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4800000029

第29章 乌台诗案

王安石罢相之后,神宗封王安石为舒国公,元丰三年,皇帝改封他为荆国公,这便是后人称他为荆公的缘故。

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王安石的官名又成为特进司空。到第二年四月王安石去世,朝廷又赠给他一个太傅的荣誉头衔。这些官名虽然都是虚衔,但其象征意义上的地位是步步上升的,说明王安石退居江宁以后,虽然不在相位,但仍时时得到神宗皇帝的关照。宋神宗之世,他的政治地位没有下降,生活待遇也不错。然而,朝中的政治生活,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王安石二次罢相后的第二年,熙宁十年(1077年)十二月,宋神宗发布更改年号的诏书,其中讲道:

其因来岁之正,以新元统之号。式循典旧,对越神休。宜自明年正月朔旦改为元丰元年。

这一改元将意味着变法进入新的时期,希冀在神宗“独裁”之下,变法能取得巨大的丰硕成果。

如果说在熙宁时期神宗的行政策略是以传统的“制衡术”为主,有如王安石形容的“刚健不足”的话,元丰时期则过渡到了以“铁腕强硬”为主的历史阶段。

改元之后,神宗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他任命吴充、王珪为相,后以蔡确、章惇参政,冯京执枢密,吕公著副之。此后又有一系列的黜陟拜罢,王珪、蔡确、章惇、王安礼诸人,先后为执宰辅弼大臣,尤其是王珪出任宰执大臣先后共16年之久,深得神宗相知重用。

这个王珪,曾在司马光与王安石当庭争辩理财问题时,左右逢源地“和稀泥”,这件事很能代表王珪的特点。然而,这样一个人自熙宁三年(1070年)官拜参知政事以来,竟然能与神宗共处16年之久,一直到元丰八年五月病逝。16年间,任凭风急浪高,群臣升贬像走马灯一般,而唯独“将顺为政,无所建明”的王珪能一帆风顺,其诀窍可从时论中看出。时人称他为“三旨相公”——取圣旨、领圣旨、得圣旨。神宗久用这样的人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专制君王的令行禁止,专行独断,而不允许有作为的大臣有擅权之机,这固然是赵宋立国的传统,更是神宗自己从任用王安石过程中得到了教训。

然而,进入元丰年间之后,王珪之类已成了宰执主流,这标志着神宗不再任用有为之臣而一意专断,要群臣尊仰,并以更加专制的办法去执政,去推行新法。

元丰三年(1080)四月,神宗下令负责推行新法的“司农寺”(废掉“制置三司条例司”之后,主管新法的机构):以后凡涉及变法措施的大事,不得随便交所属部门讨论,都必须“先奏取旨”,由自己严格把握。与此同时,他对于反对新法的官员,也不再客气容忍,而予以坚决回击。元丰五年(1082年)提举江南西路常平等事刘谊上书,指出新法十大害民罪状,系统批评熙宁以来“富国之法”的弊病。神宗立即予以批驳,说刘谊“惟举一二偏僻不齐之事,意欲概坏大法,公肆诞谩,上惑朝民外摇众听。宜加显黜,以儆在位。特勒停”,刘谊被罢了官。这样强硬的态度,完全出自神宗躬亲之手,确实令人悚然。

其实,在此之前,已有因吟诗讥时而获罪的事,这就是“乌台诗案”。

神宗一朝大开“以言罪人”的杀戒,在熙宁年间无数反新法大臣去官落职足以为证,这已经违背了赵宋开国君主钦定的“不以言罪人”的“祖宗之法”。但是,上述事例毕竟还是朝议纷争、明陈直谏的结果,大兴“以诗文获罪”的文字狱,则是进入元丰时代才开始的。这是宋神宗独裁政治的显著标志。

事情发生在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离开彭城,出任湖州知州,他到达湖州之后,在给神宗的谢表中写道:“臣荷先帝之误恩,摧置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不矜不能。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他感激皇恩迁其到湖州,决心好好干,“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这本是一道十分正常的谢表,当然也多少有一丝自嘲的怨气。

可这不经心的怨气却大大地刺激了主张行新法的一些人,“新进”、“生事”之类的字眼,使一些人很不舒服。他们早就对苏东坡耿耿于怀,“如蝇在食,吐之乃已”,可就是找不着下手的机会。这回可好了,抓住他上皇帝表中的字句,再挑一些他平时诗词中的“犯上”毛病,狠狠治他一下,看看谁还敢对时局不满,看谁还敢再说三道四!

