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2400000027

第27章 教子有方

朱元璋妃嫔众多,她们为他生育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其中二子二女早殇,共有38个孩子长大成人。朱元璋认为他的儿子们“将有天下国家之责”,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

吴元年(公元1367年)八月,朱元璋出城祭祀山川毕,即将回宫,对随行诸子说:“人处富贵,则必骄奢,身处安逸,则忘辛劳。现在国家初步安定,百姓稍得喘息,你们知道他们的劳苦吗?能够熟悉世事人情,就不易流于骄奢怠惰。今天士兵们半夜即起,扈从至此,还未吃饭。你们都要步行回去,亲身体会劳苦,将来才不至于骄奢怠惰。”不久,他又派13岁的长子朱标和12岁的次子朱木梜前往临濠谒祭陵墓,训谕说:“人们都说商高宗、周成王是贤明的君主,你们知道原因吗?商高宗曾亲身参加劳作,了解民间疾苦,周成王在周公的教导下,也深知稼穑之艰难,所以他们在位时勤劳节俭,不敢懈怠,成为商、周的好君主。你们生于富贵,不曾涉历艰难,习于安逸,必生骄惰。现在让你们去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到了祖宗陵墓所在,你们要访求父老,询问我起兵渡江时的事情,牢记于心,以知我创业之不易。”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首次分封诸王,当时已出生的十个皇子,除长子朱标已被册立为皇太子外,其他九子均封为王。朱元璋阐述分封的目的说:“天下非常广阔,必须建立藩国,上可以保卫国家,下可以安定百姓。现在朕诸子已长成,应当各有爵封,分镇各地。这不是朕对儿子们有私心,而是遵循古代圣王的制度,从长治久安的大计考虑。”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再次分封自第11子到第15子的五个儿子为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第三次分封,这次受封的是自第16子到第25子,共十王。朱元璋期望诸王将来能担负起“屏藩皇室,磐石社稷”的重任,亲自挑选儒士以辅佐、教导诸王。他告谕王府官员说:“储存药品是为了防病,积聚财货是为了防贫,任用贤才是为了提高道德素养。朕选择贤才以辅佐诸子,你们这些在诸王身边的人,要朝夕规劝教诲,以增进他们的德性。”朱元璋也常训谕诸子,告诫他们说:“过去有道的明君,都勤于政务,关心百姓,所以能保守住天下。他们的子孙失去了这些品德,生活荒淫,政教废弛,礼乐崩坏,遭到上天的唾弃和民众的叛离,以至于丧失了国家。我的子孙,应当效法古代的圣帝哲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以那些荒淫失国的人为鉴戒,决不蹈其覆辙,这样就可以长享富贵了。”

长子朱标是皇位继承人,朱元璋尤其重视对他的教育。朱标未满六岁就开始读书,他的老师是著名学者宋濂。宋濂素以道德文章为人称道,又富有教学经验,对朱标要求很严格,一言一行皆以礼法规劝,朱标对他很是敬重。明朝建立后,朱标被立为皇太子,辅佐教育制度更加系统完善。中国历代相传,太子所居之处称为东宫,设置专门官署。朱元璋经过仔细考虑,决定不为东宫设置专官,而以朝廷大臣兼任。兼任东宫官职的,既有李善长、徐达这样的功臣勋旧,也有刘基、章溢这样的饱学儒士。朱元璋曾向李善长等人解释他这样做的用意说:“朕于东宫不设专职,而以卿等兼领,是考虑到战事未息,朕若出征巡狩,必以太子监国。如果设立东宫专官,即等在内有事启闻,太子倘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会说是东宫官教的,难免生出嫌隙。”他还以周公教成王、召公教康王为例,叮嘱他们用心辅导太子。朱元璋深知,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让太子在实践中磨炼成长。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标刚满20岁,朱元璋下令:“今后日常事务启奏皇太子,重大事情才许直接奏报。”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他命太子率秦王、晋王、楚王等到凤阳练兵,以熟悉武备。次年,又让太子率秦王、晋王、燕王等到凤阳谒祭祖陵,沿途了解民间疾苦。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又下令:“自今大小政事都先启奏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他还面谕太子说:“自古以来,创业之君历经勤劳,通达人情物理,所以处理事情,少有不当。守成之君,生长于富贵,若平日不先练习,处理事情很少有不出差错的。所以我特意让你日临群臣,听断事务,以熟悉国政。我自获得天下以来,未曾享受闲暇生活,对于各种事情,总怕处理稍有不当,辜负了上天的付托。每天戴月上朝,半夜方睡,白天有什么事情未处理妥当,还睡不安稳,这些都是你亲眼见到的。你能体会我的心意,认真做事,是天下之福,我也不用担忧了。”

