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4500000049

第49章 分封遗祸

西晋成立之初,晋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大封功臣,许多大家族都被封为公侯。短短几年时间,晋武帝共封了57个王,500多个公侯。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使天下局势混乱。

司马氏本身为河内(今河南省)士族,司马懿掌握魏国权力之后又改变、利用了九品官人法,使司马氏本身在官品起家上就得到了好处。如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仙起家为四品的宁朔将军,监守邺城。司马炎当初也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司马炎当上皇帝后,承袭其前辈争取土族的做法——其前辈争取士族是为了夺取曹氏政权,而司马炎这么做则是为了经营政权,促成和巩固士族政治。但这只是他设想经营统治的一个方面,或谓之“一翼”,他同时还营造了另一翼,这就是分封诸王,以形成两翼齐鼓的势态。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壬戌日。晋王司马炎“受禅”于魏元帝曹奂,于丙寅日登基为帝,史称晋武帝,改元为泰始。

丁卯日,即封皇叔祖司马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伯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玡王;皇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安乐王;司马机为燕王;皇从伯父司马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司马辅为渤海王;司马晃为下邳王;司马壤为太原王;司马珪为高阳王;司马衡为常山王;司马文为沛王;司马泰为陇西王;司马权为彭城王;司马绶为范阳王;司马遂为济南王;司马逊为谯王;司马睦为中山王;司马陵为北海王;司马斌为陈王;皇从父兄司马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司马楙为东平王。

从祖父辈一直到自己的从父弟,晋武帝司马炎一下子分封了27位宗王。

两汉及曹魏都曾分封诸王,但是两汉,尤其是曹魏,对受封之王采取了许多限制措施。受封之王不能进入朝廷的权力中心,参与朝廷的议政和决策,手中更不准掌握军权,因此,受封之王仅仅是受封邑者,享受到的只是较高的经济利益。当初才华盖世的曹植没能争得曹操的嗣位权,被曹丕即位后遣外为侯、王,他只能以一次次的上疏陈述自己的治国之见,曹丕不予采纳,最后他在郁郁不得志中死去。

晋武帝的分封宗王则不然,受封之王往往是爵位同官位并得的。他们或以侍中、诸公、中书监、中书令的身份参与朝廷的议政、决策,或以录尚书事的身份,代表晋武帝行使行政权力,或以将军、刺史、都督军事的身份出镇地方,对州郡行使行政权和军事统率权。而且受封诸王起初都留居京师,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多数才被遣至各自的受封之地。

《晋书·地理志》记载:晋武帝泰始元年,封诸王以郡为国。邑两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一千五百人。

这段记载说明的只是诸王国本身的等级与置军情况,并未涉及受封之王的宜职与握军情况。

司马孚为司马懿的次弟,司马懿死后,他在司马氏家族里辈分最高。他有忠魏之心,司马懿专权时,他不参与废立之事,高贵乡公曹髦被杀,惟他敢枕尸于股而恸哭。司马师、司马昭因他属尊,不敢相逼。晋武帝驱曹奂登位,他又泣牵曹奂手,申表忠魏之心。晋武帝不但不敢把他怎么样,反而首封其为王。并晋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因此司马孚是受封诸王中首先同时握有“中央级”军政大权的人。但从史载看,司马孚虽在其位,却没有行其权、谋其政。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除了司马孚之外还授予其他约16位宗王以军、政权力(27位宗王中,有的早亡,当然不在授予之列)。

义阳成王司马望,泰始二年晋太尉,中领军如故,后官至大司马。

竟陵王司马楙,泰始初年为散骑常侍、尚书。

太原成王司马辅,曾为卫尉。

下邳献王司马晃,泰始九年拜尚书,迁右仆射。

高阳元王司马琏,泰始六年拜尚书,迁右仆射。

彭城元王司马植,咸宁中年拜国子祭酒,太仆卿、侍中、尚书。

高密文献王司马泰,太康初年为散骑常侍、前将军、尚书左仆射。

新蔡哀王司马腾曾任宗正、太常。

范阳王司马虓,咸宁年间为散骑常侍,迁尚书,后官至司徒。

任城王司马济,咸宁年间拜散骑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

平原王司马干,太康末年拜光禄大夫,加侍中。

琅邪王司马伷,泰始初年为尚书左仆射,抚军将军。平吴后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扶风王司马骏,太康初年拜骠骑将军,开府、持节。

