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2100000009

第9章 邓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忍字头上一把刀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邓绥女士的性格,那就是“忍”。邓绥女士比所有的女人都会忍,都能忍,也正是靠“忍”,她才能够换来她所要的爱情与人生。

其实邓绥女士完全不需要忍,她出身豪门,历史上那些出身豪门的女子都没有忍,比如阿娇女士,比如霍成君女士,再比如下面要出场的女配角阴孝和女士。她们都没有忍,只有邓绥女士忍了,所以她们都败给了命运,只有邓绥女士打败了命运。

邓绥女士是河南新野人,她的祖父邓禹先生曾经与刘秀先生一起打天下,后来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被封为侯爵,最后以国家最崇高的地位太傅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邓绥女士的父亲邓训先生做过护羌校尉,而邓绥女士的母亲来头更大,是阴丽华女士的侄女。可见,邓氏家族的门第是如何的显赫。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要是换作一般的女子,早就骄傲得像一只孔雀,可邓绥女士却完全没有养成千金小姐的脾性。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如果这件小事不是史官们编造的话,那邓绥女士的“忍”性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邓绥的奶奶很疼爱她,五岁的时候,七老八老的奶奶还要亲自为孙女剪头发,结果头发没剪好,她的额头却被奶奶的剪刀刺伤了。要是换作一般的女孩,早就疼得大喊大叫了,可聪明懂事的小邓绥一声不吭,脸上还露出高兴的表情。

头发剪完了,服侍她的丫鬟心疼的问小邓绥:“难道你不怕痛吗?”

小邓绥说:“怎么不怕?只是奶奶因为疼爱我才给我剪头发的,我怎么能够伤她老人家的心?所以忍着不叫。”

多好的孙女啊!要是小邓绥的奶奶听到她这样说,肯定会一把把她抱在怀里,老泪纵横。

不仅这样,孩提时代的邓绥还被史官们描述为一个神童。小小年纪的邓绥对儒家经典非常感兴趣,十二岁的她早已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并能说出其中的道义,用于实际生活中。她常常和哥哥们开辩论会,每次都是她大获全胜。母亲见她这样,有些埋怨的说:“女孩子家家的,不好好学习女红,读那么多书干啥?”

邓绥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母亲这样说她,她很快就学起了女红,天资聪颖的她没学几天,她绣出的花比她母亲还漂亮,母亲啧啧称奇。但邓绥一有空仍然钻进书堆里,母亲也不在阻拦她,只是摇头叹气,说她不像个女孩子。

事实上,书籍为邓绥女士以后的为人处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她的父亲就很喜欢邓绥读书,认为她不是一般的女孩子,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她的哥哥们。在邓绥稍微年长一些的时候,父亲遇到什么难题都和邓绥商量,而不与她的哥哥们商量,邓绥提出的建议,父亲非常重视,几乎百分之一百的采纳。

按照父亲的想法,邓绥一定要进宫的,因为那时候的女子要想荣华富贵进宫是唯一一条道路。父亲问邓绥的想法,邓绥很乐意接受父亲的建议,于是就在邓绥十二岁那年,她被选美官选中,列入了进宫的名册中。其实像她这样的大家闺秀是不用选的,父亲一句话的事情。

这一次与她同时被选进宫的还有阴孝和女士,闭着眼睛都可以想象得出,阴孝和女士背后有一个怎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首领就是阴丽华女士,而阴孝和女士的曾祖父就是阴丽华女士的哥哥。按辈分来讲,阴孝和女士是汉和帝刘肇先生的表妹。

如果邓绥女士和阴孝和女士同时进宫,以邓绥女士的才貌,在家族背景相差不大的前提下,阴孝和女士肯定不是邓绥女士的对手,皇后的宝座非邓绥女士莫属。

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让邓绥女士非常悲痛的事情,就在进宫的前一天,邓绥女士的父亲突然去世。

也就在这时候,邓绥女士开始了自己控制自己的命运的生涯。

她其实不必守孝,因为有她哥哥在,因为她是女子,还因为她马上要进宫。

但是,颇有主见的邓绥女士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推迟入宫的时间,先为父亲守孝三年。

这一方面是出自于她对父亲刻骨铭心的爱,父亲在世的时候也给过她很多的爱,另外一方面是源于邓绥女士从小养成的恪守儒家孝道的秉性,她读过的儒家经典对她的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百善孝为先。

儒家的孝礼在现代人看来是灭绝人性的,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且看儒家礼法对守孝三年的规定:

吃的方面:父母死后三日之内不准吃任何东西,只准喝少量的水:三日之后到百日内,只准早晚喝一些稀饭;白日之后到一年内,只准加蔬菜,蔬菜不准放任和调料;一年后可以吃水果;两年后,菜粥可以加调料。三年之内必须绝对素食。

住的方面:出殡之前必须住在连狗窝都不如的茅屋里,茅屋越破烂越好,风吹得进,雨淋得着,睡的时候只允许铺一张薄薄的垫子,用土块做枕头,当然你不要枕头更好;出殡后继续住茅屋,但睡的条件有所改善,可以加厚垫子,也可以用席子作枕头;两年后可以回到屋里面睡,但仍然不可以睡床;三年后才可以恢复以前的睡眠条件。

