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99500000021

第21章 商业风俗

酒店门口为什么要放置“水牌”?

在酒店的门口一般会放置“水牌”,其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水牌”是旧时店主人临时登记账目或记事用的,一般是漆成白色或黑色的木板或薄铁板。若是白色的也可称为“粉牌”。“水牌”一般都挂在商店的墙壁上,上面记录了一些商店或酒店的告示,提醒或告知顾客一些内容,如商品目录、价格等,是告示牌的一种。

“水牌”产生的较早,其具体朝代已不可考。在元杂剧《破风诗》中就有关于水牌的记载。可见“水牌”早已经被大家所接受并广泛使用了。现在“水牌”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什么是“钱庄”?

钱庄又名银号,在长江流域和上海地区称“钱庄”,在北方和华南各省,多称之为“银号”。它是从银钱兑换业务发展而来的一种信用机构。钱庄源起于唐朝的“飞票”。所谓“飞票”,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汇票,有通存通兑、异地支付的特点。到了元代有了“钱桌子”,这是金融交易的初级形态,规模也较小。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宣德年间,宝钞壅滞难行,民间交易只用金银。英宗正统年间放松管制,白银正式成为法定通货,和铜钱同时流通。因币种繁多,仅制钱一项就有“金背”、“锭边”等,重量成色不一,而且制钱、私钱和白银的比价经常波动,经营银钱兑换业务的钱庄便应运而生了。中国最早的钱庄是山西商人开的。到了清代与民国早期,钱庄还兼顾着典当与粮食、棉花等农作物的经营。民国末年出现了各种银行业。它们主要是经营存款、放款、汇总业务,也包括货币兑换。

“钞票”一词是怎么来的?

历代纸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有许多种类和名称,如两宋的交子、钱引、会子、关子,金元的交钞、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明清的大明通行宝钞、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等。直至清代晚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农民革命的军费,解决财政困难,发行“大清宝钞”,代替制钱和“户部官票”,从而出现了“钞票”一词,并成为纸币的代称。

有人认为,纸币因钞字的使用由来已久,便产生钞票之名。千家驹、郭彦岗合著的《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表解》说:“中国的纸币发行,自宋迄明,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钞字已深得人心,一般习惯就以‘钞’为货币的代称,或称钱钞、钞银、钞券、钞票之名也由此而起。”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持有类似的看法,其“钞票”词条解说云:“宋、金曾发行交子、会子和交钞,又叫钞引,用纸印刷。……元、明、清三代还发行过宝钞,也是纸币。我国俗称纸币为钞票,就是由此而来。”

我国的货币单位“元”是怎么来的?

现在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它以元为货币单位。我国货币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由于货币的质地和形状不同,计量的单位和名称也不同。用“元”作为货币单位,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当时欧美最流行的“银圆”开始传入中国。因广泛通行的是墨西哥银圆,钱币上有鹰的图案,所以又称鹰洋。由于它的质地为银,形状为圆形,因此叫“银圆”。一枚就称为一圆。后人为了书写方便,就借用同音字“元”来代替“圆”。此后,尽管又使用过多种货币,但货币单位“元”却一直沿用下来。

你知道铜钱方孔的由来吗?

古代使用铜钱,不论大小,当中都有一个四方形的孔眼。铜钱造成这种形状,主要是由于当时制造铜钱的方法决定的。当时的人们是熔铜铸钱,因此铜钱的轮廓总不整齐。为使铜钱周边齐整,必须用锉刀修锉,但一枚一枚修锉很费工夫,所以就在铜钱的当中开孔,将一百来个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一次锉成。如果孔是圆的,铜钱就会来回转动,不好锉。因此,工匠们就把孔做成方形的,穿进一根方棍进行修锉,铜钱就不会转动了。这就是古代铜钱当中开方孔的来历。

钱为什么有“阿堵物”的别名?

“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据《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自视清高,憎恶钱,并且从来不说一个“钱”字。他的妻子郭氏,曾多次设法逼他说出“钱”字,都没能如愿。有一天晚上,郭氏突发奇想,趁王衍熟睡时,叫婢女悄悄将一串串铜钱,围着他的床放了一大堆,故意让王衍醒时无法下床行走,企图以此逼他就范,说出一个“钱”字来。不料第二天早晨,王衍醒来,发现床头景象,却毫不慌张,从容地把婢女叫来,指着钱说:“举却阿堵物。”意思是说:把这个东西拿走吧。“阿堵物”由此便成为“钱”的别名,并且带有轻蔑的意味。

票证上的金钱数额从什么时候开始都要用大写的?

