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54400000065

第65章 疟

疟者,虐也。寒则汤火不能温,热则冰水不能寒,寒热令人难当,故曰:疟也。凡人从未发疟者,名为胎疟。自幼发者多轻,中年发者必重,老年发者多危。经言:疟之始发,必先毫毛竖立,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一日一发,或间日,或三日而发。戴氏云: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杂病也。不可不辨。经论:此皆得之夏伤于暑,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凄怆之寒,伏于皮肤,及遇秋风,新凉束之,表邪不能外越,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阴阳相搏,而疟作矣。故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又曰, 疟皆生于风。言盛暑之时,贪凉取快,暑邪内郁,秋伤于风,则病成矣。浅者,病在三阳,随卫气以为出入,而一日一作。经云: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搏,内外相搏,是以日作。深者病在三阴,邪气不能与卫气并出,或间日,或三、四日而作。经云:由邪气内搏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并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作愈迟者,病愈甚也。其论先。

热后寒之温疟,一者因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先受阳邪,后受阴邪,故先热后寒。一者因冬感风寒,深藏骨髓,内舍于肾,或遇春温,或遇大暑,随触而发。其发也,邪气从肾出之于外而大热,内已如焚;俟其势衰,复返于肾,而****与之相持,乃始为寒,故亦先热后寒。其但。热无寒之瘅疟,因肺素有热,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而心肺病;手足热,欲呕,而胃自病。所以继之曰:邪气内藏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灼脱肉。经之论疟,无漏义矣。而立斋、丹溪,又分痰,疟、食疟,及饮水败血为疟等症。虽古人有无痰不成疟,无食不成疟之说,然不过疟疾之兼症耳,岂果因此而成疟者哉!此外有谓瘴,疟者。惟岭南地方,天气炎,山气温,多有岚瘴之气,感之而病,乃湿热之外入也。有谓牝疟者,但寒无热,以阳气不充,乃阴邪之胜也。有谓劳疟者,因劳即发,以里气虚,而感邪之易也。凡邪自外入,当从汗解。然治法云:有汗要使无汗,扶正为先;无汗要使有汗,散邪为急。

又热多者,凉药为君;寒多者,温药为主。至于痰食饮血,各随其甚者而兼理之。若冬感风寒藏肾,至春夏发为先热后寒之温疟,宜壮水之主,以急救其阴,不然,则十数发,****尽而死矣。世俗又有鬼疟之名,此为时行疫气,投平胃散,加桃仁、雄黄、无不截者。总之脉实症实者,攻邪以治标;脉虚症虚者,养正以治本。久疟必虚,惟用人参一、二两,姜皮三、五钱,于未发二时之前,连投二服,莫不应手取效,贫困者,则 、术、当归,亦可随宜择而用之。若阴虚水亏之人,则多用熟地,或少佐生姜。近世不明表里虚实,辄用芩、连、栀、柏,若表未解而得者,寒凉则寒邪愈固;或用常山、草果,若正已虚而得者,克伐则元气转虚。故夫缠绵不已者,皆医之咎也。

小柴胡汤(见伤寒。)治疟主方,加减用之。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劳虚亦如之。热多者,合竹叶石膏汤。寒多者,加姜皮,甚者或再加桂枝。有痰加花粉、橘红、竹沥。有食加枳实、青皮、豆蔻。若多热而久不解者,(必本阴虚。)加鳖甲、牛膝。(大剂益阴除热,自愈。)若多寒而久不解者,(必本阳虚。)合露姜饮,或再加 、术。(益阳气则寒自止,邪自散。)夜发者,(邪在阴分。)合四物汤加红花。(必用血药提起阳分,则易愈。)妇人久疟,或产后亦如之。如强壮人欲截,必俟三、四发后,疟势稍减,方可加常山。(钱许,用酒炒透,则不发吐。其虚弱之人,始终不可截,误截,每致腹胀。)此和解表里之剂,乃治少阳病,全体大用之一方也。嘉言谓:外邪相干,每伏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所以寒热往来,乃少阳所主。内经论疟,虽分五脏及足三阳、然少阳而兼他经之症则有之,谓他经而全不涉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所以仲景云: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此不但初病之脉乃尔,即久疟正虚,脉不鼓指,而弦象亦隐然在中。故始之似疟非疟,与后之经年不解,总一少阳主之。偏阴则多寒,偏阳则多热,即其纯热无寒而为瘅疟,纯寒无热而为牝疟,要皆自少阳而造其极偏。补偏救弊,亦必返还少阳之界,阴阳协和,然后可愈,故以小柴胡汤为主,热多者,加寒药,寒多者,加热药,乃天然不易之法也。

