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0000000031

第31章 四、“反性适情”的性情论

《淮南子》认为性情不悖,主张“适情性”、“理性情”和“达于性命之情”。将性情并提,认为二者相宜,而性情与嗜欲是对立和难以调和的。一方面肯定情感的合理性,但同时对情感又有所限制,主张应适可而止。而情与欲又有所不同,适情则同时防止情的过度发展所导致欲望的产生。

(一)“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

《淮南子》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具有恬静质朴的特点,但在世俗的社会中外物的诱惑则易扰乱人的清净本性。“水之性真清而土汩之;人性安静而嗜欲乱之”,“故圣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乱情”,性与情都是自然合理的,而欲望却能乱情害性。欲望是由外物的诱惑引起的,它不是源于性。但欲望的形成却对性情造成了最大的威胁。“今万物之来,擢拔吾性,?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勿禀,其可得邪!”“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心与好憎的道德情感相连,性与嗜欲对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对立面,外物与人的性情是对立的,而只有圣人才不会受欲望的左右。“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置一废。故圣人损欲而从事于性。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接而说之,不知利害嗜欲也。食之不宁于体,听之不合于道,视之不便于性。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割痤疽非不痛也;饮毒药非不苦也;然而为之者,便于身也。渴而饮水非不快也;饥而大飧非不澹也,然而弗为者,害于性也。此四者,耳目鼻口不知所取去,心为之制,各得其所。由是观之,欲之不可胜,明矣”。欲与性如同正气与邪气是势不两立的,欲望是人的感官对外界各种物欲的放纵,但欲望是可以克制的,圣人是能够损欲事性。而心的理性思维具有控制感官的能力,且赋予心以“义”的内容,保护人性不受侵害,因此“圣人胜心”。

《淮南子》对“情”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主张“适情”,且性情并提。“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自得则自足,适合于自己的性情就足够了。否则,即使天下供其享用也难以得到满足。表现出了道家追求超越世俗的情感和精神的自由,而摈弃世俗的物质欲望的特色。此处养生即养性,是性情的自由,而不是物质的满足。“……使此五君者,适情辞余,以己为度,不随物而动,岂有此大患者哉?”“适情性则欲不过节”,适情则与性相符,性与情是一体的。守住内心,不随物动,就不会有大的祸患的产生,“适情性”则能节制人的欲望。“衰世凑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交,故目虽欲之,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趋翔周旋,诎节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外束其形,内总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悲人。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不乐,无乐而不为,益无情者不以累德,而便性者不以滑和,故纵体肆意,而度制可以为天下仪。今夫儒者,不本其所以欲而禁其所欲;不原其所以乐而闭其所乐,是犹决江河之源而障之以手也”,此篇是道家学者所作,此段则集中地表现了儒道思想在性情论上的截然对立。“衰世凑学”、“今夫儒者”等言是对当时的儒生一味推崇儒家违背人之性情的仁义道德和礼仪法度的做法而进行的驳斥。反对儒家学者的雕性矫情,并且提出要“理情性”,以“和”与“适”作为原则。“夫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于天。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为而不成!”性源于道,道全则性全,因此,性是完整的一体,不可分,全性则合乎道。反性就是要返回性之初、性之本、性之全和性之真,强调性本身是完善无缺的。因此,反性是全性的手段,而遗物才能反己。

(二)“遗物反己。”

《淮南子》传承了先秦道家主张人与物对立的观念,提出应“遗物反已”,遗物反己实际是去欲反性。“原心反性则贵矣,适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抛弃世俗的贵贱标准,而以“原心反性”、“适情知足”、“明死生之分”作为富贵寿的内容,是以人自身的心性情的自然满足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取向。“遗物反己”就是要反对人为物役的人性异化现象,保持原本自然的纯真之心、质朴之性。因此,富贵寿是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达到的,而不是在对世俗权势财富的追求中获得的,这是遗物反己的一种表现。

