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4900000037

第37章 开辟道路,远交外邦(1)

在唐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形成了南北的海陆两大国际都市广州和长安。而长安作为陆路交通的国际都市,实为当时亚洲文明的中心、东西文化交融的胜地。

长安是唐王朝的国都,也是外侨聚居的国际大都市。各国的外交使团,是长安外籍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8世纪下半叶吐蕃占领河西、陇右时,中西交通被切断,居于长安的使团人数多达4000人。当时的外籍人员,有不少人入宫廷担任侍卫,如吐火罗(阿富汗的巴尔克)、护密(阿富汗的瓦汗)、小勃律(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拔汗那的贵族相继入宫廷担任侍卫。此外,波斯国的王储,曾流落寓居长安。波斯被阿拉伯灭亡,末代国王被杀,王子卑路斯逃奔吐火罗,于公元673年来到长安,被委任右武卫将军。卑路斯死后,他的儿子泥涅斯于公元679年被唐朝送到碎叶,客居吐火罗20年,后来又回到长安,直到病死。当时,常驻长安的各国外交使团中的官员、学者和专门人才,同中国的官员、僧侣、文人相互交往,建立友谊,这对于中外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各国来唐朝留学的学生,足长安城中外籍人员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新罗、高丽、百济、高昌和吐蕃来华的留学生共有8000人之多。

外交使团官员与工作人员、来自各国的人官侍卫人员和各国留学生,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是同他们的活动密不可分的。各国来唐的僧侣和宗教界人士,是长安外籍人员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长安,不仅成了亚洲的佛学中心,也是各国僧侣、宗教界人士造访与会聚的都市。当时,玄奘、义净在长安先后主持译场,利用收藏的大量梵文原本,校勘、翻译佛教经论。参与这项上作的有印度、克什米尔、吐火罗、康国和何国的高僧,其中有南印度的菩提流志、中印度的地婆诃罗、善无畏、南印度的金刚智及其弟子北天竺人不空、康国的法藏等著名高僧。玄奘时期的弘福寺、兹恩寺和义净时期的大荐福寺,云聚着这样一大批著名的中外高僧在这里翻译佛经,表明亚洲的佛学中心已由中印度的那烂陀寺转移到长安的著名佛寺,长安已成为亚洲的佛学中心。除著名佛寺外,长安还有大秦寺(景教)、波斯寺(袄教)、穆护寺(摩尼教)。这些外来宗教是同各国外交使团、商人、文人、艺人一道传入中国的。唐政府允许各国在长安设立庙宇,自由传教,中外信徒皆有。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外国和西域的著名乐师、艺人,数量很多。其中,有许多是著名的大师。

南方的广州作为唐朝海外贸易的中心,是唐王朝的第二大国际都市,从广州驶出和驶人港口的,有印度、波斯、斯里兰卡和东南亚的船只,中国的船只也从这里驶往印度、阿拉伯等地。这里云聚着各国的商人,到8世纪末,侨民多达12万以上。来自海外各国的香木、香脂、棉布、药材、珍珠、珊瑚、犀牙、玻璃等物,由广州进口后销往内地。中国的瓷器、丝织品、茶叶乃至于纸张、印刷品,也从广州运往海外各国,传入阿拉伯乃至于非洲、欧洲。总之,广州作为唐王朝南方港口城市,是中外文化交流最大的一个窗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都市,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同长安、广州两大国际都市所起的特殊作用是分不开的。

