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0100000010

第10章

分别根品二之一

分别根品者.胜用增上故名为根。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所以界品后次明根品者。界品明诸法体。根品明诸法用。依体起用。故次明根 释此品颂文分三段。一明二十二根。二明俱生诸法。三明六因四缘 就第一明二十二根中。复分为五。一释根义。二明根废立。三明根体。四辨诸门。五杂分别。初释根义者。就中有二。一述萨婆多宗。二述异部。且初述萨婆多宗者。论云如是因界已列诸根。即于此中根是何义(问根义也)最胜自在。光显是故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答根义也。根体胜故。名为最胜。根用胜故。名为自在也。根体用双胜名为光显。由有最胜自在光显。名为增上。将增上义以释根也)。此增上义。谁望于谁(谁二十二根。望谁增上)。颂曰。

传说五于四  四根于二种

五八染净中  各别为增上

释曰。传说五于四者。眼等五根。各于四事。能为增上。一庄严身。二导养身。三生识等。四不共事。且眼耳根。庄严身者。谓若盲聋身丑陋故。导养身者。眼见耳闻避险难故 生识等者。发眼耳二识及相应心所(等考等取心所也) 不共事者。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用各别故 鼻舌身根庄严身者。如眼耳说 导养身者。谓鼻臭香。舌尝味。身觉触。香味触三。是段食性。能受用故 生识等者。谓发三识及相应故 不共事者。谓臭尝觉香味触三用各别故 四根于二种者。女男命意。此于二事。能为增上。且女男根。二增上者。一有情异。二分别异。有情异者。由此二根。令诸有情。女男类别。分别异者。由此二根。形相言音。乳房等别(男形大。女形小。男言雄。女言细。男乳房小。女乳房大)。命根二者。一能续过去众同分。二能持现在众同分 意根二者。一能续后有。二自在随行 言后有者。是生有也。由中有位起爱恚心。便续生有。论引经云。时健达缚。于二心中。随一现行。谓或爱俱。或恚俱等(健达缚。此云寻香。中有名也。男中有。于母起爱。于父起恚。女中有。于父起爱。于母起嗔也)。自在随行者经云。心能导世间(自在义也)。心能遍摄受(随行义也)。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随行。五八染净中者。五谓乐等五受。八谓信等五三无漏根。于染净中。如次增上。乐等五受。染增上者。贪等随眠。所随增故。谓喜乐受顺贪也。忧苦受顺嗔也。舍受顺痴也。信等八根。净增上者。谓清净法随生长故。

从此第二叙异说者。颂曰。

了自境增上  总立于六根

从身立二根  女男性增上

于同住杂染  清净增上故

应知命五受  信等立为根

未当知已知  具知根亦尔

于得后后道  涅槃等增上

释曰。了自境增上者。谓六识身。能了境故。眼等六根。能发六识。于了自境有增上用。故眼等六。总立为根。从身立二根者。女男二根。于女男性中。有增上故 女身形类。音声作业。志乐差别。名为女性。作业者。缝衣等也。志乐者乐脂粉也 男身形类。音声作业志乐差别。名为男性。作业者。书写等业也。志乐者乐弓马也。二性差别。由男女根故。说女男根于二性增上。于同住杂染清净增上故者。取下两句。释此二句。应知命根。于众同分住。有增上用 应知五受。于杂染法。有增上用。故经云于乐受贪随增。于苦受嗔随增。于舍受痴随增 应知信等。于清净法。有增上用。由信等五。分于暖顶位。伏诸烦恼。引圣道故 言应知者。劝许一一。各能为根 三无漏根。于得后后道涅槃等。有增上者。言亦尔者。类显一一。各能为根 谓未知当知根。于得已知根道。有增上用。未知根是见道。已知根是修道。见道引修道故。于已知根。增上也 已知根。于得具知根道。有增上用。谓已知根。是修道。具知根。是无学道 谓从修道。引无学道故。已知根。于具知根。有增上用也。具知根。于得涅槃。有增上用。由具知根。心得解脱。心若解脱。方证涅槃。故于涅槃。有增上用。故论云。非心未解脱。能得涅槃故 颂曰后后者。已知根是未知根后。具知根是已知根后。故言后后。等言复显更有异说 有说未知当知根。于见所断烦恼灭中。有增上用 已知根。于修所断烦恼灭中。有增上用。具知根。于现法乐住。有增上用。由此具知根。能领受解脱身中。喜乐事业故。

