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2600000219

第219章 好皇帝指南

人人都想做一个好皇帝,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故而以史为鉴来指引自己做事。那么,怎么做才能算是一个好皇帝呢?

稳定压倒一切。

赵匡胤说:“一百个文官贪污,也不如一个武将造反的危害大。”

战争是极其残酷的。扬州三日、嘉定三屠,杀人以十万计,城市沦为丘墟,生灵饱受涂炭之苦。武将谋反,必然领兵割据一地,朝廷与叛军你争我夺,一地百姓遭殃,对当地的民生危害极大。

张献忠军在四川和清朝作战,CD街道上有老虎出没觅食,可以想见人口凋零的厉害。战后,清廷从湖北迁移百姓入川,至今湖北和四川当地的方言都有想通之处。

想当好皇帝,就要尽量减少战争的爆发,因为一旦爆发,那么当地就需要三十年来恢复生息,还要移民、免税等等。

对国家而言,谋反着实是赔本生意。纵然反叛者伏诛,全家死绝,可是也不过一死了之,国家却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

不过,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希望手下造反,可是造不造反是大臣武将们自己想的,而非自己所能操控的,只有增加造反成本,以此使得他们投鼠忌器。

有鉴于此,历朝历代谋反均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株连九族。朱元璋曾经给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发了两个免死金牌,然而括弧,谋反除外,李善长最后也确实死于谋反之罪。

为了能够掌控群臣的心理,怕他们私底下联合起来谋反。朱元璋设置了锦衣卫,秘密监视大臣们的一举一动,无孔不入。

汉孝文帝在位,异母弟弟淮南王刘长僭越,有谋反之意。孝文帝立刻派人将刘长抓起来,流放蜀地,为得就是防患于未然。

想做好皇帝,面对造反,防微杜渐是必然的,有了造反就要坚决镇压,从不手软,避免对国家造成更大的危害。

不过,国无内忧,必有外患。中原王朝长久以来,一直受到游牧民族的骚扰,要怎么应付他们呢?

宋朝愿意和他们讲和,然后每年给岁币——三十万钱和三十万布帛。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对他们而言,岁币不过是十座县城的收入,以此换的国家安稳,是十分值得的。

战争,是极其花钱的。

对国家而言,战争是一项赔本生意。招募士兵,发放装备,你需要花钱。有了士兵之后,要安排吃住,每个月发军饷,装备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这都是基础的负担。

打仗的时候,奖励有功的,补充损耗的,赢了还好,若是输了,几万人战死沙场,又要重新招募兵勇训练,又有发放抚恤金,着实让人头疼。

战争中虽有以战养战之说,可多半适用于敌人,而不适用于自己。

清朝入关劫掠,过处无不残破。清兵将明人带回去做奴隶,将人家数代的积蓄带回老家,犹如强盗抢了富豪之家,虽然是不可持续的,但所得却极为丰盈。他们把战争当成劫掠,自然是稳赢的。

明朝则不然,一打仗就损兵折将,只能守在城中不敢出去。为了抵御这帮女真人,辽东哪里常年驻扎着二十多万部队。

然后问题来了,山海关哪里的部队那么多,每年就需要发饷银,而且那里又不是产量地,据说粮价是内地的五倍,需要明朝源源不断的往北方运粮。整个明朝都在为辽东输血,而辽东却始终无法平定。

小说中,明末的山海关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朝廷内的大臣、山海关的守将等等,吃准了朝政不能不剜肉补疮,于是辽响不断地加,得来的钱上下分润,以至于养寇自重。

自重倒是真的,养寇则不然。

女真人极其能打,骁勇善战。明朝几次派遣大军,想要荡平女真,解决后患,可是每次都全军覆没,兵败如山倒,以至于谈虎色变,着实不敢再出征了。

于是双方就这么耗着,女真人抢一次能安生一年,来年厉兵秣马再来一次,明朝就如肥羊,全族杀一头,足够吃一年。

而且女真人也不害怕,反正明军只敢躲在城里,又不敢袭击自己后方,算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坦白说,女真人一穷二白打天下,骨头多肉少,明军想要以战养战,都养不起。

明朝最终栽在了这点上。

好皇帝在位,遇到这种打法,也是头疼不已。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必须出狠招了。

明朝朱棣是个名将,当藩王的时候屡次出征蒙古,后来靖难中当了皇帝。

然后北方蒙古又闹事了,派遣将领邱福过去,十万明军全军覆没。

朱棣于是御驾亲征,帅兵七十余万远征漠北,一战将蒙古的一个大部落打残了,自此消停了很久。朱棣越发神勇,此后多次出征,搞的蒙古各部落风声鹤唳,一听说朱棣来了,立刻带着部落跑得远远的。

