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3800000005

第5章 西北奇才

!独立亭亭命世雄,男儿何必哭途穷。

卢骚寡妇淮阴母,慧眼豪情不愿逢。

——咏史

!第五先生辞馆后,村塾延请了另一位塾师授课,但他学识平平,是位冬烘先生。房氏认为这样下去读不出什么名堂,决定把侄儿送到三原去就读,那儿是县城,好的老师多。于右任有一位族祖于重臣,他在三原县南大街开恒丰米店,交游甚广,在地方上也有些声望,又是个读书人,与三原县有名的塾师毛班香很要好。于是,房氏带着11岁的于右任回到三原县城,投奔重臣公,在于重臣家附近东关渠岸赁屋而居,送于右任入毛氏私塾读书。

毛老师名班香,字经畴,他与其父毛亚苌(汉诗)两人同为关中有名的塾师。于右任在毛班香那里读书9年,学了经书、诗文及书法,特别是学习了毛老师的治学之道。毛老师为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教书是这样,写文章同样是这样。于右任对这位老师的学问和人品都很敬佩。弟子们出于对老师的热爱和景仰,常向老师求教:“您的学问这么渊博,是怎么得来的?”毛先生坦然答道:“我没有什么长处,只是勤能补拙而已。”“勤能补拙”,于右任认真咀嚼着老师这句话的含义。

这位毛夫子的教学方法,在当时的塾师中也是比较特别的:年纪大一些的弟子他亲自授课,年岁小的学生,则由大的学生去教。数十年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了“小先生制”,陶先生对这种学生教学生的制度极为赞赏,曾赋诗说:“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而毛班香先生,也许就是实行“小先生制”的嚆矢。平时,每日授课两次,夏季日长,再加授一次。他所教过的书,都要学生背诵,过去教过的,也要学生连带一起背。所以,凡毛先生教过的篇章,学生们都记得很熟。

毛先生的父亲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塾师,年事已高,在家养老。毛先生因事外出时,由他代授,学生们称他“太夫子”。

于右任60岁时在他的《牧羊儿自述》中写道:太夫子“他生平涉猎甚广,喜为诗,性情诙谐,循循善诱。自言一生有两个得意门生:一是翰林宋伯鲁,一是名医孙文秋。希望我们努力向上,将来胜过他们。对我的期望尤殷,教导也特别注意。太夫子又喜为人作草书,其所写的是王羲之的‘十七鹅’,每个鹅字,飞、行、坐、卧、偃、仰、正、侧,个个不同,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皆宛然形似,不知其的本从何而来。”

可见,这位太夫子也确实是一位饱学之士,于右任后来勤学苦练,以草书闻名于世,成为当代的“草圣”,不能说与这位太夫子的启蒙和影响没有关系。

在毛班香先生那里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于右任开始学做古体诗和近体诗。为了学做诗,他把《唐诗三百首》、《古诗源》和《诗选》等学诗的“范本”都找出来读,但总觉得读起来不大对劲,所以对做诗不感兴趣。

有一天,于右任为毛先生料理馆务,在毛先生的书架上,发现了文天祥和谢枋得的两册诗集残本,试读之后,只觉得“声调激越,意气高昂,满纸的家国兴亡之感”。他不禁诗兴大发,从此领悟了做诗的门径。日后于右任自己也成为旷代诗人,他所作的诗,多半以国家兴亡、民间疾苦为主题,绝少儿女私情。他对那些一味歌颂太平盛世的诗篇没有兴趣,这也是时势使然,只要考察一下清末国势阽危的情况,便可知那些“范本”的不合时宜。

于右任从少年跨入青年的10年中,学业有长足的进展。除了本人的努力和毛氏父子的教诲外,也还得力于另三个人:一个是他的父亲,一个是房氏伯母,还有一个是族祖于重臣。

据于右任自己讲,做学问的门径,“得益于庭训为多”。他的父亲于宝文,只读过两年村塾,为生活所迫,外出学艺。由于他勤奋好学,加上劳作关系,长期刻书、校书,与岳池地区的学者接触频繁,博览群书,不懂就问,因此他的见识,反较一般科举中人为高。他在岳池期间,曾手抄过全部《史记》,辑修过家谱,选成治家语录和格言三卷,又借抄张之洞的《酋轩语》、《书目问答》和袁子才的《小仓山房尺牍》等书,圈点过《十三经》两遍。他把历年所得的书,不断寄回家中,并常在信中指点于右任:某书当读,某书某处重要。