从此大文第二。明根废立。于中有二。一述自宗。二叙异说。且初述自宗者。将明问起。论云。若增上故。立为根者。无明等性。应立为根。无明等因。于行等果。各各别。有增上用故(此约自宗为难。十二因缘。互相引发。有增上用。应立为根)又语具等。应立为根。语具手足大小便处。于语执行弃乐事中。如其次第。有增上故。解云。此约外道数论宗为难。彼宗立五根。语具是肉舌。于语有增上用。手于执有增上用。足于行步。有增上用。大便处于弃秽有增上用。小便处起淫乐。有增上用。应立为根 如是等事。不应立根。由所许根。有如是相。颂曰。

心所依此别  此住此杂染

此资粮此净  由此量立根

释曰。心所依者。谓眼等六根。此内六处。是有情本也。此别者。此六根相差别。由女男根也。此住者。复由命根。此六根一期住也。此杂染者。此六根成杂染。由五受根也。此资粮者。此六根能与无漏净法。作资粮由信等五也。此净者。此六根成无漏净。由后三根也 由此立根。事皆究竟。是故不应许无明等。及语具等。亦立为根。彼无此中增上用故。

从此已下。第二叙异说。是识见宗。论云。复有余师。别说根相。颂曰。

或流转所依  及生住受用

建立前十四  还灭后亦然

释曰。或言显此是余师意。约流转还灭。立二十二根。言流转者。以识为体。于生死中。流转故也。流转有四。一流转所依 谓眼等六根。二流转生。由女男根。从彼生故。三流转住。谓由命根。依彼住故。四流转受用。由五受根。能领纳故。上来约四义。立前十四根。思可知也 言还灭者。生死止息。名为还灭。取涅槃得。为还灭体。还灭位中。同前四义。立后八根。一还灭所依。谓信等五根。一切善法。生之本故。二还灭生。由未知当知根。正定聚中。此初生故。三还灭得住。由已知根。令涅槃得。相续起故。四还灭得受用。由具知根。受用现法乐住故 又论结云。根量由此。无灭无增。即由此缘。经立次第(由此者。此流转还灭也。二十二根。更不可增减)。

从此大文第三。明根体。于中眼等六根。女男二根。此之八根。界品已说。命根及信等五根。此六下文当辨 唯有乐等五受。三无漏根。更无转辨处。故今应释。颂曰。

身不悦名苦  即此悦名乐

及三定心悦  余处此名喜

心不悦名忧  中舍二无别

见修无学道  依九立三根

释曰。身不悦名苦者。身谓身受。即五识相应受也。身谓所依。受依身起。名为身受。身之受故。依主释也。言不悦者。是损恼义。于身受内能损恼者。名为苦根 即此悦名乐者。即前身受。名为即此悦也 于身受中。能摄益者。名为乐根。及三定心悦者。心谓第六意识 此第三定。心相应受。能摄益者。亦名乐根。谓第三禅。五识无故。无身受乐。唯心悦名乐也 余处此名喜者。除第三禅。于下三地。名为余处(下三地者。欲界初二禅也)。此者。此第六识心也。谓此心悦。于下三地。名为喜根。第三静虑。心悦安静。离喜贪故。唯名乐根。下三地中。心悦粗动。有喜贪故。唯名喜根 心不悦名忧者。意识相应。能损恼受。是心不悦。此名忧根 中舍二无别者。中谓非悦非不悦。即是不苦不乐受。此处中受。名为舍根。二者谓身心二也。身即五识。心是意识。舍在身心。同无分别。任运而生。故虽通二立一舍根 又论云。在心苦乐。多分别生。在身不然。随境力故。阿罗汉等。亦如是生。故此立根。身心各别。解云。在心苦乐者。意地受也。苦乐在心。分别起故。苦名为忧。乐名为喜。乐受在第三禅。即无分别。为简此故。故言多分别生也。苦乐二受。在五识身。无分别故。名为不然。谓五识身。随境力故。名无分别。阿罗汉等。举圣同凡 故此苦乐。在五识身。名苦名乐。在第六识。名喜名忧也 见修无学道依九立三根者。九谓意喜乐舍信等五根。若在见道。依此九根。立未知当知根。若在修道。依此九根。立已知根。在无学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