当人们开具正式票证时,除了把金额写成阿拉伯数字外,还要写上汉字大写数字,这是我国财经账务上的一个规定。关于它的起源,还要追溯到明朝。

明朝初年,郭桓曾任户部侍郎,他利用职权,勾结地方官吏更改数字,大肆侵吞政府钱粮,贪污累计达2400万石精粮,这个数字几乎和当时全国秋粮实征总数相等,这使明初孱弱的财政遭到巨大损失。

朱元璋对此大为震惊,他下令将郭桓及同案犯几万人斩首示众。为了杜绝这类案件的再次发生,朱元璋制定了严格惩治经济犯罪的法令,并在全国财务管理上实行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其中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陌、阡”。这些读音相同但不易篡改的字,作为庄重场合(如财物收据、记账)的专用数目字。这一方法的实行,有效防止了财务官员乱改数字,堵住了一些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对巩固新生的明朝政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人们在使用这种数字记账的过程中,又逐渐用“佰仟”二字取代了“陌阡”二字。到了近代,阿拉伯数字引入我国,财务系统中用它与汉字大写数字相配合,具有相当大的实用性,因而一直沿用至今。

“孔方兄”为什么成了钱的代称?

最早称钱为“孔方兄”的是晋朝名士鲁褒。惠帝元康年间,纲纪大坏,世风日下。惠帝昏聩无知,朝纲旁落,政出多门,贿赂成风,很多人都贪得无厌。“唯钱是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

鲁褒对当时朝廷达官贵人搜刮民财、巧取豪夺的行为十分痛恨,便写了《钱神论》一文来嘲讽、挖苦他们。文章中写道:“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钱无耳,可使鬼”的丑恶现象。他还戏称自己对金钱“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在晋代那个盛行玄谈、讲究风度的年代,“孔方”、“方兄”或“孔方兄”作为钱的代称迅速流行起来。因为人们觉得用“孔方兄”来代指钱币,不但符合它自身的形状,而且完全消除了言及“钱”时的庸俗气,使得人们觉得说话者知识渊博、气质脱俗。

工资为什么又被称为“薪水”?

“薪水”本指打柴汲水。在魏晋南北朝时,“薪水”一词逐渐发展为日常开支费用的意思,如《魏书·卢玄传》中记世宗诏卢昶:“若实有此,卿可量朐山薪水得支几时。脱事容往返,驰驿速闻。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后来人们把工资叫做“薪水”则是因为其与官员的俸禄有关。

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如粮食、布帛等,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实行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俸禄制。古代官员的俸禄称呼不一,叫“月俸”、“月给”、“月钱”、“月薪”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薪”,主要也是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

为什么说典当行起源于寺院的僧库?

典当行,是专门收取抵押品以获利润的行业。旧称质库、解库、典铺,亦称质押。以小本钱临时经营的称小押。从事典当的人士称为典当商,从事典当的地点一般称为“当铺”、“押店”。行业一般分为典、当、按、押四类,“典当”一词就是从这四种的典和当而来。典当的起源何以和寺院的僧库有关呢?原来南朝历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给寺院的赏赐很多,寺院僧官和地主成为社会最富有的阶层之一,拥有大量资产和众多的劳动人手。寺院拥有的财富除供给他们挥霍以外,还有很多盈余。而当时一般平民百姓衣食不足者多,于是寺院就用多余财产向穷人放债生息。加上寺院建筑规模宏大,往往成为南北商人贸易场所。商人一时资金周转不灵,也将货物抵押给寺院,向寺院借高利贷。久而久之,寺院“僧库辄作质库取利”,典当由此产生。到唐代,中国典当业成为整个社会十分走俏和蓬勃发展的古代金融业。它通过收取债务人的金银、耕畜、衣物、农产品作质押进行放款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值财富。

旧时的当铺一般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种类?

旧社会的当铺铺房坚固高大,还有防火、防盗、防劫的设施。当铺的特殊标志是在门口树一根“钱龙绕金柱”。当铺的营业所——店堂更为独特。进入店堂,只有一排高且宽的柜台,冷冰冰阴森森地像一堵墙。进入当铺的物品大都按原值的半数计价,且时间短、付息高,超过期限不能还本付息则为“死当”,所当之物则归当铺所有。

我国历代对“当铺”的称呼也不同,有称“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等等。在旧中国,大型典当有典铺、当铺之分,前者不仅接受动产,还接受不动产做抵押品;后者只接受动产做抵押品。19世纪80年代,全国向清政府纳税的典当行就有7000多家,为世所罕见。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家大量渗入,并开设所谓的“公当”、“公典”,发放高利贷。外国商人也在中国开设典当商行。目前,我国各地开办的典当商行与旧社会“当铺”的高利盘剥、巧取豪夺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在旧有的形式上赋予了全新的目的和内容。

我国最早的商标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商标吗?