有朱棣在,北方无事,国家安宁。明朝虽然经历内乱,可是之后外患大为减轻。

明史中称赞朱棣: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不过,此项技能仅限于朱棣这样能打仗的皇帝,要是换成明英宗,那就是几乎是举国沦丧了。

有自知之明的皇帝,于是将领兵的任务交给有能力的下属,通过把控他们,来实现御外的目标。

《鹿鼎记》中,韦小宝对康熙说:不如你御驾亲征,去踢吴三桂的屁股。

康熙摇摇头:吴三桂这老小子很会用兵,我还年少,不懂兵事。明英宗就是听了太监王振的话,御驾亲征,结果自己被人所擒,不可不慎之。不仅我不能领兵,你也不能。吴三桂士卒骁勇,前期咱们非得吃败仗不可,所以必然要用能打仗的人打,等到后面吴三桂的不行了,那时候我再派你过去,让你打能赢的仗。

所谓的知人善任,便是如此。

那谁是会打仗的人呢?

清朝以武开国,诸多亲王都是沙场领兵作战的,各有自己的功绩,让他们去就好。

韦小宝去天津卫时,武官们送行,唯独一个大胡子军官面露不屑。后来韦小宝要领兵了,可他不会打仗,自然要找会打仗的人来,忽然想起一句话“不爱怕马屁的都是有本事的”,于是让兵部尚书明珠将大胡子军官请来,跟他义结金兰,让他带自己领兵。

其实朝廷之内,对官员的贤愚都有认知,也知道谁又能力。可是太平盛世的时候,又用不着你,于是将领们必须学会做人,否则必然不得升迁。一旦打仗,死生之事,朝政自然派能打仗的打硬仗,然后让有关系的去接收。

做个好皇帝,就要知道下属们的秉性,起码要找到能倚重的良才,纣王还有太师闻仲呢,对其恭敬不已,不可不慎。

汉孝文帝在位时,匈奴为患,母亲又不允许他御驾亲征。于是他暗地里留心将领,一次听说周亚夫治兵很严,便去探望。

到了细柳营前,士兵们不让汉孝文帝进,说非有将军之命,任何人不得擅入,请陛下赎罪。

丢了面子的汉孝文帝大喜,让士兵去通知周亚夫。

周亚夫过来接驾,末将甲胄在身,不便行礼,还望陛下赎罪。

汉孝文帝于是在周亚夫的指引下检阅了细柳营的将士,感叹说这才是能打仗的士兵。

于是汉孝文帝封周亚夫为太守,抵御匈奴。临终前,汉孝文帝叮嘱太子说,如果国家有事,可以去找周亚夫,他是能打仗的人。

太子铭记于心,后来用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你信任的人背叛你怎么办?

安禄山是胡人,每次在朝堂之上都对唐玄宗表忠心,唐玄宗也是能够知人善任的人,本身也会打仗。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三镇节度使,恩宠备至,安禄山呢,则认杨贵妃为母亲,据说特别会装婴儿哭来逗笑皇帝爱妃。

当唐玄宗听说安禄山反了时,当即认定这是假的,执着的说,朕对他这么好,他必然不会反,肯定是旁人诬陷他。

刘邦问英布:你为何要造反啊?

英布:我想当皇帝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赵匡胤黄袍加身时,对知遇之主柴荣倍为愧疚。赵匡胤本来有千里送京娘的义举,可是小事上可以义一义,真到了当皇帝,也就不想推辞了。

好皇帝在位,迫不得已时,必然要用能打仗的领兵。可是打完仗后,一定要将军权拿回来,也是为了防患未然。

当皇帝的诱惑摆在面前,任何人都是不可信的。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汉孝景帝立刻任命他为右丞相,告诉他,以后的军国大事,咱们君臣二人相互谋划。

周亚夫心知皇帝有了猜忌之心,于是接受了出将入相的安排。不过他是军旅之人,不长于政务,当丞相不合格,很快离职,在宫廷盛宴中又受到羞辱,怀恨而去。

汉孝景帝望着他离去,说:此人不是能辅弼幼主的人啊。

此时汉孝景帝已经病入膏肓,为了给儿子留下太平基业,于是借口周亚夫谋反,将他压入囚狱。史书上说周亚夫绝食而死,但是周亚夫绝食,还是不给他饭吃,那就不一定了,反正掌握了话语权的是朝廷,说你绝食而死很有气节,我再给你平反,你家里面人也得认。

