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8300000022

第22章 经产之剂

二十、经产之剂十二首附二十四方

经产之剂是治疗妇女特有的月经、白带、妊娠,及产后诸病。(简称“经、带、胎、产”)的方剂,称经产之剂。

健康妇女从14岁左右,到49岁左右,除去妊娠期和哺乳期外,一般一月左右行经一次,每次3~7天。月经除有一定的周期,且经量基本稳定,经色多为暗红色,开始稍淡,中间加深,后又变淡红,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臭味,不稀不稠。当月经周期、量、色、质发生异常,并伴随月经出现一系列疾病和症状,叫月经病。

治疗月经病,要分清寒热虚实和兼证,并要分清月经病与其他病的关系。由月经引起其他疾病,当以调经为主。因其他疾病引起月经不调,当以治其他疾病,经病自愈。在治疗月经病时,应考虑标本缓急,如痛经剧烈,则止痛为当务之急,如经血暴注,当止血为务。病缓则针对月经病产生原因入手,探明与脏腑经络之关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带即带下病,在妇女****内流出少量液体,津津常润,本非病态,而是****一种自洁的防卫机能。若因某种原因,白带量多,颜色、质和气味发生变化,或伴有全身证状,称带下病。白带的颜色虽有五色之分,但以白带,黄带,赤带多见。治疗时当分清白带的寒热虚实,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古人有“无湿不成带之说”。治疗时应与人体水湿的运化相联系。治带原则也当本着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泄之的方针。若补摄无效,当酌加固涩升提之品。

胎病也叫妊娠病。妊娠本是生理性变化,但往往会导致一些疾病,这些疾病不及时治疗,往往也影响妊娠,对胎儿和孕妇都有不利的影响。妊娠病有恶阻,妊娠腹痛,胎漏,滑胎,子,子肿,子气,妊娠失音……等都是孕妇特殊的病。在治疗妊娠病时,一定始终要注意治病与安胎并举,凡不利于妊娠的药物一定要忌用或慎用。当只有胎死腹中,胎坠难留等情况下,胎不去,母不安,这时当去胎以安母体。妊娠病当注意补益脾肾以固其本。

产后病,是从胎儿娩出至产褥期,这时发生与分娩有关的疾病,叫产后病。妇女由于分娩时创伤出血,临产用力,气血耗损较甚,致百脉空虚,加之败血内瘀,这时稍不注意摄生,内而七情,外而六淫,偶有感触,极易发病。产后血气津液俱亏,且内有瘀血,故其病具有多虚多瘀的特点,法当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泄之。治产后病稍有不慎,失治误治,其后果要较常人严重,故一定要辨证详审,用药慎重,要无太过,无不及。

1、妊娠六合汤

海藏妊娠六合汤,四物为君妙义长。

伤寒表虚地骨桂,表实细辛兼麻黄。

少阳柴胡黄芩入,阳明石膏知母藏。

小便不利加苓泻,不眠黄芩栀子良。

风湿防风与苍术,温毒发斑升翘长。

胎动血脉名胶艾,虚痞朴实颇相当。

脉沉养血先为主,余因各症细参详。

后人法此治经水,过多过少别温良。

温六合汤加芩术,色黑后期连附商。

热六合汤栀连益,寒六合汤加附姜。

气六合汤加陈朴,风六合汤加艽羌。

此皆经产通用剂,说与时师好审量。

妊娠六合汤是王海藏(好古)创立的妇科系统性的经验方剂。王海藏认为妇人伤寒,当依六经辨证,但考虑到孕妇以养血安胎为主,因此以四物汤为主治,再依据六经辨证,酌加两味药,故名叫六合汤。

①表虚六合汤:即四物汤四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各一两,下同)。加地骨皮,桂枝各七钱(按王氏原药量供参考,临证可酌情增减,下同)。主治:妊娠伤风,邪在太阳经,头痛项强,自汗,身热恶风,脉浮缓。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安胎。桂枝祛风解肌热,地骨皮凉血退热止汗。诸药合用除寒热而止自汗。

