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0300000029

第29章 巅峰·下坡的开始

157.雨天里的伞

西方有一句谚语:雨天里走在一把伞下面的人,晴天时未必愿意并肩而行。什么道理?雨天里,大家抵抗共同的外来侵扰,可以也必须走在一起。但在晴天,外在力量消失了,各自利益便是第一位,自然就难以并肩而行。

从决策的角度来说,当失去了外部的侵犯,内部的利益纷争势必成为主要矛盾。聪明的领导者,会不断地创造外部压力,就是为了形成共同利益,内部的矛盾也会随之转化,甚至消失。不聪明的领导者则会做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决定,最后必然是内外交困。如果我们认同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历史上那些有为君主,如汉武帝、唐太宗、清康乾两帝在江山稳固之后,仍然不断用兵,被史家讥为“穷兵黩武”。史家只是史家,不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不能体会到他们用兵的苦衷。

大敌当前,即便是泛家族规则下的个人独断专行,也会有所收敛;一旦强敌去除,则个人的独断专行也就达到新的高度。因为,谁都从击败强敌的辉煌中,承认现行的管理体制“行之有效”,却很少有人明白恰恰是体制的位移。

强敌已被打败,证明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天才,更证明体制的成功。然而,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屠杀功臣悲剧,恰恰证明由于体制的移位产生了严重问题。飞鸟尽,劣弓都是多余的,何用良弓?狡兔死,还养着走狗,已是靡费,如果走狗再向自己狂吠几次,焉能不烹?

158.高处不胜寒

作为统帅,常常有一些令人羡慕的感叹,什么“统帅的别名是寂寞独行”,什么“将军的最好葬礼是与最后一个对手一起死去”,什么“高处不胜寒”,等。

战斗结束了,剩下的是一片寂静与风寒。寒就寒在长剑插地、四顾茫然的落寞;寒就寒在风雨同行的战友此刻虽有艳阳高照却不再同行的惆怅;寒就寒在青云扶摇却东西难辨的恐惧;寒就寒在庆功宴后,酒醒何处,只剩下杨柳岸晓风残月。也许大战的硝烟还会留下一丝血腥的芬芳,但梦中对血的渴望远远及不上月笼寒烟的温存。一钩残月,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肯定不是统帅当年拔剑而起的初衷。

当企业发展达到了顶峰,竞争对手不存在了,显示着企业辉煌的到来,也意味着企业绝境的开始。

没有了对手,就没有了合作的伙伴;因为所有的伙伴都已经成为潜在的对手。

顶峰,从来都是让每一位攀登者奋不顾身,又让每一位登临者仰天长叹!

顶峰,从来都不是梦幻的仙境,却常常是攀登过程中大悲大喜的堆积。

因为,在顶峰上的一步不慎,出现的不是错误,而是彻底毁灭!

所以,聪明的泛家族规则下的管理者和传统的管理理论都认为:在顶峰上唯一的任务就是必须寻找新的对手,保持着外在的压力,也保持着泛家族规则所带来的高效率和团结、紧张、严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没看见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在华沙条约组织的威胁消失之后,立刻大谈起中国威胁论?问一问那些可爱的先生们,却都从没有来过中国,也根本不想了解中华民族。《纽约时报》不给面子,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他们的心思:不在于中国有没有威胁,而是美国不能没有一个强敌。

无论是美国的相当一批政客,还是当今世界上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者,都知道选择新对手,是一个重大问题。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时代发展到今天,还有另一个更紧迫更严峻的问题:在顶峰上的泛家族规则能维持多久?换个问题就是,假如没有对手,谁会逼着一个辉煌的国家或企业跳下万劫不复的深渊?

