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8900000021

第21章

外篇達生

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養形必先之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雖不足為而不可不為者,其為不免矣。夫欲免為形者,莫如弃世,奔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事奚足弃,而生奚足為。弃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合則成體,散則成始,形精不虧,是謂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生之所無以為者,言身外之物也,如人生幾兩屐,一口幾張匙是也。知之所無奈何者,言人力所不及也。養形必以物,有生必全其形,此世人之見也。然物常有餘而形豈長在,形雖能全而生者有盡,故曰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雖不足為而不可不為者,即前所謂物莫足為而不可以不為是也。其為不免者,言為與不為之中皆不免於自累,欲免於自累,非弃世不可也。弃世者,非避世也,處世以無心,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則我自我而世自世矣。正平者,心無高下决擇也,猶佛氏曰是法平等也。更生者,與之為無窮也,彼者造物也,與造物俱化,日新又新,故曰與彼更生。至於此則盡矣,幾,盡也。能知此意則身外之事與其生者,不待遺弃而自遺弃矣。精復者,精神不散於外也。合則成體,言四大假合而後成身,散則復其初也。初者,無物之始也。形精即形神也。形神不虧則能變化,故曰能移。移即變化也。體道至此,精而又精,則可以贊造化矣。相天,贊天也。此兩精字與形精字不同。反猶還,以事之之還也。

子列子問關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請問何以至於此。關尹曰:是純氣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予語汝。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夫得是而窮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將處乎不淫之度,而藏乎無端之紀,遊乎萬物之所終始。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卻,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物而不慴。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聖人藏於天,故莫之能傷也。復讎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是以天下平均,故無攻戰之亂,無殺戮之刑者,由此道也。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不厭其天,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

潜行不窒,嘿運而無所障礙也。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如御風而行是也。純氣之守,守元氣而純一不雜也。知巧,容心也。果敢,容力也。言此事非容心容力所可為也。此語似為迂闊而實有此理。看今伏氣道人,便可見。貌象色聲,謂有形迹也。萬物之物皆拘於形,我若有迹則與物同耳,則何以至乎未有物之先。人之局於一身而不能見乎萬物之始者,皆是以迹自累,故曰是色而已,色即述也。貌象聲色,上面本有四字,到此即舉其一,文法也。造物者無形,故曰物之造乎不形。無終無始,一而不二,故曰止乎無所化,化,易也,言其無所變易也。得是而窮之者,造化之理也。言得此造化之理而窮盡其妙,則去乎有物之物遠矣,故曰物焉得而二焉。淫,亂也,不定也。不淫之度,一定之法度也。無端之紀,無物之初也。紀即理也。萬物之所終始,造化也。壹其性,純一不雜也。合其德,渾全不離也。與造物為一,故曰通乎物之所造。曰天曰神,即此理之在我者也。無部,無間也。在內者既全而無間,則外物奚自入焉。物而不慴,言雖為物所觸而其神不動,故不懼也。醉者墜車之喻極為精密。藏於天,故莫之能傷,即前篇不以物害己一段,所謂無為是也。鏌干傷人,飄瓦中人,而人不怒之者,以其物之無心也。此二句即是無心之喻,其言極有理。天下平均者,言行於天下無好惡也。爭則有攻戰殺戮之事,我無心矣,無所爭矣,又安有此事哉。人之天猶有心也,夭之天無心也。開,明之也。德生者,自然之德也。開人之天,心猶未化,心未化則六根皆為六賊,況外物乎。不厭其天,言不奔其天理也。不忽於人者,言人事之有為者未嘗忽之而不為,但為之而無容心耳。如此則近於真實之理,幾,近也。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九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橛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樓丈人之謂乎。

承蜩,持竿而拈蟬者也。累九於竿首自二至五而不墜,則其凝定入神矣。郭象下兩箇停審字亦自好。橛株拘,今所謂木樁也,根,樁也,株,木之名也,拘,定也。想古時有此三字。不反不側,止是凝定也。當承蜩之時,其身如木橛而不動,其臂如槁木,然其心一主於蜩而不知有他物,純一之至也。用志不分,其志不二也。凝於神,凝定而神妙也。此雖借喻以論純氣之守,而世間實有此事,今世亦有之,但以為技而不知道,實寓焉。痀僂,背曲者也。

