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9500000015

第15章 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蔡卓文、陆雍、孙维古都从没听说过这个名词,同声问道。

“正是。勤工俭学,是在在下家乡的学生当中很流行的一种活动。所谓勤工俭学,顾名思义就是亦工亦学,一边读书学习,一边给人打工,其好处有三:一、可以赚取若干费用,以维持学业;二、可以接触外面的社会,了解民间疾苦,增长见闻;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精神。”贾迪向三人解释道。

“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这对学员的成长进步,会不会有所耽误?”蔡卓文马上提出了的疑问,在他的思想里,所谓的“成长进步”就是多读书识字,明白大义,会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和诗词。当然,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的确是对学习有所影响,至少时间上就分去不少,更何况有时候难免分心,甚至受一些不良的影响,沾染上一些恶习。这在后世也是如此。

果然,陆雍就说,“纯笙说的有道理,一心不能二用,学员们如果一边学习,一边如子虚所说的‘打工’,很难做到心无旁骛。以屛华看来,如若施行,其流弊比之社团还要巨大。况且,外面龙蛇混杂,泼皮恶人也不少,声色犬马的场所也不少,要是学员打工,难免有所涉足,不仅有辱斯文,而且万一学生因此学坏了,那可就大大不妙了。”陆雍这么说,是很有根据的。因为宋朝当时经济环境和现代是绝对不能相提并论的,黄州又是个极小的地方,要说打工,其实也无外乎,做苦力、当店伙计等仅有的几种方式,要么要求身强力壮,要么极少不招短工。这且不说,一般给人打工干活,所涉足的场所,无非是码头、酒馆、青楼什么的。所以陆雍此话一出,蔡卓文和孙维古都觉得贾迪之说无疑痴人说梦话,点点头,又对这贾迪摇摇头。

孙维古更是一脸严肃的对贾迪说道,“子虚,你这个想法恐怕不能施行。我知道,你靠着给丹露院、戏班子写了不少的曲子杂剧,为学堂提供了开销,又得了高瑞纯的一千两银子,扩建了学堂。现今,想再想办法,给学员们足额配发笔墨纸砚,可我们办学堂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读书,如果勤工俭学,按照你那样做,岂不是本末倒置,有违初衷?”

“不这么做,难道叫他们去偷去抢?”贾迪在心里默默反问着。自己一时想到了后世的勤工俭学,哪知在宋朝,基本上是没有在这样的环境!真是不甘心啊。当初自己拿到那一千两就马上扩建学堂,是不是过于急于求成了,就好比后世的一些私营企业,一心想要做大做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结果盲目扩张,摊子铺得太大,反而陷入被动。。。。。。

蔡卓文,见贾迪坐在那儿恍恍惚惚的,担心孙维古的话说得太重了,就止住孙维古,说道,“子虚,也是一番好心,挂念着学员没有充足的学习用具。其实纯笙与屛华、顾敏家中也还殷实,有好几次想托人找家里要点钱过来,但苦于不敢以实情相告,是以每每提笔,欲言又止,倒是把担子全压在子虚的身上了。”说完,走过来,亲切的拍拍贾迪的肩膀,以示歉意和安慰。

贾迪听得蔡卓文一席话,真是又感动又无奈。原来,蔡卓文他们三人家里在当地都也算是望族,拿一些钱财出来捐赠学堂,不过是少吃几顿饭,少喝几杯酒的事情。只不过家中对他们期望很高,要求很严,当初三人要四处游学,家中也是颇有微辞的,生怕他们变野学坏。要是蔡卓文他们给家里写信,说自己现今执教的学堂缺少经费,需要接济,那家中老父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当私塾老师,不当场气晕过去才怪!

