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0500000016

第16章 艺术作品的类型

类型这个概念之于作品,同时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个层面是艺术品的门类问题,它包括有关从艺术作品的传播媒体、创作态度、艺术手法以及感官接收诸种意志,来作为标准和观念导向。第二层面则是作品的风格类属,由于类型化同时又关联于作品的风貌以及在创作中可以体现主体意志的程度。它与个性化构成了对比同时也是补充的关系。

(一)有关艺术作品类型划分的理论

艺术作品的分类成为可能,这首先标志着在某个层面上的“艺术成立”。因为成立本身就意味着标准的出现。同时伴随而来的便是分类方法以及分类之于艺术作品本身所带来的意义。

1.艺术分类的标准

分类的标准来自于艺术发展的要求和实践,门类的出现预示着艺术将从规则与范式的角度上挺立起来了。从某个层面而言,我们所指的艺术不是来自于如同生物学的物种起源,而是来自于成立,因为作为人文学科本身显示出来的思想创造性,及由此显示的标准的多向。

艺术成立,如主体意识的觉醒,作为个体表现单位的形式成为可能。技法的程式与系统性,这一切如中国书法之在魏晋、中国山水画在隋、雕塑戏剧在古希腊、西方油画在文艺复兴等等。然而,标准的多向意指我们应该在不同基点上审察,如西方现代艺术史家认为,绘画的真正开端在塞尚之后,因为在之前,艺术家一直受到亚里士多德有关艺术是自然模仿理论的桎梏,所以,有关的艺术命题甚至不存在。

毕加索曾对张大千讲过:因为白种人没有“你们东方人为什么到西方来学画?艺术,非洲人有艺术,东方人有艺术。”然而当他看到张大千的绘画时,却表示,千篇一律,只有一两幅即可。毕加索在两个问题评价中的前后矛盾,悄然地转换了标准。前一个标准是按照总体类型进行划分的,是从一种共性历史形态的直观把握。

而在后一个标准的取向中,则是针对于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能动来进行划分的。

标准之于类型的区分还可以从东西方的不同形态的区分上来进行实践。如西方绘画的视觉取样分析与东方冥验感悟的空间暗示的区分;西方的古典叙事性标准及东方艺术形态中展示性铺设的区别。它们都是有各自不同的标准所在。对于“现代艺术是携带着标准诞生的”,我们还可以做出如此的阐释。因为现代艺术面向未来的,未知的,因此,在它出现之前是没有准则可言的。它只有进入到一种自我完全、设定的情境之中,新的标准也就相应地产生了。

同样,在视觉、听觉、综合艺术的大致区分中,其标准的涵盖也显得更加昭著。

如同是超现实主义样式,在绘画中是视觉空间错位与真实形象的铺陈。而在文学中则是“意识流”的下意识心理描述及文字时空的错置,二者共同的基点是对精神无序状态的把握。这一点的标准则是共同的。但进一步,则要区分出视觉表现的形式特征与文学语言化程度,由此而进入到语言主体层面的指归上。

在另一种情境之中,如绘画中印象派与音乐中的印象派比较的结果,则同是对现实主义的反拨,它走向了对自然物理状态的主观性格化体现。区别在于绘画是通过色彩纷呈多变的视觉效果,而音乐却是提高音色的亮度。

同样,在另外的类型之中,如原始艺术的取样标准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差别也是巨大的。前者作为人类意识进行的材料选择与意识进入,样式特征对制做者来讲是无意识的。因此,其评价更多地要放在其区域文化的发生基点,如神秘感与造型的独特征。而现代艺术的形态发生准则,则首先是针对过去所有存在的超越,才有可能进入自定的标准设立之中。固然我们可以从二者的创作心态上乃至造型语言上寻找到惊人的相近与趋同性,但是其内在的意识标准固然是相异的。

2.艺术分类的方法

区分不同艺术作品的类型可以诉诸于风格学,同时也必须针对门类的体现方式去判断,这就注定了艺术以表现门类上的区分成为可能。

历史上的分类法影响至大的是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他对美的规定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以理念与形象的协从为准则。他划分了象征、古典、浪漫三个类型。在此之下他又分别对应于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这种分类的方法,一方面使得纷纭杂乱的艺术现象形态化,但同时带来了民族精神这一粗率的概念指向,这对于艺术的具体分析无疑是危险的。

人的感官接收系统的差异,大致可以划分为视觉的、听觉的、综合的三大基本类型。视觉中有美术、雕塑、工艺,而听觉中有音乐。视听综合中有电影、歌舞。然而,这种分类方法由于仅立足于接收功能之上,它当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同时也有对艺术特征简化之嫌。

