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64900000026

第26章 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专项建设规划

(一)农村重建规划概要

1.农村概况。陇南市辖一区八县,195个乡镇,3201个行政村。除成县、徽县外,武都区、文县、康县、宕昌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均为国家扶贫县。截至2007年底,特色产业累计总面积达到748万亩,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0.2%。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但是境内也存在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差的状况。水土流失严重,旱、涝、洪、雹、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耕地中山地、中低产田比重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大,经济循环呈障碍性运行,自我调控和再生能力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迟缓。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分布在石山峡谷、高寒阴湿、半山干旱、深山林缘、滑坡泥石流区及少数民族居住区,山大沟深,山高坡陡,土地瘠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缺乏,生存环境恶劣,抗灾能力差。地震致使山区群众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2007年底,全市农村户数54.8万户,农村人口246.8万人,乡村劳动力人口51.31万人,贫困人口73.61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6.42万人,低收入人口7.19万人,全市贫困面达29.9%。

2.受灾情况。5·12地震使全市九县区域195乡镇全部受灾,受灾行政村3180个,占全市3201个村的99.3%;受灾户数以万计6.057万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以千计4.8万户的71.6%,其中受灾最严重的乡镇127个,占乡镇总数的65.1%;受灾惠阳严重的行政村587个,占总村数的18.3%。农村居民住房和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大面积受损,损失惨重。全市受损估值总计206.6亿元。重建的原则:一是规划先行,统筹安排;二是民生为先,分清缓急,突出重点;三是聚集发展,合理布局;四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3.总体建设目标。用两年时间,完成551个地震灾害重点行政村整村重建。配套建设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各类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的恢复重建,农业生产能力全面恢复,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高于灾前水平。

4.投资规模。511个地震灾害重点行政村住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共估算总投资77.13亿元。包括:(1)整村重建住宅估算投资27.76亿元。其中:整村就地重建住宅建设估算投资17.92亿元;整村异地迁建的34个新建居民点,住宅建设估算投资9.48亿元;(2)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估算投资22.7亿元,供电2.45亿元;(3)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估算投资26.67亿元。其中:水利10.58亿元,水电32亿元,农牧12.61亿元,林业1.17亿元。

5.主要建设任务。完成551个行政村整村重建,其中新建居民点334个,恢复建设乡村道路5715.6公里,解决133.5万人饮水困难,对15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发展灌溉面积40.96万亩,维修重建河堤367.37公里,建设维修35千伏、10千伏及以下农电线路1921.91公里,建设10万口沼气池和30万台太阳灶,修复重建日光温室747座,新建15万亩拱棚,建设5万亩万元田、15万亩千元田,修复建设林区道路414公里。

(二)城乡住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1.地震灾后住房受损情况。地震灾害波及全市九县、195个乡镇,3180个行政村,46.057万户,176.72万人,地震对城乡居民住房和家庭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初步估算全市城乡居民住房直接经济损失达240.31亿元以上。尤其是高山和半高山区以及建于山坡房屋,地质结构差,土质松散,房屋毁损更是严重。地震造成的山体裂缝、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有相当一部分村庄需要整体搬迁重建。农村居民住房倒塌损毁233917户、1135075间,建筑面积1852.7万平方米;损坏居民住房186459户、1362381间,建筑面积1997.51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207.13亿元。全市共有33917户,133.5万农村居民住房需要重建,其中551个行政村,55512户、241802人成为地震灾害重点村,需要异地搬迁的243个村,19678户,整村就地重建的308个村,35834户,有186459户房屋需要加固维修。地震灾害造成全市市直及九县(区)城镇居民住房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相当一部分住房倒塌或濒于倒塌,毁坏严重。大部分民房出现倾斜、裂缝。居民居住大楼出现大梁、构造柱断裂、错位、主体墙、承重墙倾斜、裂缝严重,安全隐患较多。城镇居民住房受损面积417.98万平方米,倒塌和严重损毁不可修复需拆除重建的房屋面积156.85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8.82亿元;一般受损需维修加固的房屋面积261.13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4.36亿元。