1889年,于右任的父亲带着继母刘氏回到三原,在东关石头巷赁屋而居。巷中有一小庙,平时空荡无人,于宝文日间读书其中;晚上在家里,父子在灯下互为背诵。背时皆向书一揖,不熟则夜深相伴不寝。后来于右任在“斗口村扫墓杂诗”中,有一首记述其事:

发愤求师习贾余,东关始赁一椽居。

严冬漏尽经难熟,父子高声替背书。

于宝文不但发愤读书,也喜欢买书,在四川劳作十余年,陆续寄回来的书不少。他每年的薪水不过数十两银子,几年回家一次,又要还债,家境甚窘,但只要有好书,却从不吝惜薪资,照买不误,以致家中到处堆的都是书。有时,他指着一堆书对于右任说:“望汝作世上一个读书人。”

于右任发愤向上的学习态度,还得之于房氏“望侄成龙”精神的感染。房氏虽然不识字,但督课甚严,每晚总要陪伴于右任学习到三更。于右任偶有过失,或在塾中嬉戏荒废学业,她既不责备,也不逐赶,常面呈戚色,数日不欢。于右任每当看到伯母郁郁寡欢的脸色,就知道自己错了,深感不该荒废学业耽于嬉耍,惹得伯母数日不欢,应立即改正并发愤学习,使伯母转忧为喜,否则对不起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伯母。直到60岁于右任写《牧羊儿自述》时,回忆起房氏伯母“爱护之心和严正之气,至今梦寐中犹时时遇之”。终其一生对伯母的养育之恩,一直感念不忘。

于右任的族祖于重臣,也是于右任成长过程中的一位功臣,倘无于重臣的资助,于右任不可能离开杨府村到三原毛班香私塾求学。

毛氏私塾距于重臣住处甚近,青少年时代的于右任常至族祖家。这位爷爷对侄孙十分钟爱,关心他的学习,常常给以学习用品和糖果。后来于右任因《半哭半笑楼诗草》罹祸亡命上海,于重臣恐遭灭族之灾,举家逃亡,仅留两客在家看门。几年后形势渐转松动,于重臣方敢回家。他对流亡在外的于右任仍十分惦念,在病重时犹问于右任回来否?于右任曾有诗一首悼念其族祖:

袖中书本袋中糖,入学相携感不忘。

恸绝江南亡命日,弥留犹唤我还乡。

于右任在毛班香私塾读书时,虽有族祖于重臣的资助,但家庭经济仍然十分拮据,有时穷得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只好淡食。适其所居住的前院,有一家鞭炮作坊,作坊里有不少妇女和儿童做临时工。于右任利用课余时间,到鞭炮作坊打零工,学打炮眼、装药线。每做一盘,可得制钱一文,一天做三四盘,赚上三四文钱,一则贴补家用,再则添些纸笔文具之类,偶尔匀出一文买一颗糖吃,就算够“奢侈”的了。

不料一天晚上,鞭炮作坊突然失火,掌柜的全家被烧死,天亮后,他跑到前院一看,作坊已变成一片瓦砾场,于右任的“财源”断了。

当“失业”的痛苦向他袭来时,他终于找到了一条贴补家用的新路子。其时,陕西学政当局为奖励文章写得好的学生,在有些书院设有一种“考课”,经常吸引一些青年学生来参加考试,对考得好的学生发点儿钱,以示奖励。于右任14岁那年,初生之犊不畏虎,跟随着比他大一些的学生到三原学古书院去参加“考课”,第一次就得了二钱银子的奖金,折换成制钱约二百三十枚,等于在鞭炮作坊做两个月的小工。他喜之不尽,以后就经常去参加这种“考课”,一则可以练练笔,再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以贴补家用。

由于于右任在考课时经常得奖,平时学业也非常优异,他的同窗都劝他早一点去应童子试(考中称秀才)。他把这个意见告诉他的父亲和族祖于重臣,他们都不赞成,认为他年纪还小,不宜过早去应试,这样会荒废学业,所以于右任仍在毛氏私塾读书。

17岁那年,赵芝珊(维熙)任陕西学政,适逢岁考,于右任考了个第一名,名列三原县的榜首,成了秀才。这在毛氏私塾里实不多见,毛先生认为他已学有根底,不再像过去那样一板一眼地规定他的功课,读什么书让他自由选择,功课也比较自由,毛老师仅担任一些讲解而已。