唐朝的对外交通线路,可谓四通八达。贾耽所著《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对此有详细著录。《新唐书·地理志》曾记载七条对外交通要道。其中,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安东道与安西(今新疆库车)入西域,分别是丝绸之路的东西二端。这条线路东起朝鲜平壤,经营州、云中(今山西大同)、夏州(今陕西横山),到达新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然后进入中亚细亚。安西一西域道对外交通线路,分南北二路。北道由交河(今新疆吐鲁番北五公里处有交河城故址)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边境的托克马克)。南道由西州(今吐鲁蕃东南)至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边境的江布尔城)。碎叶城是初唐安西四镇之一,为唐朝最西的军事重镇,它地处中亚与天山南北二路之间的交通要冲,同葱岭以东的疏勒、于阗分扼内地通往西域的北(天山北麓)、中(天山南麓北线)、南(天山南麓南线)三线。而碎叶城西南的怛逻斯,实为当时的一座国际城市,它西南经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往南抵达阿姆河南岸的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郡),可通往印度。由康国而西,经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可以到达今伊拉克的巴格达。由巴格达可以把“丝绸之路”和阿拉伯交通干线相连接,通往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沙兰国(今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以及通往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北、中、南三线,北线可达拜占庭,出地中海;中线可越葱岭抵达波斯;南线可越葱岭抵达北印度。

安南天竺道对外交通线路,起自安南都护府交趾(今越南河内附近),经太平、峰州(今越南山西),溯红河而上,经古涌步(今云南曼耗)到达龙武州(今云南建水),然后出安南境,进入剑南道辖境,经曲江、通海、江川到柘东城(今云南昆明),往西接中印缅道。中印缅道北起四川成都,经会理、姚安到达羊苴城(今云南大理),抵达永昌郡(今云南保山北50里),渡过怒江,翻越高黎贡山到达腾冲附近的诸葛亮城。然后分西路和西南路进入缅甸、印度。西南路由诸葛亮城出发是唐朝中印缅的主要交通线,渡过缅甸伊洛瓦底江,可抵达印度东北阿萨密的迦摩缕渡国,抵达今印度的马哈斯坦。西路由诸葛亮城出发西行,在今缅甸密支那附近的丽水城渡过伊洛瓦底江,经孟拱到印度曼尼坡,再翻越巴勒尔岭,到达迦摩缕波国境内,与西南路会合。然后沿恒河南岸到达当时中印度的摩揭陀国。在唐朝,安南一天竺道是中国西南地区同东南亚越南、缅甸、印度的交通要道。

广州海道是唐朝海上的重要交通路线之一。据贾耽对中国帆船远航海外的记载,海船利用十一、十二月的季风从广州启航,经越南占婆岛(今越南东二百里海岛)直抵海峡(马六甲海峡),沿苏门答腊出十度海峡,经达狮子国(今斯单兰卡)北部摩诃帝多港(今曼泰)、莫来国(今印度西南海岸的奎隆)、拔风国(今印度孟买),西航至达弗利刺河(今幼发拉底河)到达末罗国(今巴士拉)。从广州至波斯湾,除停船时间不计外,全程需89天。待来年五月,航船利用季风由波斯湾启程返回广州。此航线的中心是狮子国。在贾耽所记载的航程中,还有一条从波斯湾沿东非海岸航至三兰国的航线,这应是中国帆船所传导的中国文化的最大半径。