顏淵問仲尼曰:吾嘗濟乎觴深之淵,津人操舟若神。吾問焉曰,操舟可學邪。曰,可,善遊者數能。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吾問焉而不吾告,敢問何謂也。仲尼曰:善遊者數能,忘水也。若乃夫沒人之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彼視淵若陵,視舟之覆猶其車卻也。覆卻萬方,陳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惡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內拙。

觴,深淵名也。遊,拍浮者也。沒人,泅而入水也。善沒之人視水如平地,則不學而能操舟矣。覆卻萬端而不動其心,故曰不入其舍。心者,神明之舍也。注,射也。射而睹物曰注。王欽若曰,以陛下為孤注,即此注字。以瓦為注,則全無利害輕重之心;以鉤帶為注,則已有顧惜之意矣;以黃金為注,則愛心愈重而易殙矣。矜,恰惜之意也。射者之巧,其心本一,而有所顧惜,則所重在外而內惑矣。惑則雖巧有時而拙矣。既答其問,又以此喻結之,不特二喻皆極天下之至理。看他文勢起結,亦自奇特。

田開之見周威公,威公曰:吾聞祝腎學生。吾子與祝腎遊,亦何聞焉。田開之曰:開之操,拔篲以侍門庭,亦何聞於夫子。威公曰:田子無讓,寡人願聞之。開之曰:聞之夫子曰,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威公曰:何謂也。田開之曰:魯有單豹者,巖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有張毅者,高門縣薄無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內,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後者也。

拔篲,掃箒也。拔猶根拔之拔,操拔篲以持門庭,供弟子酒掃之職也。牧羊本聽其自然,若行者在後,而不逐其羣,則鞭之。此意便謂循天理而行,亦必盡人事也。單豹隱者,而見殺於虎,張毅往來富貴之家,雖無虎傷之患,而胸中狂燥以內熱而自殞,皆在人有未盡者,不可委之天。此段於學道者已分上最為親切,推此則知莊子前後說天道人道之意。先設喻後以二事實之,文勢亦奇。

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必極。

無入而藏,不專於主靜也。無出而陽,不一於動也。柴立,無心而立之貌,其形如槁木是也。動靜無常,不倚一偏,故曰立其中央。三者言上三句也,盡此三句則可名為至人矣。故曰三者若得,其名必極,極,至也。

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以畏塗喻衽席,即蛾眉伐性之斧之意,此示人窒慾之戒。莊子此語雖聖賢聞之,亦必為之首肯。此豈異端之學乎。

祝宗人玄端以臨牢筴,說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犧汝,十日戒,三日齊,藉白茅。加汝,肩尻乎彫俎之上,則汝為之乎。為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自為謀則苟生有軒冕之尊,死得於腞循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為彘謀則去之,自為謀則取之,所異彘者何也。

玄端,冠也。,芻養之也。尻,猪之後也。腞猶篆也,楯,机也。机之有文者曰豚楯。樓,曲也。曲而可以聚物者,畚筥之屬也。前篇編薄曰編曲,則知此亦竹器也。左宣公二年牢夫腼熊蟠,不熟殺之寘畚,即此類也。生有軒冕之貴,或以刑戮而死,置其身於趺躓之上,畚薄之中,亦甘心焉,即退之所謂處汙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是也。為彘謀如彼,而自為乃如此。此語可謂善喻。

桓公田於澤,管仲御,見鬼焉。公撫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見。對曰:臣無所見。公反,誤論為病,數日不出。齊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則自傷,鬼惡能傷公。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桓公曰:然則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竈有髻。戶內之煩壤,雷霆處之。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方皇,澤有委蛇。公曰:請問委蛇之狀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桓公辴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見者也。於是正衣冠與之坐,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此一段與柸蛇之說相類,但此說較奇特。誒詒,猶今嘔噥之聲,氣逆之病也。忿滀即鬱結也。病在身之中而當其心,今人所謂中管之病也。沈,溝泥之中也。履,神名也,髻亦神名也。煩壤,糞壤也。雷霆亦鬼名也。倍阿鮭蠪,屋中東北方之鬼名也。泆,陽,屋中西北之鬼名。此以上言人家中所有鬼物之名。罔象,水中之神名也。峷,小丘垤之神宅也。夔,山之神名也。徬徨,野中之神名也。委蛇,大澤中之神名也。桓公所見者在澤,故獨問委蛇之狀。桓公始疑為妖,故懼而為病,今曰見者必霸,故喜而病自去矣。辴然,笑之貌也。此事之喻,又與見豕負塗載鬼一車者不同,然聖人既以此語入之爻辭,則是世間必有此事,亦不足怪也。

