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2900000013

第13章 疯狂杀戮:放大镜下的自卑心理

老年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充满恐惧和怀疑,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从心底萌生,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疯狂杀戮。他的屠刀所指向的人群,就是当年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好兄弟们。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胡惟庸是开国功臣李善长提携的,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幸,随着他的资历增加,担任丞相后,开始骄横跋扈,结党营私,贪污受财,最终被朱元璋诛杀三族。胡惟庸其人罪恶滔天,应该绳之以法,但朱元璋的病态心理遭受如此刺激后,就一发而不可收。处死胡惟庸后,朱元璋借机大搞株连,造成“胡党”大狱长达十年之久,诛杀三万多人,其中包括二十多个功臣,也累及开国功臣李善长全家被杀,宋濂全家被贬。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因有人密报大将蓝玉居功自傲,图谋造反,即刻将蓝玉下大狱,处以极刑,并在之后的数年内又连累其亲属、朋友、同僚两万多人被诛杀。

一文一武,两桩大案涉及明初诸多开国功臣,牵连数万人性命,如此之多的无辜生命受到株连,彰显的是朱元璋内心恐惧与病态。

除了这两起重大规模的屠杀案,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都在进行不断的小规模屠杀,逐一清除功臣。根据《明史》记载,到他临终前,几乎把所有有功的大臣都杀光了:

开国大将徐达患疽疮病,传言被朱元璋赐食鹅肉,病发而死;(“达在北平病背疽,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平定云南的大将傅友德,被赐死;(“因请田触怒太祖,召还,次年赐死”)

平定广东的大将朱亮祖,父子同时惨死在钢鞭之下;(“被召入京,鞭死”)

大臣李仕鲁在金銮殿上辞职,被朱元璋当即命武士将其摔下殿堂,脑浆崩裂而死;(“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

廖永忠被诬偷穿龙袍而赐死于狱中;(“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被无辜牵连,全家流放,死于贬谪地;(“帝欲置濂死,乃安置茂州,十四年卒于夔,年七十二”)

征虏大将军冯胜被处死;(“宋国公冯胜坐事诛”)

曹国公李文忠被毒死……

对于洪武年间的官员,实在是不寒而栗,许多官员早晨上朝时与家人泣而告别,不知今天生死如何,整个官场弥漫着恐怖氛围,全然不是一个开国新朝的欣欣向荣之景象。

中国素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历朝历代帝王在成就一番伟业后,为了稳固政权,都要清除重臣以绝隐患:越王勾践破吴归来,就赐死了头号功臣文种;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遂开始铲除大将韩信、彭越等人;宋高宗稳定南宋国势后,就将岳飞下狱毒杀……

只是,这些人都没有朱元璋做得绝。相比于其他开国君主,朱元璋是最狠毒、最刻薄、最缺乏心胸的一个皇帝,也是人格精神最糟糕的皇帝。他当之无愧是以“滥杀”出名,手段之残酷远超于其他帝王。

明朝之前的时代,我们可以作出比较:唐太宗心胸最为宽广,不仅没有诛杀大臣,还能善用自己的政敌魏徵以及许多反对过他的人;宋太祖稍逊风骚,也是用“杯酒释兵权”温和方式解除诸多大将职务,保他们终身荣华富贵;秦始皇虽对外残忍,但对自己的手下大将王翦、蒙恬等人一直信任,毫无诛杀功臣的历史记录;汉高祖以平民起家,是与朱元璋背景最为相似的一个,但他也只是对个别功臣除之,并未株连他人,且厚待萧何、曹参等诸多大臣。

反观明太祖朱元璋,在他有生之年几乎清洗了所有的功臣,文臣如李善长、胡惟庸、宋濂、刘基,武将更是多不计数,蓝玉、徐达、冯胜、傅友德、朱亮祖、廖永忠等等诸多,且累计族人、亲戚、朋友等达数万人,抄家、发配、流放,造成上千件无辜冤狱。这种血腥赤裸裸的杀戮,无不映衬出朱元璋人格的病态,几乎近于疯狂。

明代人邓士龙编撰的《国朝典故》中,有一个故事很好体现了朱元璋的心理:

皇太子朱标性格柔弱,为人仁慈,看到功臣们的悲惨下场,心中不忍,就劝谏朱元璋说:“陛下杀人太滥,恐伤和气。”第二天,朱元璋把一根棘杖丢在地上,让太子拿起来,太子面有难色,不知何故。朱元璋告诫他说:“棘杖有刺扎手,你拿不住,我替你把刺都除掉,再交给你,不是更好吗?”(“今所诛者,皆天下之险人,犹荆棘之能触手也”)

