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6400000042

第42章 法显西天取经“夏坐”张掖

途经张掖到西天(古印度)取经的第一个人叫法显。他俗姓龚,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县)人。

法显生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他的三个哥哥都在幼时病死。法显三岁时,他的父亲在当地寺院写了度牒,将儿子度为沙弥(“沙弥”是佛教的出家五众之一。这五众指的是沙弥、沙弥尼[女]、比丘、比丘尼[女]、式叉摩那)。

三岁的法显虽然受戒,但还是患了一场大病,他的父亲便将他送到寺庙中。他的病好了,但他不愿回家,一直住在寺中学经。不久,他父亲母亲相继去世,他回家殡葬了父母亲,又回寺专心学佛经。

后来,法显到了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的长安是后秦姚兴的国都,这里佛教盛行,有许多佛学大师,法显与大师们钻研佛经,他感到翻译的佛经中有错漏,便下决心到天竺(印度)去求原文。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三年(后秦姚兴弘始元年,公元399年),法显与慧景、道整等人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他们各拄着锡杖、拿着木钵,化缘取食,昼行夜宿,经陇西(今甘肃陇西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到达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乐都,当时为南凉国都,南凉国主秃发傉檀接见并款待了法显一行人。法显等人休息几天之后继续西行。

他们到了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对所走的路线进行了研究,均认为走南道不行。因为沿途有摩天的雪山,茂密的森林,而且沟深路险,猛兽出没,危险很多。走北道比较安全。

法显一行人便从西平出发,向北而行。他们走了几天,便到养楼山(今青海大坂山)下,走到山腰,看到了奇观:东边,群峰插天,山顶上皑皑的积雪如堆玉一般;山麓,森林广布,苍松翠柏,参差有致;西边,一条几十丈宽的大河(今之大同河)缓缓下流,清凉沁齿。法显等异口同声地赞道:“不料华夏的西部竟有这样的奇山好水。这里真正是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仙乡。”

他们爬上山顶,已是中午。因空气稀薄,各个头昏眼花,躺在地上。不一会儿,几个鲜卑族牧民骑着牦牛经过山顶,老远看见几个人东倒西歪地躺在路上。鲜卑族牧民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高僧。鲜卑族人对高僧很尊重,立即将法显等人扶在牛背上,拿上高僧的锡杖等物,慢慢下山。到了山腰,空气多了,法显等人也清醒了。他们从牛背上下来,感谢牧民,但语言不通,只是合掌对牧民念“阿弥陀佛”。

法显等念“阿弥陀佛”,祝牧民们成仙成佛。但牧民们不懂其意,只是点头招手,表示别离。离开高僧,牧民们骑上牦牛下山去了。

法显一行虽然疲乏,但还是鼓足勇气慢慢下山。到了山下,便是一望无涯的草原和平坦的草滩。小草如茵,牛羊遍野,牧民们的帐房散布其间。此时,落日西山,黄昏将至。法显们投牧民家住宿,牧民热情招待高僧,端来奶茶、糌粑(青稞或麦做成的炒面)。法显等人饱餐之后,躺在毡上,一觉睡了个大天亮。第二天早上,他们又饱餐一顿,谢了牧民,向北而行。

大约在中午时分,他们到了一个险要的关口。两面奇峰对峙,悬崖峭壁如刀削一般,中间有条小路,只能容单人独马通行。法显等人正观看这无限的风光,觉得赏心悦目,怡然自得。忽然乌云翻滚,大风怒号,霎时间大雪纷飞,寒气逼人。不一会儿,雪拥道滑,寸步难行。他们便蜷缩在山崖下,手脚几乎冻僵。有的人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便说:“我们就在此地殉道吧!”法显劝大家说:“我们为了佛教的发展,为了震旦(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佛教徒也称中国为震旦)的光荣,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能灰心,何况暴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家忍耐忍耐,待雪停日出,我们再走。”