②表实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麻黄、细辛各半两。主治:妊娠伤寒,邪在太阳经,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方中四物汤安胎,麻黄、细辛温,解表发汗止痛,诸药合用养血安胎,发汗解表,除妊娠伤寒表实证。

③柴胡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柴胡、黄芩各七钱。主治:妊娠伤寒,邪入少阳经,寒热往来,口苦,心烦喜呕吐,胸胁满痛,脉弦。方中四物汤养血安胎,柴胡解半表之邪,黄芩清半里之热,诸药合用养血安胎,和解少阳。

④石膏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石膏、知母各半两。主治:妊娠伤寒,邪入阳明经,身烦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脉长大。方中石膏、知母清热解肌,生津止渴,除烦,泻肺胃之火邪。

⑤茯苓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茯苓、泽泻各半两。主治:妊娠伤寒,邪入太阳膀胱经,小便不利。方中茯苓、泽泻入膀胱,利小便而祛水湿。

⑥栀子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栀子、黄芩各半两。主治:妊娠伤寒,误发汗或攻下后,虚烦不眠,方中黄芩合栀子清三焦虚热,坚阴,除烦热不眠。

⑦风湿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防风、苍术各七钱。主治:妊娠感受风湿,一身关节烦痛,头痛发热,脉浮。方中防风辛平,搜风祛湿止痛。苍术苦温,燥湿止痛。诸药合用,安胎而除风湿,止痛。

⑧升麻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升麻、连翘各半两。主治:妊娠伤寒,下后过经不愈,转为温毒发斑,身斑斑如锦纹。方中升麻解毒,升清阳,透斑疹。连翘辛寒,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安胎,清热解毒,透斑疹。

⑨胶艾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阿胶、艾叶各半两。主治:妊娠伤寒,经用攻下或发汗剂后,胎动不安,血漏不止。方中四物汤养血安胎,阿胶养血止血,艾叶苦辛温,温经止血。诸药合用,养血安胎止漏。

朴实六合汤:即四物汤四两,加厚朴、枳实各半两。主治:妊娠伤寒,经发汗攻下后,胃脘虚痞,腹中胀满。方中厚朴消胀除满,枳实除虚痞。诸药合用,养血安胎,消胀除痞。

附子六合汤:即四物汤四两,加附子、肉桂各半两。主治:妊娠伤寒,邪入少阴,四肢拘急,腹中痛,身凉有微汗,脉沉迟。方中附子、肉桂大辛大热,温阳祛寒止痛,救逆。

大黄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大黄半两,桃仁(去皮尖)十个。主治:妊娠伤寒,太阳、阳明合病,大便色黑而硬,小便色赤而自利,腹胀气满,脉沉实。这里太阳蓄血与阳明腑实证同见。方中大黄攻积导滞,破瘀血,桃仁活血散瘀,通幽。诸药合用治妊娠下焦蓄血,阳明腑实。本方活血破瘀力大,确有蓄血证才可服用,否则损伤胎气,导致坠胎。

以上十二个方剂都是为孕妇患伤寒病而设的,其指导思想是在养血安胎的基础上,依据六经辨证而加味治疗的。此外王好古以四物汤为基础,加味治疗妇女月经不调和杂病。

黄芩六合汤:(又名温六合汤),四物汤四两加黄芩、白术各一两。主治:气虚血热,月经过多,无其他明显不适。方中四物汤调血和血,白术补气健脾统血。黄芩清热凉血。诸药合用治血热气虚之月经过多。

热六合汤:即四物汤加黄连、栀子。主治:血虚有热,月经妄行,色鲜红而稠,发热心烦,不安卧。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黄连、栀子,清热凉血除烦。

连附六合汤:即四物汤加黄连、香附。主治:气滞血热。月经来时色深而不畅,小腹胀,月经过期而至。方中四物汤和血调血,黄连清热凉血。香附疏理气机,除胀。

寒六合汤:即四物汤加附子、干姜。主治:阳虚血少,月经色淡而少,腹痛气短,畏寒,脉虚。方中四物温养血脉。附子、干姜,温阳散寒,止痛。

气六合汤:即四物汤加厚朴、陈皮。主治:气郁阻经,月经不畅,腹胁胀痛。方中四物汤调经和血。厚朴、陈皮,疏肝解郁理气滞。

风六合汤:即四物汤加羌活、秦艽。主治:血虚生风,头目眩晕。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羌活、秦艽疏散风邪。本方也可治产后血虚,感受风邪而发痉厥。