在朱元璋眼里,那些随他打天下的功臣们就像是棘杖上的刺,随时都会扎手,为了日后安稳放心,因此必须全部铲除。

朱元璋虽是帝王,可早年的心理阴影无法抹去,自卑情节严重,在他成为君王之后被无限放大,甚至更加敏感。他内心深处藏有极大的报复感、虐待冲动、惩罚快感,甚至一点小小的细节,都造成精神上的极度敏感,恼怒不已,欲毁之而后快。

一次,朱元璋在京城街上微服私访,听见有一老妇人在背后称他“老头儿”,不禁大怒,召来士卒,一声令下,将老妇人家打砸抢光,毁坏殆尽。

又一次,朱元璋于上元夜微服观灯,见一灯上画一妇怀抱西瓜,猜出谜底是“淮西”,于是愤恨不已,因为朱元璋是淮西人,江南人对淮西人的粗野颇为鄙视,一怒之下,朱元璋命大肆屠杀观灯百姓,悲惨哀号声不绝。

又有一次,朱元璋赐大将傅友德宴,命叶国珍陪饮,宴间,叶国珍命歌妓穿华丽衣服混坐,朱元璋大怒,下令将叶国珍与歌妓捆绑入狱,并残忍地削去鼻尖,毁坏她们的容颜。叶国珍不服气:“死就死,为何把我与这些妓女关在一起?”朱元璋恶狠狠地说:“你不遵守我的贵贱制度,所以我就用这些贱人来羞辱你!”(“尔不遵我分别贵贱,故以此等贱人辱之”),然后用鞭子使劲抽打。

在潜意识中,朱元璋对别人的评价异常敏感,更对自己的身份地位难以权衡。他极端害怕别人谈及他卑贱的经历,更莫名其妙地怀疑他人以文字形式进行嘲讽,这种多疑导致的常常是冤案、错杀: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贺表中有“光天之下,为世作则”之语,朱元璋竟认为“光天之下”是喻自己是秃僧,“作则”是喻自己做贼,下令将两人处死……

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朱元璋具有强烈的施虐倾向和报复心理,作为一个拥有天下的帝王,他竟然缺乏安全感,始终觉得周围人对充满敌意,这真是一种可悲,也是自我内心的折磨。

作为一个心理施暴者,朱元璋不仅仅是单纯心血来潮,还把暴力强化为制度。

他发明了许多残酷的刑法,如凌迟、廷杖、抽肠、剥皮。凌迟俗称“剐千刀”,把犯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中途不能让犯人猝死,必须割满三千六百刀,方可结束;剥皮是用来惩罚贪官的,只要贪污40两银子以上,就处以极刑,把犯人整张人皮剥下来,填塞稻草,挂在大庭广众之下;廷杖通俗白话就是“打屁股”,这种方式被朱元璋开创用于朝廷之上,以羞辱人格为主要目的,终明朝三百年,许多大臣们被强行脱光裤子挨打,堂堂大殿上,毫无脸面,耻辱不堪,乃至有的人不是被打死,而是羞愧自杀而死——通过辱没他人自尊心的方式,使朱元璋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不仅如此,朱元璋对自己残忍的作为还极为欣赏,他将人皮完整剥下,悬挂示众;他更加喜欢折磨人致死,观察其痛苦之惨状,有一次,朱元璋强迫一名医官服下自己配制的毒药,观看他毒发难忍,再把大粪混入水中让他喝,让他解毒,又呕吐不止,惨状难看,这样折磨了一天后,第二天再将犯人斩首示众。

太子朱标其人性格柔和,朱元璋始终不满。为了激励他的“坚强心理”,朱元璋命人用车装满尸骨陈列于太子面前,刺激了太子精神,最终导致太子朱标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抑郁而死。

观朱元璋其人,病态人格让人发指,如果他不是皇帝,是像唐朝来俊臣那样掌管刑狱的官员,想必比来俊臣还更加恐怖,手段也超级毒辣,心理变态的程度已经达到丧心病狂,堪比石勒石虎。

作为一个影响整个帝国的帝王,尤其是作为一个影响整个朝代的开国帝王,朱元璋立下了太多负面消极的榜样,给后世以效仿的模板。整个明王朝三百年,皇帝们都如接力赛般将太祖朱元璋的病态人格延续下去:

