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5100000001

第1章 中国皮影艺术溯源(1)

皮影艺术是来自民间的庶民艺术,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皮影戏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11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分类上来说,皮影戏分布广泛,分类也比较多。按照地域不同,可分为: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在秦、晋、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种,曲牌甚多。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而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戏音乐及唱腔也都带有本地地方特色。

像一切传统艺术一样,它们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此类艺术的知识,而作为国家的艺术研究机构,也应当有人专门研究、保存或发展这些艺术,正如亲自到中国调查研究四川皮影的德国学者奈·西蒙博士所说:“中国文明的伟大形象,就像一幅由不同色彩的‘石头’所构成的镶嵌图案,这种‘石头’遗失一块整个图案就会走样。”

目前,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湖北省云梦皮影艺术团和山东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第一节)皮影戏的历史

皮影就是“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借虚事指点实事,托皮人渡化真人”……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而产生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偶人(包括场景、道具等制品)的通称。皮影戏是利用灯光将平面偶人的表演投射到白色布幕上再配以优美唱腔和铿锵的伴奏综合而成的一种戏剧形式。而皮影偶人(包括场景、道具等制品)则是由民间艺人刀雕笔绘而成的皮制品(多用牛皮、驴皮、羊皮)。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皮影戏起源于春秋战国,曾在湖北一座楚墓中出土镂空刻花皮影。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西汉传入皇宫,想来定是受到皇室的推崇而得以盛行,也才有了开头的传说。当时在陕西一带广为流传,故有“世界皮影在中国,中国皮影在陕西”一说。在唐宋时期的秦晋豫地区已趋于成熟。而到清代更是处于极盛时期。其在千余年间随着丝绸之路和海运的发展,皮影戏又向南亚、中亚、西亚、北非及欧洲各国流传。我曾见过东南亚风格的皮影偶人,已与当地传统相结合,外形、服饰、色彩、工艺以及唱腔完全异域化了,这也是必然。皮影艺人往往是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演技唱腔,偶人制作工艺均在不断提高。而当时的豪门旺户多养以影班,购置影箱。据官方志记载。清代大学士陈元龙(传说是乾隆的生父)的家中便专门养了个皮影戏班子。如此背景下,偶人制作艺人为投其所好,皮影偶人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制成的偶人也是外形各异,极其传神。记的《大明宫词》其中一幕,小太平在对她的父皇说要套皮影偶人耍玩。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确知。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从汉朝起,皮影戏慢慢发展,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戏剧、雕刻、剪纸等艺术元素深深地融会其中,而因中国各地风俗的不同,皮影各具风格。

皮影戏自诞生以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流传颇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孝义市皮影研究会会长侯丕烈告诉记者,到清代,皮影戏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外,在国内许多地方留下了痕迹。与此同时,皮影艺术从元代起,就开始远播海外。据介绍,在元代,皮影戏随军队传到了南亚。波斯(伊朗)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曾说:“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时,曾有演员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实际上,这位波斯(伊朗)历史学者说的是中国皮影戏。皮影戏还传播至土耳其、泰国、缅甸等国家。在土耳其,皮影戏有“卡拉格兹”的别称。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13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774年,德国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米拉瓦的生平》。

皮影艺术属于综合艺术,它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为一体。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种传承千年的艺术格外脆弱。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服装设计漫谈

    课外雅致生活-服装设计漫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老雕和男孩第二天一清早就出发了。高尔果想,这一天他一定能够飞到维斯特尔堡登。在飞行过程中,他忽然听见男孩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他们穿越的这个地方是无人生活的地方。”他们的脚下是南麦德尔帕德。那里除了一片荒芜的森林,简直什么东西也没有。但是,当雕听见男孩这样说的时候,却立刻喊了起来:“在瑞典北部这个地方,森林就是人们的土地。”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茶文化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茶文化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本书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史教程为纲要,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至2000年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本书前有“绪论”,对中国音乐史的学科性质、内容、分期特征、特色以及中国音乐史学史的沿革进行了全面介绍;每一章都列出了复习提示、重点等内容,方便考生从总体上把握具体内容;针对性地编列了一些自测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己测验;对考生的复习、答题等方面做了大方向指导,并选登了一些代表性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试题。本书以中国音乐史实为基础,侧重对相关内容做“贯通性”总结与归纳。
  • 世界工艺美术(上)

