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2600000082

第82章 二十军功

异语4

如果你穿越回去,看见一个人,腰上绑着一个人头向你冲过来,多半是秦国;

如果你穿越回去,看见一个战场,死的人多半没有左耳,多半是蒙古兵。

——————————————————————————————————————有感

公孙鞅如同一个刚入职的医生,无法一眼看出什么病,只好让病人躺在床上,按着他的肚子,问这里痛不痛,那里痛不痛。

病人自然不情愿,你不是医生吗,人说医生望闻问切,你怎么连我什么病都看不出来啊!

顺带一提,扁鹊如今就在秦国,混的风生水起。

公孙鞅按着按着按到了校长的痛楚,立刻了然于胸,接下来就是背书了,将此病的起因,病症说的头头是道,专业名词频出。

校长三折肱(gong)为良医,也会两下子,只是水平一般,能力有限,不过看得出眼前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校长年轻气盛,大腿一拍,就你了。病人信任医生,只要医生靠谱,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公孙鞅详细的研究病情,觉得中医疗法有问题,西医那边已近有成熟的治疗方案了,于是要改医嘱。医生自然不愿意,然后就是辩论。

医生说,你那套在国内没有成功先例,连小白鼠都没试验,竟敢这么搞,还是保守治疗稳妥点。

校长大怒,老子都这步田地了,你们还指望着保守治疗,怕担责任是吧!

公孙鞅补刀道,中医现有的疗法,不也是一点点实验来的吗?夏商周的时候正是因为琢磨出了新的疗法,这才转危为安。你们说的保守疗法,不就是回家等死吗?

校长当即拍板,按你说的办!

公孙鞅只想功成名就,不关心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他也不关心公司是走高精尖,还是底层路线,只要自己能得到实惠就好。他这样的北漂的人,还有很多,都渴望出人头地。

如今终于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公孙鞅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秦国国内大臣甘龙、杜挚(zhi)反对他的法令,他就跟他们当庭辩论,总之,谁反对他做事,谁就是他的敌人。

他变法并不是为了秦国百姓,而是为自己出口恶气,公孙鞅大权在握,整个人已经变了,他本就对秦国没什么感情,做起事情来自然不讲情面,反倒少了很多顾虑。

公孙鞅初入政坛,一时炙手可热,可是百姓们并不了解他。于是公孙鞅大早上的便在栎(yue)阳城东门入口立了一根3米长的圆木,宣称谁能把木头搬到西门,就给谁十两金子。

那时候城池都不大,从栎阳的遗迹来看,东西五里,南北三里,也就是需要扛着木头走2.5公里,步行的话大约25分钟。

中国人喜欢热闹,立刻围上了一大群人,大多数人还是蛮警惕的,都在看热闹,谁也不愿意去,就是有心想去试试,可是也没勇气。

于是公孙鞅提高封赏,又加了十两金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还是扛起了圆木,坚持着走完全程,自然很多人跟着他,打算看笑话。

结果到了西门之后,公孙鞅立刻命人给了他二十两金子,大汉自然喜不拢嘴,而围观看热闹的自然忙不迭的后悔。二十两黄金,按照如今的换算,50克一两,一克黄金330元人民币,那么是33万人民币,而大多数人一年工资还不到二十万。

可惜好事不再来,公孙鞅很精明,花了一些小钱,将自己塑造成了新闻人物,很快整个秦国都在说这件奇事,说公孙鞅傻大头,有钱烧的,总之什么都有,最重要的是,他说话算话,下次他再说什么,一定很多人抢着去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很高端吧!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公孙鞅手段高,点子多,可是若没有人用他,他还不是一筹莫展。吴起若是没人用,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还有韩信,不需要过渡立刻就能统兵打仗,没人用他,却连肚子都填不饱。

蓝玉荡平大漠之后,朱元璋大喜,说蓝玉是我的仲卿、药师。

卫青字仲卿,李靖字药师。卫青之前是平阳公主家的骑奴,姐姐卫子夫受到汉武帝宠爱,自己因此被汉武帝看中,成为汉朝大司马大将军,而后还娶了曾经的主人平阳公主。

李靖曾经向杨广告密说李渊要造反,李渊占领长安后要杀了他,李世民认为人才难得,救下李靖召入幕府,而后李靖率军攻破东突厥大军,俘虏了颉(xie)利可汗,解除了唐朝最大的威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国历来人才都不少,只是埋没于荒草间,无人赏识,而明君在位,说到底是眼光准,故而能够知人善任,成就大业。

公孙鞅向赢渠梁阐述了变法的道理,现如今东方各国都争相变法,其实是为了改变国家结构,让国家更加适应战争,能够开动国家机器,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战争中。

战争比的是什么?