明成祖朱棣极大地继承了其父嗜杀变态的心理,再一次对整个文官群体、文人精神进行摧毁,以“腰斩”、“刷肉”等极刑处死反对他的旧臣,甚至株连十族,杀光旧臣们亲人、朋友乃至学生,并把他们的妻女送去妓院遭受轮奸致死;明武宗、明世宗遗传了太祖的偏执、执拗性格,毕生都与朝臣们对着干,以奚落、羞辱大臣们为发泄;明神宗则极其自私、吝啬、斤斤计较,聚敛了大量财富到自己内库,不管国库亏空;亡国皇帝崇祯最像其先祖朱元璋,生性多疑,敏感暴躁,一样的吝啬小气,一样的盲目狂热却又毫无章法,在位十七年间更换了五十多位内阁大学士,杀死、逼死的大臣多不计数,尤其是以“凌迟”极刑处死忠臣袁崇焕,最让后世人们痛心长叹……

始作俑者朱元璋本身的心理不健全,导致他开创的大明国先天不足,缺陷甚多,为整个华夏精神复苏后再次遭受摧残开了先锋。明朝帝王们的滥杀、专制,沿朱元璋一脉继承,造就了这个时代的黑暗,更猛烈摧残了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

朱元璋是汉民族复苏的缔造者,也是汉民族心理扭曲的施虐者。相比之下,宋朝开创者赵匡胤、赵光义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制定的“崇文抑武”政策虽然成为亡国根源,也依然在文化方面有很大的正面效应;明太祖朱元璋的诸多弊端,则是完全地扭曲了整个帝国心理,打击了文士的精神,最受人诟病。

尔后的继任者朱棣,沿袭朱元璋的行事作风,在“嗜杀”方面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太祖灭胡惟庸尚只有“三族”,成祖灭方孝孺竟达“十族”!这种大规模的屠杀,无疑对明朝文士的心理产生巨大打击,乃至于当时人说“杀方孝孺后世无读书种子矣”。

据《明史》记载,当初朱棣发动叛乱欲夺皇位时,被中央政府镇守济南的铁铉屡次击败,后来朱棣夺位成功,成为皇帝,下令抓捕铁铉,把他绑在庭前(“燕王即位,铁铉被执,入见”),割去耳朵和鼻子(“割其耳鼻”),然后塞进铁铉的嘴里,问道:“你自己肉,好吃吗?”铁铉忍痛大骂朱棣,骂不绝口。于是朱棣恼怒至极,把铁铉千刀万剐,凌迟处死,再将他的尸骨丢进油锅里煮,待油煮沸,铁铉尸体烧烂,只剩下骨头,再命人用铁夹夹住其尸,让尸体对自己朝拜。当做这些残忍举措时,朱棣还在丧心病狂地大笑:“你活着时不肯朝拜我,死了只得朝拜我了吧!”(命盛油大镬,投尸煮之,拨使北向,辗转向外。更令内侍以铁棒夹之北向。成祖大笑曰:耳今亦朝我耶?!)其嗜杀心理可谓变态。

之后,朱棣又把铁铉八十岁的老母发配到海南,屠杀全族男人,把铁铉的妻子、女儿全送去当妓女。除铁铉外,建文朝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妻女、姐妹全被充作妓女,据鲁迅引过的《南京法司所记》中的一段史料记载: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姊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一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做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

这些妇女遭受非人虐待,每天被二十多个人轮奸,都怀了身孕。明成祖朱棣听完奏报,却高兴地说:“生出来的‘小龟子’长大后又能继续充当妓女了!”(“到长大便是个淫贱材儿”)

御史茅大方也被处死,他的妻子已经五十六岁了,被关押起来,不久死去,朱棣便下旨:吩咐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

种种言行,朱棣的变态心理毕露,这些史料在今人看来,无不耸人听闻。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比其父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残暴、变态,青出于蓝胜于蓝。揣测朱棣的心理,当是这样:你们这些人越是想流传千古,我就越糟践你和你们的家人!

朱棣处死建文朝旧臣的记录如下:

黄子澄,凌迟,灭三族。齐泰,凌迟,灭三族。练子宁,凌迟,灭族。卓敬,凌迟,灭族。陈迪,凌迟,杀其子。方孝孺,腰斩,灭十族!