你们这些宋朝的书呆子啊!难道就不能随便撒撒谎?!可是贾迪又不能明说。古代的人很注重孝道的。况且,就算成了,也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能够听到他们这样说,贾迪心里还是觉得暖烘烘的,就好比后世的“老板”神秘兮兮的把自己叫到办公室说准备要给自己加薪升职一样。

算了,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是要发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贾迪打定主意,站起来,先谢过蔡卓文,然后对着三人说道,“三位说的这些弊端,在下何尝没有想到过呢?只是本学堂除了戏剧学院收费以外,其他学员莫不是免费,乃至还要补助若干,想要长久维持下去,单靠资助,不想个稳妥的法子,又怎么行呢?当初办这个白话堂,到后来的扩建学堂,对于天下千千万万的贫苦百姓来说,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但其间的艰难困苦,不身在其中,又有谁能够真正明了?所幸在下有三位鼎力支持,学堂才得以维持发展,也让在下深感‘吾道不孤’也。是以,在下有时候想,这天下千千万万的贤人达士,想办学授书,不唯有子虚一人,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屈指可数。为何?办学难!难于上青天!是以,在下又想,若是今日,在下能够想出一些法子来,使白话堂自己有一些安身立命的地方,不但百话堂因此而不因人而废,就是那些和在下抱有一般想法的,也可以援例施行一二,不至于寸步维艰,无从着手,难以为继。”

蔡卓文、陆雍、孙维古三人听了在那里深受震动,不仅有几分惭愧:自己虽然平时也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但内心深处也不过把这当作一种历练,一种消遣;唯有贾迪是把这个白话堂当作事业,当作千秋大事来看待的,此心此志,端的是可以上昭日月,下鉴鬼神。

好一会儿,蔡卓文才问道,“子虚一番苦心,我等今日算是完全明了。只是,这勤工俭学也许在子虚家乡行得通,可是在这小小的黄州,只怕不好施行吧。”

“纯笙兄说的极是,所以在下才想换一种思考方式,将家乡的勤工俭学加以修改,再在学堂倡导。”贾迪点点头,刚才这么一段时间的谈话,贾迪脑子片刻也没有停止考虑如何在宋代的黄州施行勤工俭学这个问题。

“哦,子虚有何高见。”孙维古因为刚才对贾迪的“言辞驳斥”,心中很是愧疚,此刻听闻贾迪又有办法,急忙问道。

“现在学堂不是成立了很多社团么?”贾迪冲着眼前三位习惯性的神秘一笑。

三人此刻对贾迪这种在关键时刻玩高深,已经颇有抵抗力了,面无表情的看着贾迪,也不出口接话。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勤工俭学社团啊!”贾迪颇为无趣,只好把自己的“妙招”说了出来。

“勤工俭学社团?”三人想不明白成立社团与不成立社团有什么区别,又不好扫兴,只好望着贾迪,示意其往下说。

“这个勤工俭学社团,不设社长,由我们四人在里面以理事的方式共同负责。招收的成员,应在十二岁以上,学有余力,而且有一定的特长,不招收小学里面的学员,只从杂学院、师学院、戏剧学院招收。社团负责至外联系东家,谈妥价钱,结算账目。每次勤工俭学活动,社团按照各成员的特长和空闲,合理组织安排参加人员及时间。当然,社团只安排合适的勤工俭学活动,而且活动所得经费完全用于配发全体学员的笔墨纸砚。你们看怎么样?”贾迪说到最后,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轻松的询问。

“何为合适的活动?”想了一刻,蔡卓文问出了一个三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贾迪听了,心里不由暗暗苦笑:真是兹事体大。饿死事小,名节事大。有辱斯文的事情,是万万不能干的!没办法,古人就是要面子,当然另一方面也是讲骨气。又想到后世常常出现的女大学生为学费当三陪、做二奶的报道。贾迪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两者的优劣。不过在宋代,让读书人去打工?有没有搞错哦?还好,白话堂不是搞科举的那一套,相当于后世的文化普及班和职业院校吧。那个什么师学院、杂学院、戏剧学院还是可以随便搞搞有点儿文化含量的东西的。。。。。

