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41900000031

第31章 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

§§§一、唐朝宗室 世代为官

唐玄宗“开元盛世”后期,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口蜜腹剑”的典型人物,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到衰,与此人颇有关,他就是在天宝十年(751年)也曾担任过朔方节度使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752年),小字哥奴,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五代孙,高祖从父弟长平王李叔良之曾孙。论其辈分,李林甫比唐玄宗李隆基高一辈,应该算是唐玄宗的堂叔。但是,因为隔得太远,唐朝宗室,并没有让他飞黄腾达。李林甫的发迹靠的是他本人排除异己、阴谋诡计的歪本领。

李林甫的曾祖父李叔良,在唐高祖武德初年被封为长平肃王,镇守泾州,以抵挡薛仁杲。因为克扣军饷从中渔利,引得官兵十分怨恨,薛仁杲利用其弱点进行突然袭击,李叔良每每丢盔卸甲,被打得大败。后来,突厥入侵,朝廷派李叔良前往迎击,结果中了暗箭,死在半道。李叔良有二子,长子李孝协,因为贪赃枉法被唐高宗赐死;次子李孝斌,就是李林甫的祖父。李孝斌官至原州(今宁夏固原市)都督府长史,生有两子,长子为李思训,是李林甫的伯父,次子李思诲就是李林甫的父亲。李林甫的伯父李思训曾经做过江都令。当时,武则天当政,对李唐宗室子孙,经常予以杀戮或流放。大唐宗室子孙并没有因皇家血统而享受荣华富贵,闻到的只是同宗同族的血腥味。在这种情况下,李思训考虑到自身的安全,弃官而去。直到武则天死了以后,李思训又重新致仕,被封为陇西郡公,官至宗正卿,任益州都督府长史。唐玄宗开元初年(113年),爵位进封至彭国公,封户四百,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唐代是古代绘画艺术发达的时期,有姓名可考的画家有四百多人,李思训便是其中之一。李思训善于画山水,时人对他的画非常喜爱,人人都以能得到他的画为荣,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李思训生前死后都荣耀非常,在他死后,追赠秦州都督,并被恩准陪葬在陕西蒲成唐睿宗李旦的桥陵。

李林甫的父亲李思诲比不上李思训,官只到扬州参军事,他的生平事迹,因地位卑微,所以史籍也无多少记载。李思诲娶妻姜氏,生李林甫。其舅父姜皎十分喜爱李林甫,养在自己家中。姜皎善于见风使舵,还在唐玄宗李隆基做藩王时,就诚心结交。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姜皎被授宫廷殿中少监,掌管天子宴御之事,深受唐玄宗的恩宠,封楚国公,权倾一时,他接受皇帝赏赐的宫女、马匹、珍玩不计其数。

李林甫生长在深得玄宗宠幸的舅父姜皎家中,从小就看到权势的魅力,对权力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这一经历影响着他的一生。

§§§二、千牛直长 国子司业

李林甫自小“善音律”,他的舅舅楚国公姜皎“深爱之”。由于有受到唐玄宗重用的舅舅的宠爱,李林甫得以进入仕途。最初担任一个小官千牛直长,是一个下级警卫官。开元初年(713年),升任为太子中允。这时源乾曜入相为侍中,姜皎的妹夫孙光乘是源乾曜的侄儿,因此,源乾曜和姜皎十分亲近。姜晈就通过妹夫找源乾曜的儿子源洁要官。一日,源洁向父亲提出;“李林甫想担任司门郎中。”源乾曜说:“郎官须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岂是郎官耶?”源乾曜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数日,除谕德”,还是提升了他的官职。再后来,累迁为国子司业。