2.总体目标任务。力争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任务,把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恢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村住房:农村在用帐篷、活动板房等过度安置房解决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的基础上,从现在开始,到2009年底,使因地震灾害造成倒塌、滑坡、裂缝或房屋严重损坏,致使农村无安全房屋居住的3180个村,420376户全部恢复重建新居,达到安居乐业。异地重建、就地重建、加固维修三种类型27个示范村和第一批175个重点村,在2008年11月底全面建成,既要出建设成果,又要创造指导灾后重建的经验。第二批216个整村重建的重点村在2008年9月底前全面动工,2009年5月底建成;第三批33个整村重建的重点村2009年6月动工,11月底建成。分散重建村现在立即动工,2009年5月底全面建成;维修加固工程从现在起全面展开,今年入冬前全面完工。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低于灾前水平。城市住房:从现在开始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程,2008年底前一般受损维护修理的住房全部维修完成。在2009年底全部完成重建、加固房屋工程,恢复城市居民住房,使城市居民居者有其屋、安居乐业。

3.重建模式。(1)以自然村为单位,农户倒塌房屋50%以下,且原村庄无地质灾害隐患的,以零星散户建房的形式进行恢复重建。零星建房可以原址重建,也可以另选新址重建。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一律不批准恢复重建。(2)以村为单位,全村农户倒塌房屋50%以上,但村庄原有地基稳固安全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受灾村,一律在原址重新规划,合理布局,恢复重建。(3)以村为单位,全村农户倒塌房屋50%以上,居住地有地质灾害隐患,无条件恢复重建,而本村内有迁建土地的,必须在村内搬迁重建。(4)以村为单位,全农户倒塌房屋50%以上,在原居住地存在严重地质灾害隐患,本村没有迁建新址、本乡或本县有地方的,要从大局出发,协调解决好具体问题,保证在乡内、县内实现搬迁重建。新建地址为河滩、荒坡或撂荒地的,地价不得高于每亩一万元。(5)以村为单位,全村农宅倒塌50%,原住址地质构造不稳、生态环境恶化、生活资源枯竭、交通地理封闭、难以持久发展的地方,且村内、乡内、县内都无法安置重建的,可申请省上、国家安排市外移民重建。(6)房屋裂缝、受损,但无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经过维修可以居住的,以农户为主、邻里相帮进行维修,国家适当补助。

4.设计标准。不论零星分散重建还是整村重建,先按照每户3间,必须按市县(区)建设部门提供的具备防震、防地质灾害的房屋标准建设,整村重建的要按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原则上先按三间安排,留有余地,以后逐步添建达到新农村的标准。(1)整村重建住房规划设计原则:适宜以双拼式、联排式为主,不宜建设独立式的农宅。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卫生、节能的原则,积极贯彻“三节一环保”政策,并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5.建设标准。宅基地标准:每户宅基地原则上控制在270平方米以下(不含农业生产用地)。具体按各县(区)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按新农村建设标准和相关标准执行。住宅日照间距应符合有关规范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应尽可能避免东西向布局。住宅层高不宜超过3米,其中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但不应超过3.4米。住宅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低层住宅建筑密度不应超过35%,容积率不应大于0.6;多层住宅建筑密度不应超过28%,容积率不应大于1.1。

(三)城乡基础设施重建规划

1.灾前基础设施条件

在灾前全市已经建成了连接六县区的昌河坝十字路,兴建了一批农村公路和通乡油路工程,初步形成了以G212线、G316线、江武路为主骨架的“六纵六横”公路网。全市有效灌溉面积95.0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50.71万亩,解决了127.69万人饮水困难,建成防洪河堤1276.34公里;通过实施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西部电网完善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基本实现了县乡村通电;全市通邮率达到70%,全社会固定电话普及率24%,移动通讯覆盖率达80.6%;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239公里,城市桥梁66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7.87%;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74.57%(未达到无害化处理),供水管道总长度达328公里,年供水总量946万立方米,排水管道长度193公里。

