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7100000083

第83章 “补天”“造人”与“祈晴”“求子”习俗

存在于人民生活中的一些民俗事象,决不可都简单地视为迷信和愚昧。虽然这些事象(包括祭祀活动)是违科学的,但它的确可以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祝愿。这种愿望和由此而产生的民俗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科学不发达社会形态中,这种形象又是人们借以生存的精神寄托。每一个民俗事象都是“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弗洛伊德:《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原地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自然给人以威胁,水涝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在人们还无法支配自然力的情况下,只有靠祈求神灵来保佑自己,发展生产。而这些被祈求的神灵,往往又多是神话中的人物。女娲神话产生以后,女娲就成了原始人心目中能够支配自然的尊神,这种心理一直延续到今天,残存在人的意识中。女蜗有补天之术,当然就可以止淫雨。在原始人看来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产生了“雨不霁,祭女娲”(《论衡·顺鼓篇》)的祈晴习俗。原始人如何祈晴求雨,我们已无法确证。从流传至今的活的民俗事象中,可以看出它与女娲神话的密切关系。汉以后,民间就有了“天穿节”。明杨慎《词品》载:“宋以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节,言女娲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又说:“天穿节,亦祝雨水屋无穿漏之意。”在陕西临潼一带,人们不仅在天穿节将煎饼掷上房顶补天,还要将煎饼扔于井中,谓之补地。至于“屋无穿漏之意”,恐怕是这种民俗事象在流传中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原生民俗的“变形”,以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女娲补天日,各地说法不一。在河南中部,人们则是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摊煎饼,显然又有以煎饼祭龙之意。汉以后的诸多画像中,女娲多为人首蛇身,古人蛇龙同论,女娲也即龙体。以煎饼祭龙,实为祭祀女娲。但在后世流传中,神话中的女娲与龙体分离,变成全人的形象,祭龙习俗也就渐渐与女娲神话割裂开了。从形式上看,煎饼补天俗与女娲补天事关联甚密。传说中女娲是将五色石炼化成汁,弥补天缝,以止淫雨。民间煎饼的做法是将面粉、蔬菜等搅拌成汁,敷于锅底(或鏊子),摊煎而成。民间有天圆地方之说,锅底倒扣,形似天穹。这种以事象事的民俗,民间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天穿节以煎饼祭女娲,以象其补天之事,有其神话传说的依据。至于这种民俗的变形,也是符合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心理变化规律的。

“祈晴”习俗的基本因素是女娲补了天,止住了淫雨,由此而派生出的另外一些祈晴形式,也与女娲补天神话关联甚密。人们把雨止天晴的希望寄托在女娲的身上。《论衡》云:“董仲舒言,久雨不霁,则攻社祭女娲,俗图女娲之像作妇人形。”此种习俗,汉代已然。今河南农村还有挂“扫天娘娘”的风俗。若久雨不止,妇女们则扎一个手持扫帚的“扫天娘娘”,将其挂在树上。据说这样就可以扫除天空乌云,雨过天晴。这种习俗中所包含的对女娲的敬仰、信赖心情是殷切的。尽管这种不科学的方式不能使天遂人愿,但就此可以达到人们祈求天晴的心理平衡。

古代祭祀活动中,多伴随有娱神的节目,如舞蹈、戏曲等。其目的是十分明确的:想要神灵降福人间,就必须先让神高兴。在古人的意识中,人和神似乎是一样的,都有七情六欲。但在祈晴习俗中,这一点似乎并不突出。有一点比较特殊的地方是祈晴习俗中的“吊棒槌”。这种习俗,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扫天娘娘扫不尽天中乌云,仍阴雨不断时,妇女们则将房门关上,用绳子将一棒槌吊在门闩上,边晃边唱:“棒槌打滴滴,明天出日头。”如此反复数遍。这种活动必须避开男人偷偷进行。这种祭祀,包含有比较复杂的民俗心理。棒槌之形状,酷似男性生殖器,中原地区也将男根俗称为“棒槌”。女娲为女性神,以男根为祭器。是娱神还是辱神?这个问题恐怕要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在原始社会里,男根女阴都被视为圣物,普遍被人们敬奉,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以男根祭女神,使女神得到娱悦,才能降福人间,这是最初这种习俗产生的心理状态。那么为什么最初可以在公开场所进行的活动,后来变成了只在隐秘的地方偷偷进行的习俗呢?这也是民俗事象在社会形态发生变化以后的一种“置换变形”现象。社会的发展和封建意识的渗透,使妇女对男根的崇拜产生了一种羞耻观,因而不得不将这种娱女娲求天晴的祭祀活动在隐蔽状态下偷偷进行。

