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M],上海:上海书店,1986.
[2]顾功叙,中国地震目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谢毓寿,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1~5卷)[G],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4]陆人骥,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M],青岛:海洋出版社,1984.
[5]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6]宋正海,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7]张波,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高文学,中国自然灾害史[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9]宋正海,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相关性年表总汇[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0]赵传集,山东历代自然灾害志[M],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1980.
[11]贵州图书馆,贵州历代自然灾害年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12]湖南省气象局气候资料室,湖南省气候灾害史料(公元前611年至公元1949年),1982.
[13]河南省水文总站,河南省历代旱涝等水文气候史料(包括旱,涝,蝗,风,雹,霜,大雪,寒,暑),1982.
[14]河北省旱涝预报课题组,海河流域历代自然灾害史料,1985.
[15]河北省沧州地区植物保护站,河北历代蝗灾志,1985.
[16]张杰,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M],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9.
[17]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浙江灾异简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8]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
[19]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0]袁林,西北灾荒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21]赵明奇,徐州自然灾害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22]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23]邱国珍,三千年天灾[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24]张剑光,三千年疫情[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25]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6]高建国,中国减灾史话[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27]王玉德,张全明,中国五千年生态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8]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著目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9]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M]。
[30]张建民等,灾害历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1]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74.
[32]陈世训,中国的气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3]张家诚,林之光,中国气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4]马宗晋,历史灾害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5]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6]南炳文,汤纲,明史(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7]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地质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38]宋正海,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群发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9]雷雨顺等,冰雹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0]李善邦,中国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
[41]黄玉兰,实用临床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0.
[42]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续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3]张家诚,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44]台湾明文书局编,中国历史自然地理[M],台北:台湾明文书局,1986.
[4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6]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7]张德信,毛佩琦,洪武御制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1995.
[48]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