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7100000014

第14章 中原正月的饮食信仰习俗

春节是年之始,春之初,是孕育希望的时刻,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祈盼集中地放在正月来表达。在你吃我吃,请人吃,被人请吃,变换花样吃,想方设法吃的欢声笑语之中,中原民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饮食信仰风俗。

正月的饮食信仰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祭鬼神,二是敬牲畜家禽等动物。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都表达了人们一种良好的愿望。

对鬼神的信仰是由灵魂不灭的原始观念决定的,最突出的表现大概要数初一五更吃饺子前的接灶神祭祖宗活动。初一五更祭神吃饺,是受了俗说的“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的影响。传说灶神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到人间,为答谢他在天帝面前的美言,也希望他在新的一年保佑平安,人们隆重迎接灶神,以显示对神的虔诚,也希冀满足自己的愿望。祭神祭祖之前,饺子不能食用,它作为神圣的祭品被摆放在供桌上。

农历正月初一早上,庄户人家打开屋门,先放闪门炮,催促家人赶快起床。大家更换新衣,洗净手脸,点燃香烛。一家之主在供桌上摆上枣山、大馍、饺子、果品,将香插在麦斗上。一切准备就绪,全家人或家中男子跪在供桌前,一位长辈燃着黄表纸,口中念道:

大年五更心里净,梳头洗脸来摆供。金香炉,银供桌,大米供山药。栗子红枣和白果,居家老少把头磕。保佑着吃陈粮,烧陈柴,明年还打这路来。

在鞭炮轰鸣、香烟缭绕的气氛中,人们叩头祭拜灶君及天地诸神、先祖列宗,然后分吃祭神的饺子。饺子经过“神光”照耀,人们吃了才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除了灶神之外,每一位民间神都有单独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受到敬奉的时刻。如正月初七,老百姓认为是火神爷生日(也有初七为人日之说)。既然人世间都有祝寿习俗,那么火神爷更应受到优待。这天,人们要吃长寿面,为火神爷祝寿,希望他寿比南山,赐福于人类。正月初八是蚂蚁神生日,许多农家要炒芝麻、炒小米、烙焦馍让孩于吃。吃的时候,要细细吃,慢慢嚼,边吃边掉,看似人食,实为喂蚁。传说有一次天上的龙要抓走一位在田野中的孩子,孩子边哭边跑,跌倒在地。此时蚂蚁蜂拥而出,密密麻麻地爬到孩子身上,掩盖了孩子,蒙过了龙眼。从此,人们将蚂蚁奉为神,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在正月这个大吉大利、人神同乐的时刻里,人们也给蚂蚁神安排一个欢庆的节日,这天让孩子以芝麻、小米或焦馍喂蚂蚁,是对蚂蚁神的报答。蚂蚁神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也会千方百计地保护人们。农历正月初十,民间认为是石头神的生日,家家户户要烙烙馍。吃了烙馍,谓之“实牢”(与十烙同音),一年的运气就会实在牢靠。这本是一种语言民俗,但人们将这种饮食活动与对神的信仰交织在一起,使正月初十的吃烙馍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豫东有俗语说:“正月捞三捞,神鬼不敢瞧”,系指正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三天吃捞面条的习俗。农村吃捞面条非常简单,面条下熟后,捞到碗里,淋上蒜汁,便觉得可口惬意。据说这三天吃了捞面条,神灵会保佑自己,鬼魂也不敢骚扰。自腊月二十三之后,家家以吃油腻食物为主,此时吃顿蒜面条,调节一下口味,可强身健体,利于肠胃的消化及吸收。人们把吃蒜面条与鬼魂联系在一起,可见鬼魂观念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另外,这种信仰食俗把敬鬼神与惧鬼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是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农历正月,是中原民间走亲访友的高潮。农村对选择串亲日子非常慎重,一般双日子都为吉日。姑娘回娘家,若是父母健在,大多都是正月初二、初四、初六去探望。如果有一位老人去世,探亲的日子就必须选择初三或初五了,因为民间把这两天都视为鬼节,这两天的活动多是祭坟。祭坟时,要带十个蒸馍,一块猪肉,磕头祭奠之后,将食物弃之野外。有人从节约的角度出发,祭奠后将馍和肉带回娘家。不管扔弃或拿回,都象征着鬼魂已经受用,鬼魂与人间亲人一起,共享了新年的快乐。有的人家这两天要吃饺子,谓之“捏鬼眼”,意谓让祖先的魂灵欢度新春后瞑目而去,也希望祖先在天之灵庇佑子孙平安健康。

正月饮食信仰活动的第二大类便是对牲畜家禽等动物的敬奉,这些饮食活动对以土地为赖以生存基础的农家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豫东一些地方,正月初一不吃肉饺子,饺子馅必须是素馅。第一顿早饭也不能说是“吃饺子”,当地俗称为“喝汤”。还有些地方,初一全天不吃肉,以表示对畜类的一种尊重。大多数地区都有初一早上喂牛、猪、鸡、羊吃饺子的习惯,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大年初一吃顿饭。”特别是对大牲畜尤为重视,因为大牲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役力,让它与人一样过年,吃顿饺子,希望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这是农户人家最朴素的愿望,也显示了中原农耕地区的经济特点。