“子虚兄。”孙维古并不知道贾迪一个人正在那里神游上下两千年,却看见贾迪不声不响的坐在那里,一会儿苦笑,一会儿傻笑,还以为蔡卓文的一句追问把贾迪给一时逼傻了,忍不住喊了一声。

贾迪这才回到现实,定了定神,略一思考,开始接着讲道,“合适的活动,当然是与学堂与学员身份特长相符合的活动了。比如杂学院的学员。他们可以去帮别人写写状纸什么的;戏剧学院可以排练一些短小剧目,去大户人家或者酒楼表演;师学院的学员,可以去帮人写家书,或者帮大户人家抄书,帮官府抄写公文。”看了一眼蔡、陆、孙、三人,见没什么过激反应,又接着说道,“我们成立的那些‘仙剑社’,‘军武社’,也可以贴出告示,有外人愿意参加学习的,可报名缴钱加入。暂时,子虚就想到这些了。诸位有什么高见?”

“那写状纸颇有讲究,学员们的水平恐怕难以胜任,吃官司的人恐怕也不会轻易的找他们来写。”四人当中,陆雍对刑律方面最有研究,平时杂学院正规班的授课大都是由他全权负责,所以对这方面的情况也最为熟悉。

“呵呵,不是还是屛华兄,你在么?”贾迪笑了笑,指着陆雍说道。蔡卓文和孙维古也笑了起来。陆雍平时颇为推崇法家的一些主张,连带着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对大宋的律法也颇为精通。贾迪那个“夜校”开班之后,有个农夫因为遇到纠纷想打官司,所以专门跑来听课,向贾迪咨询,贾迪大的方面讲讲还勉强凑合,具体操作不在行,就找来陆雍,陆雍详细问清缘由之后,忙上替农夫写了状纸。结果状纸交上去没几天,官府就判其胜诉了。那农夫就提着一篮鸡蛋跑来专程感谢陆雍。这件事是众人皆知,还连带着新招了两个学员。所以,蔡、孙二人听得贾迪这么一说,都笑了起来。陆雍心里本就对此事非常得意,此刻被贾迪不着痕迹的拍了一下“马屁”,也矜持的笑了笑。

三人心思不在这些“勤工俭学”的小事上面,临时苦思一阵,也提不出什么好的门路,只好暂且按照贾迪的思路,斟酌着这个成立勤工俭学社团的章程制定了出来。

由于是自愿报名,而且活动所得费用全部充公用于配发全体学员的笔墨纸砚,贾迪一时半会还真担心学员们不肯做这些抛头露面的“孟浪事”,但也许是大家对学堂有了感情和归属感,也许是贾迪在配发毛笔时候的一番演说,也许是全体学员也包括了自己,勤工俭学社团的告示一贴出,前来报名竟然络绎不绝。孙维古还特意拿着名单算了一下,几乎是凡是合乎条件的都来报名了。

贾迪和蔡卓文、陆雍、孙维古将名单筛选了一下,确定了二十个人员。就这样,白话堂勤工俭学社团顺利成立。为了进一步鼓励这些成员,使他们不至于热情消失,甚至退缩。贾迪在社团的第一次集会上,特意做了一次思想动员。

“同学们,你们报名参加勤工俭学社团的时候,想必都看清楚了那个告示,都知道了社团成立的宗旨和活动的章程。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想到要成立这样一个社团的。当然,我们是为了学堂有更充足的经费,是为了你们以及你们的学友们能够有足额的笔墨纸砚,因为这些东西就像我上次讲到的那样,是我们作为一个读书人安身立命所必备的东西,是我们的刀剑,是我们的的弓箭,是我们的盔甲,是我们的骏马!”

