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12000000008

第8章

二疑法者

佛法有小乘不了義。大乘了義。大乘復有了不了義。今淨土唯大乘了義中了義也。且小乘經部無一字勸生他方淨土。天親論女人及二乘種不生此。即明據也。問。小彌陀經等皆說彼國有聲聞。鼓音王經佛母名殊勝妙顏。亦復有女人。答。佛母恐指初降生時。成正覺已。國土隨淨。必無女人。或轉男如龍女。或命終如悉達母。聲聞如觀經疏及十疑論和會。今明大乘復有三種。一。三乘通教。門雖通大類狎二乘。又當教菩薩。雖化他淨佛國土。化畢還同二乘歸於永滅。淨土深理非彼所知。非了義也。二。大乘別教。明獨菩薩法。雖談實理。道後方證。因果不融。淨土則理外修成。萬法乃不由心具。雖塵劫修道廣遊佛剎。指彼淨土因果但是體外方便。斯亦未了。三。佛乘圓教。詮旨圓融。因果頓足。經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是則大乘中大乘。了義中了義。十方淨薉卷懷同在於剎那。一念色心羅列徧收於法界。竝天真本具。非緣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塵亦爾。故能一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復互周。重重無盡無障礙。一時頓現非隱顯。一切圓成無勝劣。若神珠頓含眾寶。猶帝網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體等。如此方了。迴神億剎實生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剎那際內。苟事理攸隔。淨薉相妨。安令五逆凡夫十念便登實土。三乘賢輩迴心即達金池也哉。信此圓談。事無不達。昧斯至理。觸類皆迷。華嚴云。心如工畵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造通二種。一理具。十界依正一念頓足。二變起。全理緣起。知無不為)。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由三無差。方感應道交。悲願相攝。共變各變因果方成。若但一理無差。不曉諸法互具。未善圓旨)。起信論所言法者。謂眾生心(直指凡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六凡法界)出世間法(四聖法界也。攝義亦二。一理具。二事造。竝攝十界。十界之內。身土淨薉何法不在)。依此示摩訶衍義(摩訶衍。大乘也。若非此心安堪乘運)十六觀。諸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般舟三昧。佛是我心。是我心見佛。是我心作佛等。談斯旨者。大乘卷中粲然可舉。至若法華妙部。如來親記往生。華嚴頓談。普賢躳陳迴向。是知彌陀因地。觀此理而大誓普收。釋迦果成。稱此理而廣舌深讚。十方三世莫不咸然。問。妙理圓極。世人盡須觀行始生耶。答。不然。今但直決疑情。令知淨土百寶莊嚴九品因果。竝在眾生介爾心中。理性具足。方明往生事用隨願自然。是則旁羅十方不離當念。往來法界正協唯心。免信常流執此非彼。其九品生相各有行類。上輩三品須解須行。故云汝行大乘解第一義。學者見賢思齊。企金座而高升。當妙觀之是託。若中下六品生因。只精持禁戒行世仁慈。至下下品本是惡逆。十念精誠便生彼國。但知有淨土。盡可迴心也(世人縱云淨土出大乘。不能如上約教甄簡。寧逃混濫。未足決疑)。

三疑自者

博地凡夫世緣纏蓋。云何此身生淨土。入賢聖海同正定聚。釋曰。若了如上法性虗通。及信彌陀本願攝受。但勤功福。寧俟問津。況十念得生。唯除五逆及謗正法。又定心十念。逆謗亦生。正願志求。夫復何惑。

第二正修行願門者

略開四門。一禮懺。二十念。三繫緣。四眾福。修行整足唯須此四。先禮佛淨除業障身心皎潔。如淨良田。次十念定心成行立願要期植往生正因。如下種子。次繫心愛護長養滋發芽莖。如霪膏雨。次眾福助令繁茂使速成華果。如灌肥膩。具修此四最上最勝。或少暇隨修三二一者皆生彼國。以四門各有行願。皆是正因故也。亦可六齋日修懺。日日中修十念。以十念是淨因。要切必不可廢。後二門任力所能。若不然者。但隨所欲任意行之。