祈晴习俗多在妇女中进行,除上述形式外,还有以妇女手执勺子挖天的方式等,这同民间的“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的民俗心理是一样的。很显然,男不祭女神,女不祭男神的习俗已经部分的失去了原生的状态,是世后流传中的一种变化。

民俗事象本身的变化,也随之产生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民俗心理变化。祈晴祭女娲,本来是对女性大神女娲的敬仰和信奉。但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妇女之地位骤然低落,女娲的神性地位也自然下降。这样,祭祀女娲的民俗心理就产生了变化。“女娲,古妇人帝王者也,男阳而女阴,阴气为害,故祭女娲求福也”(《论衡》)。这里已将女娲敬而远之,视为阴害。至于元明前后的以妓女祭天和寡妇求雨习俗,是否也为“阴气为害”,是否也与女娲神话有关,容待另文考证。

中原地区至今仍流传的女娲造人神话与典籍文献记录的有关情节基本吻合,也就是说在“活”神话中部分地保留了此神话的原生形态。造人也是女娲的显著功业之一,原始人把人类的由来归功于女娲的创造。这种俗信的发展演变,使女娲又成了人类繁衍生育的“送子娘娘”。在河南乃至更广的范围内,这种俗信是比较普遍的。山乡农村的娘娘庙、老母殿等祭祀场所,多供奉女娲神像。人们笃信,女娲既能造人,当然就能送子。婚后不育或缺儿少女,人们则到娘娘庙等处祭祀女蜗,祈求赐给儿女。这种习俗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求子方式是“拴娃娃”,求子者在女娲神像前摸到了泥娃娃之后,将其揣入怀中,起名“拴柱”或“拴成”,带回家中藏于床下,意即得到了娃娃,来年即可生育。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的淮阳太昊陵庙会上,有许多的泥娃娃,朝祖进香者都要带一些回去,以祈子孙满堂。有人认为太昊陵的捏泥人俗即为女娲造人神话遗留的“活文物”,若从神话史的角度考察,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以其他方式求子的,如往“子孙洞”里掷石子。如摸太昊陵殿壁上的“子孙窑”等。掷石子一般是在男性求子者中进行。求子者手持7个石子(谐妻子音),往崖壁上的“子孙洞”里掷,掷进几个,就预示可以得到几个儿子。“子孙洞”都很小很高,掷进去也是不容易的。摸“子孙窑”是在女性求子者中进行,摸一下“子孙窑”就算沾到女娲的“灵气”,就能生儿育女。此种习俗的产生和流传,除含有对女娲神性的崇信以外,也包含有另外一种民俗心理,这就是对女阴的崇拜。民俗中以物比物,以物象事现象比较普遍。“洞”、“窑”之类,在此事象中无疑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原始社会中特别是母系氏旅社会以后,对女阴的崇拜是普遍的。原始人从对生育现象的不理解到对女阴的崇拜是认识观念的一次飞跃。从女娲造人神话到对女阴的崇拜(也可说为母性崇拜),使神话产生了一定的民俗意义。但就求子习俗来讲,可以说是直接关联着造人神话。如果没有女娲造人的神话,这种习俗就不可能产生,更不会流传。但作为原始社会的造人神话和与其关联着的求子习俗,为什么会流传到今天,这恐怕不仅仅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求生是人的本能,求子也是传宗接代的需要,这种方式虽是违科学的,但它的确能使一些人得到一点心理的满足。

在中原地区,与女娲神话有关的习俗还很多。如旧俗中的姑表兄妹婚,我们可以从女娲兄妹婚神话中找到源头(只是神话的解释,并非人类学的解释),甚至连婚俗中的“新娘遮面”和媒妁婚也都与女娲神话有关。总的来看,与女娲神话有关的习俗活动以女性为主,这里包含有神话的产生、女神崇拜、女性自尊等多种因素。神话毕竟是神话,它不是科学,更不是信史,它只是产生在原始社会的一种口头文学的形式。如果说一些民俗源于神话(当然,有许多民俗并不源于神话)或关联着神话的话,那么这种民俗事象的基础就是幻想,是不科学的或者是伪科学的。尽管如此,民俗中所反映的人们的良好愿望和民俗心理还是应该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这种研究和探讨,有益于人们革新除旧的观念,破除迷信,建立新观念和新生活。