穿就不说了,三年只准穿一件衣服,就是白色的孝服。

除了吃穿住,真正的孝子还得哭。哭的花样也繁多,出殡之前时不时要号啕大哭,没有眼泪也要挤出眼泪;出殡之后,早上、晚上各大哭一次;一年后可以在屋里哭;两年后,随你怎么哭;亲友来吊唁,无论何时,你的心情怎样,必须悲痛的哭,还要哭出眼泪。

如此苛刻的条件,别说一个没经风吹日晒的刚满十二岁的女孩,就是一个常年劳作、五大三粗的汉子也未必能够忍受,但是,令所有的人惊讶的是,邓绥女士硬是做到了。

哥哥们都做做样子,但邓绥女士却严守孝道,一是一,二是二,三年后,她面容憔悴,形如槁木,谁也不会相信她就是门第显赫的邓家大小姐,连她的母亲都快认不出她来了。

母亲抱着女儿失声痛哭,但此时的邓绥女士却没有哭,她的眼泪早就哭干啦。她用欢喜的口吻向母亲及家人问好,随后又忧虑的问她在守孝期间的表现他们满不满意。

母亲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如果这样的守孝还不满意,世间还有谁能够超越邓绥女士?

可见邓绥女士的忍耐力是如何的了得,她完全可以当选中国历史上第一能忍的皇后。

幸运的是,邓绥女士刚刚守孝完毕,就遇上了刘肇先生第二次海选宫女。

邓家的生活水平是不用说的,不出一个月,邓绥女士又恢复以前的花容月貌了。

这一次,邓绥女士没有放弃,如愿以偿的进了宫,带着全家人的期望。

据说,进宫之前邓绥女士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她用手抚摸天际,还抬头吮食天下的钟乳。家人找到解梦的一问,是个大好的征兆,对方说以前唐尧帝也曾经梦见自己攀着柱子登上天,如今邓绥女士做这样的梦,说明邓绥女士和唐尧帝一样必将成为人中龙凤。

其实不用梦来预示,邓绥女士自己就可以预示她璀璨的前程。

因为她不相信天下能够掉馅饼,所有的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邓绥的美

邓绥女士进宫的时候年芳二八,一年前,也就是邓绥女士守孝结束的时候,刘肇先生已经册封阴孝和女士为皇后,很显然阴孝和女士是凭借家族的势力才当上皇后的。在邓绥女士进宫之前,刘肇先生对这个有点野蛮有点任性但不失活泼可爱的小表妹倒也还满意,小俩口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小日子也过得挺滋润。

然而邓绥女士刚进宫,一切都在改变。

首先是邓绥女士的美,她的美惊动了整个皇宫,不仅男人们对邓绥女士的美叹为观止,就连自诩为后宫第一美女的阴皇后在见了邓绥女士之后也自愧不如,当然作为后宫之主的阴孝和女士嘴上是不会夸奖邓绥女士的,文人相轻,美女也相轻,但心里面,阴孝和女士嫉妒得要命,要是我有她那么高多好啊。

邓绥女士确实很高,史书上记载,她身高七尺二寸,换算下来,有一米七左右,对女人来说,一米七是她们的梦想。邓绥女士的五官像是艺术家雕刻出来的一样,搭配得天衣无缝,脸上的肌肤冰雪洁白,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史官们是不会轻易对一个人的外表给与溢美之词,但《后汉书》却把世间最美的词语毫不保留的给了邓绥女士。可见邓绥女士当之无愧的堪称东汉和帝时期最美丽的女子。

据说刘肇先生第一次见到邓绥女士的时候,被她的美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以为阴孝和女士应该算是天下第一美女了,见了邓绥之后,阴孝和女士就啥都不是了。

总之,邓绥女士进了宫,其他的宫女再也不用镜子了,因为她们知道再怎么梳洗打扮也比不上邓绥。

很快,刘肇先生又惊喜的发现,邓绥女士不仅有高高在上的外在美,还有无人能及的内在美,她学识渊博,有红袖添香的优雅气质,她端庄贤淑,谦恭有礼,尤其有一颗一般女人无法有的宽容的心,她自己很少犯错,犯了错一定不会原谅自己,但是她却能原谅其他犯错的人,包括服侍她的宫女。

因此,宫中上下没有人不称赞邓绥女士贤良的,刘肇先生更是对她爱如潮水,就在她入宫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的把她册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人”,如果现在没有皇后的话,邓绥女士当皇后是铁板钉钉的事。

没有当上皇后,邓绥女士并不失望,这不是说邓绥女士不想当皇后,她想当皇后,从进宫第一天起她的目标就是当皇后,她也有当皇后的资本。所以,她不急,她有的是时间,她要慢慢来,她要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计划。

邓绥女士不慌张,但阴孝和女士却急了,邓绥女士才进宫几天啊就把刘肇先生对她的爱抢去了一大半。阴孝和女士和曾经的阿娇女士一样,她不能容忍别的女人和她共同分享一个男人,她和刘肇先生青梅竹马十几年,又是表兄妹,她不信她搞不过邓绥女士。

于是阴孝和女士采取跟紧策略,死死看住刘肇先生,他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差点没跟着他一起上朝。还是不是冷嘲热讽,说世间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全是花心大萝卜,见一个爱一个,见两个爱一双。

