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4800000083

第83章 君子不器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只有固定的某一方面的用处)。”

“故事”

批评子贡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岁初,52岁的孔子就任司空,主管国家建筑、设计、规划,但仍不辍教学。

一天晚上,子贡向老师请教:“今天下午,您讲完课之后,一些学生问这问那,唯有颜回独自站立一旁,似乎神情呆滞。您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说:“不错,颜回听我讲课,从不提出疑问,不谈反对意见,乍看来,似乎有点愚笨。后来发现,他经常独立思考,不但能够完全理解我讲的内容,而且还有所发挥、有其独到的见解,可见颜回好学,不愚,聪明过人”

“老师说得好!的确,颜回是一个闻一知十的人,我不过闻一知二罢了。”子贡佩服地说。

孔子直截了当地指出:“颜回的天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比拟的。可以说,你不如他。”

子贡问:“颜回聪明的根源是什么?”

“他上进好学,从不停止;他安贫乐道,乐于苦读。比如,一碗饭、一碗水,住在穷巷里,这种生活别人忧愁得受不了,而颜回自得其乐……颜回聪明的根源大概就在这里吧!”孔子对颜回的苦学精神作了客观评价。

子贡诚恳地请老师对自己指导:“老师,你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答:“庙宇里有一种盛粮食的器具,叫瑚琏,很尊贵。你好比是这种器具。”

子贡听了,面露悦色。

孔子接着说:“君子不器!子贡啊,你应明白,作为君子,是不应该象某种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的!”

“老师,我确实想做个君子,但不知应该怎样做。”子贡谦诚地说。

孔子说:“多做少说,先做后说,或只做不说。这样,你就可以做君子了!”

“老师,我听明白了,你说的做君子的意思,是引导我改正锋芒毕露、偏激多言的毛病。”子贡的自我批评,包含着几分睿智。

孔子看到子贡如此虚心、坦诚,欣慰地笑了。

爱若和布若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两人都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就受到了总经理的青睐,连连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默默无闻。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狗眼看人低,辛勤工作的人得不到提拔,却提那些会拍马屁的小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儿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布若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布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布若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市上。

总经理望着来来回回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儿吧,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总经理看。这个农民一会儿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自己估计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大约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来几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了一眼红了脸的布若,说:“请他进来。”

同类推荐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佛教来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经典浩如烟海,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百喻经》又叫《百句譬喻经》,原名为《痴华鬟》,是印度法师僧伽斯那根据《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中的素材编撰而成,它通过寓言故事阐述了佛教经典,寓言通俗自默,充满了哲理,又枉具讽剌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原经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解释,一是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读者开卷感悟和卷尾诲颂共为则。
  •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生命的原欲总是与其实现的结果有距离。于是,这便有了我们生命中“我能够”与“我应该”的矛盾体验,这种体验常常把自我置于“两难境地”。……为此,每个生命个体对自身智性与德性关系的觉知就成为了生命存在的首要问题。
  •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主要讲述了,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