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9400000021

第21章 德行养生(4)

佛家认为,不仅仅我们现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有生命,在无边无际的虚空当中,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相应的众生居住,总称为“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当中,不论男女老少、在家出家、有智慧无智慧、有修行没修行,总之任何人,只要想往生,只要念佛,佛陀都平等救度,接引往生,往生之后都能平等成佛。

小知识

众生平等的由来

佛陀的弟子中,婆私吒、婆罗婆二人是婆罗门出身的青年,当初他们跟随佛陀出家,其他婆罗门责道:“婆罗门是至高无上的种族,是从创造宇宙之神的梵天嘴巴中生出来的,而你们竟然与卑贱阶级的人民在一起,简直是自贬身价。”佛陀听了,对弟子们说:“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这样说罢了。他们说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嘴巴生出来的,那么婆罗门的女性就不由母胎生子吗?不管那一个阶级,都有做善事和做恶事的人,任何阶级的人,只要能够谨言慎行,身口意三业清净,舍弃一切执迷,努力开展自己的智慧,自利利人,这样的人便有资格被称为至高无上的人。”佛陀这种众生平等的思想,引起各阶级人民的共识,纷纷加入僧团,打破了印度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往往是由执著造成的

执著是一种精神境界。所谓“执著”,佛教中原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被意为固执、拘泥或坚持某一意念不肯改变,也指坚持不懈。从小我们就被教之要有理想、有追求,做事情一定要执著,不能半途而废,而如果我们过于专注某一件事,就会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

佛家认为,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执著于此呢?释迦牟尼佛成佛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执著是众苦之源。人生不如意之事,往往是由执著造成的。报纸上的财杀、情杀、仇杀,无一不是祸起对欲爱的极端执著。就是寻常日子,人们分分秒秒总在各种执著中翻滚,“我偏要……你老是……你根本就……你从来……”是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像污染的空气,不知不觉将白墙染成灰黑,不知不觉把人际间的成见固筑为怨憎壁垒。

执著是一种生活态度,但对于不能坚持的事情一定要随缘,否则将拖人累己,痛不欲生。如果一个人执著于世间的功名富贵,以及种种事相,他的这种执著就是“著有”——执著于有。相反,如果一个人执著于出世间的清净,他的这种执著就是“著空”——执著于空。在大乘佛教看来,“著有”与“著空”,都属于著相,都属于障碍,都不符合生生不息的大智慧。佛教提出“诸法空相”、“五蕴皆空”的道理,就是让人们放弃对世间相的执著,解脱世间相的困惑。如果一个人不再执著于世间相,是否就是佛教所说的智慧解脱了呢?不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用给人治病来打比方,这只属于一期疗程。这时,人们虽然不再执著于世间相,然而他却又执著于出世间相。所以,还必须消除人们对出世间相的执著。打破一切执著,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才是真正的不执著。这时,人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清净无染的。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就是灵动活泼的。

六祖慧能曾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就是说,人们的自性是没有污染的,就算有人想去污染它,那也是污染不上的。人们的自性是生生不息的,即使有人想停滞它,那也是徒劳无功的。只要人们领悟了自性,契合了自性,那么,这样的人生就是合乎大道的人生,就是智慧解脱的人生。

放下执著是件很难的事。即使一个人跑到山林溪涧,远离了社会人事,心中的“恋世习气”也是一时难以消除的。即使经过长期的修行,消除了心中的“恋世习气”,那也不是没有了执著,因为这时候的他虽然没有了“恋世习气”,却有了一种“厌世习气”。要想使他更进一步,就必须要消除他的“厌世习气”。这就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道路上,不断地进步,逐渐地打破执著,逐渐地消除习气,最终让自己契合“道体”。

佛教让人放下执著,首先从破除凡夫的“执有”开始。破除凡夫的“执有”,所用的方法是“破有显空”,譬如佛教里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有,因缘离散而空,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金钱、名利、地位,乃至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终究都要破灭的,因此,所有的世间相,都不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处。

小知识

如何破执

破执不等于放弃。佛家基于缘起性空的智慧,要人破执,但破执不等于放弃一切。比如说,教你不执著财物,并不是教你不去赚钱,或者放弃赚钱的机会,佛家鼓励人获取净财。穷得衣不蔽体,三餐不继,自然也无幸福可言。况且一个人行善也不可无钱财。对于男女感情的处理也一样,理解缘起的人对情感不加妄执,有良缘则结婚,无良缘也不强求。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名会带来许多烦恼,盛名之下,出丑的机会也会更多。所以一个真正有大智慧、大学问、热心奉献的人,只要尽心造福大众、服务社会,虽不必刻意追求声名,但也无须刻意逃避声名,一切可随顺因缘。