论云。如是三名。因何而立。谓在见道。有未曾知。当知行转。故说彼名未知当知 解云。见道有十五心。谓八忍七智。此十五心。于四谛境。有未曾知。当知行相转。如苦法忍。与疑得俱生。未知苦谛。名未曾知。后至智位。必当知故。名为当知。如苦忍既尔。诸余七忍。亦复如是。故忍总名未知当知。中间七智。虽能正知。良由知谛未遍中间起故。亦名未知当知。故说彼有见道行者。名未知当知也。又论云。若在修道。无未曾知。但为断除余随眠故。即于彼境。复数了知。是故说彼。名为已知。解云。从道类智。已去乃至金刚喻定。总名修道。若在修道。上下八谛。总已知竟。无未曾知。但为断除迷事烦恼。贪嗔痴慢。四随眠故。于四谛境。数起智知。名为已知。是故说彼有修道行者。名为已知。已知而知故 又论云。在无学道。知己已知。故名为知(此释知也。谓尽智无生智。作知己已知之解。故名为知也)。有此知者。名为具知(此释具义也。有此者成就义也)。或习此知。已成性者。名为具知(此第二约习释具也)。谓得尽智无生智故。如实自知我遍知苦。不复遍知。乃至广说(释知体也。谓尽无生。是具知体。如实自知。我遍知苦。是尽智行相不复遍知。是无生智行相。我已断集是尽智。不复更断。是无生智。我已证灭是尽智。不复更证是无生智。我已修道是尽智 不复更修。是无生智。含此义故。故言乃至广说也)。广彼所有根。名为未知当知根等。解云。此释名也。彼者。彼未知当知。等行者。彼属人也。根属法也。彼未知当知等。行者人身中。有此根故。名未知当知等根。未知当知之根。名未知当知根等。依主释也。上来所明。第三根体竟。

从此大文第四。诸门分别。于中有六。一有漏无漏门。二是异熟非异熟门。三有异熟无异熟门。四三性门。五界系门。六三断门 且初第一有漏无漏门者。论云。此二十二根中。几有漏几无漏。颂曰。

唯无漏后三  有色命忧苦

当知唯有漏  通二余九根

释曰。唯无漏后三者。谓未知当知。已知具知根。此之三根。最居后故。名为后三。体唯无漏 有色命忧苦当知唯有漏者。言有色者。谓七色根。眼等五根。及女根男根。此之七根。是色蕴摄。名为有色。七有色根。及命忧苦。一向有漏 通二余九根者。通有漏无漏二门。谓意喜乐舍信等五根。此九皆通有漏无漏。

从此第二。是异熟非异熟门者。论云。如是已说有漏无漏。二十二根中。几是异熟。几非异熟。颂曰。

命唯是异熟  忧及后八非

色意余四受  一一皆通二

释曰。命唯是异熟者。唯一命根。定是异熟。业所招故。忧及后八非者。忧根及后信等八根。是非异熟。忧通善恶。信等八根。唯是善性。是有记故。故非异熟 色意余四受。一一皆通二者色谓七色。及意根余四受(除忧)此十二根。一一皆是。通是异熟非异熟门。谓七色根。业所招者。即是异熟。若长养者便非异熟。意及四受。业所招者。即是异熟。若善恶性。又无记中。威仪工巧。及通果者。非是异熟。故十二根。通二门也。

从此第三。有异熟无异熟门。论云。如是已说是异熟等。二十二根中。几有异熟。几无异熟。颂曰。

忧定有异熟  前八后三无

意余受信等  一一皆通二

释曰。忧定有异熟者。忧根当知。定有异熟。依唯越义。颂说定声。唯者谓显忧根。唯有异熟也。越者具二义故。越根次第。先说忧根也。言二义者。一忧非无记。强思起故。二非无漏。唯散地故。由此越次第。先说忧根定有异熟 前八后三无者。前八谓眼等前八根。后三者。三无漏根。此十一根。定无异熟 谓眼等八。无记性故。最后三根。是无漏故。不能招果。故无异熟 意余受信等一一皆通二者。意根所余四受(除忧)信等五根。此之十根。一一皆通有异熟无异熟二也。谓意乐喜舍。若善恶性。及有漏者。即有异熟 若无记性。及无漏者。便无异熟 苦根若善恶性。即有异熟 若无记性。便无异熟 信等五根。若有漏者。名有异熟 若无漏者。即无异熟 故此十通二类也。