对动物的信仰实际是由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而产生的。如老鼠危害庄稼,破坏物什,农家对它深恶痛绝。然而在正月十七老鼠嫁妮那天,人们却要包饺子庆贺,与鼠同乐。这一习俗还附会于一则民间传说上。据说一位老头擅长法术,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听天上传来救命之声。他抬头一看,却见一只老鹰抓一只老鼠,正疾飞而去。老头忙施展法术,救了老鼠。老鼠无法报答老头,请求做他的女儿。老头欣然应允,就将老鼠变成女孩。过了几年,女孩长大成人,想要出嫁。老头知道女儿喜欢太阳,便亲自去提亲。太阳怕云,没有答应,老头去找云。云怕风,没有答应,老头又去找风。风怕墙,没有答应,老头去找墙。墙怕老鼠,老头又去找老鼠。问到老鼠时,老鼠满口答应,并决定在当晚成亲。这天是正月十七,晚饭时,老头做了一顿可口的饺子让女儿吃了,然后吹了灯,用法术将女儿变成老鼠。娶亲的老鼠有的抬轿,有的提灯,有的鸣放鞭炮,有的敲锣吹号。吹吹打打,好不热闹。由于老鼠女儿的关照,老头粮食满仓,没有鼠害。以后,人们也跟老头学习,在正月十七老鼠嫁妮那天,包顿饺子吃,然后吹灯早早睡下,惟恐惊扰了老鼠的喜事。

老鼠嫁妮的传说在全国各地多有流传,许多地区都有一些有趣的祀鼠活动。嫁妮的日期各地不一,如苏北在夏历正月十六,苏南在正月初一,湖南在正月初四,四川在除夕,台湾把正月初三夜选作老鼠嫁娶的佳期。而河南民间则说在正月十七,也有人说初七是老鼠娶媳妇,十七是老鼠嫁闺女,二十七是老鼠女添了小老鼠,老鼠外婆要为闺女送粥米。在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三天,许多农家都要包上一顿素饺子,三天之中,尤以正月十七老鼠嫁妮最重视,吃饺子的人家最多,也最隆重。这种饮食风俗同南方一些省份用食品喂鼠一样,都是礼鼠的一种形式。是远古对老鼠崇拜或表示友好的遗俗之一。这种由惧怕痛恨到尊敬崇拜的活动,是我国心理民俗的一个特点。

原因之二,是由于老鼠的生理特点引起的。老鼠繁殖能力强,与我国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相吻合,于是民间又把老鼠作为吉祥的象征。许多民间年画,都以“老鼠娶亲”、“老鼠嫁女”传说为题材。正月的食饺活动同老鼠联系起来。也表达了人们希望香火茂盛、子孙延续的美好愿望。

另外,还有在初五以内忌吃泡馍、烧馍。怕这年出门遇上大雨淋头、烧坏麦根。豫南一些地区春节以大米为主食,而豫东在初五之前绝对不能吃米饭,喝米汤,这是由于民间有春节吃大米,庄稼易生蝗虫的说法。在周口地区,年前蒸的枣花馍必须到正月十五才能吃,十五之前吃了,人眼就会糜烂。春节的待客饭菜,忌用莲菜,因莲为空心,俗称“窟窿菜”,怕吃了莲菜,家里欠债塌窟窿,破财成灾。一年之中,若有差错需要弥补,可在初五早上擀面片煮吃,这叫以面补窟窿。民间把初五称为“破五”,这天中午吃饺子,就把一年的灾祸都捏破了,俗说是“捏破什儿”。

正月里的饮食活动,多数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以祈求农业丰收为目的。所以,这些饮食风俗在农村非常盛行,而在现代化步伐迈得较大的城市,这些遗俗的痕迹已不十分明显。以上诸种风俗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形成了靠天吃饭生存的习惯,当人们还没有力量控制自然、改变生态环境的时候,便臆想出有超自然的神鬼来主宰一切。俗话说“敬神就有神,信鬼就有鬼”,世人赋予神鬼巨大的威力,并坚信不移地认为这种权力的存在。受此心理因素影响,在农历正月新春伊始之际,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信仰风俗。这些饮食活动表达了人们的愿望,而这种愿望的表达,是出于一定的功利目的,是怀着一种无可奈何、顺其自然的心态来进行的。与此同时,在超自然的力量面前,人们又通过吃什么,不吃什么,怎么吃好,怎么吃能破灾等行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采取自卫措施,进行心理调节,以此强调人的自主性,达到避灾求福的目的。

同类推荐
  • 湖中鱼

    湖中鱼

    人像鱼,世界是湖!里面演绎的是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这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从一个湖进入到另一个湖,谭飞会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谭飞最先想的是活着!若是安安稳稳的娶妻生子,在大梁度过余生,也算不错!可怀璧其罪,谁让自己带来了一把枪!有时候活着就是鱼跃龙门,哪管结局是否粉身碎骨!
  • 三国之邪皇