唯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脱与自在

一个人在处事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事经验的人大都能泰然处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就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这就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需要磨炼才能养成。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了佛陀放下的道理。

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人们经常在患得患失时听到的劝慰语。佛家语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俗世的这些事情,可以说使人生活得非常辛苦烦闷。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慧远禅师年轻的时候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嗜好吸烟的行人,两个人—起走了很长—段山路,那个行人给了慧远禅师—袋烟,慧远禅师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然后他们就在那里聊天,由于谈得十分投机,行人又送给他—根烟管和—些烟草。

慧远禅师和那个人分开之后,心想:“这个东西让人觉得十分舒服,肯定会干扰我的禅定,时间长了一定会难以改掉这个习惯,还是趁早戒掉为好。于是就把烟管和烟草都扔掉了。”

又过了几年,慧远禅师又迷上了《易经》。那时候正是冬天,天寒地冻,他写信给自己的老师,要求给他寄一些棉衣,但是信已经寄出去很长时间了,冬天都快过去,山上的雪开始融化了,老师还没有寄衣服来,送信的人也没有任何音信。慧远禅师于是用易经为自己占卜了一卦,结果算出那封信并没有送到老师那里。他心想:“易经占卜固然准确,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么能够全心全意地修禅呢?”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接触过易经之术。于是,他一心参悟,放弃了一切和修禅无关的东西,终于成为了一位禅宗大师。

的确,花花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是我们很难舍弃的,于是就有了伟人与庸人的区别,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有足够的勇气来舍弃与自己的追求无关的东西。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也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小知识

放下与舍弃的区别

放下与舍弃是两个不同的境界。舍弃就其意思来说就是要我们把一些东西抛弃,抛弃后我们难免不回忆过去,而放下是从内心的深处去沉积,是从人的大光明的智慧中去觉醒。放下是要我们做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放下的修心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存在于这个天地间,就难免沾染这个充满名利与世俗的尘埃。要使我们在红尘中不迷离自己的本心,就要放下那些熙熙攘攘的争斗,放下一切的瓜葛,放下我们内心深处的杂念,放开一切的束缚。如此,就可能有淡看风起云涌,笑谈红尘变换的境界。

不以得喜,不以失忧

释迦牟尼曾说:“人的生、老、病、死皆是人之定数,逃不开逃不了。凡人心中任何情感,诸如喜怒哀乐者,皆由欲生,心中有了欲俗,方才会因得之而喜,失之而悲。”其实人之得失皆有定数,悲喜为多余,只要悟了这番道理,方能心如净土,不骄不躁,品洁质雅。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僧人替一家施主做法事,事后主人发现家中丢失了20两白银,便怀疑为僧人所为,于是气势汹汹地跑到庙中索取。僧人明白来意后,取出了20两白银说:“施主请把银两拿走。”这人接过银子怒气冲冲地回到家中。这时其弟来告知,昨天因事情紧急,拿走银子而未交代。他听后恍然大悟,万分羞愧,急忙到庙中送还银两,向僧人连连道歉。僧人接过银子只说了一句话:“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然后送客关门。

一个有口皆碑的大师,被诬偷银,双方皆无证据,有口难辩。与其对簿公堂,只能是事出有因,查无实证,引起众人猜疑。既然钱是身外之物,无需恋之,让它去吧。顺其自然,必有其果。

出生为人,不可避免的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如果没有心静如水的定力,就会经常心生浮躁,患得患失。

有些人常常因为得到了一些物质的财富就欢天喜地,高兴得手舞足蹈,而在失去一些东西后则会痛哭流涕,情绪一落千丈。面对人生的坎坷曲折,生活的艰难困苦,倘若心为物役,人生的大半就会在悲观的心情中窒息心智,难以感受到生命的乐趣。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节欲,穷其一生也就只能是一个私欲不断产生和满足的过程而已。

“不以得喜,不以失忧”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种境界,也是古人修身养性时的一个道德标准。古人云:“心为形所累。”人的欲望越大,生活的压力也必定随之增大,人生中如果能少一点儿欲望,就会多一份轻松与洒脱。

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曾写过这样一副著名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于右任先生一生饱经沧桑沉浮,却能淡泊名利,荣辱自安,其原因就是得益于这副对联的内涵。后来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这副对联和一幅写意的莲花图,笑而不答。

现代社会,紧张激烈的生存斗争,高效快速的生活节奏,带给人的心理负荷是巨大的,由此造成人的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这些都会带给人的种种心理失衡和各种神经症。我们看到不少人的物质条件优裕,但活得却不轻松,也不健康,究其因,往往与心理状态有关。