紀消子為王養鬥鷄,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僑而侍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鷄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鷄矣,其德全矣。異鷄無敢應者,反走矣。

聞響而應,見影而動,則是此心猶為外物所動也。疾視而盛氣,言其神氣已旺。疾視而不動,初言虛憍而恃氣,則其氣猶在外,此言疾視而盛氣,則氣在內矣。疾字有怒之意,即直視也,卻與匹夫按劍疾視不同。望之似木鷄則神氣俱全矣,此言守氣之學,借鷄以為喻。

孔子觀於呂梁,縣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鼈之所不能游也。見一丈夫游之,以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並流而拯之,數百步而出,被髮行歌,而游於塘下。孔子從而問焉曰:吾以子為鬼,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曰:亡,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謂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曰: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此段亦與前言操舟意同。並流,囗流也。故,本然也,孟子曰,言性者故而已矣。性命,自然之理也。齊者,水之旋磨處也。汩,湧汩處也。出入,隨水上下也。從水之道而不為私,順而不逆之意。生於陵則安於陵,長於水則安於水,皆隨其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性命三字初無分別,但如此作文耳。若以生長字強求意義,則誤矣。

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滑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凝神者,其是與。

鐻似夾鍾,此雖注家之說,然鍾以金為之,豈削木所能成。愚按大觀類篇曰,鐻,鍾鼓之扮也,是乃筍囗之類,所以縣鍾鼓也。筍囗之形為鳥為獸,刻木為之極其精巧,考工記中可見。驚猶鬼神,言精絕非人所能為也。耗氣者,氣不定也。齊以靜其心而後定。不懷爵祿,不懷非譽,忘其四枝,謂純氣自守而外物不入也。無公朝者,亦不知有朝廷矣。唯其如此,故我之巧心專而外物之可以滑亂吾心者,皆消釋而不留。入山林觀天性,觀木之性也。木之形軀各有成象,皆若見成者,然後取而用之。加手,取也。以我之自然合其物之自然,故曰以天合天。

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顏闔遇之,入見曰:稷之馬將敗。公密而不應,少焉果敗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

六轡如組織而成文也,御之巧如織然,故曰文弗過。鉤,御馬而打圍也。鉤百而反,言百轉也,馬力竭而馳之不已,御者雖巧必敗,人之自用又豈可過勞其神乎。此一喻極為的切,極為端正。

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

到此又散說數句。倕為共工,故曰工倕。旋,轉也,以手旋轉畫而為圓也,言工倕制器之時,旋轉其手,其圓便如蓋然,自中規矩。考工記云,蓋之圓以象天地,蓋乃至圓之物,故取以為喻,非謂其實為蓋也。如吳道子畫佛像,圓光只一筆便成,遂入神品,即此類也。器圓不用規,只以手畫之,其技入神矣。指,手指也。指與物化,猶山谷論書法曰,手不知筆,筆不知手是也。手與物兩忘而略不留心,即所謂官知止神欲行也。故曰不以心稽。稽,留也。或曰圓則中規,何以曰矩,殊不知圓之中自有矩,圓而不中矩,非圓矣。今匠者削木為圓,必先取方,便見規矩不相離之意,所以曰規圓生矩。靈臺,心也。一,純一也。不桎,不拘礙也。

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

適,安也。足安於屨,要安於帶,若無物然,故曰忘足忘要。會,猶造也。造道而至於適,則內境純一而無所變,雖與物應接乎外而亦不知其所從事者矣。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言久則併與適亦忘之。譬如足初躡履,見其恰好,則知有屨之適,著之既久不復有初時見其恰好之意,是忘適也。此以人之常情而喻乎道,須自體究,便見得莊子盡物理處。

