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12000000006

第6章

述曰。聞夫有行無教必有墮阬落壍之虞。有教無行還同說食數寶之誚。是故教即行也。行即教也。教行無乖至理乃顯。故教行理三皆名為經。三經具足是為佛說。反是則波旬說。非佛說也。今稟斯義。謹奉慈雲懺主遵式所製往生淨土懺願儀及決疑行願二門。繼彌陀要解而列。行者得要之後。更能於此盡心焉。則不思議經王不唯無剩語。亦復非義塗。而微妙要詮不在佛。不在知識。却在當人自己矣。隨自己教行所詣分契理之淺深。隨契理淺深立果位之差別。而此差別果位。要皆圓證三不退。一生同趣薩婆若海。是故差即無差。位次即非位次。誰謂一行三昧之外別有法身向上事哉。此行最廣大。餘行則局。此行最神速。餘行則殢(殢。替膩二音。困滯也)。此行最不思議。餘行則可擬。其斯以為三昧寶王也歟。行願儀。世傳為大淨土懺。二門中行法。世傳為小淨土懺。及晨朝十念。繫緣眾福二行。皆修淨業者必不可離。聲者作之於前。明者述之於後。我等如何肯自棄也。

往生淨土懺願儀

(沙門遵式輒采大本無量壽經及稱讚淨土等諸大乘經。集此方法流布諸後。普結淨緣)。

原其諸佛憫物迷盲。設多方便而引取之。唯安養淨業直捷可修。諸大乘經皆啟斯要。比丘四眾及善男女。根缺具者。欲速破無明諸闇。欲求滅五逆十惡犯禁重罪及餘輕過。欲復大小戒律。現前得念佛三昧及具足一切菩薩諸波羅密門。欲臨終離諸怖畏身心安快喜悅如歸。光照室宅異香音樂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現在其前。送紫金臺授手接引。五道橫截九品長騖。謝去熱惱安息清凉。初離塵勞便至不退。不歷長劫即得無生。欲修少法感妙報。十方佛俱時稱讚現前授記。一念供養無央數佛即還本國與彌陀坐食。觀音議論勢至行步。洞視徹聞身量無際。飛空自在宿命了了。徧見五道如鏡面像。念念證入無盡三昧。如是稱述不可窮盡。應當修習此之勝法。如所說者皆實不虗。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稱美此事以示不妄。我等云何敢不信佛。今取淨土眾經立此行法。若欲廣知尋經補益。且為十科說之。

第一嚴淨道場

選閑靜堂室去舊土。於淨處取無瓦石新土用填其地。以香和塗極令清淨。上懸新寶蓋。蓋中懸五雜旛。徧室懸諸繒綵旛華(別無戲具之供)。取好莊嚴。安佛像西坐東向。觀音侍左。勢至侍右。像前列眾好華及蓮華等。若安九往生像最好。無亦無妨。餘嚴事隨力安之(須如法雅重)。周設薦席。慮地卑溼(無[毯-炎+瞿]毺之文。以佛頂經遮止故也)。行人須新淨衣。如無浣染身中上者。浴後披著方入道場。從門頰左右出入。鞋履齊整不得雜亂。其所往時須換故衣。浴沐後著淨衣(沐是浴後洗頭面頸臂)。日日如是。當自傾竭種種供養三寶。若不盡其所有。行法不專必無感降。絕無己物方可外求(或果無己物。又果無可求。則乏種種供養亦無過)。十人已還。多則不可。宜六齋日建首。

第二方便法

入道場身心散亂。須預行方便。當七日營別房。不得與道場同處。無別屋亦許共室。日夜調習案試及誦五悔等文極精熟通。染浣紉縫及中辦事。餘治生雜務即時併息。但念不久生淨土。一心求懺無留難。各自剋期。不惜身命。定取淨業即時成就。不得一念思憶五塵。訶去愛欲。勤息恚癡。行人各有無始惡習。速求捨離不為。正懺障礙。當觀察何習偏重。訶棄調停取令平復。勿使行法唐喪其功。