王太史治疟神方 主治加减,所投辄效。

柴胡(少阳寒热往来之主药。)羌活(太阳发表之主药,以头、项、腰、脊、背痛,太阳经也。)葛根(阳明解表之主药,寒栗鼓颔责之阳明,其脉循颐领故也。)防风(风湿交攻,以 疟皆生于风也。)升麻(同柴、葛、羌、防,俱辛甘气清,使阳气上升,离于阴而寒自己。咳家、呕家、血家忌之。无汁加藕叶。)石膏(烦渴者必用。)知母 黄芩(三味俱性寒下行,引阴气下降,离于阳而热自己)猪苓(分利阴阳,使不交并。)穿山甲(恐经络阴阳相阻,药力难入故也。此味最妙,孕妇忌之。)浓朴(下气消痰、以无痰不成疟也。)神曲(下气消食,以无食不成疟也。隔夜先煎,露一宿。盖疟因暑邪,得露则解。临发前一时,重汤炖温服,避其锐气也。然势将退,服二煎,击其惰懈也。若疟势正盛,服药与之混战,徒自苦耳。)此治疟之神剂也。王宇泰云:卫气与邪气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

故寒多者宜升其阳,使不并于阴,则寒自己;热多者,宜降其阴,使不并于阳,则热自己,寒热交作者,一升一降,而以渗利之药,从中分利之,使不交并则愈。其制此方,深得治疟之窍,学人能悟其旨,而善为加减之,则不可胜用矣。

竹叶石膏汤(见伤寒。)治疟发热甚,渴甚,烦躁不眠。

汗多加人参,虚者亦用。(一钱至一两。)食滞加枳实、青皮。呕加竹茹、木瓜、枇杷叶。如三日疟,热渴甚者,加首乌、鳖甲、牛膝。

此甘寒清暑之要剂,余谓以治瘅疟,亦至当不易之方也。仲淳治疟,每用此方,其言曰:余年十七时,为疟所苦,诸方不效。因读《内经》夏伤于暑,秋必 疟,乃知疟。疾暑邪所致,遂从暑治,不旬日愈。后数以意消息,虽随症投药解散,必清暑益气,调理脾胃为主。痰多者,兼消痰,有食者,兼消食,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即经年久疟亦无不愈。又曰:疟必由于中气虚弱,破气,则中气愈伤,邪不得解,甚则中满。果系伤食者,不拘此例。误下则邪下陷。变为痢疾,或腹满腹胀。故凡属破气下泄之药,慎误勿投。

仲淳治疟简服方 疟疾未发日服之。如一日一作者,亦乘其未发二时之前服之。

异功散去甘草,(恐助脾家湿热。)加白芍、扁豆、豆蔻、山楂、麦芽,如有肺火者,去参、术加麦冬、石斛。

此开胃、健脾、消食、消痰之剂,佐以此方,使正旺则邪易除也。

仲淳方 久疟不已,似劳症者用之,三日疟在阴分者,亦效。

鲜首乌(疗阴阳久疟。)鳖甲(益阴除热,而消散。为治疟要药。)牛膝(同鳖甲治疟在阴分久不愈者。各五钱至一两。)当归(养血,三、五钱。)贝母(三钱至八钱。)橘红(消痰,三、五钱。)柴胡(和解余邪。)姜皮(各一、二钱,热甚及有汗者去之。)加竹沥(一大杯。)虚极者,加人参。(至一两。)此滋阴养血,而兼消痰和解,乃阴虚久疟之剂也。