以艺术的形象存在方式进行分类,则有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空间艺术主要是绘画、雕塑;时间艺术则主要是文学与音乐;时空艺术则意味着二者的综合,如舞蹈、戏剧、电影等。

当把艺术的存在形态诉诸于空间之中时,我们又可区别出“真性空间”与“假性空间”来。如雕塑的可触摸性注定了它的真实存在,这是实在的。而绘画无论怎样令欣赏者有真实感觉,也仅是一种虚幻场景的设置。也就是说,它是通过形象在平面上的暗示与展现作为基本条件。令艺术家理论家感到棘手的是,在分类中一些方法有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窘涩,如抽象绘画的呈示特征有时会与那种截然的分别有所牴牾。时间艺术意味着必须通过时间的延续来展示其内容,这一点在文学及音乐中成为基本的条件。可以设想一个立体交叉的复旋律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精彩的联想。而且在文学中,只有通过阅读才有可能进入其想象世界之中。在这一点上尽管不少现代艺术家在进行着阻隔作用,但这种规定无论如何还是行之有效的。

时空艺术则意味着空间在时间中的展示,它阐释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形象的可视在空间中的存在具有无可置辩的特性。然而,作为舞蹈既具有这种特征,而且同时还必须是延续性地体现。因此,它既受到时间的制约同时也是保证。这便是这一类被称做时空艺术的理由所在。而在电影、戏剧之中,这种存在形态便更加昭著,也由于它们二者的叙述性更强,不管是先锋派还是古典主义,时间的延续对于这类叙述语言的开展是行之有效的。

以形象的展示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把艺术可以直接地分类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也不失为一种有代表性的方法。静态的如绘画、雕刻;动态的则是音乐、戏剧、文学。它无疑来自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理解前提。

分类的方法只能意味着对过去已有的艺术现象的一种规定,这种规定意在使我们对无序现象进行把握的便利,它丝毫不能证明,艺术无法逃逸这个人为世界,以及艺术所要宣泄的真正富于创作的生命力时,那些看似“神圣”的诫条亦被弃如草芥。如波普、观念、综合等现象的出现,它对理论家们的挑战意义在于,过去的一切形而上把握是必要的,但艺术的现实则要求灵活地修正。

3.艺术分类的意义既然艺术的类型或体现门类的划分有时会显出惊人的滞后性,而且诚如歌德所言: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长青。这里所指的理论,不过是一种概念组合的游戏,它对于处于无时不在变幻的艺术形式是措手不及的。因此,理论的修正应建立在文化发展的同步之上,并且显示出其创造品格,这正是艺术创作对于理论的要求。

分类法面临的挑战便更为直接了。然而,这并不能从任何角度宣告艺术分类的无意义。

艺术分类法的使用,关系到艺术形态的进一步阐说,而类型与形态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前者的体系化与哲学化,前者为艺术形态存在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

艺术门类的划分,标志着艺术的样式化与规范化。它对于艺术自身的体系性发展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艺术在进入了自足形态化之后,理论上的区分辨析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提供的还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立场,更关系到一门学科的自足性发展的可能。

艺术的类型化划分,对于艺术规律的进一步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立足于视觉、听觉及想象这些生理功能的区分,可以带来艺术心理学、艺术生理学、艺术社会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分支系统的进程。

而立足于时间、空间、时空交叠的区分意义在于,更明确地说明一门艺术的时空属性,有利于从艺术时间学、艺术空间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

从静态展示与动态展现两大类别上,还可以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深入到有关静止对于艺术形式的意义,有关运动给艺术形态成立带来的作用等。

艺术分类学包涵着表述及类别区分上纵横两方面关系交叉。前者以空间的存在提供一个横向的比较区分,可以使我们深刻地认识艺术的语言特性。而后者则从时间纬度规定了有关艺术的类型化形态以及给风格带来的作用。

(二)对几种主要艺术特征的简要描述

关于门类艺术的特征,我们已在本编的各个章节中有所涉及,这里主要是从其简要的规定予以区别。

1.绘画

绘画正是在平面上展示虚幻的空间,它既是一门造型艺术,同时诉诸于视觉显示。形象表现是其重要的体现方式,但却并不是唯一的面具。从历史形态看,审美特性是其主要的观念导向。它依据的材料主要有纸、笔墨、刷子、颜料等等。又以墨与宣纸、油性颜料与画布构成两个基本系统,即通常称谓的中国画、油画。

