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71400000016

第16章 议对

“原文”

“周爰咨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易》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周书》曰:“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昔管仲称“轩辕有明台之议”,则其来远矣。洪水之难,尧咨四岳,宅揆之举,舜畴五人;三代所兴,询及刍荛①。春秋释宋,鲁桓务议。及赵灵胡服,而季父争论;商鞅变法,而甘龙交辩:虽宪章无算,而同异足观。迄至有汉,始立驳议。驳者,杂也,杂议不纯,故曰驳也。自两汉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若贾谊之遍代诸生,可谓捷于议也。至如主父之驳挟弓,安国之辩匈奴,贾捐之之陈于朱崖,刘歆之辨于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若乃张敏之断轻侮,郭躬之议擅诛;程晓之驳校事,司马芝之议货钱;何曾蠲②出女之科,秦秀定贾充之谥:事实允当,可谓达议体矣。汉世善驳,则应劭为首;晋代能议,则傅咸为宗。然仲瑗博古,而铨贯有叙;长虞识治,而属辞枝繁。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③辞弗剪,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注释”

①刍荛:打柴的人。②蠲:免除。③腴:丰富。

“译文”

周代的祖先和豳人的商讨,就是所谓“议”。“议”是讲求符合事宜的,研究怎样合于事理的。《周易·节卦》的象辞说:“君子节制礼仪,使之有定,议论德行,使之适宜。”《尚书·周官》中说:“办事必须根据古义加以评议,政事才不会迷乱。”可见“议”就要控制得当,这是儒家经典的精神。早在春秋时期的管仲就说过,轩辕黄帝曾立“明台之议”,可见“议”的源头已很长远了。唐尧时期洪水造成灾难,帝尧曾向管理四方诸侯的四岳提出询问;帝舜为了找到能任百揆等官的人选,曾向群臣征求意见,确定了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五人;夏、商、周三代办理政事,征询意见的举措可以一直到达打柴草的人。春秋时期楚国释放宋襄公,鲁僖公曾参与此事的商议。战国时赵武灵王想要换上胡人的衣服,他的叔父不同意而与他进行了反覆的争论;商鞅在秦国变法,反对者甘龙和他进行了辩论:虽然“议”的基本法则尚未确定下来,但以上辩论是应该值得注意的。到了汉代,“驳议”的体制才正式确立。所谓“驳”,就是杂;议论是纷纭复杂的,所以叫做“驳”。从两汉文化昌明之后,典范的奏议显著而完备了,当时人才济济,好的奏议充满朝廷:如贾谊代替所有老臣所写的草议,可以看出他是写奏议最敏捷的作者了。又如吾丘寿王对禁止人民挟带弓弩的反驳,韩安国和反对与匈奴和亲者的辩论,贾捐之反对用大军平定朱崖郡叛乱的议论,刘歆关于不应毁坏武帝宗庙的争辩等,虽然内容和文辞各不相同,但都抓住奏议的要领了。至于东汉张敏反对“轻侮法”,郭躬议论秦彭并非擅自杀人,三国时魏国程晓驳斥校事官的弊端,司马芝建议再铸五铢钱,晋代何曾要求免除对已嫁妇女不合理的刑律,秦秀议论怎样定贾充的谥号等,都写得符合实际,公平恰当,这些可说是通晓奏议体制的了。汉代善于写驳议的,应当以应劭为首;晋代长于写奏议的,则以傅成为首。但应劭博通古事,而文章铨衡贯通,颇有条理;傅咸很懂治理国家的方法,文章却写得枝蔓纷繁。至于陆机的《晋书限断议》,还算锐利,但未删减其繁杂的文辞,对于文章所能表达的力量还是有所影响的:这些也还各有优点和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原文”

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群务,弛张治术。故其大体所资①,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理不谬摇其枝,字不妄舒其藻。又郊祀必洞于礼,戎事必练于兵,佃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此纲领之大要也。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空骋其华,固为事实所摈,设得其理,亦为游辞所埋矣。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楚珠鬻②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而还珠。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存于兹矣。

“注释”

①资:凭借、依据。②鬻:卖。

“译文”

凡有行动,首先要加以讨论;要明了事物,必须先把可疑的问题考察清楚。这是为了以后能严肃慎重地处理各种政务,使治国之道缓急适度。所以,写议奏的主要依据,必须以儒家经典为典范,继承前代的优良传统,研究当今的实事变化;说理不应在枝节问题上大发谬论,用词不应在文采藻饰上过分铺张。论祭祀,必须熟悉各种礼仪;写战争时,必须懂得军事,讲种田,首先要通晓农业;议断案,务须精通法律。然后突出其重大意义,运用公允严正的文辞。议奏文以明辨简洁为主,不以繁富的采饰为巧;论事以明白核实为优美,不以深幽隐晦为奇:这就是议奏文的基本要领了。如果不通晓国家政治,而随意搬弄文墨,东拉西扯地构成文章,牵强附会地凑成奇巧的文词,这种徒然施展华丽的文章,固然要被事实所抛弃;即使讲出一些道理,也会被大量的文采所淹没。从前秦穆公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跟随着大批服饰艳丽的陪嫁女,晋国人便重视陪嫁的人而轻视秦穆公之女,楚国有人卖珍珠给郑国,用熏了桂香、装饰了玫瑰的精制匣子装好,而郑国人却只买盛珠的匣子而把珍珠给退回了。如果文饰淹没了所讲的道理,形式胜过了所表达的内容,那末,秦人嫁女、楚人卖珠的故事,便又会出现在今天了。

