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4900000012

第12章 传承之路

我就是一根竹笋,生来多粗就多粗,可以长高,但不会变粗。

——柴瑞霁

院长生于1955年,父亲取名瑞霁,字,晴初。从懂事起看父亲诊脉,下地干活时把汤头写在手掌与镢把上,随时背诵,已成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感受到中医的魅力与吸引力,每日亲眼目睹愁眉苦脸而来满面笑容而去的乡民,目睹父亲那几根充满魔力的手指和那双洞察人体五脏六腑的眼睛,便对中医这个职业生出十分的敬畏。爱上它似乎是情理之中,因为别无选择。多少年后,他想起当初仅仅是为了这个职业可以不再自卑,可以受到人们的敬重,可以有一份吃喝不愁的稳定日子,就觉得自己当初有多么浅薄。

1972年的一天,正在地里干活的院长被父亲叫回,拆开信封看到省中医学校入学通知书,从那一刻起,他就开始兴奋,然后,一宿地折腾。在炕上爬爬,在院子里蹦蹦,咯咯地笑着,跑到地里不着调地吼几腔。真的像范进中举,他说。他知道,如果不是父亲的患者——那位宋政委帮助并极力推荐,如果不是父亲的名医身份,他恐怕不会如此幸运。接下来的一切都很顺利,在学校入团,分配到河津医院工作。接着入党,结婚。又去省城上三年中医师资班,然后回到运城卫校当教师。上课教书育人,回家看妻子和两个闺女,其余时间全用来研究父亲的医案。日子简朴而平静。他满足,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定位,没有非分之想,最高目标就是努力当个好医生,方不辜负亲人的期望和朋友的帮助。有朝一日像父亲那样,成为真正的一代名医。

1991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始进行名老中医的传承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用师带徒的形式抢救祖国的医药瑰宝。学期三年,师徒双向选择。出师以后不受人事指标限制,可提升副主任医师。柴浩然老先生名列全国500名专家之列,柴瑞霁成为当然的继承人。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如果不是从小立志学医,15岁开始把脉;如果没有苦练童子功,没有父亲的言传身教;如果没有中医学校的基础和河津医院的实践以及中医师资班的三年,不会有今天。”院长感慨道。

“当医生容易,当好医生并不容易。”如今他已是公认的大家,仍然这样认为。

那时候,人们经常看到他坐在父亲身边,仍然是埋头誊方子,然后让父亲签上柴浩然三个字。没有人知道,签字前,他会把药方细读几遍,熟记在心。连父亲也不清楚,他这个儿子,会经常面对疑难病症,把经方与时方放在一起对比,思考父亲用方的奇妙。常常,父亲诊脉后会让他再诊,他知道这是学习的最好机会。他几乎从不说话,只用那双单纯的如同孩童的眸子,盯着患者,还有父亲的一举一动,把这些牢记于心。

在卫校做教师那些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读了许多专业书籍,做了上万张卡片,写了118篇学术文章,发表在国家以及省级专业杂志上,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颇有影响。有对父亲医案的分析与阐释,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经验总结。这些都为他成为第二个柴浩然奠定了基础。譬如:《柴浩然老中医治学一得》、《柴浩然治疗高血压及其“反跳”的经验》、《急性肾炎证治一得》、《试论逆流挽舟法》、《桂枝古今名实考》、《芍药古今名实考》、《张景岳虫病论治特色》、《桂枝汤“解饥”之我见》等等,恕不一一列举。

院长在学术上的主攻方向是方剂的配伍理论与方法研究。曾在北京、南京的中医高等学府进修深造,师从着名方剂学家王绵之与李飞教授。他参加编写的《实用中医脑病学》、《时方新用》、《经方研究》、《中国常用中草药》、《中国历代方论选》等5部学术专着,担任副主编或编委,其中《实用中医脑病学》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三等奖;与南京中医药大学李飞教授合着《方剂的配伍方法》,200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年3月在台湾知音出版社出版;主编四年制护理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基本常识》和《中医基本常识学习指导》,分别于1999年9月和2000年8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四年制护理专业教材先后12次印刷使用,填补了我省担任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的空白;主编《中医概要》一书,2001年6月由台湾知音出版社出版,受到赞誉。