汉孝景帝给儿子汉孝武帝安排的能打仗的人是窦婴,不过他的下场也挺惨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好皇帝莫过于要知兵,就算不知兵也要知道谁会领兵,知道谁会领兵,更要会对付他,否则只能一败涂地。

说完了兵事,再说政务。

国家事务千头万绪,会打仗的皇帝操持着兵权,然后将政务托付给能做事的人。

刘邦用萧何,赵匡胤用赵普,朱元璋用李善长。自来明君在位,从来都说是人才济济,决没有说自己包打天下的。

朱棣选定了三个杰出的文官——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果然开泰,历任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朝,治理民生,使得国家蒸蒸日上。

当然,朱棣倚重文官,在于他们没有造反的可能性。三杨虽然把持朝政,可是都非常畏惧朱棣,其中杨溥在诏狱里关了十年。而且三人都是文官,自身没有兵权,自然不会冒险造反,所以朱棣用的很放心。

朱棣管打仗,三杨管治国,都做的很好,国家却不兴盛的,未之有也。

不过朱棣也不是善茬,他任用锦衣卫,让官员的儿子当锦衣卫百户千户,任用亲信纪纲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权势熏天,甚至还玩了指鹿为马。朱棣立刻诛杀纪纲,随后又建了东厂,让太监掌管东厂,反正他们不能取自己代之。

东厂、锦衣卫治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汇报给朱棣,连当日菜价都有,白菜一毛八之类的。后来明军入朝鲜和日本作战,锦衣卫的人在国外刺探情报,策反将领,做得很出色,对内战争更别说了。

当然,秦始皇在位时也是这么做的,他称得上雄才大略,却谈不上是好皇帝,所以好皇帝还要学会爱民。

何所谓爱民?

朱瞻基在朝堂之上,感慨的对百官说,他微服出去,遇见一个老农,跟他聊天。老农说春天耕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朝廷里的徭役就来了,一年四季没有闲的时候。

朱瞻基总结说,百姓如此不易,国家怎可以再给百姓增加负担呢。

当然,减赋税是不可能的,不加赋税百姓就谢天谢地了。《鹿鼎记》中,韦小宝一句“永不加赋”,独臂神尼心中叹息一声,打消了行刺皇帝的念头。

然后就是徭役。

古代修路、修陵墓、修宫殿、修河堤,都是耗费极大的工程。朝廷于是征用百姓服劳役,当然是不给钱的,只管饭。此外,那时候也没有义务兵一说,国家要打仗,既要士兵作战,也要民夫押送粮草,这些最终都是落在百姓头上的。

秦始皇攻灭六国,又是南攻百越,又是北御匈奴,不可一世。可是增加在民众身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随着自身国力下降,叛乱势力一起就如火如荼,不能有效镇压。有人将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纳于正规军在外作战,百越五十万,长城二十万,若是都在国内,便是项羽也折腾不起来。

隋朝更是,杨广本人学识不错,写信给大臣杨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的。二十岁的他,就任隋朝兵马大元帅,统领全部灭陈的隋军,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可惜三次征讨辽东,奉行什么以德服人,结果连番兵败,国内又遇上了杨玄感反叛,在内还修了大运河,于是流民四起。

国家虽强盛,可是不知节省民力,只能是亡秦之续尔。

好皇帝知道家业是怎么来的,特别勤俭。汉孝文帝、孝景帝在位,妃嫔们不许穿拖地的衣服,平日里在宫里织布,而好皇帝自己亲自耕种,虽然是形式,可也做了表率。

但凡国家有大事,汉孝文帝必然抚慰孤寡,酒肉粮食颁发给贫困的人家,并且大赦天下,将自己的好事变成天下人的幸事。

好皇帝知道懂得收买人心,会能懂得民生疾苦。

发生蝗灾之后,唐玄宗亲自去田野间视察,看见蝗虫在田地里啃食农田,心疼不已,一伸手就抓来了一个蝗虫。唐玄宗将蝗虫扔在嘴里,直接嚼了说,“尔食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