正在他们无可奈何的时候,来了一帮去青海卖粮的粮贩子,各人骑一头骆驼,还带着干柴、水桶、锅、碗及干馍、炒面。这是一伙汉人,他们看见法显等人,问清来由,然后生火、烧水,让高僧们取暖、喝水、吃馍。并说:“这是兵家必争的大斗拨谷(今民乐扁都口),不但地险路窄,而且六月下雪,不好经过。”待高僧们恢复精神后,粮贩们让法显一行人骑上骆驼,一直把他们送到张掖(今张掖市区)。

法显等人到张掖时,正是沮渠蒙逊杀了北凉王段业而自立为王的时候,社会秩序较乱。法显等人去见沮渠蒙逊,沮渠蒙逊殷勤接待法显,因沮渠蒙逊也信佛教,所以沮渠蒙逊要求法显在张掖住上几个月,并承诺一切佛事的经费由他负担。法显想:一则在张掖可以传教,二则正值“夏坐”(是印度传来的佛家规矩。中国的“夏坐”,从夏历4月16日至7月15日,共90天)季。他便答应暂留在张掖,一面传经,一面“夏坐”。

法显在张掖期间,参禅布道,整日不休。张掖本来是先接受佛教之地,僧尼很多。他们听到从长安远道而来的大师讲经,喜出望外,都纷纷到寺中去“夏坐”、听经。日复一日,法显的声誉远扬,邻近各县的僧尼也来张掖,听法显讲经。凉州(今甘肃武威)的高僧智严也来张掖,一面“夏坐”,一面与法师交流佛法,讨论佛教的经、律、论,并与法显结为道友。有时沮渠蒙逊也来寺院听法显讲经,目的是取得张掖的佛教徒与汉人的拥护,因为法显既是佛教名人,也是汉人。

张掖是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物产特别丰富,人民纯朴,僧侣们又很虔诚。来寺院“夏坐”听经的僧尼们都拿上鲜美的素食素菜,供法显一行人食用。每月初一和十五日,大家一同吃消灾饭,僧尼们还供香烛钱;来上香免灾的俗人也供香火钱。法显等人的食用有余,佛事活动的经费充足。

法显在张掖“夏坐”之时,对来寺听经的僧尼和烧香拜佛的俗人,大讲“弃恶从善、脱胎换骨”的好处,因而张掖佛教徒和俗客的觉悟大大提高,将互相攻击变为互敬互爱。张掖的社会秩序比以前好得多了。

“夏坐”期满,法显要离开张掖继续西行。他起程时,张掖的僧俗千余人夹道送行。沮渠蒙逊派人拿来银两送别。法显谢绝所送银两并深表感谢,然后谢别僧俗群众向西而行。

法显、慧景、道整等人离开张掖,出了阳关,进入西域。途中时而遇飞沙袭击,时而被骤雨扑打。但法显早离双亲,在寺中苦练,在寺外也苦练,具有惊人的毅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领,他与同行人履艰险,冒风霜,经过千百道难关,终于到达天竺。

法显等人在天竺求名师,释惑解疑;广结朋友,研究经文。他们遍历北、中、西、东四天竺,学到不少经文,对他原来发现的佛经中的舛错和缺漏完全弄清楚后,便离开天竺回国。

法显等人出天竺之后,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后又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于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八年(412年),经海道回到青州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市崂山)。

法显去西天取经,前后十四年,游历三十余国,带回很多梵文(印度文)佛经。他后来到建康(今南京市)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合译法、律6部,共24卷。他又记旅行见闻,撰写成《佛国记》,是研究南亚次大陆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约在南北朝时的宋武帝(刘裕)永初三年(422年),法显归仙了,但他热爱祖国、忠于佛教、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流传于民间,当然亦流传于张掖。

(周光汉整理)

同类推荐
  •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科学把我们推上天堂,还是把我们拉下地狱?无论是大思想家卢梭,还是声名赫赫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相反的。
  •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为什么说要三从?从父、从夫、从子。年幼未嫁之前她是要在家里的,当然从父,这个好理解,她是跟从父亲,总不能自己过生活,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既嫁从夫,听从先生的安排,这个有些人就起逆反了,为什么我得听他的?他得听我的才对。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为什么?客观的原因来讲,在古代男子接受教育比女子机会要多,然不能说女子就没有机会受教育,也不是,曹大家就是出生名门,她受到了教育。
  • 中国自信理论思考丛书·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中国自信理论思考丛书·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本书从“研究现状”、“本质要义”、“理论溯源”、“战略创新”、“认知自觉”、“机遇与挑战”以及“历史与经验”、“精神内核”、“创新发展”等方面,对文化自信的概念、内涵、历史、作用、价值、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专业而系统的论述。着重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因子,并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提升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乾公坤豹