如果刘肇先生是一个普通的男人,阴孝和女士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还能说明她在乎刘肇先生,在乎他就是爱他。可是,刘肇先生不是普通的男人,他是一个皇帝,皇帝就有资格有权利享受天下美女。阴孝和女士和阿娇女士犯了同一个错误,把皇帝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刘肇先生很快就受不了阴孝和女士的死缠烂打,他阁下把阴孝和女士和邓绥女士相比较,越发觉得阴孝和女士的俗不可耐,除了稍微有点姿色之外,啥都没有。于是,他阁下平生第一次和阴孝和女士吵了一架,说再这样缠着他,他就废了她。

阴孝和女士被气回了娘家,刘肇先生巴不得,眼不见心不烦,他还有机会与邓绥女士如胶似漆。

邓绥女士恰恰与阴孝和女士相反,她从来没有把皇帝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既然选择了做皇帝的妃子,就要接受皇帝有众多嫔妃这样一个现实。阴孝和女士把刘肇先生看得越紧,邓绥女士就把刘肇先生放得越松。

邓绥女士宠冠后宫,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她从来没有把刘肇先生的宠爱当作炫耀的资本,她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和那些没有被宠幸的宫女交往,并主动把她们推荐给刘肇先生。那些宫女们对邓绥女士感激涕零,简直要把她当作再生父母,因为这样事似乎只有邓绥女士做得出来。阴孝和女士就做不出来,邓绥女士做了,她却来马后炮,向皇帝推荐宫女是皇后的职责,怎么轮到她来做?

阴孝和女士跑到刘肇先生那里去告状,说邓绥女士越矩,应该受到惩罚。刘肇先生听了,心里顿觉好笑,邓绥女士有没有越矩他心里清楚的很,如果说邓绥女士越矩,那么阴孝和女士就是失职。

越矩给与警告处分,失职给与撤职处分。刘肇先生很想这么对阴孝和女士说,但他忍住了,因为还不到时候。

其实像邓绥女士这样谨慎的女子是不可能越矩的,她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

邓绥女士偶感风寒,卧病在床。刘肇先生特别批准,她的家人可以进宫来照顾她,直到她病好了为止。这对宫女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恩赐,一入宫门深似海,有些宫女进来了一辈子也没出去过,更不用说让家人来宫里与她们见面了。

面对这样的恩赐,邓绥女士应该欢天喜地才对,但是邓绥女士的反应却让刘肇先生吃惊不少,她忧虑的说:“这样做恐怕会给陛下带来不好的名声,皇宫不是一个随便出入的地方,如果因为我而破坏了规矩,那些宫女和大臣们会怎么说呢?他们会在背后议论,说为啥就唯独我例外呢。这样,他们就认为陛下有失公允,尤其是皇后,她会很生气的。”

谁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邓绥女士的见识比起刘肇先生来,也不见得短。

刘肇先生听了邓绥女士的解释,越发觉得邓绥女士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邓绥女士不仅对那些没有被皇帝宠幸过的宫女友善有加,对那些曾经被皇上宠幸过的妃子更是如同姐妹一般,她自己虽然还没有为刘肇先生生下孩子,但对这些妃子的孩子视同己出,每当这些妃子的孩子生病或者夭折时,她都要亲自是看望、慰问,并伤心垂泪。这些妃子们自然对邓绥女士心生好感,觉得她是一个好人,比皇后好一千倍,皇后应该叫她来当才对。如果皇后也可以选举的话,她们一定会投邓绥女士的票。

邓绥女士聪明之处在于,她本来是出头鸟,却把枪引向了阴孝和女士。就拿对待宫女们的态度来说吧,阴孝和女士对她们颐指气使,对她们的孩子冷漠无情,不闻不问。本来是邓绥女士把皇帝对宫女们的宠爱全占去了,宫女们反而要感激她,却痛恨阴孝和女士。

邓绥为平衡宫女们的心态,她也做出了努力,比如谎称自己有病,不能陪刘肇先生。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刘肇先生去别的宫女那里,从而把宫女们的目光引开,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在日常生活上,邓绥女士也表现出与阴孝和女士不同的一面。宫里时常会举办一些娱乐活动,每当这时,宫女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都希望凭艳丽的外表来吸引皇帝的目光。阴孝和女士更是如此,她的每一次化妆需要耗费几万钱。她的服饰是所有宫女中绝无仅有的,她从不穿其它妃子有的衣服,当然你奢华程度也是其他宫女们望尘莫及的。

而我们的邓绥女士却总是淡妆素裹,略施粉脂,这并不是因为她没有华丽的服饰,而是她故意做给刘肇先生看的,她要他看到她的与众不同,即使她穿得再朴素,但天生丽质的她依然不输风采,她依然鹤立鸡群。更重要的是,她还获得一个艰苦朴素的好名声。

她与皇后在一起的时候,处处让着她,不与她争风吃醋,不与她平起平坐,即使刘肇先生赐予她特权,她也婉言谢绝。阴孝和女士没有邓绥女士高,和她在一起的时候,邓绥女士就尽量弯腰驼背,不让阴孝和女士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这一切的一切,不是普通的女子所能办到的,邓绥女士的忍耐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这一切的一切,在刘肇先生眼里,成了母仪天下的表现,他总是心疼的对邓绥女士说,亲爱的,你可以不必那么辛苦。

