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53000000059

第59章 悼胞兄曼陀

郁达夫

长兄曼陀,名华,长于我一十二岁,同生肖,自先父弃养后,对我实系兄而又兼父职的长辈,去年十一月廿三,因忠于职守,对卖国汪党,毫无容情,在沪特区法院执法如山,终被狙击于其寓外。这消息,早就在中外各报上登过一时了。最近接得沪上各团体及各闻人发起之追悼大会的报告,才知公道自在人心,是非必有正论。他们要盛大追悼正直的人,亦即是消极警告那些邪曲的人的意思。追悼会,将于三月廿四日,在上海湖社举行。我身居海外,当然不能亲往祭奠,所以只能撰一哀挽联语,遥寄春申江上,略表哀思。(天壤薄王郎,节见穷时,各有清名闻海内;乾坤扶正气,神伤雨夜,好凭血债索辽东。)

溯自胞兄殉国之后,上海香港各杂志及报社的友人,都来要我写些关于他的悲悼或回忆的文字,但说也奇怪,直到现在,仍不能下一执笔的决心。我自己推想这心理的究竟,也不能够明白的说出。或者因为身居热带,头脑昏胀,不适合于作抒情述德的长文,也未可知。但一最可靠的解释,则实因这一次的敌寇来侵,殉国殉职的志士仁人太多了,对于个人的情感,似乎不便夸张,执着,当是事实上的主因。反过来说,就是个人主义的血族情感,在我的心里,渐渐的减了,似乎在向民族国家的大范围的情感一方面转向。

情感扩大之后,在质的一方面,会变得稀薄一点,而在量的一方面,同时会得增大,自是必然的趋势。

譬如,当故乡沦陷之日,我生身的老母,亦同长兄一样,因不肯离去故土而被杀;当时我还在祖国的福州,接得噩耗之日,亦只痛哭了一场,设灵遥祭了一番,而终于没有心情来撰文以志痛。

从我个人的这小小心理变迁来下判断,则这一次敌寇的来侵,影响及于一般国民的感情转变的力量,实在是很大很大。自私的,执着于小我的那一种情感,至少至少,在中国各沦陷地同胞的心里,我想,是可以一扫而光了。就单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可以算是这一次我们抗战的一大收获。

现在,闲谈暂且搁起,再来说一说长兄的历史性行吧。长兄所习的虽是法律,毕生从事的,虽系干燥的刑法判例;但他的天性,却是倾向于艺术的。他闲时作淡墨山水,很有我们乡贤董文恪公的气派,而写下来的诗,则又细腻工稳,有些似晚唐,有些像北宋人的名句。他的画集,诗集,虽则分量不多,已在香港上海制版赶印了。大约在追悼会开催之日,总可以与世人见面,当能证明我这话的并非自夸。至于他行事的不苟,接人待物的富有长者的温厚之风,则凡和他接近过的人,都能够说述,我也可以不必夸张,致堕入谀墓铭旌的常套。在这里,我只想略记一下他的历史。他生在前清光绪十年的甲申,十七岁就以府道试第一名入学,补博士弟子员,当废科举改学堂的第一期里,他就入杭府中学。毕业后,应留学生考试,受官费保送去日本留学,实系浙江派遣留学生的首批一百人中之一。在早稻田大学师范科毕业后,又改入法政大学,三年毕业,就在天津交涉公署任翻译二年,其后考取法官,就一直的在京师高等审判厅任职。当许公俊人任司法部长时,升任大理院推事,又被派赴日本考察司法制度。一年回国,也就在大理院奉职。直到九一八事变起来之日,他还在沈阳作大理院东北分院的庭长兼代分院长。东北沦亡,他一手整理案卷全部,载赴北平。上海租界的会审公堂,经接收过来以后,他就被任作临时高等分院刑庭庭长,一直到他殉职之日为止。

在这一个简短的略历里,是看不出他的为人正直,和临难不苟的态度来的。可是最大的证明,却是他那为国家,为民族的最后的一死。

鸿毛泰山等宽慰语,我这时不想再讲,不过死者的遗志,却总要我们未死者替他完成,就是如何的去向汪逆及侵略者算一次总帐!