谁的将领能打,谁的士兵多,谁的士兵勇猛,谁的粮草军械多,谁的预备兵员充足。

满足以上条件,你就要建立一个以军功为主的晋升渠道,明明白白的告诉国民,想升官发财吗,那就参军吧,种一年地也不如战场上斩获一个人头,两个人头就官升一级,激发国民对外侵略的狂热。

于是秦国率先规划了二十级军功制:

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良造,十六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我在此引用【李四郎】的二十级爵位说明:

二十级爵位可以按实际地位和待遇,由低到高大体分为“士——比大夫——卿——侯”这四大等级。

士:

公士:是最低等级的爵位。兵马俑中那些不穿铠甲、只着布衣的弩兵都是这一爵位。这一级可以同时分得一顷田(100亩)、一宅(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的宅基地,秦代六尺一步,一尺23.1厘米,也就是给你长宽各41米,总建筑面积1729平米的地方盖房子,还安排一名庶子(公孙鞅、孔子一样妾生的孩子)帮你干农活。

上造:兵马俑中身穿铠甲、戴着红色或黑色麻布头巾的步兵就是“上造”。

簪(zan)袅(xiao):“袅”有马具的意思,簪袅就是给马带上马具。兵马俑里驾车的御手,他头戴单板长冠,身穿的铠甲也更厚实严密。这一等级为军士长,可以得三顷田、三宅的宅基地。

不更:“不必服更”之意,从这一级别开始就可以免除更役(徭役)。这一级别一般担任战车上三人中负责手持长兵器作战的“车右”。

比大夫:

大夫:这一级一般担任“车左”,也就是手持弓箭射击战车车长。

官大夫:可得七顷田、七宅的宅基地。

公大夫:从这级往上开始算作高爵,社会地位也提高了,见了县令、县令秘书(县丞)只行揖礼,不用拜倒。

公乘:国家安排车马供他使用。

卿:

五大夫:从这级往上,开始享受“卿”级待遇,能有三百家以上的纳税收入,拥有这一爵位的通常都是将军。“五大夫”为爵位的分水岭,“五大夫”及其以下爵位的待遇都不算高,但往上的爵位各种待遇就明显增长了。

左庶长、右庶长:庶长是“众庶之长”,也就是“百姓之长”的意思,它一开始是官职,后来渐渐变成纯粹的爵位名称。

左更、中更、右更:“更”有“管理更卒”的意思。

少良造、大良造:也就是可以统领“上造”爵的士兵。

驷(si)车庶长:是“乘坐驷马之车,当众庶之长”的意思。

大庶长:卿级待遇里等级最高的。

侯:

关内侯、彻侯:最高的两级。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有“侯”的称号,但没有实质上的封地,平时住在咸阳;后者则是实至名归的“侯”,有自己封地,但他们只有征收封地赋税的权利,不能对封地进行实际治理。

秦军基层战斗单位为什伍制: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人;两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一屯,设屯长一人;两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设五百主一人,领亲兵卫队短兵五十人;十百设二五百主一人,也叫千人,领短兵百人。

秦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大军团中的小队配合作战,如果有人斩首一级,那么伍里的其他人会掩护他割去首级,绑腰上。战后根据你腰里挂了多少人头统计个人战功。

当然这只是统计战功的基础,在此之上还有别的方式统计战功,不然一个像孟贲一样的猛人随随便便砍二十个人不就爵位升到顶了?

王翦后来还发牢骚说,哎呀,政府对待我们这些武将太刻薄了,战功卓著也没能封侯啊。

原因是,看首级是基础,针对低等爵位的战士,而不是那些指挥作战的将领的。

军官的爵位是按照集体功劳计算,如果自己部队的斩首达到了三十人以上,该队的百将、屯长才能记功;如果攻城战中斩首八千人、野战中斩首两千人,指挥作战的将军才能记功,从军吏到将领都会受到赏赐,所有战斗人员都会进爵一等,而大将、御手、骖(shen)乘有可能进爵三等,为了让军官安心指挥,最大限度的获取集体胜利,《秦律杂抄》还明确禁止军官亲自上阵。

而为了保证战斗的有序进行,将士不必分心,秦国军队在军功授爵的制度也有适当调整。如果战斗很凶险,会把记功条件放宽一些,比如攻打城邑的敢死队,他们每队十八人,如果全队能斩杀敌军五人,全队都会进爵一级,如果有人战死,爵位则由他的家属继承,但如果死者并没有死,就会免除他家属的进爵,同伍的人因为隐瞒真相而被罚为隶臣(国家管理的男**隶,女**隶成为隶妾)。

至于验功,那也是相当的严格。战后会把斩获的首级公开展示三天,称为“暴首”“验首”(《商君书》),军官核实需要三天,这三天里如果有人有异议,还要去军官处打官司,找证人证明。一旦确认,斩首记录会送到户籍所在的县,由县政府论爵,而且必须三天内完成,不然县尉要被撤职的。

如果发生争抢首级的事情,一旦发生械斗,《法律答问》里规定,“百步以内发生凶案,所有人都有义务制止”(强制性见义勇为),所以争抢首级这种事儿一定会发生的,但一定是偷偷摸摸发生的。某秦简(忘了)记载的,公元前266年,秦国夺取魏国邢丘,就在发生了一次争抢首级的案件,被路过的另一个秦兵阻止。