通往日本的航线有“北路”和“南路”二条,往往是用冬春的东北信风和夏秋的西南信风。日本的遣唐使来中国,大多走北线,从难波三津浦(今大阪南区三津寺)启航,沿濑户内海西航,在北九州的筑紫夫津浦(今博多)停泊。从这里西航,始有南线与北线之分。北线经壹岐岛、对马岛,沿朝鲜南海岸西行,在朝鲜仁川港附近横渡黄海到达辽东半岛,再渡过渤海到达山东半岛,或在仁川港附近横渡黄海直达山东半岛登州的文登登陆。南线由博多,经九州西北的平户岛、值嘉岛,横渡东海直航长江口到达扬州或者抵达明州(今浙江宁波)。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使”团,特别是其中的留学生和学问僧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唐朝前往日本的文化使者,如音韵学家袁晋卿和鉴真和尚,为传播唐文化和佛教文化,影响重大而深远。而中日文化交流在唐朝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同当时两国的国情和二国的基本国策联系在一起的。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有3次“遣唐使”来华。唐玄宗在位期间接待的三次遣唐使团,第一次在开元五年(717年)三月,成员中有著名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人,唐玄宗“命通事舍人就鸿胪宣慰”。第二次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四月,多治比广成率第十次遣唐使团来唐,途遇风浪,唐玄宗派通事舍人韦景先往苏州宣慰。次年,唐玄宗在洛阳接见遣唐使团成员。第三次在天宝十一年(752年),日本派出了第十一次遣唐使团,次年正月初,唐玄宗在大明宫含元殿接见了使团。日本留学生来庸人国子、太学、四门学习,归国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归国时所带回的物品主要是包括经、史、子、集四部的各种书籍、文集和佛道经卷、佛像、佛画、佛具等。这些留学生归国后有的还担任政府要职。正是这些归国的留学生、学问僧为在日本传播唐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九次遣唐使团中的著名学者朝衡即阿倍仲麻吕(708-770年)来唐后人太学学习,成绩优秀,参加科举中进士,然后在唐政府先后担任多种官职,官至秘书监(从三品),同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等均有交往,死于中国,一生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与朝衡一同来唐留学的吉备真备,在唐学习17年。归国时带回《唐礼》、《大衍历经》、《乐书要录》等书籍及铜律管、测影铁尺等。归国后为皇太子讲授《礼记》、《汉书》。传授唐朝律令和历法。后来,他在政府中担任大宰大贰、右大臣等要职,又创造片假名,制定和文楷书字母,开创日本文字,贡献甚大。日本大化革新期间的大和朝廷,仿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设立二宫八省制,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项制度上全面仿效唐朝。这一期间,唐文化在日本社会生活乃至于风俗习惯方面,均有很大的影响。唐朝佛教六宗均传入日本,其中三论宗与法相宗名师辈出。这些名师,大多是人唐求法的一代名僧。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朝著名音韵学家袁晋卿应邀随日本遣唐副使前往日本,被日本天皇任命为太学音博、太学头(大学校长),为创造日本文字做出了贡献。鉴真法师是名垂史册的中日文化交流使者。他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在公元753年第六次渡海成功,抵达日本,受到日本朝野的热烈欢迎。公元754年,鉴真亲自为太上皇、皇太后、皇太子授菩萨戒,为沙弥澄修等440多人受戒。755年,东大寺戒坛院落成。不久,东大寺内唐禅院建成,由鉴真主持僧侣的修道。鉴真赴日,改变了有僧无法、盛行自度与私度的日本佛教现状。同鉴真一行前往日本的24人,有僧侣、画师、玉工、铸写、绣师、修文、镌碑、医生、建筑师等人,他们在建筑、艺术、医药等方面为传播唐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鉴真本人又是一位医学家和药学家,为日本皇太后治愈疑难病症,有《鉴真上人秘方》传世。

在唐朝的中外数学交流方面,中国数学及其数学教育、科举制度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很大。唐朝初年,朝鲜仿照中国数学教学制度,在国学中设置了算学博士,用中国编纂的数学教科书作为教材,制定了与中国大致相同的考试制度。在唐朝,日本曾多次派出使者到唐朝学习,建立学校,设置博士,招收学生,学习和考试科目大致相同。据记载日本典章制度的《令义解》所载,在日本:“凡算经,《孙子》、《五曹》、《九章》、《六章》、《缀术》、《三开重差》、《周髀》、《九司》各为一经,学生分经习业。凡算学生,辩明术理。试《九章》三条,《海岛》、《周髀》、《五曹》、《九司》、《孙子》、《三开重差》各一条。试九考试也是全通为甲,通六为乙。若落《九章》者,虽通六而不第。”开元五年(717年),日本吉备朝臣来中国,居住16年,回国时带走《大衍历立成》12卷、《大衍历经》1卷,二次内插法也因此而传入日本。

同类推荐
  • 清末国会请愿风云

    清末国会请愿风云

    国会即议院是民主政治在政权组织形式上的主要体现,清末在朝野的努力下,基本形成了一个全面预备立宪的改革方案,也将国会的性质、权限以及与责任内阁的关系等等明确规定下来,以便向着这个目标迈进,体现立宪的基本精神。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客观描述了这一重大历史进程,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 明末王莽