仅是屠杀方孝孺的家人、朋友,就达八百多人!明成祖朱棣的杀戮,与朱元璋大杀功臣不相上下。回首一千多年前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才只杀了五百个书生,就被骂作“暴君”,秦始皇要是知晓后世的朱元璋、朱棣父子,真是要自愧不如了。

自古以来,“家天下”是国人一贯观念。江山百年更迭,不过是由一个家族掌权换为另一个家族罢了。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们把国家看做是自己家的,臣子们也是自己的奴才,想杀便杀,想剐便剐,这种专制集权制度下,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残暴的帝王。

皇帝也是人,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分析,人具有两种本能欲望: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代表积极向上、进取发展的良好状态,使自己更好的生存、生活;死本能标志自私利己、攻击破坏、恐惧忧伤等状态,很多时候表现为通过对他人的攻击来求得自己的安全感。

皇帝们常常将“死本能”极端扩大化。在正常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性格缺陷会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但在皇权统治下,皇帝本人不同于其他人,皇帝具有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的强大力量,这使得他性格上的缺陷放大,从而危害到整个国家,殃及无辜。

朱元璋、朱棣父子并非昏君,也颇有治国能力,之所以被重点提及,是因为他们的表现最为典型,时间较为长久,身上集中了历代帝王诸多阴暗面。与他们相似的伟大帝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大下诏狱,武则天滥用酷吏,雍正帝打击异己……这些皇帝们都是颇有成就、建有功业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格心理才成为后人研究对象。平心而论,他们的残暴行为恰恰反映了内心的恐惧,当他们在屠杀异己时,潜意识里有个声音在呼喊:这是我的皇位,你们不要过来!……

这种杀戮与整个社会氛围有极大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唐初社会开放,人们观念豁达,不刻意讲求纲常伦理,所以皇室内部动荡的负面影响不大,臣民们也较为通融。如太宗李世民的杀兄夺位、武则天自立女皇,朝臣们都觉得可以接受,反过来,统治者也显得豁达,很快拨乱反正,恢复国家繁荣;在宋初同样如此,宋朝继承五代而来,五代的民众观念对“篡君夺位”颇为淡漠,习以为常,如名臣冯道、范质等都是历经数个朝代的元老,所以赵匡胤的政变没有激起什么反抗,反过来,这种宽和的社会氛围使宋朝统治者们也采取柔和政策,言论自由,相安无事,不计较从前是非,相互间其乐融融。

相比较下,秦朝、明朝、清朝的社会环境则较为严峻,上层与下层对立严重。战国末期,秦朝灭六国,其本身的军事强权激起旧贵族的反抗,当时的社会氛围非常凝重,促进了秦政府使用强权,乃至禁锢思想、残酷镇压;元末明初,明朝是继承异族统治地位,加上程朱理学对“忠贞”、“气节”的宣扬,使得明朝社会氛围颇为强调“正统人伦”,当朱棣篡权夺位时,臣子们不可能像宋初那样容易接受,纷纷反抗,态度激进,也从而刺激了统治者,导致冲突升级;清朝最为糟糕,其本身是少数民族统治,社会民众普遍有排斥反抗心理,促使清统治者采取严厉打击政策,即使康熙这样的皇帝宽仁大量,到晚年依然不免对汉人终存戒心,至于雍正皇帝得位不正,下层反抗力量更大,也使得雍正帝不得不以镇压手段维护统治。

皇帝们自身的性格缺陷,加上当时社会整体氛围的反作用,导致了一次次悲剧惨案发生,最终后果是历史留下太多阴影。

明朝朱元璋、朱棣父子是这些皇帝中的典型,他们加强了历代王朝的负面影响:嗜杀、文字狱、八股文、特务政治、相权的消灭……这些消极负面的因素又被后世清朝帝王继承、学习,更加专制集权,再加上其本身浓厚的“主子、奴才”思想,最终导致整个中国的衰落、崩溃。

由此,我们须从明朝的制度上进一步挖掘其弊端,这其中,诸多政策、制度都重重打下了朱元璋的心理烙印,也波及了整个华夏文明。

同类推荐
  • 寻御

    寻御

    《穿越时空的爱恋》的后续,朱允文失踪后,引来大明朝一番轰动,诸人怀揣着各自的想法,去寻找这个被后人称之为历史之谜的皇帝。寻找期间展开一段啼笑皆非,为爱痴狂的奇幻旅程,那是朝堂与民间的交织,也是亲情与爱情的纠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逐与向往。
  • 从秦朝开始的长生之旅