商标亦称“商牌”、“货牌”,俗称“牌子”,是商品的标记。我国最早的商标,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济南有家姓刘的针铺店,以白兔为商标,颇负盛名。这个商标是用铜版印刷的,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画像鲜明突出。图画的上端横写着店名,“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两侧写有“请认白兔儿为记”的条幅,图下摆从左到右写有关于经商范围、方法和质量要求的告白:“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饶。渭记白。”这简单生动的文字和图画,真不失为一则典型的商标。这件历史文物现存国家博物馆。

张小泉剪刀的出名和乾隆皇帝有何关系?

张小泉剪刀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商品,原产地在浙江杭州,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质量好、品种多、价廉物美驰名中外,盛销不衰。张小泉剪刀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张小泉剪刀的出名据传与乾隆皇帝有关。传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到杭州的时候,乔装平民到城隍山游览。游兴正浓时,突然下起了雨,他赶快跑进了一间作坊,见门口招牌上写着“祖传张小泉剪刀”字样,便慕名买下几把带回宫中,使用后感到非常满意。以后,乾隆帝年年派人到杭州来采购张小泉剪刀,作为宫廷用剪。于是张小泉剪刀名声大振,身价百倍。据统计,当时杭州打出“张小泉”牌子的剪刀作坊多达80多家。

张小泉剪刀在1910年南洋劝业赛会和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连连获奖。

我国各地的中药店,大多称“堂”,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

全国各地的中药店,大多称“堂”,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等。那么,这一典故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汉末医圣张仲景“坐堂行医”的典故。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他年轻时从史书上看到春秋时的名医扁鹊为人治病的故事,心里很感动,于是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尽得真传。他任长沙太守期间,伤寒等疫疾流行,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孜孜不倦地钻研祖国医学,终于著成我国医药史上的杰作——《伤寒杂病论》。他还公然打破官府清规戒律,坐在衙门的大堂上行医,为病人诊脉开方,办公行医两不误,并自称“坐堂医生”,以表示自己藐视功名、为民治病的决心。

后人为了学习张仲景的高尚品德,便沿用这个名称,一些行医者也把自己的中药店叫“某某堂”,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

行医为什么又称“悬壶”呢?

“悬壶”一词,是中医对医生行医的雅称。关于这个雅称的来历,有这样一段陈年趣话。

东汉时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人。一天,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腰间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些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便带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费长房睁眼一看,只见眼前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费长房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从他随老翁入葫芦后已过了十余年了。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行医的标志。

算命行是怎样一个行当?

算命行俗称“算命先生”。旧时,在庙会、集市中,人们随处可以看到算命先生。他们身前一张桌子,两条板凳,旁边挂着条幅,上面写着“铁嘴算命”、“赛过神仙”等招牌。算命是根据生辰八字与流年干支等推算人生各个阶段的吉凶祸福。算命术始于两汉,经唐代李虚中、宋代徐子平的发展,基本形成体系,并一直流传至今。算命先生大抵是粗识文字的江湖术士,也有瞎子算命,修此业是师傅课徒。所收徒弟也是盲人、盲童,课徒都是在家中私授,从不带出一同作业。另有一种科场出身的人,因怀才不遇而钻研《渊海子平》之类的命书,想从命中寻找原因,以求自我解脱烦恼。这种人大抵家有资产,衣食无忧,不以算命为谋生的职业。但若有人慕名登门,求他算命,也不推却。算命先生都自诩为“半个神仙”,如诸葛亮再世一般。但是,这一行的祖师爷却不是诸葛亮,而是鬼谷子。算命行行业神有周公、姜太公。

店铺的幌子和招牌有何作用?

幌子的用途,一是用来招徕顾客,起广告的作用;二是用来做店家标识,告诉人们这家是卖什么的。在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幌子还可以帮助人们区分店铺的民族种类。如在宁夏、陕西一带回族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方,饭馆的幌子由罗圈下缀布条组成,罗圈下缀红布条的表示汉族,缀蓝布条的则表示回族。要是有人不懂这种习俗,进了缀蓝布条的饭馆而要吃猪肉,准会被轰出大门,因为这触犯了回族的禁忌。

店铺的文字招牌十分常见,它主要用来表示行业特征、经营范围和门类,也用来宣传商店的历史和特点。各色的招牌一般都出自当地书法家的手笔,实力雄厚的大店家则喜欢请社会名流或大书法家书写。

戏法行分为哪两种?