在行医中不为前人的经验所束缚,凭悟性和觉察得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得益他惯于逆向思维。刊登于《山西中医》1988年6期头条的《木不虚中虫何由萃》,即是一篇卓有独到见解的文章。他从患者的体质入手,阐述了中医治疗虫病的特色,强调体质在发病学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辨证论治改变虫病的易感体质,与驱虫、杀虫的专方专药相结合。通过探讨虫病与体质的内在联系,不仅充实了虫病的治疗理论,而且表明系统整理研究中医体质学的必要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使中医理论在现代科学的高度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有人认为,至今我们的中医院校教育仍然无法完成传统的子承父、师带徒的方式所收到的效果,这观点不无道理。理论终归是理论,而名老中医们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对古人经方、时方的灵活运用与改进,是理论上不能具备的优势。再说,学生们已经没有了老一辈临床实践的机会与条件,现在农民即使看病,也大多选择吃西药、打针或输液,为的是见效快。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现在,寻中医把脉,用砂锅煎药的情形已经很少见了。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农村患者和各种疑难病症,为中医提供了临床实践的大量机会,我父亲的成功,与此大有关系。当然,他们那代医生似乎都走着同样的路,但走出来的却并不多。这与天赋,与悟性,与性格,与家庭教育,与做人做事的态度都不无关系。我很庆幸生在这样的家庭。”院长说。

中医学的衰落是否是注定的?

西医是否可以完全取代中医?

老祖宗几千年的草草根根真的值得继承发扬吗?

那些经方、时方如今需要继续继承吗?

时代在变,而张仲景的经方几千年不变,为什么?

这些都未能影响院长越来越高的声望,坐门诊时门庭若市,不坐门诊的日子里,人们找到宿舍请他诊脉。领导们则是派车来接。运城,太原,北京,熟人托熟人,朋友托朋友,领导介绍领导。慕名而来的这些普通患者或者特殊身份的患者,并非对中医情有独钟,也并非认识到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国粹的意义所在,他们不关心理论,他们只是先人一步认识到抗生素带来的耐药性和副作用,感受到汤药对自己病情的功效和全身机能的调理作用。其实,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有病会选择看中医,中医养生更是红火热闹。名中医一时成为稀缺资源,庸医们纷纷上阵,到处办讲座着书出名就已经拿到不菲的银子,还有多少人会像柴瑞霁这样,一个专家门诊从早8点上到中午1点半甚至2点多,饿着肚子也只能让60多位患者满意归去?

外面再热闹也无法影响院长内心的安静,他依然每周四坐门诊。他曾经说,被许多烦心事缠住时,只要往病人面前一坐,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看院长把脉是一种享受。患者往面前一坐,院长就似乎入了定,诊室里静得只能听见他们的呼吸声。稍远一点看去,仿佛一组雕塑。往往,院长高大的身躯即使坐着也会给人刹那间的居高临下,使患者有片刻的拘谨。但目光的关注,眉宇间的善意,说话的温和与嘴角偶尔的抽动,都会让人在瞬间里产生信赖继而放松心情。问诊的语调不高不低,语速中传递的是患者想知道的信息、想得到的自信和战胜疾病的力量。然后,低头沉思。然后,开方子。最后,再仔细浏览一遍,交给助手。望、闻、问、切,与所有的中医没有区别,可不同的是,只要手指搭上患者的手腕,就仿佛排除了身外的世界,走进了对方的心里,患者的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人体是动态的不平衡,不容易捕捉。中药不是治你的病,而是来调整你身体阴阳的平衡。”

“寒、热、温、凉造成身体的不平衡,用药物的阴阳来调整人体的阴阳。要借势,不是攻,越是借势越要平淡。要中和,也就是中庸之道。”

“一张方子看起来平淡,但平淡之中才能见奇功。”