军功授爵制很明显有强化社会等级分化的功能,但也是一种保证社会阶层流通的方式,爵位高低不仅仅是关乎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尊严等切身利益,还可以通过爵位赎还亲人的罪行,或者折抵自己亲人的法律地位。比如可以交还两级爵位将自己亲人中的隶臣妾赎为庶人,或者把交还一级爵位将自己的妻子赎为庶人等等。参军作战—获取首级—授予爵位—重获自由/出人头地,只要遵循这一套流程,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商君书》中说,“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显见,这套制度就是为了耕战服务的,有的观点认为这套制度导致秦国统一后无法适应和平环境,战时的法令依然通行全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但是这套制度却没有随着秦朝的灭亡而灭亡,汉朝依然实行这套制度,到了汉武帝时期还经常能看到刘彻为了宣扬自己的德行,给臣民赐爵这样的记录。

同类推荐
  • 执剑书唐

    执剑书唐

    当他见识到大唐雄风,他的穿越者身份一文不值,他想做的是融入大唐,做一个真正的唐人。他喜欢腰缠长剑,书写诗词歌赋,他更希望在历史这偌大的舞台上谱写属于自己的大唐风华。
  • 带着直播到大唐

    带着直播到大唐

    徐毅是名户外主播,然而,阴差阳错的竟然穿越到了大唐,最重要的是,随身还携带了一个直播系统!有人要看李二,要看长孙皇后,要看直播打突厥,要看直播打高句丽,还要看武媚养成记……徐毅笑的跟贼似得,各位看官老爷不要急,直播可以,但要打赏啊,兄弟在大唐的现代生活,可就全靠各位看官老爷们了!【新人新书,每日保底两更,拜求各种收藏,推荐】
  • 三国之最强暴击

    三国之最强暴击

    秦逸意外穿越汉末,身处乱世何以安身?幸得最强暴击系统!物资暴击、募兵暴击、声望暴击、攻击暴击!又有文臣武将加持!自此,秦逸一飞冲天之势不可阻挡!
  •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起书友群:219,803,021;寒门崛起全订阅群:254,292,459欢迎大家入群互相交流,欢迎大家与我沟通交流。
  • 五代逆天

    五代逆天

    避免两宋之颓废,重现汉唐之盛世,一切尽在《五代逆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微观星球大亨

    微观星球大亨

    大二学生贤哲晚上散步,居然碰巧捡到了外星人忘在地球的游戏机?真没见过巴掌大小的星球,而且还五脏俱全!成为微观星球的上帝,按照个人想法发展科技文明,带领子民,参加宇宙级微观星球争霸赛!使地球免于被毁灭的灾难!兑换数不尽的星币和财富,到宇宙各处度假游玩!各位好,我叫贤哲,普通的二本院校大二学生。一名微观星球大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蜜宠:死媒婆,你轻点
  • 我们一起浪过的日子

    我们一起浪过的日子

    那年我们热血飞扬,身边兄弟围绕。那年我们情意绵绵,身边恋爱不断。那年我们风华正茂,身边处处精彩。那些年,我们一起浪过,爱过,也恨过~一段青春囧事,一场爱恨离别,青春匆匆流逝,再次相遇,你我不再年少!谨以此文,献给那个想回忆,却再也回不去的年代!
  • 王爷的无赖义妹(宫系列)

    王爷的无赖义妹(宫系列)

    她聪明慧黠、口齿伶俐,又兼有一张百坚不摧的厚脸皮,可谓人见人爱……即便怨她的也寻不到暗拍砖头的机会啦!若说有什么弱点,便是贪恋美色,人家公子朝她轻轻一笑,她便神魂颠倒了,待得知对方的身份已是追悔莫及。什么?他意气消沉,正好乘虚而入?呸,她的骄傲岂可容她做出这等事!却不知,对一个人的心软,能让你一退再退,只求能执他手,换一世安宁。
  • 系统之我能放大缩小

    系统之我能放大缩小

    上一世为保护绝密物品壮烈身亡,却不料魂穿异世成为上门女婿,手握放大镜系统,世间万物皆可放大缩小,什么,丹田放大一万倍!所有的委屈与仇恨,这一世,一并解决吧!
  • 迈开腿得健康

    迈开腿得健康

    通过运动我们的身体可以获得很多益处。跑步、登山固然可强健体魄,然而生活中有些小动作也是一种运动,而且多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这种低强度运动同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对身体来说,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万能补品,而是这本让你找回活力的白皮书。
  • 穿越之情陷大唐

    穿越之情陷大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情穿梦一场,相思恨断肠。但愿人长久,千年共明月。明月若有情,往来寄佳音……
  • 混水河畔

    混水河畔

    书讲述的是清朝末年,京城太医王敬仁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也因此招致同行妒忌,终被陷害入狱。王敬仁的长子王大明有幸逃脱,与芳馨结为患难夫妻,经历千辛万苦来到黄土高原东北部的混水河畔,改名换姓后于此安家落户。夫妻二人开设药房,培养徒弟,收养孤儿,免费为穷人治病。他们的善行受到乡邻的赞扬和敬服。他们对人、对生活的浪漫热情与乐观豁达,犹如黄土高原上怒放的山丹丹花,纯真、美丽、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