总之,妇人气有余而血不足,四物汤是养血和血,调经安胎的通用方剂。临床上加减变化,可治多种妇科病,以上仅是常用的几种,供临证参考。药物用量也须随证酌用,不可拘泥王氏原方用量。

2、胶艾汤《金匮要略》

胶艾汤中四物先,阿胶艾叶甘草全;

妇人良方单胶艾,胎动血漏腹痛全。

胶艾四物加香附,方名妇宝调经专。

组成:川芎6克阿胶9克艾叶9克甘草6克当归9克芍药12克干地黄12克

用法:水煎去渣,或加酒适量,入阿胶令化,温服。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中漏下,月水过多,淋漓不断。或半产后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

方解: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虚损,阴血不能固守,故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或半产损伤冲任而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痛。治宜固冲止血,调经安胎。方中阿胶甘平,补血,滋阴止血,标本兼顾。艾叶既能温暖胞室,止崩漏,又具安胎止痛功效。当归、干地黄、川芎调血活血,补血调经,以防出血日久有留瘀。甘草、芍药,缓挛急止痛。加入清酒,一则助药力运行,二则防出血留瘀,唯量不可过,否则有动血之虞。诸药合用补益冲任,止血养血,调经安胎,治以上诸症。

附方:①胶艾汤《妇人良方》:阿胶(蛤粉炒)15克艾叶1.5克用法:阿胶烊化,艾叶煎汤冲服。主治:胎动不安,腹痛漏血。

②妇宝丹:即本方去甘草加香附(分别用童便、盐水、酒、醋各浸三日,炒。一方无香附,而加附子)。主治:妇人阳虚血寒,月经不调。香附入肝胃,疏肝理气,和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尤长调经止痛。用童便炒能入血分而补虚。盐水炒能入血分润燥,酒炒能行经络,醋炒能消积聚化瘀。四物汤养血调经和血,阿胶滋阴,艾叶温阳。诸药合用,治疗血虚有寒,月经不调。

3、当归散《金匮要略》

当归散益妇人妊,术芍芎归及子芩;

安胎养血宜常服,产后胎前功效深。

组成: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210克白术105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酒调服6克,一日三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药量酌减。

主治:孕妇血虚有热,胎动不安,及血虚有热所致习惯性流产。产后血虚有热者也可服之。

方解:孕妇血虚则冲任不固,有热则胎动不安,甚至多次流产。法当清热养血,健脾安胎并举。方中当归、芍药养血和血。川芎舒气血之滞,使补血而不呆。三药主养冲任。黄芩清血热,坚阴安胎。白术健脾益气而去湿,脾胃健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充则胎安。诸药合用有养血清热,健脾安胎之效。

4、黑神散《和剂局方》

黑神散中熟地黄,归芍甘草桂炮姜;

蒲黄黑豆童便酒,消瘀下胎痛逆忘。

组成:熟地黄当归芍药炙甘草肉桂炮干姜蒲黄各120克黑大豆(炒,去皮)150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次6克,用酒和童便各半盏同煎后调服。病急可连进二服。

主治:妇人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攻冲心胸,痞满或脐腹坚胀撮痛,及血晕神昏,眼黑口噤。

方解:方中黑豆、蒲黄活血行瘀,专下恶露、胞衣。熟地黄、当归、芍药补血益阴,主固养冲任。肉桂、干姜辛热善行,温通经脉,散瘀滞。甘草甘缓益中气,调和诸药。酒能引药入血分通经络,行血散瘀。童便散瘀逆而引血下行。诸药合用,消瘀血,下胎衣,平定瘀逆上冲之痛满。

5、清魂散《妇人良方》

清魂散用泽兰叶,人参甘草川芎协;

