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98300000068

第68章 灾前防御思想

明代灾害频繁发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导致了比以往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当时的救荒思想中,灾前防御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仓储备荒思想、发展经济备荒思想、祈攘思想。

(一)仓储备荒思想

从夏代开始,国家就设立太仓以储备粮食。《礼记》也有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汉耿寿昌建常平仓,平抑物价,调控粮食流通。隋开皇五年(585年),度支尚书长孙平,劝课当社,共立义仓,以备水旱。常平、义仓随着国家监控能力的起伏,时设时禁。南宋朱熹设社仓。明代政府把预备仓、常平仓、社仓、义仓等作为仓储备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设置的预备仓,当时“令天下县分,各立预备四仓。官为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就择本地年高笃实民人管理”。并对预备仓仓谷来源、目的、管理方式做了规定。丘浚论曰:“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当时人们认为“夫当事变未来预为之所,则意思整暇,易于擘画。及其事变无至,而后为之图,则手足冗迫,难以支分”。实际上继承了历代“救荒恤患,尤当在蚤”的古训。

俞汝为也提出了“积储”是为了“养民”的思想。其论曰:“古之人积储有二:有积之公者,去侈糜而不耗于用,去冗滥而不耗于食是也;有积之私者,薄赋税以裕民之财,定法制以节民之用是也。积之私家,所以养民也;积之公家补不足而助不给,亦所以养民也。”对于建立仓储的费用来源于“侈糜”、“薄税”而得来,并不“耗于用”、“耗于食也”。其运作方式是“讲究必在平日,措处必在丰年”。

徐光启也十分重视为备荒而准备积蓄。他引玄扈的《除蝗疏》中说:“国家不务蓄积,不备凶饥,人事之失也”。他还引用杨溥之言,叙述了明初洪武年间的积蓄管理。“我太祖高皇帝,惓惓以生民无为心。凡有预设备荒定制。洪武年间,每县于四境设立仓场,出官钞籴谷,储贮其中。又于近仓之处,佥点大户看守,以备荒年赈贷。官籍其数,敛散皆有定规”。徐光启对洪武时期的积蓄情况充满了褒扬。

总之,仓储备荒思想古以有之,到了明代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政府的仓储备荒措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发展经济备荒思想

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增加人民收入,以此来增强抗灾能力,这就是发展经济备荒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文明古国,农业在国家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农民占据着总人口的绝大部分,传统社会更是如此,因此发展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更重要的是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裕民思想”就是发展经济备荒思想的基本内容。

裕民思想主张藏富于民、省上厚下,其认为“然思国家之财富,不在于国而在于民,人臣之理财,不繁于上而裕于下”。裕民的实质是主张使民间富裕,增强自身的救荒能力。在贫富关系上,大多数思想家并没有按照省上厚下的思路来考虑主张藏富于贫民,而是主张保富民。这主要与大多数思想家的阶级立场决定的,这实质上也解决了为什么省上厚下思想与贫富关系思想争论的来源问题。明清之际,中小地主经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他们一方面对民间的疾苦比较了解,对救荒中的问题深有感触,因此主张裕民政策,省上厚下、藏富于民,使民间的救荒能力得到加强,这可以消除救荒过程中层层中间环节的弊端,使救荒落到实处,中小地主也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在贫富关系问题上,着眼于地主自身的利益,提出“富者,贫之母,贫者一旦有缓急必资于富”。在经济发达地区提出了“田主赈济佃户论”,主张保富政策,因此裕民思想的实质是明清时期中小地主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提高的情况下备荒思想的新发展。即“富家臣室,小民之所依赖,国家所以藏富于民”。

徐光启也十分重视增加农民收入,以此增加他们的抗灾能力,并强调统治者有增加农民的财富,增强农民的抗灾能力的责任。他引用《淮南子》的话:“是故人君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逐长,五谷繁殖。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树桑麻,肥硗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枕,秋蓄蔬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徐光启主张政府不能向农民征收过高的赋税。他借《谷梁传》之言:“古者税十一,丰年补助,不外求而上下解足也。虽累凶年,民弗病也。一年不艾,而百姓饥,君子非之”。可见,徐光启是主张藏富于民的,反对统治者对农民的过分掠夺。农民的财富多,抗灾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增强。

徐光启还主张统治者要给人民一个获取财富的充分的空间。他引荀子的话说:“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窖、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他还引晁错之言:“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馁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他主张整个 生产是畅通的,统治者不要为社会生产设置障碍,士、农、工、商各从其业,社会的财富 也就会得到增加。这是比单纯的重视积蓄更为积极的做法。在以上两个条件具备后,徐光启为百姓获取财富提供了几个自己的方法。如通过种植树木可以致富,可以备荒。徐光启用了不小的篇幅讨论了种植树木的好处,畅谈树木是致富救灾的一大途径。他说:“古人所谓‘木奴千,无凶年’,非虚语也”。他收集了许多其他人的著作,了树木救灾之功用。他认为栗可以救灾。“《本草》所谓‘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殆非虚语”。柿可以救灾。“《荒政要览》日:‘三月间,秧黑枣,备接柿树……凡陡坡地内,各密栽成行,柿成。做饼以佐民食。’”而且什么树木都可以备灾。“《务本直言》云:‘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违之利焉。’”