漂亮话谁都会说,说多了大家也不在意了。可是唐玄宗以实际行动表示,我不仅这么说,还是这么做的。

皇帝这么做了表率,群臣特别讶异,自然做好了赈灾的事。百姓听后,也特别感激,于是听从政府安排,没人能煽动百姓趁机造反。

好皇帝也懂得兴修水利,不过是在百姓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最终也让百姓受惠。

元朝时黄河泛滥,元相脱脱上书请求治理黄河,修理河堤,得到允许。可是修理河堤中,元朝征伐了大量徭役,而且克扣工程款项,惹得民不聊生,于是黄河一只眼,挑动天下反。

要做事,就要做好。要做好事,就要做彻底。好皇帝做事不靠谱,自己也成不了好皇帝,也不过是“百姓何不食肉粥”罢了。

当两害相权时,好皇帝则要懂得取其轻。

《大明王朝1587》里,严嵩说,自来只听过种地的造反,从没听过商人造反的。

种地的活不下去,人数又多,自然造反。而商人,数量少,且都有各自的社会地位,宁肯舍弃部分家财也不愿意造反。

商人说:大明富有四海,若朝廷上下知道节用爱民,何愁钱粮不足。如今皇帝奢侈,兴修宫殿,大臣们渔利,取之于民,民变在即,则掠之于商,如何能够长久。

好皇帝是养羊的,剪剪羊毛就好了,而有些则是养猪,养肥之后一刀杀了,足够吃好久,反正天下生生不息,肥猪总是有的。

《鹿鼎记》中,韦小宝和索额图去抄鳌拜的家产,一共两百五万两,索额图和韦小宝私吞一百万两,平分了。

康熙说:鳌拜侵占了苏克萨哈的家产,你们将其还给苏克萨哈的后人们吧。

索额图和韦小宝领旨出来。

索额图说:我们给苏克萨哈的子孙四五万两银子就够了,给的多了,反倒显得苏克萨哈是贪官,子孙也不光彩不是。

韦小宝自然点头称是。

上有所好,皇帝是杀猪的,便宜的也不过是手下一帮屠户。皇帝是养羊的,下面人自然也转业了,虽然免不了薅社会主义羊毛,但只要不是心眼太实,羊还是过得去的。

国力昌盛,当知节用为本,不然取之有尽,用之有竭,安能久乎?

民生疲敝,当知勤劳为先,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外患重生,当知兵者大事,国之重器不可轻易予人。

内有叛乱,当知毫不留情,防微杜渐乃是良策,既已失控,则减少损失,力求尽快解决,时间越短,危害越小。

好皇帝如杨坚,躬行节俭,朝会之中和大臣们一同吃饭,吃的勤俭节约,处理国务。

好皇帝如刘桓,慈惠宽仁,知道爱民为本,抚恤孤寡,节省用度,一座高台十户人家,当知来之不易。

好皇帝如朱棣,执掌三军,平定外患,又知人善任,将政务托付给值得信赖的大臣,虽然德行有亏,可是百姓受益。

好皇帝如赵祯,包拯铁面无私,他却能多加维护,为国家保忠良之才,还世间公道。

知兵、用人、爱民、节俭,如此便能为好皇帝了。

崇祯节俭,崇祯用人,崇祯未必不知兵,强加赋税于民,也是形势所迫。不过,真如崇祯一样,太多的迫不得已交织在一起,内忧外患,争斗不休,也非人力所挽回,戒之慎之啊。

同类推荐
  • 一起杀出个三国

    一起杀出个三国

    苍茫的天空,数不尽的人马,疯狂的厮杀。在那震天的喊杀声中有许多人倒下后就在也没能起来,也有些人起来后又倒下。一员小将手持一把丈余长的长枪,他身边的敌人不断地倒下。身上那本就破烂的铠甲上浸透鲜血,还有血正在从铠甲缓的滴下。看着战场上这无数的尸体和血腥的杀戮,那小将握紧了手中那滴血的长枪。他心中正在疯狂的低吼、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乱世!
  • 重回之烽火三国

    重回之烽火三国

    一朝穿越回三国,董晟发现自己是个失败的穿越者,没有系统,没有后宫,打架打不过吕布,泡妞泡不过马超,吵架吵不过貂蝉……然而,神器在手,天下我有,究竟董晟如何逆天改命,请看《重回之烽火三国》!
  • 既寿永昌之三国

    既寿永昌之三国

    三国是最令人追崇和怀念的时代,最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从没有像这个时代一样,诞生出如此众多名留千古的谋臣武将,本故事发生在汉献帝初期,群雄争霸,混乱未明之时。传说高祖皇帝刘邦遗留下一个宝藏和一块关乎天下的灵石,有道是"得灵石者王天下。"尹仁和吕布合力诛杀了董卓,接下来却不知何去何从了。一切精彩故事有待呈现……
  • 末日亡灵