于是,七月初首先由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出面,上书状告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还把别人刻印的《元丰续添苏学士钱塘集》交给神宗。

不久,又一位监察御史里行名叫舒胆的也弹劾苏东坡,说他借写诗作赋,“无不一以讥讽为主”,而且说他把诗赋雕版印书,“传播中外,自以为能”。舒胆把苏轼的四本诗集连同他的奏章一起呈上去,指责苏东坡《山村五绝》、《杭州观潮》等诗中一些句子,说他借诗词诽谤新法,愚弄皇帝。他为苏轼罗织的罪名是:

陛下为赈济贫乏贷钱于民,以使之恢复本业——苏轼讥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为富国裕民,兴办水利,以使天下富足——苏轼讽之为“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为增进财政收入,实行了榷盐——苏轼谤之为“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陛下为行新法,令官吏尽心学习法令文书——苏轼笑之为“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苏轼如此目无天子,实在是罪不容赦!

第三个想置苏轼于死地的,是升任了御史中丞的李定。李定曾在熙宁时因讲青苗法便民,得王安石器重,提拔他当了京官。当时激起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苏轼亦在反对之列。李定母死而不服丧,“子瞻以为不孝,恶之”。如今,李定是怀着强烈的报私仇的小人之心,非置苏轼于死地不可了。他同样采取了,“捕风捉影”“随意栽赃”的恶劣手法,列举了四条足以要苏轼命的罪状,最后下了断言:苏轼“讪上骂下,法所不容”。

神宗看到三位谏官都交相弹劾苏轼,心中自然恼火,下令由御史台派人去抓苏轼进京问罪。进京之前,苏轼被允许与家人告别。这是多么悲恸的一幕啊!一家妻儿老小泣不成声,号哭欲绝。苏轼强压住自己的感情,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安慰一下家人,便离家远行了。

路上,苏轼萌生过自杀的念头,可又怕给亲友惹来麻烦。御史台派人去抄查他的诗文信件,大部分文稿都被烧毁了。

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被逮捕,八月十八日被解入御史台牢狱,几天以后便正式开始接受审理。

苏轼进京受审期间,其长子苏迈一直陪同照顾他。他们约定每天送饭时,没有什么事就送肉和菜,万一有不测就送鱼来。这样,可以使苏轼明白事态的发展,心中早有准备。

这天苏迈因事外出,委托个朋友代为送饭,却忘记告诉他约定的暗号。事也凑巧,这位好心的送饭人为苏轼买了几条鱼,做好,高高兴兴地送进牢房去。苏轼一看,顿时胆战心惊,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了。他就与狱卒商量,写了两首永别诗给弟弟苏辙,请狱卒转交。

这是大文豪苏轼以为自己将离开人世的两首绝命诗: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轼的这两首诗,使苏辙读后伤悲哀痛,涕泪泉涌。他立刻上书神宗,愿以自己的出身官爵去赎其兄之罪。神宗看到了苏轼令人心恸的两首诗,心中也有所动。

苏轼因诗获罪之事,在朝野上下激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大臣替他讲话,也遭到了贬官外斥。王诜、苏辙等人被贬职;司马光、张方平、范镇、黄庭坚等人被罚俸。就连已故的欧阳修、文同等共二十余人都受到了牵连,这就是“乌台诗案”。