(原载一九四〇年二月二十一日新加坡《星洲日报·晨星》)

同类推荐
  • 素履之往

    素履之往

    总觉得诗意和哲理之类,是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多有两万七千行的诗剧,峰峦重叠的逻辑著作,哥德、黑格尔写完了也不言累,予一念及此已累得茫无头绪。蒙田勿事体系,尼采戟指架构体系是不诚实此二说令人莞尔。虽然,诚实亦大难,盖玩世各有玩法,唯恭,恭甚,庶几为玩家。吾从恭,澹荡追琢以至今日,否则又何必要文学。
  •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本书渗透了作家们朴实、真诚的情感,散发着对真善美的智性思索和追求。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冯骥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冯骥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活跃在课本中的文坛奇人,守护着文化根脉,收录《母亲百岁记》《老母为我“扎红带”》等新作。《冯骥才散文》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精选珍藏本,优中选优,遴选40余篇散文,既有《花脸》《珍珠鸟》《挑山工》《快手刘》《黄山绝壁松》《捅马蜂窝》等经典代表作,也收入了《母亲百岁记》《老母为我“扎红带”》等新作。书中散文有对人生岁月的回忆与感悟,有对大自然生命奇观的描写与礼赞,有对亲朋的怀念与人间温暖的珍惜,有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有对域外旅行的感想。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热门推荐
  • 妖孽帝王慵懒后

    妖孽帝王慵懒后

    斗不过凄惨的宿命,她带着前世的记忆转生,喜也好,悲也罢,惟愿此生没有束缚,淡漠随性。深秋林悬崖半空的邂逅,被她不惧死亡的一抹浅笑深深吸引,从未想过冷情冷心的自己也会将一女子安置于心,明明搂在怀里,却给他缥缈虚幻的触感,如此,仍任性下旨将她束缚于宫,他想要的从来没有得不到,即使她的心远在天际,那就紧紧把她绑在身边,直到她交给自己便是。
  • 花开下落

    花开下落

    “姐姐,再见!”“妹妹!妹妹!"我这是.......怎么了?...我连自己妹妹都保护不了......呜呜呜......妹妹.....
  • 修真古董商

    修真古董商

    张秋,一个以倒腾古董为生的奸商,莫名其妙的被一个将死之人带到了修真界,他会怎样?找大门派依附,还是夹起尾巴做人?答案都是否定的。
  • 非典型贵族志异

    非典型贵族志异

    一不小心穿越了异界,爷爷是实权公爵帝国海军大元帅?这不正好吗,快乐的米虫生活,走起!什么,我是次子,要世袭爵位得自己拼命?算了,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自己富贵就行了。什么?贵族少年要从六岁就开始朝五晚九的地狱学习?成年之后必须去军队磨练?emmmm...算了,还能再死一次咋滴,凑合着过吧
  • 予你惊艳时光

    予你惊艳时光

    你惊艳了所有人的时光,却唯独孤独了自己的岁月。南晗: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金凯麒,我想后悔可是已经来不及。如果,我不是南家的孩子,那我还会不会遇见你?金凯麒:无论你是不是南家的孩子,我一定会用我所有的运气去遇见你。韩络:你和她的眼睛不一样。北辰:韩络,这一次,我还是比你早遇见她。北柳沁:他们是青梅竹马啊,但总是有一个是一厢情愿。你和她长的好像,有那么一瞬间以为她回来了,可她已经死了啊。宋郁嘉:北家真的不欠我们,可北辰还是还给了你整个青春。秦茉:韩络,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再爱上你。苏柒柒:爱上潜伏的我,却输在了潜伏这两个字。
  • 次元冒险镇

    次元冒险镇

    “你想要成为这个镇的镇长吗?”方小白看了看变成废墟的小镇“不!”“如果成为镇长可以去其他世界呢?”“不”“看来我只好寻找下一位有缘人了,居然有人不喜欢去二次元收老婆,唉。”“你说什么?可以去二次元收老婆,我愿意!”“你不是拒绝了吗?”“不不不!为了恢复小镇昔日的繁荣这点事算得了什么!”“那好,恭喜你成为次元镇第一任镇长,开始你的冒险吧!”
  • 穿越斗破之咸鱼人生

    穿越斗破之咸鱼人生

    “能够与你相遇,真是太好了。”“变成了这副样子,我要怎样才能再次面对你啊!”“为什么,你们总是这样,一次次的践踏别人?”“不论如何,我都不想忘记这与她相遇的世界!”“但是,为什么我拯救了世界,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你呢···”
  • 剑仙剑侠

    剑仙剑侠

    一个穿越到仙侠世界拥有天生身外化身却只想抱大腿,还喜欢脑补的二货的故事
  • 花泥如血

    花泥如血

    罗茜如经历了“知青”生涯的曲折后,随着父亲的恢复工作,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县城做了一名普通护士。二人身份地位的转换和反差,以及性格上龃龉等带来的一系列误会,使这段纯真的感情走向了沉寂。最终,罗茜如与工于心计的县政府职员卢西鸿结婚,唐子萱也在此后不久接受了父母为他指定的农村姑娘虞丹兰。若干年后,遭受感情和婚姻双重危机的罗茜如,因一次山居旅行偶遇唐子萱,二人互吐衷肠,并一起度过了一生中短暂而又难忘的时光。不久突发山火,唐子萱在扑救过程中死去;罗茜如决定远赴异国他乡,临走前最后一次来到曾经下乡的地方,追忆曾经的岁月并探望唐子萱的坟墓,但意外失足落水,完成了生命的一个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寿生经

    寿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