§§§三、善走后门 爬上相位

李林甫非常善于钻营谋权,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特别善于“走后门”。李林甫走后门要官有三条门路:第一,亲戚门路。上面已经讲到,一开始李林甫就靠他舅舅帮他通过亲戚关系进入朝官。开元十四年(726年),唐玄宗拜李林甫为御史中丞,后其又先后任刑部侍郎和吏部侍郎。第二,皇妃门路。在杨贵妃受宠之前,“武惠妃爱倾后宫”,武惠妃有二子寿王和盛王,都因为“母爱特见宠异”,太子瑛越来越受到玄宗的疏远。李林甫便通过太监对武惠妃表忠,说“愿保护寿王”。惠妃于是就把李林甫当作亲信重用。第三,情人门路。李林甫与侍中(宰相)裴光庭之妻也就是武三思的女儿私通,加上“本出三思家”的太监高力士的相助,唐玄宗拜李林甫为黄门侍郎,“玄宗眷遇益深”。终于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玄宗拜黄门侍郎平章事裴耀卿为侍中,中书侍郎平章事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并加银青光禄大夫,爬上了宰相的高位。

§§§四、把持朝政 四起冤案

李林甫爬到相位知政事之后,便施展各种阴谋诡计,排斥异己,处心积虑把持朝政。《旧唐书》有一段很生动的描绘:“林甫面柔而有狡计,能伺候人主意,故骤历清列,为时委任。而中官妃家,皆厚结托,伺上动静,皆预知之,故出言进奏,动必称旨。而猜忌阴中人,不见于辞色,朝廷受主恩顾,不由其门,则构成其罪;与之善者,虽厮养下士,尽至荣宠。寻历户、兵二尚书,知政事如故。”李林甫利用宰相与唐玄宗的不和,打击排斥宰相张九龄,唐玄宗让李林甫代替张九龄为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还负责修国史,而张九龄则被贬为荆州长史。李林甫还向玄宗建议废掉太子瑛,但唐玄宗立的新太子是三皇子忠王李亨,玄宗曰:“忠王仁孝,年又居长,当守器东宫。”乃立为皇太子。自是林甫惧,巧求阴事以倾太子。就因为没有采纳他的立寿王的意见,他心里很恐惧,虑为后患,于是他又千方百计找忠王的麻烦,他虽然“屡起大狱以危之”,但“赖太子重慎无过,流言不入”,李林甫也无可奈何。

李林甫主朝政,“屡起大狱以危”太子(忠王),他制造了四起冤案。

第一,“兵部案”。李林甫为了排斥兵部尚书兼左相李适之,他诬陷兵部官员以权谋私,下令逮捕兵部官员六十多人,对他们实行逼供信,严刑之下,得到口供,李适之与李林甫都是大唐宗室,李适之本人是唐太宗曾孙,此时也无可奈何,最后,硬是被逼主动上书玄宗要求外迁,罢宰相,贬为宜春太守。

第二,“韦坚案”。为了打击新皇太子忠王李亨,李林甫诬陷皇太子妃的哥哥刑部尚书韦坚与皇甫惟明谋反,将二人逮捕入狱,经过审讯,没有找到证据。但还是把二人贬官,韦坚出为缙云太守,皇甫惟明为淄川太守。韦坚弟韦兰、韦芝不服上诉,也被贬岭南。被贬官员数十人之多。李林甫还不肯罢休,直到最后韦氏三兄弟和皇甫惟明都被赐死在外地,方才作罢。

第三,“柳勣之案”。柳勣是皇太子李亨的妃子杜良娣的妹婿,也遭到李林甫的陷害,被捕入狱。皇太子妃杜良娣受到牵连,最后皇太子被逼无奈只得与妃子离婚。

第四,“杨慎矜案”。隋炀帝的玄孙、御史中丞杨慎矜,本来曾帮助李林甫制造韦坚案,但李林甫看到他被玄宗重用,立即诬陷他阴谋造反,想恢复大隋,最后被玄宗下旨满门抄斩,受其牵连多达七十多人。咸宁太守秦奉章上奏玄宗告李林甫罪状二十多条,奏折未上到皇帝处就被李林甫得知,他立即把秦奉章下狱,定以“妖言”罪名,重杖决杀。此外,李林甫还诬陷山东节度使,即也在灵州担任过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欲拥兵以保皇太子,玄宗没有听信。