这一切的一切,在宫女们的眼里,成了贤良淑德、克己受礼的表现,她们把邓绥女士当作自己的榜样,当作后宫的大姐大。

然而这一切在阴孝和女士眼里,成了伪装,成了别有用心,成了阴险狡诈。她越看邓绥女士越不顺眼,越看越愤怒。一个宫女一旦被愤怒和妒忌所控制,她的下场就可想而知矣。

阴孝和下台

刘肇先生对邓绥女士的宠爱越来越多,对皇后阴孝和女士越来越冷淡,起初刘肇先生还觉得有些愧对青梅竹马的小表妹,还封她的父亲阴纲先生为侯爵,但后来阴孝和女士一连串的表现让他对这个女人彻底失去了兴趣,连心中的愧疚都没有了。

他觉得阴孝和女士走到这一步是她自找的,她罪有应得。

废后的念头已经开始产生。

而阴孝和女士除了愤怒却想不出任何办法,她的对手邓绥女士出乎意料的强大。

就在这时候一场大病向刘肇先生扑来,他阁下虚弱的身子很快就招架不住,于是发出病危的通知。

阴孝和女士不为丈夫担心,这时候却幸灾乐祸起来,恰好这时候,她的老娘来看她,于是她忘乎所以的说:“这下好了,皇帝死了,我儿子做皇帝,我就是太后。我是太后,谁还敢跟我作对?那时候我一定要把邓家的人全部杀掉,尤其是那个狐狸精邓绥,不把她千刀万剐不解我心头之恨!”

老娘深知隔墙有耳,赶紧捂住女士的嘴,连声说,说不得,说不得。

可是已经晚了,话一出口,祸之将至。

阴孝和女士这个榆木脑袋哪里想得到,她最贴身的丫鬟竟然是邓绥女士的心腹。

邓绥女士给了这个丫鬟什么好处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丫鬟觉得表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邓绥女士。

一向沉着冷静、深藏不露的邓绥女士听到皇后娘娘如此狠毒的话,还是吓了一大跳,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毒杀哪一个人,她只不过在努力的追求她要当皇后的理想,这并不为过,每个人都有理想,没有人规定皇后就不是理想,何况邓绥女士用的还是正当手段。如果要使毒手,她阴孝和女士还能活到今天吗?

但邓绥女士有非常机警的头脑,在危机面前她没有手忙脚乱,而是把危机变成了表现她自己的机遇。

她开始假装痛哭,这个时候也管不了虚伪不虚伪了,她边哭边说:“我用尽了所有的心力服侍皇后,可是仍然得不到她的好感,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她为什么要说杀害我的全家。即使我犯了错跟我家人何干?现在皇上还没有死,皇后就敢这么说,万一皇上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我愿意仿效古时候的姬旦、越姬,替皇上去死,以表达我对皇上的忠心,同时也使我的家人免除祸害,避免皇后再次制造人猪的惨案。”

说着,邓绥女士拿着毒药就要往嘴里灌。

姬旦、越姬是什么样的人物?姬旦是周武王姬发先生的弟弟,他哥哥建立周朝后,害了一场大病。姬旦就向天祷告,说愿意替哥哥死,因为哥哥是国王,身兼巨任,不能死。结果,姬发先生果真没有死。

越姬女士是越王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楚昭王得了癌症,人之将死,越姬女士恳求佛祖让她代替楚昭王去死,结果她上了吊,但楚昭王也没有活过来。

现在,邓绥女士她说她要当姬旦,要当越姬啦,果真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邓绥女士当然不会傻到真把毒药灌进嘴里,如果她真要自杀为什么要当着这么多宫女的面哭天喊地?真要自杀的话,一个人偷偷的喝下鹤顶红一了百了多好!

很显然,邓绥女士是在演戏。

她要演给宫里所有的人看,更演给刘肇先生看,她是多么的无辜,皇后是多么的狠毒,她要通过这场戏获取舆论支持。

果然,在邓绥女士假模假样的要把毒药往嘴里送时,毒药被眼疾手快的宫女抢了去。

就在这时,一个叫赵玉的宫女(不知道她有没有与邓绥女士串通好)兴奋的说:“娘娘,皇上的病已经好啦!”

其实,赵玉压根不知道皇上的病情怎么样,她就这么一说,为的是让邓绥女士不要再寻死路。邓绥女士死了,她们这些宫女估计都要陪葬。

邓绥女士一听,马上停止了哭声。

幸运的是,皇上果真没有死,第二天转危为安,赵玉的嘴巴比如来佛祖还灵。

就下来邓绥女士就等着看好戏了。

邓绥女士在自己寝宫里所表演的那一幕被宫女口耳相传,已经传遍了整个后宫,当然也传到了逃过一劫的刘肇先生那里。

可想而知,刘肇先生对阴孝和女士如何的愤怒,好啊,我还没有死,你就学吕雉了,你这个狠毒的女人,算我瞎了眼,让你做皇后!

而对邓绥女士,刘肇先生却极尽安慰之能事,亲爱的,不用怕,我没有死呢。我不会让皇后欺负你的!