戏法,又叫幻术、魔术、把戏等。源于古代宗教和信仰。戏法主要是以其神秘莫测来赢得观众。这一行业的祖师爷是吕洞宾。戏法行有大、小之分。吞刀吐火、屠人截马、古彩戏法等,要有大型道具,多人配合,叫做大戏法;大戏法一般由艺人团体组成,在室内、剧场演出,以售票形式取得利润。而小戏法是指一两个人,随身带些小道具,拉开场子就能即兴表演,如仙人摘豆、空碗来鱼等。小戏法旧时戏法艺人在集市、庙会等地就可表演。演出时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敲着小锣,卖“溜口”聚众献艺。他们所变的戏法,全仗手脚利索,技艺熟练,给周围的观众在视觉、听觉上造成错觉,使观众看不出破绽。

你对“马戏行”这一行业了解多少?

古代马戏专指驯马和马上技艺。驯马有立马、两足行走、跪揖、组队列、合乐舞踏、舞马衔杯等;马上技艺有奔驰、骗马、竖蜻蜓、镫里藏身、抱柳、折柳、八步赶蟾、翻腾、马透剑门和驾戏车等。现代马戏不但有驯马和马术,还加入各种驯禽驯兽表演。马戏行崇奉赵云。马戏表演,在我国历史悠久。西汉《盐铁论》中,就有“骑马斗虎”的记载。三国时,马戏表演已很普遍。唐朝时,马戏表演已达很高的水平,其中“透剑门伎”尤为精彩。“透剑门伎”就是马越刀山。地上倒插刀剑,间隔分成几组,有如房椽,寒光闪闪,表演者驾乘小马,奔腾跳跃,飘忽而过,人马无伤。宋朝时,马戏更为成熟精彩。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给皇帝表演马戏时,就有引马、立马、骗马、跳马、倒立、拖马、飞仙膊马、镫里藏身、赶马等多种多样的马上功夫。清代咸丰皇帝每到正月十五日,都要观看马戏表演。

“打牙祭”是怎样一种风俗?

“打牙祭”是旧时的一种汉族商业风俗。流行于长江流域、沿海各城镇广大地区。明清以来商业店铺、手工作坊,每月初二、十六两日对店员、徒工优待,给与肉食。此肉肴称“牙祭肉”,吃这饭菜叫“牙祭”。沿江一些地区亦称“打牙祭”。《儒林外史》中就提到吃牙祭肉之俗。牙祭也指一种定期祭神仪式。在牙祭日,店铺、作坊对财神或祖师神,商人家庭对财神和灶王等都要祭祀。在天津,每逢牙祭日晚饭时分,专有小贩走街串巷,叫卖供神的豆制品,如五香豆干、豆腐丝和煮落花生、煮白果(即熟鸡蛋)等物。是日上晚香时,较平日多出2~4盘素菜供品,一杯烧酒。

为什么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被称为“市井”?

商品交易场所的市井初为乡村市场。相传神农作市,那么它无疑是这种乡村集市。到了夏代,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市成为贵族们聚居的地方,正式发展成为古代城市。按照“面朝后市”的要求,市井的城市空间,被官府定位于宫殿或官衙的背后,与居民所住的里或坊严格分开。市的周围被高高的市墙圈起,四面设门,按时开关。被四面高墙围起来的市场酷似水井,尤其是井口上面有井栏、井圈的水井。这种坊市分割的市“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达千年之久,终于在两宋时期被打破,出现了商业荟萃的繁华街道、马路。这在《清明上河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尽管此后围得像井的集市不复出现,但因为历史上“市”与“井”密切相关(不管是水井还是井田),“市井”一词也就被世代沿袭下来了。

为什么俗称经商贸易的学问为“生意经”?

关于“生意经”的来历,传说出自我国春秋末年越国的大夫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自己弃官经商,并写了一篇《计然》,专门探讨国家富强的道理并总结自己做买卖的经验。其中提到经商的艺术主要有三项:一是收购货物后要贮藏好,不使其腐败,这叫“务物完”。二是把握好出售货物的时机,做到“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三是资金周转流动要快,即“无息币”。而“生意”一词,本指生物具有生命力,即具有生机之意。最早见于晋代傅咸《羽扇赋》序里的一个故事。三国时孙权建立东吴时,江浙一带儒雅人士、文人骚客颇多,多有摇扇之习,曾有人剪鸟翼做扇子,扇起来风力也不错,但因制作简陋,缺乏生机活力——也就是缺乏“生意”,所以光顾的人不多。直到晋灭吴国后,才得到大家的使用,“翕然贵之”。这里的“生意”是说物品能够引发人的兴趣,才会被购买,于是后世便把陶朱公等人经商、做买卖的事称为“做生意”,把《计然》等总结的这些做生意的窍门、经验叫做“生意经”。

传统店号的商标习俗有哪些?

