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寇准是两宋期间最鲜活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坎坷起伏却又充满的无尚的荣耀。他是对大宋王朝有补天之功的宰相,却屡遭陷害,遭际堪伤,最后客死他乡,死后也未能落叶归根。大部分人对寇准的了解,是通过长篇历史评书《杨家将》,其实一个真实的寇准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引人入胜。人们都习惯于称寇准为“寇老西”,其实寇准并不是山西人,他是陕西人。他也并不“抠门”,他的生活奢侈无度,享尽富贵荣华。

寇准十九岁就中了进士,二十岁即任知县,可谓少年得志。宋太宗赵光义任命他为参政政事(副宰相)时,寇准才三十一岁;真宗时封他为集贤殿大学士,莱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时有民谚云:“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可见寇准在太宗、真宗二朝的重要地位。仁宗时,寇准死于雷州,享年六十三岁。死后赠中书令,赐谥忠愍。真可谓是三朝元老,社稷重臣。

寇准其实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历史人物,太宗曾批评他:“好廷辩失执政体”,真宗说他“好刚使气”“患其刚直难独任”。吕端说他“性刚自任,好面诋同列(《宋史·寇准传》)”。宋人晁公武说他“议论忠直,不顾身谋”。《宋史》还记载,有一次,他向太宗“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又有一次,“准犹力争不已,又持中书薄论曲直于帝前。”可见他在皇帝面前,不是看风转舵,而是刚正敢言,连罢官、杀头也无所畏惧的。在寇准的生涯中,最为有名的历史事件,就是澶渊之盟。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隆绪同其母萧太后亲率二十万大军攻入宋土的澶洲,(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之得胜城),寇准力请真宗亲征。“帝难之,欲还内”。寇准进谏说:“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勿还而行。”另据《宋史记事本末》记载:“及至澶洲南城,望见契丹军势甚盛,众请驻跸,寇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摄,非所以取威决胜也。’即麾卫士进辇,帝遂度河,御北城门楼,招诸将抚慰。远近望见御盖,踊跃呼万岁,声奇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怖骇。”

寇准本是书生出身,并非武将,但他很会用兵,澶渊之战即是他的天才杰作。面对二十万辽军的虎视眈眈,这时“帝悉以军事付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畏悦”。契丹千余骑来攻城,寇准指挥兵士,一举斩获其大半。在紧张的战斗间隙,胆战心惊的真宗派人去查看寇准所为何事,当看到寇准镇定自如,若无其事地与人饮酒歌谑,真宗才安心来,“准如是,吾复何忧。”

澶渊之战,本来是北宋战胜,可真宗却慑于契丹的军事讹诈,早已派密使曹利用与契丹议和,加上这时以王钦若为首的投降派的劝降,寇准势单力孤,未能阻止住这次打了胜仗,反而屈膝订立向辽军赔款的屈辱条约。当寇准听说在条约中,皇帝居然许诺每年给契丹百万币时,即“召利用至幄,谓曰:虽有敕旨,汝所许过三十万,我斩汝矣”,结果宋朝以每年送辽国绢二十匹,银十万两为条件,与辽国达成停战协议。即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在北宋积贫积弱,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寇准在经济上为国家争取了最大利益,在政治上为北宋带来暂时的和平,这些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澶渊之役后,“杨延郎(即戏曲中六郎杨延昭)守光信军,切虏境”。契丹军“攻围百战不能下。及贼退出境,而延郎追蹑转战,未尝败”,就因为杨延郎为主抗敌,并立战功,所以寇准在《论澶渊事宜札子》中曾提及过杨延郎。(见吕祖谦《宋文鉴》)如果说杨家将和寇准有什么关系,查阅有关资料,也仅此类而已。当时的杨延郎只是个普通边将,还没有资格接受这位“专决军事”的寇丞相的直接领导。因此民间盛传说寇准曾经背着靴子,拜访“杨元帅”之事,实际上是以讹传讹,可能是人们出于对寇准的爱戴,而杜撰出来的,不足信。

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皇帝对直能敢言的寇准爱恨交集,既畏惧他的刚直不阿,又喜爱他的非凡才干,因此他虽屡屡被委以重用,也屡屡遭贬,命运令人嘘唏感叹。太宗曾说:“朕得寇准,犹文皇(唐太宗)之得魏徽也”这一评价不能谓之不高。寇准与知枢密院事张逊数争于帝前,太宗盛怒之下,就罢了寇准的官。等寇准离京外任之后,太宗却又非常想念他,经常问左右:“准在青洲乐乎?”牵挂之情,溢于言表。时不满一年,太宗复又“召拜参知政事”。又有一次,寇准和太宗争辩不休,令太宗龙颜大怒,太宗叹曰“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宋史·寇准传》),于是再次罢了寇准的官位。寇准的性格特征,可窥一斑。

