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51300000067

第67章 元舅召兵泄谋被害 权阉伏罪奉驾言归

却说何进见了郭胜,就胜手中取书展览,顿致惊惶失色。书中约有数百言,有数语最足惊人,略云:

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扫灭我曹,但知硕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闭上□,急捕诛之!

进踌躇多时,方问郭胜道:“赵常侍等已知悉否?”胜答说道:“彼虽知悉,亦未肯与硕同谋;大将军但嘱黄门令,收诛蹇硕,片语便可成功了。”进依了胜言,即使胜转告黄门令,诱硕入宫,当即捕戮,一面宣示硕罪。所有硕部下屯兵概不干连,移归大将军节制,屯兵得免牵累,自然愿听约束,各无异言。

惟骠骑将军董重为永乐宫中董太后从子,本与何进权势相当,两不相下;再加皇次子协寄养永乐宫,颇得董太后宠爱,所以董太后与重密谋,拟劝灵帝立协为储,将来好挟权自固。偏与灵帝说了数次,灵帝始终为难,不便遽决,终致所谋无成;及何后临朝,何进秉国,只恐董氏出来干政,辄加裁抑。董太后很是不平,东宫愤詈道:“汝恃乃兄为将军,便敢鸱张怙势,目无他人?我若令骠骑断何进头,势如反掌,看他如何处置呢?”语为何太后所闻,即召进入商,叫他除去董氏,免致受害。进即出告三公及亲弟车骑将军何苗,共奏一本,略言“孝仁皇后常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交通州郡,婪索货赂,珍宝尽入西省,败坏国纪,向例藩后不得留居京师,舆服有章,膳羞有品;今宜仍遵祖制,请永乐后仍还本国,不得逗留”云云。这奏章呈将进去,立由何太后批准,派吏迫董太后出宫;何进且举兵围骠骑府,勒令董重交出印绶;重惶急自杀,董太后亦忽然暴崩。或谓由何进使人下毒,事关秘密,史笔未彰,大约是不得善终,含冤毕命。中外人士多为董氏呼冤,才不服何进所为了。何太后乃为灵帝发丧,出葬文陵;总计灵帝在位二十一年,寿只三十有四。就是董太后遗柩亦发归河间,与孝仁皇合葬慎陵;渤海王协却被徙为陈留王。

校尉袁绍复向何进献议道:“前窦武欲诛内竖,反为所害,无非因机事不密,坐隳忠谋;当时五营兵士俱畏服中官,窦反欲倚以为用,怪不得自取灭亡。今将军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又皆系英俊名士,乐为效命,事在掌握,这真是天赞机缘呢!将军宜为天下除患,垂名后世,幸勿再迟!”进也以为然,遂入白太后,请尽黜宦官,改用士人。何太后沉吟半晌,方答说道:“中官统领禁省,乃是汉家故事,何必尽除?且先帝新弃天下,我亦未便与士人共事,得过且过,容作缓图。”进不敢再争,唯唯而出。袁绍迎问道:“事果有成否?”进皱眉道:“太后不从,如何是好?”绍急说道:“骑虎难下,一或失机,恐将遭反噬了!”进徐答道:“我看不如杀一儆百,但将首恶加罪,余何能为?”绍又说道:“中官亲近至尊,出纳号令,一动必至百动,岂止杀一二人,便可绝患?况同党为恶,何分首从?必尽诛诸竖,方可无忧!”进本是优柔寡断的人物,终不能决。

哪知张让、赵忠等,已微闻消息,忙用金珠玉帛赂遗进母舞阳君及进弟何苗,与为结好。天下无难事,总教现银子,当由舞阳君母子屡至太后宫中,替宦官善言回护,曲为调停,并言“大将军专杀左右,权力太横,非少主福”。说得太后也为动容,竟与进渐渐疏远,不复亲近。进越觉失势,未敢逞谋;独袁绍在旁着急,又为进划策,请召四方猛将及各处豪杰,引兵入都,迫令太后除去阉人。进依了绍计,即欲檄召外兵,主簿陈琳谏阻道:“谚云:‘掩目捕雀,是讥人自欺!’试想捕一微物,尚且不宜欺掩,况国家大事呢?今将军仗皇威,握兵权,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如燎毛发,容易得很;但当从权立断,便可成功,乃今欲借助外臣,嗾令犯阙,这所谓倒持干戈,授人利柄,非但无功,反且生乱呢!”进置诸不睬,竟令左右缮好文书,遣使四出。典军校尉曹操闻信窃笑道:“自古以来,俱有宦官,但世主不宜假彼权宠,酿成祸乱;若欲治罪,当除元凶,一狱吏便足了事,为何纷纷往召外兵,自贻伊戚?我恐事一宣露,必致失败呢!”