齐王司马攸,咸宁年间分别拜为司空、侍中,太子太傅。

汝南王司马亮,咸宁年间任侍中、太尉、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后又转任大司马。

成都王司马颍,太康末年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

需要说明的是,这16位宗王,有的是袭位或后来受封的,不属于司马炎登基首封的27王。

咸宁三年,时任卫将军的杨珧和时任中书监的苟勖见到齐王司马攸在朝野当中威望很高,担心太子司马衷将即的皇位可能旁落,就依据司空裴秀所立的五等封建之旨,一起上表晋武帝说:

“古者建侯,所以藩卫王室,今吴寇未殄,方岳任大,而诸王为帅,都督封国,既各臣其统内,于事重非宜。又异姓诸将居边,宜参以亲戚,而诸王公皆在京都,非捍城之义,万世之固。”晋武帝大概这时也已隐约感到宗王势力在京都发展有所不利,于是他下诏遣当时多在京都的诸王就国,并对封国制度和封国置军制度进行了改革与调整。

晋武帝首先规定了受封限制,规定非皇子不得为王,把封国资格规定为自己的直系血统,其次实行推恩分封。他规定“诸王之支庶,皆皇家之近属至亲,亦各以土推恩受封。其大国、次国始封王之支子为公,承封王之支子为侯,继承封王之子为伯。小国五千户以上,始封王之支子为子,不满五千户始封王之支子及始封公侯之支子皆为男,非此皆不得封。”这样一来,诸王的子孙后代不仅不可能再永袭王位,而且封爵越往后越小,就难以成什么抗衡势力了。又其次,晋武帝规定“大国始封之孙罢下军,曾孙又罢上军,次国始封子孙亦罢军,其余皆以一军为常。”这样又使原来的封国置军处于不断削减的势态。

从理论上看,晋武帝司马炎的这些想法和措施可谓深谋远虑,可也就是这点又显示了他的所失。他上述想法的实现是要以相当长的时间为前提的,诸王的子孙更替绝非几年十几年的事情,所以,待他所设想的结果实现时,他已不在人世了,而这种结果也不可能实现。他生前埋下的诸多隐患接踵而起:愚钝太子即位无力把握朝政;后党、外戚争权;权臣各为己利参与其间,各扶植、利用宗王势力到争权目的;各宗王也就趁机在自己的封国上招兵买马、招降纳叛。其势不仅未像晋武帝所设想的那样被逐步削弱罢减,反而急剧扩大。

晋武帝在推行宗王分封的同时,也并行宗王出镇,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宗王本来除封爵外,还被委以军政之任,这样他们拥兵出镇州郡就在所难免。

宗王出镇,拥兵于州郡,的确渊于司马氏向魏夺权。曹操、曹丕乃至曹叡时代,都未曾有过宗王拥兵出镇地方的先例,因那时的宗室只有封爵而无军政之职和军政之权。司马氏父子在“嘉平政变”中取得朝政大权之后,开始在地方、军队中安插子弟、亲属,以掌握地方、军队,加固自己的权位。如司马昭曾以安东将军、持节,镇许昌,后又督都淮北诸军事,兼中领军,镇洛阳。司马孚曾西镇关中,统诸军事。司马望曾任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京二州诸军事,在任达8年。司马骏曾,汪平南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后转安东大将军,镇许昌。司马亮曾任左右将军,加散骑常侍,假节。出监豫州诸军事,后又转镇西将军。司马伷曾任宁朔将军,监守邺城,后改任右将国,监兖州诸军事,又任兖州刺史。司马遂曾任北电朗将,督邺城诸军事。

但这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宗王出镇,因为上述各位在当时都没有被封王,司马氏当时也还没存封王的名分。

真正的宗王出镇无疑只有在晋武帝司马炎登皇位才出现。晋武帝当政时期,宗王出镇的情况大致如下:

琅玡王司马伯在晋武帝登位后,留任左将军,监兖州诸军事,后迁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太康元年,加侍中,并督都青州诸军事。