“但我们之所以想到成立这样一个社团,不仅仅是因为此。同学们,笔墨纸张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安身立命所必备的东西,这也是我们白话堂安身立命所必备的东西!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们白话堂是不收学费的。不但不收学费,还要给每一个渴望学习,进入我们学堂的学员配发必要的文具,乃至生活上的补助。这就需要钱物的支撑。可我们能力有限啊,没有那么多的钱物。而且,白话堂将来不但继续下去,还要发展,还要扩建下去,招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识字,开设更多的课程和学院,让学员学到更多的学问。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钱物。所以,我们想通过成立这样一个社团,来找到一些持之有效的办法,一些靠自己不靠他人的办法,一些独立自主的办法。有了这些办法,我们学堂就会不断的发展下去,让更多的如你们一般贫寒的学员,如你们今日一般在学堂里面学习成长。有了这些方法,不但我们白话堂,天下其他的类似于白话堂的学堂也会成立起来,发展下去,那样就会有更多更多的如你们一般贫寒的学员,如你们今日一般在学堂里面学习成长。”

“我们之所以想到成立这样一个社团,也不仅仅是因为上面两个原因。同学们,你们是好比院子里面那些松柏,终有一天要耸立于苍穹,但那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经受严寒和酷暑。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社团来组织起大家,勇敢的去接受磨练。同学们,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白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不但要闭门读书,而且要出门游历。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社团,给大家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现实,了解民间疾苦,了解世间百态,了解诸事法则,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增长学识。”

“最后,我对大家有两点要求。其一,不要太自视清高,不要觉得自己读了几年书,就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须知你们也是大众的一员,你们未曾进学堂的时候也是在劳作,也是在外辛苦谋身。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学业有成,你们用自己所学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去帮人写信抄书,去帮人家写状纸,去登台表扬,是令人钦佩,让人尊敬的!其二,你们从事勤工俭学活动,难免在外面接触到一些不正经、不高雅、不道德的事物,你们一是要趁着冷静,多思考,二是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理想,记住自己的梦想,记住自己的身份,记住自己是白话堂的一员,洁身自好,爱惜羽毛,爱惜前程。”

这一通长篇大论下来,贾迪因为过于激动,生怕学员们听不见,嗓门很大,只觉得口干舌燥。但贾迪知道,如果今天没有让学员记住这些道理,以后怕是后患无穷。所以,舔舔了嘴巴,贾迪,还是站在那里,热切的看着一个个仿佛被行军锣鼓震昏了头的学员。

贾迪平时讲话虽然力主白话文,但其行文风格都还是按照古代的那般,哪像今日这样用后世白话文的组织语言,夹杂这大量“欧式”句子。蔡卓文、陆雍、孙维古,还有所有在场的学员听到贾迪这么一番暴风骤雨式的“现代”演讲,首先是一愣,怎么遣词造句如此奇特,不但有点拗口,而且有点啰唆。渐渐听下来,又感觉条理很清晰,分析很精细,气势恢宏而又连绵不绝特色。一些聪明的学员已经仿佛意识到什么了,原来贾老师教我们白话文,不但是因为它通俗,而且还因为它具有若干如此的特色。而蔡卓文、陆雍、孙维古看看那些如醍醐灌顶了的学员,又互相对视了一眼,原来白话文竟然可以这样用,原来策论还可以这样做!

好半天,院子里面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经久不衰。

同类推荐
  • 崩溃的帝国3:日薄西山

    崩溃的帝国3:日薄西山

    光绪二十四年,时艰势危,光绪再一次被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康有为等人辅佐下,他贬谪六臣、变法维新,开始了最后一次的博弈。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慈禧太后抓住时机,联合顽固守旧势力,主动出击,悍然将这位开明帝王囚禁瀛台……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失败了,慈禧太后再次垂帘了,随着八国联军侵华的步步逼近,随着光绪皇帝的撒手人寰,大清王朝在“儿皇帝”的统治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苟延残喘!
  • 都护府少爷

    都护府少爷

    穆辛,在一次意外之中,穿越到了汉昭帝刘弗陵的时代。没有了汉武帝支撑汉朝实力衰弱不少,但是依旧可以让匈奴俯首称臣,让西域成为自己的殖民地。穆辛,就是西域四大都护府,穆府穆天零的儿子。他将会在西域和欧罗巴闯出怎样的天下?
  • 追踪上古印度文明--沉沙中的失乐园