澶渊之役后,真宗对寇准青睐有加,倍加重用,使他“居相位,决军国大事”,寇准一时显赫,朝中无出其右者。然而,仅仅因为王钦若的挑拨离间,说澶渊之盟,其实是寇准拿皇帝作了最大的赌注而已,于是,听信了谗言的真宗就罢免了寇准的官位。

寇准虽然被罢官免职,却仍不失大臣风度。当他被贬“知天雄军”时,过路的契丹使臣讽刺他说“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寇准回答得很巧妙,他说:“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耳。”《宋史记事本末》,极显忠贞报国之心和博大的政治胸襟。后来,寇准误听女婿王曙的话,因上“天书”乃博真宗欢喜,又任他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这一次入相,是寇准一生中最不光彩的一页。这次入相,名义上给他个“兼吏部尚书”之衔,这即是传统戏剧中每称他为“寇天官”的依据,其实他的主要职务是比“天宫”更大的“中书侍郎平章事”亦即宰相之官职。之后,寇准又因另一位宰相丁谓的倾轧陷害,被贬到偏僻荒远的雷州,从此繁华不再。据说,寇准被贬雷州,其实是丁谓私改了圣旨,真宗并不完全知情。后来,真宗卧病不起时曾频频问左右:“吾目不见寇准,何也?”真宗一直到驾崩之前,还说“寇准可托大事”,可见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

寇准的最后一次被罢免,充满了戏剧性,因为这次陷害寇准的丁谓,恰恰曾出身于寇准门下。寇准为了举荐他,曾和当时另一宰相不睦。可以说,当初没有寇准的力荐,丁谓不可能平步青云,当上当朝副宰相。据《宋史记事本末》记载,在一次酒宴中,因“羹污准须,谓徐起拂之。”准笑之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大惭恨,遂成仇隙“更加富有戏剧性的是,寇准被贬雷州不久,丁谓也因罪被贬崖州。丁谓路过雷州时,寇准还派人送他蒸羊一只。当寇准得知家僮们要找丁谓报仇时,令不许出门,尽情玩乐,等丁谓走远,才许他们外出。可见寇准为人言行虽然过于刚直,但胸襟度量还是很宽大的。当时曾有民谣说:雷州户,崖州户,人生会有相逢处”欧阳修《归田录》)后来,寇准终老于贬地雷州,当地百姓以竹插地挂物为祭。后生笋成竹,因为立祠,目其竹为‘相公竹’(王辟之《海示燕谈录》)。可见在民间,广大百姓还是非常敬重寇准寇莱公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寇准有济世安邦之才,但作为一介血肉之躯,寇准当然也难免凡夫俗子的种种缺点。比如他为求高宫,就曾采用不甚正当的方法。据《国老谈苑》说,寇准得知太宗青睐“老臣”,不喜年少,担心自己太年轻而不被提拔,就服用药品,让胡须变白。这些江湖野谈,可以不足为凭,但寇准因被罢官日久,请托宰相王旦说情,想法复宫的事实却是有据可循的。王旦为此事曾批评寇准:“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情。”寇准因此曾非常恼恨王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寇准复官宰相,他谢主隆恩时,真宗却让他去拜谢王旦,因为他的官复原职,恰恰是“不受私情”的王旦大力推荐。(《宋史·王旦传》)

寇准的生活相当奢侈,入仕后,又迎娶了太祖赵匡胤的宋皇后的妹妹为妻,可谓少年富贵,春风得意。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寇准“早贵豪侈,尤好夜宴,不点油灯,虽溷马厩,亦烧烛达旦。每罢官去,后人至官剧,见厕溷间,烛泪凝地,往往成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寇准尤喜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

就连他的侍妾茜桃,也对他的豪侈颇多微词。有一次宴会后,寇准赠歌姬以束绫,茜桃就曾作两首诗劝谏。诗云:“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寒窗下,几度抛棱织得成?”“风动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茜桃的一番苦心,显赫一时的寇准并未能一时领会,寇准反而和诗分辩说:“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朝苑名谈》)从这一历史细节可以看出,寇准一生的得失成败,均与他恃才傲物有很大关系。