人要健康,除了要注意营养,注意防病治病,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自我调节,注意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安详、平和的心态才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其实人的心态与人的道德修养有关,一个人倘若心量广大,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凡事不斤斤计较,对名、利等身外之物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任由自然;对人对社会充满真挚、热爱和怜悯之情,与人为善,这样的人必然活得从容、坦然、安详。既如此,身心常处于愉悦之中,自然心不受累,疾病也无隙可入。

小知识

佛家论得与失

佛家说,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每时每刻不是在变,有缘就聚合在一起,没有缘分了分开,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是借我们用用。纵使你有千万家财,娇妻美妾,时间一到,什么都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是一身的罪孽,所以,佛让我们要看破红尘。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以为你拥有了什么,其实你什么都没有,今天你拥有,明天就可能失去,今天跟这个关系好,明天为了什么事就可能翻脸,这个就是无常,要看破了得与失,人自然不会执著,也就不会那么痛苦。

同类推荐
  • 养生的智慧

    养生的智慧

    健康是人生最基本也是实在的快乐之一,追求健康就是追求幸福。只有懂得养生的人,才能认识到健康的重要。著名健康专家洪昭光说:“人以健康为本。健康是人生与社会最宝贵的财富,科学养生和保健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让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让生活充实而快乐?经过多年的探索与体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感觉到,养生这种传统的自身养护行为能够提高自身的各种机能,让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状态,不依赖医药就能保持健康。
  • 生活细节决定全家健康全书

    生活细节决定全家健康全书

    本书从日常生活、膳食营养、果蔬养生、居家生活、睡眠养生、穿戴服饰、运动锻炼、化妆美容、心理调适、中医保健、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四季养生、疾病保健、家庭用药、健康管理、中老年保健、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等25个方面,教授读者一年四季、衣食住行、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养生方案和保健技巧。
  • 常用养生保健食谱

    常用养生保健食谱

    本书是《养生保健食疗系列》中的一册,汲取鼓今食疗药膳之精华,融健康、强身、治百病于一体,详细介绍了数十款适合常用养生保健的营养美味菜肴。并以简洁的文字和精美的彩图对每款菜肴的用料配比、制作方法、成品特点、营养成分及药理和疗效、操作提示均作了详细的介绍。这些菜肴原料易取,搭配科学,设计精细,营养丰富。是集食补与食疗于一体的科学饮食指导用书。
  • 黄帝内经不生病养生真法

    黄帝内经不生病养生真法

    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用最深入浅出的理论、最通俗的语言、最实用的方法,从精气神三宝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经络养生、老人养生、儿童养生、男人养生、女人养生、名人养生等方面进行阐述。
  • 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本书包括《具德萨迦派持教鄂、宗、擦三大支派的观点概述正士喜言》及《雪域藏地金刚座具德萨迦寺》两部分,为了方便刚接触萨迦派及萨迦寺的研究者和寺院导游等读者而编写。
热门推荐
  • 御兽天行

    御兽天行

    这是属于御兽的世界,这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斗气,没有复杂的修真,只有操纵幻兽的御兽师。御兽师可分为:兽师、兽宗、兽尊、兽王、兽皇、兽帝、兽圣、兽神……多个等级。少年齐翔,是幻神大陆麒麟村中的一个有志青年,自小梦想成为一名御兽师,却是没有觉醒御兽盘,无法圆梦,一次意外,齐翔从爷爷手中得了御兽盘,觉醒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只幻兽……
  • 中国入世与战略应策

    中国入世与战略应策

    本书对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演变、组织结构、基本原则、运作程序及历史作用,都做了简明、扼要且准确的介绍与分析,可称为世贸知识的小百科。本书对中国“入世”的进程和原则作了具体的阐述,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作了深入研究和辨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入世”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走向及政府、企业、百姓如何直面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形势,提出了战略思路和具体应变对策,可称本书为应变“入世”的小智囊。
  • 重生从打脸开始

    重生从打脸开始

    作为一个每到特定时间就会重生到少年时期的大佬,萧寒表示自己十分苦恼。对不起,劳资又重生了,那些个反派你们作死能不能换点花样?唔,这一世,好像有点不一样……ps:玄幻无敌流爽文,欢迎喜欢无敌文的入坑
  • 超修真文明

    超修真文明

    吴良在一次空难后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梦蓝星,一个另类的仙侠世界。滴滴!一辆法器炼制的出租车停在了吴良的面前。呜……一架写着‘金陵国际航班’的法宝从空中飞过。砰砰砰!吴良对着一头妖兽连开三枪,然后换上一块灵石,得意的吹了一下枪口……几年后,他从金陵炼气学院光荣的毕业了,考进了秦国最大的筑基学院。自此,梦蓝星的修真界才真正的在他面前拉开了帷幕。
  • 天地奇葩