“乌台”指御史台,是监察机关,负责监督百官行为、政务的机构。这次由御史台整治诗人苏轼的“文字狱”,就称为“乌台诗案”。

这是一件明显改变“祖宗之法”不许以言罪人之规的重大事件,也激起了朝中其他一些人的反感。宰相吴充以曹操尚能宽恕“击鼓骂曹”的汉末文学家祢衡一事,规劝神宗宽赦苏轼。神宗惊异地说:“朕并无他意,不过召轼入京核察是非而已,即将放他出去了。”这件事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响,神宗有些意外。

贬居江宁白下门外半山园的王安石,得悉苏轼因“诗赋文字”获罪被捕入狱的消息,已经是十月初了。

得知苏轼被捕入狱的消息,他确实非常吃惊。他对苏轼是了解的。此人虽然恃才自傲,但操守严明,是个君子。他敏锐地意识到:文字狱兴,绝不是个好兆头!盛世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他坐不住了。诗赋既非街头“贴示”,亦非上书,乃诗人、词家遇事触物之感,随兴而发。若深文周纳,系之以狱,则箝塞天下之口。

苏子瞻口无遮拦,恃才傲物,才华横溢,自然易于招来小人怨恨。命运不幸,苏子瞻恰恰落在御史台执权者的手里,这些执权者恰恰又是一群小人……

李定、舒亶等人,都是自己提拔而上的。没想到品行竟如此之差,看来自己确实缺乏识人之明!他早知道他们恨苏轼,早想择苏轼诗词歌赋中的“哀怨愤懑”之作诉于刑律,不意今天果然炼罪成狱!

王安石一颗冷却了两年的心骤然沸腾起来,提笔展纸,为营救苏轼,写下了他贬居江宁两年来第一份奏表。

“乌台诗案”引起的京都震动、朝臣纷争和后宫太后的沉默,两个多月来已使31岁的皇帝陷于一筹莫展。

抓住苏轼诗文中的一些词句大作文章,这本是李定、舒亶等人打击反对变法的那些人的手段。然而,此事在朝野激起了轩然大波,却是他们所始料不及的。不过事情既然发生了,也没有什么必要手软。为苏轼说情的人既然不怕受牵连,就得让他们倒点霉。这也是神宗显示一下他的“铁腕”的机会。没有神宗的支持,这么大的案子是不可能成狱的。

但是,更为棘手的是,连章惇这样的主张变法者也都不赞成此案,而且他们还都站出来替苏轼讲话。章惇对神宗说,仁宗得苏轼,以为一代之宝。如今陛下将他投之大狱,恐怕后人会说陛下不爱惜人才而爱听阿谀之词吧。

就在皇帝心神不定左右为难之时,太监禀奏,同修起居注王安礼送人王安石千里驰送的奏折。

神宗当时送走王安石的时候,特别给王安石以专门奏事权。让他有什么事可以专折驰送,但王安石离京之后,一直没有音信。这回,是什么事呢?

皇帝立刻从太监手中接过“奏表”,移来烛台,凝目阅览起来……

史料和宋人笔记有载:“乌台诗案,上以公(王安石)疏人方为决。”十分可惜的是,史料所记载的这封信的原文未能留下来,使今人无从一睹那为了崇高的友谊而披肝沥胆的精彩文字。

王安石的人格力量深深触动了皇帝,他的神态肃穆凝重起来。三年前,王安国遭吕惠卿诬陷而放归江宁,王安石不曾上表求情;两年前,王秀因“弄权蒙混”而获罪,王安石不曾上表求情,而是默默承受了“失弟丧子”之哀。今天,苏轼获罪入狱,其罪为讥讽新法,讥讽王安石的所作所为,可王安石忘私为公,以负罪遭贬之躯,冒死为苏轼求情!这是怎么样的胸怀呀!

王安石的奏折让皇帝下定了决心。文字成狱,天下箝口,表面上人心归一,实际上阳奉阴行,江山虚假的稳固终不可取!