    追踪上古印度文明--沉沙中的失乐园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印度河的前夜;“死亡之丘”的复活;沉沙下的失乐园;散落天边的余晖;传颂诸神与英雄的时代。
  • 荆楚大地

    荆楚大地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今有我族支庶,名叫莫敖,带着一只灵鼠,拖着一根木棍,从神山中走出。
  • 浦子穿越记

    浦子穿越记

    本作记录了公元0202年中国小伙张秋浦一次穿越经历,在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让我们来看看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城荒凉

    北城荒凉

    一段失去的记忆突然出现的男子;一个善良的女人尔虞我诈的游戏;一份纯真的感情未知危险的过往;他们的猫抓老鼠游戏,什么时候才结束?
  • 偏执傅爷的小祖宗最野了

    偏执傅爷的小祖宗最野了

    帝都傅家首席继承人傅明衍,身娇体弱,阴郁矜贵,京圈对他的评价只有四个字:高攀不起。新人编剧鹿阮,嚣张桀骜,又狂又野,一到帝都就怼了这位爷。隔天不仅什么事没有,爷还亲自送她回家。此后媒体频频爆出,凡是傅爷出现的地方,总有鹿阮。一众网友开始群嘲:她这张脸,也好意思往傅爷身上凑?垃圾编剧想红想疯了吧?就知道蹭热度!小地方出身,学历高中毕业,编剧电影刷新评分下限,真不知道哪来的脸!鹿阮不屑道:我和傅爷绝配,谢谢大家。五分钟后,傅爷更新了自己的第一条微博:媳妇说得都对。@鹿阮(配图结婚证.jpg)傅氏集团V:再乱造谣,律师函警告。众人哗然,纷纷暗道傅爷怕老婆……傅明衍V:好不容易哄回来的媳妇,怕丢了。本书又名#分手后偏执大佬求生欲满分##大佬追妻在线翻车#偏执病弱大佬*暗黑毒舌小编剧(1V1双洁超甜,追妻一时爽,一直追妻一直爽。)
  • 姐是一只好妖

    姐是一只好妖

    “我只是一只连自己身份都不知道的小狐狸。”“谁说的,你是我的厉太太。”一次意外让全市最有威慑力的他救下失忆的小狐狸,可转眼间就变成了小美人,之后白娇娇就过上了虐渣顺毛两不误的生活,从此踏上狐生巅峰。“厉司城,挪一下位置!”“怎么了?厉太太不舒服吗?”“你压到我尾巴了!”
  • 亡者迷宫

    亡者迷宫

    【恭喜你成为《亡者迷宫》的玩家!】【这是只有死人才能加入的游戏,只要通过我们的游戏任务,集齐七颗龙珠……不,内脏器官,你就能复活哟~】唐元表示他作为主角,居然死了,死了……主角光环都是骗人的吧……没办法,从现在开始努力复活呗。等等——谁把他的肾拿走了?这是死人的游戏,活人死开!
  • 夕阳已落你我犹在

    夕阳已落你我犹在

    本书围绕女主陈汐和她所在的七年(6)班所开启的故事。在初中三年她和同学们经历的种种趣事。
  • 学校管理的知与行

    学校管理的知与行

    本书在校长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上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学校在管理上要做到知行合一,比如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考方式等等。语言优美、易懂;结构脉络清晰;内容贴近生活。是一本很实用的教育用书。
  • 画女妖

    画女妖

    咕咕,名字瞎取的,故事很飘,感谢观看【鞠躬】
  • 弋柒

    弋柒

    A31208H行星由技术爆炸,成为高文明存在,然后迎来时代突变,这才是刚刚开始……
  • 克依刑侦笔记

    克依刑侦笔记

    疑点重重的死亡现场,阴险狡诈的杀人凶手,扑朔迷离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