    天地奇葩

    迷幻大陆是一块只有单一种族居住的大陆。它唯一种族就是人类。迷幻大陆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家,多年以来各国间都不时上演着战争与和平的游戏……这是一个群国并存的大陆,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是一个躁动不安的年代……云家的四少爷云天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朋友的帮助,开始了他丰富多彩的传奇人生……征服了人类居住的迷幻大陆的云天心,眼睛看向那一块神秘的魔幻大陆……云天心一个时代的宠儿,一个时代的英雄……
  • 选你深爱

    选你深爱

    履历简单的蔚娆碰上了履历复杂的单清风,注定被他吸引,几年分离,终思念倾覆,为他漂洋过海,得偿所愿是意外——加州机场突袭事件,让每一个在场的人,以及与在场的人有关的不在场的人,都深深体会了一回世事无常的冷酷。他是劫,无常是劫,到最后劫成全了劫,反倒修得圆满,得偿所愿。“事物一旦圆满,就要往下落,没有什么永垂不朽。”“所以就不稀罕圆满了吗?”丈夫对上妻子的眼睛,求生欲就上头:“稀罕。”他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就喜欢我?”“一见钟情。”“……没逻辑。”他有点嫌弃。她笑一笑:“你长得好,说透了多俗啊。”“呵,女人!”他极度嫌弃。她指关节抵着下颚,望他:“你呢?”结了婚,才敢问呢。“你比我好,坏的人总是会被好的人吸引……”他看她一眼,突然作恶,“就像丑的总是会被好看的人吸引,一个道理。”蔚娆:……她现在退货,还来得及吗?
  • 捡到一只小狐仙

    捡到一只小狐仙

    他是王爷,腹黑狡诈,却只在她的面前露出最温和温柔的一面;她是穿越者,却意外变成一只小狐狸,毫无防备地撞进他的怀抱。
  • 七龙夺凤:弃妃倾城(全本+番外)

    七龙夺凤:弃妃倾城(全本+番外)

    人生的桌面上,总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杯具’。叶子莫明其妙地被车撞死了,附身在洞房花烛夜的新娘子身上,被人吃过之后,才知道她居然将新郎搞错了对象…还无巧不成书地被正牌的王爷相公带着一群下人捉奸在床。于是圣女变荡妇……她被一纸休书赶出王府,受尽世人凌辱唾骂。————————————————————————————————传说异世红鸾随缘落,得红鸾者得天下!于是一时之间,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各方群雄齐齐并起……她一生孤苦,寻寻觅觅,只为有一个家。七宿并起遂红鸳,到底最后,谁才是她的归宿?给她一片遮风之瓦。—————————————————————————青龙——他是风离国百姓心目中天神般完美的宝玉王爷,飘渺若仙。他是娶了她的人,也是伤她最深的人白虎——他是承淦国玩世不恭的六殿下,只因输了一个赌约,答应饰演她的奸夫,没料却遇上自己自己一生中的劫朱雀——他是凤玄国俊美无双却遭人鄙视的皇室私生子,他将以前的她送到敌人身边,却爱上了以后的她玄武——他是女儿国水月圣女左护法,为寻找沉睡了五百年,带着命运转生而来的圣女灵魂,他从遥远而神秘的女儿国而来天文——他从千年后追随她的脚步而来天武——他是承淦国风流成性的太子,为她,他放弃了整个花园。却因为伤过她,不得她,回头一顾紫薇——他是天生的帝王,他有大将之风,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他九年收复六个国家。他将她的命运掌控在手心,可是何时,所有的一切竟都超出了他的掌握穿越+搞笑+真情+虐恋+绝色+美男……群1:84270542(将满)群2:139975303敲门砖,文中你喜欢的名字。
  • 东云宫纷之落榣曲恋

    东云宫纷之落榣曲恋

    她是当今宰相之女,出身名贵。因为政治,她的父亲把她嫁给了太子。此后,他们每天打打闹闹,不亦乐乎。可当黑衣人元庇的出现,让她恢复了记忆,原来她是边疆琼云公主,当爱恨交织,为了父王,为了母后,为了家园和族人,她不得不选择了复仇。从此,夫妻在也不似当年。他早已经对她恨之入骨,她也对他心狠手辣。当九龙殿失火爆炸,他不顾一切的向她冲来。可她却心如死灰,早已冰凉。
  • 暗恋你的月亮

    暗恋你的月亮

    你如月亮般,不可及,不可逆。—沈星辰//早晨起来,沈星辰向往常一样问苏悦“早上吃什么”“随便”中午吃饭“中午吃什么”“都可以”“晚上吃什么”“我……”随便沈星辰还没等苏悦说完话,就笑着看苏悦“好,吃你”“你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