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7600000143

第143章 143 买票看戏

看戏买票,理所当然。但在旧社会,看戏者并不都买票。除了军警有“弹压席”可坐,公然白看戏外,还有送“红票”一说,即其人与戏班或戏院有一定“关系”,可以白看。此外则新闻界与官场,也有一些人名正言顺地照例看白戏,这都属于“红票”范围之内,虽凭票入座,却从不花钱。再有就是由主要演员掏钱买票,雇人捧场。这些人大都坐在后排或楼上,专门为出钱的“角儿”喝彩助威。有些演员往往靠这种办法招徕观众。当然,有时演员得罪了有钱有势的人,也会遇上一批专门捣乱的“看客”。但这些助威或捣乱的人都是不花钱来看戏的,总名之曰“听蹭儿戏”。

我从小看戏总是买票入场,很少“听蹭儿”。有一次同刘曾复先生谈起此事,刘老就说:“咱们从小看戏是下了本儿的。不像有些人,是被请去或雇去看戏的。有人饶白看了戏,还写捧场文章换稿费;而我们则是‘冤大头’,硬是拿洋钱‘捐’出来,才积累了一点儿看好戏的‘资本’。”我深有同感。1935年以前,我看戏大抵是向家长伸手要钱买票,或由家长领着同去。有时为了渴望看到一场戏,便把穿不着的衣服偷偷送进当铺,换取票款,等要穿这身衣服时再把当票交给家长赎出来。为此我多次遭到先母呵斥。1935年我入育英中学读书,只要学期末考个第一名,可免二十五元大洋的学费;第二名则免二十元。我在一学年中因考得好而节省下学费四十五元。这些钱家里照数给了我,我却一文不剩地向各家戏院进了贡。当然,我也偶尔有白看戏的时候:当时我的六姨外祖张醉丐老先生是报界前辈,也是一位老戏迷。他看戏一般总有人馈赠“红票”。有时因场次冲突或有余票,醉老就让我沾光。当然也有我软磨硬泡非请他带我去看某场好戏不可的时候。戏看得多了,醉老就让我写点豆腐块儿大小的“戏评”,骗到少许稿费便继续向戏院进贡。有一次杨小楼在哈尔飞戏院演《长坂坡》,醉老让我去了。回来后向他作简单汇报,醉老就根据我说的情形写了一篇剧评,一面还对我说:“这下子好了,我听戏也派代表了。人家不知底细还以为张醉丐整天‘泡’在戏园子里呢!”那一阵子醉老每天要给《小实报》写打油诗,有一个专栏。有时发稿在即,而诗料尚无着落,我便在一旁凑趣,说点马路新闻或看戏所见,醉老都细大不捐地予以采纳。等稿件发表,醉老便分润我一点稿酬,并说:“拿去听戏吧。”记得有一次醉老的诗题为《三出好戏虎猪羊》,就是由我提供的素材。大意是:一个人自诩为谭派票友,并拟彩唱三天,戏码是《洪羊洞》、《捉放曹》和《碰碑》。其实他一出也不会。到了现场,观众并未看见这位“谭派票友”。事后问起,他说:“第一天我扮虎形(旧时演《洪羊洞》‘病房前场’例上虎形,表示杨延昭是白虎星下凡,这虎被八贤王一箭射中);第二天我扮吕伯奢家挨宰的猪;第三天我扮苏武放牧的那只‘老羊’。”这个诗料使醉老很高兴,发稿后接连带我看了两场“杨小楼”。