由于诸王受过良好教育,成年后,多数都较有才干。二子秦王朱棱、三子晋王朱和、四子燕王朱棣都有军事才能,朱元璋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后,北部边防重任便由他们承担起来。五子周王朱棣爱好文学,工于词赋和书法,著有《元宫词》百章。朱柿还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把收集到的四百多种植物种在园圃中,亲自观察,待其滋长成熟,则召画工绘制标本图样,编成《救荒本草》一书,收录记载了414种植物,描述得相当细致准确。六子楚王朱桢也喜欢习武,朱元璋曾命他和汤和等一起率兵到贵州平叛。七子齐王朱榑亦喜武略,数次率兵出塞。八子潭王朱梓聪敏好学,擅长文词。十子鲁王朱檀好文礼士,善写诗歌。十一子蜀王朱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被朱元璋称为“蜀秀才”。十二子湘王朱柏能文能武,喜欢读书,常常读书至深夜,还建立了一座景元阁,召集文人儒士,校勘古书。十六子庆王朱檹也“好学有文”,在文学上有相当造诣。十七子宁王朱权对文学和音乐都颇有研究,著有《通鉴博论》、《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著作数十种。当然,朱元璋的儿子中也有几个不成器的,如十三子代王朱桂为人残暴,十九子谷王朱穗为人暴横,二十五子伊王朱彝为人淫虐,都深为封国所在地百姓的痛恨。

朱元璋分封诸王,是希望他们能起到拱卫皇室的作用。可在历史上,分封制常常导致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悲剧,汉代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朱元璋熟读史书,对分封制潜藏的危险自然了然于胸,可他太疼爱儿子,又太过自信,总认为只要教育有方,措施得当,就能避免分封制的弊害。对于朱元璋“分封过侈”的问题,当时许多人感到忧虑,但都不敢进谏,只有山西平遥训导叶伯巨冒死上书,指出:“国家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并赐与大量军士,数世以后,将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到那时再削其地、夺其权,则他们必然心生怨恨,就像汉朝七国、晋朝诸王一样,或凭险抵抗,或拥兵入朝,再想防备也来不及了。历史事实证明,分封逾制,祸患立生。希望皇帝及早采取措施,割一世之恩,制万世之利,以安社稷,则天下幸甚。”朱元璋见了这份奏疏,不由得大怒,说:“小子竟敢离间我的骨肉,快把他逮来,我要亲手射死他!”叶伯巨被逮到南京后,中书省趁朱元璋高兴时奏报,叶伯巨才暂免杀头,后死在狱中。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对分封诸王表示异议了。

朱元璋精心栽培的皇太子朱标,因不赞成父亲大肆杀戮的政策,心情长期抑郁,终至患病,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去世。朱元璋经过权衡,立朱标之子朱允火文为皇太孙,是年朱允火文只有16岁。朱元璋仍照培养皇太子的办法,培养皇太孙,但在性格上,朱允火文比其父还要仁弱。朱允炆已迫切感到诸王的威胁,曾向朱元璋谈到这个问题,朱元璋说:“朕让诸王承担边防重任,边境无警,可给你一个安定的环境。”朱允炆问:“边境不安,让诸王抵御,若是诸王不安,让谁抵御呢?”朱元璋沉默良久,反问说:“你看应怎么办?”朱允炆说:“以德感化他,以礼制约他,不行就削夺他的封地,再不行就废黜他的爵位,还不行就只能举兵讨伐了。”朱元璋想了一会儿,说:“对,我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可惜的是,朱元璋有生之年,始终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诸王势力过强的问题。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辛勤工作了一生的朱元璋撒手西去。十六日,朱允炆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葬朱元璋于南京城外钟山下,名曰“孝陵”。朱元璋去世后,诸王与朝廷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经过三年多的战争,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攻破南京,朱允炆自焚而死。