    乾公坤豹

    “生命原本就是一朵莲花,功名利禄终究会放下,百世将传颂神的逍遥。”子挈挚友申公豹放弃了神的逍遥,只为朋友的临终遗言,走向了永无止境的救赎当中......
  • 灵魂守护

    灵魂守护

    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多维的世界存在着很多必然的位置事件,对于单维的我们并不能够盲目地信从一切。从来都不会有人知道自己生从何来死归何去,神仙又存在于怎样的纬度。光明和黑暗的对立又是为了什么,若有一天这个世界没有了昼夜之分,若有一天为了他们所认为的正义牺牲别人的自由。守护者又在守护什么;传承者传承了神仙的意志,那颠覆者呢?是为了灭世而存,还是.......
  • 夏夜阑珊

    夏夜阑珊

    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回国的连汐若,又重新联系上了大学时候的男友袁启卓,而这时的男友已经不再是大学里的学生,而是京城的一位高官。连汐若不知道,也就是大学的时候,自己阴差阳错又一见钟情的虐恋,却被无意中卷入了一场部队高层的权利斗争。初恋男友的家庭秘密,男闺蜜的身世之谜,扑朔迷离的神秘组织,都让连汐若陷入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不知道真相,却又被卷入其中的袁启卓,要在道德和自我中艰难抉择。他们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命运会不会因为这次复联而改写?夏夜阑珊,明月悠然,
  • 不生气的活法

    不生气的活法

    还在生气吗?来享受不生气的生活吧。《不生气的活法》从生气不光荣——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怒火呼叫转移—一成熟之人懂得息怒之道,幽默远比生气来得实惠,看得开是福,生气不如争气,物欲太盛心难静一别为名利气不完,与这个世界和解——创造不抱怨的和谐生活,宽恕节约生气的开支等等方面铺开阐述,教你如何打造不生气的活法。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生苦短,抓紧时间快乐地生活吧!
  • 宿主老爱怼我

    宿主老爱怼我

    余梦溪是个不折不扣的路见不平,拔刀再补一刀,贪财,逗比,但是有时候会让人正经的可怕,正因为干过的好事太多,所以被改造系统0121绑定,从此以后替委托人虐渣打狗赚钱。喂喂喂这谁呀,系统你还没跟我说过还有隐藏支线任务还要做吗,系统人家想不谈恋爱,只想虐渣打狗赚钱扶持正义,阿v系统,这和咱们当初说好的不一样……。(1v1女主性格逗比傻叼,有时候正经的让人可怕。)
  •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 顾晚遇乔墨

    顾晚遇乔墨

    顾晚重生后经常想自己前世是怎么把自己作成家人不理,朋友不管那种现象的,好端端的那张脸硬生生多了条疤,还被好朋友背叛。重活一世,她准备抱好大腿,虐渣,好好的过一辈子,可那个男人怎么也跟了上来。
  • 红尘惊梦墨归歌

    红尘惊梦墨归歌

    苏影帝:我媳妇乖巧懂事,她拍戏时确实不懂,只是直接暴力的让别人懂她定的规则!苏影帝:我媳妇软萌可爱,贤惠的能上的厅堂打的流氓!她白天确实软萌可爱,但到了晚上却成了女王,时刻吸引幽魂的女王!病娇女王,遇上邪魅腹黑的影帝,……。苏影帝:歌歌,说好的我要教你演戏呢?林笙歌:滚开,你的演技还没有我好,好意思吗?
  • 奈何缘浅,只恨情深

    奈何缘浅,只恨情深

    开始,并不在意,到最后,只是越来越深的陷阱。却再也出不去。多少次偷偷告诉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