荆芥理血兼祛风,产中昏晕神魂帖。

组成:泽兰人参炙甘草各1克川芎1.5克荆芥3克

用法:共研细末,温酒调服。服药时,用醋喷在炭火上,取烟熏鼻,效尤佳。

主治:产后恶露已尽,气血虚弱,又感风邪,昏晕不省人事。

方解:风为百邪之长,产后气血虚损,腠理疏松,百脉空虚,易感风邪。风邪上蒙清窍,故昏晕不省人事。方中荆芥入血分,长于疏散血中之风邪。人参、甘草益气补中。川芎、泽兰和血养血。风邪外解,气血充裕则昏晕除,神志清。用醋熏鼻,取其气味浓郁,刺激以开窍。

6、羚羊角散《济生方》

羚羊角散杏薏仁,防独芎归又茯神;

酸枣木香和甘草,子风中可回春。

组成:羚羊角粉3克杏仁薏苡仁防风独活川芎当归茯神炒酸枣仁各1.5克木香甘草各1克生姜5片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子。妊娠中风,头项强直,口噤搐搦,筋脉挛急,语言蹇涩,痰涎壅盛,不省人事。

方解:本方主治是孕妇因血养胎元,致血虚不足以养身,血不润筋。感受外风,引动肝风,肝阳上亢,出现头项强直,口噤搐搦,筋脉挛急,甚则角弓反张等。肝旺伐脾,脾不健运,水湿聚为痰,风挟痰而上,故痰涎壅盛,甚则风痰蒙蔽清窍,不省人事。法当镇肝息风,安神健脾。方中羚羊角咸寒,平肝息风止痉。防风祛风柔痉,且又配独活能疏散风邪。治风先治血,且本病与血虚有关,故当归、川芎养血和血。茯神、枣仁,养心安神。杏仁宣肺气,木香疏理气机,气行则痰消。苡米、甘草利湿调脾胃,湿化脾运复,则痰不生,且二药相配有缓挛舒筋之效。茯神兼有化痰作用。诸药合用,有息风止痉,健脾宁心化痰之效。

7、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

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腹痛蓐劳匡匡(kuǎn):扶助,帮助。

亦有加入参芪者,千金四物甘桂姜。

组成:当归60克生姜120克羊肉250克

用法:炖服。

主治:妇女产后血虚有寒,腹中痛,及寒疝腹中痛,或胁痛里急者。

方解:本方主治是妇女产后血虚,寒邪乘而侵之。血虚寒凝,引致腹中作痛,其痛的特点是喜温喜按。寒疝腹痛亦属血虚内寒所致。血虚当补血,寒凝当散寒,则疼痛自止。方中当归甘辛温而润,为调营补血之良药,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且能止痛。生姜辛温,温中散寒止痛,治寒凝腹痛。羊肉性辛热,大补气血,助当归、生姜补虚散寒止痛。诸药合用,营血得补益,寒邪得祛散,腹痛得解。本方不仅治产后血虚腹痛,即妇女虚寒性痛经,亦可用本方治之。常人虚寒,遇冷则腹痛喜温按,亦可治之。

附方:①当归羊肉汤(《济生方》):即本方加黄芪、人参。主治:产后蓐劳,发热自汗,肢体痛者。本方补益气血的力量更大,治气血两虚的劳热,和气虚卫表不固的自汗,肢痛等。

②千金羊肉汤(《千金方》):当归12克芍药12克川芎6克甘草肉桂各3克生姜9克羊肉120克,炖,分三次温服。主治:产后虚弱,寒邪入侵,腹中绞痛,汗自出。方中当归、芍药补血止痛。生姜、肉桂,温中散寒止痛。甘草益气固表。羊肉补气血,散寒邪。诸药合用,养血补虚,散寒止痛。

8、达生散《丹溪心法》

达生紫苏大腹皮,参术甘陈归芍随;

再加葱叶黄杨脑,孕妇临盆先服之;