    从秦朝开始的长生之旅

    一块陨石,让少年李青穿越到了秦朝,并拥有了长生不老的神奇能力,他一心改变历史,但历史,又岂是可以轻易改变的。
  • 诸夏起源

    诸夏起源

    在灭世的宇宙神级文明大战之后,产生了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片混沌,直到战败的宇宙华夏神域文明最后仅剩的战神盘古在偶然得到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神器开天之斧后创造了地球。。。。。。
  • 华界一梦

    华界一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弋魂穿异界,横扫六合始皇帝做邻居?张秦楚汉联盟伐异族?始皇帝最后立了后。祖龙归天持剑霸气问天。神鬼共听之!苍茫异界华夏争雄!谁主沉浮,人屠白起,兵仙韩信,利嘴纵横,将帅风骚,金戈铁马,诡计人心,红尘多劫难。
  • 归夏之大汉西疆

    归夏之大汉西疆

    人类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个谎言。真相,只保存在汲冢周书中一本叫《归夏》的古卷残篇中。西域,中原,战场,古墓,朝廷,江湖,所有险恶之地,都可能是古卷藏身之处。失去情感、失去名字、失去身世的杀手,为拯救自己于遗忘的轮回,孤身穿越一千七百年,回到魏晋乱世,意欲解开自己缠绕的命运。没想到,自己渐渐陷入洪荒时代最古远的阴谋。
热门推荐
  • 性善恶论

    性善恶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音乐少女追夫记

    音乐少女追夫记

    顾玖柒,一名目前在最有名的酒吧里的驻场歌手,后来学校为了应付不久后的省级学生音乐舞蹈评选会,于是就组建了两个乐队四个舞蹈队。在表姐安夏的推荐下进入了乐队担任了主唱。什么?和自己闹绯闻的好好同桌同学以及班长也要去?去就去吧,管不着,但是你是来埋汰我的么?斯斯文文的你玩什么架子鼓?玩就玩了你还玩的那么好你爸妈知道么?!作:顾孽修改:墨玖图:闻人语
  • 霸道总裁恋上富家小姐

    霸道总裁恋上富家小姐

    他是A市的帝王,他不近女色,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一个他爱的女人,厮守终身。她是豪门世家中的一位普通的大小姐,她的出众的外表使许多男人折服。“嫁给我吧!”“谁稀罕啊!”霸道总裁对上富家小姐究竟谁会更胜一筹呢?
  • 绘世劫

    绘世劫

    浮世三千,百劫不一。以笔绘我所知,诉我所思。
  • 她一点儿也不甜

    她一点儿也不甜

    作品名和作品内容相符女主非傻白甜,不虐女主
  • 我用银河来爱你

    我用银河来爱你

    张宝儿因为一场谋杀而走到了楚门的世界,对这种贪婪、自私、霸道、帅气、多金、有才华的男人恨之入骨!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可恶的男人!“宝贝,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不要再做挣扎了,叫破喉咙也没有用的!”“滚!老娘可是正儿八经的伏魔天师!”某男生无可恋的说道:“本恶魔一生作恶多端,请天师收了我吧!”
  • 十落清秋

    十落清秋

    辗转尘世,是为了等一不归人“这辈子是我亲手埋了你,下辈子就让我亲手给你开棺吧”“可怜这长乐公主,定国公世子的妹妹,乐阳公主的好友,被人使计葬入海底墓,三千年不见天日”“陈清逸,顾瑾羽,顾京墨,初十,青黛,自你们死后,就没有人护着我了”
  • 抱紧宿主大腿

    抱紧宿主大腿

    快穿文Before,系统213认为,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情,大概就是遇到它的宿主了。After,系统213认为,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遇到宿主大大了,抱紧大腿!真香!一周三更,周五周六周日
  • 遗落天域

    遗落天域

    冥界公主冥舞,因冥界大乱轮回。本是王府五郡主,却成黑楼大小姐。她被慕老收养,起名慕舞。“这一生,虽有憾事,却无悔。”
  • 我们离婚吧

    我们离婚吧

    戴安娜说,一段婚姻里,有三个人,太拥挤了。她与他青梅竹马,她对他一见钟情,她非他不嫁,终于,她嫁给了他。她以为她会如此幸福下去,却不曾想到他的心里早已住着别人,是否,她是第三者,是否,她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