(三)祈攘思想

祈攘主要是用祈祷和攘灾的方式寻求灾荒不要出现以获得农业的丰收。“祈”与“攘”都是对超自然力一种崇拜,“祈”是一种消极被动地接受这种超自然力的安排,希望由它带来丰年,因此明代全国各地都出现过“敬祈祷”、“祈年”、“祈谷”这样的行为,就政府方面来说如嘉靖十年(1531年)“春正月辛卯,祈谷于大祀殿”。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正月辛巳,祈谷于南郊”。“攘”是一种在意识上较为主动地,以人类自身的能力破解超自然力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丰年或消除饥荒的一种行为。这两种思想很明显都是建立在对超自然力的崇拜上的一种迷信思想,但这是当时社会对对来年丰收的一种企盼,也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消除饥荒发生的可能。

同类推荐
  • 空降贞观

    空降贞观

    一次演习中的意外,让空降兵上尉赵云泽穿越千年,来至大唐。从此,大唐有了他的传说。渭水河畔,一声响雷退突厥;长安城中,几多妙策惊朝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军帐中运筹忙,田间工坊汗水淌;诗词惊鬼神,挥剑战英豪;扬鞭大漠,破浪海疆;空降贞观,纵横逍遥。且看赵云泽如何玩转贞观大唐,寄一世癫狂。
  • 乱世之英才

    乱世之英才

    梁杰,一个整日无所事事的三流大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动乱纷争的五代十国,在众多兄弟、红颜的帮助下,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不世功勋,一生戎马弥留之际,却只叹望八千里路云和月,除去云雾空留痕......
  • 毛泽东重整旧河山

    毛泽东重整旧河山

    李蒙编著的《毛泽东重整旧河山》内容介绍:吃过早饭,毛泽东率中央机关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上车前他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一一握手,想起刚才睡觉的事,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了:“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语气中带着自信:“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白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一起来翻阅《毛泽东重整旧河山》吧!
  • 红楼之宝玉是我哥

    红楼之宝玉是我哥

    重生了,忽然发现自己与贾宝玉是双胞胎,帅都帅到一块去了……
  • 皇帝陛下的成长日常

    皇帝陛下的成长日常

    朕英明神武,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后宫佳丽三千,可惜朕的丞相继承父辈之先业,一不留神朕的内库就空了,朕恨不能啖其肉,食其骨,罢其官,让其漠北吃风喝稀。只是一个哲学性问题萦绕朕多时。
热门推荐
  • 柳叶剑

    柳叶剑

    倾城祸国之貌的他只能终日戴着青铜面具,他身怀绝世武功无意卷入江湖纷争,但天不遂人愿,因了一个“情”字落入尘世,只是,无意中露出的容貌引得无数女人倾心不已,更是让一群男人臣服于脚下……谁知,“他”竟然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女人!
  • 冷酷君王的小萌后

    冷酷君王的小萌后

    她最近的两次转世阴差阳错都因打翻了孟婆汤,而带着记忆转世,她前前世是个天生带有水异能的现代女性,前世穿越到废柴身上,然后逆袭为全系灵根的天才,而这一世,谁来给她解释解释,为毛她是只白狐狸!他是苍玄王朝的王,人人都知道他不近女色,后宫里的女人的日子活像守寡,而且他手段残忍,但是谁又能解释解释这只在她面前献殷勤的不明生物是什么!“皇上,白狐把丞相大人打了。”“恩,干得好。”“皇上,白狐把您的膳食倒......茅房了。”“没事,朕现在不饿。”“皇上,皇后把白狐扔湖里了。”“将皇后满门抄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佬你家媳妇又在砍人

    大佬你家媳妇又在砍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女穷。苏倾城:我生平宏愿,凭手中之剑,败尽天下……司绝尘:我家媳妇说的真对。苏倾城:闭嘴!司绝尘:是,大人!众人:……
  • 惑君心,盛世绝宠

    惑君心,盛世绝宠

    淡定,优雅,与世无争。燕国将军府二小姐,年芳十八,待字闺中。燕国君主轩辕灏许她一生尊荣母仪天下之后位,她不愿。商国太子商君于许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之誓言,她拒绝。幽国摄政王幽予胥柔情似水一颗赤子之心只为她,她不要。她说,她愿意成为任何一朵红梅,唯独不愿意成为他掌心那一朵。其实,她要的不过是风雨同舟的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何须誓言,何须承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告而白

    不告而白

    每一个出现在生命里的人,都有初衷,而他们的消失,也都是有苦衷的。
  • 闪耀的逆袭之路

    闪耀的逆袭之路

    我是沈酒.今年15岁.我..我是一个大胖子.…从那天开始我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瘦子.(本文无男主)(根据实际所改成的)
  • 视频中的成长

    视频中的成长

    我就是愁人之间,与你同享人间真情。情诺善,真情不变
  • 等到我们,都心甘情愿

    等到我们,都心甘情愿

    写一个故事,去感动自己。青春里我们以为的爱恨情仇,不过是简单的儿戏,但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心动,却是最最真实。没有大爱大恨,也许我们的青春很简单,但很难忘。如此而已。
  • 法医宋慈

    法医宋慈

    南宋湖南长乐乡,连环挖心案让“鬼嫁娘”之说不胫而走,一时间谣言四起,地方百姓人人自危。郡国公之子安盛平、金刀名捕徐延朔奉命查办此案。宋慈应同窗安盛平之邀,参与到案件的侦破中。宋慈自幼跟随父亲宋推官,亲历了不计其数的形形色色的案件,能查常人所不觉之处。死者指尖的蹊跷伤痕、棺材中神秘的栀子花香、黑色的粉末、红色的鬼面……他熟练运用专业技巧逐一分析,一步步还原“鬼嫁娘”的犯罪手段和过程。芙蓉阁内莺莺细语,凤栖山上落寞孤坟。妖娆青丝,红颜倾城,“鬼嫁娘”的身上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南城女尸案、窦氏之死案、无名人头案……看宋慈如何验尸、取证,为生者权,为死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