阴孝和女士完全没有料到刘肇先生能活过来,更没有料到,自己的密谋被邓绥女士听了去,偷鸡不成蚀把米,可她依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依然和她的老娘一起咒骂邓绥女士。

废后已经成为定局,现在只欠一个借口。

这个借口由谁来提供?当然不是邓绥女士,史书上用了两个字“有人”。

有人?有啥人?谁?都不知道。

这个人也许与邓绥女士有关,也许与邓绥女士无关,只能由我们自己去猜想、判断。

反正在公元102年四月的一天,有人神秘的、慌张的向汉和帝刘肇先生报告大事不好。什么大事不好?这个人说皇后娘娘阴孝和女士和她的外婆狼狈为奸,在她们的住处藏了许多木偶,每天都在拿针扎木偶,一边扎木偶一边诅咒皇上和邓绥女士早死。

在汉武帝刘彻先生的爱情往事中,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它特别敏感的地方,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触碰的伤痛,谁碰谁遭殃。汉朝的敏感之处就是巫蛊,汉朝的帝王们特别相信鬼神,但又特别害怕鬼神。

现在我们头脑简单的刘肇先生,听了密报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密报人的身份有没有可疑之处,这么私密的事情他是如何得知,而是前一阵子他病危的时候阴孝和女士说出的希望他早死好毒杀邓家人那一番话来,他很快把这番话与皇后现在实行的巫蛊联系起来,于是很快确定阴孝和女士是在报复。

一旦皇帝认为有这回事,后果就严重了。刘肇先生马上派出中常侍张慎先生、尚书陈褒先生严查此事。

呜呼,中国又一桩由巫蛊导致的冤案诞生了,这不是司法系统,这是诏狱系统,司法系统可以秉公处理,审案注重过程,而诏狱系统却秉私处理,他们要的只是结果,而且是承认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结果才可以显示他们的能干,他们唯一的手段就是:严刑拷打。没罪都会把你打出罪来,就像某些没有职业道德的医生一样,没病把你看出病来。

追查的结果是,不问青红皂白,先把疑犯逮捕再说。于是,邓硃女士的儿子邓奉先生、邓毅先生打入天牢!阴孝和女士的弟弟阴轶先生、阴辅先生、阴敞先生打入天牢!接下来就是皮鞭加洛铁,只要是人的话,谁都无法忍受这样的酷刑,可是这些都是细皮嫩肉的金枝玉叶。

承认不承认?不承认就打死你!

好了,好了,别打了,我承认还不行吗?

于是,这些金枝玉叶一律“坦白从宽”:阴孝和女士确实和她的外婆一起搞巫蛊,诅咒皇上和邓绥女士早死。

有了这样的结果,酷吏们欢天喜地的去向刘肇先生报告,他们升官发财的时候又到啦。

而在这样的结果出来之前,他们已经把邓硃女士的儿子邓奉先生、邓毅先生、阴皇后的弟弟阴辅先生活活拷打至死。

酷吏们的报告正是刘肇先生期待的结果,现在他终于有充分的理由把阴孝和女士废掉了。刘肇先生立即派宰相拿着他阁下一挥而就的废后诏书,到阴孝和女士的寝宫,把阴孝和女士逮捕,软禁在一间寒冷潮湿昏暗的小屋里,这间小屋被称之为“桐宫”。

阴孝和女士直到死的那一天,她都不会明白,这飞来横祸为什么就砸在她的头上了。

她歇斯底里的呼喊,我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要抓我?我是冤枉的!

可是,她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而就在这时,阴孝和女士的父亲阴纲先生因受不了如此大的变故和耻辱,喝下毒酒,自杀了。

不久,阴氏家族被刘肇先生全部流放到南方遥远的蛮荒之地日南郡,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河内地区,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河内是怎样一个地方。阴家的人很多在流放途中就死去,余下的到了河内也因适应不了那里艰苦的环境,相继死去。

而我们可怜又可叹的阴孝和女士自从被囚禁起来后,再无音信,不久官方文件宣称她忧死桐宫,她是怎么忧死的没有人知道。中国后妃群中,忧死的妃子太多太多,这或许对女人来说是最凄美的死法。

阴氏家族由阴丽华女士辛辛苦苦的营造,风光无限八十多年,没有想到却一手毁在了阴孝和女士的手中,虽然她也是受害者,但她脱不了干系。假使阴丽华女士泉下有知的话,她会作何感想?阴家的冤魂见了她后又作何申诉?

这起轰轰烈烈的巫蛊案,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我们的邓绥女士像消失了一般,史书上没有记载她在这期间任何的言行,她对巫蛊案怎么看?她到底是不是这起巫蛊案的谋划者?直到现在这依然是一个迷。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希望邓绥女士不是谋划者,最多只是一个旁观者。

最适合的皇后人选

阴孝和女士既死,接下来应该册封新的皇后。

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邓绥女士,除了她,还有谁能够挑起后宫之主的重担?