人各有其不同于他人之性,因此反己就是反性,即反己之性。且己与物是对立的,因此要反己。“审死生之分,别同异之迹,节动静之机,以反其性命之宗。所以使人爱养其精神,抚静其魂魄,不以物易己,而坚守虚无之宅者也”,对外要“审死生”、“别同异”、“节动静”,对内要“养精神,抚魂魄”,才能不因外物的变动而影响自身,这样才能坚守本性。反性的目的是全性,以保全本性不受外界的侵害。《淮南子》认为反性有两种方式,即遗物和闻道。只有闻道才能做到反性,且遗物是闻道的具体化,只是角度不同,但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惟圣人能遗物而反己……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是故不闻道者,无以反性。故古之圣王,能得诸己,故令行禁止,名传后世,德施四海”。闻道则反性,反性即得道,返回道,则性之本合乎道。但把反己的能力归于圣人,得道者毕竟极为有限,由此看来,反性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故圣人体道反性,不化以待化,则几于免矣。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道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反性实际就是体道的过程。“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内外都要适应,即内守而外化,强调了反己的重要性。而人性的丧失则象征着天理的毁灭,因此必须反己,否则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将嗜欲与天理对立起来,但这与宋明理学将人欲与天理的对立又有所不同。《淮南子》中的天理是纯然的自然之理,而理学家的天理指的是伦理道德的最高法则,且《淮南子》的嗜欲指的是物欲,与人的自然欲望又不同。这些差异源于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另外,《淮南子》还将反性与治国相联。“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这里反映出《淮南子》具有民本的思想观念。返回清净恬淡之性就会收敛自己的欲望,要反性又必须去除各种负担,当没有外在的压力时,内心就可以保持虚静凝神的状态,心情自然平静。“平”是体道的重要因素,心无所羁、内心虚静时,道才会驻留此中。虚无是道的处所,平易是道的本质。由治国层层逆推,最后归结到人的内心的虚静平和的境界。指出只有体道后才能治国,从而将治国与修身联系起来。“故心者,身之本也;身者,国之本也。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故为治之本,务在宁民;宁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用;节用之本,在于反性。未有能摇其本而静其末,浊其源而清其流者也。故知性之情者,不务性之所无以为;知命之情者,不忧命之所无奈何。故不高宫室者,非爱木也;不大钟鼎者,非爱金也。直行性命之情,而制度可以为万民仪”,心与性是二而一的,心即性。心对形体具有主宰的功能,同时强调个体之身又是国之本,对人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人之性与国之治是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立足于人性,依人之性行事则民宁国安,源清流自净。得人与得己是一致的,并非对立的,当然己是道德修养之身,道德就是在看待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所体现出的品性。道德之人就是能够善待他人,损人利己之人并不能算是得己。且制度应符合万民之性,才能成为众人行事的规则。这是人性的内在要求。到了王弼那里开始进一步论证“名教本于自然”,认为名教本身就是依据人之自然之性制定的。“圣人食足以接气,衣足以盖形,适情不求余,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有天下,无天下,一实也”,此处圣人是具有道家特征的理想人物。物质上只求满足基本的生活,适情则不会损性。不因外在之物而损毁内在的心性和谐,实际是从内心实现了“遗物反己”。

《淮南子》还对性、命以及性命进行了探讨。“古之圣人,其和愉宁静,性也;其志得道行,命也。是故性遭命而后能行,命得性而后能明”,“性者,所受于天也;命者,所遭于时也”,对性和命的规定是从性命间的关系出发的,认为性以和与静为贵,而命重行,性内命外,性静命动。性借助命才能展开,命待性才能显明,性与命相依。此命是人之命,是内在于人的,有命运的含义,同时又认为外界可以影响“命”,“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疲怯不肖者同命”。此外,性命合称有生命的意味,与形体有关系。“吾所谓得者,性命之情处其所安也。夫性命者,与形俱出其宗。形备而性命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矣”,形与性命是不分的,形体是性命的载体,性命是形体的内容和实质,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二者是一体的。因此,性命与形体和好憎之情不分,并提出了要通达性命之情。

《吕氏春秋》对儒家思想也有所排斥,在对性情与仁义关系上,以性命为内、仁义为外。“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然而无所行,教者术犹不能行,又况乎所教?是何也?仁义之术外也。夫以外胜内,匹夫徒步不能行,又况乎人主?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义之术自行矣”,此处表现出了道本儒末的思想倾向。性命与仁义是内外之分,并且外不能胜内,仁义顺畅运行的前提是必须通达自然性命之情,《淮南子》同样如此。“故古之治天下也,必达乎性命之情。其举错未必同也,其合于道一也……诚达于性命之情,而仁义固附矣,趋舍何足以滑心!”通达了性命才能与道合一,行为自然符合仁义道德,外界没有什么能够扰乱人的内心,这样就达到了道的境界。可见,性命之情高于仁义,但对仁义仍是给予了肯定。

同类推荐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本书介绍了人性的弱点、爱与思维、生存与竞争、热情与勇气、自信与安全感、独断与自信、信念与政治、天才的本质、动物行为、拥挤与侵犯、人的天性、貌似侵犯等等。
  •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典藏版)