§§§五、朔方节度 安思顺代

李林甫执掌朝政以后,又兼领陇右、河西节度使,又加吏部尚书。天宝初改官名,任右相加光禄大夫、再迁尚书左仆射。天宝六年(747年),加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三百户,受到唐玄宗“恩渥弥深”。李林甫“京城邸第,田园水硙,利尽上腴。城东有薛王别墅,林亭幽邃,甲于都邑,特以赐之,及女乐二部,天下珍玩,前后赐与,不可胜计。宰相用事之盛,开元以来,未有其比。”

天宝十年(751年),唐玄宗下诏任李林甫兼领朔方节度使、安西大都护,后来又兼单于副大都护。一代奸相也成为灵州的镇将。

天宝十一年(752年),李林甫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加之发生了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的叛逃事件,当时被唐玄宗任命为御史大夫的杨国忠借此弹劾李林甫,让案犯说叛逃与李林甫有牵连,李林甫怕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主动让出朔方节度使之位。经过两次推荐,最后唐玄宗批准他推荐的他的亲信、曾知朔方节度事的河西节度使安思顺,代他出任朔方节度使。关于这一事件,《旧唐书》有一段记载:天宝“十一载,以朔方副使李献忠叛,让节度,举安思顺自代。国家武德、贞观以来,蕃将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忠孝有才略,亦不专委大将之任,多以重臣领使以制之。开元中,张嘉贞、王睃、张说、萧嵩、杜暹皆以节度使入知政事,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尝奏曰:‘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帝以为然,乃用思顺代林甫领使。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专任大将,林甫利其不识文字,无入相由,然而禄山竟为乱阶,由专得大将之任故也。”

因为发生了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叛变事件,李林甫以年老多病、力有不逮为由,上表请求解除朔方节度使之职,皇帝批准。李林甫拟了一份表书,举荐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兼领朔方节度使。

安思顺河西节度使之职曾险些被高仙芝取代,他让下属诸胡割耳血谏,才保住自己职位。李林甫当时曾帮他说过两句话,因而安思顺感怀在心。当时玄宗自己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朔方节度使的重任,到底是给安禄山,还是给哥舒翰。安禄山与哥舒翰素来不和,他二人一东一西,中间隔着朔方,本也相安无事。一旦朔方被其中一人得到,这种势力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但不给他们吧,又想不到合适的人选。朔方这样的地方又非常重要,北面是突厥的诸胡部落,混乱复杂,东西各有安禄山和哥舒翰两个藩镇大吏。处理得好,四方平和,以一制全;处理得不好,就会一团乱糟。也只有李林甫这老狐狸能摆得平,他一退下,还有谁能顶上?而李林甫也不愿意这两人中任何一个取得朔方。安禄山表面对李林甫是恭恭敬敬,但是他兵力强盛,野心勃勃,李林甫对他也有所忌惮,所以先前一直笼络北方诸胡,加以牵制;而哥舒翰原是王忠嗣的部下,王忠嗣被贬,李林甫是罪魁祸首,哥舒翰对他颇有微词,而且还听说,哥舒翰和杨昭、陈希烈二人往来密切,李林甫是决计不能让他再扩大势力的。

安思顺此人,比起哥舒翰、高仙芝、安禄山等,明显要低一个档次,唐玄宗对他没多少好印象。但他不失为调谐哥舒翰、安禄山的一个很好的缓冲。安思顺与哥舒翰有隙,也曾进言安禄山有反心而使安禄山对其生恨,让他夹在中间,两不相帮,也不失为缓和之计。而且安思顺曾经任知朔方节度事,对朔方也比较熟悉。天宝十一年(752年)四月二十四日,唐玄宗下诏,同意李林甫关于不再担任朔方节度使的辞呈和推荐,任命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代李林甫出任朔方节度使一事,虽然只是一个藩镇节帅的更替,但因为安思顺是蕃将,史家认为,这与大唐重用蕃将代汉将,导致藩镇拥兵自重,终于发生安史之乱,有直接关系。