2.雕塑

形体在空间中的展示,它具有静止的属性。与绘画的背景显示不同,雕塑的空间性更加昭显。因为它的背景因素是处于暗示性的。而雕塑出于风格的需要,又有内敛型与外放型的区别。前者注重于雕塑浯言自身的材料质感与造型的完整度。后者则注重与空间暗示的联接。同时亦有形象与抽象之分。写实的雕塑注重“形”本身的完全性,抽象雕塑则更多地呈示结构带来的变化与联想。

3.建筑

除了原始和现代的建筑具有一些纪念性和祭祀性的功能之外,建筑的主要功能在于实用。因此,它的空间与应用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无法逃避的,人与“自营空间”的关系是建筑面对的首要问题,这一点与雕塑的空间意识是不同的。由于宗教性的介入,建筑自身的风格要求逐渐得以完善。但是,它与外部条件因素的关系又太过重要了,如社会、经济、文化。

建筑的基本材料分为土木与石质,加上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材料在第三种情境中(后现代),其内涵又被无限扩大。前两种材料具有东西方的民族性上的差异与区别。

建筑由于在造型与空间穿插上的考究而有“凝固的音乐”之誉称。这就是说它不用时间性便可以体现旋律、节奏与韵律感。这无疑道出了建筑形式构成在形态上对人的心理可能具备的感染与影响作用。

4.音乐

音乐是以有组织的乐音创造艺术形象,传情达意,表现生活的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

音乐的非可视性注定了它具有抽象性质。而声响的组合又使它显示出强烈的暗示性,说音乐具有想象的特征是毫不足怪的。同时它又具有空间效应。如果我们可以把这种空间视作虚幻的,那么,时间性又将成为其主要特点。

音乐同时又具有表演性的特点。除了我们今天在视听媒介发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音响设备来欣赏,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它的想象性因素。

声响之中的旋律,不管是中国古典的宫、商、角、徵、羽,还是西方音乐中的七音部,都同样可以显示出独有的魅力。“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音乐对艺术感染是非常强烈的。

5.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表现“戏剧冲突”的一种综合艺术。

通常说,这件事太富有戏剧性了。指的便是戏剧情节中的不可思议的巧合与偶发。戏剧中所再现的经过正是生活中所难以激发的。冲突与悬念的文学剧本,又是戏剧通过表演与场景置换的基础。表演本身的程式、唱腔,又同时使其在语言表述上形成完全的自足。戏剧一般包括有悲剧、喜剧和正剧。

6.舞蹈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展现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在舞蹈的三要素中,包括这样的内容:以身体为媒介,造型、运动、力度,它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有着当然的空间效应,有人称之为动的雕塑便是基于此种特性。而时间性又保证了舞蹈的情节性及叙事性的要求。舞蹈的语言规定是有关身体的,动作是带有造型性的,而运动则是力度支持的。

7.文学

文学是运用语言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构架来自于叙述性。而无论是描述还是讲述,语言的功能都是在想象的基点上展开的。无论是空间的暗示还是时间的展示,都在讲明这一点。

文学中的形象完全来自于语言的组织和词语的对接,它构成读者在头脑中的剪辑性场景。因此,文学具有喻形化的特质,因为既使是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无论怎样依附现实自然,都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才能把握作品的特定艺术内涵。此外,由于文学用语言塑造形象,摆脱了具体物质材料的束缚,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从而能多方面地反映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生活。

8.电影

电影的诞生伴随着物理、化学、机械、摄影等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因此,电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的时空里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情感的一种综合艺术。

电影由于集美术、戏剧、摄影、文学、表演艺术门类为一身,它既是可视空间的展示,又有时间性连接为保障。因此,电影语言通常视做是有关镜头的语言。的确,长镜头拍摄的蒙太奇手法带来了其语言表述特征的不同。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它的综合性同时也注定了其叙事的真实与完整。因此,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电影这样,使其画面完全接近于事物的原形原貌。电影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因为不管是电影的题材、人物、或是镜头、画面的构置,都是由导演来确定的,真正的电影艺术大师总是十分尊重客观世界,注意将自己的主体意识隐藏在客观的银幕形象后面,渗透于客观再现的画面之中,从而使观赏者在欣赏的同时得到观念的启迪和情感的升华。

(三)艺术分类的相对性与融汇性

艺术类型之间的区分,其实也恰好印证了艺术本身作为情感表现与观念的载体。各艺术门类之间既有各自独立性特征,又有相互的融汇和吸纳,它在历史形态中,便已经包涵了相互关联的因素。诸如在历史上乐舞百戏的绘画表现,以及“载歌载舞”这句成语中包涵着对演唱、舞蹈综合形态表述。而“书画同源”理论虽然在考古学上纰漏不少,但是它在历史上带来的作用则已成为可能。艺术类型的划分来自于风格学上的规定与语言学体系规范的要求。