第三正修意

大集七七日。鼓音王大彌陀十日十夜。十六觀小彌陀七日七夜。取此三等為期。決不可減。正修意者。天親論信心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見阿彌陀佛。一禮拜門。二讚歎門。三作願門。四觀察門。五迴向門。迴向者。謂禮拜等所集功德善根巧方便迴向。得三種順菩提門。一無染清淨心。不為自心求諸樂故。二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三樂清淨心。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以攝取眾生生彼國故。全用論文為今正意。但加懺悔滅往生障。為順佛慈速度生故。當一心一意滿七七日。乃至七日晝夜六時禮十方佛及彌陀世尊。若坐若行皆勿散亂。不得如彈指頃念世五欲及接對外人語論戲笑。託事延緩放逸睡眠。當瞬息俯仰繫念不斷為求往生一心精進。問。行法既多。云何一心。答。有理有事。謂道場涉事。皆是無性不生不滅。法界一相如法界緣。名理一心。禮佛時不念餘事但專禮佛。誦經行道亦如是。名事一心也。

第四燒香散華(亦名三業供養已淨三業。入道場拈香訖。當正立作如是思惟)

(我為眾生發菩提心。願求淨土故。總禮三寶。廣修供養。三寶受供。必當念我。隨我請求。證知我願。先當倡云)。

一切恭敬。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佛(總禮未須隨方想念。拜下作如是想云。己身及十方諸佛。實相理體本無能所。故無能禮所禮。想無能所。名法界海。願諸眾生同見同入)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法(想同上)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僧(想時改諸佛為賢聖)

(禮已互跪捧華。首者白)。

是諸眾等  各各互跪  嚴持香華  如法供養

(各散華。和云)供養十方法界三寶(各執手爐。廣運供養。想云)。

(我此香華徧十方  以為微妙光明臺  諸天音樂天寶香  諸天餚饍天寶衣  不可思議妙法塵  一一塵出一切塵  一一塵出一切法  旋轉無礙互莊嚴  徧至十方三寶前  十方法界三寶前  悉有我身修供養  一一皆悉徧法界  彼彼無雜無障礙  盡未來際作佛事  普熏法界諸眾生  蒙熏皆發菩提心  同入無生證佛智)

(想已復發是言)。

願此香華雲  徧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  尊法諸菩薩  無量聲聞眾  以起光明臺  過於無邊界  無邊佛土中  受用作佛事  普熏諸眾生  皆發菩提心

(起云)。

供養已。一切恭敬。

(拜如前總禮作想。下讚歎五悔三歸共九拜。皆如前作想)。

第五請禮法(如上供養畢。添香互跪執爐。端意勤重徧請三寶入道場。不可輕率延屈至尊。三業併切一心奉請。若不爾者虛請無益。想一一如來隨其方面。領諸眷屬入我道場。如住目前。畟塞虛空。不得剎那起於雜念。初入時迎請。餘時不用。倡云)

一心奉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是我等師。說諸大乘令我修淨土業。當運心感此恩德)

(下去例為三請。每一請時執爐拜下想云)。

(我三業性如虗空  釋迦如來亦如是  不起真際為眾生  與眾俱來受供養)

一心奉請南無過去久遠劫中定光佛.光遠佛.龍音佛等五十三佛(法藏未出世前。次第有此諸佛。五十四是世自在王。偈同前。但改名同下)  一心奉請南無過去久滅世自在王佛(即法藏本師依彼佛所發四十八願。請時皆須知之。此上五十四佛出大本無量壽佛經)  一心奉請南無十方現在不動佛等盡十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諸佛出廣長舌稱讚極樂。須請求護念。出稱讚淨土經。應想從彼十方來)  一心奉請南無往世七佛未來賢劫千佛三世一切諸佛  一心奉請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懺願主。應想領無邊眷屬至我道場攝受護念。各各雨淚決定請來正坐道場。餘佛菩薩悉是證明。此最後請者。準普賢懺法)  一心奉請南無大乘四十八願無量壽經.稱讚經等。及彼淨土所有經法。十方一切尊經。十二部真淨法寶(想淨土法時。徧想佛菩薩水鳥樂樹皆說妙法。隨我請來顯現道場。如彼淨土無異)

(想云)

(法性如空無所見  三處法寶難思議  我今三業如法請  俱時顯現受供養)