六味地黄汤(见虚劳。)本方宜去萸肉,加柴胡、鳖甲、牛膝、麦冬、花粉。

此壮水之剂,赵氏云:阴虚人发疟,见其面赤口渴,作肾中真阴虚治,用此无不立应。

补中益气汤(见泄泻。)久疟属阳虚者,(必寒甚热少不渴。)可用此方。

此补气、健脾、升阳之剂。立斋云:凡人久疟,诸药不效,本方内加半夏,用参一两,加煨姜五钱,此不截之截也,一服即愈。徐忠可谓:余见贫人,无力服参,不论间日三日,令将黄 、白术、当归、首乌、橘红等分,以生姜自然汁为丸,不问邪之清否,服三、四斤。百不失一。

露姜饮 亦治阳虚久疟。

人参(一两。)姜皮(五钱。)(水煎露一宿,隔汤温服。)此扶正驱邪之剂。仲淳云:余治一人三日疟,用原方不应,加参三两,加姜一两五钱,一剂即止。

截疟神方白术(四两。炒常山二两,煎浓汁,浸白术,焙干去常山,但用术。)(分作四服,煎饮立愈。)此补多攻少之剂,疟久不截者,可用此方。

鳖甲丸(自制。)《金匮》云: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天之节气更。则人身之气亦更。)设不愈,当月尽解,(天人之气再更,疟势自衰。)如其不愈,当结为 瘕,名曰疟母。(必少阳所主之胁肋,外邪相挟,痰血成形。)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下瘀血,破 瘕,为治疟母之要药。醋炙,四两。)桃仁(炒。) 虫(祛血积,去足炒。)瓦楞子(消老痰, 。)麦芽(消谷积。)青皮(破滞气。)香附(气郁血滞必用之药。)三棱 莪术(磨积削坚,必需之品。各二两。)(共九味,醋煮神曲糊为丸。)此一派破瘀、消痰,削积之品,恐日久根深,牢不可破,所以祛邪为急,药不嫌其峻也。但虚人必得参、术赞助。脾能营运,积可得去。此方师其法,而不泥用其药,投之其效。

疟疾之脉,代散者死。

举例

一 一妇患疟,寒少热甚,头痛微汗,不嗜饮食,脉洪数而实。仲淳用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葛根、(柴胡为少阳主药,应加入。)扁豆、茯苓、橘红、牛膝,三剂不应。忽一日,凡寒热者再,昏迷不省人事,热甚危急,疑为虚弱,因去石膏等剂,加人参二钱,乃犹豫未决。进而复诊其脉,洪数如初。急去人参,仍用前方,加石膏至二两,更加首乌五钱,日进二剂,疟遂止。

二 一人苦疟疾,欲求速止。仲淳定三方,作五剂,一日夜饮尽,次早疟止。先二剂清暑,用大剂竹叶石膏汤,少加桂枝,以其渴而多汗也。次二剂健脾祛积滞,用白术、茯苓、扁豆、豆蔻、橘红、楂肉、麦冬、乌梅。最后一剂,用人参一两,姜皮一两,水煎露一宿,五更温服。

三 一人患疟仲淳之门人。用白虎汤加人参一两。一庸士云:岂有用参至两数者乎?改用清脾饮,二十余剂而疟不止。体 弱。仲淳至,笑曰:此虚甚,非参不可,吾徒不谬也。用白虎汤加参、各一两,干葛、陈皮各二钱,二剂而愈。