燕王司马机,咸宁初年任镇东将军、假节、青州都督。

扶风王司马骏,在晋武帝登位后,留任都督豫州诸军事。迁使持节,都督杨州诸军事。转任镇西太将军、使持节,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镇关中。

梁王司马肜,泰始元年受封后任北中郎将,督邺城诸军事。太康中年,监豫州军事。加平东将军,镇许、昌。顿之,以本官监青、徐州军事,晋封安东将军。

齐王司马攸,太康三年以大司马都督青州诸军事,未及行,病卒。

太原成王司马辅,咸宁三年,监并州诸军事。

下邳献王司马晃,泰始九年为使持节,都督宁、益二州诸军事,因病未行。后任镇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

高阳王司马珪,泰始四年任北中郎将,都督邺城诸军事。

高密王司马泰,泰始元年为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咸宁元年,转安北将军,都督邺城诸军事,迁安西将军,都督关中军事。

范阳王司马斌,咸宁年间任安南将军,持节,都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

济南惠王司马遂,晋武帝登基后留任北中郎将,都督邺城诸军事。

汝南王司马亮,泰始元年任镇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咸宁三年,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

楚王司马玮,太康末年以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赵王司马伦,咸宁中年以平北将军,都督邺城守事。

秦王司马柬,太康十年曾任镇西将军、西戎校尉,假节。

淮南王司马允,太康十年以镇东大将军、持节,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

晋武帝在位期间,大致有以上17位宗王出镇州郡,范围近乎达到全国各地,所统率的军队在全国军事力量中也占很大比例。

不论是留居京城的宗王,还是出藩或镇外的宗王,在晋武帝时代都没有挟制皇帝的倾向,没有在外藩私自发展势力,或拥兵自重,威胁朝廷。因为晋武帝到底还能把握朝政大权,能坐镇京师,指挥天下。他所营遭的“两翼”——士族和、宗王,还基本处于相互制约、互为平衡的状态之中。因此他在位二十多年,国家亦基本处于稳定发展之中,以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和平繁荣年景——“太康之治”。

问题在于晋武帝埋下了隐患,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晋武帝去世,他的儿子司马衷即位。司马衷根本没有能力把握朝政。他眼睁睁地看着宗王势力急剧发展起来,压过了朝廷当中原先占据优势的土族势力,成为左右朝政的绝对力量,以至后来他自己都被赵王司马伦废黜,赵王司马伦做起了皇帝。而这时出镇州郡或在封地的宗王们也在大肆发展力量,成为实质上割据一方的独立势力。司马衷连自己的皇位都维持不了,更没有能力辖制割据地方的宗王。于是这些手握重兵的宗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实质上是欲将朝廷大权揽为已有,而展开了混战,造成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由此元气大伤,眼见得迅速衰落。

因此,晋武帝苦心营造士族势力和宗王势力的“两翼”,希冀这两翼能互相制约、共处平衡,从而使朝政能处于平稳,使司马氏的江山永固,只是一场空想而己。

司马炎为避免曹魏最后出现的帝室孤立现象,他大封宗室为王,且赋予政、军之权,希望宗室之王能对抗如当初司马氏一样的在中央政权中崛起的权臣,以屏藩帝室;又为避免周代出现的诸王不驯、终压天子的现象,他促成、巩固了一个以士族为主要成分的朝政机构,以制服可能产生的宗王棱主夺权。

司马炎当然不可能懂得事物运动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不可能明白任何一种平衡都是暂时现象。他可以运用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来调节、维持他的“两翼”平衡,但也只是使之持续的时间长一些而已,因为他不可能真的长命万岁,万万岁。何况他还犯了一个至为重大的错误:所选的“接班人”昏钝、无能。调节因素不存在了,“两翼”很快失衡,宗王势力占据上风,随之统占全盘。西晋王朝由此走向混乱、衰亡。到了继之而起的东晋王朝,士族势力卷土重来,王、庾、桓、谢四大士族集团又先后专擅朝政,东晋王朝几乎是随着王、庾、桓、谢四大土族轮流专权的局面的结束而告终。