2.受灾情况

此次地震使陇南市原本就很脆弱的基础设施遭受巨大损毁,境内国省干线公路和绝大部分农村公路严重受损,部分公路交通中断。74个乡(镇)1343个行政村交通运输受阻,被困群众达87.13万人。其中文县、武都、康县受灾最为严重。据统计,G212线、S206线等干线公路损坏路基12条93公里,桥梁132座4983.55米;农村公路损坏路基1224条8341.188公里,桥梁损坏357座11510.44米,涵洞1435道,山体滑坡和边坡塌垮达865.6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50.8亿元。水利方面,受损水库15座,灌溉设施受损1016处,损毁渠道516.54公里,影响灌溉面积36.47万亩;受损堤防385处,长度736.545公里;农村受损供水工程1367处,长度1367处,损失管道4943.65公里,影响人口133.5万人;灌溉设施受损1016处,损毁渠道516.51公里,影响灌溉面积36.47万亩;受损水电站85座,受损线路76.1公里,倒(断)杆151根。交通直接经济损失11.09亿元。地震导致陇南电网损失负荷约200MW,造成陇南境内1条330KV送电线路、7条110KV送电线路、46条35KV线路、196条10KV线路停运,部分线路倒杆断线;大量送电线路导线受损、杆塔基础滑坡、杆塔本体受损严重,220KV、110KV、35KV变电站围墙坍塌、厂房不同程度受损;陇南供电公司和部分县电力局办公楼严重受损。电网直接经济损失3.72亿元。地震造成89个邮政支局所严重受损,其中9个局所房屋基本全部垮塌;受损电信线路约1368余公里,损毁杆路5766根,受损机房229个;150公里的通信光缆线路基站机房严重破坏,4000余公里通信光缆线路、367个列线通信基站,22条的供电线路、76处通信营业厅受损。通信直接经济损失达3.4亿元。全市11座水厂因震受损,城市供水管网受损956处123公里;损毁城市道路59.78公里,城市桥梁30座,路灯4561盏,排水管道72.53公里,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不同程度受损。市政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42亿元。

3.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需求,结合兰渝铁路、兰海高速、支线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大力推进全市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基本在两年内完成受损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任务,第三年巩固提高;通过三年努力,在确保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全面恢复到灾前水平的基础上,使全市交通、通讯、电力、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抗灾功能有较大提升,实现全市交通、水利、通讯、电力、市政设施的网络化,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保障有力的新格局。

年度目标。到2009年底,基本完成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受损市政道路、桥梁的维修改建和受损供排水管网、其他受损市政设施的改建修复;完成人饮工程设施的修复重建任务和农村电网、县城电网、通信设施恢复任务,扩大网络覆盖面,全面实现通信畅通、电网运行稳定可靠,并完成国道、省道、乡村道路及城镇基础设施80%以上的工作任务;多数重大公路、病险水库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开工并建成。到2010年底,全部完成病险水库、市政设施、重要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的收尾建设。

4.主要任务

围绕恢复重建目标,以尽快修复损毁的基础设施为重点,结合受灾村异地搬迁重建,新建或改建一批必需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市政设施。三年规划实施之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项目1090项(部分项目打捆),其中:交通项目515项、电力项目131项、水利项目59项、通信项目295个、市政设施项目90个。三年恢复重建规划项目估算总投资208.97亿元,其中市县财政自有5.99亿元,争取各类银行贷款7.7亿元,企业、群众自筹2.45亿元,申请国家和省上补助177.15亿元,社会捐助等其他15.68亿元。

(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重建规划

1.发展基础。近年来,陇南市对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对一批社会事业和公检法司项目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增添了新设备,改善了公共服务环境和条件,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教育上,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工程为重点,康县和礼县当年实现了整体“普九”目标,全市实现两基教育的县数累计达到8个。卫生上,先后建成了一批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和乡镇卫生院项目,全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逐年提高。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和公检法司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都有较大改善。

2.地震受损情况。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原本就很薄弱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害,各类设施用房受损面积达到419.83万平方米,其中倒塌或严重损毁275.45万平方米、一般性损坏144.38平方米,损失估算46.88亿元,极大削弱了全市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党政机关、政法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全市受灾学校共2678所,占总校数的90.4%。受损校舍面积达到158.74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66.4%,其中损毁和严重损坏118.99万平方米。地震使学校围墙、大门、护坡等辅助设施及一批教学仪器课桌凳在地震中受损。教育系统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地震共造成全市3145个卫生机构受损。有4.2万平方米业务用房毁坏、45.9万平方米业务用房严重破坏、16.9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需要维修加固,共损坏各类医疗设备2485台(件)。整个卫生系统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62亿元。