又过了两年,毛老师认为他学已有成,应从名师进一步深造。于是,于右任离开了培育他9年的毛班香老师,到三原的宏道书院、泾阳的味经书院、西安的关中书院去住读。由于在几个有名的书院都学习过,阅历渐广,眼界扩大,读书也渐多,诗、赋、经、解都能对付,就是八股文作得不合当政者的口味,因而不能崭露头角,心里常闷闷不乐。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一种文体,又称“制艺”,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作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文章结构必须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字数有严格限制。明初规定乡试、会试为五百字,清康熙年间改为五百五十字,乾隆以后改为七百字。书写款式的规定也极严格。试文要求点句、勾股(标段落)、添删涂改的字数于文末以大字注明。文中避庙讳(死去皇帝名)、御名(当今皇帝名)、圣讳(孔孟名)。试题低二格,试文一律顶格。不符合上述规定者取消考试资格。

对这一套繁琐、束缚人们思想的程式,而且还要限定以四书为题材,于右任讨厌极了。于右任所学,是以书经、三礼、史记、张子正蒙等书为根本,只重说理,不讲究辞藻的华美。考官批阅他的试卷,往往怀疑他是抄袭明朝人的文章。因此,考试后,不是背榜(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心里不免郁郁不乐,直到叶尔恺(伯皋)督学陕西,他才得以脱颖而出。

清朝制度,提学使三年一任,每省一员,由清政府派遣大员充任,体制宛如钦差,可以专折奏事,位次于督、抚,但奏事却与督、抚平行。1898年,于右任20岁时,叶尔恺出主陕西学政,在当时各省的提学使中,他是以学问渊博著称的。他的幕府中也人才济济,如叶澜、叶翰两先生,都是东南知名之士,尤其好讲新学。

那时提学使的衙门,设在三原,叶学台到任后,观风全省,出了几十道试题给秀才们去做。这几十道题,各门学问无不具备,限一月交卷。于右任在“冬寒无火,夜间呵冻所书,忽浓忽淡,甚形潦草”的情况下,勉强写成了十多篇。想不到呈上去后,得到学台大人的激赏,认为于的诗文策论,见识襟度,卓尔不凡,非时流可及。叶学台欣然批道:“入关以来,未见第二人”,“作者奇才妙笔,可以自成一家”,并大书“西北奇才”,推崇备至。传见的时候,对于右任说了许多嘉奖、勉励的话。还拿出一部薛福成的《出使四国日记》给他阅读,叫他留心世界大势,末了还说:“这部书我只带来一部,阅后仍须送还。”可见学台大人对于右任的青睐。

叶学台要于右任阅读薛的出使英、法、比、意四国日记,一方面因为薛福成是清代放眼看世界的先驱者之一,在他的这部著作中,记载了1890年2月以后的欧洲见闻,让身处关中的于右任开开眼界。但更重要的是,叶学台认为薛福成在清末黑暗腐败的官场中,算得上是一位难得的好官,他除了在政治上有很好的名声,在学术上留下了好的著作外,在外交上也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例如:全力保护华侨就是他的德政之一),让年轻的于右任从薛福成的著作中能学到某些治国做人之道。

以全省教育首长之尊的提学使,如此看重一个年轻的秀才,称誉其为“西北奇才”,实属罕见。于右任来自农家,与叶尔恺素无渊源,叶对于右任如此垂青,主要是从于右任的试卷中看出他的学识出类拔萃,才气纵横。于右任所做的十几篇试卷,涉及各方面的学问,给叶尔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惜的是,百年来历经动乱变迁,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这些试卷了。但从他同一时期所作至今尚留存的少数几首诗中,我们还可以一睹他当时目光敏锐、见解超群的风貌。如《右任诗存笺》列为第一首的《杂感》诗,于右任把我国历代称颂伯夷、叔齐兄弟俩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这件事,一翻数千年来的定论,谴责他们兄弟俩阻挠周武王伐纣的革命,诗云:“……夷齐两饿鬼,名理认不真。只怨干戈起,不思涂炭臻。心中有商纣,目中无商民。叩马复絮絮,非孝亦非仁。纵云暴易暴,厥暴实不伦。仗义讨民贼,何愤尔力伸。”这种看法很有见地,格调新颖。经叶学台的识拔,于右任声誉渐起,名重一时。