“原文”

又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言中理准,譬射侯①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古者造士,选事考言。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晁错对策,蔚为举首。及孝武益明,旁求俊义,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观晁氏之对,验古明今,辞裁以辨,事通而赡,超升高第,信有征矣。仲舒之对,祖述《春秋》,本阴阳之化,究列代之变,烦而不慁者,事理明也。公孙之对,简而未博,然总要以约文,事切而情举,所以太常居下,而天子擢②上也。杜钦之对,略而指事,辞以治宣,不为文作。及后汉鲁丕,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独入高第。凡此五家,并前代之明范也。魏晋以来,稍务文丽,以文纪实,所失已多。及其来选,又称疾不会,虽欲求文,弗可得也。是以汉饮博士,而雉集乎堂;晋策秀才,而麏③兴于前,无他怪也,选失之异耳。

“注释”

①射侯:箭靶。②擢:拔、提升。③摩:獐子。

“译文”

又一种叫做“对策”,是应帝王的诏命而陈述政事的,一种叫做“射策”,是就自己探取的论题而呈献意见的。对答中旨,说理准确,就像对着箭靶射中目标一样。所以,“对策”、“射策”虽是两个不同的名称,但都是奏议的体制之一。古代学成的人,是通过口头上考核做官的。到西汉文帝中期,选任官吏才开始有举贤良的制度;晁错的《举贤良文学对策》,是当时高中科举的优秀作品。到汉武帝时期,选拔制度大放光明,广泛搜求杰出人才。参加对策选拔的人,第一名提升任用;参加射策的人,考入甲科者授官:这的确是选拔贤才的重要方法。读晁错的《贤良文学对策》,引用古今事理为证验,措辞简洁,选用事例贯通而丰富,他的试策名列前茅,事实证明他确是写得不错的。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根据《春秋》的道理,本于阴阳之气的变化,考察历代的发展变化,写得文句虽多却不混乱,就是因为作者深明事理。公孙弘的《举贤良对策》,简略而不够广博,但能抓住要点来运用文辞,论事确切而情意明显;因此,主考官列为下第,汉武帝却提升为第一名。杜钦的《白虎殿对策》,虽然简略却有专指,他的文辞是为治世而发,不是为做文章而写的。其后,东汉的鲁丕,文辞朴素,以博雅入选,独中高第。以上五家,都是前代最显著的典范。魏晋以后的对策,逐渐追求文采华丽,用华丽之文来对待具体的政事,已有很大缺陷了,何况像晋元帝时的应试者,即使到场,也称病不敢对答。这时就算想求得对策之文,却已不可能了。所以,汉成帝鸿嘉二年,正当博士举行饮酒礼的时候,一群野鸡飞集于堂上,晋成帝成和六年,正当策试秀才之际,一只獐子跑到堂前:这不是别的怪事,而是有失于选拔人才所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原文”

夫驳议偏辨,各执异见;对策揄扬①,大明治道。使事深于政术,理密②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王庭之美对也。难矣哉,士之为才也?或练治而寡文,或工文而疏治。对策所选,实属通才,志足文远,不其鲜欤?

赞曰:议惟畴③政,名实相课。断理必刚,攡④辞无懦。

对策王庭,同时酌和。治体高秉,雅谟远播。

“注释”

①榆扬:宣扬。②密:贴近,结合。③畴:访问。④攡:舒展、发布。

“译文”

驳议侧重于辨析事理,各有其不同的见解;对策主要用以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在于发扬光大治国之道。因此,论事要深明治理朝政的方法,说理要切合实际,应参考汉代文武之世的经验来治理当世,而不是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要能随机应变以拯救世事,而非刻薄的欺人之谈;要如广阔的风吹送得遥远,像满满的水却不外溢:这就是朝廷的美对了。文人应具备的才力,真是不易呀?有的熟练治理,却缺乏文才,有的精于文辞,对政事却很生疏;对策所需的人才,确是全面的通才,文质兼备的人,历史上不是很少么?