由于经常买票看戏,所以对30年代各戏班演出所售的票价大体还有点印象。就我亲身经历,最便宜的是“富连成”在广和楼演日场时所售的票价,前排每张只卖三角五,加上“娱乐捐”、“慈善捐”(当时每张票都必须附加捐税),约四角挂零。如富社演夜戏,则票价每张四角,加捐后为四角六分,不论在华乐(一般是星期四、五、六、日),或在哈尔飞(每周一、二固定演出),都是这个数目。中华戏校在吉祥戏院演日夜场,票价与此相同。一般初出茅庐的女演员(当时称为坤角)每票不过六、七、八角。票价最贵的是梅兰芳。1932年我随一位父执在中和园(也许是华乐,我记不清了)看《牢狱鸳鸯》,这是我第一次看梅先生的戏,前排票价已每张二元。程砚秋自巴黎归国,组秋声社,每周在中和戏院定期上演,票价每张一元二,加捐后为一元三角六分。马连良的扶风社也与程同样票价。高(庆奎)郝(寿臣)同台或杨(小楼)郝同台,票价都在一元以上。其他老生挑班者如言菊朋、王又宸、雷喜福、谭富英等,前排每票不过七、八、九角,最多不超过一元,加捐在外。年末大义务戏则前排每票五元。我看义务戏大都随先母或舅父同往;如果自己买票,只能坐后排或楼上了。从1934年秋至1936年暑假,除了上学以外,大部分生涯都是在戏院里度过的。

当时城内外戏院买票情况并不一样。东城的吉祥和西城的哈尔飞,一般都由售票处预售戏票。每场均有一张“票板”(座位表)供观众选择,卖出一张票就画掉一个座号。人们只要早一两天去买,总不致向隅。记得吉祥戏院的售票员是一位姓宋的老先生,他因我常去看戏而同我结为“忘年交”,经常给我留票,却不多收我的钱。有时临时动念去看戏,他也能满足我的要求。记得杨小楼在吉祥,有一次演出多年不露的《五人义》,我的十二舅父傅洲生先生一生最爱看《五人义》,不论谁唱这出戏,他都非看不可。这一次我外出刚到家,不等我吃饭就催我去吉祥临时买票,居然还搞到两张前排票。这都靠了那位宋老先生的成全。卢沟桥事变后,我由天津重到北京,就再也没有见到这位宋老了。至今我还很想念他。

如果到城外看戏,不论上哪家戏院,只要多花点钱,根本不用预先买票。售票处虽有“票板”,而好座位却都捏在所谓“茶房”手中。这些人的雅号叫“案目”,后来在上海则被人称作“黄牛”。他们用高于票价的代价向熟人出售较好的座位。只要是常去光顾的观众,他们心中大抵有一本账。只要你在开场时或正戏上场前赶到戏院,即使比较陌生一点的人也不愁看不上戏,用这种方式叫作“买飞票”。1934年秋余叔岩在开明戏院为湖北赈灾义演《打棍出箱》,前排虽每票五元,却仍然万人空巷。我因票价昂贵不敢问津,只能在家里听无线电播音过瘾。后来读到马叙伦先生写的一段笔记,说他那天临时动念去开明看了叔岩这场戏。我想,马夷老一定是通过买飞票的渠道成为座上客的。因为当时报纸上几天以前就登出客满消息,临时从售票处肯定是买不到票的。

“飞票”的陋习一直延续到50年代全国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前夕。我在50年代初的一个晚上,还临时从“茶房”手中以买飞票的方式看到李少春、叶盛章合演的拿手杰作《三岔口》(那时还是照老路演出的),地点是在今天的大众剧场。这是我最后一次通过买飞票看戏了。事隔30多年,时至今日,也值得大书特书一笔了。

同类推荐
  • 写给北中原的情书

    写给北中原的情书

    李佩甫是中原作家群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从1978年发表处女作开始,四十余年创作,至今笔耕不辍,创作了近五百万字的作品。“对文学的热爱,是我一生的命题。”李佩甫曾如是说。
  • 梦想开花前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梦想开花前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人们从小到大,都会怀揣或大或小的梦想,梦想,指引我们满怀希望向前走下去,成为生活的动力。梦想,可大可小,或清晰或模糊。本书主题是“成长”与“梦想”,本书十数位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人感悟,来阐述“梦想”是什么,以及对待“梦想”的态度。事实上,也是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穿过迷茫期,捱过低谷期,放下沮丧和抱怨,允许自己软弱,也允许自己迟疑,但要重拾信心重新上路。不是人人活着都要有"想”,但“梦想”却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最持久的热情——这就是“梦想”最大的魅力!
  • 苗堤乡逸事