禮懺門者

日日早晨於常供道場中。冠帶服飾端莊謹肅。佛像前手自燒香。合掌定心作是云。

一切恭敬。一心頂禮常住三寶(存心徧禮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寶。拜起兩膝著地。手執香爐燒眾名香。云)

願此香煙雲  徧滿十方界  無邊佛土中  無量香莊嚴  具足菩薩道  成就如來香

(冥心少頃。徧運香雲。供養三寶。普熏眾生。咸生淨土。想已置爐。起作一禮。禮已合掌曲躳。懇切想面對彌陀及一切佛而讚歎曰)。

如來妙色身  世間無與等  無比不思議  是故今頂禮  如來色無盡  智慧亦復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歸依  大智大願力  普度於羣生  令捨熱惱身  生彼清涼國  我今淨三業  歸依及禮讚  願共諸眾生  同生安樂剎

(讚願已。即便禮佛。一一存心專對云)。

一心頂禮常寂光淨土阿彌陀如來清淨妙法身徧法界諸佛  一心頂禮實報莊嚴土阿彌陀如來微塵相海身徧法界諸佛  一心頂禮方便聖居土阿彌陀如來解脫相嚴身徧法果諸佛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阿彌陀如來大乘根界身徧法界諸佛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阿彌陀如來十方化往身徧法界諸佛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教行理三經極依正宣揚徧法界尊法(靈峰大師注云。此禮舊本無。今依幽谿師添入。使三寶具足)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觀世音菩薩萬億紫金身徧法界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勢至菩薩無邊光智身徧法界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清淨大海眾滿分二嚴身徧法界聖眾

(禮已。即兩膝跪地。執手爐燒香。至誠而倡是言)。

我今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悉願斷除三障歸命懺悔。

(起禮復跪。執手爐云)。

至心懺悔[@叩]。我弟子(某甲)及法界眾生。從無始世來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習不善法。廣造十惡及五無間一切眾罪。無量無邊說不可盡。十方諸佛常在世間。法音不絕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淨光明照觸一切。常住妙理徧滿虗空。我無始來六根內盲三業昏闇。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以是因緣長流生死經歷惡道。百千萬劫永無出期。經云。毗盧遮那徧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是故當知一切諸法無非佛法。而我不了隨無明流。是則於菩提中見不清淨。於解脫中而起纏縛。今始覺悟。今始改悔。奉對[@叩]諸佛彌陀世尊發露懺悔。當令我與法界眾生三業六根無始所作現作當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若憶不憶。若識不識。若疑不疑。若覆若露。一切重罪畢竟清淨。我懺悔已。六根三業淨無瑕累。所修善根悉亦清淨。皆悉迴向莊嚴淨土。普與眾生同生安養。願[@叩]阿彌陀佛常來護持。令我善根現前增進不失淨因。臨命終時身心正念視聽分明。面奉[@叩]彌陀與諸聖眾。手執華臺接引於我。一剎那頃生在佛前。具菩薩道廣度眾生同成種智。(應三說。若時促及事迫。一說亦得。起云)。

懺悔發願已。歸命禮阿彌陀佛及一切三寶(一拜)。

(次旋遶。法或三帀或七帀乃至多帀。如是稱念隨意隨帀不拘遍數。稱云)。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訶薩。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拜)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拜)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拜)  和南聖眾

(次至別座誦彌陀經或觀經。若不誦得經。一心稱名。量時而止。更迴向結撮亦得)。

十念門者

每晨服飾已。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為十念。隨氣長短不限佛數。氣極為度。聲不高低不緩急。調停得中。十氣連屬。令心不散。專精為功。名十念者。是藉氣束心也。作此念已。發願迴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經十念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今自憶。此生已來不造逆罪。不謗大乘。願此十念得入如來大誓海中。乘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欲命終。自知時至。身不病苦。心無貪戀。心不倒散。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作已便止不必拜。要盡此生不得一日暫廢。唯將不廢。自要其心得生彼國)。