刘肇先生自然百分之一百的原意册封邓绥女士为皇后,他阁下还假惺惺的搞了一个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宫中上下对邓绥女士好评如潮,竟没有一个人说邓绥女士的坏话。

人无完人,邓绥女士在别人眼中却成了一个完美的人,这似乎有点不正常。由此可见,邓绥女士的交际手腕是如何的高明。

当刘肇先生把要立她为后的意愿告诉邓绥女士时,她委婉的拒绝了。

她说,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她也有责任,她要闭门思过,整天烧香拜佛,为阴孝和女士的亡灵祷告,为大汉天子祈福,为天下老百姓祈福。

也不知道她真有责任还是假有责任,如果真有责任,那责任可就不一般的大,也不是烧点香拜点佛就能够弥补的。如果假有责任,此举无疑又会为她赢得好名声。

她并不是真的拒绝皇后的位置,她是觉得现在不是时候,她要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皇后迟早是她的,早当晚当有什么关系呢?在这关键时刻,她一定要表现出对皇后的位置毫无半点觊觎之心。一切都在她控制之中,她要把表面文章做足。

果真,一连三个月,邓绥女士说到做到,闭门不出,在她的私人佛堂里,烧香拜佛,粗茶淡饭,一天的睡眠时间也大大缩减。

邓绥女士的所作所为被她的贴身宫女看在眼里,并很快传播了出去。

宫里上下几乎要把邓绥女士当作活菩萨了。

三个月后,邓绥女士去拜见刘肇先生,刘肇先生大喜曰,这回你可以当皇后了吧?

不料邓绥女士又拒绝了,不过这一次拒绝与上一次有所不同,这一次只是说,阴孝和女士没死多久,她就当皇后,说出去名声不好听。

当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迷住的时候,她说的任何一句话在他眼里都是金玉良言。刘肇先生频频点头,称赞邓绥女士想的周全。

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切呼之欲出,当刘肇先生第三次提出要册封她为皇后的时候,邓绥女士再也没有理由拒绝了,再拒绝就是明显的虚伪了。

就在邓绥女士二十一岁那年,她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后,实现了她多年以来的理想。

做皇后,这就是邓绥女士的理想,与任何一个人的理想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她没有把它当作梦想,只把它当作理想。梦想很多时候是无法实现的,而理想是不需要靠奇迹,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的。

邓绥女士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心机的皇后之一,不要误会这里的心机不是贬义词,邓绥女士的心机不是吕雉女士那样的心机,邓绥女士的心机是采用正当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审时度势,一步一步的达成自己的目标,说的好听一点,邓绥女士的心机就是智慧。

我们庆幸邓绥女士没有让我们失望,她没有成为像吕雉女士那样的人,从后面的表现来看,她确实比阴孝和女士更适合当皇后。

阴孝和女士在位的时候,后宫崇尚奢靡之风,从全国各地运来的贡品源源不断,仓库里堆得像小山一样,有些来不及用的就腐烂了,而阴孝和女士完全不管这些,她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反正又不用她掏钱,不要白不要,浪费也不关她的事。

而邓绥女士主动削减地方政府对后宫的岁贡,她下令岁贡只收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笔墨纸砚,奢侈品比如珠宝一律不得入宫。

此举深得人心,地方政府再也不用为了讨好皇后,而相互之间攀比,看谁送的珠宝多,看谁送的珠宝贵。地方政府也省下一笔数目可观的财政支出,用来发展当地的生产,因此无不拍手称快,称赞邓绥女士的功德。

按照规定,邓绥女士晋升皇后,她的亲人都应该得到封赏,加官的加官,晋爵的晋爵。当年阴丽华女士没有做皇后的时候,刘秀先生要封她的亲人侯爵,被她拒绝了。现在邓绥女士已经是一国之母,刘肇先生要封她的亲人官爵,同样也被她拒绝了。邓绥女士只让她的哥哥邓骘先生当了个小小的虎贲中郎将,这还是哥哥靠自己的本事爬上去的。可见邓绥女士从不以公谋私,以身作则,堪为历代皇妃的表率。

邓绥女士同时还是一位贤妻,刘肇先生虽然大病不死,但是身体一直都很虚弱,不得不卧病在床,细心调养。

邓绥女士天天要去刘肇先生的身边侍候他,亲自为他煎药,亲自喂给他喝。他睡觉的时候,她也不离开,就在一旁守候,生怕丈夫随时醒来有什么要求。其实这些事情都有人做,但她要坚持自己来,因为她知道病人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医生,也不是侍候他的人,而是亲人、爱人,在他身边,陪着他,给他打气,给他温暖,给他信心。这样病人才会好得快。

每次回到自己的寝宫,邓绥女士都累得直不起腰,但是她没有怨言。如果硬要说邓绥女士这样做是有目的的,那么即使她有目的又有何妨?谁能做到像她这样?哪个人做任何事没有目的呢?