一心奉請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無能勝菩薩.不休息菩薩等一切菩薩摩訶薩(偈同請佛。但改諸大菩薩。亦如是請時想文殊普賢等皆在淨土。如願王經說此中一切二字該十方三世)  一心奉請南無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想菩薩坐蓮華臺侍佛左。威德光明悉皆無量。偈改觀音菩薩)  一心奉請南無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摩訶薩(想菩薩華臺侍右。如觀音不異。偈改勢至菩薩)  一心奉請南無過去阿僧祇劫法藏比丘菩薩摩訶薩(即彌陀因身。修行四十八大願。攝化眾生。當極念此恩德。偈改法藏比丘)  一心奉請南無極樂世界新發道意無生不退一生補處諸大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南無此土舍利弗等一切聲聞緣覺得道賢聖僧(想徧法界請賢聖僧一切二字亦該十方三世。下禮拜中亦同)  一心奉請此土梵釋四王.一切天眾.摩羅天主.龍鬼諸王.閻羅五道.主善罰惡守護正法護伽藍神一切賢聖(例皆三請來此守護。唯除叩拜)

上所奉請彌陀世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海眾一切賢聖。唯願不捨大慈大悲。他心道眼無礙見聞。身通自在降來道場。安住法座光明徧照。攝取我等哀憐覆護。令得成就菩提願行。釋迦文佛.定光佛等世自在王佛十方三世一切正覺。及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三乘聖眾。唯願悉來慈悲攝護。諸天魔梵龍鬼等眾護法諸神一切賢聖悉到道場。安慰堅守同成淨行(三說)。

第六讚歎法(當起立恭敬合掌想。正對彌陀及一一佛前說偈讚願云)

色如閻浮金  面如淨滿月  身光智慧明  所照無邊際  降伏魔冤眾  善化諸人天  乘彼八正船  能度難度者  聞名得不退  是故應頂禮

(禮起復云)。

以此歎佛功德。修行大乘無上善根。奉福上界。天龍八部大梵天王三十三天閻羅五道六齋八王行病鬼王各及眷屬此土神祇僧伽藍內護正法者。又為國王帝主土境萬民師僧父母善惡知識造寺檀越十方信施。廣及法界眾生。願藉此善根平等熏修功德智慧二種莊嚴。臨命終時俱生樂國。

第七禮佛法(次禮佛時須想一切諸佛是我慈父。能令我生諸佛淨土故)

一心敬禮本師釋迦牟尼佛(此下要義悉如禮請中說。想云)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  釋迦如來影現中  我身影現如來前  頭面接足歸命禮)

一心敬禮過去久遠劫中定光佛.光遠佛.龍音佛等五十三佛(當想身如幻化自見。對佛作禮。偈改五十三佛影現中。下去倣此改名)  一心敬禮過去久滅世自在王佛  一心敬禮東方不動佛等盡東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東南方最上廣大雲雷音王佛等盡東南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南方日月光佛等盡南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西南方最上日光名稱功德佛等盡西南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西方放光佛等盡西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西北方無量功德火王光明佛等盡西北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北方無量光嚴通達覺慧佛等盡北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東北方無數百千俱胝廣慧佛等盡東北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上方梵音佛等盡上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下方示現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勝德光明佛等盡下方河沙淨土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往古來今三世諸佛七佛世尊賢劫千佛  一心敬禮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應三禮。改偈云。為求徃生接足禮)  一心敬禮極樂世界佛菩薩等所說經法。乃至水鳥樂樹一切法音清淨法藏(偈云)

(真空法性如虛空  常住法寶難思議  我身影現法寶前  一一皆悉歸命禮)

一心敬禮大乘四十八願無量壽經.稱讚經等十方一切尊經十二部真淨法藏(偈如前)  一心敬禮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偈同禮佛。但改菩薩)  一心敬禮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一心敬禮過去阿僧祗劫法藏比丘菩薩摩訶薩  一心敬禮極樂世界一生補處諸大菩薩摩訶薩  一心敬禮極樂世界無生不退諸大菩薩摩訶薩  一心敬禮極樂世界新發道意菩薩及十方來生淨土一切菩薩摩訶薩  一心敬禮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常精進菩薩等盡十方一切諸大菩薩摩訶薩  一心敬禮大智舍利弗.阿難持法者諸大聲聞緣覺一切得道賢聖僧(想偈已。不起於地運下懺悔)

第八懺願法(總有五法。今舉初後故明懺願)