倘若朱元璋地下有知,看到自己亲手造成的骨肉相残的悲剧,他一定无法瞑目。分封诸王,给他们过重的兵权,是朱元璋一生最大的政策失误。皇家的这场内部争斗,使刚刚从元末战乱中恢复起来的社会经济,再次遭受摧残,对此,朱元璋是难辞其咎的。

同类推荐
  • 漫漫自由路

    漫漫自由路

    1990年2月11日,面带微笑的曼德拉以矫健的步伐和胜利者的姿态,迈出了监狱的大门。作为世界上的最著名的囚犯,经过了27年的铁窗生涯和出狱后4年的奋斗经历,他不仅被南非人民推举为总统,还以他完美的道德风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由一个长期实行野蛮、落后、残暴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民主的国家。在40多年的奋斗生涯里,曼德拉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向世人证明了他是一名睿智的预言者,更是一位永不退却的行动大师。本书是曼德拉迄今为止唯一的自传作品,也是全球超级畅销的励志经典,书中从他出生到罗本岛监狱岁月的一部分,是他在罗本岛监狱中创作完成的,罗本岛之后的文字是出狱后增补的。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诺贝尔居里夫人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诺贝尔居里夫人

    本书侧重讲述诺贝尔和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她和傅少锁死了

    重生之她和傅少锁死了

    季清欢上辈子没有感受过爱,顾着讨好他人,卑微一生,最后一无所有。季清欢这辈子只想让自己快活,施舍她的爱不要,撞上来的渣得虐,到最后应有尽有。傅少永远站在她身后,像是一轮月亮,默默在黑暗中守护着心爱之人:“我家清欢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她错了,你们也只能说对的。”众渣猛点头:“不敢说,不敢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女傲情

    龙女傲情

    她像一个女王,高贵而典雅!她像一个妖精,野艳而魅惑!她像一个智者,聪慧而狡黠!而无论她像什么,她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女神!他曾向苍天乞求:希望能永远陪在她的身边,即使是卑微的奴仆!他曾向世界承诺:愿与她永世相随,即使被世人所唾弃!他们为了她,可以放下男人的骄傲,可以不顾世人的眼光,可以放弃所有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只因为,他们心中有共同的守护…(本文为现代架空,女强,中心思想是女主无敌!)
  • 极限王途

    极限王途

    极限计划唯一的王者,黑夜将由我主宰。从尘埃到日月,打破黑铭碑的界限,解开命运的枷锁,血与泪交织的征途上,三千白袍随我共战天下,从此八荒六合,惟我独尊!
  • 锦书难托思君意

    锦书难托思君意

    你有过那种相爱却不能爱的人吗?两个人爱得伤痕累累,分分合合,最终还是在一起。原来缘分天注定。早在小时候他们叫错彼此名字的那一刻开始。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不仅仅是一句诗,还是一段传奇的往事。
  • 昊寻离

    昊寻离

    这是一个活泼现代女穿越到古代遇到高冷古代男的爆笑故事,超甜哦
  • 夫人又甜又美

    夫人又甜又美

    路圆圆每次想起来把谷苏给打了的事情就想哭。本来以为对方只是个好欺负的美少年,没有想到确实一个隐藏大佬。当路圆圆被某大佬罚抄书的时候,心里很恨的想,这些大佬都这么爱搞马甲的吗
  • 一个女人追求的真爱

    一个女人追求的真爱

    张娜拉是一个有着美丽的容貌,个性人情奔放,热爱自由的女子,不甘于父母的媒妁之言,毅然选择了自己相爱的人,无奈现实是残酷的,经历爱情的坎坷经历,张娜拉对爱情的执着和病魔的折磨中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