繫緣門者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常不忘佛及憶淨土。如切事繫心。雖種種作務不妨密憶。前事念佛亦如是。若失念數數攝還。久久成性任運常憶。楞嚴經譬如有人。一專為憶(譬佛念眾生)。一人專忘(譬眾生念佛)。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如此繫心任運。常遮一切惡念。設欲作惡。憶佛之故惡不能成。縱隨惡作惡業時。心常下耎。如身有香自然離臭。又復覺心微起惡念。即便憶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如人遇難。求彼彊援必得免脫。又見他受苦。以念佛心憐愍於彼。願其離苦。若斷刑獄。以念佛故生憫念心。願生淨土誓相救濟。凡歷一切境界若善若惡。由心憶佛。皆心念作願。故普賢願王云。作一切惡皆不成就。若作善業皆悉和合。即此意爾。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恐煩披覽不復具說。誠哉此門為益最大。

眾福門者

普賢觀。國王大臣欲懺重罪。當行五事。一正心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不為梵行人作惡留難(於持戒四眾勿行汙染)。二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三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四六齋日敕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嚴禁漁捕及誡姦鬥。六齋日者。白月初八。四王使者巡世。十四。四王太子巡。十五。四王親巡。黑月廿三.廿九.三十巡世準上。若四王親下。諸天星宿鬼神俱時隨從。遇脩福齋戒者諸天相慶。即注祿添算。護持福業令其成就)。五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此與十六觀三福大同。但普賢正為王臣。故引用此。亦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若出家四眾應具依觀經三福為行。隨作一福。若心念。若口言。作意迴向。方成淨因。

此四法門是念佛三昧往生正因。必須繫日修習。方可自期定生淨土。經云。行此三昧。現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若聞佛及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此是人中芬陀利華。觀音.勢至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此人現世。彼佛遣無數化佛化觀音.勢至及娑婆二十五菩薩晝夜擁護。行住坐臥一切時處不令惡鬼得便。不受一切災難。常為國王大臣一切人民之所宗奉。所得功德一念之間不可算數。如佛之辯不能稱揚。除彼不肖人。孰聞不信受。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舊跋

慈雲大師既集往生淨土懺願儀。復為在家人述決疑行願二門。然出家人亦可修此行願。幽溪大師暮年奉行願為日課。臨終趺坐以指書空。作妙法蓮華經五字而化。法門之妙於斯驗矣。

丁亥仲冬淨土弟子正知謹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阿旺人生

    阿旺人生

    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事故,而引发一系列的故事
  • 重生之山海问神

    重生之山海问神

    破关之际被偷袭,穿越到一废物身上?什么?你说你要做大帝,我不信什么?你说你要打遍天下无敌手?我不信好,那我手掐法诀,装逼给你看!
  • 复仇三公主与妖孽三王子

    复仇三公主与妖孽三王子

    她们,一个冷酷至极,一个邪魅似水,一个可爱调皮。她们本是生活在万人之上的公主,却被亲妹妹陷害,决定复仇。当她们复仇归来,到圣樱学院上学,却遇上了他们,一个冷酷,一个温柔,一个潇洒,他们会有怎样扭转的爱情,她们又该如何选择?
  • 浮梦如生

    浮梦如生

    一个貌美的戏子在十里镇产下一名女婴,命运由此展开。命运坎坷的小米粒,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童年,少女夏如梦又是如何迷失名和利,财团公子董卿,二少董少洋,当红歌星何若曦,风情万种的苏蔓,双面伊娃何旖旎是什么把他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又是什么把他们分割成碎片,再也拼凑不到最初的完整。是欲望,还是名和利,还有内心蓄势已久的仇恨?写给欲望都市里,迷失自我的人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

    缠人受的设定受不漂亮、很普通,只是从小就喜欢粘着攻;攻心口不一,表面不喜欢受,却总是会保护受;欺负与被欺负的故事...所以,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媳妇,活该被欺负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刑天刃

    刑天刃

    天若不公,吾必刑之。人若不善,吾必屠之。穿越到武侠世界的徐子凌,莫名卷入了一场由所谓的“正义之士”举办的“屠魔大会”,他该何去何从?是“闭眼任命”?还是应该手举“刑天刃”,屠尽“不善人”?本文,将向您解读,主角心中,对“侠”的定义!本书书友群:746937476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造怪诞小镇

    创造怪诞小镇

    陆生,一个普通大学生,偶然获得创造梦境世界的能力。在多番尝试后,他决心让全世界人类作为自己的资源来打造一个真正的怪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