已而前将军董卓自河东得檄,即嘱来使返报,指日入京。进闻报大喜,侍御史郑泰入谏道:“董卓强忍寡义,贪欲无厌,若假以政权,授以兵柄,将来必骄恣不法,上危朝廷。明公望隆勋戚,位据阿衡,欲除去几个权阉,何须倚卓?且事缓变生,殷鉴不远,但教秉意独断,便可有成。”进仍不肯听。泰出语黄门侍郎荀攸道:“何公执迷不悟,势难匡辅,我等不如归休了!”攸尚无去意,独泰毅然乞归,退去河南故里,安享天年。尚书卢植亦劝进止卓入都,进愎谏如故;且遣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还乡募兵,并召东都太守乔瑁屯兵成皋,武猛都尉丁原,率数千人至河内,纵火孟津,光彻城中。就是董卓也引兵就道,从途中遣使上书,请诛宦官,略云:

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鸣鼓如洛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不胜万幸!

何太后得了此书,还是游移观望,不肯诛戮宦官;何苗亦为诸宦官袒护,慌忙见进道:“前与兄从南阳入都,何等困苦?亏得内官帮助,得邀富贵。国家政治,谈何容易?一或失手,覆水难收,还望兄长三思!现不若与内侍和协,毋轻举事!”进听了弟言,又累得满腹狐疑,忐忑不定,乃使谏议大夫种邵赍诏止卓;卓已至渑池,抗诏不受,竟向河南进兵。邵晓谕百端,劝他回马,卓疑有他变,令部兵持刃向前,竟欲害邵;邵也无惧色,瞋目四叱,且责卓不宜违诏;卓亦觉理屈,才还驻夕阳亭,遣邵复命。袁绍闻知,惧进变计,因向进胁迫道:“交搆已成,形势已露,将军还有何疑,不早决计?倘事久变生,恐不免为窦氏了!”进乃令绍为司隶校尉,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绍使洛阳武吏司察宦官;且促董卓等驰驿上书,谓将进兵平乐观中。何太后乃恐慌起来,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惟留进平日私人,居守省中,诸常侍小黄门等皆诣进谢罪,任凭处置。进与语道:“天下汹汹,正为诸君贻忧。今董卓将至,诸君何不早去?”众闻言,默然趋退。绍复劝进从速决议,进又不肯从。一个是多疑少决,逐日迁延;一个是有志求成,欲速不达;两人虽是同谋,不能同意。直至绍再三怂恿,仍激不起懦夫心肠。绍竟私行设法,诈托进命,致书州郡,使捕中官亲属,归案定罪。

中官得此消息,遂至惊慌。张让子妇系何太后女弟,让急不暇择,跑回私第,一见子妇何氏,便匍匐地下,向她叩头,慌得他子妇连忙跪下,惊问何因。让流涕说道:“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返故乡;惟自念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得再见太后,趋承颜色,然后退就沟壑,死亦瞑目了!”子妇见让这般情形,自然极力劝慰,情愿出头转圜,让乃起身他去。让子妇匆匆出门,亟往见母亲舞阳君,乞向太后处说情,仍令张让等入侍;太后毕竟女流,难拂母命,不得不任事如故。偏何进为袁绍所逼,入白太后,面请答应下去,于是尽诛中常侍以下,并选三署郎官,监守宦官庐舍;何太后不答一言,进只得退出。

张让、段颎等见进入宫,早已动疑,潜遣私党蹑踪随入,伏壁听着,具闻何进语言,当即返告让、颎。让、颎遂悄悄定计,又令私党数十人各怀利刃,分伏嘉德殿门外,且诈传太后诏命,召进议事。进还道太后依议,贸然竟往,甫入殿门,已由张让等待着,指进发言道:“天下扰扰,责在将军,怎得尽归罪我侪?从前王美人暴殁,先帝与太后不协,几致废立,我等涕泣解救,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始得挽回。今将军不忆前情,反欲将我等种类悉数诛灭,岂非太甚?现在我等也不能再顾将军,赌个死活罢了!”进无言可对,瞿然惊起,离座欲出,让哪里还肯放过?招呼伏甲,汹汹直上,尚方监渠穆拔刀争先,奋力砍进,进手无寸铁,如何招架,竟被渠穆砍倒地上,再是一刀,枭落首级。段颎就擅写诏敕,命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罢去袁绍、王允两人。