——全市文化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文化文物业务用房受损81387平方米,损坏文物554件;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等37处国家和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9个文博单位的陈列展览室、库房等设施遭到破坏。

——地震共造成全市372个计生机构不同程度损坏。全市四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业务及辅助用房受损面积达155317平方米。地震损毁计划生育器械、设备3562台(套),估算经济损失10878万元。

——全市广播电视台受损10个,有线网络受损829公里,无线发射转播台受损18个,发射塔受损16个,村村通设备受损1058个,有线网络设备受损198个,卫星接收设备受损549个,电影院受损7个,业务用房受损29992平方米。

——全市有8个体育训练馆在地震中严重破坏,9个体育场及个室内全民健身中心不同程度受损,部分群众健身路径和体育设施设备损坏,受损估值3450万元。

——全市民政福利设施损失严重。全市9所中心敬老院受到严重破坏,40个社区居委会、1319个村委会活动场所需要恢复重建,受损估值22569万元。市、县(区)残疾人服务设施房屋受损4650平方米,毁坏设备177台(套),受损估值708万元。

——地震使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受损严重。据统计,共有695个机关办公用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受损面积达98.74万平方米,其中:倒塌或严重损毁49.76万平方米,一般性损坏48.98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估值7.28亿元。公检法司受损单位229个,受损面积达22.54万平方米,其中:倒塌或严重损毁8.37万平方米,一般性损坏14.17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估值2.21亿元。

3.总体目标。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期为三年(2008-2010年),总体目标是:以灾后恢复重建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安排、合理调整布局、健全服务网络、确保运行有效的总体思路,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广泛支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全面完成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争取使公共服务基本设施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四)经济恢复规划

1.经济恢复目标

工业从2008-2010年,全部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要超过灾前能力,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8%以上,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0亿元,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使工业成为财政增收的主要支柱。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合理、规模较大、链条较长、独具特色的陇南工业经济新格局。农业从2008-2010年,全面完成因地震造成的农业特色产业受损的恢复重建,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867.6万亩(不包括马铃薯),商品畜出栏650万头(只),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16亿斤以上,实现农业增加值52.95亿元,增长5%,其中特色产业总产值30亿元,增长13%;农民人均农业特色产业收入达到9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6%。高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户,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户,把陇南建成特色产业的富市和绿色食品的强市。旅游业从2008-2010年,完成全市所有景区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接待服务能力超过灾前水平。到2010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比2006年翻一番,占当年全市GDP的8%,基本完成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建设,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2.发展重点与总体布局

工业:重点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延长产业链条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工业聚集区为平台,坚持把恢复生产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相结合,扩大规模与提高效益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抓大扶小并举,内育外引并重,扩张提质并进,大力培育有色冶金、水电、绿色食品、建筑建材、医药化工、制造业、加工业、旅游工艺品等八大主导产业,集中全力实现工业经济的重大突破。

总体布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发展壮大有色冶金、水电能源、绿色食品、建筑建材、医药化工、制造业、加工业、旅游工艺品等八大支柱产业。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结合,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重点产业为纽带,以中心城镇为载体,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工业集聚区,逐步建成铅锌、水电、硅铁三个工业集中区,农业特色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建筑建材、旅游工艺品四个产业集群。