“不是我的药治了你的病,是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愈能力。我的药只是调动了你身体的能量,让它们把疾病赶出去。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有被邪气侵占的时候,我的任务就是调动你的正气来压倒驱逐那些邪气,还你健康。”

这样的话院长不知对多少患者讲过,在我最初找他看病时就领略到了,这样的效果是,心理上先一步得到诊治,病魔自然不再可怕。

“柴大夫没有名医的架子,见到他病就先好了一半。”一位外地的女患者说。

“他给你把脉时就像自己的孩子,态度温和,专注认真,谁能想到这是管着一个大医院的院长?”一位老人赞不绝口。

“他是得了柴老先生真传的,吃了他的药你就知道有多神。简直是药到病除。”患者们口口相传,越传越神。限于文字篇幅有限,只举两例说明。

有一51岁的男性患者,两肋及腰部疼痛4个月,多处求医,中西并用,票子花了数千,仍然不见起色,慕名找到院长时疼得腰直不起,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往下滚。院长诊断为:太阳病寒湿痹。先以《伤寒论》甘草附子汤:桂枝9克,白术30克,熟附子6克,炙甘草6克。二诊时患者喜告疼痛大缓,且感觉病位自上向下转移。院长只在原方上加大用量。三诊只将附子增至30克,隔日服用。四诊收功,以真武汤出入,温阳化湿,巩固善后。患者前后花费不过百元钱,痊愈恢复,逢人便讲名医的妙手回春之术。

一47岁女性农民,胃中灼热三个月,手足发烧,不知饥渴,还有轻度胃下垂。找了许多大夫诊治,均无疗效。院长分析:此症气阴两虚,辨识不难,而难在用药。既不能单以阴虚为治,浪用甘寒育阴之味;更大忌从中气不足入手,擅用辛温香燥之品。他开出处方:肥玉竹15克,荷叶9克,生山药30克,石斛9克,白扁豆15克,佛手9克,竹茹9克,甘草6克。绿豆衣为引子,4副水煎频服。他谨守病机,匠心独运,以甘淡清平之药,滋而不腻,扶阴变阳,缓缓图功,使患者得以痊愈。

院长从不对患者夸口,但心里却始终在追求一名医者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人们认可、欣赏他的最大一点吧?

随着名声,各种荣誉和奖励也纷至沓来,知识分子拔尖人才、劳动模范、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等,那些证书和牌匾,统统被他压入箱底。1995年6月,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颁奖仪式上捧回银奖,轰动社会。新闻媒体赶来采访,都被他婉言谢绝。“做大夫是为了治病救人,不像‘明星’需要登台亮相,‘包装’宣传。”医无止境,他牢记父亲训诫,力图精益求精。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命运之手会在他最得意之时,专业发展如日中天之际,开了个大玩笑。不仅仅是他自己,社会上也有议论:让一名中医去当如此大、如此重要、又如此混乱复杂的地区医院掌门人,也太离谱了吧?摆弄叶叶草草的中医,面对强大的抗生素都束手无策,何况是几千号人?

这地委领导怎么了?

同类推荐
  •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可供文学爱好者参考阅读,值得细细品味。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初始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初始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1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给青年诗人的信(小经典系列)

    给青年诗人的信(小经典系列)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一九〇三至一九〇八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热门推荐
  •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这本书带你走进3D打印的世界,认识一下当下这个最酷的东西——它将从想象变成现实,并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这本书讲述了3D打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3D打印技术将如何应用在学校、厨房、医院等场所的。这本书预测,不远的未来,我们完全可以用电脑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设计出来,然后进行三维打印,就像我们现在可以在线编辑文档一样。通过电子设计文件或设计蓝图,3D打印技术将会把数字信息转化为实体物品。当然,这还不是3D打印的全部,3D打印最具魔力的地方是,它将给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的结果是科学技术和创新呈现爆发式的变革。
  • 崛起的八零九零