159.顶峰上的惶恐

不成功的人肯定不是英雄,但成功的人并不都是英雄。

给英雄的掌声与鲜花,对于不是英雄的成功者来说,无异于迷药与熏风。

所以,站在巅峰上的人最危险的还不是如何向前迈进,首先要警惕来自身后的“捧杀”。相当多的领袖清楚地记得,在登顶只差一步的时候,有多少人被捧杀,滚下了深渊。

非凡的管理者来到顶峰上,他们总能意识到要改变什么,比如自身,比如规则,比如路径,这是天才的管理者非凡之处。然而,唯独没有人想到,要改变的可能正是顶峰。

把顶峰当做平地,很普通的改变方式。让顶峰不是顶峰,却很难做到。

历史上一切伟大的统帅总是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该处的位置。这是他们解决独处巅峰的具体方法。

爱新觉罗·玄烨说得有趣。这个始终站在顶峰上却根本不承认的康熙大帝,常常不给面子,喜欢把吹捧者的“鬼胎”全部揭穿。平定“三藩之乱”后,群臣建议少年得志的皇帝上尊号,他批道:“朕自幼读书,觉古人君行事,始终一辙者甚少,尝以为戒。惟恐几务或旷,鲜克有终,宵衣旰食,祁寒盛暑,不敢少间。偶有违和,亦勉出听断。中夜有几宜奏报,披衣而起,总为天下生灵之计。今更鲜洁清之效,民无康阜之庥,君臣之间,全无功绩可纪,倘复上朕尊号,加尔等官秩,则徒有负愧,何尊荣之有?”

相当多的企业家面对着铺天盖地的赞誉,陶醉于决策,得意于自信,苦心经营起来的企业品牌与形象,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导致崩溃的两大硬伤。

这品牌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经验、制度,无往而不利的事实,让所有的统帅觉得不加以利用实在是愚蠢。而愚蠢是不符合光辉形象的。为了保持形象,就要充分利用品牌,充分利用的结果常常入不敷出,为了出入平衡,要么做假账,要么继续利用品牌扩张。

美国安然公司就是这样出局的。

现在我们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的圈子,一些国内企业知道了品牌的重要性,动辄就要打造“百年品牌”,雄心可嘉,可底气不足。这底气并不在缺少资金上,而是在稍有成绩时的自我把握上。

百年品牌并不是宣称的。可爱的形象背后,常常是累得喘不过气来的努力。

160.科学的方法就科学吗

站在峰顶,找到新的山峰不难,难就难在确定那就是自己应该去攀登的新高峰。

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创业者很快确定了新的目标,却常常在起步没多久就发现,那不是自己要上的山峰。

这时,他们还是感受不到来自自身的问题,而是更强烈地感到,自己选择新山峰的方法不对头,不科学。

有行家向他们指出,技术手段只是科学方法的一个方面,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1999年,杨振宁教授在谈到科学方法时指出:物理学家正在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探索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的结构。除了技术手段外,杨振宁特别回忆说:在西南联大时,他学会了中国传统思维方法:演绎法。后来,他在芝加哥大学学习,费米和泰勒教给他归纳法。他说这两种方法对他的研究都极有帮助。

有企业家会说:他们已经像一位自然科学家,运用了各种现代分析设备和手段,也非常自信能够熟练掌握演绎法和归纳法等思维方法,却并不能够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时,我们才发现,杨振宁运用这些方法的场所很值得重视。比如,当他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他首先考虑的不是上课,而是与清华高级研究中心主任一道,举办一系列座谈会,和清华的年轻人讨论最新的研究前沿。他认为,这比教会他们某种方法更重要。

杨振宁为我们提示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完整概念:第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第二,综合运用演绎法与归纳法;第三,站在时代“最新的研究前沿”。

我们常常忽视的正是第三点,站在时代研究的前沿,就是站在顶峰。不同的是,在自然科学领域,站在了前沿,工作才刚刚开始。

所以,不会站在前沿上研究问题,也就是不会在顶峰上思考,无论采用了多么现代、多么科学的技术,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科学。

所以,在社会科学里,站在了行业顶峰就可以骄傲自满是多么的荒唐可笑,因为那也如同自然科学一样,事业才刚刚开始。

美国著名的电脑软件企业冠群集团(computer association)总裁是一位华裔,叫王嘉廉,他说:“别人都说我们如何如何成功,可是我觉得我们才刚刚开始。”为什么呢?他说:“重要的是你选择了什么前进的方向,而不是你达到了什么目的。如果你真的达到了目的,可能你就玩完了。”

其实,事情就这么简单,发现自己选错了新的山峰,常常并不是知识与方法的问题,而是自己站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他们并不适应这种变化,已经不可能再用攀登时的思维方式来做出选择。

顶峰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是美妙的,对于下一步的决策却常常是致命的。

161.大企业综合征

可悲的是,相当多的天才管理者却不可能再找回平地的感觉,因为泛家族规则簇拥着他们登上了另一顶峰。那是由各种规则共同垒筑,在过去的征战中帮助他们成功,已经在团队内形成理念的意识形态山峰。

要想从这个山峰上下来,非要彻底地打碎自身——泛家族规则不可。

谁有如此胆识?谁有这个勇气?谁有这种魄力?