当然,寇准毕竟是一位有作为、能任事的贤相,他的傲岸风骨为积弱的北宋朝廷涂上了一抹亮色。

同类推荐
  • 新编历史小丛书:纳兰成德

    新编历史小丛书:纳兰成德

    本书介绍了纳兰性德的生平及艺术成就。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商用雍正智慧

    商用雍正智慧

    本书试图提供已加工成型的诸多智慧。然心思如行云流水,无固定方法可言,无行迹可述。一旦智慧堕入成法与成迹,刻舟求剑,则难免要纸上谈兵,贻害自身了。虽有智谋珠玑之诸成例在先,但识得与用得者还在个人。以现代商战透析雍正智慧!康熙只是个开垦者,雍正才是种植者,乾隆不过是个收获者罢了!
  •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本书为《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种,丛书依托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以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并采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作出科学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本书以黄克诚关键经历、典型战役为叙述重点,考虑黄克诚性格与魅力,在严格遵循历史史实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图片,体现黄克诚光辉又平凡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山不负绿水长流

    青山不负绿水长流

    青衫烟雨客,疑是故人来。那些个刀光剑影的日子,唯有她,抵御岁月的漫长。不偏不倚,心之所念皆是你。
  • 近墨者非黑

    近墨者非黑

    梦中醒来,没有梦中的那般性格,不是没有感情,只是未到,当她,遇上他,又会怎样呢?她也很好奇呢!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欧·亨利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欧·亨利作品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赵子龙颠覆洪荒

    赵子龙颠覆洪荒

    横涯角,挑洪荒,寄寒星,欲归蜀,荃不察,荐轩辕。撑天地,舞日月,望西北,点苍穹,战无双,破巫月,逐烈日,踏永恒,转轮回,纵六道,武为圣,不死灭。
  • 龙组至尊

    龙组至尊

    史上,有人叫它巡风司,有人叫它龙狼卫,有人叫它国士府,有人叫它隐龙谷。现在,民间谓之龙组,其实它只是航天局下属的一个小小研究所,代号“708”。这里汇聚了诸子百家的奇人异士,掌握了神秘强大的不朽传承,代表了华夏九州的终极守护!而他,放逐之地的不死鸟,师承七煞的小恶魔,却荣登龙组绝杀榜头名………(PS:本书为幻军事)
  • 洛克王国之究极进化

    洛克王国之究极进化

    洛克王国终极版游戏风靡全球,增加了很多宠物,每个人都加入了抓捕宠物的行列之中。林尘进入游戏,意外获得究极进化天赋,每一次进化宠物都是究极进化,而且每个宠物都能进化五次!进化小火苗!直接烈火战神!更能多次进化!吞天火神!灭世火尊!进化水蓝蓝!直接圣水守护!再进化水之女神!圣水女皇!进化喵呜!直接武斗酷猫!再进化狂战灵猫!圣斗猫帝!什么崩天御尊,圣萌王者,暗影冰龙王,包括神秘的上古龙王!全部拜服在林尘手下,甘愿做个跟班!
  • 妻有妙招:收复花心老公

    妻有妙招:收复花心老公

    她虽然很想被人爱,可绝对的不是天天被……她发誓绝对不是故意偷窥总裁深更半夜在办公室干啥的,看了不该看的结果就是升级为贴身秘书,甚至贴到床的那种,契约结婚了,老公照样花,娘的,老娘不发威,你真当这老婆是个摆设啊?
  • 生活在末日的人

    生活在末日的人

    活下来的人们如行尸走肉般,靠着仅剩的本能游走在废土之间,忘记了生命的意义,也没有了任何牵绊,只有,存在于基因之中的使命。
  • 懒散的木与清

    懒散的木与清

    焦用走了,十年厮杀混到营长,一日之间回到大头兵,就因为耍了个酒疯。好在有狄青在,过了这风头再提起来倒也容易,能保住命就很知足了,临走的时候给木子磕了一个响头,木子没拦住。对了,红牡丹用他的马鞭抽了他一顿,就是他耍酒疯的那一根,红牡丹毕竟是个弱女子,抽了十几下就抽不动了,木子总觉得这两个互抽的人挺有缘分,没准以后还会发生点什么。观察使韩大人也走了,继续他的找茬之旅,带着他的红颜知己大明星红牡丹,韩大人大人有大量,没跟那个讨厌的陆寒计较,我们祝韩大人找茬顺利。满大街的老少爷们儿都回家吃饭去了,知州大人派出几十个衙役把整条大街分成几块,让大伙一块一块的走,终究没有人受伤,这件事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成为庆州人民的谈资,衙前大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有大街上的几十只鞋子在诉说曾经的热闹。顾良和张三兄弟,以及赶来捧场的大营里的弟兄们凑了一大桌,吃喝的酣畅淋漓,期间因为两个王二闹出不少笑话,纷纷表示对作者的不满,认为他连人名都懒得起,已经懒的无可救药了,对此,本人是基本同意的。