    崛起的八零九零

    相信很多80.90都是初中毕业就踏入社会,自谋生路。也有一部分继续求学。不管怎样大家都是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的。然而现实并不是如所有人想像的那么美好。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很努力的继续着生活的脚步,很努力的向前。
  • 我只想安静地氪金

    我只想安静地氪金

    陈末获得一个氪金系统,但是他只想没事看看直播,吃吃美食,买买豪车,体验神豪的生活。搞投资,开公司?别闹了,他只想做个安静的神豪。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这世界上还有比花钱更有意思的事情。
  • 我绝对可以召唤千军

    我绝对可以召唤千军

    什么,你也配被称作大领主?看我骷髅大军。什么,你是骑士,要跟我单挑?纯防御流召唤师,炸的尼玛都不认识。什么,要来一场精锐对精锐的团战?四守卫称我为长老你懂吗?智谋,勇武,毅力,坚韧,还有,暴虐!我,就是千军!……纯虚拟网游。欢迎入内。
  • 重生的偏执

    重生的偏执

    在女主落魄的时候,男主天使般的向她伸出了手,女主便萌生了想跟她过一辈子的念头,为了配得上他,努力学习,谁知他……
  • 真灵魔祖

    真灵魔祖

    欢迎加入qq群【785950108】天道无情,视万灵为玩物。人间无真情,万灵兴血雨。我辈修士,理应扛起大刀,立誓成魔。看淡生死,提刀就干。
  • 混吃等死的我不配修炼

    混吃等死的我不配修炼

    五个人的穿越会带来怎样的故事?李鸿天:“李善,为师的踏天马呢?”李善:饱嗝~“您说您马呢?”李鸿天:“李善,为师的扑天雕呢?”李善:饱嗝~“您说您雕呢?”李善吃掉了师妹的《初级剑法》,修为略有精进,李善吃掉了师妹的清幽白骨剑,修为大增,李善吃掉了师妹的灵宠二刺螈兽,修为暴涨,李善看着茫茫草原:“好大一个平底锅!”李善看着巍峨山峰:“好大一个烧烤架!”李善看着冰天雪地:“好大一个冷藏室!”李善看着汪洋大海:“我先来炖一锅海鲜压压惊!”李善看着无垠沙漠:“我先来蒸一笼沙包解解馋!”李善看着满天繁星:“我先来换一界生灵尝尝鲜!”李善满脸和善的对众人说道:“来来来,大家吃,大家吃,别跟我客气。”我李善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吃的太慢,一天才吃空两百座山头。
  • 时空之恋:妖孽王爷的现代娇妻

    时空之恋:妖孽王爷的现代娇妻

    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一段悲又喜的真相;原是一条见证他们之间缘分的项链,到头来却成为他们之间最大的阻碍。他与她本是两个时代的人,最不应该相爱的人,但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相遇相爱到相离,他们以为这只是短暂的分离,但当她去寻他时,他的眼中却不再有她,他的笑容也只为另一个她绽放,可他们谁都不知,这一切只是误会,当真相大白时,他与她将何去何从?
  • 宫府佳人

    宫府佳人

    错犯上神,背负诅咒。被囚在冰冷宫府,无尽的黑暗孤独相伴。岁月长流里,阿离,一个名字无奈的化为一个代号,一个延续,永远的延续着忏悔,也延续着悲伤。一曲情殇,泪水滴落,若不能爱,便狠心伤害。有一天,葬川咲钓到了个女孩,那女孩总是让他忍不住想逗一逗。然后,逗着逗着葬川咲有一种越来越冲动的想法,好想捏一把脸,抱在怀里宠上天!将一切东西摆在她面前,只为她脸上那一抹淡淡的微笑。你有想要实现的愿望吗,只要付出代价,宫府阿离便会帮你完成。一场宿命的相遇,一路暖心的陪伴,与他相遇,上演一场世间最美童话,她是他的小幸运,他亦是她的...
  • 呆小九

    呆小九

    传言,魔界公主青冥狠辣绝情,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皇!可谁人又知,那冰冷的面具下又是怎样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她,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魔女。他,是万神敬仰的大神。当无心人碰上冷情帝,又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