农业:重点是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按照继续压粮扩经,发展特色产业思路,压缩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低产低效小麦种植面积,围绕“三江利用一水”流域综合开发,大力实施国土整治、河堤加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等工程,扩大土地利用面积,增加马铃薯、大豆、油料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种植,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重点突出经济林果、中药材、草食畜、蔬菜四大支柱产业和花椒、核桃、油橄榄、茶叶、银杏、苹果、蚕桑、中药材、蔬菜、草食畜、食用菌、烟叶等十二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总体布局: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三江一水”流域及徽成盆地商品粮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建成全省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加工基地。文、武、康三县(区)交界处的乡镇和高寒阴湿山区实行退耕种茶、退耕种药、退耕还牧。边远穷困地方和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的地方退出小农生产,发展劳务经济,进入二、三产业。在“三江一水”流域及微成盆地等九县(区)121个适宜区乡镇发展蔬菜产业,康县、成县及徽县25个乡镇发展蚕桑产业,武都区、文县和康县交界的三县(区)16个乡镇发展茶叶产业,九县(区)155个适宜区乡镇发展中药材产业,礼县、西和两县23个乡镇发展苹果产业,九县(区)172个适宜区乡镇发展核桃产业,九县(区)99个适宜区乡镇发展花椒产业,“两江一水”流域及6县(区)12个适宜区乡镇发展油橄榄产业,徽县、两当县18个乡镇银杏产业。成县、徵县、两当等县发展肉牛养殖,礼县、武都、文县、宕昌县发展肉养养殖,九县(区)发展生猪养殖。白龙江、白水江沿岸发展水面养殖。

旅游业:重点是依托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等三大资源优势,打造推出十个名牌景区,包装推出十个重点景点。构建“一个旅游支撑中心(武都区)、三个旅游副支撑中心(成县、礼县和文县)”;优先开发“两个旅游片区”(成县、康县等自然风光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片区和礼县、西和等历史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片区)和“三个主要旅游开发区”(宕昌、两当红色经典旅游区,文县多彩民族风情与大熊猫栖息地人文生态旅游区,武都、徽县等自然奇观探险竞技旅游区)。

发展布局:把陇南旅游业纳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范围,开发与九寨沟互补的旅游线路。加强“陕甘川红色旅游区”建设,共同打造陕甘川红色旅游经典品牌,构建“陕甘川旅游协作区”,联合开发和建设一批跨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拓展陇南合作范围和发展空间。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展现山水、文化、民俗的独特魅力,体现景点鲜明的个性特色。加快成县西狭、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杜公祠等重点景区的开发,体现自然风光和古老文化;加快宕昌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重点景区的开发,体现自然风光和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快康县国家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白云山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的开发,体现独特亚热带自然风光;加快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白马生态民俗风情景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博物馆等重点景区的开发,体现自然风光和民族民俗文化;加快武都万象洞、朝阳洞、姚寨沟等景区的开发,体现溶洞观光和休闲度假特色;加快礼县先秦西垂陵园、西垂博物馆景区和祁山武侯祠等景区建设,体现先秦文化和三国文化的特征;加快徽县三滩自然风景区和两当去屏三峡自然风景区、张果老登真洞的开发,体现雄奇秀丽的原始生态特征;加快西和县去华山风景区、晚霞湖风景区、仇池国遗址等景区的建设,把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融为一体。

3.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

按照“两年内必须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第三年进入发展提高阶段的要求”,重点抓好工业、农业产业化、旅游等基础设施的抢修,保障水电路和通讯畅通,尽快恢复生产和完善提高,恢复重建一批对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作用的重大项目,确保工业、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业生产和服务能力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全市工业、农业特色产业及旅游业启动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378个,总投资177.24亿元,其中:拟申请国家投资59.96亿元,市县财政扶持0.27亿元,银行贷款82.12亿元,企业自筹34.89亿元。

同类推荐
  • 爱悦与规训

    爱悦与规训

    作者以同性欲望为视角探析爱悦、法律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作为跨学科的法学研究试验,作者提出并运用有机结合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与“文学的想象力”的“法理学的想象力”,力图描述同性欲望与中国现代性之间互动所形成的法律文化表征,指出中国在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如何围绕着同性欲望来建构和重构现代性的。
  •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中华美德——表里如一

    中华美德——表里如一

    “表里如一”是说做人要真诚。表指外表,里指内心。外表和内心一样,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表里如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继承和发扬表里如一的传统美德思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真诚待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坚持真理,保持真我,不随波逐流,不做两面人。
  •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二册,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育如何改革,师爱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本书将为您细致阐述在这种无价的爱中如何使您的教育充满智慧。其中技巧、情感、沟通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求是与创新