    世界工艺美术(上)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热门推荐
  • 偷香窃玉

    偷香窃玉

    赌石,是一件能照进人心的行业。有的人把赌石当做一门生意,赚点小钱娱乐;有的人把赌石当做一夜暴富逆转人生的机会,投机取巧;而我,和他们都不同,我做这个,搏的是命……
  •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一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 死神花名册

    死神花名册

    伏天,以龙组组长的身份,从组中神秘退隐到家乡,化作一个不入流的混混,目的就是为了调查国家丢失的一件文物——“死神花名册”。据说这个册子有神奇的魔力,只要人的名字被写到了上面,那个人就会在三年之内死……
  • 把“卖”高手

    把“卖”高手

    本书是“影响时空管理丛书·顶尖销售系统”之一。本书分为入门篇和实战篇。入门篇讲述顾问式销售的基本概念,顾问式销售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以及成功运用SPIN技术的4个关键和4个阶段等。实战篇详细讲述销售行为7阶段和方案营销法。本书内容注重实战;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不仅可以作为销售人员提升销售力的指导工具,而且也可以作为企业内部培训销售人员的培训教材,同时也是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职业化训练与学习的辅导用书。。
  • 五神派

    五神派

    自混沌时期过后,神路就分为女娲派,盘古派,嫦娥派和后羿派和龙派这五派,五派直接场面争乱不休,持续千年。
  • 请和废柴的我撒狗粮

    请和废柴的我撒狗粮

    惊!贫民窟女孩和豪门千金互换人生,豪门秘辛公诸于世!变身有钱人姜岁岁表示:淡定,当事人并不care。然而,亲生父母想要的只是她的血。弥留之际,那个发誓此生只为她折腰的矜贵男人从天而降,“别怕,我一直在。”……初识,陆星野疏离冷漠,“离我远点,我们不熟。”相恋,陆星野温柔霸道,“我对你的喜欢不是说说而已。”婚后,陆星野宠溺粘人,“老婆,Iloveyou,youcompleteme。”姜岁岁依偎在他怀里,“爱你是我终生浪漫的开始。”
  • 重生反派女boss

    重生反派女boss

    新书《我见默少多有病》已经上传~欢迎大家继续追书!她横扫一切心理学疑难杂症。她包揽各大心理学奖项。她是业内最贵的心理医生,看病按秒算钱。她是世界公认的心理学无冕之王。她重生了,站在18岁的岔路口,励志成为反派BOSS,赚钱治病妞妞蜜书友普群:346251814;vip神豪财团群:543398142
  •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穿越成丑女的她笑看江湖。为爱守护的他等她,爱她宠她。因爱的生恨的他阴谋阳谋各种手段,是他胜还是他胜,只有真爱为大。轻衣带着异能来到异事,先后遇到美男无数,最终哪个一才是她的真爱。是等她成痴魔王,还是护他成痴的妖王,还是算计她的帝王。且爱真爱面前大展身手,这爱守护这一切吧!!
  • 天上掉下个桃

    天上掉下个桃

    本书讲的是盘古仙力孕育的仙桃掉落人间,三界之大难遇对手,本是三界之强者。招人迫害仙力被废,穿越到异界。主角能否从异界返回人间拯救苍生?
  • 史上最强签到系统

    史上最强签到系统

    “叮!签到成功,恭喜签到三品灵剑”“叮!签到成功,恭喜签到至高剑决”“叮!签到成功,恭喜签到诛神剑阵”一个家族弃子,意外觉醒签到系统,从各种武技……签到可得,诸天之上,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