一明懺悔(悔有事理應竝運。事則竭三業不惜身命。流血雨淚披露罪根不敢覆諱。理則觀罪實相。能懺所懺皆悉寂滅如餘廣說。知事理已。等心普為一切懺悔。想云)

(我及眾生。無始常為三業六根重罪所障。不見諸佛不知出要。但順生死不知妙理。我今雖知。猶與一切眾生同為一切重罪所障。今對彌陀十方佛前普為眾生歸命懺悔。唯願加護令障消滅。 想已云)。

普為法界一切眾生。悉願斷除三障。至誠懺悔。

(執爐叩下。運逆順十心。始背真逐妄名順十心。今背妄向真名逆十心。有事有理應細思之。從初至撥無因果是順。下是逆。至正陳懺悔時亦須扶此逆順之意。想云)。

(我與眾生無始來今。由愛見故。內計我人。 外加惡友。 不隨喜他一毫之善。 唯徧三業廣造重罪。 事雖不廣惡心徧布。 晝夜相續無有間斷。 覆諱過失不欲人知。 不畏惡道 無慚無愧。 撥無因果。 故於今日深信因果。 生重慚愧 生大怖畏。 發露懺悔 斷相續心。 發菩提心斷惡修善。 勤策三業翻昔重過。 隨喜凡聖一毫之善。 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諸眾生。從二死海置三德岸。 從無始來不知諸法本性空寂。廣造眾惡。今知空寂。為求菩提為眾生故。廣修諸善徧斷眾惡。唯願十方諸佛彌陀世尊慈悲攝受。聽我懺悔。想已云)。

同类推荐
  • 平台纪略

    平台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种芋法

    种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雨后早发永宁

    雨后早发永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方愿文解

    西方愿文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居官日省录

    居官日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三千渡浮世

    三千渡浮世

    三千世界,一花一树木,一叶一菩提。或许,你和我都在其中。本文共三千个故事,愿喜?
  • 幻世灵界

    幻世灵界

    他本是亚非罗拉森林的一个精灵。因寻找父亲到奉仙萆,阴差阳错附身到一个异界女人身上。可以千里传音的电话,装人的电视,没有翅膀的人类···一个新奇的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在这里,还有个跟他来自同一个世界的人,一个更大的阴谋也在慢慢向他靠近。他会安然回到他的世界吗?
  • 蒙田人生随笔

    蒙田人生随笔

    本书由著名教育家、翻译家黄建华教授根据蒙田“所感觉的自我”、蒙田“所体会的众人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和蒙田“所理解的当时的现实世界”,自远而近地精选蒙田的典型语段,结集成册,勾勒出16世纪后半叶这位法国散文大家的肖像和主要思想,读者既可见苍翠的“树木”,也能窥见茂盛的“森林”。
  • 轮回称帝

    轮回称帝

    时间不会让人忘记痛苦只会让你接受痛苦,少年不接受爱人死去的事实,不断寻找救回他的方法,在时间的大海中一次次的转世、一次次新的身份、一次次的相遇、一次次的失败。直到自己都要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忘记的她,最终……
  • 命运维度

    命运维度

    贫瘠的世界,人们相食。山穷水尽的女孩在背水一战中意外地获得了生存的权利。然而这一切却只是刚刚开始……
  •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 关于耳朵的愈合及其它

    关于耳朵的愈合及其它

    四位性格迥异的大学男室友,关于他们耳朵伤口的愈合,以及其它。
  • 重生之相门毒女

    重生之相门毒女

    丈夫登基之日,竟是姐姐封后之时。五马分尸、乱葬岗喂鸦,她不堪如此死去,携幼子跳崖而死。浴火重生,她带着仇恨而来,那些欺她、骗她、害她的,她将一一讨回来!可这个一直追着她不放的色中饿鬼是个什么意思?欺压,表白,豪娶,他笑着挑开她的红盖头:苏络,这世上,只有你能做我的女人!
  • 我们都应该快乐

    我们都应该快乐

    我的故事······你的故事······他的故事······我们的故事······
  • tfboys之错位童话

    tfboys之错位童话

    一次偶然,身份错位,她遇到了他,灰色的生命中终于有了一丝斑斓的色彩。命运由天定,一开始这些就是错的,相遇、相知、相恋……她走了,留下的只是识海中淡淡的回忆。现在,跟随她的脚步,寻找属于自己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