总之,“议”用于商讨政事,应该名实相符。分析道理要有力量,运用文辞不能软弱。在帝王之前对策,众多的应试者同时斟酌对答;只要把握好议对文应有益于治道的特点,雅正的谋议就能远为传播。

同类推荐
  • 霜叶集

    霜叶集

    作者将下乡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期间的经历与见闻编写成诗,结集成册。将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心想在边疆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抒发于诗歌。作者当时所在的兵团第十七团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71年,兵团组建了炮兵团。兵团总部决定把炮兵团放在汤原,命令十七团开赴蒲鸭河地区重新开荒建点。蒲鸭河位于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处,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十分荒凉。当年的老兵把自己的一生一世都贡献给了北大荒,把这里建设成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如今美好的家园。而今,他们中的多数人已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剩下为数不多者也已步入暮年。当作者再次看到北大荒欣欣向荣的景象,想到这是当年十万复转官兵整整一代人的辛劳成果,不禁百感交集。
  • 藏在古诗词里的趣事

    藏在古诗词里的趣事

    本书收录了我国历史上数十首经典诗词,按内容分为爱情、田园、边塞、怀古等篇章,文辞意蕴深远、妙趣横生。读者可以在诗意的描述中,漫游古典文化的世界,与诗词为伴,了解诗词背后的人和事,体会古人的喜悦与哀愁、风度与风骨。
  • 述往:榆下怀人

    述往:榆下怀人

    本书是一本黄裳先生写人物掌故的散文集,涉及的人物包括老舍、周作人、郭沫若、茅盾、冰心、冯至、废名、曹禺、俞平伯、郭绍虞、张元济、柳怡徵、周叔弢、沈尹默、邓之诚、贺昌群、宗白华、马一浮、潘汉年、沈从文、巴金、马叙伦、孟心史等人。
  • 灵魂尽头——小时代电影全记录Ⅲ

    灵魂尽头——小时代电影全记录Ⅲ

    《灵魂尽头——小时代电影全记录III(精装)》是电影《小时代4:灵魂尽头》的唯一见证书,全方位地收录真实片场花絮与独一无二的幕后信息,还原影片拍摄日常中导演及演员们的真实面貌,与影片的详实制作过程,有朋友相聚的轻松欢乐的美好,也有处理工作的困难疲惫的艰辛。有编剧团队对《小时代4:灵魂尽头》以及整个《小时代》系列剧本创作的历程感言,更有导演郭敬明亲笔写下的拍摄日记与编剧创作回顾和导演总回顾。
  •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谴责故事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谴责故事

    本书中节选了古代两部著名小说,小说中有为了钻营候补、不惜败坏伦常道德的欺诈行为,也有买通关节、贪赃枉法的鬼蜮伎俩;既有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奸计暗谋,也有迷信卜乩、置千里赤地和百姓生计于不顾的昏愦颟顸;既有遭逢民变、闻风丧胆的各种丑态,又有科场应试、千奇百怪的众生瘿相。
热门推荐
  • 农女挣钱忙

    农女挣钱忙

    “哎听说了没,老林家那个丑寡妇为了嫁给周家那后生,居然以死相逼,还跳河了,真是太搞笑了”再睁眼,她是来自21世纪新时代的女性,贫穷的家庭,还带着一个孩子,看白桃如何玩转古代农村~
  • 川菜杂谈

    川菜杂谈

    《川菜杂谈》是车辐先生九十岁高龄时推出的美食著作。书中自称为“好吃嘴”的车老,不仅把他多年来总结下来的川菜绝活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们,而且还收录了不少车老写的名人谈川菜的文章。书中将车老早年发表过和未曾发表的关于川菜的文章收入其中,用川菜表现老成都的文化。既有川菜的具体做法,也有川菜的故实旧闻,既有名流交往中的美酒佳肴,也有蕴藏在饮食中的文人雅识与情趣。
  • 爱上异世妖孽

    爱上异世妖孽

    她,将军的女儿,书香世家的千金,却是神秘杀手。他,容颜绝世,腹黑狡诈,对女人从不屑一顾,偏偏对她情有独钟。他,容颜妖孽,邪魅随性,却疼她入骨。他,风流潇洒,对她一见钟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冰蝶泪雨冰心恋

    冰蝶泪雨冰心恋

    她,冷漠无情,如同冰山,却愿为她(他)们而死。她,温柔可人,如同清水,却愿为她手染鲜血。她,火热张扬,如同孩子,却愿为她一人成熟细心。她受伤离开了爱她的家人,出国留学,遇到她们。她回归故国,遇见他们,他无情淡薄,却唯独对她一个人温柔;他,冷漠淡薄,却为她一人担忧,遇到和她一同归来的她;他,活泼花心,却为她一人成熟,他们几人的故事即将开始,请看文章。第一次写文,请多多关照,支持,指教。我会更完这一本书,如果有几天漏更,请多担待
  • 长命百岁不是梦

    长命百岁不是梦

    这是一本专门讲述和探讨人类长寿秘诀的大众科普读物。书中依据当代医学科学研究的一些最新发现和全新理念,提示了与健康长寿有关的重要因素,介绍了延年益寿的科学生活方式和强身健体的一些新方法,以及需要人们注意的各种有关问题及对策。本书内容充实,观点新颖,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凡是希望健康长寿的人士,都非常值得认真一读。
  • 涟起无漪

    涟起无漪

    儿时你说叫你兄长少时你说叫你玄漪多年以后只剩莲华帝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风十里长安花

    春风十里长安花

    长安的景色真的很美,花朵艳丽,等到你归来之日,带你一日看尽长安花!
  • TFboys之那年倾心

    TFboys之那年倾心

    留下相逢的倩影,带走萌芽的相思草,惟有绿色的邮路,载下别离的思念。十年之后,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