    末日亡灵

    胡夷乱华,战火燎原;天地苍茫,民不聊生。国家,民族,情感,生死……风云际会,他,他们,一个个平凡的人被推上历史的舞台,用血,用泪,用生命谱写着一曲极不平凡的宏达乐章。天地大者,无非生死,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血染的天际,猩红的残阳,在那无边乱世里,究竟是什么让其毅然决然地走上如此死亡之路?而在这条路上,这群人,这些有血有肉的亡灵,又能否逆转这末日残局?
  • 国殇皇帝之明崇祯传

    国殇皇帝之明崇祯传

    穿越成为倒霉的皇帝,一步步把国家重新修补起来,中原帝国重新震慑四周……
热门推荐
  • 拳镇周天

    拳镇周天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上一世因身患重疾而自愿充当试验品的普通人,灵魂穿越至仙魔位面,变成了深陷重重劫波的世家子。神秘诡异的道士,凶恶嗜血的妖魔,人心如鬼的算计,一切的一切汹涌如狂潮,誓要将人吞噬殆尽!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暗流之中,小小穿越者又将如何夹缝求存,化身为翻手为云覆手雨的绝世大魔头?
  • 至尊妖女,重生不为后

    至尊妖女,重生不为后

    素萝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死在嫡姐的手中,这个与她相亲相爱的嫡姐,在抢了她的夫君,夺了她的一切后,最终还要了她的性命,连带着她肚子里的孩子都没有放过。素萝死也闭不上眼,最后印在脑子里的便是刺眼的锥心之痛!再次醒来,素萝以为到了阎罗殿,却重生回了五年前,摸着完好如初的眼睛,她笑到泪流满面,好!好!好!天不绝我,我就要那些害我之人死无葬身之地!喂,喂,喂,那边两只,能不能消停一点,你不是长公主之子吗?装什么玩世不恭,你不是将军之子吗?玩什么诡计多端,她怎么就这么没眼光,交了这两个损友!好吧,损友也有损友的用处,就让他们助她一臂之力!势利的祖母,伪善的母亲,道貌岸然的父亲,以及小白花嫡姐,我素萝会让你们一个个现出原形!再打你们入十八层地狱!只是,不是说好了是损友的吗?怎么和她想的不太一样了?还有那个该死的王爷是想怎么样……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增进对优秀的文学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和传奇中选取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冯梦龙的《精忠旗》、孔尚任的《桃花扇》、方成培的《雷峰塔》、高明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孟称舜的《娇红记》等以飨读者。
  • 大富豪之逆转人生

    大富豪之逆转人生

    且看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小子逆转人生开启首富之路
  • 阿拉德传奇之月皇

    阿拉德传奇之月皇

    在网吧里通宵游戏的王钺倒霉的赶上了游戏半夜维护更新,一个意外的隐藏任务.通过游戏里的时间裂缝穿越到了异世界,得到了月神的传承,受命回到过去时间改变历史,拯救阿拉德大陆和复兴魔界文明.突然的死亡,重生后身体的变化,在过去的魔界里成为精灵使凯蒂的弟子,修习召唤魔法得到强大力量,进入大陆结交伙伴,最终一步一步踏上至高的地位—月皇
  • TFBOYS之天才小姐复仇恋

    TFBOYS之天才小姐复仇恋

    我所有逝去的时光,只是为遇见你而做铺垫。
  • 我的口吃女友

    我的口吃女友

    口吃不是病,犯起来要人命,结巴对于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可比牙疼更加厉害!
  • 戒子归途

    戒子归途

    师父,要是我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无事,只要你能过得了自己那一关即可。哪有什么坚持不下去的事。归根结底,是你自己不想了而已。
  • 十二生肖之蛇八

    十二生肖之蛇八

    本书以中国神话十二生肖为改编,以蛇八为主角,讲述了十二生肖为何有蛇,蛇又是如何成为十二生肖之一,及蛇八与林如霜之间的爱恨情仇,本故事属于自编,作者属于新萌。望各位道友,多多指点!谢谢
  • 在时间中逆流前行

    在时间中逆流前行

    一名普通的少年忽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在倒流,挣扎无果意图自杀后,遇见了心爱的人,却遭到不明身份的人的追杀,携手侦探共同调查幕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