若将川芎易白术,紫苏饮子子悬宜。

组成:紫苏人参炒白术陈皮当归酒炒芍药各3克大腹皮炙甘草青葱5茎黄杨树梢7个

用法:水煎服。孕妇八九个月,服十数剂则临盆有力易生。或加枳壳、砂仁,水煎服。

主治:孕妇气血不足,胎气不调。

方解:孕妇生产不顺利,多半是气血不足,荣卫滞不畅。方中当归、芍药养血补血。人参、白术益气健脾。紫苏、大腹皮、陈皮、葱叶皆辛利之品,能疏通壅滞调气机。黄杨木梢能顺产。故临产前先服本方有顺产易生的功效。

附方:紫苏饮子(《普济本事方》):即本方以川芎易白术。去葱叶、黄杨树梢。主治:子悬。胎气不和,上逆胸腹,头痛,心腹腰胁痛,坐卧不安。这是由于素体脾虚肝郁,肝气郁而横逆,气机升降失调,胎气上迫胸腹所致。方中紫苏、大腹皮、陈皮宽中下气,理气机。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疏理气机。甘草益气扶脾。若加黄芩以清热安胎,则功效尤佳。诸药合用,调和肝脾,疏理肝气,安胎。

9、参术饮《丹溪心法》

妊娠转胞参术饮,芎芍当归熟地黄;

炙草陈皮兼半夏,气升胎举自如常。

组成: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半夏(原方无药量)。

用法:共为粗末,加生姜煎汤空腹服。

主治:妊娠转胞,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或小便频数。

方解:转胞是指孕妇脐下急痛,小便不通,这与膀胱受压不畅有关。孕妇因中气虚弱,气血不足,胎元下坠,压迫膀胱,致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法当补气血,气血充足,胎位得升,不再压迫膀胱,则小便自调。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人参、白术、甘草补益中气,升胎元。半夏、陈皮健脾消痰饮。诸药合用,补气血,提升中气,胎位正常,膀胱不受压,小便自调畅。至于小便频数也是由于气血不足,气虚不能固摄膀胱所致。

10、牡丹皮散《妇人良方大全》引《卫生方》

牡丹皮散延胡索,归尾桂心赤芍药;

牛膝棱莪酒水煎,气行瘀散血瘕瘕(jiǎ)音甲,腹中的积块。削。

组成:牡丹皮延胡索当归尾桂心各30克赤芍药牛膝莪术各60克三棱45克

用法:共研粗末,每次10克,水酒各半煎服。

主治:血瘕。妇人腹中痛,痛时有块,移动而不固定。久则虚羸瘦弱,不思饮食。

方解:血瘕是瘀血在体内聚结而成,在心腹间攻冲走注而作痛。本病的产生多因经期或产后血脉空虚,风寒乘虚而入,或七情郁结致凝滞气血,或因房室不节,余血未净,精血相搏,而成血瘕。瘀血内阻,气血生化失调,脾不健运,久则瘦羸虚弱,不思饮食。法当祛瘀活血。方中丹皮、赤芍、牛膝、肉桂以行瘀活血。三棱、莪术、当归尾、元胡行血中滞气。借酒引药入血分,且助药力活血祛瘀。诸药合用,瘀血化解,气血运行通畅,瘀血去,新血生,则血瘕消,而生机恢复,诸证悉除。

11、固经丸《妇人良方》

固经丸用龟板君,黄柏樗皮香附群;

黄芩芍药酒丸服,漏下崩中色黑殷。

组成:炙龟板120克炒黄柏炒黄芩炒白芍各60克炒香附炒樗皮各45克

用法: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10克,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药量酌减。

主治:阴虚血热,经行不止,或崩中下血,血色深红,或挟瘀块,心胸烦热,腹痛溲赤,舌红脉弦数者。

方解: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除月经多外,尚见经色深红,腹痛溲赤,心胸烦热,舌红脉数等症。这是一派阴虚有热,肝郁气滞之象。阴虚有热,当滋阴清热。月经过多则当固崩止漏,有瘀块则当理气调肝。方中龟板滋阴降火而益肾固冲任。白芍敛阴血以柔肝平肝,止腹痛。黄芩、黄柏清热泻火,凉血坚阴以止血。樗根皮性寒收涩,清热燥湿,固经收涩止血。香附疏肝调气机,解郁而和血,气调则血调,为调经之要药。诸药合用滋阴血,清热止血,疏肝解郁,治阴虚血热的崩中漏下,月经过多。

