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04800000009

第9章 世界历法的奠基——1582年古埃及人创立太阳历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有人曾似是而非地称之为“西历”。其实,究其根源,这种历法并非产生于西方,而是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是农业生产却很发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着密切的关系。

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只有尼罗河流域像一条绿色的缎带从南到北贯穿其间。直到现代,埃及的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中。因此,在希腊时代,西方人便把埃及称为“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古代埃及人更是将尼罗河视为“母亲河”。

尼罗河全长6648公里,同亚洲的长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并称为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一带,主流叫白尼罗河,从乌干达流入苏丹,在喀土穆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流入埃及。

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至4月收获。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认识到必须掌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准确地计算时间,这就需要有一种历法。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发现,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附近时,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以此为根据,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

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回归年)相比较,只相差四分之一天,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准确了。但是,一年相差四分之一天不觉得,经过4年就相差一天。经过730年,历法上的时间就比实际时间推进了半年,冬天和夏天正好颠倒过来。再过730年,才能回到原来的起点。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又译朱利乌斯·恺撒)决定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历法。恺撒主持编制的历法,被后人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法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四分之一天的误差,作了这样的调整: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置1个闰年。单月每月31天,双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它双月每月30天。

恺撒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因为自己生在8月,便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成为大月,即31天,同时相应把9、11两个月定为小月,10、12两个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的改动,各月的天数与今天使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了。

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到了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把500多年前基督教传说的创始人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天,说成是公元元年。“公元”的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用拉丁文A。D。表示。在这一年以前,称为“公元前”,英文的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

儒略历虽然比埃及的太阳历进了一步,但回归年仍有11分14秒的误差,积128年又要相差一天。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1600多年,至1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回归年迟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分应在3月21日,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规定耶稣复活节,应在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春分已相差10天之多,耶稣究竟在哪一天“复活”的,也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作进一步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根据哥白尼日心说计算出来的数据,对儒略历作了修改。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宣布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将4年置1个闰年,400年共计100个闰年,现在改为400年中有97个闰年,从而大体上弥补了11分14秒的误差。置闰的方法是;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0除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如:1600年是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皆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后来人们将这一新的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公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令,中国以格里历为国家历法,并采用公元纪年,但不废除农历。

当然,格里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每月的天数仍然参差不齐,规则性不强,特别是每经过三千几百年还会有一天的误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天文学的进步,这些缺陷将不断得到改进。

同类推荐
  • 逐鹿之召唤猛将

    逐鹿之召唤猛将

    风殇雪胤新书《网游三国之铁血征程》已经发布,这本书风殇会更加用心的去写,写的更加精彩,请各位书友们能够给予我一点关注,多多收藏,多投推荐票,多多打赏,多多评论,助我一臂之力......(新群网游三国之铁血征程:5.8.9.8.2.1.7.4.7(五八九八二一七四七)
  • 汉末任逍遥

    汉末任逍遥

    没有金手指,没有无敌系统,没有老爷爷,平民一个,在金戈铁马的汉末三国,怎么破?任毅说:我投胎有技术,有好师傅,有生死兄弟,猥琐发育,笑傲汉末三国毫无鸭梨!书友群号:1019043696,欢迎各路大神撩拨作者君
  • 五层阶

    五层阶

    重生到了明末,一切都和史书不一样了。杨简变成了杨戬,大学生变成了藩王死士,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就用血与火倾泻愤怒吧。奴、民、商、士、皇,五个阶级,粉碎。
  •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本书的设定。本书的主角是无敌的,这一点是绝对的。首先,主角不会带着自己的叔叔们,还有一些兄弟们,为了赚钱,呲牙咧嘴的去烧杀抢夺。其次,主角来到新世界,不会像神一样什么都知道了,他也需要简单的了解。本书的一开始,也就是主角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结识一些以后会很重要的人物。主角去过的第一个地点,红色山峰,介绍的可能会详细一点,毕竟以后那里会是很重要的地方。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大约七八十章左右。接下来,才是主角建设山寨的过程,剧情才真正展开。等山寨的建设完成之后,空间会出现裂缝,主角才会去寻找他力量的来源。
  • 水浒天下

    水浒天下

    与传说中的英雄置身同一世界,他们将如何相处,他拥有了自己的事业,3个如花美眷的美妻,几百号把自己当做大哥的兄弟,他也不得不直面生死困难……
热门推荐
  • 不做皇后

    不做皇后

    借尸还魂,她成了爪哇国的公主,当公主是不错,当一个兵败和亲的公主就倒霉了,成了他的妃子,看他佳丽三千,她不羡慕也不嫉妒,只是偏居一隅,他却仍然不肯让她安宁!别以为她是人人可欺的软柿子,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伤我辱我,必十倍还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红楼梦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红楼梦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游戏方程式

    游戏方程式

    真实的饥饿游戏,恐怖的怪物,和心怀鬼胎的人类,岛屿的秘密逐渐解开,这些陷入游戏岛的人能否顺利逃离这里?(喜欢请各位收藏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柳林中的风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柳林中的风声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瑾苏:这个侧妃不简单

    瑾苏:这个侧妃不简单

    “王爷,你不是喜欢侧妃的吗。”瑾苏看着慕子轩问道。“怎么?吃醋了?”男人看着身下的女人说道,手又收紧了几分让女子的腰肢紧贴自己。“王爷真是想多了,我想王爷这么喜欢侧妃,不如移步侧妃那里。”瑾苏说完,看着男人微怒的神情,感觉自己好像玩火了...“嗯?本王就想在王妃这里,怎么办呢!”慕子轩说完,低头吻住了瑾苏。当情已入心,可另一人却失了心,要如何割舍告别...我不会做你的阻碍,你想要的我会让你放心去夺...
  • 至尊幻戒

    至尊幻戒

    沈墨,一个从头到尾都不出彩的男人,最后却因为一枚戒子,一个古老的灵魂,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大佬…新人新书求抱走…………
  • 佛说龙王兄弟经

    佛说龙王兄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仇联盟之亡灵杀手

    复仇联盟之亡灵杀手

    彩溟大陆,分为六大国:夜国、殇国、千墨国、蓝雨国、凌云国、寒国。十二宫星,具有强大力量。每国掌管两宫星。因为殇国殇王后的哥哥谋反,殇寒珏,殇王之女。害死殇王、王后自立王位,但殇寒珏被人所救……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游戏??殇寒珏会知道自己的身世吗?知道后回来报仇雪恨吗?报仇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事?能夺回王位吗?尽情期待吧!(???_??)?
  • 次元小说系统

    次元小说系统

    前世没去那二次元和小说的世界,今世分身去看看那些世界。
  • 魔法师的遗产

    魔法师的遗产

    围绕着一栋洋房中遗失的十二件遗物展开了一场争夺战。讲述了洋房与十二遗物的继承者和其他遗物持有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