可是邓绥女士的悉心照料并没有挽回丈夫身体的康复,刘肇先生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仿佛上一次的大病不死专门是为了册封邓绥女士为皇后的,现在邓绥女士已经当上了皇后,他可以放心的走了。

公元105年的冬天,也就是邓绥女士当上皇后的第三年,刘肇先生握着邓绥女士的手闭上了眼睛。

邓绥女士泪如泉涌。

现在她只想做一个女人,只想做一个深爱丈夫的妻子,痛痛快快的为死去的丈夫哭一场。

这个女人,为什么眼泪那么多?曾经为父亲守孝三年,眼泪还没有流干吗?如果哭泣也能伪装,如果活到现在,邓绥女士绝对是奥斯卡影后。

太后生涯

刘肇先生死了,邓绥女士和刘肇先生的爱情往事也将要告一段落,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我们把邓绥女士的故事讲完。

现在,邓绥女士二十岁,成了太后,像她这么年轻的太后历史上有很多。

人无完人,邓绥女士在她的太后生涯做了一件不那么光明的事,这也是她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都是权力惹得祸。邓绥女士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一旦染上,就难以割舍,为了自己权力更自由一些,邓绥女士做了一件违背良心的事情。

那就是她违背祖宗流传下来的制度,拥立幼子为皇帝,而不是长子。

当时的过程是这样的:刘肇先生死的时候,当时皇宫里并没有皇子,更别说太子。刘肇先生没有子嗣吗?不是。那他的儿子去哪里了呢?原来,刘肇先生以前生下的几个孩子都不明不白的夭折,刘肇先生查了很久也查不出结果,于是就怀疑宫中有人故意陷害他的子嗣。于是,为避免将来的孩子再遭毒手,于是一生下来就悄悄的抱到民间抚养。

现在,刘肇先生死了,邓绥女士把两位皇子接进了宫,这两皇子都不是她所生。如果都是她的亲身儿子,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发生。

一位是八岁的刘胜,一位是嗷嗷待哺才三个月的刘隆。

按照嫡长子继位的原则,刘胜应该继承皇位。但是刘胜已经八岁,已经懂事了,再过几年就是小大人了。刘胜做了皇帝,肯定不会听自己的话。于是她决定立刘隆为皇帝。刘隆当皇帝,实质上就是她当皇帝。

这让大臣们大吃一惊,但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大臣们也没有多少反抗的力量,于是只好妥协。

为安全起见,邓绥女士又提拔她的亲戚:大哥邓骘先生从虎贲中郎将升为上蔡侯、车骑将军、位比三公,更重要的是还掌管了兵权;弟弟邓悝先生从黄门侍郎升为虎贲中郎将,与大哥遥相呼应;另两位兄弟邓弘先生、邓阊先生都晋升为侍中,成为文官中的大腕级人物。

有了这样的保障,邓绥女士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她还不放心,她考虑得更长远,万一刘隆先生很快夭折怎么办?还不是要立刘胜为皇帝?

于是,邓绥女士又作了一个补救措施:刘肇先生的葬礼结束后,他的兄弟们都要前往各自的封国,这时候,邓绥女士把刘庆先生的儿子刘祜留了下来。奇怪,刘祜也不是邓绥女士的儿子,而且还比刘胜大五岁,为什么要留下刘祜做后备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刘胜与她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而刘祜却是她的侄儿,虽然不是嫡亲,但好歹是亲戚,而且刘祜的年龄也还小,他做皇帝,掌握大权的一样是邓绥女士。如果刘胜做了皇帝,有什么样的后果就不知道了,因为在立刘隆为皇帝的时候,就得罪了刘胜以及支持刘胜的一批大臣。

邓绥女士的目光确实长远。

更让人叫绝的是,正如她所忧虑的那样,刘隆小子不到一岁就夭折了,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驾崩年龄也最小的皇帝。

刘隆一死,邓绥女士就紧锣密鼓的迎立刘祜小子做皇帝,其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这就是多面女郎邓绥女士,她的政治手腕估计比那些男性君主都高出一大截。

除了政治手腕,邓绥女士的勤政爱民程度也是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无法比的。

有一年,全国各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灾。邓绥女士忧心忡忡,迅速下令,削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等高级官员的各种御用车马、珍肴、服饰以及各种奢侈品。同时下令除了祭祀祖宗祠庙以外,朝廷官员不得吃精米白面。邓绥女士以身作则,每天只吃两顿饭,而且都是小米加蔬菜。

另外,邓绥女士还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削减宫女的数量,允许宫女自由选择,离开或者留守,离开的发放路费,成为自由民。我们知道宫女由于数量庞大的缘故,要消耗国家很多的财力。这一笔由削减宫女而节省下来的开支数目非常可观。

所有这一切节省下来的财力全部用于赈灾,任何人不得贪污,否则严惩不贷!

在邓绥女士的努力下,那一年的水灾很快就成为过去时,老百姓很快又吃上了大米白面。但邓绥女士立下来的俭朴制度却没有取消。

邓绥女士亲眼目睹了巫蛊案所带来的惨剧,于是她掌权的时候,对巫蛊案的处理尤其谨慎,下令没有足够的证据前不能抓人,也不得严刑拷打,即使定罪后也要适当处罚,不能一律死刑。

一次宫中丢失一筐珠宝,司法人员随便抓住几个宫女就对她们严刑拷打,宫女们忍受不了痛苦,只好招认。但是在处决的那一天,几个宫女连哭带喊“冤枉”。此事传到邓绥女士的耳朵里,她起了疑心。命人先把宫女们放了,彻查此事。结果,真正的窃贼是一个监守自盗的家伙,一个侍卫负责看守珠宝,结果自己偷了,并用少量的珠宝买通了司法人员。一桩冤案就此真相大白。邓绥女士严惩了侍卫,对徇私枉法的司法官也处以撤职并永世不得做官的处罚。至此,司法人员再也不敢随便处理案件,再也不敢随便拷打犯人。