§§§六、口蜜腹剑 安史之乱

中国有句成语叫“口蜜腹剑”。这句成语就来源于李林甫。《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载:唐朝宰相李林甫,妒忌贤能,与人相处时,表面上非常亲热,而暗地里心中却存阴谋。所以当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后来,人们就以“口蜜腹剑”比喻口甜心毒的人。李林甫还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仅能秉笔,有才名于时者尤忌之。李林甫晚年“溺于声妓,姬侍盈房”。他自己知道结怨于人,经常害怕刺客来杀他,家中“重扃复壁,络板甃石”,一个晚上要搬几次住所,连家人也不知道。就在天宝十一年(752年),辞去朔方节度使后不久,李林甫病逝,唐玄宗追赠他太尉、扬州大都督,赐班剑、西园秘器。几个儿子以吉仪护送李林甫灵柩还京师,发丧于平康坊之第。李林甫多子女,总共有子二十五人、女二十五人,其中李岫为将作监、李崿为司储郎中、李屿为太常少卿、子婿张博济为鸿胪少卿、郑平为户部员外郎、杜位为右补阙、齐宣为谏议大夫、元捴为京兆府户曹。掌握大唐朝政,“秉钧二十年,朝野侧目,惮其威权”的李林甫,逝世以后不久,便发生了安史之乱。史家对李林甫评价很多,李林甫是一个奸相,是中国“口蜜腹剑”的代表人,他对于安史之乱的发生,对于大唐由盛到衰的发展,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要说李林甫是唐朝乃至整个古代社会从治到乱转变的分水岭,李林甫是唐朝和整个古代社会衰败的第一罪人,则有所欠妥,因为我们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但个人的作用只能影响不可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同类推荐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 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

    在军人不参政的美国,由将军而登陆上总统宝座的人并不多见,而梦艾森豪威尔就是获此殊荣的人物。艾森豪威尔,出身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后来,又曾在陆军指挥参谋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但是,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仍是个默默无闻的军人。幸运的是,艾森豪威尔长期在麦克阿瑟和马歇尔手下作参谋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赏识。1942年6月,在马歇尔的举荐下,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美军最高司令。在此之前,他从未实地指挥过作战。然而,他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指挥美英联军北非登陆之战,却十分成功,这证明了马歇尔慧眼独具。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声名鹊起。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大卫王评传

    大卫王评传

    古代以色列国在中东地区有着巨大影响,而大卫王就是以色列国影响力的奠基人,至今在当地许多民族中仍流传着大卫王的故事。本书根据历史记载,总结了这位被称为合神心意的君主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包括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以及他人性的软弱等等,将这位三千年前的以色列王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深度剖析大卫王的一生,祝福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拾取属于您的珍珠!
热门推荐
  • 梦回大宋之精忠传奇

    梦回大宋之精忠传奇

    何良煜本是一个在公司默默无闻的小职工,老板看不起他,同事们欺负他,连女朋友小艾最后的选择也是分手,一场车祸使何良煜穿越到了千年之前的北宋,成为了靖康之变中北宋的亡国之君,宋钦宗赵桓。当上皇帝的他倍受后宫嫔妃们的“关爱”,林尚书的女儿,林浅雪,林贵妃更是举动疯狂,要得到皇帝的宠爱。呆头呆脑的何良煜却为了对前女友的承诺,在大宋守身如玉。为了能够早点回到现代,见到小艾,何良煜利用职务之便,四处寻找世外高人,而林贵妃与朱皇后,这两个势不两立的情敌更是勾心斗角,誓不罢休,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闹剧。眼看金人就要步步逼近了,何良煜能够带领北宋抗击金国,拯救北宋,并且如愿以偿的回到现代社会吗?这个故事很荒唐,但在荒诞的背后藏着碧血丹心,精忠为国的风骨与傲气!潇潇雨未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忠骨永存!
  • 甜妻来袭:帝少,乖乖宠我