1.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表达方式的联系性

几乎所有被我们称之为艺术的东西,它都是从某种层面上反映了人类的情感活动、精神涵义以及直觉内容。无论是非自觉的艺术陈设,如在无意识形态上体现文化涵义的作品,原始、民间等等行为的多向佐证。在个性主体意识中加以体现的创造性。也无不是在此基点上的展开。所有的这一切,形成了特殊的媒介中形成的自足性表述系统。

感性的表述中的模糊化形态,情感的游移与直觉指向的不确定性,由叙述性转向表述,由情节规定到自律语系的,如此这样的转向共同建立起了有关艺术的所有共性传统内容。

艺术作为人类情感直觉的载体,以及艺术对自身本体语言目的为指归的所有创作活动中,无不验证与实践着这一切。

在这种共性形态中,艺术才有了个性的规范与区别。由于区别才建立了各自的独立形态,因此,它同时由于内在的制约而使艺术家在修养因素上强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接。

在东西方艺术形态中,或许由于哲学基点的相异,对于艺术的边界也持迥异的态度。

中国的艺术形态中,是有意模糊各种艺术限定的。如赵孟頫谓:“诗是无声画”。

苏轼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意境交融,也同时成为中国艺术家谋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书法与绘画之间,亦在制造着一个又一个如“同源”的历史谜案。如张彦远所言:“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往,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赵孟頫论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诸如此类,都在强调其艺术样式之间的关联。而宋代画院在招考画工时,曾以“乱山埋古寺”、、等等,来考察画家对于诗画“竹锁桥头卖酒家”“踏花归来马蹄香”境界展示的奇妙构思。

如果说中国艺术的基石建立在人文学科的知识积累之上,那么,科学化基本构架与哲学的逻辑制约,使得它们更多地要注目于每门学科的各自独立特征,由此带来了语言表述的独立系统建立。

2.艺术分类的历史、文化原因

文化规定表述的需要使得东西方艺术样式有了区别。而门类间的区分又缘于历史的制导。张彦远曰:“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见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的分离由于历史功能形态带来了分别。表述的需要则由于人类的生活风俗相关,时代背景、人种学、文化学作为支持。如不同区域的民族在神经敏感度与文化气质上的差异而使西方有芭蕾、钢琴、油画这样富有质量与力度感的艺术媒介。而至于东方的民族,由于模糊的思维,注重灵性的顿悟带来了宣纸云烟与古琴旷达的格调。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文人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如莱辛的《拉奥孔》,其副题即为:论诗与画的界限,这种倾向于自然科学影响的接收,注重人的生理功能化、为艺术类别的基础的作品。同样,西方学者亦会对中国绘画上题满的款识与散布各处的印章而大惑不解,此是视觉的抑或是想象的艺术?

3.艺术发展中的融汇

艺术之间的融汇贯通这个话题,我们并不特指有关语言系统,因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一点对于中国艺术个体语言系统的推进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动力。因为从修养丰厚与作为感受的多向来看,古典的中国艺术家们已有足够骄傲的资本。

从现代艺术的流向上看,西方传统艺术家们精心营建的一个个阵营分别的学科,被20世纪的现代艺术家轻易地破坏得七零八落。如在实物与平面、空间与时间、材料与涂绘等等的界限完全打破,真人造型,偶发艺术,捆扎大地、桥梁、海岸等等行为所带来的艺术意识观念转折。电影则正是由于消解了各个门类艺术的界限,卓然而为一时代骄子。

诸如此类的事实,之于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而言,类型之间的区别与规范是为了发展与创作的需要。这种森严的界限,发展起一门门真正的学科,而同时由于艺术家对秩序与存在的淡化与漠视,那些固有的原则迅速成为蔽障。之于此,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当他利用梯子登上一层楼时,则没有必要再顾盼那帮人的摆设。

艺术家没有必要死死限定在一种艺术的框子里,而应在可能和必要的情况下,运用别的艺术门类的丰富经验和表现手段,从而更好地去表现和传达自己的艺术理想,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艺术杰作。

同类推荐
  •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

    过往三十年,主持人曹可凡与各界众多大师,往来密切,交往过程中,他观察敏锐,记录详尽,集腋成裘,汇成文字,留下了众多大师不为人知又充满魅力的人生片段。阅读本书,你可以知道:傅聪为什么说“我离开《傅雷家书》已经很久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究竟因何交恶?张国荣真的“很自恋”吗?李敖为何不爱理睬那些流鼻涕的孩子?黄永玉在意大利有怎样奇妙的独居生活?等等等等,数十位文化艺术界大师的精彩往事。了解大师,了解一个时代的精华!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相约六盘