12、柏子仁丸《妇人良方大全》

柏子仁丸熟地黄,牛膝续断泽兰芳;

卷柏加之通血脉,经枯血少肾肝匡。

组成:柏子仁(炒研)牛膝(酒浸)卷柏各15克泽兰续断各90克熟地黄30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10克,空腹米汤送下。

主治:营阴暗耗,血枯经闭,形体羸瘦,心悸,失眠。

方解:心藏神而主血。营阴暗耗,故血枯经闭,心失血养则心悸失眠。法当补心血,方中柏子仁养心安神,配熟地黄滋肾水以济心火。牛膝、续断补肝肾强腰膝,充盈血海,且牛膝配泽兰、卷柏,活血通经。诸药合用,滋阴养血通经脉去瘀生新,治血液枯少所致的月经闭止,形体羸瘦,心悸失眠等症。本方若加当归、鸡血藤、益母草则效更佳。

增辑

1、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固中汤中芪术龙,牡蛎海螵五倍同;

茜草山萸棕炭芍,益气止血治血崩。

组成:白术30克黄芪18克煅龙骨24克煅牡蛎24克山萸肉24克海螵蛸12克茜草9克棕炭6克五倍子1.5克(研末冲服)

用法:水煎服。

主治:冲脉不固。妇女突然下血,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质淡,脉弱微或虚大。

方解:冲脉为血海,脾气有固摄统血的功能。脾气虚,统摄无权,以致冲脉不固,故崩中漏下,月经过多。血虚心无所奉养,故心悸。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血脱则气脱,故气短。月经色淡质稀为阳气虚。舌淡,脉虚弱或虚大无力为气血两虚。因气随血脱,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先当急固,故法当益气健脾,固冲止血。方中重用白术、黄芪补气固脱,健脾统血摄血。崩漏每和肝肾不足有关,山萸肉、白芍酸涩,补益肝肾,敛阴血,收涩固摄精气。煅龙骨、煅牡蛎、海螵蛸、五倍子、棕炭俱为收涩性很强的固崩止血药。茜草辛寒微苦,既能止血,又能行血祛瘀,在大队的收涩止血药中配伍茜草,使止血而无留瘀之弊。若出血过多,脉微欲绝,肢冷汗出,加参附汤于方中,以益气回阳救逆。

2、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中二术陈,参甘白芍与前仁;

柴胡黑荆怀山药,湿滞脾虚带下珍。

组成:土炒白术30克山药30克党参6克白芍15克车前子苍术各10克陈皮2克黑芥穗2克柴胡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带下日久不愈,色白或淡黄,无臭味,倦怠乏力,大便溏,面色白,舌淡红,脉濡缓或弱。

方解:前人谓“无湿不成带”,说明带下病的病机是水湿下注而成,且湿邪的产生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方主治是因脾虚不健运,肝气不舒有关。脾不健运,水谷精气不化,而成湿浊下注。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白,乏力便溏,舌淡脉濡等均为脾阳虚,湿邪盛之象,法当健脾化湿止带。方中白术、山药为健脾燥湿,益气止带之品,为主药,用量重。党参助白术益气健脾。苍术助白术燥湿化浊止带。四药合用脾运健,湿浊化,白带无由产生。白芍、柴胡疏肝柔肝,解肝郁,则木不侮土,有利于脾运恢复,且白芍益脾阴;柴胡升清阳,使水湿随清阳而升化,不致下流入里成为白带。陈皮芳香,健脾燥湿,理气,使参、术等补气而不壅滞气机,气行则湿化。车前子甘寒,利水湿,使湿浊下行自小便而去。芥穗为风药,炒黑则入血分,祛风胜湿止带。甘草调和诸药而益脾气。诸药合用,有补有散,健脾疏肝,化湿浊,止白带。

3、白术散《全生指迷方》

白术散中用四皮,姜陈苓腹五般奇;

