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5000000015

第15章 惠通桥

惠通桥位于滇缅公路(中国段)600千米处,是连接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惠通桥始建于明朝末年,初为铁链索桥。1935年,新加坡华侨梁金山先生慷慨捐资,将旧桥改建为新式柔型钢索大吊桥。新桥于1938年10月建成,完工后,滇缅公路即全线通车。惠通桥全长205米,跨径190米,由17根巨型德国钢缆飞架而成,最大负重7吨。至1977年新建钢骨水泥大桥落成通车,吊桥开始废弃不用。

惠通桥现在虽已闲置不用,但钢筋混凝土桥塔仍矗立两岸桥头,粗大的钢缆和上百根吊杆仍高悬江空,凝铸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使人心生瞻吊之情。下面一座即是滇西最长的钢混箱型截面拱桥——红旗桥,桥如玉石雕成,显示着现代桥梁的雄美伟壮。两桥相距仅400余米,但历史的反差却极为鲜明。雨季,江水涨溢,一江浑黄,激流浪索翻旋扯拽,洪蛮桀骜的气势让人望而兴叹。而再看江空两桥,又会想到人们征服怒江的强劲伟力、高超智慧,不但战胜了江谷天险,而且还一桥胜过一桥。冬春,水落滩现,江面净明如镜,无比地沉静温柔。新旧两桥倒映水中,纤毫可鉴,各有风姿。人们在征服怒江的同时,还在作画写诗。

然而在历史上,怒江上是没有桥的。人们要跨过怒江,只能“舟筏以渡”。惠通桥稍上的江面较宽之处,就是历史上的“将军古渡”。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戍边名将邓子龙在龙陵大败入侵缅兵后,就是从这里渡江返回施甸姚关的。《龙陵县志》记载:“清道光以前,腊勐无桥,往来皆渡筏。水夫之役,系大平子金刚园、白虎山(均在缅甸一侧,原属龙陵)所供。”在江空横架一桥,把天堑变为通途,是滇西历代人民的梦想,为了把梦想变为现实,曾经历了不少失败和挫折。

第一修桥是在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间,龙陵厅潞江土司钱如纶为首倡修。当时架桥的石墩已出水面,因事先没有向上级请示,后来请求支持时“因通禀有责言,遂中止”。

第二次修桥是在清光绪14年(公元1889年),龙陵增生李汝亮“赴省禀准”,“督部堂岑、抚部院谭批饬永昌府龙陵厅协修。如款不敷,由善后局筹济。”次年,龙陵厅同知覃克振倡捐,集银千两,并劝绅商士民协力捐助。三载桥成,但仅一个月后即被江风吹断,以后虽竭力续修,但“不数年又折”。

第三次为清光绪25年(公元1900年)。龙陵厅同知龙文“再次大力组织捐派,得银四千余两……斯桥复成。”

第四次从初始准备动工到桥成,历时共24年。清宣统二年(公元1911年)龙陵厅同知徐钰认为“土练粗脆易断,不若洋练(钢缆)之纯熟耐久”。复“劝捐”,得银千两。民国17年(公元1928年)龙陵县长杨醒苍召集“乡耆”讨论改修“一劳永逸之西式柔性钢索吊桥”。并延聘英国工程师伍布兰、苏卡生来滇筹划。同时多方募款,云南省政府拨助滇币一万元。两年后邱天培接任龙陵县长,得到省第一殖边督办李曰垓的支持,组成18人的建筑委员会筹划建桥事宜。经多次函请,缅甸华侨公会会长梁金山先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1933年冬,梁金山先生在缅甸代聘的印籍技工和华侨技工数人同至龙陵。所用的水泥、钢缆、铁件等物,皆由梁氏在缅购办,用驮马及人力运抵工地。此次新建在原铁链桥位置上进行,将原砌桥台增高20米以避洪峰。两岸桥台前沿相距80米。桥塔为钢桁架,高7.85米,以4根28.75毫米钢绳为主索,锚固于两岸岩壁之内。吊杆为20毫米圆钢,两根一付,全桥共54付;横梁用高200毫米的槽钢组合,纵梁之桥面皆用木材,桥面净宽4.35米,每次可通行7匹负重骡马(重约2吨)。此为怒江历史上第一座钢缆吊桥,1935年1月14日通行,耗资8万银元,其中,梁金山先生捐助约占2/3。