    甜妻来袭:帝少,乖乖宠我

    因欠下巨款,她被迫嫁给昏迷一年的男人;因被催生,她只能下药;结果药劲太猛,他直接醒了!“你这个下贱的女人,居然连植物人都不放过?”“你不就想怀上我的孩子吗?好啊,生下孩子后滚出我们家!”一年后:“老婆,你什么时候回家?我天天在家乖乖等你呢!”“不好意思,腾先生,我们已离婚......”
  • 剑魂惊梦

    剑魂惊梦

    一场江湖惊魂梦,墨阳嗜血主浮沉!各势力相互倾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时才能还江湖以安宁?——冷血的外表、果决的性格、不容侵犯的霸道。独步天下的常十三,内心深处却是无尽的茫然。真正的洒脱快意,到底距他还有多远?小兄弟少安、知己红颜,能否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本书为传统武侠,不掺杂任何元素。没有套路、不是复仇、不存在打怪升级模式,主角上场即是江湖第一。希望这本书能带大家走入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世界。——在下常十三,今与诸位共聚天云山,纵横叱咤,歌一曲“剑魂惊梦”!
  • 十九爷的王妃不乖

    十九爷的王妃不乖

    曼珠沙华是开在冥界的一种花,也叫彼岸花,诅咒人们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受了诅咒的两个人再次重生,重生之后,就能在一起了吗?唯有让时间来见证了……
  • 妃要逆天:鬼手天下

    妃要逆天:鬼手天下

    传言,她有一双手,翻可为云,覆可为雨,颠倒日夜,逆转乾坤,顷刻间可歼千军万马,挥手间便可救治人命。她常袭一身血红的衣,以一顶尖嘴獠牙的鬼面覆脸。她冷傲,孤绝,睥睨天下。她倾城,倾国,惊才绝艳。传言,他以吞噬人心来保持不老的容颜,本已六十岁的高龄,却是一副将将二十岁的容颜。他杀伐决断,从不手软。即使是他最宠爱的妃,一旦触到他的逆鳞,狠绝杀之,眼都不眨。他常披一袭墨色披风站在城楼上遥望远方,却是满目苍凉。他邪肆,冷血,傲世九天。他俊逸,风流,绝色清华。这样的她,与这样的他,相遇邂逅,又会发生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少的宝贝宠妻

    帝少的宝贝宠妻

    有一天他看了一本新版三从四德跑去讨好顾苏冉。他说顾苏冉我对你咋样?顾苏冉嘟囔说冷血无情抠门。他反思后麻溜的拟了合同:“来签字,本少百亿身家也是你的了!‘’啊?‘’顾苏冉傻眼大喊。他缺不给她回神机会干脆利落的解扣子。顾苏冉瞬间脸红了”你,你大白天干嘛呢!“”让你感受本少的火热,宠你上天,不用客气。"
  • 迷惑世人的妖精

    迷惑世人的妖精

    在六界里相逢,绝世风华,每个人都是迷惑世人的妖精。问情深清浅,爱多恨多。倾尽一世繁华只为那个最真的你。成仙和入魔不过一念之间,忘却正与邪,留下的只有一种情愫:爱,可怕的欲念,让人为之疯狂,痛也罢,瘾难戒。
  • 他年少轻狂

    他年少轻狂

    【青城高中第一校草林温沐跳楼了!!】此消息一出,全民哗然——林温沐三个字代表了Z国斯诺克界神话,年少成名,为人十分高调,艳杀一方球技常常引得镜头外迷妹疯狂call!这位拥有耀人身份的国民偶像,突然从五十八楼跳下,所有人都渴求他自杀真相。然而这个真相却只有林浅知道…原本在家为林温沐准备丧事的林浅,一睁眼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高三,这个时间距离林温沐自杀还有两年!!!【前世混蛋女主】×【暗恋姐姐小狼狗】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