这伪诏颁示尚书,各尚书不免生疑。卢植与进有旧,更为惊愕,急至宫门外探信,且请大将军出宫共议。不料宫内有人大呼道:“何进谋反,已经伏诛!”声才传出,即掷出一个鲜血淋淋的头颅,植慌忙审视,正是进首,当即俯首拾起,驰入大将军营中,取示将士。将吏吴匡、张璋,且悲且愤,挥兵直指南宫;就是袁绍亦已闻变,立遣从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往助吴匡、张璋。宫门尽闭,由中黄门持械守□,严拒外兵。袁术等在外叫骂,迫令宫中交出张让等人,好多时不见影响;天已垂暮,索性在青琐门外放起火来,火势猛烈,照彻宫中。张让等也觉惊心,入白太后,只言大将军部兵叛乱、焚烧宫门,太后尚未知进死,惊惶失措,当被让等掖住太后,并劫少帝、陈留王及宫省侍臣,从复道往走北宫。

尚书卢植早已料到此着,擐甲执戈,在□道窗下守候,遥见段颎等拥逼太后,首先入□,便厉声呼道:“颎等逆贼,既害死大将军,还敢劫住太后么?”颎乃将太后放松,太后急不择路,就从窗外跳出,植急忙救护,幸得免伤。是时袁术、吴匡、张璋等,已攻入南宫,搜诛阉竖,止得小太监数名,杀死了事,独未见常侍黄门等人。适值袁绍趋至,术等具述情形,绍即与语道:“逆阉虽众,今日已无生路,逃将何往?惟樊陵、许相两人,甘为逆党,不可不除!”说着,即矫诏召入樊陵、许相,一并处斩。

可巧车骑将军何苗也闻警驰来,绍即与潜赴北宫,行抵朱雀阙下,兜头碰见中常侍赵忠,立由绍麾众拿下;忠自北宫前来探视,冤冤相凑,被绍拘住,自然叱令枭首。忠见何苗在旁,还想求救,凄声呼语道:“车骑忍见死不救么?”苗虽未答说,却已侧目向绍,似有欲言不言的苦衷;待至忠首砍落,更不禁露出惨容。吴匡等素怨何苗不与乃兄同心,且见他形色惨沮,越觉可疑,遂传语部兵道:“车骑与杀大将军,吏士能为大将军报仇否?”道言未绝,众皆应命,当即把苗抓去,砍作两段,弃尸苑中。绍尚想拦阻,已是不及。乃引众突入北宫,关住大门,分头搜寻阉党,见一个、杀一个,见十个、杀十个,无论老少长幼,但看他颏下无须,尽行杀毙,接连杀至三千余人;有几个本非宦官,只因年轻须少,也被误杀,同做刀下鬼奴。只张让、段颎诸权阉尚未伏诛,料他伏处内宫,守住太后、少帝、陈留王,于是引兵再进,深入搜查;惟何太后孑身留着,余皆不见,至问及太后,太后亦不甚明悉,但言“尚书卢植救我至此,卢尚书向我说明,皇帝兄弟被张让等劫出宫外,不知何往,现卢尚书已保驾去了。”绍乃仍请何太后摄政,并派官吏往追少帝、陈留王。

究竟少帝、陈留王两人被张让等劫往何方?原来张让、段颎因外兵已入北宫,势难再留,乃与残兵数人,劫迫少帝兄弟,步出北门,夜走小平津;公卿无一相从,连传国玺都不及携取。到了夜半,才由尚书卢植及河南中部掾闵贡相继赶来,贡手下带得步卒数人,既谒过少帝兄弟,便叱责张让、段颎道:“乱臣贼子,尚想逃生,我今日却不便饶汝了!”说着,即拔剑出鞘,信手乱挥,劈倒了几个阉奴;独张让、段颎陪立少帝左右,急切无从下手,因用剑锋指示,勒令自杀;让与颎无力抗拒,没奈何向帝下跪,叩首泣辞道:“臣等死了,愿陛下自爱!”语罢起身,见前面便是津涯,因急走数步,一跃入水,随波漂去。贡见让、颎等皆死,乃与卢植扶住少帝兄弟,觅路趋归。