1937年末开始第五次修桥。为了让桥与赶修中的滇缅公路配套,将其改建为10级荷载公路桥。改建工程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交通总段管理处工程师徐以枋设计,段长陈德培和工程师郭增旺施工。其方案是:原桥台不变;用混凝土将两岸钢架桥塔填实包裹,加固为钢骨水泥结构;两边主索由2根增为8根,吊杆及横梁均增密加固。1938年10月下旬竣工通车。每次可通行10吨卡车一辆。1939年2月正式开放,成为滇缅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封锁了我国的海上交通,滇缅公路成为国际援华抗日的唯一通道。日寇千方百计对惠通桥进行破坏,从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2月27日,对惠通桥进行了6次空袭,共出动飞机168架次,投弹4000余枚。每次都使桥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车辆受阻。守桥员工和部队在日寇每次轰炸后均立即突击抢修,但桥梁负载能力已降低,每次仅能通过7.5吨卡车一辆。

1942年初,日寇自缅甸锐师北犯滇境,5月4日攻陷龙陵县城,当夜占据怒江西岸松山山头。西岸公路上,内撤的车辆首尾相抵,逃难人流拥堵不堪,其中大多数为投奔祖国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缅甸华侨。公私车辆和难民争相过桥,秩序无法维持,吊桥钢缆抖动不已。5月5日早晨8时,仓皇撤逃的国府交通部长俞飞鹏下令将东岸桥塔炸毁,主索炸断,整个桥架坠落江中。中午,日寇乘战车逼至西岸桥边。我守桥部队奋起抗击,隔江与日寇激战,随后又沿江布防,日寇直捣昆明、重庆的企图破灭于毁坏了的惠通桥前。

第六次修桥是在1944年夏。当年5月,我军于各渡口强渡怒江,于6月初对侵占松山、平戛、龙陵县城和腾冲的日寇发起全面反攻。为抢运军火物资支援前线,桥渡工程处全力以赴,于6月18日在吊桥位置上抢建临时人行便桥,同时修建东西两岸码头,赶制浮筏二艘以济军运,并着手恢复吊桥的准备工作。人行便桥仅三日便竣工,浮渡工程亦于28日通航。车辆、物资、部队等全靠筏渡,江面上昼夜繁忙紧张,车辆往来无阻。7月4日又完成骡马桥一座。8月1日开始突击修复吊桥。东岸被毁桥塔改用木桁架代替,钢缆、吊杆、纵横梁全部新架。从准备、动工到修复通车,仅两月时间。军火物资源源西运,保证了前线作战的需要,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侵略军的灭亡。盘踞松山、腾冲之敌分别于9月7日、14日被歼,据守平戛的残敌于9月22日突围西逃。双方汇集兵力拼死争夺的龙陵县城亦于11月3日收复。其中,惠通桥抢修抢运人员功不可没。

1949年6月中旬,惠通桥遭“共革盟”流匪破坏。同年11月,当地革命武装为截断国民党军队逃往缅甸的去路,曾暂时将桥面拆除。解放以后,各级人民政府对大桥极为珍视,精心维护,为加速边疆建设,曾多次进行大修。

由于经历多次的战争,惠通桥已越来越不能承载交通的需要。1974年6月1日,云南省公路工程处经过四年多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在惠通桥下游400米处,建成了滇西最大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拱桥——红旗桥。桥全长200余米,主孔净跨116米,两岸石砌引桥净跨各27米。桥面平坦宽阔,客货车辆可数辆对开,大桥造型美观,结构坚牢,是现代建筑科学与中国民族传统形式的完美结合。

如今,人们每次来到桥边,总难抑思今缅昔的万缕情思,老桥悲歌,新桥壮曲,如江水不息,悠悠常流。

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从云南省昆明经楚雄、大理、保山、潞西到畹町。长953千米,是横贯云南省西部的重要交通线。抗日战争时期,滇缅公路是当时中国抗战大后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往出海口的陆路运输线。1942年到1945年间,中、英与日本军队为争夺这条公路展开过多次激战。