由此看来,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似乎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接班人”如果选得精明强悍,有远见卓识,有统军理政之能,王朝就能延续。但是将天下安危系于一人之身,这本身就是个险而又险的“走钢丝”,而且至高无上的皇位,不论是宗族势力还是他姓势力都在觊觎,皇帝处境之艰危可想而知。他防了内防不了外,防了此防不了彼,防了自己一代防不了下一代。虽殚精竭虑,机关算尽,却没有一个朝代能像其创建者,像其有幸继承者们所设想的那样享国永年的,区别只是长一点,短一点而已。

晋武帝同样不可能迈出这个誓怪圈,而且由于他生前所埋置的隐患太大、太多,西晋王朝在他身后才勉强维持了23年。

但是,如果以为州郡兵的作用可以大到制服“八王之乱”乃至能够使刘渊、石勒、汲桑、王弥等人无法起兵等等,就与历史实际情形不符了。“八王之乱”是晋武帝推行宗王政治、扶植宗王势力的结果。这些宗王到晋惠帝时期已成为朝廷难以辖制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他们或把持朝政,或手握重兵,皇帝都成了傀儡,区区的郡州之兵怎能与之抗衡?怎能制服他们?州郡兵总是要由人率领的吧?这些率领州郡兵的人得由朝廷指派,或由朝廷授命时任州郡长官的人兼领。而这些人总不会存在于政治真空当中,他们在诸王先后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总是依附于某个政治、军事势力的。即使有些州郡兵首领想搞独立,但可以推想,他手中军事力量,是绝对无法同宗王们统率的中央大军和受封国中的部队相抗衡的。所以,州郡兵在一个区域内对某种反叛势力之风初起于青萍之末时尚有一定的镇制作用,倘若反叛势力之风已成了大气候,它的镇制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至于刘渊、石勒、汲桑、王弥等人起兵,那是晋王朝在“八王之乱”中开始衰败的必然结果,属于“皇帝轮流做”的封建王朝更替过程中在劫难免的事。一个王朝衰败了,就会有人起来建立新的王朝,这更不是州郡兵罢撤与否能左右的。

同样道理,如果晋武帝听取群臣劝谏而没有罢撤州郡兵,刘渊、石勒、汲桑、王弥等人在其起兵之初,可能会受到州郡兵的一定程度的扼制,但时下天下已乱,王朝已衰,州郡兵的作用到底能有多大,是一目了然的。

总之,晋武帝在平吴之后罢州郡兵,这对减轻百姓负担来说无疑有益处,而对州郡的地方稳定与治安来说则显然有不妥之处。无视州郡兵的作用和夸大其作用,都不是精当见解,都与历史实际情况有距离。

同类推荐
  • 拳戏天下

    拳戏天下

    他穿越了,他重生了!每天夜里他都会看到无边黑暗中有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就像一双色迷迷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盯着自己。他不甘于当一辈子的浮夸权贵,一心想要学武,历经艰难之后,学会了一套拳法.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抄着拳头的穿越少年,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最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打自己想打的人!
  • 汉末失鹿

    汉末失鹿

    同类作品实在太多,小羽也不知道怎么形容。按照大家的说法就是带着一些轻小说的味道的历史书。主角的么,不算强力派,算是腹黑类的吧。主线是历史的续脉,不过自然也不是完全一样。有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思想,以及不一样的行动。总之就是从一个小人物努力发展到统一华夏的壮举的家伙。ps:推荐收藏小羽会一直努力的……已有完本作品。感谢书友苏mm提供的群62677263
  • 风起埃及

    风起埃及

    一位普通的P社玩家穿越到了二战后的埃及,莫名其妙的卷入到了动荡之中。开局一人一枪,逐渐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终有一天。他,站在开罗解放广场上,向人民高呼道,埃及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我会成为王

    我会成为王

    韩念在灯光下读着《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拿下眼镜后突然脑袋一晕便来到了另一个的世界。
  • 这个太子不正经