少帝与陈留王向在宫中抚养,年龄尚稚,从未走过夜路,并且满地荆棘,七高八低,天色又黑暗得很,虽是有人扶着,尚觉得步步为难;幸有流萤三五成群,透出微光,飞到身旁好似前来导引,因此尚见路影,踯躅南行。约走数里,路旁始有民家,门外置有板车,下有轮轴,闵贡瞧着,便令随卒取车过来,也无暇敲门问主,就请少帝兄弟并坐车上,由步卒在后推轮,慢慢儿行到洛驿。听得驿中柝声,已转五更,天空中雾露迷蒙,少帝等又皆困倦,料难再行,才就驿舍中留宿。俄顷便已天明,卢植先起,面白少帝,愿赴召公卿来此迎驾;少帝当然依议,植即辞去。闵贡以驿舍不便久留,也即动身,驿舍中只有两马,一马请少帝独坐,贡与陈留王共坐一马。出舍南驰,方有朝中公卿陆续趋到,扈驾同趋。

经过北邙山下,忽见旌旗蔽日、尘土冲天,有一大队人马到来,截住途中,百官统皆失色;少帝辩更觉惊慌,吓得涕泪交流,不知所措。嗣见旌旗开处,突出一员大将,眉粗眼大,腰壮体肥,穿着满身甲胄,径至驾前,群臣惊顾,并非别人,乃是前将军董卓,稍稍放心。卓本在夕阳亭候命,经袁绍伪书敦促,因引兵再进。至显阳苑,望见都中火起,料有急变,便夤夜趱程,驰抵都城西偏,天已破晓,探悉公卿前去迎驾,因亦移兵北向,往迓少帝;可巧在北邙山前相遇,就跃马进谒。陈留王见帝有惧色,传诏止卓,当由侍臣向前,高声语卓道:“有诏止兵!”卓张目道:“诸公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乘舆摇荡,卓前来迎驾,并非造反,为什么反要禁阻呢?”侍臣无语可驳,乃引卓谒帝。帝惊魂未定,好似口吃一般,不能详言,还是陈留王从容代达,抚慰以外,并略述祸乱原因,自始至终,无一失言。卓暗暗称奇,隐思废立,面上尚不露声色,即请御驾还宫。先是京师有童谣云:“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至是果验。及少帝还宫后,即日颁诏,大赦天下,改光熹年号为昭宁,只传国玺已经失去,查无下落。

骑都尉鲍信前奉何进差遣,从泰山募兵还都;既见时局大变,就往白袁绍道:“董卓拥兵入都,必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可乘他新至疲劳,乘隙捕诛,除去此獠,国家方有宁日呢!”绍惮卓多兵,且因国家新定,未敢遽发,免不得语下沉吟,信长叹数声,拱手告退,仍引还所招新兵,弃官归里。小子有诗咏鲍信道:

良谋不用便还乡,智士见机幸免殃;

若使后来常匿采,沙场未必致身亡。

袁绍不敢诛卓,卓遂肆行无忌,欲逞异图。究竟卓如何横行,待至下回再表。

同类推荐
  • 舌尖上的战国:苏秦那张嘴

    舌尖上的战国:苏秦那张嘴

    本书用较多的笔墨写了张仪与苏秦,两位赫赫有名的战国纵横家,在详细对照《战国策》与《史记》对于二人描写之异同,以及多方面参照后人对张苏二人的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历史真实的精神与感染大众的目的,笔者大胆将二人的故事进行了说讲。也就是说,写苏秦那张嘴,要有历史的求真精神,还要有文学的浪漫精神,这就是“传”的韵味吧。
  • 九号房

    九号房

    在九号房,大学生梅小如受尽了屈辱和折磨,直到掌握父亲蒙冤真相的帮主关了进来,苦难才告一段落。九爷是凌驾于牢头之上的号房老大,他的精明和怪癖让人望而生畏,为了帮助梅小如在九号房站稳脚跟,九爷把牢头送进了地狱。九爷和梅小如通力合作,使用种种超乎想像的过人手段,撬开了帮主的嘴,一点一点掏出梅健民蒙冤的证据。九爷有一个完美的杀人计划,要靠梅小如越狱才能完成,那么,九爷的仇人是谁?又是谁陷害了梅健民?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文弱书生是如何越狱的?他能为九爷报仇雪耻吗?
  •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画家因交通事故变成色盲,梦境都是灰色的,夫妻生活更是一团糟。在他眼中,妻子的身体也呈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灰色。绝望之际,他开始练习用“过滤”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创作出一系列令人惊艳的黑白画作。
  • 官人官事2

    官人官事2

    中国第一部“新官场小说”大全集,收录王跃文、肖仁福、于卓、祁智、牟丕志等国内一线作家的最新作品。《官人官事2》作者阵容强大,所选作品均为近年来官场小说的上乘之作。每篇作品或深入官场内核,暗解玄机,或直面仕途人性,鞭辟入里,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官场众生相,真实反映了中国官场现状与官场文化,实为官场小说爱好者不可错过的饕餮盛宴。
  • 六人自杀晚餐