继叶尔恺督学陕西的是沈淇泉(又名沈卫,沈钧儒先生的叔父)。时陕西又遇严重旱灾,死亡枕藉,沈学台在上海等地筹募一笔巨款,在三原开设粥厂,救济灾民,希望找一个年轻有为的人来管这事。这时,于右任正在宏道书院学习,书院的孙芷沅山长向提学使推荐这位高足出任粥厂厂长。

他初出校门,看到饥民鸠形鹄面,啼饥号寒的惨状,不由得他不努力从事施粥工作。于右任虽无社会公益工作的经验,但本着为饥民服务的宗旨,在粥厂内创立了独立的会计制度,培训了二十多个民工各司其职,把繁忙纷杂的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嗷嗷待哺的灾民及时得到救济,渡过了灾荒难关。他由于昼夜忙碌,竟累得生了一场大病。直到第二年新粮即将登场,把余粮分给了饥民,施粥工作才告一段落。

这所粥厂,就设在三原西关渠岸三官庙内,入民国后,于右任来陕西领导靖国军时,在粥厂的原址办了一所民治学校,为家乡培养了不少人才。

这个粥厂前后办了一年,使于右任的组织管理才能受到很好的锻炼,但学业损失甚多。因此,粥厂结束后,他要求继续学习。沈学台支持他的要求,并把他送到当时关中著名的陕西中学堂继续深造。

陕西中学堂设在西安城内校舍宽大华美的北院,总教习(教务长)是江夏(武昌)人丁信夫(树保),他对经史研究很深,颇有心得,故讲解详明,于右任在校半年,受益极多。

这一年正是庚子年(1900年),国难当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奔,狼狈地逃到西安,把陕西中学堂连同巡抚衙门改为西太后和光绪帝的行宫,学堂不得不宣告停顿。时岑春煊任陕西巡抚,当西太后母子的銮驾进入西安时,岑春煊命令学堂师生衣冠整齐地跪在道旁迎接“圣驾”,足足跪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等到“圣驾”通过,才有人喝令大家起立散开。这事使于右任大为愤懑,国家已弄到这副样子,皇帝都要逃难,慈禧还要摆臭架子,兴师动众要大家跪着迎接她。他越想越气,回到宿舍,马上写了一封信给巡抚大人岑春煊,要他趁此机会杀了西太后,拥护光绪皇帝重新实行新政。

这里还须补叙一下:于右任少年时,因受长辈们的教育,逐渐形成不满清朝统治的民族意识。他7岁时,某日傍晚,伯母一家老少二十余口在麦场上“喝汤”,闲谈中他表哥突然发问:“我们读了《百家姓》,为什么书里没有县官的姓呀?”于右任的四外祖回答道:“他们是满洲人,两百多年前满洲人打败了明朝的朱皇帝,占了明朝的天下,所以我们的《百家姓》里,不要他们的姓。”他的四外祖没有念过书,他所讲的也并非事实,实际上《百家姓》始于北宋年间,根本不存在“不要他们的姓”的这回事,但于右任听了,似懂非懂,却因此萌发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他长大后受刘古愚、丁信夫、朱佛光等老师讲授新学的影响,以及谭嗣同《仁学》等著作的启发,他的政治倾向逐渐接近于维新派。及至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他很同情失败者。所以这时,于右任眼看国家遭了大乱,八国联军占了北京,慈禧逃难还有心思大摆阔气:凡是她经过的道路,都要用黄土铺垫,净水泼街,数百人手执旗帜、灯笼、斧钺、宝扇、红毡等为她开路助威,成千上万的臣民跪在路旁接驾。这一切使他怒火中烧,回去立即写了这封信。

信写好后,被同窗好友王麟生看见,力劝于右任不要太莽撞:岑春煊巴结西太后唯恐不及,怎么会去“手刃西太后”呢?你的信到了他手中,只会白白地送了性命。于右任听了王麟生的劝告,打消了这“上书”的幼稚念头。

由于于右任赞成新政,因而与陕西提倡新政、新学的有识之士都有来往。当时,陕西提倡新学最力而又最彻底的,当推三原朱佛光(先照)。他本是一位小学家,兼治经学,后来又从自然科学入手研究西学,写文章也是一等好手。他是明朝秦愍王朱樉的后裔,具有强烈的反清思想。所以,他讲起学来,每每推崇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借古讽今,宣传变革。他的盟弟毛俊臣(昌杰),是个经学家,对于词章也很擅长,在学行上朱先生与毛先生各有所长,他们两人的合作,称得上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朱先生还与孙芷沅在陕西发起成立天足会,反对妇女缠脚,又创设“励志学斋”,集资购买新书,以开风气。所以,朱佛光也是于右任确立革命思想的启蒙者之一。