    这个太子不正经

    礼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不顾礼法,数次入青楼,实在有失国体!”户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横插户部经济措施,一派胡言!”吏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欲废除我朝官吏选拔措施!”工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言工部建设走错了方向!”刑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说我朝律法应当大变革,贪官不除,官场不清!”兵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让兵部建制改良,说军中有大弊!”夏皇扶额,怒拍龙案道:“那逆子现在何处?”“回陛下,太子殿下正在翠香楼!”太监总管答道。“翠香楼?”夏皇眉头一皱。太监总管小心翼翼的道:“便是那烟花之地!”“混帐…!”夏皇举起袖子便要去找太子算账!
热门推荐
  • 枫落木凉

    枫落木凉

    一起枫尘,飘飘坠潇。一叶花落,念念知晓。枫飘叶落,花赤条萧。凉木花冷,夜幕轻悄。枫飘叶落,花木皆凉。人走影沫,惆断心殇。心似秋凉,等待初夏。花夏年华,繁衍赋夏花落盛沫,流殇折画。花开花落,转念心霞。那是个花落季节,路边的枫树随着微风轻轻摇摆,几片枫叶在空中跳着华尔兹,优雅旋转随后飘落在地。女主名为花叶,她一直深爱着那片红色枫树林,只因是他陪她看过一场枫花飘落的红色雨,为她写过的唯美诗句。只可惜,女主是个莽撞少女,能打能骂,能屈能伸,恶搞男主也是她的乐趣之一。青春校园待续……
  • 顾念星辰漫矣

    顾念星辰漫矣

    “顾念,又皮了是不是”沈宸宇在尔边说到顾念笑着摸了摸沈宸宇的脑袋,急忙跑开(注:本书是朋友推荐所写,不喜欢也不要恶意评论,谢谢?)
  • 研发专家在异界

    研发专家在异界

    剑与魔法的时代,世代交替却已经开始!至高神联手引天地大劫,用千万年的灾难,只为换取天下生灵血脉的传承,否则世界全亡!天下间有皇者一族可存,唯独人类有王而无皇!劫乱已始,得斗气之宝石之少女者可成皇!四大贤者指导四方:天空之舞者、大海之匠人、时空之董事,唯独少一人……杀不死的蓝蔷薇!变异的元凶之兽!突然出现的“救世主系统”!自称的“未来时代继承人”。在这一切的背后却是背负着“世界的罪人”称号的已经死去的某人……
  • 王爷,走着瞧

    王爷,走着瞧

    她,是大家族中的一名小姐,却是备受冷落。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坚强的娘亲,还有一个淡薄的性子。十四载年华,在冷清破旧的后院度过,从未见过自己的爹爹。第一次出府,为了受伤的陌生男子,出府购药,第一个朋友,温柔忧伤的年轻管家,偶然闯进。第一桩生意,俊美无铸的店铺老板,无偿相送。第一次离家,逃离不属于自己的命运,离开没有人情的“家”。
  • 隔壁家青梅熟

    隔壁家青梅熟

    一个爱阮暖暖爱吃醋的闷骚竹马和一个爱美食爱美男的吃货青梅不得不说的故事!
  • 以特优生之名:殿下请留步

    以特优生之名:殿下请留步

    【日十五更】这是一所排名全国前十的贵族高中,这是一所耗尽了千万巨资打造的梦幻学院,这里是以哥特式建筑出了名的教育基地,这里所收容的是富家子弟和贵族名流,这里培养的是未来企业或集团的继承人。这里便是仓木市位列第一的圣.希尔私立贵族高中。当草根少女遇到贵族少爷,不一样的爱又会如何展开……
  • 当恶魔爱上冰山男

    当恶魔爱上冰山男

    她,武术世家之女,跆拳道,柔道…中国武术样样精通,有个绝美的外表,却是个十足十的恶魔。“敢惹我?!!哼哼,你死定了!!”他,跨国财团董事之子,俊逸的外表,冷酷的气质都是众女生为之疯狂的理由。为了逃婚,她画丑自己翘家闯世界,却遇上了他!当冰山遇上恶魔,会怎样?当恶魔爱上冰山,又会怎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紫薇天启之门

    紫薇天启之门

    出山的少年道士,不谙世事,误入世间最大魔门。一番神奇的历险就此拉开序幕。起点首部二十五章了结主角的小说。(已经达成)国庆更新计划3号三更4、5号双更6号三更7号四更交流Q群513994998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