传统店号都很讲究取词用字,有的引经据典,有的注意口彩,有的则追求别致。但所用的字词都有其共同点,即通常都取吉利祥和之意,行业不同,选用的字号也有所不同。如浴室多用“池”字;药店多用“堂”字;书店多用“斋”、“阁”、“房”一类的字;旅馆则多用“栈”、“社”、“馆”一类的字;绸布店多用“祥”字;理发店又爱用花卉名作店号等。这些店名店号,商家多数是用金字和红字写在牌匾上,装饰得古色古香,用以衬托出店铺的悠久历史和社会名望。一些传统老店十分讲究店铺的门对,即对联,不仅装帧得十分精美,而且造词用句非常儒雅,且各行各业的门对都有不同。如理发店喜欢用“做头等事业,行顶上功夫”为联。各行各业几乎都有对应的妙联趣对,形成了商业习俗中浓厚的文化色彩。

§§第七章 民间文学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历代诗歌

    历代诗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胶东半岛鸟文化

    胶东半岛鸟文化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胶东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独立性,是一支原生态独立起源的文化,胶东文化偏重于齐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本书在全面、系统阐述文化创意旅游基本理论基础上,首次以重庆为视角,对重庆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主题街区、动漫旅游及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创新性较强,是一部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著作。
热门推荐
  • 时光情话

    时光情话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你我都一样。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你我都一样。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你我都一样。
  • 一念相濡一念相忘

    一念相濡一念相忘

    一部85后创业成长史,青春梦想友情与欲望爱情同绽。这世间最稳定的关系都是势均力敌的。不管是交易,还是感情。
  • 上凌宗

    上凌宗

    十年乌夜剑气晓,风雪清凌刀光老人的一生必然充满遗憾与情仇,但在死的那一刹那都成云烟消散去。重生之后,这条命与走的路都不再属于自己。
  • 我是全球金手指

    我是全球金手指

    沈言得到宇宙神的传承系统,从此建立高武地球,带领地球走向球生的巅峰。新书《融合证道》已上传,这书将回归正常路线,欢迎投资!
  • 贪恋他的偏执

    贪恋他的偏执

    你的列表里是否有一个?酷爱表情敷衍的人?这是她对他的印象,却也仅局限于此。赵园说:遇到他时,才明白遇人如此,兜兜转转定终身。本文双向暗恋,回眸半生才知爱你。
  • 王俊凯:爆宠甜心娇妻

    王俊凯:爆宠甜心娇妻

    赫赫军功立下的冷情王爷王俊凯,第一次遇见一个小女子,就被人家喊相公?可是那女子是问他要钱?之后,见相亲的女子,又是那女子?还泼辣了许多?从此以后,夜夜被训。“王爷,我要那个。”“自己去买。”王俊凯扔下银两,便走身。“王爷,我想走了。”王俊凯二话不说便扛着女子走进屋里。遇到一个冷情王爷,以后的生活绝对宠宠宠!【本文虚构,切勿上升真人】
  • 逆噬道天

    逆噬道天

    一个经历了无数的新生与毁灭的世界,蕴含着无数的神秘与恐怖,同时也有着各种令人向往的传说。神奇的存在,传说的流传,谁又能攀登巅峰,谁又能创造传说,谁又能缔造神话。热血在体内循环,战意在体内沸腾,汝,可敢随吾一战……
  • 惹出来的爱

    惹出来的爱

    想结婚可是又因为太无聊而采纳好友建意的天才少女于柠决定生个宝宝来玩,可是又怕太痛而放弃了找一夜情的想法,最后决定找个完美男人在他身上“偷点东西”反正这样也可以。哇!这个男人好帅就他吧!可是要怎样才能让他乖乖就范了,不怕看我的!全球最大跨国公司的幕后总裁黑泽一还不知道自已已经被人当成了猎物,最后还莫明其妙失身了。
  • 九寒玄女决

    九寒玄女决

    一切的开始,要从认识那个男人开始,从此踏上一条奇妙玄幻的旅程,一步步揭开这个世界神秘的面纱……
  • 诸天的体验玩家

    诸天的体验玩家

    年轻的主角呦,你丢的是这个【斩魔系统】,还是这个『至高游戏系统』呢?“不要靠近我!”任清说,“当初是它们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我已经有了真爱,都给我走开!”任清站在从未体验过的全新世界,抱紧了刚刚拿到的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