从此第四。三性门。论云。如是已说有异熟等。二十二根中。几善。几不善。几无记。颂曰。

唯善后八根  忧通善不善

意余受三种  前八唯无记

释曰。唯善后八根者。谓信等八。名后八根。唯是善性 忧通善不善者。忧非无记。强思起故。通善恶性 意余受三种者。意根余四受(除忧) 此五通三性 前八唯无记者。眼等前八。唯无记性。眼等五根。及男女命。名八根也。

从此第五。界系门。论云。如是已说善不善等。二十二根中。几欲界系几****系。几无色界系。颂曰。

欲色无色界  如次除后三

兼女男忧苦  并余色喜乐

同类推荐
  • 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词径

    词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莲华面经

    佛说莲华面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制救度佛母赞

    御制救度佛母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周列国志上

    东周列国志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眉间雪之归程

    眉间雪之归程

    徒弟年少轻狂,一心只想闯荡江湖,不明白师傅的用心,当他回过神来却发现已经晚了。所谓的江湖路只不过是师傅撑着伞道一句“初心莫负”。
  • 时间列车线

    时间列车线

    延绵的噩梦交织,支配着黑夜的恐惧;夜幕的黑影下,一连串的阴谋随着时间的推移浮出水面。当无尽的噩梦和纯粹的欲望碰撞,意志的天平最终又会偏向哪一方?是拯救?还是从头再来?
  • 我的极品任性美女总裁

    我的极品任性美女总裁

    一场旷世奇缘,排山倒海,轰轰烈烈……
  • 兰姑传奇

    兰姑传奇

    兰姑是一个聪明善良可爱勇敢的小姑娘,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超于常人。
  • 黑萌财迷妃:邪帝爆笑追妻

    黑萌财迷妃:邪帝爆笑追妻

    【腹黑男最爱扮猪吃虎,无良女专长奸诈黑吃黑,绝对萌宠文】某一日,某男突然觉得,这个小疯子有点意思,娶来玩玩。后来才发现这就是一个敛财贪色的黑萌货,上的战场,入得闺房……某男窃喜:赚大发了。某一天,某女突发奇想,若是嫁给傻货太子,岂不是天下之财,尽在我手?最后才明白,得到天下之财的代价,是卖萌暖床被推倒……某女悲泣:赔大发了。酒楼内,某萌货一手菜刀一手萝卜拼盘:“您看这菜,群英荟萃,要您五千,一点都不贵……”“你抢劫吗?”“大叔你眼神真犀利。”“臭小子,爹你也敢坑……”
  • 三国之小兵霸业

    三国之小兵霸业

    烽烟再起,后世弓神穿越东汉末年。在贵族士大夫眼里卫小可是一个贱民,在百姓眼里卫小可是一个英雄。安民,定天下,拯救苍生,结束无止境的战争,这是卫小可要做的事情,也是必须做的事情。(非正史,非演绎,架空文,不喜勿喷!)
  • 医师大人宠妻玩命

    医师大人宠妻玩命

    自从幸漫清救过前男友之后......从此被坑到底。差点免职、进警局不说,还被薄璟予内外吃死。对此,幸漫清只想说一句:“说好的隐婚呢?”......三年前,幸漫清给一院之长薄璟予埋坑被识破后,从此冠上已婚名头。某天,她穿着一身性感的小裙子;薄院长道:“穿什么情趣内衣,自己就是医生,倒不如来个制服诱惑!”某天,她被迫医院换衣,却不想......薄院长道:“难道你希望别的男人来吗?”之后......某天,他穿着一身魅力无限的休闲套装到医院;幸漫清道:“穿什么定制?倒不如白大褂来得顺眼。”某天,他亲自送花给她;幸漫清道:“什么时候院长大人改行做送花小弟了?”——对幸漫清来说,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对薄璟予来说,幸漫清是最重要的存在。
  • 和尚下山记

    和尚下山记

    听《下山》有感小和尚有个大侠梦,想要下山当大侠。临走时问师傅,我如果成为了大侠,师傅回来山口接我吗?师傅说,会来。但是小和尚却再没能上山。终于,月亮圆了又缺,花儿开了又谢。终于,世上再没一人,再没有了小和尚,再没有了白衣郎,在再没有了大将军。有的只是一个神神叨叨的老和尚和一个小姑娘。
  • 认识你很美好

    认识你很美好

    因认识多年,只是兄弟,再到后来慢慢喜欢你,惟愿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