    求是与创新

    本书收录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10年校长期间的教育类文章,分为:教育改革篇、综合改革篇、人才培养篇、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篇、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篇等几大部分。
热门推荐
  • 从黄飞鸿世界开始

    从黄飞鸿世界开始

    在黄飞鸿世界里,我让黄飞鸿成为真正的功夫皇帝。在头号玩家里,我创建了创界山,无数玩家永争第一。在盗梦空间里,我是一名传奇的筑梦师。在。。。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丑颜:阿呆皇后

    丑颜:阿呆皇后

    她一直以为他娶她,只是利益使然。直到后来他为她六宫形同虚设,在宫中礼制如帝王,她才知他真心要和她共享这天下。他是做事八面玲珑的凤国废太子,才情举世无双,时刻危及王朝命脉。她是诡计多端的云国女诸葛,恶名昭彰!他娶她是因为她要他娶她!百姓都替他惋惜,堂堂凤国玉面太子迎娶的竟是丑颜女,可谁知她青铜面下隐藏的容貌竟是倾城之色。沙场战将都替她叹息,如此风华盖世的女子,他竟不知珍惜!他另娶清白无瑕的侧妻,她甘愿让出正妻,亲自主婚,羡煞众人,是你的终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又有何用?他误会她、忌惮她、猜疑她、伤害她!她都不在乎。她说,我记下了!等我死后,我的身体烧成灰分给你一点就是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当鬼差那些年

    异界当鬼差那些年

    阴差阳错?魂魄被不靠谱的鬼差拘进了地狱,阳寿未到,这算不算枉死?要不?还阳吧!哪知,还阳…………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男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
  • 嘘,听心愿苏醒的声音

    嘘,听心愿苏醒的声音

    现在,该来的还未来到,该丢弃的早已丢弃,两个人,到底是不是爱情,或许没有结局,或许早已结尾十六岁的年纪,有的只是懵懂的价值观,世界观...多年后,会不会都忘了彼此的脸谁又记得,那年,我们一起许下誓言,妄图去谈永远INTHEENG?...
  • 风澜启

    风澜启

    游启澜,一个睫毛弯弯,眼睛大大的小崽子。他的父亲说:你吃我的,住我的,用我的不知怎么来的面皮还如此的不乖顺。
  • 天元末世

    天元末世

    时间的洪流下,人类遗忘了太多。来自山村的孩子,被卷入了另外一种纷争,他传承了武学巅峰之作,却应付不了世人的尔虞我诈,当时空裂痕碎裂在天空,一切,都将毁灭!一千年的冰封,将带来什么?激发的绚丽异能,强大超出武学范围的体术,高端而又精锐的科技,这里将带您走入的是一个真实的玄幻世界,就在天元末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咳,首先的说老残写简介是弱项,在没有想到更好的以上凑合用吧,我所有的心思都在勾勒这个世界上了,喜欢的朋友请投票,收藏吧,嘿嘿。嗯,对,还有,以前弄了太多群,也没人管理后来都变死群了,现在在这里发一个朋友建的新书群吧,做为这本书讨论用的好了:49254433
  • 一场凡尘梦

    一场凡尘梦

    这是一场每天都发生的闹剧,这是一场我们都能感同身受的爱情,现实给不了你想要的结局,没关系,这里圆你的梦
  • 清河食记

    清河食记

    清河郡东街上有一家酒馆,当家的掌柜姓宋,是一个身世成谜的俊俏年轻男子。手下有一只饕餮厨子和一个永远让人记不住姓名的小二。酒馆里的日常厨子贱兮兮地问道:“掌柜的,姚姚姑娘今儿个要来?"小二一听也是高兴:“姚姚姑娘要来!”宋阳舒点点头,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异常开心的员工:“不许拿奇怪的东西给她看。”秦姚姚走近酒馆:“阿舒,刚才有半截鱼从桌上爬了起来,蹦蹦跶跶地从你家酒馆面前跑了出去,外面的那桌客人都吓晕啦。”厨子:......小二:......宋阳舒:“可能是厨子没做熟罢了。姚姚,你上次不是说喜欢折枝花的香囊,我这里刚好有一个。“厨子:......小二:......另有完结文《魏汉华夫人传》可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