四 一人食牛肉,觉不快,后遂发疟,饮食渐减,至食不下咽,已而,水饮亦不下。白汤过喉,呕出碧色,药俱不受,小便滴如赤茶、大便闭,诸医束手。仲淳令仰卧,手按心下偏右,大叫。遂用矾红和平胃散作末,枣肉为丸,白汤下三钱,至喉辄不呕,水道渐通。次日下黑物数块,硬如铁丸,其病如失。再以人参、麦冬各五钱,白芍、橘红各三钱,煎服,四日起。

五 一人患疟后失音、寒热愈甚,急告仲淳。仲淳曰:病患阴虚而有热者,虽呕吐忌用半夏、生姜,误投则损人津液,令人声哑,此必疟时不遇明眼人,妄投半夏之故也。用贝母、茯苓、甘草、麦冬、知母、鳖甲数剂而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死亡信仰

    死亡信仰

    他从地狱中重生,仇恨是他的生命,死亡是他的信仰,他的长镰将划过所有有罪之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早安我的汐宝贝

    早安我的汐宝贝

    叶沐汐,世界第一杀手,杀人于无形。毒医盛手,有妙手回春,再试华佗之名。因一粒石头死亡。再次睁眼,便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
  • 我有萝莉一大群

    我有萝莉一大群

    “哈哈!我爸是李刚,跟我斗,玩死你!”“我?没啥,但我有萝莉!”张青淡然地道“小子,我爸是市长,小心你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张青羞涩地道“不好意思!我只有萝莉!”“小子,我欲收你为徒,快跪下拜师吧!”这下张青怒了“麻痹的!老子说了,老子只有萝莉。有了萝莉,什么李刚,什么市长,什么武林高手,都他女马的是渣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伊人倾城:逆风而行

    伊人倾城:逆风而行

    她遇见了她生命中的一缕灿烂阳光。但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遇见了许多磨难。那是一个个以武为尊的大陆,想得到幸福,必须以实力来摆平一切。在实力外,牵绊他们的,还是亲情,友情,爱情……
  • 书穿星际时代

    书穿星际时代

    被动书穿成一个在书中连男主和女主都没有见过,就被炮灰了的小透明,她有点方。因为就算她能逆袭原主的命运,整个星域的灭世大灾难也很快就要来临了……所以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更令她悲伤的是,就算她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女神,就算她有机会靠近她最粉的男神,星际战争里人类最伟大的英雄,男神也成不了她的男主,因为天下有情人终成……
  • 戴笠大传

    戴笠大传

    在乱世中,他如一把小巧隐蔽却暗藏剧毒的匕首出鞘,寒光一闪,遇害者尚不知道是谁伤了自己,却已魂归九天。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听到他的名字不闻之色变,听之动魄。人们在背后送了他许多的绰号:“老板”、“东方的希姆莱”、“暗杀王”、“间谍王”、“蒋介石的佩剑”……而这林林总总的绰号,不足以刻画出他真实面貌的十分之一。他到底是谁?他到底有怎样跌宕起伏,传奇神秘的一生?他有着刀光剑影的一生。他不是行刑的刽子手,但是死在他手下的人数却数不胜数。
  • 首席,偷你一个宝宝

    首席,偷你一个宝宝

    一夜缠绵,她带着儿子落跑。七年后,她带着无限嚣张的帅小子回国,误打误撞成为了播种男人的首席秘书。每天对着和宝贝儿子那张极其相似的俊脸,白初晴实在忍不住想去亲他一口的冲动。“白秘书,你很想吃我吗?”某男笑容贱贱的指着她嘴角的口水问。“呵呵,我怎么敢……”“你是不敢,并不是不想,是这个意思吗?”“……”某男旋即将她压在身下,说:“我让你吃,并且,吃!个!够!”
  • 外星人与外销员

    外星人与外销员

    感冒难受,休息无聊,习惯了工作的人只能靠写一本书聊以自慰。讲的是生命/爱/自由意志。至于有没有外星人,看了就知道了。quadri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