妊娠水湿肢浮胀,子肿病名此方医。

组成:白术3克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陈皮各1.5克

用法:共研细末,米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药量酌增减。

主治:子肿。妊娠数月,面目全身浮肿,皮薄光亮,胸腹胀闷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缓无力。

方解:子肿形成原因多为脾肾阳虚或气滞。本方主治是因平素脾气虚,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脾虚不能制水,水湿泛滥所致。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虚,转输失司,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浸渍肌肉四肢,故面目四肢全身浮肿,皮薄而光亮。脾虚中气不足故气短。湿阻气机故腹胸胀闷。脾虚不健运,故纳呆,饮食无味。脾虚水湿不运化,故大便溏薄。舌胖嫩有齿痕,苔薄腻或薄白,脉缓无力,均为脾阳不足,水湿为患之象。法当健脾行水,理气化湿。本方为五皮饮去性寒的桑白皮,加白术而成的。方中白术苦温燥,健脾燥湿,补益中气,利水。茯苓淡渗利湿,使水从小便而出。生姜皮辛温,发散水气,温中,使水从毛窍辛散而出。大腹皮宽中行气,利水,配茯苓利小便,引水下行。陈皮调气健脾和中。诸药合用健脾理气温中行水,具标本兼顾之义。本方以燥湿健脾利水的白术易泻肺行水的桑白皮,是因白术尚具安胎的作用,体现了治疗孕妇病尚须顾及胎儿的思想。若本方加黄芪、砂仁,则益气利水、调气作用更好,且尚具安胎的作用。

4、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炮姜良;

倘因乳少猪蹄用,通草同煎亦妙方。

组成:当归12克川芎9克桃仁9克炮姜2克炙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或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或行而不畅,或见恶露中有血块,少腹冷痛,舌淡,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妇产科手术后腹部作痛,或伤口疼痛。

方解:本方主治是产后血虚,寒邪乘虚而入,寒凝血瘀,胞宫阻滞,致恶露不行或不畅,少腹冷痛等症。本方症虽腹痛明显,但以恶露不行,或行而不畅为寒瘀血滞的辨证要点。法当温经逐寒止痛,活血化瘀。方中当归辛甘温,补血和行血兼备,配川芎行血和血之功尤著,为主药。桃仁活血祛瘀化滞。血寒则凝,温则化,本方证是因寒邪乘虚而入血络所致,故用辛热的炮姜,助川芎、桃仁温化瘀血,姜用炮者取其入血分逐寒邪,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但用量不宜过大,否则有动血燥血之弊。甘草一则调和诸药,再则缓急止腹痛。用黄酒是借其辛温行散之力温通血脉。加童便是因其有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之效。诸药合用,具温经止痛,和血化瘀之效。原书注曰:“因寒凉食物,结块痛甚者加肉桂八分于生化汤内。如血块未消,不可加参、芪,用之则痛不止”。这些也可作临床参考。民间常有在妇女生小孩后,即服1~2剂生化汤的习俗,以免瘀血内留。但本方活血力强,总以内有瘀血时,服用此方才合拍。

附:猪蹄汤(《和剂局方》):猪蹄一只,白通草30克。用法:和水同煮,蹄烂熟,去通草,吃猪蹄及汤。主治产后乳少。方中猪蹄为血肉有情补益之品且通乳脉。白通草滑利九窍。二药相合,能补益,通乳窍,下乳汁。若妇人平素气血不足者,要酌加益气补血之药配服。

同类推荐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这本书里的一百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段至今“一半烟遮、一半云埋”的历史,作者大多是1964年和1965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四十多年前,他们告别父母,离开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贵阳、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在这些饱蘸着心血的文章里,作者如实地讲述了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记载了他们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的观察和感受,留下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诚实的思考。
  •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分为一路的爱、最美天使、美丽城市、锋利的刀口、唢呐声声、旧时碎片六辑,主要收录了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光头美丽、受伤的白鹭、黄老师、董平柏老师等作品。《一块玻璃值多少钱》是作者的第四本小小说集,收录了作者最新的小小说作品和作者创作以来的最经典小小说篇目。
  • 晚风集(卷五)