    明末王莽

    几天前来到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王莽!前一秒我还是一个,沐浴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的有为青年,下一刻我就回到了历史中的那个野蛮时代。没错我穿越了!我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就是把叫刘秀的都干死!可惜事情往往不是按照想象中发展的……
  • 冥与影

    冥与影

    磨~原始的部族,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直到一个少女的出现,一切都变得不再平静…………(本书为作者禁脔(jìnluán),不允许任何人踏足,你们千万别进来———不然我咬你啊!!!)
  • 青山烈

    青山烈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已无多!仇家太多,不说了!。-------帝国统帅贺老三!。
  • 混在晚唐

    混在晚唐

    普通大学生穿越到唐朝末期,虽有其他穿越者的想法,却无本事,他不晓军事,五谷不分,不懂机械,不会炼钢,也不会写诗著文,更没有什么王霸之气,唯一的优势在于知道历史。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他不得不“混”着保全自己,走上了一条另类的道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你经历过孤独吗

    你经历过孤独吗

    冷傲雪,无情,没有感情,应为这个世界仿佛只有她这一人,孤独入心,早已麻痹心,追逐自己那个虚无的梦,异世重生,却为女身,女身男心,看她如何在世界中创造属于她的辉煌,让这天下为她所臣服,听从她号令。
  • 恶魔校草,不许撩了!

    恶魔校草,不许撩了!

    来中国学习表演,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会碰到一个腹黑恶魔校草!“唔……盛珏,你不许撩我了!”“宝贝,可是你太甜了,撩你上瘾了怎么办?”他低沉喑哑的在她耳畔说话,散发着热气。某男看见某女脸红的可爱模样,一下子把她扑倒!——恶魔校草每时每刻都撩!看你如何招架得住!【欢迎入坑~可提意见不可黑~谢谢各位小可爱们的支持!】——当我们想要为了爱情勇敢一次时,才发现我们的勇敢早已失去。后来那种蚀骨的疼陪伴了一生。【宋凇】
  • 少年当奋强

    少年当奋强

    作品大纲:一场变故里,少年慕天意外得到神镜,从此开始了“开挂”的生活。由学渣一下子到了学霸.被各路美女小姐姐“泡”,组成自己的“红粉团队”。降服“混混”成“大哥”,组成自己的“哥们联盟”。昔日的学渣少年,在知识的海洋,博采众科之长,发展自己的宏观伟业。《这小子有点拽》作品未解禁现重发。
  • 清风吹来千纸鹤

    清风吹来千纸鹤

    简介:清风吹来千纸鹤一个神秘,强大的男人,一朵娇艳的红玫瑰,一个千纸鹤让两人相遇。一个等待,换来一个承诺,一个承诺,千纸鹤来赴约。一场阴谋的背后,究竟是美好的邂逅还是悲惨的结局。一个家族的落魄,一个恶意的阴谋,她和他能否得到幸福。三年的光影,让一切归零,他的步步为营,只为看见更好的她。
  • 炎州

    炎州

    一个人到了异样的旧时代所引发的大地震,引发了这个时代质的改变.他一方面在思考,一方面在改变自己.
  • 时间残尘

    时间残尘

    灰尘散落,这是我们谁也逃不出去的怪圈。余浩将枪口抵住了自己的下巴,但他知道这没有用处。他和吴光一样了,都成了一块石碑,只有信徒为他们擦去时间留下的残尘。石碑会永生
  • 领主大人有点坏

    领主大人有点坏

    女巫和魔法师,王国的统治实在不容易...
  • 笔墨纸砚的故事

    笔墨纸砚的故事

    为了使读者对笔墨纸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墨纸砚的故事》按笔、墨、纸、砚的顺序(内部又以历史年代为序),用故事的形式,以著名历史人物对笔、墨、纸、砚的发明、改造和使用为中心进行介绍,并在介绍中配以相关实物图片、书法作品、故事插画加以说明,用浅显朴素的语言‘对每种文房用具的产生、发展及文化价值进行叙述,使读者存了解器物的同时,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