    三国之邪皇

    寒风陡峭,山路崎岖,吕布最后一次深情凝望着怀中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虎目里流下一滴热泪,他生平第一次弯下自己的脊梁,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说道:“林轩,我平生从不求人,独这一次,我恳求你,救我的蝉儿一命!”哪知他话刚说完,便从山下传来几声大喝:“林轩,你若敢出手帮那吕布,便是于天下人为敌,我曹操第一个不放过你!”“还有我刘备!”“还有我孙坚”“还有我袁绍”……吕布闻言目眦欲裂,却又无可奈何,他虎躯微震,双拳紧握,眼中希冀的光芒愈发暗淡下来。
  • 秀才不太冷

    秀才不太冷

    大明朝景和十八年的初春,秦时不入轮回,魂穿落魄秀才来到山贼落户的黑风寨。从此,一穷二白的黑风寨逐渐焕发了生机……小角儿大声道:“公子公子,咱们今天又赚了好多钱!”叶思楠面无表情:“秦兄,刑部尚书的女儿又给你送信来了,你看着办吧!”叶芙凑在秦时耳边:“秦大哥,今晚来我房间讲故事。”秦时开始慌了……
  • 明末二郎传

    明末二郎传

    《清平乐·夜不收》塞外路险,饮马黑水恶。豪情仍在夜不收,谁能百战无名?折寒刚肠激发,铁衣映红尘晚。竞看万类霜天,踏破如血残阳。
  • 乱晋春秋

    乱晋春秋

    翻开历史的长卷,迎接我的,不是光明,而是黑暗,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群雄并立,汉族尽灭,大丈夫生于乱世,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望自珍重!
热门推荐
  • 热武仙军

    热武仙军

    凌枫穿越了,但却穿到了一个几乎被团灭的小佣兵团长身上!整个团就只剩下了他和小师妹两个人……然而,凌枫却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随身带着一个热武器系统!“师兄,敌人追上来了,快跑!”“师兄,你一定要完成师父的心愿,将咱们佣兵团发扬光大呀!”“师兄,听说仙人很厉害,你能打过他们吗?”凌枫看着啰嗦而又倔强的小师妹,对着天空喃喃道:“仙人是很厉害,嗯,这样吧,我先给他们扔个原子弹试试……”
  • 雨落花开已注定

    雨落花开已注定

    这篇文我没有什么需要介绍的,懂的人自然会明白。
  •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梨种植新技术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梨种植新技术

    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科学,原指分科而学的意思,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成功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一要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二要对自己的交际圈充分了解并能够对人际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三要对所积累的人际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去梯言—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对社交学不屑一顾的人,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让人脉为自己服务等等。它首先讲述了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社交人品、社交误区等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 医药师拽妃

    医药师拽妃

    前世好歹是个有点名气的外科大夫,一个电梯事故让她穿越到古代,大龄剩女转眼成为小萝莉,有房有车有存款变成没房没车没银子。不过好在老天附送了一个空间药田给她,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提亲的一个接一个,而她只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否则管他王族贵胄还是平头百姓,说啥也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神魔兽

    上古神魔兽

    妖兽册:。。。。。。。。。。。。。。。。。。。。
  • 豪门宠婚:霸道总裁小小妻

    豪门宠婚:霸道总裁小小妻

    夏绵绵不过是在他旧情人的婚礼上打翻了杯子,就被他蛮不讲理宣布是他的女朋友!?更可气的是这个无耻的男人居然威胁她同居!?明明说好分房睡,赖着不走算是什么鬼!?夏眠眠:以为你长得好看本姑娘就会屈服你的淫威之下吗?云端:别闹,好好睡觉!(~o~)~zZ
  • 妖月天狼

    妖月天狼

    我是一只狼,一只孤独的狼,来自遥远的妖神大陆。我悲伤!因为我亲眼目睹我的亲人、朋友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之中,我无力!只能负伤逃走,来到这人类的世界[荒古大陆]
  • 我最爱的冰糖雪梨

    我最爱的冰糖雪梨

    唐糖自小便被娇宠长大,作为唐家大小姐,从小便事按着名门闺秀长大的。直到被小姐妹撺掇着去了一次夜店,被哥哥的好朋友墨黎出手相救。娇软可爱小白兔&腹黑心机大灰狼
  • 魂帝的影子

    魂帝的影子

    那场足以改变大陆局面的,旷日弥久的,载满野心和恶意的战争,还是以他的屈膝投降告终,百年后,他依旧被困在那只凶兽身体里,他不能出去也不愿出去,外面的世界已经和他无关了,同族的辱骂和惋惜的悲叹,慢慢不再折磨他的内心。他的野心,他的恶意,他的仇视,他的所有把他带到那个王座之上的东西,在百年时间和凶兽的狂吼之间渐渐消逝。直到‘影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