    晚风集(卷五)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走进唐宋诗词

    走进唐宋诗词

    本书主要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而又喜爱唐宋诗词的学生而编。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例出了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北宋词、南宋词、宋词等时期的经典诗进行赏析及点评。该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素质教育的选修课教材,也适用社会上有同类需要的读者。
热门推荐
  • 极武霸仙诀

    极武霸仙诀

    武道天阶高手阳晨为了家族秘典不被歹人所得,毅然决然烧毁秘典,不料发生意外,穿越到修真世界皇极大陆。且看武道高手如何搅动大陆风云,战天才,闯秘境,灭强敌。无上巅峰,有我无敌!
  • 邪王强娶狂妃:毒医五小姐

    邪王强娶狂妃:毒医五小姐

    一不小心惹上一只外表无争,实则权倾天下、弑杀无比的男人!她,魔殿主人,身份高贵,却遭孪生妹妹及未婚夫背叛,气急攻心而死,重生为将军府嫡出五小姐。亲母被害,外祖被冤,遭受欺凌,她只好化身强者,修魔功,练神诀,建七弑,手刃仇人!他,温润儒雅,绝世妖娆,但那只是骗死人不偿命的外表,真正的骨子里却是邪王出鞘,谁与争峰,对于看中的女人更是寸寸夺心,软硬兼施,数次迫嫁。而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被迫,装傻扮慒,视而不见,终于把他惹火。邪王强娶,谁敢不从?若是逃跑,就地处决!他低吼一声,“娘子,我们现在就入洞房!”
  • 总裁的鲜妻

    总裁的鲜妻

    爱你我错过了太多,你的心如天上的星辰可望不可及
  • 对你的每一次悸动

    对你的每一次悸动

    一场真心话大冒险使两条平行线相交她原以为他是成绩好的高冷男神没想到他居然是黑社会大哥在她目睹他的一场打架后,她对他的看法完全颠倒
  • 碧血蔷薇

    碧血蔷薇

    凌晨轩,前世为普通人,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一个名为贝欧鲁大陆。今世的他是如前世般默默无闻,还是惊艳大陆。在这个拥有无限传说的大陆上,又会有多少故事在等着他呢?
  • 宽容与杀戮

    宽容与杀戮

    只有软弱的人,才仅剩杀戮这唯一选择。强大的人,面对宽容与杀戮,你会做何抉择?
  • 学姐,我是你掉的男朋友

    学姐,我是你掉的男朋友

    某年某月某天,高中女学霸殷思源在烈日炎炎的太阳底下发传单,不小心蹭到了一辆保时捷。本要跑来着,可想到自己可是个三好学生。就在烈日下站了几个小时,可暖男没等到,但是等到了一个帅哥。没想到还非常纨绔,殷思源遭到帅哥辱骂,都没道歉就跑了。第二天,殷思源就被以工作不认真开除,只好另找工作。终于,以自己的学霸体质,找到了一份兼职,当家教。可谁都没又告诉她,她要辅导的人竟然是那个纨绔的不要不要的豪门帅哥。于是,一段孽缘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也太搞笑了

    这也太搞笑了

    主角:李浩然擅长:打脸装逼,扮猪吃老虎背景:普通大学生,但却是神秘七号当铺的主人。性格:搞笑、幽默、阳光、坚决。女主角:林夕擅长:对灵异事件特别感兴趣,同时她是一名资深侦探。背景:警校毕业,普通家庭性格:善良,低调、同情心泛滥,唯一不足外喜欢表现自己过人的本领第一案:密室凶杀第二案:五行求生案第三案:诡异图案第四案:手机铃声……本书搞笑幽默,喜欢的朋友收藏一下,日更2章,一般深夜更新!
  • 恐怖校园之408寝室

    恐怖校园之408寝室

    诡异的校园里,接二连三有人离奇死亡,恐怖的情节让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最终的真相是什么?还请大家与我一起去揭晓。或许,你没注意,某处的角落里,一双蓝色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