    《庄子》一书记载了庄子本人及其门人后学的思想言行,是道家的代表作品。自魏晋以降,其影响力更是跨越道家,与儒、释、禅等学术流派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士人修身应世必读之书,其中尤以《内篇》七篇因严密的思想体系和恣肆的文风向来为人所称。历代有关《庄子》的注疏之作也是如缕不绝。南怀瑾先生以融贯中西的学术视野及其通透灵动的人生感悟,上下古今,广征博引中国各类典籍,并参照西方宗教思想,撰成《庄子諵譁》一书,对《庄子》内篇进行了逐句讲解。全书透过《庄子》看似突兀跳荡的行文,为我们展示了其中清晰的内在思想脉络,是当下读者了解《庄子》的优良读本。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热门推荐
  • 遇见最暖的杨洋

    遇见最暖的杨洋

    满足迷妹的幻想,和男神谈一场恋爱可好?这是我的第二部同人作品,感谢喜欢老夏的小粉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杨洋和初入娱乐圈的阳光少女苏暖暖,又会上演怎样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呢。没有小三,没有失忆,没有车祸,没有家长反对。这一款温馨甜蜜的下午茶适合你吗?暖阳夫妇的甜蜜日常吃醋,霸道,同居?这些桥段可以有(本文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上升真人,跟着老夏去和男神谈一场恋爱吧)看男主如何大势撩妹,加入书架或收藏,更新会第一时间提醒,并有更多福利哦(本故事纯属虚构)
  • 逆鳞少年

    逆鳞少年

    怎么甘心这个世界的黑暗?怎么甘心这个世界那么多不公?我知道这个世界的原始是很美很美的,只是一直被利益掩盖了一切罢了。不过颓废吧,无所谓,我坚持我的道路,我要创造出属于我的天空,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梦之国往事

    梦之国往事

    沫沫不懂,为什么会有人要她许下来世承诺。确实,哪来的来世,不过是今生未尽的缘。
  • 与椿诀

    与椿诀

    这是一个女子一朝梦回盛京的故事,在一次次的彷徨挣扎中,终于一步步考上女官并与男人朝堂并立的故事。
  • 恐兽世界成人皇

    恐兽世界成人皇

    天启大帝:袁高领,这是老爸给你上最后一课。恐兽即将主宰世界,我是怎么解救人类的,知道吗?袁高领:“拳头够大。“天启大帝:“不,因为我够贱,娶了你妈。你妈给了我靠山。知道我是怎么娶到你妈的吗?”袁高领:“老爸够贱。”天启大帝:“不,因为我拳头够大。”袁高领:“老爸,你真坑。”天启大帝:“知道你身为魂师为什么要消灭恐兽吗?”袁高领:“这是我的天职。”天启大帝:“天职?因为恐兽抢我们的领土,吃我们的女人,杀我们的壮丁,威胁我们的统治!”推一本贼乐呵的书《我有一个仙皇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转瞬即逝的岁月

    转瞬即逝的岁月

    万千世界中,有人肆意张扬,活的潇洒傥荡,亦有人卑微前行,想抓取那一点点阳光来填满心里的阴暗。我曾经想友情和爱情哪个刻骨铭心,后来的我想了下,爱情也好友情也好,并不能让我刻骨铭心,因为他们转瞬即逝!谨以此篇献给当初的自己!
  • 旅途归人

    旅途归人

    过了很久。珊珊忽然间笑了起来,然后随着笑声迸发出一句响亮的。“猪大肠!”朱大畅晕倒。这个新年并不祥和,很快一场席卷全国波及全世界的疫情将从武汉扩散开来,故事到这里暂时就告一段落。人生这一世就如旅途,终会有归程。
  • 调查员的无限日记

    调查员的无限日记

    欢迎来到【这个世界】调查员,我们好像被卷入多元宇宙了,我只想回家,带我回家,或者......代我回家。你们可能在死神小朋友的注视下,遇见数不胜数的悲剧,用自己的双手和眼睛找到背后的真凶,当然也有可能被飞来的子弹击穿胸膛。你们可能会流浪在城市的街头,对抗无处不在的丧尸;你们也可能坐在霍格沃茨的学院中,捧读魔法的奥义;也有可能在异能的都市进化自己的基因。当然,有更多更多你们没有办法理解的东西也理解不了。对你们来说,这是一场旅途,是一场奇遇,是无限的可能,而我,守密人,只想回家。(类无限流,无女主)……本书又名:《这个轮回者明明那么弱鸡却长的异常帅气》、《明明可以靠脸吃饭,正义感却超强》、《迫害队友的第108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