1995年我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猎鲨2号》,曾仔细研究过美国杜邦公司,为它历经200年而不败并一直雄踞世界化工业“龙头老大”所吸引。我注意到,1985年前后,杜邦公司曾有过一段剧烈的摇摆期,说明其内部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这种摇摆期在其历史上曾经有过3次:一次是从炸药向化纺过渡;一次是从化纺向塑胶、农药过渡;一次是从塑胶、农药向资本经营过渡。而这一次是从资本经营向网络产业过渡。每一次的过渡都不是简单的开创新领域,而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新整合,不仅让新的企业蓬勃发展,也让原有企业更新观念与管理。1985年前后的这一次摇摆期后,我们可以看到,2001年杜邦公司网上销售收入已达43亿美元,占其当年总资产的17.41%,考虑到其产品中有相当部分不大可能在网上销售,那么它的网上销售发达程度可想而知。2001年《财富》杂志排列的世界500强中,杜邦公司位列第70名,几十年来前后变动的位次并不大,我们在媒体上也极少发现对它的掌声与鲜花。然而,数百年来它始终执世界化工之牛耳,让你不能不佩服。

在大多数情况下,涌向成功企业的掌声与鲜花,都是企业经营者通过“经营”得来的。

杜邦公司一直悄悄地平稳发展着,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追求目标。他们从不事张扬,就是广告也非常实在——也许这与他们是从炸药起家的有关,朴实无华不显眼的黑色粉末只在需要的时候爆发出最耀眼的光彩。

中国的企业正处在走上巅峰的路上。不过,有相当多的企业家所处的巅峰,实在是依赖某种非正常手段(比如行政垄断)而取得的一种自我感觉。只有极少数企业登上了行业顶峰。然而,我们在中国各地都不难看到一些非常“牛气”的企业家,无人在他们的眼里,小富即安,大富即狂,成为他们的通病。中国人耐穷,可没有多少人知道,中国人更耐不起富!

这些企业都面临着如何登临下一个高峰的问题,比如走出国门。他们如同世界上著名大公司一样,常常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头,存在着某种不适应,可是又说不清楚问题究竟出在何处。他们不知道,此时企业里已经由泛家族规则形成的体制惯性弥漫开顶峰意识,又由程序的魔杖使之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改变这种意识,常常令管理者非常头痛。

由于中国的泛家族规则远比西方国家根深蒂固,所以,中国的企业常常还没有长大,却已患上了大企业病,就如同一个肥胖的儿童提前患上了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等肥胖综合征一样。

如今,资产重组成为时髦。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重组将濒临破产的企业包袱卸下来;一方面相当多的企业希望通过重组来达到自身发展的顶峰。然而无可否认的事实是,重组的成功率并不高。

重组并不仅仅是资产的归堆,更难也更重要的是管理意识的重新组合。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更多的管理重组是泛家族规则的重组,过去“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不行了,新的管理意识常常会碰到泛家族规则建立过程中形成的顽强软抵抗——内耗与消极怠工。

无论是怎样达到经营顶峰的,企业都将面临新的重组。警惕重组的陷阱,要比选择新的目标更重要。

162.成功不是顶峰

站在巅峰上再向前,并不一定就下坡。因为你知道还远没有成功。

成功可能是某一事业的结束,但不是一个人、一个公司的结束,也许只是通向新事业的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事可能不是确定下一个目标(也许目标就摆在那儿,只是你和你的伙伴愿意不愿意看见它),而是检查一下自己的公司是否存在顶峰意识,是否已处在下坡的边缘。

怎么检查呢?这里提供10条判断的标准:

第一,全体人员都知道自己公司的强盛,却不知道为什么强盛,大部分的民意调查把功劳都归功于某一个人、某几项决策或某几项制度。

第二,技术指标开始趋于平滑,却被指令继续上升,理由是为了保持形象与信心。

第三,创办新企业已经不再是利润的追求,而成为一项宏伟的事业。

第四,品牌、信心、经验与关系成为创办新企业的主要因素,而不再是资金、技术与管理。

第五,公司的战略目标开始散乱,新办企业与老企业没有任何关联。常常是开拓一个没有消化又开始进入另一个领域。

第六,会议增多,主要原因是议而未决的事增多。

第七,大多数公司高层职员认为自己得到的是应该享受的。

第八,舆论界一片赞誉,但这些赞誉只集中在企业的某些方面。企业怂恿这些赞誉,因为银行与会计业等外部监督会有所放松或干脆形同虚设。

第九,软开支增大。理由常常是回报社会。实质上是想从社会上拿到更多的东西,以帮助企业发展。企业开始失去依靠自身动力机制来发展的势头。

第十,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以井井有条而骄傲,并由井井有条之中产生推而广之的狂热。

163.把握自我,永恒的话题

走向巅峰的人常常喜欢回头,看看自己是如何走过来的?向别人大谈自己是多么不容易。他们想暗示些什么?有时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就像一位老人总是喜欢向别人夸耀年轻时候做过的事情,谈论过去确实是老人心态的一种反映。有相当多的企业并不太老,业绩也不辉煌,但却老人心态严重!

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握自己,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搞清楚自己是从何而来,却像大多数老人一样放弃了对自我发展的把握。

人类的文明史也证明,在发展的高峰期,人类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而常常毁灭自己的事经常发生。

英国作家、考古学家汉考克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怎么知道向何处去。”这位人文学家以文学家的眼光去研究历史之谜,大胆地假说:历史上很多民族曾经创造过非常灿烂的文明,但在文明的高峰时突然衰落,很快消失了。也就是说,人类是自己毁灭了自己,过去是,现在还是!

他举例说,玛雅文化就是证明。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9世纪,过度的开发和繁荣,结果是人类毁掉了自己的生活来源,不得不背井离乡。像柯盘市那样一个又一个的大城市被遗弃,留下了一个个沉默的石像矗立在无穷无尽的凄风苦雨中。如果它们能说话,它们会对今天的人类说什么呢?

另一位考古学家在深入研究玛雅文化遗址之后,沉痛地说:“文明是复杂的,我们现在有可能正在弄砸事情,而后果是可怕的。”

并不是所有的文明都值得怀念,更不是所有的文明都值得骄傲。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是唯一持续发展着的,这是我们的骄傲还是我们的悲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

现在我们正在从深渊努力地向上攀登着,还远没有达到半山腰,距顶峰还更远,在许多人却已经开始表现出浓烈的顶峰心态。难怪古人云:仁者乐山。

其实中华民族更像一片汪洋,无川不纳,虽历惊涛骇浪,大劫大难,却不改本色。所以古人又云:贤者似水。

山是凝重的,凝重得让人沉思,给人蓄势以待的静气;海是喧闹的,喧闹中透出博大,透出振奋活力的冲动。这一动一静,很奇怪地统一在中国最古老的著作之一《山海经》。这本书里很有一些谈山论水的奇怪话,值得我们的管理者思索沉思。

同类推荐
  • 轻松搞定每笔交易:顶尖业务员的成交妙策

    轻松搞定每笔交易:顶尖业务员的成交妙策

    为什么销售同样产品与服务的业务员,成就却有天壤之别--排名在前的20%的业务员,总是包办了80%的业绩?答案是:他们运用了经过千锤百炼的经销成交秘诀。本书从帮助业务提高销售业绩的目标的出发,着重从心态和技巧的角度来启发广大业务员场长避短,真正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对那些经典的成交秘诀进行了适当的阐发,尽量做到既能引导进一步深思其中的道理,又不影响读者对秘诀的独立思考,力求帮助你尽快成为成交高手。业务员应该详细研读本书,利用前辈高手们一再改善的技巧,为自己提升成交率、增加收入。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Ⅱ