有孫休者,踵門而詫子扁慶子曰:休居鄉,不見謂不脩,臨難不見謂不勇。然而田原不遇歲,事君不遇世,賓於鄉里,逐於州部,則胡罪乎天哉,休惡遇此命也。扁子曰:子獨不聞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茫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今汝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天於聾盲跛#1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孫子出,扁子入,坐有間,仰天而歎。弟子問曰:先生何為歎乎。扁子曰:向者休來,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驚而遂至於惑也。弟子曰;不然,孫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孫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來矣,又奚罪焉。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鳥止於魯郊,魯君說之,為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樂之,鳥乃始憂悲眩視,不敢飲食,此之謂以己養養鳥也。若夫以鳥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財平陸而已矣。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載鼷以車馬,樂鴳以鍾鼓也。彼又惡能無驚乎哉。

賓於鄉里,擯弃於鄉里也。明汙,自別於汙俗也。飾知驚愚,修身明汙,言其有心求名以自異也。若揭日月,著其名也。彼固惑而來矣,彼之來本自惑,非先生惑之,又何罪於我。款啟,小孔竅也,言其所見之小也。寡聞,學之淺也。其見本淺,吾語之太高,彼安得不驚疑自惑乎。此意蓋譏當時之學者,以其所見者小而未知大道也。食以委蛇,言使之自得而食也。委蛇,自得也。鳥養之喻,已見至樂篇。

#1跛:明本作『破』。

同类推荐
  • 严氏济生方

    严氏济生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皱水轩词筌

    皱水轩词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种曲白兔记

    六十种曲白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真歌

    月真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叫西门大官

    我叫西门大官

    突然有了个奇怪的妹妹,从此,余良在宠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中国民俗学通识

    中国民俗学通识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中国民俗学通识》是一门大学“通识课”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
  • 都市逆袭总裁系统

    都市逆袭总裁系统

    叮!恭喜宿主获得逆袭总裁系统,请走上逆袭之路。
  • 北大梦

    北大梦

    描写了峡江一中高中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校,为了同一个“北大梦”努力奋斗、拼搏厮杀的种种场景……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 凤染苍穹御火女子腹黑帝

    凤染苍穹御火女子腹黑帝

    【言情+玄幻】【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神算?天命?什么什么的?没听说过,我就是一个纤纤柔弱小女子,来到古代找个老公好好过一生,别跟我说那些有的没的”上官初夏眼皮轻轻抬起,弱弱的说道。被三轮车撞死,简直就是天下奇闻,带着记忆穿越了,偏又天生拥有神奇的武器,她的这一世,注定是不平凡的,淡定如斯小女子,遇到冷酷腹黑皇帝,又会撞出怎样的火花呢?狂风席卷,一朝穿越只为你异世大陆,得一人之心、笑看风起云涌安静皇后也彪悍~~~~~
  • 八月,你好

    八月,你好

    若你我如初见般美好,那么,让我们如初见般,相约在这金秋八月,携手漫步在林荫道!
  • 无尽杀局

    无尽杀局

    传国玉玺是拥有实现一切愿望,改天换地、制霸天下的宝物,为了获得传国玉玺而进行的战争,被称为传国圣战这次的传国玉玺出世,机缘巧合之下吸收了《三国杀》卡牌,甄选了五名主公进行抢夺能获得传国玉玺,制霸天下的只有一人,这五名主公将带领麾下武将们,为成为胜利者而互相残杀龙王当道,一将成名,风火山林,神话再临,一切皆为杀局!刘楠,誓要在杀局的洪流中,走出自己期待的世界
  • 天才宝贝腹黑爹

    天才宝贝腹黑爹

    “叔叔,你和我妈咪是什么关系?”“她是我老婆。”“你们有没有过孩子?”于洋愣了一下,才开口:“没有啊”。小宝贝不屑地哼了一声,才开口:“那为什么我弟弟长得和你一模一样?”
  • 我许愿个成果

    我许愿个成果

    郭成随口许了个愿,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成果,然后就重生到了平行位面,同桌的名字就叫做成菓。“一开始让我娶成菓,我是拒绝的。没道理你让我娶我就一定要娶是不是?但是没办法,我老婆实在太可爱了。”单女主,平行位面,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投资。 书友群1063123291(特别声明:故事中所涉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