以上只是展现邓绥女士勤政爱民的几件小事而已,如果真要罗列邓绥女士的政绩,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她做皇后的时候是一个好皇后,她做太后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太后。在她执政的日子,天下太平,皇宫也没有出现什么冤案,一切井然有序的发展。公元121年,垂帘听政达十六年之久的邓绥女士咯血身亡,临死之前,还做了一件好事,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她的要求下,邓绥女士死后,与刘肇先生合葬在了一起。

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仍然具有很大的争议性,也有人把阴骘、两面派这样的帽子扣在邓绥女士的头上,千古风流人物,雨打风吹,孰是孰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邓绥女士做到了。

就凭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她。

同类推荐
  • 风华不负

    风华不负

    一个在孤儿院重病缠身的孩子,在即将到达生命终点的时刻意外得到一次重新活下去的机会,这一世他应该会很幸福吧。
  • 汉上骄子

    汉上骄子

    西汉灭亡,王莽篡位严苛酷吏,横征暴敛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问此世间谁能拯救万民于水火?且看不一样的光武皇帝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 诸天第一奸商

    诸天第一奸商

    将军甲:传我将令,全军冲杀!士兵乙一刀斩杀一名敌兵,胯下战马突然软倒在地,士兵乙被活活摔死,死不瞑目的看向被吓死的战马……将军甲目眦欲裂看着全军覆没的铁骑:奸商误国,奸商误国啊。敌方将军丙哈哈大笑:大齐气数已尽,言罢挥刀斩向将军甲,叮的一声手中宝刀断成三段。敌方将军丙目瞪口呆……叶逸:我也很无奈
  • 水浒惊魂记

    水浒惊魂记

    穿越成洪教头,眼看就要被林冲棒打,看主角如何化解。本地帮派梁山泊太没有礼貌,欺人太甚了。
  • 红楼之山海志

    红楼之山海志

    发生在红楼世界里的纵横山海,开创新纪元的故事。推荐新书信息时代之光
热门推荐
  • 格格,咯咯

    格格,咯咯

    暂时结束了那种“日出而作,‘月上’而息”的紧张生活,从容地来到考场。一看时间,哦,还早,十分随意地向身边的小卖部要了杯矿泉水。正当我转身离开时,“小燕子姐姐,咯咯”,难得听到如此纯真的童音,我冲她一笑。再一看手上的“稀世宝”,哦,原来上面还印有一个“小燕子”的微笑,我竟不自觉地也笑了,感到一阵莫名的轻松。这才发现,那个曾经的格格已沉淀成了我心底的一个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位兄弟不一般

    这位兄弟不一般

    一个不知名的因素,让人们意外觉醒超能力,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对人类而言,是福、是祸?……
  • 温柔总裁俏妈咪

    温柔总裁俏妈咪

    一场无意的碰擦,萧雪媛误将好感当成爱情,接受柯以行的追求。一恋三年,毕业典礼浪漫求婚,步入婚姻殿堂。婚前婚后,丈夫突然判若两人,婚姻未稳,自己却恰时怀孕。不舍扼杀一条无辜的生命,十月怀胎,诞下一女。还未理清这段感情和婚姻,却惊悉丈夫婚外有情?萧雪媛只觉是孽缘一场,毅然提出离婚。
  • 我是个怎么样的女孩

    我是个怎么样的女孩

    以一个女生从成长历程为线索,讲述了女孩经历了与家庭,与学校,恋爱失败后的种种变化。
  • 穿成中世纪农奴的我怎么办

    穿成中世纪农奴的我怎么办

    车祸后米娜幸运穿越重生了,但是“农奴之女”是什么身份,而且竟然穿越到了环境脏、乱、差的欧洲中世纪?为什么别人穿越不是贵族小姐,就是古代闺秀?她就是个农奴之女啊,吃不饱又穿不暖,老天爷,来道雷把我给劈回去吧!看穿越成农奴的她如何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并收获一份爱情吧!小剧场:两人在一起后某个夜晚某男给米娜倒了一杯酒示意她尝尝,米娜有些奇怪地说:“你知道我不会。”某男摇了摇手中的酒杯,说:“我教你啊!”“教?怎么教?”米娜有些好奇,这还能教。某男淡笑不语,喝了一手中的酒,然后……ps:中世纪架空背景
  • 九月风华

    九月风华

    悬崖边,萧九越倚剑而立,声音清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背影,洛月看的有些呆了他的眼里,是这浩瀚天地!书友Q群:686594441
  • 我有一个抗揍系统

    我有一个抗揍系统

    叮、肉身遭受拳头攻击,钢铁身躯+1,格斗+1!叮、遭受气血攻击,气血+1!叮、遭受火焰攻击,抗火性+1!叮,钢铁身躯升级为不灭金身……叮,不灭金身升级为荒古始身……姜独嚣张大笑:“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场的各位都是渣渣,不服打我啊!”
  • 萧心剑客

    萧心剑客

    莫须有的罪名,让岳飞将军和爱将张宪惨死风波亭。张宪爱将凌天志惨遭灭门,十岁儿子凌峰被张平所救,不幸死于张俊剑下,偶遇谭涿将其养育成人,习得谭涿真传。初出江湖结识沈家庄大小姐沈晓彤。星月宫夺命追魂令,让江湖掀起腥风血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