    六人自杀晚餐

    雅俗共赏的悬念、推理、恐怖类的小说在中国严重缺失的现象,将因这本故事集的出现而大为改观。某一天,那是一个极普通的日子,因为一件小事,其实你根本没有想到这件事对你会产生什么影响,结果你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结果……就有了悬念,就有了善与恶的转换,就有了情与法的冲突;而且,一个悬念被解开了,更多的悬念又出现了,人类的本能欲望、伦理道德,以及人性的深邃和复杂,在这些悬念故事中翻江倒海。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女二小姐

    重生之嫡女二小姐

    相府小姐空有倾城之貌,却无女子之德。嫉妒长姐,暗害姨娘,对祖母不慈。粗俗不堪,无半点才情。一朝偶遇欧阳世子,芳心暗许屡屡纠缠。却被世子红颜知己陷害,落入水中身亡,落得个不知羞耻陷害他人的名声。醒后惊艳睁眼,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灵魂。本想安安静静混吃等死。却总有人不想她好过,既然她不舒服别人就休想过的安心。庶妹个个刁钻,那就撕开她们虚伪的美人皮。她的理想是做一只米虫,没想到却被一个妖孽的腹黑男看上。看穿越重生的她如何玩转古代,在异世绽放出属于她的光环。
  • 终局者

    终局者

    因父爱而导致的一场毒杀,阴差阳错地引发了家族内部连锁反应的系列谋杀事件。
  • 永恒战鼓之噬神血脉

    永恒战鼓之噬神血脉

    众神试炼场,众神选拔神将的地方!无尽战争之地,却是进入一个拥有噬神血脉的穿越者!晋升,征战,他要做的,便是毁灭一切!
  • 天帝至尊

    天帝至尊

    一次意外秦慕枫穿越到以武为尊的神奇大陆。获得本源珠及大帝绝学《无极武经》!骨子里散发着征服精神的他,独掌九尊!
  • 古灵剑侠

    古灵剑侠

    落千叶本为玄灵门修道弟子,因遭同门陷害,经脉俱损,沦为废人。机缘之下误入上古剑冢之地,得神秘断剑,修天阳灵诀,一步步踏上复仇之路。手刃仇人,本以为一切都将结束,可新的征程,却已悄然来临。王朝危机,南巫斩妖,冰宫试炼,西域狂海。神秘残图开启古仙遗址的线索,上古诸神重临人间,是阴谋还是早已注定的命运。天地布局,破立而生,断剑重铸,勇士回归。杀!
  • 真假安小姐

    真假安小姐

    第一次见面,因为一场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她轻声对他说了一声:“我喜欢你”第二次见面,她刚做完一场心脏搭桥手术,步履匆匆与他擦肩而过,他看着她的背影感觉似曾相似却记不起是谁。第三次见面,就算他是英雄救美吧,这才算正式认识。更巧的是,俩人还成了邻居。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后面一次又一次的交集,让两颗冷漠的心渐渐越靠越近...本文1v1,男女双洁,甜宠文,本故事纯属虚构。
  • 兔子大领主日志

    兔子大领主日志

    阴界裂缝?这里不是京都呀!偶然间踏入阴界裂缝,开始了全新的平凡而刺激的生活,要我带领一群暴力的兔子,翻身当主人,努力拼搏奔小康,全面发展搞富强?还好我有请灵系统。"恭喜!请到稻荷神!领土农产翻倍!"PS:45章之前的二十几章,状态越来越烂,写得不是太好,45章之后,尝试了换种方法,会显得比较突然,但是没得办法了,只有一试,总比切了好,望谅解
  •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I should not have presumed to choose for any lectures of mine such a subject as that which I have tried to treat in this book. The subject was chosen by the Institution where the lectures were delivered.
  • 我的蠢萌校草学长

    我的蠢萌校草学长

    “陈琛你个蠢货!”这似乎是顾婧的口头禅了,一只蠢萌颜值高的学长瞬间被她碾压智商。顾婧长相不出众,但是却是学校学生会骨干,是尖子生中的精英人物。平时多她总爱吃双皮奶和桃酥,吃货一只。陈琛是校草,颜值碾压学校每个男生,只是有点蠢...
  • 请不要这样

    请不要这样

    害羞怕生的艾小彬因是百世善人和千年冤魂的结合,天生拥有怕所有雌性动物的怪异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