指出,“如果我们不在人民生活中给印地语以国语的地位,给各省语言以适当的地位,一切关于斯瓦拉吉的谈论都是徒劳无益的。”这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解决语言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国大党多次声明的处理语言问题的基本政策依据。

印度独立后,议会曾就国语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英语的地位和地方语言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支持印地语为国语的理由主要有: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数最多,国大党在印度独立前曾长期进行印地语为国语的宣传,印地语与其他语言都吸收梵语的许多成分。反对印地语为国语的人认为,印地语也仅仅是一种地区性语言,它的文学成就与威望还不如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卡纳达语和孟加拉语,把印地语规定为国语将使操这种语言的民族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其他民族的地位。

1950年1月26日生效的印度宪法规定,印地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十五年内将允许继续使用于一切官方目的,同时又列举了其他十四种语言(其中信德语是1966年后加的)作为有关邦的官方语言。宪法还规定,在其实施五年和十年之后,总统将任命一个由各语言集团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就逐渐增加印地语官方使用范围、限制英语和可以用于官方目的的其他语言提出建议。同时,议会内将选举一个专门委员会,就上述建议进行考察并向总统提出报告,供决策参考。宪法还规定,任何一部分居于少数地位的公民都有权保留其独特的语言、书写字体和文化。

从表面上看,宪法的这些规定反映了执政党领导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谨慎态度,是向地方民族和语言集团所作的一种妥协。但其真实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最终以印地语取代其他一切语言。整个50年代,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各种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印地语的机构和组织,如宣传和普及印地语协会、印地语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印地语文学协会,相继成立,各种旨在推广印地语的活动,如举行全国性的“印地语日”,举办印地语图书展览,加强印地语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增加印地语的广播等,有计划地逐歩展开了。

1963年4—5月间,印度议会再次讨论语言问题,通过确定印地语为国语的官方语言法案,但又规定英语可以在1965年以后继续用于官方目的和议会事务。这个法案在非印地语地区,首先是南部达罗毗荼语各邦引起了强烈的抗议。泰米尔族政党德拉维达进步联盟领导人C.N.安纳杜拉伊说,该法案在所有说非印地语邦引起“最大的失望和悲伤”。他宣布,“整个南部地区将揭竿而起”,反对“强行推行”印地语。1963年6月,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决定在马德拉斯部(现泰米尔纳德邦)全邦范围开展反对官方语言法案的群众性运动。安纳杜拉伊和其他领导人因此被捕。紧张形势持续了一年多,到1965年1月26日,这天印地语正式成为国语,大规模群众骚乱发生了,罢工和暴力示威游行遍及各个角落。接着在喀拉拉邦、安得拉邦、迈索尔邦(现卡纳塔克邦)和西孟加拉邦,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短短的二十多天中,就有一百五十多人被警察开枪打死,几百人受伤,三万五千人被捕,还有五人****。据估计,被毁的公私财产达数千万卢比。

同时,在政府内部,在议会中,关于国语和其他语言地位的争论也愈演愈烈。非印地语民族的议员和官员公开谴责“印地帝国主义”和大民族主义企图利用语言为工具控制和奴役其他民族。语言运动最为广泛最为激烈的南印度各邦,态度尤其坚决。有人甚至提出,如果联邦政府在国语问题上固执己见,南印度将宣布脱离中央,成立独立的国家。可见,印度语言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使用何种交际工具的问题,它已牵涉到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因此,印度政府采取稳步推行印地语的政策。1967年颁布的官方语言法令,最终确认了以印地语为国语、地方语言和英语长期并存的“三种语言方案”。不过实际上,尽管印度政府做出种种努力推广印地语,但地方语言的作用没有削弱。尤其是英语,其使用范围似有不断扩大之势。

同类推荐
  • 一对麒麟臂闯三国

    一对麒麟臂闯三国

    张龙,天生异禀,双臂有万斤之力,前世UFC12界金腰带得主,本来的格斗技术已被他的双臂变成了杀人技术,穿越到东汉末年,正赶上18路诸侯讨董卓,就那么的被腹黑的曹操派去和吕布PK,我靠,刚穿越就单挑吕布,还让不让人活了!!ps:本文中包含大量白话槽点,喜欢看类似文言小说的读者请绕行!
  • 一睁眼竟成了吕布

    一睁眼竟成了吕布

    本是21世纪的一个青年。被女友甩后痛心不已,回家睡了一觉。一觉醒来便成了人称三姓家奴的吕布。吕布。身处于徐州白门楼。看他如何逆天改命。
  • 汉之第二王朝

    汉之第二王朝

    仁义名留青名刘皇叔的季汉,为汉家第三王朝;气吞万里如虎刘寄奴的刘宋,为汉家第四王朝;那,汉家第二王朝是?东汉!东汉?慢着,谁说东汉亡了!……没想到穿越成了刘辨!那就让“南越杀汉使,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的强汉再续一世!那怕皇帝,太后皆不喜自己,不管用阴谋,阳谋,这太子、皇帝我一定要当!这是穿成刘辨,誓要让强汉再续一世!
  • 明朝市井周刊2