    销售要懂心理学Ⅱ

    本书讲述了成功实现销售的必备技能。分别从“望闻问切”四字来剖析销售的成功秘诀。
  •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本书适合于企业经理人、品牌管理者、品牌经营策划机构以及其他对品牌塑造与品牌营销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凭借专业、权威、实用的独特优势,以期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理念和操作方法,为企业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 刘备用人有一绝

    刘备用人有一绝

    刘备的管理方法是最中国化的管理方法,那就是“人情管理”。所谓人情管理,就是用人情来管理,有时以法管人,人不服人,人不服法,就要“乱”,甚至“叛”。有时以情管人,人就甘愿被管理,甚至主动投入你的帐下。“缠”字诀。刘备相当能缠人,三顾茅庐,把诸葛亮缠死了,没有办法,只好出来帮他。“叹”字诀。现在的老板也懂这个,一旦手下向他要钱就大叹困难了,说什么“公司现在正处于紧张阶段,过了这一阵子就好了”。“让”字诀。刘备虽是集团老大,却长期让诸葛亮当老大。
  •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管理——理论与实践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管理——理论与实践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述技术创新战略,下篇论述技术创新的管理,研究的视角是研发项目集成管理。
热门推荐
  • 星河剑海前序

    星河剑海前序

    相传在宇宙混沌,鸿蒙之初,有两道源气滋生,化为阴阳二气,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阴阳二气又各自衍化,阳气衍生出金、木、水、火、土、风、冰霜、雷电八种元气,阴气则衍生出魔气。有大能者利用阳气衍化出的八种元气炼制成了八件绝世兵器,又用阴气衍化出的魔气炼制成了四把魔兵,他一生只炼制了十三件兵器,第十三件是其巅峰之作,融阴阳二气于一体炼制了一把剑,取名剑十三。一道青年身影自地球走出,背着一把黑铁剑,在大千世界留下了各种足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
  • 在超神学院世界旅行的帝骑

    在超神学院世界旅行的帝骑

    decade旅行到超神学院的世界时,想看看这个世界的文明,并在这个时空长时间居住下来,与各个文明战斗的事情
  • 当荔枝遇到番茄

    当荔枝遇到番茄

    当荔枝遇到番茄。要忙着创业,忙着恋爱,忙着打小三,总之忙一切该忙的事!撕逼小三撬墙脚。统统滚蛋去吧!谁说闺蜜不能有另一种相处方式?
  • 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

    以亡国公主深浅为主线的一个梗。深浅原本是为了复国而联姻的公主,但一直爱恋竹马云修。云修也深爱着公主,似乎是一件情投意合的事。但是深浅作为联姻公主必须嫁给太子…于是婚礼那天云修抢亲了。这只是铺垫,真正的故事是从小公主开店开始的,一家名为百年老店的小店。小公主最爱的事就是与客人喝着小酒,聊着关于风花雪月的事,她好像有一种魔力,能让人在讲故事的时候忘了自己是主角。还记得那年那月,洛阳城外柳河东…百年老店,老店不老。【店是讲故事的主要场所。整本书由很多个故事组成。穿插不同人的故事,有电源的,有客人的。有喜有悲。】
  • 惊艳了时光的温柔

    惊艳了时光的温柔

    来自江东市市一中的江暮年,他的名字有多好听,他就有多温柔,惊艳了时光的温柔,偏偏因为那惊鸿一瞥,就沦陷了。论现到温情的蛊里面去了.从此温情,江暮年出入成双
  • 彼岸尘世

    彼岸尘世

    也许都是误会也许再续前缘也许是漫漫人生过客一笔也许开始就是错误我们生命中有很多过客,就如相思阁里的美人骨,件件都有自己的故事。
  • 我有水军八百万

    我有水军八百万

    新任天蓬元帅的方雨来很是发愁,因为除了这个虚职,其他所有东西基本上都被今生开始变成肥猪的前任败光了。十万水军跟别人混了,猴子大闹天宫之后妖怪雄起,都攻略了三十三天要打上天庭了。如果被九重天大佬知道,自己铁定会因为失职步前任的命运。不得已,方雨来从论坛找得十万水军,召集玩家八百万,战妖怪,杀天魔,守三十三天,重夺天河,开始自己九天星辰的攻略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