同类推荐
  • 大明旗舰

    大明旗舰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东南亚各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为背景,讲述特种兵余天佑带着3个兄弟穿越到明朝末年的马六甲海峡,利用海盗组建新军,对阵欧洲老牌殖民帝国海军,纵横海洋,然后以日本岛为跳板,挥师西进,把满清军队从南赶到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牡丹花棺

    牡丹花棺

    一次参观博物馆,一樽牡丹石棺,改变了两个年轻人的命运,相距一千五百多年缘分,两人相识、相爱、相离…
  • 大宋白马战神

    大宋白马战神

    【严格来讲,这是一本历史类奇幻故事,以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历史为主线,但叙述视野不只局限于大宋。有着一些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东西,阅读方式请参考《加勒比海盗》、《印第安纳琼斯》等。白马等级:舢板;小艇(下潜);小舟;船(最大郑和级,5000料,约2500吨);舰(5000吨级)、母舰:飞翔的白马号(终极形态,一根根滚烫乌兹钢枪管戳出船舷,伸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一杯茶,一颗安静的心,以及水平线以上的智商。故事这就开始。】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

    本书从古代文明、世界宗教、探索与发现、科学与技术、医学、古代武器与战争等若干方面,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文字简洁,集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身,体例编排得当,每一部分的知识形成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高效、全面地获得相应知识储备。
  • 贺二日晴冬

    贺二日晴冬

    贺安胤想着,那日若是问她愿不愿意去那人身边,她回答了不愿意,他会不会就这么放弃了,就这么陪她安安静静的活下去就好了。陈香冬想着,若是那日,他肯在那昏君面前走开就好了,不用瞧见她那残破不堪的身子。
热门推荐
  • 梦境交错的现实

    梦境交错的现实

    “一场突如其来的考试让熬夜半宿的少年猝死在考场之上,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陈胤默默看着眼前露出和善笑容的未婚妻两仪式,还有吵着要吃饭的阿尔托莉雅,莫德雷德一行人......“原来这就是熬夜爆肝的代价吗?我居然穷到只剩下钱了。”“卫宫大侠!金先生!我需要你们的支援!”“夭寿啦,我老婆要杀我的手法有无数种!”……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十分混乱的世界,连作者也不知道它的发展(绝对不是因为还没编好)最后,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 爱对男人不如嫁对男人

    爱对男人不如嫁对男人

    气是中医独有的概念,简单地概括就是功能和能量。对于生命来说,功能、能量比形态、结构更重要。在情感世界里,如果你缺乏底气、锐气去爱,就会左突右撞、不得要领,事倍而功半,所以,补气,刻不容缓。爱对男人不如嫁对男人,修身养气,在爱情中无往不利!
  • 叱咤王座

    叱咤王座

    上古大战之后,环境不断恶化,资源匮乏,表面平静的背后却暗藏着权利的争夺。此时异族入侵,一场天大的阴谋就此展开,守护苍生的四神只剩其二。原本生活平静的千尘被卷入纷争中,师门被灭后踏上寻仇之路,就在即将报仇雪恨之时发现了惊天阴谋,已无法全身而退的千尘只能继续平定九州。
  • EXO之暗之女与光之子

    EXO之暗之女与光之子

    我是暗之女命中注定我们不能在一起你愿为为逆天而行吗?--------------李惠恩我是光之子命中注定我们不能在一起你愿为我逆天而行我也可以。-------------边伯贤
  • 混沌天源大圣

    混沌天源大圣

    混沌未开天源隐,冥冥之中暗重生。渡劫不成应因果,两世为人方飞腾。
  • 渡月郎边去

    渡月郎边去

    双八年华,郎月初见明颂。一袭白色长衫飘远默然,不与烟火俗尘相扰。郎月忽闪着一双灵动微转的星眸,细细打量眼前这位淡泊宁静,宛若画中仙的夫子。却不想,对上夫子那噙了探究意味的清浅一笑。从此,万物皆惘,人间失色。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异界之永恒轮回

    异界之永恒轮回

    “人活一生一念间,神灵一生一长河”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可能,而大多数人却选择了一种结果——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弃医院

    废弃医院

    这篇故事,讲的是在很久以前,一家医院里出生了一个怪婴,她眼睛水蓝,哭声使人毛骨悚立。就在她出生的第二天,她的父母离奇死亡,而怪婴,也就再没有出现过。但从那时起,医院再也没有安宁之日,直至废弃多年......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个名叫霍天的男孩来到了这座小镇的复原小学,并认识了住在医院附近的芫欣.沫琪.浩宇,他们对这家医院都充满了好奇心,冒险之旅便从这里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