    苗堤乡逸事

    本书是由小小说和文学评论两部分构成。其中小小说部分内容丰富,文笔细腻,带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文学评论部分写了作者从接触小小说起的经历和感悟。饱含深情,令人动容。作为一本小小说占绝大部分篇幅的文学作品,作者绞尽脑汁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赞扬爱情的美好,有唾弃人性的贪婪,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小品……本书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生动幽默又会有所感悟,具有一定市场价值。
  • 亲历文坛

    亲历文坛

    《亲历文坛》系回忆类文章选集。作者是词苑常青树,文坛掌故家,与文坛大家大多有交往。本册选取作者关于钱锺书、朱光潜、冰心、巴金、叶圣陶、陈学昭、艾青、袁鹰、柯灵、杨绛、陈忠实、鲁彦周等文坛大家的文章。这些文章侧重叙述与文坛大家的交往,以第一手资料解读文坛前辈和师友,对其人其文其事加以描叙,实际上是为文坛大家们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剪影。
  • 恰同学芳华

    恰同学芳华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分为回忆篇、心灵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的鲁院、摇曳在风中的铜铃、鲁院——我一生的梦、生日、鲁院日记选、鲁二期的“第一课”、我的两个同学师傅、非常爱情等。
热门推荐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教你学弹拨乐器

    教你学弹拨乐器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其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有一定关联,是我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我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因为音乐与我们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我们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影响作用。
  • 唱着歌一直走

    唱着歌一直走

    校园乐队主唱竟对佛系少女一见钟情?桂花飘香的季节,林小异搬家在即,她于去年底领证结婚了。在整理书房时,她无意中发现了一张夹在笔记本里的照片,顷刻间记忆随着相片右下角的日期,回到了十三年前那次搬家和那幅宣传栏的时光里。而在照片的背面写着:只想和你唱着歌一直走下去。
  • 阴约不断

    阴约不断

    在58看到个租房信息,不光房租低,还可以和房主美女爽歪歪。可住进去以后,我才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美好。长脚的梳子,停产的可乐,一切的惊悚向我扑面而来,当然还有碰不得的,女..房...东!
  • 妖孽儿子腹黑娘亲

    妖孽儿子腹黑娘亲

    她,面上是人人唾弃鄙夷的花痴草包,实则“吟姝”商号连锁开遍全国,美名传扬天下。他,面上是嗜血成性克妻暴毙的鬼王,实则刺客联盟掌握他手,势力滔天,让人闻风丧胆。一道圣旨,她被赐婚于他,而他却对一位面具姑娘情根深种,一再抗旨不尊,且派人追杀于她。大婚当日,她打包逃跑,他才蓦然发现,他心之所属的那位面具姑娘,竟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有男神

    家有男神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闪闪发光的男孩,我们称之为——男神。你有没有为自己的男神做过什么傻却执着的事情呢?白小薇有的,她的青春,献给了她的栾炎大神。
  • 最强保镖

    最强保镖

    白天,他是公司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保洁员,晚上,他是令无数纨绔公子,都市枭雄都心颤的极品保镖。
  • 穿越重生之清朝福晋

    穿越重生之清朝福晋

    一次入梦,竟然来到了大清,一次阴差阳错,她竟然顶替了年氏嫁入了雍和宫。皇上的细作,乱党的眼线,年羹尧的妹妹,谢府的千金,多重身份,却哪一个都不是真正的她,一切都仿佛这是一场渐渐乏味的凶险旅程,她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
  • 综漫从为屑老板打工开始

    综漫从为屑老板打工开始

    (鬼灭同人)一个普通人穿越到二次元世界努力活下去的故事主角前期小(贪)心(生)谨(怕)慎(死)世界线鬼灭之刃-海贼王-火影忍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