    明朝市井周刊2

    本书为《明朝市井周刊》系列第二本。节选了国学经典“三言二拍”中的一些经典篇目,重新翻译编辑,用现代化的语言方式来演绎经典文学,再现当时明朝市井的风貌,展现当年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百态。“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此次重新节选编辑,并找作者改写成比较现代化的语言,但同时还保留了原作的古典韵味,也是为了弘扬国学经典,让更多人领略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 唐史并不如烟5

    唐史并不如烟5

    《唐史并不如烟》第五部安史之乱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末期讲起,到唐德宗李适登基为止,将唐朝这段由盛转衰的纷乱历史精彩道来。安禄山并非一开始就人面兽心,他是在胃口一点点被勾起来之后,再加上杨国忠的步步紧逼,才一步步走上叛乱道路,但最终只顾享受攻入长安之后的短暂幸福,被内侍所杀。随同安禄山叛乱的史思明是极富军事才能的将领,杀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之后,将安史之乱的主姓由“安”改成“史”……不论杨国忠怎样的祸国殃民,不论郭子仪、李光弼怎样率军平叛,也不论杨贵妃怎样被认为“红颜祸水”,整个安史之乱期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父子相疑”。
热门推荐
  • 快穿万人迷:病娇反派狠狠亲

    快穿万人迷:病娇反派狠狠亲

    [耽美1v1]美男杜世倾出生于富商之家,风华绝代,追求者众,却不慎被一个怨灵化作的病娇系统死死缠上,任务是让路人男配变成为他疯狂的黑化大BOSS。豪门继兄:如果得不到你的心,我便不择手段的霸占你的人。霸道军官:你再敢跑,我就炸沉这座岛,我俩死也要永远在一起。腹黑鬼王:宝贝,和你亲密过的人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猜猜这是为什么。系统:宿主你真是个祸水。杜世倾:该死的!把这群男人变成这副鬼样子,都是为了完成你的破任务,老子是钢铁直……算了当我没说。
  • 浅浅时光情

    浅浅时光情

    伪学霸林浅浅原本打算只要考上大学便远离学习,不求成绩高,只求不挂科就好,但没想到一进校门就认识了天才学霸苏安白,并且人家还对她一见钟情,单纯的小白兔自然敌不过腹黑大神,就这样林浅浅一步一步被套入了网中,并且还是心甘情愿被俘,从此投入了男神的怀抱还有学习的怀抱。
  • 重生之绝代商女

    重生之绝代商女

    爱情的背叛,让一个不懂世事的千金蜕变成一代商女。一次重生,改变了她的生活,也改变了z国的一切。赌石,鉴宝,无虐,极宠;征服男主,打小三。且看唐玥如何走上世界的顶峰!!!爱宠文的,求收藏,O(∩_∩)O谢谢
  • 无名之花

    无名之花

    天地玄黄,日月洪荒,无名袅剑劈开世间混沌,大陆一分为二为寻神剑,她与他漂泊江湖,逆血直上,斩尽妖魔!七大宗门,五大派系之争,铁马冰河,终不及红颜泪千行这一切,关乎上古,关乎天神,关乎整个世界!两大陆的雌雄之战,神之继承者的决斗,邀你赴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终极三国钟声幸福

    终极三国钟声幸福

    安然看着银时空的天空,她不知道此时铜时空的勾追已经因为任务跟黄忠交换了身份,她不知道马超也已经被镁时空的白玉堂调换过,她不知道金时空的赵云也被铜时空的纯种夜行者杰王调换了,她不知道曹操都被拔魔岛的曹吉利调换过还执行任务,她跟不知道关羽现在跟她一样是穿越到终极系列来时同一个时空的人,关羽还是他自己演过的一个角色。安然只知道会有一个修大师现在已经在东汉学院报名,她跟自己都不属于这个时空。安然还知道手上这张检查报告是原主的,眼角膜受到感染,也就是说她才穿越来就要看不到了。
  • 那年和青春的那个约定

    那年和青春的那个约定

    她是二次元里鼎鼎大名的游戏大佬,一树梨花,然而成绩却是一塌糊涂的学渣少女。他是从未接触过游戏的学霸少年,成绩位列前茅。一次摸底考的开始,使两个毫无关联的少男少女走到了一起。他们将会经历怎样的故事呢?
  • 玻璃墙没有入口

    玻璃墙没有入口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玻璃屋,里面装着错过的人,错过的事。我们明知不可能,依然会执着的寻找回去的入口。失去女友的岳小丁一直不能从悲痛中挣脱出来,在妹妹的建议下,已二十七岁的他再次走进考场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本以为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过些平淡而正常的生活,然而命运之神似乎见不得他清净。师父的巨额资产到底藏于何方?神秘的杀手组织又是为什么而来?还有身边的各色女子,如胡搅蛮缠的小姨子,任性却世故的报恩女,善良淳朴的干妹妹等等形形色色的女人,谁才是带他走出迷宫的女神···
  • tfboys会发光

    tfboys会发光

    三位校花遇见三位校草的恋爱生活,一路磕磕碰碰到最后的幸福生活
  • 我在游戏世界里玩游戏

    我在游戏世界里玩游戏

    一个喜欢玩英雄的少年后,睡觉时在梦中误入了西普世界,在里面扮演一位驯宠师,然而这里没有游戏,全都是真的。这里的真实感是游戏比不了的。ps:求收藏,求订阅,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