    相约六盘

    本书是一部记录泾源县开展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内容包括闽宁对口帮扶中福建对宁夏泾源县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及经济产业等的帮扶事迹,讲述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一个贯穿于“闽宁对口帮扶”主线上的群体故事。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作品风格雍容恬静,亲切率真,幽默风趣,构思精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热门推荐
  • 卿点江山

    卿点江山

    桃色落琴弦断离人散…………她曾为了谁,耍尽手段,变得心狠手辣,最终换来心上人一句,“你不似她,她很单纯。”他为了钟意的姑娘甘愿隐姓埋名,使得一身才华散落滚滚江河。可他所爱之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荣华。她本是天之骄女,因为惊鸿一面,抛弃荣华富贵,跨越重重山河,最终心爱之人把一世之约寄与江河。他本是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郎,初入江湖,一身正气难以融入险恶的朝廷,最终双目失明,名声尽毁。无法改变命运。却,不肯轻易罢休……
  • 伏妖荡魔志

    伏妖荡魔志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今天是主管着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春水镇边的清水河边,一大早就聚集了好多人,在烧香上供祈福,求着今年雨水丰润,能有个好收成。
  • 随便婚姻

    随便婚姻

    一年前,荣嘉实和唐之桥结婚;一年后,他们离婚。在他们以为天下太平,终于恢复自由身的时候,唐之桥的父母要来督查他们的婚姻生活。怎么办?他们打算演戏装恩爱。岂料荣嘉实的老妈也来参一脚,她要他们怀孕!等等,介个又该怎么办?
  • 穿越之浮世清欢

    穿越之浮世清欢

    清欢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遇到他,却没想到,由来一场梦,往事付云烟。一朝穿越,她成了古代另一个身份的自己,却也在陌生悽惶中,遇到了另一个身份的他。
  • 驭剑人

    驭剑人

    有的人坎坷一生,却一无所有;有的人养尊处优,却拥有一切。你,真的甘心没落于茫茫人群中吗?本书讲述的,是一群以自己的执著信念和手中之剑而打破命运轨迹的人。
  • 吸血天使不吸血

    吸血天使不吸血

    谁说天使就是善良的,吸血鬼就是凶残的。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一样,一样的杀人凶手。我叫夏有爱。一个永远只有18岁的女孩儿。虽然我活了很久,但是,唯一一个让我不断前进的理由就只有报仇......
  • 王稳健的稳健修真

    王稳健的稳健修真

    王稳健是一名站在LOL顶峰的男人,人送外号云顶教父,但是有一天——老王上了,老王上了,老王要秀了,老王没了……其实老王没没,却附身到了修真界的一个名叫王稳健的废物身上。看老王如何带着主角光环,踩着无尽的机缘和气运,踹开无数的天之骄子,重新回到巅峰的位置上。QQ书友群:1038732546
  • 龙牙骑士

    龙牙骑士

    名满天下的龙牙骑士与虎头材官、金雕猎人、玄武天师以及圣光游侠做为皇朝的精锐,抗击死敌苍狼帝国建立不世之功。骑士皆选自东郡国的贵族子弟,自幼学习驯龙术,誓死效忠东郡王。光明400年,三皇子商硕弑兄篡位,唯恐东郡王带领四大诸侯国起兵反抗,将东郡王与其麾下所有的龙牙骑士诱杀于燃剑崖,夺走了神龙“嘲风”,而驾驭嘲风的“嘲风灵牙”却凭空消失,商硕为搜寻灵牙挥军向东,屠杀了整个东郡王族和龙族,尚在襁褓中的小公子君煜在睡莲河母的帮助下,成了唯一的幸存者。商硕宣告世间再无龙牙骑士,大祭司元蔡突然自尽身亡,死前留下一句预言:“十八年后,龙牙归来,青龙盛世即将开启……”
  • 重生五八做电商

    重生五八做电商

    一场醉酒把董书雪送到了五八年,要啥没啥,爹娘都没有!好在老天眷顾,给了个系统拼多多!不会做饭还有外卖系统!扫描古董还能卖出去?就在她一路顺风顺水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纯情男。某男:本想调查一下可疑人员,怎么把自己搭上了?[完结作品《带着仓库重生》欢迎阅读]欢迎大家进讨论群:780235813提示:本文架空,勿考究!
  • 三世灵魂

    三世灵魂

    幽月大陆,宗门林立,以武为尊!神秘遗孤,旷世机缘,命运枷锁!保守心中的热血,悟法、道,堪片虚,成就一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