那时的陕西,交通闭塞,不像上海等沿海城市容易看到新书新报,适逢莫仁安、敦崇礼两位牧师在陕西传教,于宝文因刻书关系与他们熟悉,向他们借了不少《万国公报》、《万国通鉴》,于右任不时翻阅他父亲借来的这些新报刊,对于环球大势,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听说朱佛光以新学教授弟子,心实向往,他便毅然拜在朱先生门下,连带对朱先生的盟弟毛俊臣也执弟子礼。由于得到两位名师的指导,于右任的视野更为开阔,思想也日趋新进,所写的诗,不再囿于个人的喜怒哀乐,把笔触扩展到亚洲及世界的范围。如他写的一首《和朱佛光先生步施州狂客原韵》的诗,就很有气势:

愿力推开老亚洲,梦中歌哭未曾休。

人权公对文明敌,世事私怀破坏忧。

偶尔题诗思问世,时闻落叶可惊秋。

太平思想何由见?革命才能不自囚!

于右任的同学茹欲可、程运鹏等,平时很喜欢看曾国藩、胡林翼的文章。有一次,朱佛光先生特地提醒他们:“曾、胡的文章虽好,题目则很差,请留心。”朱先生所说的“题目”,主要是指曾、胡两人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于右任在一旁听了,大受启发,以致把买来不久的《曾文正公集》、《胡文忠公集》等新书毫不惋惜地全烧了。

这一时期的于右任,既富于民族的义愤,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抱定决心要从游关中所有著名的学者,吸取他们的所长,充实自己。味经书院的山长刘古愚,是关中经学家的领袖,精通“四典”,兼长历算;素以经世之学教士,当时有南康(有为)北刘(古愚)之誉。戊戌政变发生,刘古愚感愤之余,曾遥祭六君子,被清吏侦知,对他格外注意,时常派人窥探他的行踪及与其来往的人。一些读书人都明哲保身,不敢和他接触,而于右任偏偏在戊戌政变发生不久、谣言朋兴的十月,去拜访这位为清吏所侧目的刘古愚山长,连刘古愚先生也很惊异,情不自禁地问:“你怎么在这个时候来看我?”于右任坦然地说:“正因为是这个时候,我才来就访先生。”刘古愚听了很受感动,留他住下,待之甚优,每有所问,悉心指导。

几年中,于右任从游了许多名师,经过他们的指点和自己的探索,加之读了不少书,包括西方的译著,因而眼界日高,对列强环伺、祖国沉沦感到无限的悲痛。虽然在1903年中了乡闱(举人),但一股潜在的革命意识,在脑子里“旋蜇旋动”,终于向自己提出了一个既严肃而又至关重要的人生观问题:我这一生,到底是循例走科举应试的道路,博个一官半职、封妻荫子,谋求个人和家庭的荣华富贵?还是投身改进(改良)这个社会?到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认识到改良这条道路走不通,从而得出了“吾人当自造前程,依赖朝廷时难俟”(《从军乐》)的结论。

于右任与辛亥革命前其他许多革命党人一样,经历了“反清——改良——革命”这一摸索过程,等到迫害及身,献身革命的意志才最终确立。

同类推荐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传奇将军牛化东

    传奇将军牛化东

    本书记述了牛化东同志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为了祖国繁荣富强长达70年的革命经历和光辉历程。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投笔从戎:班超

    投笔从戎:班超

    本书记述了班超定鼎西域的传奇一生,展现了他的风采和功绩。其内容包括:史学世家、初试牛刀、丝绸之路、出使西域、西域传奇等。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热门推荐
  • 历史微尘

    历史微尘

    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虽如此,这些典籍记载的历史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太多的人和事随风而去。就算有的人有的事被记载下来,它们和真相的距离又有多远?在这里,让我们坐下来,让想象力在历史的天空翱翔,来描述那些随风而去的人和事。
  • 异能者传说