神宗终于做出决定,放了苏轼。他又拿出王安石的奏折,看着上面熟悉的字体,心中一时激起了万千滋味。自己独撑天下的这段时间,他才更多地了解了王安石的难处,他对王安石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苏轼活下来了,被降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当从黄州谪所征召回京师时,他特地绕道金陵看望了王安石。经历了宦海沉浮的两位君子一见面,真是感慨万千。苏轼向王安石作揖:“苏轼今日敢以野服参见大丞相。”王安石笑道说:“繁文缛节岂是为你我之辈设的?”二人开诚布公地交换了意见,同游山水,细论诗文。王安石向人称赞说:“真不知再过几百年才能再出如此人物。”

王安石邀请苏轼迁往金陵,以作邻居。虽然尚未看破红尘的苏轼婉拒了王安石的美意,但两位诗坛巨匠间的吟诵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触摸的暖暖温情。

同类推荐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感受袁世凯“为国图强,不择手段”的骇世人生,体味袁世凯屡屡受挫,却始终能逢凶化吉,并最终登顶权力巅峰的为官处世“厚黑”之道,终极解密袁世凯“强国”之梦与“利己”之路的人生悖论。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陈志让先生的经典力作。它全面回顾了这位清廷重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详细审察了袁世凯其人在朝鲜监国时期表现出来的治世之才、小站练兵时的干将之能、督抚鲁直时的权臣之范与辛亥革命前后的枭雄之奸,生动地呈现了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悍厉一生。
  • 鬼才魏忠贤

    鬼才魏忠贤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在位之时,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他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朝到底是毁在了宦官手里,还是毁在了皇帝的手里?魏忠贤——他是那个时代的覆灭者,还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国家栋梁和支柱?当一个有智慧的人私欲膨胀到极点时,他能够操纵一切,同时他也将毁掉一个时代,毁掉一个王朝和国家。文钦编著的《鬼才魏忠贤》再现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时代,重新解读鬼才魏忠贤。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李四光》由王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四光》记述了李四光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

    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

    尼采曾向她求婚,他说:“回到女人身边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里尔克因为她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说:“弄瞎我的眼睛,我依然会看见你。塞住我的耳朵,我依然会听见你…”弗洛伊德钦佩于她的才华和智慧,与她保持了终身的友谊。他说,“我还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对心理学这门学说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热门推荐
  • 墨情若雪安乐兮

    墨情若雪安乐兮

    这个故事从安乐兮回来开始,回来之后发生的
  • 依稀香暗渡

    依稀香暗渡

    一个精心策划已久的阴谋,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一个山盟海誓的诺言,谁是谁的命中注定,谁又是谁的南柯一梦?
  • 控魂术

    控魂术

    本书描述少年郎辛英修魂练魄,苦修控魂术的传说。郑重声明,本书恐怖惊悚,胆小者请绕道而去。
  • 玉帝叫我来直播

    玉帝叫我来直播

    莫明:“老子是奉玉皇大帝法旨下凡装逼的,谁也别拦我!谁也别拦我!"
  • 佛说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佛说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血压防治100分

    高血压防治100分

    本书结合广大读者的需要,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将防治高血压的常识奉献给广大患者及其家属,内容丰富而全面,可谓是一部高血压病防治大辞典,是寻常百姓家庭防治高血压的理想必备读物。最重要的是,本书从始至终都在向广大读者传递一个重要思想:预防大于治疗。预防可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让患者少受疾病之苦,减轻经济负担!
  • 莫咎

    莫咎

    每一个阶段潜意识里的文字可以是自言自语可以是自怜自悯可以是含沙射影可以是东施效颦
  • 杀路成道

    杀路成道

    人,最先拥有且掌控的是自己的身体,先贤开拓出变强之路,便是武道。而今武道却成了传说,变成了禁忌。林峰的修仙之路,一点点的出现偏差,是偶然,还是被人操控,或是,,,,天地轮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