同类推荐
  • 音乐经典(下)

    音乐经典(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41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也是少有的,这些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建筑艺术与绘画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建筑艺术与绘画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法清·禅意人生

    法清·禅意人生

    此书收录了法清近年创作的画作精品,配以小诗或者美文,效法王维的禅宗意趣和自然主义,表达了理想与现实、责任与超然、痛苦与欢乐之间的矛盾性,显现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大家风范。绘画风格结合了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的交互影响,表达了独特的美学思想。
热门推荐
  • 星斗狂想记

    星斗狂想记

    如果上天让我许三个愿望,第一个是今生今世和你在一起,第二个是来生来世和你在一起,第三个是永生永世和你不分离。如果你走了,我会在泪水里爱你;如果你的心死了,我会在生命里爱你;如果生命消失了,我会在轮回里爱你;如果世界消失了,我会在天堂里爱你。
  • 隋唐野史

    隋唐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草亭目科全书

    一草亭目科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萧红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萧红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末世危机之请叫我英雄

    末世危机之请叫我英雄

    当病毒爆发,诅咒降临,当身边人都变成为丧尸。我特么在想:“真尼玛带劲”“喂,英雄,你带我去威尼斯吧。”“喂,英雄,你带我去埃菲尔铁塔吧。”“喂,英雄,你裤子拉链开了。”“喂,小弟弟,你会开悍马吗?你会用冲锋枪吗?不会?那你还……我的天,你打到我胸了,英雄。”人性的背后是白云苍狗,绝望的时代,需要自娱自乐我叫英雄,在丧尸与人性间来回徘徊。我没有超能力,但我有笔记本。
  • 豪情水浒

    豪情水浒

    《幻石神游记2·豪情水浒》,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幻石一一通过名著作者,穿越到了名著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展开了无数搞笑、惊险、正义等探险旅程。原著中的人物命运会因幻石的到来改写吗?幻石进入古典原著中又会有怎么的改变?神游中,又有多少离奇惊险的情节和谜底等待我们去发现?一切尽在精彩的《幻石神游记》
  • 白猿撕天

    白猿撕天

    他是一个畜生,他知道许多秘密,关于财富,关于命运,关于人……
  • 玛蝶的故事

    玛蝶的故事

    “对了!别忘了!”两老还没说,就听到六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健康!快乐就好!”两老无奈的摇摇头,怎么就不让我们过把瘾呢?算了!“对啊!别理会太多的形式!活着!快乐!健康就好嘛!”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吗?好话不怕说第二遍嘛!!“你的答案呢?”前头的水在寒风中寻求着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后头的她,嫣然一笑!“健康!快乐就好!”
  • 乡野孤儿

    乡野孤儿

    这是一曲时代与生命的合奏之歌,是我们经历过的生活,也是我们生活的理想:生于八十年代物质向好的单纯,成长于九十年代下海经商的风潮,成年于轰轰烈烈的二十一世纪新科技革命的创业热潮。父母亲人之挚爱,少年懵懂之初情,青年志同道合之相知与相恋。亲情、爱情、友情,生命在纵横交错的爱与恋中走向成熟,平凡却不普通,如诗,如歌。静且美。幼小的婴儿,命运已不动声色地赠予坎坷:与死神擦肩,与至亲生离死别……然,她却因此拥有了一颗绵柔感恩、坚韧不屈的心。那些爱她和她爱的人,她都想好好去爱,尽管有些人,还是来不及。十岁,一个未曾开启已然夭折的秘密……十一岁,于霞光万丈的田间许下誓言,相惜于木芙蓉花树下……十九岁,于明亮的午后阳光里,静美如花开,他和她心心相印,爱,成了他们心头永不干涸的力量源泉、不会灭去的信仰灯塔……执手相依,流散天涯亦不惧。看,千帆过尽,谁在待与归?乡野村上,落英片片,芳草萋萋,无不是人间情味。原来,爱是力量,无处不在,从未离开。(第一部作品,敝帚自珍,爱它如初恋,忍不住就很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