    异能者传说

    在这个情节快速化的小说潮流里,不妨来看看这篇慢热文。和铭东城一起走进异能者的世界,见证铭东城在尝尽人生百味,历尽千难万险之后,如何成为强者。
  • 废女成皇:倾世颜小姐

    废女成皇:倾世颜小姐

    他是万年神帝她是万年神女一个妖孽邪魅喜怒无常一个浅笑倾城残忍冷清他们之间会怎样的火花呢?
  • 从种田开始的商业帝国

    从种田开始的商业帝国

    任研,27岁的农业博士生,偶然得到储物戒指,“这里可以种植物,而且外面一天,里面一年?”从这一天起,世界局势彻底发生改变。“坦西克先生,没想到您40岁就成为了世界首富,身价1800亿美金,太厉害了。”某财团合伙人赞美道。“哼哼,单论钱,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吧?”坦西克轻笑。“俄,这个,还有一个人可能比您更富有。”中年白人斟酌着用语。“谁?”“他的中文名字叫童博轩。”“哦?他有多少钱?”“可能,您不及他的零头。”坦西克:“......”另一边。大英博物馆。“华南图先生,我们愿意把这两件大维德花瓶赠送给您,希望能获得您的友谊。”华南图嘴角目光清冷的轻声道:“我希望以大英博物馆的名义,把他们捐给华夏。”白人脸上一喜,连说道:“您真是慷慨的人!”......“喂,大哥,他们送了我两件花瓶,我按照原则捐给华夏了。”放下特制手机,华南图难掩兴奋。“哼哼,华南图这小子做的不错嘛。”一个男子挂断电话,拿起另一部特制手机,拨通后恭敬道:“大哥,小图已经.....”“阿二,你做得很好。”挂断电话,任研摇头失笑:“童博轩那小子手下的医学实验室,应该快出成果了吧。”“喵!”一只大橘猫跑过来蹲地上,摇着尾巴。
  • 一宠成瘾:boss情难自控

    一宠成瘾:boss情难自控

    一场交易让她失身失心,作为后母的交易筹码,刚挣脱掉渣渣未婚夫的她又沦为他的人,签下神秘签约。还要对付他的奇葩家族和霸道女友,天啦,他居然还对她说情难自控,“对不起boss,我不相信,请你别来烦我!”
  • 进击的部落

    进击的部落

    战争与和平,联盟或仇恨。王国人将部落人当成奴隶。而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洛海却来到了一个特别的部落。他该何去何从?这一切是意外还是阴谋?他只需放声怒吼:“部落人永不为奴!”…………喜欢种田,冒险,争霸的童鞋们可以进来瞧一瞧,轻松,热血。不会种马,也不会无脑YY。
  • 倾国

    倾国

    东昭公主晏倾君十一岁丧母失宠,十五岁被情人及兄长设计和亲贡月国,心中不甘做父兄王位权杖下的牺牲品。谁知和亲途中发生意外,晏倾君顶替封姓女子身份来到了祁国,掀起内廷一片血雨腥风。东昭太子晏珣新婚之夜见到新娘“绍风郡主”,不禁大惊失色。双料的身份,双料的阴谋。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作者文笔大气,以一种浓墨重彩的画卷,展示了几国纷争下的爱恨情仇。南临平,东昭乱,商洛逼,祁国扶,贡月亡,五国大乱。美人笑曰:倾你一国,救我一命,如何?他眉尖微扬,似笑非笑,“好处?”
  • 我有一张八道图

    我有一张八道图

    体、术、兵、丹、阵、驭、圣、诡,是为八道。这个世界,以八道修炼为尊,主角周全获得了特殊的“八道图”,从此八道全开,扶摇而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轮回不息

    轮回不息

    他看起了自己的当下,一个胚胎的律动,生机勃勃的。“好丑啊!”......一拜皇天,二拜后土,三拜祖宗。燧人皇钻木启火,娲皇补天济世人,禹皇引流划九州;天崩地陷,江河倒转,先人尽同之争生。谓曰:我命由我不由天,七星灯起,与天借命......“五行山下化身行,通体修为尽带去,金箍棒曲成枷锁,遥望花果山下桃。”穿越无限中的无限,领略成语背后的风采,兵刃与枪炮的交锋,谁告诉你西施一定是美人,逼着恐龙吃素,仙剑之中改命,考试是很丧心病狂的,梦幻西游游不游,孙悟空打孙悟空,在此留下墓志铭,头顶天、脚踏天、打遍天下方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